自然地理学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学知识整理
题型:
填空题1分*16=16分名词解释3分*7=21分作图题6分*3=18分简答题6分*6=36分论述题9分*1=9分
二○一○年十二月
绪论
★1·地球表层的空间界限:
大多数学者:上界为对流层顶,下界为沉积岩底部,包括大气圈的对流层,岩石圈的沉积岩部分,整个水圈和生物圈,共十几千米。
★2·地球表层的特征:P40-41
1 太阳能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转化主要发生在地表。
2 固液气三态并存于地表,且相互转化。
3 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生物,土壤层)--这是
负熵增长的表现。
4,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3·环境:是指主体或研究对象以外的,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生存条件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第一章地球
1·天体的概念
广义的天体
宇宙间各种物质客体通称天体,表现为多种存在形式:一部分物质以电磁波、星际物质等形式弥散在空间;另一部分则积聚、堆积成团,表现为各种堆积形态的积聚实体,如恒星、行星、彗星、星云等,称为积聚态天体。通常将包括星际物质和各种积聚态天体在内的宇宙物质,统称为天体,而不包括电磁波。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序、运动特征、显著特点
3·日地距离:1.496×108 km,一个天文单位。
★4·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球形形状使得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并由此形成地球上的温度带。这是地域分异规律得以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脚点。
★5·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
版本一: 地球的大小适中。如果太大,超过太阳质量的0.07,则产生热核反应,演变为恒星;如果质量太小,则无法吸引大气,不会产生大气圈,地球就会像月球一样,不会孕育出生命,而且将会被小行星、流星和彗星撞击得千疮百孔。
版本二:地球的巨大质量,可以吸引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有了大气圈,才能保住水圈,形成生物圈。
6·地球自转的方向、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恒星日、太阳日)、地理意义
7·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回归年)、地理意义及黄赤交角
地轴与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面)成66°33′夹角,因此赤道面与黄道面成23°27′夹角,这一夹角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8·纬线、赤道特点及南北半球分界线、经线特点及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
★9·地球内部构造(地壳、地幔、地核)及其分界面
10·海陆分布特征
★11·海陆起伏曲线概念海陆起伏曲线:为了形象地表示地球上各种高度和深度的对比关系,可以根据陆地等高线和海洋等深线图,计算各高度陆地和各深度海洋所占的面积或占全球总面积的百分比,绘出曲线。这就是海陆起伏曲线。P39
12·岛屿分类
一,大陆岛(如台湾岛,海南岛)
二,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
第二章地壳
1·组成地壳的八大元素
2·岩石的概念:在地质作用下,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聚集形成的矿物集合体。
★3·岩石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是在地球内部(软流层)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产出的高温粘稠的熔融体物质。
岩浆作用
定义:岩浆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
★4·沉积岩形成的过程
①风化作用②剥蚀作用③搬运作用④沉积作用⑤固结成岩作用
5·层理:岩石的颜色、成分和结构表现出的成层构造,是沉积岩的最重要的特征。
★6·变质作用的类型
A.动力变质作用
B.接触热变质作用
C.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D.区域变质作用
E.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
★7·地质构造和构造运动:在地球内能的驱动下,组成地壳的岩层受到各种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形,产生弯曲、断裂等各种形态。这些形态就称为地质构造,而引起和产生地质构造的运动和作用,就称为构造运动。
★8·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特征及作图
海侵层序
当地壳下降时,陆地面积缩小,而海洋面积扩大,也就是海水逐渐侵入大陆。这时所形成的地层,从垂直剖面来看,自下而上沉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同时,新岩层分布面积大于老岩层,形成所谓“超覆”现象。通常把具有这种特征的地层称为“海侵层序。
★9·地层接触关系的主要类型及其反映的构造运动特征
⑴整合接触:岩层产状平行,时代连续,无沉积间断,表明地壳持续沉降;
⑵假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岩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表明地壳沉降过程中一度发生上升;
⑶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岩层产状不平行,时代也不连续,表明地壳沉降过程中曾发生褶皱与隆升,
沉积一度中断后再次下沉接受沉积;
⑷侵入接触:岩浆侵入体侵入到先成岩石中,表明围岩形成在先,岩浆活动在后;
⑸侵入体沉积接触:后期沉积岩覆盖于前期侵入体之上,表明岩浆活动在先,沉积作用在后。
10·地质构造的四个类型(水平、倾斜、褶皱、断裂)
11·断层分类上上逆上下正
12·作图表示向斜成山、背斜成谷、地堑地垒(正断层)
13·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14·火山: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称为火山喷发。
15·地震:是指地球内部能量迅速释放而引起的地壳的快速猛烈颤动,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16·地震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
17·世界火山地震带:
⑴环太平洋带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带⑶大洋中脊带⑷东非裂谷带
18·地质年代可以划分为五个代,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19·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质年代、构造运动、海陆分布、生物进化特征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1·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2·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
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S0)即1367W/平方米
3·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中的一部分。
大气辐射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大气辐射是其中方向向下的一部分,由于这部
分大气辐射的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以地面辐射为主要的直接热源,只要有地面辐射,就有大气辐射,因此,
时刻都有大气辐射,当然时刻都有大气逆辐射。
加强大气逆辐射的主力是云层,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就越强。因此,
即使在白天,只要云层厚、云量大,大气逆辐射就强。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