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赏析试题集锦

合集下载

中考古诗词鉴赏练习20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练习20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练习20题(附参考答案)(一)品读《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句子:理由:(二)读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三)读《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6、“黄鸡”的本意是:,诗中是指:7、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答:(四)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精选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精选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精选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精选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例】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

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

“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

“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2.反映离乱的痛苦【例】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3.同情人民的疾苦【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全诗略)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

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

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

这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称道。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

唐宋诗醇云:“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诗亦不可作。

中考语文34首古诗词鉴赏复习题汇总

中考语文34首古诗词鉴赏复习题汇总

中考语文34首古诗词鉴赏复习题汇总1《观沧海》曹操(汉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更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和“入”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夜将近未尽,太阳已经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上的春天已经到来。

“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哲理;也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对偶,潮水涨满时,两岸间江面开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

表现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运用想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逐渐繁茂的景象。

“没”写出了草刚刚遮盖马蹄的情景,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试题汇编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试题汇编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试题汇编(附参考答案及解析)一、【2022黑龙江绥化市】赏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无误的一项是()A.《送杜少府之而州》一诗中,诗人用一个“望”字,即把目标从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移向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充满深情厚意。

B.《送杜少府之在蜀州》和《渡荆门送别》都是送别友人的诗,都运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C.《渡荆门送别》颔联中“随”“入”二字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写出了楚地平野开阔,江水奔腾之景。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行舟水上,离家渐远的无限伤感之情。

D.《渡荆门送别》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

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

2两首诗中画出的两处都是作者情感的体现,请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二、【2022辽宁盘锦市】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夕次盱眙①县韦应物落帆逗②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③,听钟木眠客。

[注释]①盱眙:曾是淮南西道的属地,也称准镇。

②逗:短暂停留。

③秦关:韦应物的故乡。

1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诗一二句点题,“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是旅人前行的路,表明船到镇江后,诗人还要换乘驿车到别处去,暗含奔波之意。

B.[乙]诗五六句写城池暗黑,人们纷纷归家,大雁飞藏的芦苇丛,在晚霞余光的映照下,闪现出一片耀眼的白色。

C.两首诗三四句都是写景,[甲]诗用“正”“悬”写出了平野开阔的大景;[乙]诗用“波涛”“夕阳”等意象营造了浩渺、壮阔的意境。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鉴赏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鉴赏

篇一:爱国忧民(11首)1.《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1、诗中第二联 , 运用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

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5、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分)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春望》中考题集锦1、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2、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3、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4、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九年级语文中考考点复习《古诗词赏析》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中考考点复习《古诗词赏析》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中考考点复习《古诗词赏析》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的主旨是: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解析】“水何”六句描写了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以及海岛上草木茂盛的景色,为后文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做了铺垫。

因此这一景物的描写目的不是突出自然环境的美好,而是渲染一种气氛,为抒情服务。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选择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选择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选择题附答案一、古诗词赏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涣《登鹳雀楼》解析:此诗写作者在登高远望时,眼前景色宽阔,山河壮丽,意境飘逸,用意深远,表现了人的追求与向上的精神。

这首诗既有自然风光的描绘,又有人生哲理的借鉴,寓意深刻,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解析:此诗描绘了滕王阁的壮观景色,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落日的霞光和孤鹜的飞翔鲜明地描绘出来,表现了自然的生命力和美好的人文景观,是一首典雅、唯美的景物描写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登鹳雀楼》解析:此诗描绘了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远眺黄河和孤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简洁自然,凝练深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错,必有一得。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解析:此诗以春蚕为比喻,表达了劳动对于生命的消耗和过程的有限性。

后两句则是表达了人生常常会出现失误和错误,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人生的必然经历,只有经过这些才能更好地前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将进酒》解析:此诗写作者在品尝美酒时,回忆起汪伦送自己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句简洁明快,寓意深远,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饮酒诗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清照《如梦令》解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生命的乐观态度。

前两句意思是说,人天生有各自的才华,必定会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回报;后两句则表达了即便中途失败或遭遇挫折,也必能重新开始,再获成功。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如满月西楼。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解析:此诗描绘了夜晚在牛渚江上停泊,远望峨眉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1.《登鹳雀楼》 - 王之涣- 题目:《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的壮丽景色和自然风光。

通过形容楼前广阔的河流、远处的青山和附近的乡村田野,作者展示了自己在高处俯瞰大地时的壮美感受。

- 主题:表达人们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 感情色彩:作者经历到了山川河流的辽阔壮丽,体味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和伟大,并产生了敬畏和自省之情。

- 修辞手法:- 比喻:用“登鹳雀楼”来比喻作者所在的高处,突出其观察的角度和高度。

- 反问:通过反问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强调了自然界的广阔无边和永无止境的奇观。

- 对偶:通过对偶结构的运用,如“何必见庙墓,心中只有诗书间”,突出了作者对名利财富等虚无的态度,强调了内心追求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 韵律特点:本诗共七律四十九字,平仄工整,较为优美。

2.《静夜思》 - 李白- 题目:《静夜思》- 作者:李白这首诗是李白在夜晚时刻的自省之作。

诗中写道,作者独自思索着远方家乡的事情,念及家人和朋友,感叹时间的匆匆流逝。

- 主题:表达作者在夜晚时思念远方故乡和重要人物的情感。

- 感情色彩:作者通过表达对远方家乡和重要人物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一种离别的伤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感。

- 修辞手法:- 比喻:用“疑是地上霜”来比喻夜晚时地面上的露水,表达了作者寂寞孤独的心情。

- 借代:通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借月光和露水来象征夜晚和离别的情感,增加了诗意的含蓄性。

- 韵律特点:本诗共五言绝句,四句皆押韵,节奏明快,抒情自然。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杜甫- 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杜甫这首诗是杜甫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作品。

诗中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离散的思考。

- 主题:表达离别时的思念和友谊的珍贵。

- 感情色彩: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美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作者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2023年全国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汇编(有答案)

2023年全国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汇编(有答案)

2023年全国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汇编1.(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本词的小序介绍了作词的背景。

该词作于丙辰年,当时作者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怀念手足兄弟写下了这首词。

B.上片由对明月的发问,写到对仙境的向往,又归回对人间的留恋。

下片从写月光的流转到写月下不眠之人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普遍而深刻的道理。

C.这首词的情感复杂,有问月的低回婉转,有“天上”“人间”的徘徊与矛盾,有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有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有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等。

D.本词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现了佳节思亲的传统主题,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一篇吟咏中秋的佳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诗词赏析。

C.“有问月的低回婉转”理解不恰当。

低回婉转,形容声音回旋起伏,抑扬动听。

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疑问。

这问月问年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故选C。

2.(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中考课外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16道)

中考课外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16道)

中考课外古诗词题专项训练(含答案)1.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

(2分)(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2分)A.无可奈何花落去 B.风住尘香花已尽 C.簌簌衣中落枣花【答案】(1)诗人的回答是笑而不答。

“笑而不答”,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

“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的时候,诗人觉得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

此时的心情是很安适恬淡的,神态悠然自得身处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轻松坦然,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

(2)【答案】C2.山中宋秘演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

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1. 诗歌第二联用了什么手法写景?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氛围?(4分)2. 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哪几种感情。

(4分)【答案】(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写景,蝉声是动景,落叶是静景;听觉、视觉相结合(多角度)写景,听到了蝉声,看到了满地的落叶。

(任意答出一种手法均可,手法1分,分析1分)营造了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

(2分)(2)①对善终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②游山时闲适自在的情感;③平复心中杂念后的喜悦之情;④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淡淡的孤独之情。

3.寻幽居不遇庄翱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1)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2分)(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答案】(1)(2分) 答:落花满径、依山而居、清泉淙淙、鸟语声声评分细则: 2分。

花,山,泉,鸟语,答出一点不得分,两点得1分,三点給满分。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附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暮春即事周敦颐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1.请你想象“双双瓦雀行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

2.诗人为什么“不知春去几多时”?请简要回答。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春夜别友人[唐]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一二句中的“金樽”“绮筵”可以看出饯别酒宴场面的隆重。

B.三四句中的琴瑟之思和别路之忧都蕴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C.五六句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表明朋友已经远去。

D.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路漫漫的感叹以及与友人再会难期的惆怅。

三、古诗词鉴赏。

鹧鸪天①[清]纳兰性德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

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注】①友人梁汾回南方奔丧,作者送友人一幅小肖像画,并为之题词。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描写出一幅在萧瑟秋风之中,与友人握手话别,泪水止不住滑落的场景。

B.回忆起以前交往的种种:有分离时的孤灯相伴,也有相聚时在雪后观山的快乐。

C.诗人特意叮嘱友人别后注意饮食,保重身体,并约定要在桂花时节从南方回来。

D.全词描写生动传神,富有画面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关心,情感真挚浓烈。

2.借助注释,分析“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两句的虚实结合的手法。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早归[唐]元稹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

2.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①送友人[唐]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古诗赏析中考试题及答案

古诗赏析中考试题及答案

古诗赏析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举头望明月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感时花溅泪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不是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 白日依山尽B. 黄河入海流C. 欲穷千里目D. 会当凌绝顶答案:D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孟浩然D. 王维答案:C三、简答题1. 请简述王昌龄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含义。

答案:这句诗通过“秦时明月汉时关”来表达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同时暗示了边关的古老和战争的持久。

2. 解释一下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描绘的景象。

答案:这句诗描绘了江南地区南朝时期佛教盛行,寺庙众多的景象,同时“烟雨中”增添了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四、赏析题1. 阅读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并分析诗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这句诗通过描绘原野上草的枯荣更替,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和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和离别之情的抒发。

2. 分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蕴含的意境。

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美好愿望的寄托。

“千里共婵娟”意味着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

五、写作题1. 以“春夜喜雨”为题,写一首五言绝句。

答案:(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以下为示例)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 以“秋日登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散文。

答案:(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以下为示例)秋日登高秋风送爽,天高云淡。

我站在山巅,极目远眺,只见层林尽染,金黄一片。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目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目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共40篇)2011/04认认真真复习,轻轻松松考试!一、《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________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________诗,内容上属_________之作。

2.解释加点词语。

次北固山下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路青山下客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乡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中考古诗词鉴赏选择题

中考古诗词鉴赏选择题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选择题)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有误得一项就是()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这首《凉州词》写得就是边塞将士得生活,描绘边地得生活环境,反映戍边将士得复杂感情,就是宋代边塞诗得名篇之一。

B、第三句中得“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就是吹奏哀怨得《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就是说,因为与家人离别而怨恨得戌卒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得愿望也难以表达。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得修辞,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

D、这首诗格调雄奇,语句流畅,虽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壮,不失慷慨、豪放得风格。

2、选出对此诗理解不恰当得一项就是()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A、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得比喻,绘出了雨得形态。

B、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得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到忙得气氛、忙得节奏。

C、《乡村四月》写江南农村初春得风光及繁忙得农事,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得热爱之情。

D、这首诗写景、叙事相结合,语言质朴、清新。

3、选出理解有误得一项就是()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这就是唐代诗人王维作得一首七言律诗,又名《送六二使安西》.B、这里得“渭城”指秦故都咸阳城,“故人”就是老朋友得意思.C、诗得一、二两句写景,写出了送别得时间、地点与环境气氛。

D、诗得三、四两句叙事抒情,抒发了强烈、真挚得惜别之情.4、选出解说有误得一项就是()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就是河豚欲上时。

A、这就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所作得画上题写得七言绝句。

B、全诗通过对画面景物得描写,结合联想,显示了早春自然界得勃勃生机,形象真实,意境清新。

C、第三、四句实写了画中得景物,如鲜嫩得蒌蒿、短壮得芦芽、逆水上游得河豚。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一)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9分)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①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幽草:幽深地方的草丛。

B.野渡:野外的渡口。

C.沙场:平旷的沙丘。

D.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

②《破阵子》中“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的意思是:。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滁州西涧》是一首一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的景色。

()B.《滁州西涧》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不动声色地蕴藉自己的心迹,这是本诗的高妙之处。

()C.《破阵子》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形象地显示出作者杀敌的壮志。

()D.《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对自己的爱恋,也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沉痛。

()【答案】①C3分②琴瑟中弹奏着塞外的曲调。

2分③A.√B.√C.√D×。

4分一项1分。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二)1.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一)丰乐亭游春①(其一)(4分)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

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1.绿树、山鸟、晴风、落花(答出3项及以上给1分)、明媚(1分)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春天、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分)2.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宋)杨万里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1.【2022年北京】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却“欲辨已忘言”。

(2)“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

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

(不得抄写原文)2.【2022年天津】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

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

B.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D.全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

3.【2022年河北】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新制布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袭有馀③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袭起逡巡⑤。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袭,盖裹周四垠⑥。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①桂:地名。

②吴:地名。

③馀:同“余”。

④中夕:半夜。

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

⑥垠:边际。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汇总(含解析)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汇总(含解析)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汇总(含解析)(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上片叙事,写词人密州出猎的盛大场面;下片抒怀,写词人请战,情豪志壮。

B.上片中“卷平冈”三个字,极言速度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上片结尾二句,写词人在猎场驰骋,像孙权那样英勇无比,亲自射杀了老虎。

D.下片结尾词人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

C.有误,“亲射虎,看孙郎”,是说词人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

而不是说他亲自射杀了老虎;故选C。

2.“狂”贯穿全词,词人的“少年狂”,狂在外形,狂在内心。

请简要分析。

【答案】狂在外形:词人行为举止狂,比如率众多随从出猎(或词人语气狂,比如他说要像孙权那样挽弓射虎)。

狂在内心:词人“两鬓微霜”仍不服老(或身处逆境,仍积极进取)。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首先词人的“狂”表现在狂在外形:根据“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可知,词人行为举止狂,劲装出猎且全城百姓出动,规模盛大;其次,词人的“狂”表现为狂在内心:根据“亲射虎,看孙郎”“鬓微霜,又何妨”可知,词人以孙权自比,抒发雄心壮志,以“老”衬“狂”,充分表现出了词人豪情满怀,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结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知,词人通过运用冯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这也是词人的内心的“狂”。

(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赏析(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赏析(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赏析(附参考答案)(一)放舟蓬莱①阁下戚继光②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崚嶒③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

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注释】①蓬莱:今属山东,戚继光家乡。

②戚继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征讨倭寇,屡建奇功,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因遭弹劾被罢官回归故里之时。

③崚嶒:形容山高峻。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先从时间上着笔,“续”字点明是故地重游,从“自悠悠”可见诗人心境悠然自得。

B.颔联中“沧波”言水之澄碧;“浩荡”言水面广阔壮大,“浮轻舸”暗合诗题“放舟”。

C.颈联慨叹不知不觉中两鬓已经花白,但上天依然让自己存活于世,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诗人情感起伏变化,意蕴深远,撼人心扉。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首联写诗人时隔三十年旧地重游,看到山川依旧,有人事沉浮、物是人非之感。

B. 颔联中“出”字精炼传神,突出了蓬莱阁立于高崖有缥缈飞天之势的特点,表达诗人隐逸家乡的意愿。

C. 颈联写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诗人已是双鬓斑白,垂垂老矣,转而又想到自己仍存活于世,颇有感慨之意。

D. 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诗人情感起伏变化,意蕴深远,撼人心扉。

3.尾联是诗歌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4. 这首诗情感起伏有致,撼人心扉。

请根据诗歌内容和注释,简要概括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二)客夜与故人偶集①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②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③。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释:①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

②翻疑:反而怀疑。

翻:义同“反”。

③寒蛩:深秋的蟋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描写了诗人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

B.首联交代了时间(秋夜)和地点(城中),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

中考复习古诗词欣赏训练题集锦试题

中考复习古诗词欣赏训练题集锦试题

2021届中考复习古诗词欣赏训练题集锦单位:乙州丁厂七市润芝学校时间:2022年4月12日创编者:阳芡明七上古诗词欣赏试题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

“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互相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假设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结合本课以及你所学的历史和课外阅读,谈谈你个人对作者曹操的认识。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边。

1、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句子是:为什么:2、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的情怀。

3、从诗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两句诗,仔细品味,说说它好在哪里?4、对这首诗语句的讲解,不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北边,三面。

B、“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土。

5、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净沙秋思》中考题集锦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断肠人在天涯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意思对即可)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深秋晚景图4、诗歌在充满萧瑟秋景的气氛中,为何要写“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

反衬作者人生的苍悲,表达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却不能实现的痛苦。

5、简要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结尾卒章显志,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6、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寓情于景断肠7、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

小令仅 28 字 , 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

思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8、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借助于等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事物,渲染了一种的气氛,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心情。

(3分)(三)13.古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2分)悲凉凄苦(甲)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两首送别诗中,甲诗《送元二使安西》中作者表达了的感情,乙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抒发了。

离别难舍旷达宽慰之怀2.甲诗的送别地点是,乙诗的送别地点是,两诗的共同点是渭城长安(答“城阙”亦可)都通过对饯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挚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3.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所蕴涵哲理的理解。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次北固山下》中考题集锦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3分)生入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的感情。

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2分)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5、请描述加横线的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不超过40字,2分)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

6、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在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

)(大意相近即可)《夜雨寄北》中考题集锦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3、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也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

4、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

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似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5、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前一句是写实,后句是想象会面时对当时情景的描述,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6.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了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与友人团聚;渴望与友人离别重逢。

《浣溪沙》中考题集锦1.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夕阳落花归燕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从“”、“”等可以看出这首词是怀人之作。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等。

4、“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的情感。

落寞、孤独;5、词中“”一句已具有广泛的意义,社会人生中无法言喻的无奈,都可以用此语感叹一番。

无可奈何花落去。

6、这首词中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考题集锦1、第①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

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

3、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答:作者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只希望能早点天亮,反映了作者眼前生活的艰难。

4、你认为此诗之所以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看法。

5、这首诗之所以震撼人心,最重要的原因是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诗句,表现出作者在自己生活极度艰难的情景下,依然不忘忧国忧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6、本诗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请你用现代观念,结合上文评价杜甫的思想。

答:杜甫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他虽遭不幸,但还忧国忧民,为民呼喊,即使自己被冻死也心甘情愿;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更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答:如: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无题》中考题集锦1、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

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2、诗人起笔不落俗套,从相见之难落笔来衬托。

别离时的痛苦。

3、诗人借窗外百花凋零的景象抒发之情。

凄凉4、诗中有一句诗用的是比喻手法,而且其中一字用了谐音,以表达情感的执著深切。

这句诗是:,。

这个字是,以谐,使这句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丝、思6、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请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希望能够再与亲人相见的情感。

7、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等)《相见欢》中考题集锦1、词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时间是,季节是。

西楼;夜晚;秋季。

2.这首词写景简练而有序,“”一句是写仰视之景;“”一句是写俯视之景。

月如钩;寂寞梧桐庭院锁清秋。

3.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基调可用来概括。

愁苦之情;“愁”字4.“剪不断,理还乱”是以麻丝比喻愁思。

这样写有什么妙出?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1)妙处:(2)新意:用“丝”写“思”的谐音,形象地把“离愁”这种抽象的感情写活了,写出了一种非常深切的人中感受。

内心的烦乱(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

5.“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

表现了词人因目睹残月而想起故国时产生的惆怅寂寞7、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

词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喻为具体的丝线,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题集锦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词牌名题目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

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用典的作用是:委婉含蓄。

6、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7、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________;下阕重在_______。

叙事(描写)、抒情8、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爱国情怀。

9、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2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0、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________”。

(1分)倾城1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