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课件
合集下载
各类等值线专题PPT课件

2021/7/23
34
下图为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shuangxuan)
29.甲点附近地区降水量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锋面活动频繁 B.西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充沛的水汽 C.受台风活动影响,多暴雨 D.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30.对甲、乙两地能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水能比乙地丰富 B.乙地水能比甲地丰富 C.甲地太阳能比乙地丰富 D.乙地太阳能比甲地丰富
9.图示区域为 ( )
A.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外流河
B.天山——伊犁河——内流河
C.阿尔泰山——塔里木河——外流河
D.2021天/7/23山——塔里木河——内流河
31
图中为某地区的河、湖泊、年降水量分布图。
10.图a、b、c三区域的年降水量大致相当的是
A.a和b B.b和c C.a和c D.a、b、c都一样
C2.02自1/7/2沿3 海向内陆递减
D.自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减21
读中国部分区域≥10℃积温分布图,完成第3~4题。
4.下列关于图中I、Ⅱ、Ⅲ、Ⅳ各点的积温分布特点
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I处较Ⅱ处积温值偏低,主要是受山地的影响
B.Ⅱ处与其西侧相比等直线较稀疏,是因为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C.Ⅲ处积温值比同纬度地区偏低,是因为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2
• 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2021/7/23
3
2021/7/23
4
2021/7/23
5
2021/7/23
6
一、等压线专题
我国华北地区某校学生分两个地理小组于3月21日前往图7所示 区域进行地理观测,图中地形等高距为200米。
1.图中Q地的海拔 高度可能是 A.160米 B.380米 C.680米 D.980米
等值线PPT多媒体教学课件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 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 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4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 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 。作者北 顾的是 高原的深秋景色。(8分)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16分)
答案36.(1)115°E,41°N 内蒙古(张北、坝上亦可) (2)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 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一西南走
等压面弯曲判读
等压面季节判读
等压面天气判读
等压线(面)图
气压系统的判读
风向风速判读
风向判读:先确定气压梯度力,再判断偏 向的方向(注意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风向风速的判读 风速判读: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等压面弯曲的判读 风向与等压线: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减小。
等压线季节判读 等压线天气判读
风向与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向右偏为北 半球,向左偏为南半球。
学校所在的省区简称是(将正确
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A.鲁 B.浙C.青 D.吉
【】
F
E
H
H
示例五
读下面“沿东经87.5°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 题
⑴①是
山脉,它是世界上
的山脉。
⑵②是
高原,高原上雪山冰川的融水是许多 的
水源。
⑶③是
山脉,在气候上它是我国
区和
区
的分界线。
⑷④代表的地形名称是
作用:计算土石方工程量,测陡崖相对高度,判断地形坡度. 判断地表两点的通视性.
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 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 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 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定点(交点与端点)-连线(平滑曲线 )-封口(凸向和极限估值问题))
等值线 演示课件

(2008年全国Ⅱ卷)
图4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 樱花初放日期。完成9~ll题。 9.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 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 素是 B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10.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B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 降水 11.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课堂提升
(2007年全国卷Ⅱ)图1所示区 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回答3-5题。 3. R、 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 能为 C A. 800米 B. 900米 C. 1000米 D.1100米 4. M、 N、P、Q四地中,海 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 A. M, N B. M, P C. M, Q D. P,Q 5. 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 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A.风沙 B. 洪涝 C. 滑波 D.寒潮 C
等
值
缪 景 树
线
等值线的类型
• 等高线 等压线 等温线 • 等深线 等震线 等盐度线 • 等降水量线 等太阳高度线 • 等太阳辐射线 等雨水PH值线 • 其它,如地壳等厚度线 中国东部梅雨起讫日期线
读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
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
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坡度问题
例:读右图, 判断①②③ ④四条坡面 线的坡度比 较 A.①<③ B. ①<② C. ①>② D. ③=④ C
判读依据
等高线疏密: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坡度的正切值=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
2.通视问题
例 、某山区同学拟对附近 公路的车流量进行调查。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在E、F、G三地点 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 H处车辆的是 G 。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 所做的判断,并作简要说 明。
等值线讲课课件

例:冬天漫漫,春天还远,下图中A地区位于世界两大裂谷带之一的攀西大裂谷上,却冬天胜似春天,被称为四川的“三亚”,它就是攀枝花。这里有富甲天下的矿产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而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冬日三绝”,即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生长时间最快的密集鲜花和罕见的温泉。根据以上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图3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5-6题。
完成5-6题。(2009福建)
5.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6.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读我国西部雪线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段(青藏高原以北):由南向北降低,主要因为纬度向北增高,(降水量大致向北增多);南段(青藏高原以南):由北向南降低,主要因为降水量大致由北向南增加
(1)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主要成因是什么?
(山东德州模拟)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 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5~6题。
(1)图中,A处温度范围是多少?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大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 10~12°C。(1分)特点:总体上自南向北温度递减,比较弯曲或局部闭合。(1分)原因:纬度因素;地形复杂或多山地、高原,地表崎岖。
(2)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地拥有“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的原因。(4分) 原因:该地位于河谷的背风坡、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 故阳光充足。(2分)由于太阳辐射强或阳光充足、河谷地区冬季风难以进入,所以温暖。(2分) (3)请评价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4分) 有利: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光热水充足,生物种质资源丰富,适合立体农业开发,旅游资源丰富适合旅游业发展。(2分,答对两点即计全分) 不利:地形复杂或地形不够开阔或多地质灾害,交通没有东部地区发达或地区的对外开放性较弱等。(2)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图3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5-6题。
完成5-6题。(2009福建)
5.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6.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读我国西部雪线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段(青藏高原以北):由南向北降低,主要因为纬度向北增高,(降水量大致向北增多);南段(青藏高原以南):由北向南降低,主要因为降水量大致由北向南增加
(1)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主要成因是什么?
(山东德州模拟)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 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5~6题。
(1)图中,A处温度范围是多少?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大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 10~12°C。(1分)特点:总体上自南向北温度递减,比较弯曲或局部闭合。(1分)原因:纬度因素;地形复杂或多山地、高原,地表崎岖。
(2)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地拥有“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的原因。(4分) 原因:该地位于河谷的背风坡、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 故阳光充足。(2分)由于太阳辐射强或阳光充足、河谷地区冬季风难以进入,所以温暖。(2分) (3)请评价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4分) 有利: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光热水充足,生物种质资源丰富,适合立体农业开发,旅游资源丰富适合旅游业发展。(2分,答对两点即计全分) 不利:地形复杂或地形不够开阔或多地质灾害,交通没有东部地区发达或地区的对外开放性较弱等。(2)
等值线专题PPT教学课件

[陡崖相对高度计算方法: (x-1)d≤Δh<(x+1)d,其中x表示相交的等高线条
数,d为等高距,Δh表示陡崖相对高度]
• 1.图中C处陡崖最 大高度可能为( )
• A.390米 B.420米 C.220米 D.180米 答案:A
根据登高线的疏密程度判读坡度大小
• 等高线疏, 表示坡度缓, • 等高线密, 坡度陡。 • 如图: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 四季如春、阴转多云
第一节 天气和气 候
• 卫星云图 白色的区域表示什么?
• 绿色的区域表示什么? • 蓝色的区域表示什么? • 白色越浓表示什么?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降 水
• 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0C)表示。 • 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
– A坡度缓 – B坡度陡
A
B
结合等高线数值,判断地貌类型
• 1、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 2、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 3、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
线较稀疏。 • 4、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
线较密集,河谷为“V”字型。 • 5、高原:海拔高度大,但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
中部稀疏。 • 6、盆地:等高线四周高中间低。
图中地形区的名称是( 四川盆)地
图中地形区的名称是(
)
三江平原
图中地形区的名称是(
)
山东丘陵
等高线与农业区的规划
副业、渔业、果林业分别
在甲、乙、丙三地何处发展
较为合理,试述其理由。
• 1、甲地应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图1: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 大部分地区偏低2~4℃);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 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
图2: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 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 最大,达1~2倍。
(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 (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 后地表水流不畅。
Q、R之间自西向东递减,故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呈负相 关,故A项错误;动物的种密度在N、M之间自南向北递减, 与年均温呈正相关,故B项正确;动物的种密度在S、R之间 自南向北递增,与年均温呈负相关,故C项错误;S地受墨西 哥湾暖流的影响,温度相对较高,动物的种密度在S、K之间 自东向西递增,与年均温呈负相关,故D项错误。
份相反
球夏季
[特别提醒]等值线弯曲处的数值大小比较 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
和切线法。 (1)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
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 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 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如下图):
多。来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平原地形排水不畅,容 易形成融雪洪水灾害。第(3)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东 北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春播夏管秋收,旱地耕作。图示东 北平原地区冬春季节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降水较常年平均 偏多。据此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作物播种、生长期长 短、收获以及耕作难度的影响。
方法
“大 大 小
小”
规律 两条等值线间的闭合等值线区 域,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 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 大于较大值;若闭合曲线数值等 于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 数值小于较小值
示例
若a>b,则甲> a,乙<b 若a<b,则甲< a,乙>b
高
某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出,则此处的
低
低 气温(或气压等)较两侧地区偏高,反 图示为北半球某海区等温
走向高考·地 理
新课标版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
专题一
第二讲 等 值 线
考纲展示
3
核心整合
备考策略
4
考例透析
5 课后强化作业
考纲展示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等高(深)线和地形图。 3.地形剖面图。 4.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等值线图的判读及 应用。
之偏低 高
线,则甲处温度比同纬度两
侧高,有暖流经过
某等值线向高纬(或高空)凸出,则此
高
处气温(或气压)比同纬度或同一高度
高
其他地区偏高;若向低纬(或低空)凸 图示为等压面分布图,则A
低
出,则此处气温(或气压)比同纬度或 点气压低于B、C两点,D
低
同一高度其他Leabharlann 区偏低点气压高于E、F两点
河流 向凹
等高线凸出的方向与河流流 向相反,河流流向是等高线 数值变小的方向
2.几种常见等值线图(等高线图除外)的判读和应用 等值线的共性特征:无论何种等值线,在判读时都要注 意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形态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 素。
考例透析
(2013·新课标Ⅱ)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②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 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 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③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A选点
B选线
(3)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问题 ①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出 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 ②计算两地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 减率(0.6℃/100米)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T差=0.6×H相 /100。
(2)据图1和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 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 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气候及其影响,同时考 查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考查东北地区的气候,解答时应 充分利用图例进行分析归纳。回答时注意距平值的正负(意味 着较常年平均偏多或偏少)、距平值的变化趋势(意味气温或 降水的变化趋势)、极值分布区。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自 然灾害,解答关键是挖掘图文信息。洪灾严重说明冬季积雪 多。图2显示西南部平原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图1显示 西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这说明西南部平原冬季积雪
③、④地均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①地处于沿海 地区,地势平坦,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水汽含量少,降水较 少;夏季处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故A项正确。第 (3)题,本题考查了森林植被的分布。樟树为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的优势树种,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图中②地地 处亚热带,且降水丰富,最可能是樟树集中分布的地区,故 B项正确。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
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值线的判读。根 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台湾 岛。台风主要影响天气特征,对年均温影响不大,故A项错 误;受海陆分布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图中等值线并非 与海岸线平行,故B项错误;受地形因素影响,年均温在台 湾山脉呈环状分布,故C项正确;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 对气温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影 响降水量的因素。我国台湾岛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 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②、
(2)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 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 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 值,则该处为高值区。(如下图):
二、常见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1.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中主要地形的表示
(2)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①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A.水系特征 a.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b.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c.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d.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e.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 f.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B.水文特征 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 形成瀑布。 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 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c.在河流流出山口处形成冲积扇。 C.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 反。
备考策略
本专题从考核内容上看,主要以新颖的等值线为切入 点,考查等值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复习时要特 别重视等高线与聚落、交通线等结合的试题以及等压线与天 气状况结合的试题的研究,其他各类等值线图,都借鉴等高 线图、等压线图的读图技巧,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核心整合
一、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区是( )
A.Q、R之间 B.N、M之间
C.S、R之间 D.S、K之间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值线的判读。根 据图中四个地点周围等值线的数值及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值 差值分析,四地的数值分别为:H为160~180或200~220; K为140~160或180~200;Q为180~200;R为160~180。根 据四地的数值分析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是H和R或K 和Q,故A项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值线的判 读。年均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受太阳辐射影响自低纬向高纬逐 渐降低,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年均温自南向北逐渐递减;受 沿岸寒流的影响,温度自西向东增加。图中动物的种密度在
(3)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 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 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 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答案】 (1)C (2)A (3)B
(2013·全国大纲卷)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 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 密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1)~(2)题。
(1)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
两地是( )
A.H、R
B.Q、R
C.Q、H
D.H、K
(2)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地
若a、b为等高线,且a>b,则 河流从甲流向乙
洋流 向凸
受洋流影响而发生弯曲的海 水等温线,其凸出方向与洋 流流向相同
若图示为北半球海水等温线 图,则c>b>a,洋流自南向北 流,为暖流
1陆 南7 陆北
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1月
份陆地上等温线都向南凸
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图示月份
出,海洋上都向北凸出,7月 为1月份,即北半球冬季,南半
③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海 拔为H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海拔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 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高-H低≤H相<H高-H低+ 2d。 ④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 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
【答案】 (1)A (2)B
(2013·四川卷)下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 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 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 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