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有效教学(转载)(整理精校版)
高中学习文言文一义多词
高中文言文一义多词(多词一义现象)1.表一人:之人之子之族吾属曹臣等之徒之属之之之党之众之流俦2.表死:薨(hong)殂〔cu〕涅殉〔〕崩、山陵崩、、卒、不禄、死、没〔殁〕、、寂3.表只是的:徒独适特固但直只第弟唯惟止反乃4.表假使如果:当籍令使而今假即倘藉如自第或微脱向尚5.表禁:幽囚拘收系系逮捕禽擒7.表称:多、嘉、称、誉、与、、、高、、善8.表送:予授致施与9.表踏走在⋯上:履践蹈10.表本来:固素雅自11.表侵略掠:侵掠抄寇犯略〔攻城略地〕牟12.表背离:乖逆悖忤偭叛13.表到往:造之适徂至往如幸14.表一会、不久:既既而旋臾俄俄而俄之未几少刻少少焉无何有有已而俄逾移向者斯15.表第二天:次日明日日翌日16.表突然:促猝17.表照看照:盼眄18.表:通慢蔑小易鄙邈19.表偏袒:阿党私20.表攻下取:下拔取破略掠21.表否认:莫无亡莫勿毋不非否微糜罔弗未休22.表交友交往:善友交接交与知游故内通23.表率:率将引以制勒援24.道:独庸其宁25.告:辞26.离开某地:去迁徙27.全都:悉率咸全具俱皆一尽28.里人:里人里党里党29.等到:比比至及迨逮比及洎徂伺俟30.更加:益愈重况倍31.表被的:所⋯⋯所⋯⋯于受⋯⋯于无于被32.表女子出嫁:适33.表最:竟遂卒34.表料想;分念料意35.表擅;工健善擅36.表凭借的:培以待因假借恃37.表示的:盈溢足38.表拿着的:操持援引39.表慢慢的:款徐渐40.表举起:称举振擎41.表叩头:顿首稽首稽颡42.表背的:负荷43.表实在、确实:诚信固洵44.表是的:乃为那么即45.表什么的:胡奚何焉乌曷盍46.表平民百姓的:布衣褐衣草民庶民黔首野人黎民47.表示代理官职::权、行、假、署、代、摄、判、兼、领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进晋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辞去的:辞、致政、致仕〔事〕、告退、退、归故里、乞归、请归、请辞、告老、乞骸骨:告病告老请求退休4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50.表主管的:知、典、主51.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52.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53.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54.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55.表敬重的:敬、重、尊、恭5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57.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恨〕、怨、患、疾、恨、怒、诅58.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诘、望、数、刺、怨、埋、谇、谯、诮、非、辞、斥、咄、呵59.表宽容的:容、贷、恕、宽、假、宥 .饶60.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61.表监狱的:囹圄、狱26.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63.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64.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负65.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66.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67.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68.表揭发的:劾、讦、揭69.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拜、存、觐诣侯请省70.表告的:辞、、71.表暗中的:阴、、密、潜、微、、窃、私72.表粮食丰收的:丰、、、足、、佚、73.表收成不好的:歉凶荒74.表示有才能或因才能被看重〔不重用〕的:1〕以⋯⋯称:因某些才能而被人称。
高中文言文的一词多义教案
高中文言文的一词多义教案一、引入同学们,我们在复习文言文时发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也会有不同。
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
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做题目前首先要: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二、方法1、自行推断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zhuī)——鸟雀、冖——笼罩、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
"不刊之论""自怨自艾"中的"刊""艾"从形旁上看均应该与"刀"有关;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
"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
2、语境推断法语境推断法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之“一词多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请判断下列句中词语使用的是哪种意义。
1、今天的教室扫得真干净。 本义
2、打理好班级事物。
3、当天的作业当天要做完, 不能留下尾巴。
引申义 比喻义
假 借用作另一个 借 同音词的意义
义
爪 喻武臣
牙 叛,背叛
畔
今阁下为王爪牙, 为国藩垣
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
1、掌握什么是词的本义、引 申义、比喻义。
●本义是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 ●引申义是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比喻义是指用打比方而形成的新的意义。
词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从本义发展出 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 立、或相关联的意义。
例如: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的 这些引申义:
1、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2、深厚。如:友谊很深。 3、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4、浓,重。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 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词的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也是一种引申义。但因为它 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 明,所以把它独立出来和引申义并列,成为 转义的一种形式。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 产生的新义。如:
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3、掌握一词多义词词性不同,词义也就不 同的特点。
例如: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恢复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双层(红罗做的双
层斗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副词,又,再。 以上例子说明,必须根据上下文去选择
多义词在句中的正确义项。其次要养成平时 多积累的习惯,只有储存的词汇丰富了,才 能在运用中熟能生巧。
高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同”和“通”的区别
•
“同”是指古代的很多异体字。比如孔乙己曾经说过的茴香豆茴
字的四种写法,这四种写法之间就可以说A同B。
•
“通”一般是指狭义的通假字。
•
它们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
“通”:表示通假字,是指“写错或印错的字 ”通“作者本来要
写的字”
•
“同”:一是表示古今字,即“文中的古体字”等同于“现代汉
• [今义]鼻涕
•窃 以 为 与 君 实 游 处 相 好 之 日 久 。
(《答司马谏议书》)
窃 • [古义]私下,私意,“我”的谦 词
• [今义] 偷窃
如:“很”,古义是凶 狠,表示的程度很深,现在表 示的程度则更弱化了
如:“怨”,古义表示 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 责备。
“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 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传》)
“不(fǒu)”通“否”
异读和破读
• 文言文中的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有特殊的读音。 • (1)破音异读:改变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的的词性
和意义。王(wàng,为王)天下;衣(yì,穿)褐 • (2)通假异读:属(zhǔ,通“嘱”)予作文以记
之;君子生(xìng,通“性”)非异也 • (3)古音异读:有些专有名词还保留着古音。周景
“ 矜”,通“鳏” guān,老而无妻的人。 16、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望岳》
“曾”,通“层”。
范纯礼传
纯礼字彝叟,以(因为)父仲淹荫(庇荫。因祖先有功劳或官职而循例 受封,得官),知(做……知县)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北宋第四个 皇帝赵祯的寝陵)建,京西转运使(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 中央或地方官职)配木石砖甓(pì瓦)及工徒(工匠)于一路(宋元时期 的行政区划名),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把)白(报告,禀告)陵使韩 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日,众质(质问、责问)之, 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一年或四季)缮(修缮)治(管理)无虚 日(空闲的日子),今乃(居然,竟然)与百县均(均摊)赋,曷若(何 如,不如)置(搁置)此,使之奉(供奉)常时用(用度)乎?”琦是 (认为……对)其对(对答,应答)。还朝,用为三司(盐铁、户部、度 之)盐铁判官(古代官职、隶属盐铁部) ,以比部员外郎(刑部比部司次 官)出(京官外任)知遂州。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教案
掉转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引导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精准点拨】【微积累】类义词①表示“庄稼收成不好、荒年”的有:凶、俭、歉、饥、馑。
②表示“责备”的有:让、过、望、谴、非、尤、咎、责、诛、折。
③表示“赞许”的有:多、称、誉、许、道、与、嘉、褒。
④表示“私下、暗暗地”的有:阴、潜、间、私、窃、微、暗、密、偷、窥、伺、蔽、觇、匿、隐、黑、秘、藏、伏。
⑤表示“掌管”的有:典、当、知、守、掌、职、执、司。
⑥表示“去、到、往”的有:之、适、如、造、诣、徂、至、趋。
⑦表示“轻视、看不起”的有:小、易、轻、少、鄙。
⑧表示“代理”的有:假、行、权、摄、署、领、判、守、兼。
⑨表示“等到”的有:及、至、逮、迨、洎、俟。
⑩表示嫉恨的有:恶、厌、憎、衔、怨、患、疾、恨、怒、诅。
⑪表示授予官职的有:辟、荐、举、知、拜、选、除、授、起、察、仕。
⑫表示官职升降的有:升、擢、拔、迁、陟、晋、加,罢、黜、免、谪、左迁、窜、放。
【边练边悟】2.(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
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
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
(完整版)高中必备文言文一词多义
高中文言文必备一词多义1.若: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代词,你④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⑤若何:怎么办,怎么样⑥若……何:“对……怎么办”“对……怎么样”2.说: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②《师说》《捕蛇者说》一种文体③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④范增说项羽曰劝说、劝服⑤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3.辞: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拒绝②停数日,辞去告辞、告别③不辞劳苦推托④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⑤《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⑥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辞谢,婉言道歉。
4.鄙:①言语粗鄙粗俗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④孔子鄙其小器轻视5.微:①人微言轻轻微的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⑤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不暴露、深奥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喻指细小的东西6.之:①辍耕之垄上到②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代秦军③是寡人之过也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的结构助词,的。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知:①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②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懂得③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管理④孰为汝多知乎通“智”,知识,智慧8.复: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繁复②其有敢不尽力乎?请复战再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再④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⑤不敢出一言以复回复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9.既:①既而儿醒,大啼不久②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③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10.劝:①果行,国人皆劝劝勉、鼓励②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劝服遂①自杀未遂成功②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于是③遂使之行成于吴于是11.当:①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介词,在……时候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据、把守④当将率三军,北定中原应当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要或介词“正当”⑥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抵挡抵抗⑦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对酒当歌对着,面对⑧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一定、肯定⑨犯法当死判处,判罪12.朝: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③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13.孰: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地③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疑问代词14.诚:①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真心、诚意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确实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假使、假如15.善: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与恶相对,善良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优点、长处③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④王曰:“善”工好的、答应⑤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处理好⑦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须臾喜欢、羡慕16.间①奉命于危难之间时候、期间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⑤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空隙⑥从郦山,道芷阳间行小路、从小路17.质:①文质彬彬质地,底子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做人质抵押③质疑问难质问18.及: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到达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趁着③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以及④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⑤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等到19.甚:①不若长安君之甚厉害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严重③目似瞑,意暇甚相当很④好读书不求甚解深,仔细20.少:①少时,一狼径去一会儿②太后之色少解稍微③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年轻④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
高三文言文一词多义知识点
高三文言文一词多义知识点在高三阶段,文言文是我国语文考试中的一大重点。
文言文作为汉语的经典之一,其词汇使用和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
尤其是在高考中,考生需要熟练掌握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知识点,以便准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一词多义,即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
本文将就几个常见的文言文一词多义知识点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常见的一词多义例子:“内”。
在一些语境中,“内”表示“内部”的意思,例如《论语·子罕》中的“过而不中者,内外皆饰。
”,意为“过分操劳无益于内情外貌的整饰装饰。
”。
而在另一些语境中,“内”则表示“内地”的意思,例如《桃花源记》中的“见猎者,弗得,唯见猎者之所得。
”,意为“那些在内地没有得到好处的人,只看到在内地得到好处的人。
”。
在解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具体的意思。
另一个经典的一词多义例子是“色”。
在现代汉语中,“色”一词主要用于表示颜色、光彩和情感色彩。
而在文言文中,“色”还有许多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红楼梦》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意为“色彩即是空虚,空虚即是色彩。
”。
在这里,“色”表示外表的华丽与虚幻。
又如《三国演义》中的“审计江南财务,为转盘系刘备。
”,意为“查阅江南的财务,要以严密的审计为刘备打下良好的局面。
”。
在这里,“审计”中的“审”与现代汉语中的“审查”意思不同,而是指“查阅”。
此外,文言文中还有不少一词多义的例子。
例如,“奇”在某些语境下表示“特殊、非凡”的意思,《汉书·郦食其、王贡名臣传》中有一句“童子何足奇也?”意为“什么是童子很特殊的?”。
而在另一些语境下,“奇”则表示“奇特”的意思,例如《史记·后妃表》中的“争奇功,嫉贤使能”意为“争夺特殊的功绩,忌妒贤能之人”。
总之,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
解读文言文,理解其中的含义和运用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词汇积累和一定的语境判断能力。
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文言文题目。
高考语文学案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知识梳理】文言实词一词多义1.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2.词义的引申方式(连锁式和辐射式)文言文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名词的使动用法4、数词的使动用法二、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名词的意动用法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四、形容词、代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2、代词活用为一般动词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五、名词作状语1、普通名词作状语2、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3、方位名词作状语【教学重难点】1.能灵活运用一词多义现象翻译课外文言文2. 准确分析词类活用现象【特色讲解】一、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吴广故意屡次说要逃跑,使将尉恼怒)【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A.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B.晋侯饮赵盾酒。
(晋侯让赵盾饮酒)【简析】A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B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C.春风又绿江南岸。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教学目标:1.建构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2.了解掌握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教学重难点:1.建构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2.了解掌握本义引申义假借义;3.落实重点实词一词多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方法1.快速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2.关注开头和结尾,初识主人公身份和性格。
3.抓时间、地点、官职和事件,把握主人公经历。
把握人物经历及事件大概,要特别关注三类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1)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这是正史人物传记的主要叙述线索,应当积累一些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大致了解一些古代官职的地位和职责。
(2)年号及皇帝变动情况。
正史一般以年号纪年,皇帝的即位或驾崩,也往往是重要的时间节点,传记中特意交代,往往表明传主在旧朝和新朝的地位有所变化。
(3)泛指时间变动的词语。
如“数日”“累年”“既而”“曩”“向”“旋”等。
此外,正史以顺叙为主,但不排除有些传记插叙相关事迹。
这些插叙往往通过“初”“先是”等词引出,需要格外留心。
二、文言文实词知识建构(一)文言实词和虚词1、文言实词和虚词,虽然近几年全国卷不再单独设题考查,但对文言文文意的把握、文言文断句及翻译的考查,都是基于对实词和虚词含义的理解;没有对实词和虚词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无法正确解答这些题目。
因而,准确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理解其含义,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
2、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这些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
(二)汉字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汉字形旁1.植物类形旁:艹木禾瓜果豆2.动物类形旁:虫犭豸鸟隹羽鱼牛马3.静物类形旁:山氵冫土阝贝钅刂衤纟4.现象类形旁:日气雨灬宀冖穴欠5.人类形旁:亻彳月忄页礻讠扌辶廴攵(校长说:咱们清华人都是实诚人哪,欢迎是不掺丝毫水分的,所以我们就将“热烈”写成“热列”了。
)三、文言实词:一词多义(一)词义系统1、本义:词的本来意义。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整理
当
1.怀宾身当战伐(面对)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如)——《六国论》
3.一夫当关(把守)——《蜀道难》
道
1.则指道以明之(引导)
2.就有道而正焉。(道德,德行)——《论语十二章》
3.行军用兵之道。(方法)——《过秦论》
4.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志向,理想)——《报任安书》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彰显)(美好的)——《大学》
3.名实已明。(明了,清楚)——《答司马谏议书》
4.明于治乱。(懂得)——《屈原列传》
5.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光明)——《登泰山记》
乃
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的)——《伶官传序》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竟然)——《石钟山记》
居
1.武灵王平昼闲居(平素、家居)
2.居为奇货。(积储)——《聊斋志异·促织》
3.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登泰山记》
4.居则曰。(平素、家居)——《子路曾皙公西华侍坐》
抗
1.邓公抗言于孝景之朝(大声)
2.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匹敌)——《过秦论》
3.欲出力助上以抗之。(拒绝)——《答司马谏议书》
克
非
1.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不是)
2.觉今是而昨非(错误)——《归去来兮辞》
3.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不是)——《劝学》
负
1.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倚仗)
2.苍山负雪(覆盖)——《登秦山记》
3.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失败)——《六国论》
4.见犯乃死,重负国(对不起)——《苏武传》
5.使负栋之柱(承受)——《阿房宫赋》
4.宰严限追比。(官府限期办好公事)——《促织》
毕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文言文实词关于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实词关于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借:1、借(每假借于人)2、依(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居:1、过了(居十日)2、停留(不可久居)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绝: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苦:1、苦于(苦秦久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苦而不平)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快乐(钟鼓乐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隶:1、属于(世隶耕)2、跟着(隶而从者)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3、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令:1、命令。
文言文基础1 实词 一词多义
古诗文基础实词(一)了解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及古今异义现象,掌握部分常用词的意义及用法重点词句的理解与记忆一.知识点讲解:一词多义就是多义词。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
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叫基本义;有的是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有的是通过用基本义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叫比喻义。
一词多义现象是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基本内容。
在不同的语境中,一个词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例如,好:“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意思是“美”;“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意思是“喜欢”。
又如“长”: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长度2、北市买长鞭《木兰诗》与“短”相对3、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长久,健康4、死者长已矣《石壕吏》永远5、木兰无长兄《木兰诗》排行最大6、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头领本节课我们将集中学习多义词,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学习、积累多义词。
二.读短文,做文后练习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1范仲淹二岁而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再适.常山朱氏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3去.之南都入学舍便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岳阳楼记》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五人墓碑记》○4辄以水沃.面。
媵人持汤沃灌。
《送东阳马生序》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赤壁之战》2.翻译下面句子:(1)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译:(2)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3.背诵全文2、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 第2讲 一词多义教案
第二讲一词多义【教学目标】1.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2.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知识梳理】第二讲一词多义一.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
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
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
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
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义是指后者。
例:(1)战则请从[跟随](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攻伐](3)范增数目项王[眼睛](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换取]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
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
如说:“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
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
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①深奥,深刻,深入。
如:“道理很深。
”②深厚,深刻。
如:“友谊很深。
”③时间久。
如:“夜深人静。
”④浓,重。
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例: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身: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士: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相: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文言文复习之实词一词多义
高考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
6、语法分析推断法
七、邻词推断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4
高考“城之不拔者二耳” 与 “拔石城”同,攻占,攻下。
5
“齐人追亡逐北” 同《过秦论》中的“追亡逐北”同,败北的军队。
6
3、课文迁移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01
例如: 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
02
又如:“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
01
04
02
03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如: 《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01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02
信义著于四海
03
分析:
04
“信”在“知”前,作状语 “确实”
05
“犹”是副词 ,“信”处在谓语位置,是动词“相信”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之一词多义讲解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一词多义)第三部分共30个文言实词61、去(1)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离开(2)项王军在鸿门,沛公军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距离(3)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除去,去掉(4)公然抱茅入竹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往,到……去(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念奴娇·赤壁怀古》助词,表动作趋向62、劝(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劝勉,勉励(2)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屈原列传》劝说63、却(1)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倒退(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击退(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还,再(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回头(5)盛情难却推辞64、如(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到,往(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如同(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及,比得上(4)万事如意顺,符合(5)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季氏将伐颛臾》表假设,如果(6)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表选择,或者(7)复合词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这样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这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这样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怎么办65、若(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好像,似(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比得上(3)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你,你们(4)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这,这样(5)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表假设,如果66、善(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善良,美好(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好事,好的行为(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善于,擅长(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候张良《鸿门宴》交好,亲善,对……好(5)不如因而善遇之《鸿门宴》好好地,友善地(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喜欢,羡慕67、少(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于国也》数量少,不多(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通“稍”,稍微(3)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秋水》小看,轻视,以……为少(4)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缺少(5)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年少的(6)复合词少间、少顷、少时、少焉、少刻等词语都表示一会儿(表时间的短暂、不一会儿、不久)。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1、种植 2、技能、才能
1、辟土艺粟 2、多才丰艺, 强记洽闻
艺
82
3、典籍 4、准则
4、贪欲无艺
1、门牙
1、唇亡而齿寒
2、年龄、岁数 2、以尽吾齿
3、次列、并列 3、百工之人,
齿
62
君子不齿
4、录用
4、降霍叔于庶人, 三年不齿
1、到、到达
1、自昏达曙,
目不交睫
达
62
案
52
1、几案, 长形桌子
1、每移案,顾视 无可置者
2、通“按”, 2、召有司案图 巡视,察看
1、拉、拉弓
2、拿、举 3、延请
1、将军夜引弓
2、引佩刀自刺
3、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
44
4、带领(率领) 4、为除不洁者,引入 5、牵拉,掉转 5、相如引车避匿 6、供出 7、自杀 8、引导, 疏导使流 6、虞常果引张胜
1、治理得好,太 平,与“乱”相 1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对 2、营造,修建 2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3、治理,管理 3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治
84
4、惩治、治罪 4不效,则治臣之罪 5如人有疾,
5、医治 6、研究
不治则寝以深
6、治学
1、能够
1、善始者实繁,
2、克终者盖寡
克
72
3、攻之不克,围之不 2、攻破、 继,吾其还也 战胜 3、克制 4、克己复礼为仁
5、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
1、好、好的、 美好
2、善于、擅长
1、任安记人之善, 忘人之过。
2、齐人固善盗乎
3、善始者实蕃 4、择善而从之
善
28
3、做得好
4、好的人或事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精华)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精华)《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一词多义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故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缘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
鲰生说我……故听之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3、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作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替、给
为之奈何对付,处理
君王为人不忍做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中
4、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顾忌,考虑
5、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5、军
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6、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7、意
然不自意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心意、意图
8、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9、举
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10、胜
沛公不胜杯杓动词,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胜副词,尽。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精178页文档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有效教学()必修教案0405 08:38::一词多义在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古汉语中亦然,这种现象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的形成情况比较复杂,如果做些研究,会发现其规律的(或通过引申,或通过比喻、借代,或通过假借等等),因为情况复杂,难于掌握,也无需一一弄清每个多义词词义的来龙去脉,所以不必就此下很多功夫。
但必须对常用实词已经形成的多个义项,在逐渐学习接触的过程中,仔细比较,整理积累,以求尽可能多地掌握它。
请看一例:“引”,本义是“拉开弓”。
左边是“弓”,右边一竖是符号的性质,表示弓弦拉到的位置。
〈说文〉解作“开弓也”。
如〈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引而不发,指把弓拉开,可是并不射出箭去。
跃如:跃跃欲试的样子。
)把弓拉开,形状变化了,所以引申为“长”,“延长”。
如〈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又为“伸长”,如〈左传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引领西望”。
又指“延续”。
如〈诗经小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勿替:不废)开弓是把弦和箭导向后方,所以引申出“导”、“领”的意义。
如:〈西门豹治邺〉:“引河水灌民田》”。
《资治通鉴亦壁之战》:“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又:“引军北还”。
三句中的“引”都是“领”、“导”之义。
由“拉弓”引申为拉的动作,义为“拉”。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又指“持”、“拿”,如“丈人目先生使引七刺狼“,再引申为”拿来作为凭证、理由“,如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开弓是把弦和箭向后拉,所以引申为向后退。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中山狼传〉:“先生仓卒以手捕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便旋:绕圈子)。
看,一个“引”字,从不同角度引申出多少既有某种联系,又有区别的意义来!以下为人教版必修3必修4课本一词多义归纳:《寡人之于国也》)1.数例句出处释义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2.直例句出处释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3.发例句出处释义百发百中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4.兵例句出处释义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穷兵黩武成语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草木皆兵成语士兵5.胜例句出处释义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劝学》1. 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以为妙绝《口技》极点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2.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健、强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略多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qiǎng,勉强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强盛3.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借助、利用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4.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远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声望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5.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听见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见闻、见识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听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使上级听见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声望、声名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闻名、出名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1.绝例句出处释义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以为妙绝《口技》极点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过秦论》①制例句出处释义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制作、缝制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②亡例句出处释义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③固例句出处释义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巩固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肃公翱事》一定、必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既、已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④利例句出处释义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利润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胜利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冯婉贞》有利于⑤遗例句出处释义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给予⑥度例句出处释义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尺码、尺度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程度、限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规章、制度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次、回、量词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谱写、创制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考虑、思虑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量、计算理有未安,妄以臆度《问说》推测、猜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通“渡”,过《师说》师师道者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道德风尚)吾师道也(学习道理)师道之不复(从师的道德风尚)惑而不从师(老师)吾师道也(学习)师道之不复(从师)不耻相师(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负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秦贪,负其强②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③相如引车避匿幸①而君幸于赵王②则幸得脱矣③而君幸赦臣《苏武传》一词多义①使(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②语(1)以状语武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语:说的话。
③引(1)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④食(1)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
(3)廪食不至食:粮食。
(4)给其衣食食:食物。
⑤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
(3)恐前语发发:被揭发。
《张衡传》一词多义1、观观太学大王见臣列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玄都观里桃千树启窗而观2、征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挟天子以征四方岁征民间3、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十年乃成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4、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作《二京赋》,因以讽谏伺者因此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