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鄂西北山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研究

合集下载

明清时期鄂西北山寨的成因探究

明清时期鄂西北山寨的成因探究

4 明清时期湖北地区山寨分布图
山川、河道进行有效控制。

3.2.2军事因素
鄂西北地区处于军事地理分区和地缘战略思想的中间过渡地带;各路起义军正是利用山地复杂有利的地理条件,灵活机动地对
山脉、巫山山脉,东临大洪山山脉,西与巴山山脉相连,中部还有武当山。

汉江由西而东横贯其间,于西界分秦巴二山,于东界分荆山与大洪山。

在汉江流域除了峡谷深壑外,还有众多小平岗,因此有“八山半水分半田”的说法。

如此山川相间、曲折回转的地理形势,使鄂西北显得格外险要而便于据守。

因此历代都极为重视对这一地区的争夺和控制,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诸侯战争和农民起义。

则房竹安康已难兼顾”;三是各乡虽设有乡勇,但该体系零星分散,“或相距较远,猝然遇警不及应援;或山路分歧,设堵未遍贼已阑入”。

鄂西北山高林密,不宜开展大兵团作战,而且边疆形势吃紧,不利调兵,故而针对以上面临的实际问题,清政府采纳了“令民筑堡御贼”的建议,并责令广泛推广。

坚壁清野法是山寨、堡垒建造法的继承和发展,依然强调“建立寨堡”,交由地方
5 南漳春秋寨远眺
6 南漳卧牛寨平面示意图。

明清鄂西北地区书院生源跨府现象探讨

明清鄂西北地区书院生源跨府现象探讨
中图 分 类 号 : K 9 0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7 3 5 4 ( 2 0 1 3 ) 0 4 — 0 0 4 9 — 0 9
书 院从 唐 宋 时代 延续 到 清末 , 是 中国传 统社 会 的基 本教 育 机构 之 一 。学术 界 以书院 为对 象 的
北京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社 , 2 0 0 0年 . 第1 3 6 —1 3 7页 。
④ 邓 洪波 : 《 中国书院史》 , 上海 : 东方 出版中心 , 2 0 0 4年, 第4 1 5 — 4 3 7页。
⑤ 清初 尚有 书院生 源范围不受 限制 的说法 。 如康熙 三十年( 1 6 9 1 ) 李元振在《 南 阳书院记》 云: “ 学校之士必出乎学 , 使者之所甄别 ,
理 与社 会 经济 史 。
① 可参见邓洪波 、 周月娥《 八十三年 以来 的中国书院研究》 ( 《 湖南大学学报) ) 2 0 0 7年第 5期 ) 、 陈国生《 试论我 国历史 教育地理研究
的现状和走势》 ( 《 中 国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 1 9 9 7年 第 2期 ) 等。
4 9
明清鄂西北地区书院生源跨府现象探讨
马桂 菊 , 黄 忠鑫
( 1 . 佛 山市 乐从 中学, 广 东 佛 山, 5 2 8 3 1 5 ; 2 . 暨 南大 学历 史地理研 究 中心, 广 东 广 州, 5 1 0 6 3 2 )
【 摘要】 明清时期 , 鄂 西 北 地 区 府 级 书 院— — 明代 的 郧 山 书 院 、 龙 门 书 院 以及 清 代鹿 门 书 院 , 其招生 范围并非与 所 在 府 辖 区范 围重 合 , 而 是 与 非 正 式 行 政 区 划— — 巡 抚 、 道 范 围相 重 合 , 折 射 出 以“ 居 中控 制 ” 为 基 本 特 征 的地 方 政 治地 理 从 明 中期 至晚 清 的 演 变过 程 。龙 门 书院 的 招 生 范 围 , 不仅 是 巡 抚 的 权 威 象征 , 更折 射 出 明 中 期 郧 阳 地 方 政 治 地 理 格 局 的一 大 变化— — 鄂 西北 政 治 重 心 由汉 唐 时 代 的 襄 阳府 转 移 到 郧 阳府 。 有 清 一代 ,襄 阳府 鹿 门书 院跨 府 招 生. 经 历 了从 无 到 有 到 扩 大 再 到 淡化 的历 程 , 清 晰 地 反 映 了地 方教 育 以及 政 治格 局 的 变动 。 【 关键词】 书 院; 生源; 明清 ; 鄂 西 北

房陵流放文化

房陵流放文化

发布时间:11-04-25 来源:秦楚网流放自远古时期产生,到清末被废除,历经了几千年,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流放这种形式对流人的管理相对宽松,且流人的品级较高、流放规模较大以及上层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等,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放文化。

鄂西北的房陵,曾是王公贵族特放之地,流放文化底蕴深厚——流放,从远古时期作为一种少量慎用的“放”、“逐”、“迁”、“谪”惩戒手段,一直到作为刑罚的“迁徙”、“徒放”、“流刑”、“发配”、“三流”、“发遣”等,因朝代不同而有不同名称。

我国古代有六大流放地,即鄂西北的房陵(含上庸、郧乡、均县)、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及河套地区、岭南地区、海南岛三亚、西南黔州及蜀地巴州、东北黑龙江漠河及海林县宁古塔。

在这六大流放地中,房陵是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历史最长、人数最多、品级最高的宫廷帝王皇亲特放地。

鄂西北房县,古为房子国、彭部落方国、防渚、古麇庸二国、房陵、房陵郡、新城郡、光迁国、房州等。

从尧子丹朱避舜特放房陵,遂封于房为虞宾,是为房子国;秦始皇九年,长信侯嫪毐作乱被处死,株连四千余家人被夺爵徙房陵;秦始皇十二年,文信侯吕不韦被赐死,株连万余家人被夺爵徙房陵;秦始皇十九年,秦灭赵国,赵王迁献地图投降,被迀徙房陵;汉代有汉高祖刘邦长女鲁元公主的驸马赵王张傲、济川王刘明等位6位贵族流放房陵;唐代有唐高宗太子燕王李忠、唐中宗皇帝李显、唐太宗女高阳公主及驸马、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等12位王公贵族流放房州,其中唐中宗李显流放房州十四年半后被接回京城复当皇帝;五代十国时期,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流放房州,后汉高祖弟慕容彦超流放房州,后梁太祖侄儿惠王朱友能降封房陵侯;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贬居房州,宋太祖弟秦王赵廷美流放房陵;赵匡胤心腹大将田钦祚被贬房州;北宋开国功臣王彦升被贬房州;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贬居房州;明代有大臣母德纯落职戍房县。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共有40余位帝王皇亲将相被流放房陵(房州),其中有16位帝王、16名皇亲、13名将相及刺史流放房陵(房州),总体概括就是:丹朱特放房陵开先河,秦代大规模,汉代帝王多,唐代集中地,五代两宋人物多,大明收尾清代移北方,历代流放特殊地。

鄂西土司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鄂西土司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鄂西土司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摘要】鄂西土司制度起源于唐代,始于宋代,隆盛于明清时期。

其发展初期是在宋代,当地军民起义形成土司政权,开创了土司制度。

鄂西土司制度在明清时期达到繁荣时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职制度和土司世袭制度。

随着清朝对土司制度的改革和废除,鄂西土司制度逐渐衰落。

尽管如此,鄂西土司制度在当地文化、社会、经济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鄂西土司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历史过程,对当地社会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鄂西土司制度、起源、发展、初期、繁荣时期、衰落、影响、总结1. 引言1.1 鄂西土司制度的起源与发展鄂西土司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兴起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时期,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瑰宝。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初期,当时因为战乱频繁,中央政权逐渐衰弱,而一些地方的土司开始崛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权体系。

鄂西土司制度发展初期,主要是在明代,随着明朝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张,土司政权逐渐得到了稳固和发展。

鄂西土司制度的繁荣时期则是在清代,清朝治理严明,加强对土司的管控,使得土司政权更加稳固和昌盛。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中央集权的加强,鄂西土司制度逐渐衰落,土司政权逐渐被废除。

鄂西土司制度在历史上的影响仍然存在,对当地文化、经济和社会结构均有深远的影响。

鄂西土司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治制度,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 正文2.1 鄂西土司制度起源鄂西土司制度起源于明代。

明朝在明中期对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殖民,这其中就包括了今天的湖北、湖南、四川和重庆地区。

在这个过程中,明朝政府设立了土司制度,以方便管理和控制边疆地区。

土司制度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解决西南地区各族人民自治和保持当地稳定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实现明朝对西南地区统治的目标。

土司制度起源于西南地区,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宋代末年,部分当地的部族首领开始向中央政府称臣纳贡,这种关系逐渐演变成了土司制度。

明代初期,土司制度逐渐得到明朝政府的认可和稳定,土司的职责和权力也逐渐得到规范和明确。

社会动荡与清代湖北乡村中的寨堡

社会动荡与清代湖北乡村中的寨堡

社会动荡与清代湖北乡村中的寨堡2014-11-25 15:57:15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杨国安寨堡是社会动乱时民间用来自卫的一种防御工事,其形式可上溯至魏晋时期的坞壁。

一般“高山为寨,平地为堡”。

一遇兵灾,民众即以寨堡为藏身之所,保全性命和财产。

湖北自宋代以来,每逢兵荒马乱之世,即有大批民众依山结砦自保,并且逐渐由仅是依靠天然洞崖避乱发展到大规模的人工修筑寨堡自卫。

这种情况到清代发展到高潮,无疑与当时动荡不安的时局有关。

就湖北而言,先有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继之有三藩之乱、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兼之各地大小不等的各类骚乱,使得整个湖北乡村社会长期处在激剧的动荡之中。

乡民人心思定,故兴建寨堡之风盛行,并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

在寨堡的修筑、管理过程中,拥有财产和声望的地方士绅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拟通过对寨堡的考察,从一个侧面展示清代湖北乡村社会的历史风貌。

一、明末清初湖北山寨的兴起许多史料表明,元末湖北已经兴建了一批寨堡。

如光绪《黄冈县志·地理志》载:“神峰山,城北一百三十里,元末乡人在此筑堡以御流贼。

”但大规模的修筑则是在明末清初。

当时湖北叠逢兵燹,李自成和张献忠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军先后多次在湖北作战。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一度以襄阳为都城,建立自己的政权,并控制了湖北的大部分地区。

张献忠也频繁地在鄂东北及鄂西一带活动。

一时间军兴孔亟、匪盗肆虐、民不聊生,社会处在激剧的动荡之中。

由于农民起义危及到地主豪绅的利益,在明朝统治摇摇欲坠,国家已无力行使其保护职责之时,他们纷纷结寨自保,因而湖北各地寨堡林立。

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中,湖北以鄂东蕲黄一带山寨数量最多,影响也较深远,并以“蕲黄四十八砦”而闻名天下。

蕲黄48寨究系哪些寨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蕲黄一带实际的寨堡数远不止48座。

清人王葆心所著《蕲黄四十八砦纪事》中即云:“蕲黄有山砦三百有奇,名砦四十八。

”同时此书有:“自蕲黄上接之德安、汝宁等处山砦又有四百八十九。

鄂西北民间宗祠历史文化渊源与分布现状

鄂西北民间宗祠历史文化渊源与分布现状

鄂西北民间宗祠历史文化渊源与分布现状摘要:传统建筑的风格往往依托于其所在地域的历史地理环境,它们之间往往有着深厚而密切的渊源。

建筑是具象的而非抽象的,无时无刻不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这里的具体环境则是指土地本身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该环境中所孕育的社会人文环境。

本文研究鄂西北民间宗祠,就要对鄂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只有了解环境地貌及当地民众的主体文化认同,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入的剖析鄂西北民间宗祠建筑。

关键词鄂西北民间宗祠文化渊源保存现状1鄂西北地理特征及历史渊源(1)地理位置:鄂西北顾名思义即湖北西北角,其不仅是湖北省的最北端,同时也是广义上南方地区的最北端,与川、陕、豫三地毗邻,是湖北、四川、陕西、河南四省互相来往的交通要道。

区域包括十堰及神农架山区、襄阳所在的南阳盆地湖北部分及随州、枣阳所在的随枣走廊。

这个区域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概念,在历史上,鄂西北是一条商业通道,同时也是一条移民通道、文化通道。

(2)地势地形:其境内横亘着三大山脉,首先是秦岭山脉的东段延伸山脉,位于区域北部,海拔均值为1000米。

中部则是以武当山为代表的中低山区,该地区是大巴山的北端余脉,其境内峰峦叠嶂,林木如海。

最后是以神农架为代表的中、高山地,它是南部大巴山东段余脉的延伸[6]。

整个区域的地势走向与山脉走向一致,南北为高山区,中间则由东向西形成狭长的谷地,其地形可以总结为山高谷狭(3)历史渊源:鄂西北历史悠长且复杂多变,从新石器文化到清,其历史一直在变化中前进,行政区划多次变更,政治地位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所不同。

夏商周三代之后,从鄂西北多变的建制沿革及其与所属行政区域中心的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鄂西北的政治地位始终被边缘化,在它们独立建制之前则长期隶属于其它行政区划,且多位于边缘地带。

襄阳地区一直到隋唐时才始设襄州,独立建制,十堰地区则一直到明代才独立建制,设郧阳府。

随着时间的推移,鄂西北地区在政治地位上呈现出由边缘向中心过渡的特征。

“比屋连甍”:明清鄂西北“隐形”区的流民与山匪

“比屋连甍”:明清鄂西北“隐形”区的流民与山匪
历代关于鄂渝陕豫毗邻地区山地的记载,大多是因发生叛乱,朝廷派兵镇压等与军事相关的记载, 而关于本地区的居民生活状态很少提及。本区域在明成化以前分属四省,我们只能从四省与此地毗邻的 地方志中寻找“隐形”区域的社会经济情况。直到明代成化年间将本区域独立设府后,政府强化对本区域 的控制与管理,相关的史料才日渐丰富。明都御史原杰在《处置流民疏》中写道:“陕西汉中等府,金州、商
-,. +"(
洛等县,俱与荆、襄接境,系流民新聚处所……奈何襄阳僻在一隅,相离本布政司水路动经月余。” 大 可知这一区域包括现在的荆州、荆门、襄阳、十堰等地。原杰考虑到这些相邻地区都系长山大谷,密傍江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2009087;湖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资助项目:2009DEA034 [作者简介]王玉德(#(&)% ),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
况、行政域划和森林植被对人类的“纳涵”度和承载量,狭义的鄂渝陕豫毗邻“隐形”地区为以房县为中心 半径 &'% 公里的区域,包括保康、房县(含神农架)、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竹山、竹溪、郧西(上津)、丹
江口(均州,包含武当山)为核心的九个县级行政单位,暨明、清两代的郧阳府区域和襄阳府的均州区域。
本区域连接四省,其经济、文化、政治相互影响,彼此融合。在地形地貌上属秦岭和大巴山的延伸山脉,境
河、丰阳、南召、桐柏等处相应立县,马良等坪止可立堡,穆册赵保村、杨埠各应添设巡检司。” 由此,
大致可界定广义的“隐形”区域包括鄂渝陕豫毗邻地区的荆州、襄阳、南阳、商州、汉中、夔州、郧阳六府,
竹山、竹溪、平利、房县、保康、兴山、巴东、建始、大昌、巫溪、奉节、谷城、南漳、光化、均州、郧县、上津、白

漫谈鄂西北古山寨

漫谈鄂西北古山寨
化性质 、 社会功 能、 形 成原 因 等 , 来 还 原 鄂 西 北地 区 古 山寨 历 史 真 实 面貌 。
[ 关键词] 鄂西北; 古 山寨 ; 历史价值
[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O O 8 —6 0 7 2 . 2 0 1 5 . 0 5 . 0 0 6 [ 中 图分 类 号 3 G1 2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6 0 7 2 ( 2 0 1 5 ) O 5 一O O 2 9 一O 4
角 度而 言 , 它 们是 当时非 常普遍 的建筑 形式 ; 从更 深 层面 来说 , 它 们 是 当时 的 一 种 社 会 形 态 , 是 某 种 社 会 阶 层 成 的 普 遍 现 象 。 鄂 西 北 自 古 就 有 川 陕 咽
喉, 蜀 之 通道 , 秦 巴武 当天 堑要 道 之 称 , 其 地 理环
上述 因 素使 鄂西 北 山寨 星 罗棋 布 , 或 巍 峨 于
[ 收 稿 日期 3 2 0 1 5 -0 5 -2 0
[ 作者简介] 屈金 花( 1 9 6 3 -) , 女, 湖 北竹 溪人 , 十堰 市博物馆文 博物馆 中级馆 员, 主要从 事文物保 管与研 究工作。
Y YSZXB
方 称之 为流 民。他们 的到 来无疑 给鄂 西北 的开发
带 来积 极 因素 , 但也会 带来 一些 消极 因素 , 于 是 明 朝 在 此 设 立 郧 阳 府 进 行 管 理 。 官 方 的 管 理 并 不 能 解决 所 有 的问题 , 各 种 力 量 也 给 社 会 造 成 了 不 安
所 。换 言 之 , 山寨 是 一 种 临 时 性 的 避 灾 避 难 场 所 。 所 以山寨 的功能应 具具 两个 特点 : 一是, 一 般 民 众

鄂西土司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鄂西土司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鄂西土司制度的起源与发展鄂西土司制度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一种,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时期。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中央政府结合紧密,但又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的政治实体。

土司是土地、水利等资源的所有者和管理者,统治着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和人口。

土司制度在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表现,而鄂西土司制度是其中的一种。

鄂西土司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在当时的政治制度中,地方官员的任职一般只是短暂的,而土司则有更长期的地方统治权力。

土司可以说是在宋朝之后,勃发出一种新的地方政治权力。

鄂西土司在地方政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影响。

而这种土地制度的出现和发展,则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鄂西土司制度的地域范围主要包括今天的湖北省西部和湖南省西南部一带,这里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复杂的地形地势,自古以来就是各自民族聚居区。

在宋代、元代之后,鄂西土司制度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

这一时期,这一地区受到了中原文化、南方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这种背景也推动了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鄂西土司制度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土地所有制和政治权力方面。

土司掌控着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和人口,对地方政治、经济等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土地所有制的稳定和土地的有效管理是土司制度的重要内容,土司们通过土地继承、分配、租赁等方式,使得土地得以较为稳定地传承和使用。

土司们也享有地方治理权力,在一定范围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地方政治和社会治理。

鄂西土司制度的发展受到了当时中国政治的影响,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实行的“土司令”政策,使得土司制度更加完善和制度化。

据史料记载,在明代中期,明朝政府开始实行“土司令”政策,对土司进行更为明确的职权划分,并对其进行地方行政管理。

与此明朝政府也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土司统治的监督和考核制度,使得地方官员与土司的权力关系更加稳定和合理。

在清代,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鄂西土司制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稳定。

【doc】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以十堰市为例

【doc】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以十堰市为例

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以十堰市为例2009年1O月第29卷第5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JournalofYunyangTeachersCollege0ct.2009V o1.29No.5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以十堰市为例王肇磊(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湖北十堰442000)[摘要]在清代,随着大量移民人口移居鄂西北山区,他们不仅垦殖了各类土地资源,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土特产产业,为当地的商业发展提供了物资来源,从而促进了鄂西北的地区商业及与外地的长途贸易的发展,最终刺激了本地商业市镇的兴盛.有力地推动了鄂西北山区社会的进步.[关键词]移民;鄂西北;商业;市镇[中图分类号]G127;K249[文献标识li$]A[文章编号]1008--6072(2009)O5一OO3O 一1O十堰(郧阳地区)位于湖北西北部,东与襄樊接境,西与陕西安康地区交界,南与神农架林区,重庆市的万州区相连,北与河南南阳市,陕西商洛地区毗邻.全市辖五县(郧县,郧西,竹溪,竹山,房县),一市(丹江口市,古称均州),两区(张湾,茅箭).在明清时期被称为"三边之区",也是历史上着名的人口移居之区.人是社会物资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承载体.移民居住地与活动区域的变化,对于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社会文化与经济活动的影响深远.人口迁移作为人类的一种主动行为,其发生,发展都会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概括地讲,人口迁移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的受影响对象而分为以下五个方面:对迁入地的影响,对迁出地的影响,对迁移者的影响,对迁移中间地区的影响和对全社会的影响.本课题所涉及的是移民对迁入地的影响,其-g:y面不再赘述.移民对迁入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迁入地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表现在迁入地的人口数量,性别,年龄,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上;后者则表现在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包括资源开发,商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1]~6--31本文拟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的角度来论述移民对鄂西北地区的影响.一,清初移民的移人与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末清初,长期战乱给鄂西北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口大量流失或死亡,_-h地荒芜.清初,竹山县遗民"十不及一,又皆散聚山寨.荆榛满地,野无炊烟";[2]晷6I'女'竹溪县"野无三户之村";[.]"?'z',|已房县直至1664年才有编户170户.[]巷4.1鼍&'郧阳府人口总数也从万历初年(1573年)的29287丁(计114603人)]§P.'锐减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5020丁(约计19644人)[.,人口损失率为82.86.与人口损失相伴随的是耕地大量荒芜,仅郧阳府的耕地,就从万历年间49268顷36亩的原额田地,[]".剧减至康熙十九年的4517顷74亩,【6]"一共减少了44750亩62亩,耕地抛荒率高达90.83.清初统治者为了稳固社会秩序,均着力恢复残败的经济,在鄂西北山区采取了许多优惠的政策,主要有:招徕流亡,开垦荒地;向垦荒农民提供种籽,耕牛等基本农业器具;蠲免;改革赋役制度等.[.]以图吸引移民移居鄂西北地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移民为获得土地等财富内驱力的驱动下和政府政策指引下,四方流移不断汇集鄂西北山区,使移民数量急剧增加.据考证,到嘉庆二年(1797[收稿日期]2oo9一O8—12[作者简介]王肇磊(1971一),男,湖北潜江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讲师,史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教学与研究.YYSZXB30王肇磊: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年),郧阳府户数达到122942户(计798942丁口),比明万历初年(1573年)的12460户(114603人)[]§六''P.'增加了110482户(约684339人).移民的大量移居,使得山区农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经过移民们长期的辛勤劳动,鄂西北地区的农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特色.以堵河流域为例,堵河位于汉水南,包括竹溪,竹山,房县和郧县四地.其河谷和低山地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所产农品以水稻,麦类,玉米为最;山地适宜特产生产,产量亦丰,形成了河谷平原稻作农业区,低山丘陵旱作杂粮区,高寒山地低产杂粮区三个层次分明的农业经济带.[g区域农业经济带的形成为移民的生产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一)耕地垦殖面积的扩大和新粮食作物的引种随着移民大量移居鄂西北山区,为解决人们的生计问题和恢复农业生产,移民们走上了大量垦殖土地和引进新粮食品种的发展道路.首先是耕地得到空前的开发."(竹溪)自流民占籍,户口日繁,垦荒成田,诛茅为业.',[.]6,(1ttt' "郧以火种刀耕,日就垦启,地无遗利,人无遗力."r]o3~'t&'郧西:"崇山峻岭,道路崎岖,而山岭之下,多成平坝,居民开成水田,连阡逾陌."r"耕地数量迅速增加,由康熙十九年(1682年)的4486 顷24亩5分[]".,剧增至嘉庆二年(1797年)的45391顷59亩6分,'增加了40905顷35亩1分.其次是新粮食品种的引进和推广.随人口的大量增殖,鄂西北山区原有的农作物收获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新的粮食作物,特别是那些高产作物如玉米,红薯,马铃薯,突破了地域,生产条件的限制,可于贫瘠的高山之上种植,且产量较高,深受百姓欢迎,逐渐被移民从外界引入,并加以推广.玉米,直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还仅种植于闽浙沿海少数分散地区.18世纪才由一支移民队伍在包括陕南,鄂西,豫西南的汉水流域安家而引入,迅速成为中国主要的玉米产区之一.[】2].在鄂西北地区各地方志中也大都记载玉米的种植:"苞谷,即玉蜀黍,一名玉高梁(或玉麦).……自乾隆十七年大收,数岁山农恃为命,家家种植.七八月晴暖,则倍收.山乡甚赖其利,间或歉收,即合邑粮为之增贵."[]#lid*'竹溪"山农多以玉蜀黍为'食主'.',[.]巷15∞'郧阳亦崇山峻岭,平畴水田十居一二,山农所恃以为饔飨者,麦也,荞也,粟也,要以玉黍为主."[1o3~"l杓'严如煜也在《三省边防备览》中说:(郧阳)近日遍山漫野,皆是苞谷,种一收千,其利甚大……故夏收视麦,秋成视苞谷,以;N/N~,定岁丰歉."[13]女女马铃薯的最普通俗称是洋芋或土豆,由于受人们认识水平和当时种植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它需要在更漫长的时间才为人们接受,至l8世纪才由福建慢慢传到长江流域若干有限的地点.在19世纪前半期,在一些高山区,特别是在四川盆地边缘和汉水流域,洋芋已成了重要作物.{-:.]同治《房县志》记载:"洋芋产西南山中.房近城一带有稻田,浅山中多苞谷,至深山处,苞谷不多得.惟烧洋芋为食……亦间有积以致富者."[']雹1J"∞'红薯亦称番薯,随着汉水流域的开发而被移民移植进来,并成为山民食物来源的重要补充.鄂西北山区种植红薯较早记录,见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郧西县志?方产》中的"百草"部载: "(f~ll薯)根食可以疗饥",因其"亩收数十石,胜种谷廿倍……乾嘉以来渐广."["]一其他地区亦有相关记载如同治《房县志》卷儿中的《物产》也有"红白薯"的记录.[']巷"?'暂产'以上新粮食作物的引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食物之忧,同时为山民种植经济作物提供了一定条件.(二)经济作物及土特产,中药材种植的扩大根据山区气候,土壤的特点,山民们推广种植了大量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茶叶,生漆,桐油,木耳,香菇等,其中大多成了商业交流中的着名土特产.下面简要枚举几种鄂西北山区比较重要,在市场上比较有影响的土特产或山货.均州(今丹江口市)烟叶品质优良,属国内有地方特色的深色晒黄烟.民间曾有"吃不过的均州烟,看不过的邓州烟"的评价.其叶片较大,厚薄适中,油分充足,尼古丁含量低,色泽黄亮且较深,香气浓郁,燃烧性好,燃烧后灰呈洁白,属调味型烟叶,烤烟型,混合型卷烟均可使用.[】烟叶在均州栽种历史较悠久,地方志中记载:"草则淡巴菰,俗名烟,其气辛,能御瘴疠.州南二十里(土桥)产者犹佳,下游商贾乘大舶懋迁,宗货流通多赖此.近他邑种益繁衍,利亦见微,民间犹习种之."乾嘉人吴熊光在《俨江笔录》中写到:"烟草无益于人,楚省均州一州,衡州一府皆种之,',[6]3是当时两大名烟草产地.就连1907年东京出版的日本外务省编撰的《清国事情》一书上册中也作了记载:"集中在汉口的烟叶,主要有湖南,湖北,河南所产,江西所在产较少.湖北产品中,以黄冈,均州烟叶声价最好,产量亦多."ra6)".YYSZXB3l王肇磊: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生漆在鄂西北山区的主产区是竹溪县,所产生漆为我国五大名漆之一①.清道光县志描绘了当时漆树种植的盛况:"黄柏溪通石板河,老秽开尽豆盈坡,行行直到鸡心岭(川陕楚三省交界山峰),一路人家漆树多."[]'''."其生漆质量上乘,人们赞道:"漆好像清油,似镜照人头,摇动虎斑色,提起挂金钩."是本地主要外销品之一.[6]386在郧阳府属其他地区也有漆树的栽培,同治《竹山县志?物产》把生漆列在首位,并称:"商人谓之西漆,各州所产,此(即竹山漆)为上品";[.](均'同治《郧县志?物产》也说:"漆,夏至后以刀划树,蚌壳承之,日未出时收之,遂为漆.,,【.]#'t'自'木耳.清代,湖北郧属诸县已发展成为木耳重要产区.据清杨承禧等修《湖北通志》:"木耳, 《黄州府志》以为罗田专产,然它县亦有之.《通城志》谓之木蕊,亦木耳也.上游诸郡枣阳,南漳,谷城,兴山,归州,巴东,长阳等处所出亦盛,而以郧属产者为最着名,世谓之'郧耳'."林祖让等修《保康县志》(1866)亦有"有栗林,可结木耳"的记载,虽未明言栽培,但在保康县两峪区巴桃村四组发现的石碑上,已有清道光间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r】啦同治五年(1866)杨延烈等修《房县志》说: 房县的木耳栽培已具相当规模,排架在山坡上的耳木,"权丫纵横,如结栅栏","有红白黑三种,白者尤贵."Ⅲ卷1c杓种耳之山,称"木耳厂",其栽培方法在"木耳厂"所述尤详:"择山内八九年,五六年花栗,青桐,梓树用之,不必过大.每年十月内,将树伐倒,纵横山坡上,雨淋日晒,至次年二三月间,将木立起,二三十根攒一架;再经淋晒,四五月内即结木耳.第一年结耳尚少,二年最旺,三年后木朽烂不出耳矣.采耳遇天晴则晒晾,阴雨用火焙干,然后打包."["]卷9"m'其中房县的黑木耳产量历年都要占湖北省黑木耳产量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_20]蕈类在鄂西北山区分布较广,是外销的重要产品,品种较多,主要有香蕈,土蕈,羊肚蕈,猴头蕈,紫蕈,青头蕈,黄丝蕈,露水蕈,重阳蕈和鹅掌蕈.HJ巷1'其中房县的香菇质量最好,生产方式和木耳类似,"香菌厂于秋冬砍伐花栗榈梓树桫椤等木,山树必择大者,小不堪用,将木放倒,不去傍枝,即就山头坂上任其堆积,雨淋日晒.至次年树身上点花,三年后即结菌."[13]女''鄂西北地区茶的栽培,直到(清)同治时期的各地方志中才见记载,其缘于宗景藩刊刻《种茶YYSZXB32说》十条,将种茶,制茶方法一一说明后,本区才出现几种茶叶,如郧县的香桃茶,房县的太和家园茶【2和竹溪的家园茶,其中房县在"德化乡属雷家湾,陈家沟,獠牙湖,弼家沟等处"生产的太和家园茶,"其质优于竹溪之家园茶."此外还有均州武当山生产的野茶——太和茶.[6]38当地饮茶也因此渐成风俗,有诗为证:"煮茗留槐日,移床就竹荫."[.]巷".'艺并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纺织类在山区的分布极为零散,主要有棉织业,蚕桑业和麻织业.鄂西北山区棉花种植可追溯到元代,元朝郧阳人熊涧谷有诗云:"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全家指作机中布."到清代,棉花种植在当地仍有种植, 但不普遍,基本上郧阳府各县都有少量种植,主要是用来解决人们的衣着来源的.[']暑""*'可见以棉花为原料的土布是百姓的衣着来源.到乾隆时期,已有少量棉花和棉制品进入市场.见于记载的蚕丝产地主要有郧县,竹山,房县,除郧县外,植桑面积一般不超过十亩,养殖户只养数十簸蚕,缫四五斤丝而已,L2.]所养之蚕有山蚕和家蚕之分.[】B]卷"'物其丝织品主要外销,由于品质优越, 获得了"郧绌~房绢"的美誉.[1.]礼c暂'麻的种植主要在郧县,竹山和竹溪三地,[22]其品种是"白苎",["'本区苎麻很少有加工的,只是直接#I-运,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在鄂西北山区,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古代的神农氏在本地崇山峻岭中尝百草的故事,至4-仍在传唱.《本草纲目》中有400多个中草药标本采集于房县.郧阳各属在清代地方志中共记载了丹参,苦参,黄精,玉竹,厚朴,南星,茯苓,杜仲,天麻,柴胡,天门冬等百余味中药材名称o0有些药材已开始人工栽培,如黄连栽培,主要集中于竹溪的丰溪,桃源,泉溪和房县的上龛,门古,九道等地,人们还培植了杜仲,独活,当归等药材.[6]3"此外,人们还在房屋四周,道路两旁等地方栽种了许多其它经济林木,如桃,杏,李,竹,油桐等,《竹山县志》还保存了清代移民在居家附近栽植油桐,漆树,竹的记录,并形成了一种风尚.[23]二,商业活动的兴盛在清代,随着鄂西北山区的农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作物与土特产种植面积的扩大,为商品经济与商品贸易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产品,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商业贸易的发展,特别是汉水一线的东王肇磊: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西长途贸易有了重大突破.汉水及其支流堵河,金钱河,天河都在土特产区,汇流而下,集中在安康,郧阳府城,均州城,老河口,襄阳和汉口,从而形成了一个沿江的长途贸易体系.在长途贸易的影响下,鄂西北山区也逐渐形成了以郧阳府城和各县中心城镇为核心的区域商业贸易体系,它与长途贸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贸易体系.在这一贸易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移民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一)长途贩运的发展.清初,由于连年战乱,商品交流基本停滞.如鄂西北地区商业重镇光化县老河口,"古阴城镇,在今治西西集镇,明季屡经兵燹,遂成丘墟."[24J引#'郧县在明季有23个坊市,到康熙初年仅余古郧名郡坊.[2sJ卷5坊市后随社会局势的稳定和鄂西北山区经济恢复发展,特别是土特产的开发,商业贸易也因此逐渐兴盛,为较大规模的长途贩运提供了物质基础.从事长途贩运活动的主要是来自黄冈,山陕等地的移民,这在各地方志中屡屡被提到,如竹溪县"商多来自陕西,山西,河南,江西及本省黄州之人".[.]私A'《郧阳志》也有类似的记载:"其往来而卖者,秦人居多,百数十家缘山傍溪列屋为肆,号日客民."Do]卷】,'风镕'他们为了将本地土特产运至国内中心市场,特在鄂西北山区各地修建了许多会馆,其中山陕商人所建会馆最多(见表I).表1山陕商人在鄂西北修建会馆一览表此外,还有黄州,武昌,江西,河南等地移居鄂西北山区的商人在各城关广建会馆,如在郧西有黄州会馆,江西会馆,河南会馆,武昌会馆;[26]房县有黄州会馆,武昌会馆,河南会馆,汉阳会馆和江西会馆.["]32.旅居鄂西北地区的商人以会馆为商业据点,采办本地山货土特产,运销到汉口,老河口,陕西等外地市场.如黄州商人利用其修建在黄龙镇的会馆与堵河和汉水交通便利的条件,将堵河流域内的山区大宗物质如桐油, 生漆,黑木耳,中药材等土特产运抵夏口(汉口)销售,同时又从夏口运回大批布匹,食盐等山区人们日常必需品.[2B].又如陕西商人把鄂西北山区的桐油和皮纸等特产行销陕西各地,获利甚丰.[】II 随着经济开发程度的加深,使外运货物数量越来越大,仅郧县的西河码头在明成化年间年均土特产的吞吐量就达1.5万吨.[]"*-由于时人对经济贸易统计数据缺乏全面的认识,使得统计资料或失散,或根本就没有记录,致使鄂西北山区对外贸易额的统计资料极其缺乏,直到中国近代海关的建立,才开始对包括鄂西北地区在内的国内外贸易进行科学的计量分析.我们根据光绪17.年(1891年)郧县运至老河口的年货运量为i00万吨的海关记录,可以管窥出当时鄂西北地区对外贸易的繁盛景况.[3o3..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鄂西北地区的对外贸易的增长是很快的,也可以得出鄂西北地区长途商业贸易是比较繁荣的结论.鄂西北地区长途贸易的门户——老河口也因为转口汉水上游土特产贸易而迅速再度兴盛,到乾隆时期已成为"商贾辐辏,烟火万家" 的"富庶之区".[.]巷1.'市鄂西北区域内的一些市镇也利用长途贸易而兴盛起来,成为长途贸易的窗口.如堵河下游的黄龙滩镇,曾是堵汉间的经济文化中心,有"小汉口"之称.[28].又如房县军店镇在清末形成下店街(长980米)和军马铺街(长42o米)两个贸易区,成为房县对外贸易的商业重镇.来此购买特产和山货的外地客商很多:四川YYSZXB33王肇磊: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的盐客,黄表客,杂货客,陕西的药客,棉客,河南的牛贩,药材贩,黄表客,光化,南漳的木耳客和两竹,郧县,均州,谷城的桐油,香油贩.㈨"像这样因对外贸易而繁荣的农村商业中心在鄂西北山区还有许多,如郧西的上津,竹山的田家坝,均州的青山港等等.由于汉水上游的商运是以水路为主的,长途贩运的发展往往以一些河流为依托,与大,次中心市场串联,形成商业网络.如堵河流域,位于汉水南,包括竹溪,竹山,房县和郧县四地.四县所产的土产,山货,竹木等物质,大多靠堵河运出,运往省内外;外地杂货,铁器等可经堵河运进山区各地.汉水北岸的金钱河,天河,丹江则是郧西,郧县,均州所产桐油,生漆,龙须草,木耳等特产山货外运的交通孔道.在清代,鄂西北山区的商品出入基本上依靠木船.有清一代,汉水干支流上是百舸争流,运输繁忙,鄂西北地区滨江各县都有一定规模的船帮. 清末,均州仍有大小民船600余艘,可载货4200 余吨.民初老河口的帮会组织中有郧阳帮,22个码头中有均州码头,还有竹山,竹溪船只专门停靠的码头.|矗,''后随汉水贸易量的增加,原有的木船运输逐渐不能适应新的贸易发展要求,】906年湖北开通了汉口至老河口的客货运输线.夕}地商人运出的物质以桐油,生漆,木耳等山货和土特产为主,大多由支流集中在汉水干流而下,进口以布匹,杂货为主,多由干流散放支流而上.运出的生漆,中药材,木耳,桐油等山货大多经老河[j销往汉口,再转运到国内外市场.根据各地方志的记载,鄂西北山区供外销的特产和山货品种很多,主要有:烟草,麻油,(黄,白)蜡,红花,花椒,棉,棕,板木,熊掌,蜂蜜,炭,漆,麻,紫,羊筋,藕粉,丝,葛粉,木耳等.0后来随国外市场霈求的发展,猪鬃也成为了比较重要的输出产品.下面择要叙述输出情况.桐油,包括鄂西北在内的汉水一带所出桐油弥为襄桐,油色稍gI:,而四川所产桐油为白色,需将J1{褒两种桐油相掺,川桐才能适用.当时桐油的出口量比较大,如竹山"和兴彩"商号以经营桐油为主,以图控制了竹山桐油收购业务,建有7座油坊,并用自己的5艘木船将桐油常年运至老河口.同县的"阮万兴"商号也收购桐油外运,到20 世纪2O年代,每年销售的桐油达2万余斤.I2各县桐油生产和销售亦如此,到民国初年,各县年YYSZXB34均产量在1O万斤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外销,郧县在民国时期则成为湖北四大桐油集散地之一.[]烟叶,为均县(今丹江口市,清代又称均州)主要外运产品,最早的经营者多为山西帮,陕西帮和福建帮.本地商人经营的商品不但规模小,而且数量也少,远远不能与外帮相抗衡.但到清末光绪年间出现的"德大仁"商号,将本地所产的烟叶及各种山货等,都纳入它的经营范围,并至沿汉江东下至樊城,老河口,府河,安陆,沙洋直到武汉等地倾销它的烟叶及山货土产,还派出水客,长川驻栈办事,尤以汉口驻栈水客负担量大.[..]邛精一''均县.-大仁商号的倒立发晨与收t'后来,均县烟叶弓I 起英美烟草公司的兴趣,于19O4—1910年间五度调查均州一带烟草生产情况,并向公司报告说:"本省种植的主要等级烟叶出产在邻近河南和陕西的西北边界,这些烟叶我们定之为'R'级.我们对这种烟叶的使用量大约与'E'级相等.这些烟叶色泽之美好不及'E'级,但大体而言,其体型较优,柄梗较大,剔去筋梗后的收获率为7O一75%.每磅价格为墨洋7分半至9分,这一地区每年产量估计约为1800万磅到2000万磅.]11.1913年公司派人收购烟叶,刺激了烟农的生产积极性,此后均县烟叶年产量达2095-担(每担lOO斤),年收人在200万元以上.[6_J4木耳,鄂西北各县均盛产木耳,犹以房县"房耳"(又名"燕耳")着名,产地有房县,保康和南漳.当时南漳木耳分两路外销,一路由县城和武镇集中,经汉水运销汉口;另一路由远安运抵宜昌销往汉口.收购渠道一是小商贩到山区将木耳换回售卖给山货行;一是山区地主或商人把木耳直接送到山货行,一般一次送几百斤.[35]生漆,为鄂西北山区出口大宗,仅以清末竹山田家坝的"王三盛"商号为例,商号用来调漆的木桶一次能容纳生漆3000斤,可以看出当地的产量是十分巨大的,其产品大多运销至汉口,南京,宁波等地.[23].除了繁忙的汉水长途水运外,清政府地方官员在前朝原有道路在基础上,有新开了许多驿道, 形成了以郧阳府城为中心的陆路运输网,开设了四条大道:一条抵达汉中;一条直通陕西省会西安;一条到达河南南阳;一条通往四川保宁,夔州. 这些道路开辟以后,便商旅络绎不绝.5]输往这些地区主要是鄂西北山区的特产,像郧西县所产的龙须草,雨伞,粮食,土纸,中药材,桐油等被山王肇磊: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陕商人输往陕西."将川I盐和潞盐等急需物质输入本地,且输入量巨大.(二)鄂西北山区农村市场的逐渐活跃.随着经济的开发和对外贸易的兴盛,鄂西北山区区域内的农村市场也逐渐活跃起来,主要表现在内部之间的物质交流日益频繁,品种日益丰富,城乡经济交流日趋紧密和农特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深. 首先是物质交流日益频繁,品种日益丰富.在鄂西北山区特有的山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产品开发极具地方特色:一是产品种类极其丰富,为商业贸易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品种来源,这是平原地区所不能比拟的;二是单个产品的总量相对很小,单个物质产品商品化的贡献率相对较小;三是物质生产极具分散性,个体经营者无法取得最大的边际效益,同时给物质交换带来了欠便捷性;四是产品生产的地区差异性较大.。

湖北十堰古长城有多少待解之谜

湖北十堰古长城有多少待解之谜

竹溪县的关垭,一直被认为是“楚长城”在鄂西北十堰崇山峻岭中存在的数百处似城而非城、似长城而非长城、用石块砌成的古建筑遗迹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距今2000多年前楚国的古方城;也有人说,是秦汉时期的长城遗迹;更有人说,这是明清时期为了防御流民、农民起义军等专门修筑的山寨、关隘等防御性军事设施。

前日,第六届中国山海关国际长城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开幕。

在当日下午举行的长城论坛上,长城的研究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与会专家热议的话题。

长城论坛期间,记者采访有关专家学者了解到,十堰的“古长城”还有很多待解之谜。

■文、图/特派记者海月湖北有没有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一系列规模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明代历经十余个朝代,横跨东北、华东、华北、西北的十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1987年,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直以来,有关长城的确切长度、所经地域等具体家底尚不明确,为此,国家文物局制定《“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进行长城资源的科学普查。

今年6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完成了长城的认定工作。

根据认定,我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长城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然而,记者发现认定的名单中,竟然没有包括十堰在内的湖北省。

提到湖北长城,人们自然有诸多的疑问——湖北现存的长城遗迹到底是哪朝哪代修建?它是不是史上最早的“楚长城”的一部分?目前这些问题仍没有确切答案。

武汉大学考古系教授余西云称,目前竹山县、竹溪县、房县、郧县、郧西县均有发现古城墙遗迹的信息,但未最后确认为“楚长城”。

余西云认为,属于东周庸国的竹山、竹溪古城墙遗迹很可能是庸长城,而庸为楚灭,这段长城后来成了“楚长城”。

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长城志》总主编董耀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认定的名单中,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认定。

明清时期鄂西北山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明清时期鄂西北山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明清时期鄂西北山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研究摘要:结合文献史籍以及调查研究,对鄂西北山寨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归纳出鄂西北山寨在时空分布上的特征及影响其分布的原因,确定了鄂西北山寨发展的三个阶段;并从社会因素、自然地理、军事因素三方面对鄂西北山寨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鄂西北山寨时空分布成因1 山寨的概念山寨通常是指一种由官府倡导、民间响应,带有军事防御色彩的防御工事,并以高山深壑为生存环境,是古代乡村社会人们为临时躲避战乱或因地方战术层面上的需要而修筑的一种局部性的防御性建筑。

为了发挥最大的御敌效果,在选择据点时,多半遵循“高山结寨,平地筑堡”的原则。

据考察,在湖北省境内,以及与周边省份交界处,都有山寨聚落的遗存,特别是鄂西北的十堰、襄樊地区,至今还保存有大量的较为完整的山寨聚落。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襄樊南漳、保康、谷城一带就有300多座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山寨。

2 鄂西北山寨的时间分布图1 鄂西北山寨修建时间分布图(作者自绘)据许多史料表明,宋元时期湖北就已经兴建了一些山寨。

宋朝时为防止北骑南侵,把民间自卫武力一同纳入边防系统中,积极设置寨堡,组训民众。

此时,山寨的修建并不成规模,政府也只是尝试性地将这一民防体系纳入到整体作战中。

但事实证明,山寨的设置的确为抵御外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据光绪《黄冈县志·地理志》载:“神峰山,城北一百三十里,元末乡人在此筑堡以御流贼。

”可见,湖北山寨的出现并非在进入明代以后,而是在此之前早有建造。

这一时期,由于各朝战略部署及御敌范围的原因,湖北山寨并未被视为主要的地方防御武力。

同时,人们对于山寨这种建筑形式还未达成统一认识,其建筑形制等各方面还不成熟,所以修建活动尚未广泛普及,但该时段可以被视作是山寨的萌芽阶段。

鄂西北的山寨真正开始成形并初具规模是在明成化年(公元1465年)以后。

根据多方资料查阅和实地考察发现,在明清各时期,鄂西北山寨的修建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基本成形阶段、初具规模阶段,鼎盛阶段。

鄂西北明清遗存古粮仓的功能设计浅析

鄂西北明清遗存古粮仓的功能设计浅析

鄂西北明清遗存古粮仓的功能设计浅析
田颖
【期刊名称】《粮食储藏》
【年(卷),期】2010(039)001
【摘要】@@ 鄂西北明清遗存古粮仓,运用砖瓦仓房内套木构仓廒的工艺,形成了
风楼、地阁、夹壁、仓廒的粮仓建筑特色.本文通过对鄂西北明清遗存古粮仓中具
有典型代表性的官仓郧阳大丰粮仓、商仓盛康镇江西粮馆的考察,分析鄂西北特定
气候环境与粮食生产条件下的粮仓建筑格局、建筑工艺、仓储技术及其仓储制度,
以探寻鄂西北明清遗存古粮仓收纳、储存以及发运功能设计的特点.
【总页数】4页(P53-56)
【作者】田颖
【作者单位】中央储备粮襄樊直属库,441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鄂西北明清遗存古粮仓的功能设计 [J], 田颖
2.明清时期古商道在河南的分布与中小城镇的形成——探询明清时期河南的古商道、商业通道、商业重镇 [J], 骆平安;李芳菊
3.试论古噩国及“鄂”文化的相关问题--兼论鄂国与商周王朝、楚国、曾国的历史渊源 [J], 丁堂华;秦昌林;方文
4.羌塘盆地隆鄂尼-鄂斯玛古油藏带中侏罗统布曲组岩相古地理研究 [J], 陈浩;陈明;孙伟;王羽珂
5.《捉黄鬼》中原古傩的遗存与衍化——中原古傩的遗存与衍化 [J], 延保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代鄂西北私盐泛滥原因探析

清代鄂西北私盐泛滥原因探析

流而下 ,直至襄阳府谷城等地分途暗销, “ 阳 襄 府名为淮盐引地,而 民间率食潞 私”① 。郧 阳则 是 “ 潞私行久 ,立 习已深”之区 ,当地绝无水贩
运销淮盐0 。芦私 主要是 由私枭从河南南阳李官 桥各铺贩至谷城等鄂西北地区分销0 。只不过 ,
J、 i 建始、 I 咸丰、ຫໍສະໝຸດ 来凤等七县” 因靠近川盐产地 , ,
当时盐法生产 、运销并纳税 的食盐为官盐 ,反之
山、竹溪 、兴山、秭 归 、保康一带均食 四川私 盐 。 ( 宜( 地区也为川私浸灌而 “ 荆 州) 昌) 从未有
。并形成 了水 、陆走 私孔道 ,其 中 则被视为私盐 。与官盐相对立而存在、相抗争而 食淮盐者”@ 发展的私盐 ,无视“ 产有定场 、 运有定商 、 销有定 从川东盐场向鄂西北走私的陆路盐道就有八条 , 地” 的盐法禁锢 。 冲破“ 严密缉拿、 重惩不贷” 的罗 网, 同官盐争产 、 争运 、 争销岸 、 争市场 , 具有极强 水路则是顺江而下到达鄂 西北及湖北其他地区。
② 吴兆莘 : o国税制史 > “ (e , 明代 之征榷 ” 上海书店 ,
18 9 4年版。
鄂西北经济的发展、人 口的增殖以及四川盐业的
开发 ,私盐问题开始为当局所注意。据 《 元史 ・ 儒学瞻思传》记载 ,襄汉流民聚居荣县一带 ,至 数千户 , “ 私开盐井 ,白相部署”,开始向鄂西 北一带销售私盐0 。到明朝时 ,政府就根本无法 阻挡 由四川 向鄂西北贩私 的洪流 ,蜀盐 制作 精 “ 美, 常私贩于荆 襄各郡 ……虽厉禁不能止” 。 0 清 代川盐向鄂西北贩私的规模 比明代更大 , “ 私盐
出境少者数十肋,多者数 十挑或至二三百挑 ,成 2 0 。 7 9页 这间接说明郧阳府 的其他 地区已被潞私 、 芦私所 群结 队,殊骇所 闻”④ 。当时鄂西北 的房县 、竹 浸灌 。

叩问湖北百座古山寨的命运 旅游开发困难重重

叩问湖北百座古山寨的命运 旅游开发困难重重

叩问湖北百座古山寨的命运旅游开发困难重重春秋寨,就建在这样的峭壁之上,易守难攻历史沧桑,依旧是那样的坚强残缺的城墙与远处现代民居在绵延的荆山山脉中,星罗棋布的这些古老的山寨,究竟起源于何时,又为何而兴建?随着日月轮换、时光消逝,这些如今已湮没于树木杂草中的石头城,其命运又将走向何方?纵是走进湖北省南漳县古山寨,这一个个谜团,仍然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山寨的来历南漳的山寨共有200多处,散落在莽莽苍苍的荆山山脉中间,让记者想起地球另一边的秘鲁失落的城市马丘比丘。

1911年,美国探险家在秘鲁古都库斯科附近的山区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座空荡荡的石城,城市虽小,却规划整齐,房屋都是由石块堆建而成,屋顶据推测是茅草搭建,因时代久远而消失,它的作用却是一个亘古之迷。

我想,南漳的古山寨和古印加帝国的马丘比丘功能或许是不同的,但人类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对石头的应用,应对自然和社会的智慧,却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山寨何人所修?又为何而修?山上的人何时而来,又何时离去?为何史志没有记载,山下村民也语焉不详?是官府的屯兵?抑或是起义的流民,避祸的乡民?山寨此前的默默无闻,是被人们遗忘,还是它们已与当地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早已习以为常?据东巩镇一名负责旅游的官员介绍,因为南漳“山寨”众多,仅在该镇就多达70余个,规模大小也各不相同,因此还不能笼统地说建筑于何时。

有的古山寨可能年代久远,而且还不是某一个朝代所为,而是多个朝代不断修筑而成。

但近年来,随着南漳古山寨渐渐走进研究者的视野,大大小小的近200座古山寨的来历,才逐渐明晰起来。

如皇陵寨,武汉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赵冰多次带学生考察,得出了一个判断:4700年前,轩辕黄帝荆山铸鼎时修建此寨,专门用于祭祀。

对于其他山寨,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郝少波等人多次考察后认为,南漳堡寨的形成发展与南漳地区特殊的历史环境相关。

南漳有着深厚的三国文化历史,南漳是司马徽、庞统的隐居之地,至今留存有水镜庄、徐公祠等历史建筑,那时很可能就有堡寨的出现。

试论鄂西北地方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试论鄂西北地方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试论鄂西北地方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以房陵诗经文化为例鄂西北从地域分布上包括整个十堰市、神农架林区等。

久远的历史积淀、地理环境的自然封存,形成了鄂西北文化的古老形态,而丰富的外来文化,以移民为载体,又与本土文化交融交汇,形成了鄂西北文化的多元形态。

有区位优势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本源亲近,从而形成了鄂西北文化的地方特色。

本文以“房陵诗经文化”为例,论述鄂西北地域文化的产生、发展与传承。

一、房陵诗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房陵是湖北房县的古称,地处大巴山东端。

之所以称为“房陵”,因为这里是山中盆地,四周高山耸立,宛若房室四壁。

房陵的地域文化构成从地域文化学上看是非常少见的。

这里是早期人类活动的地域,先后发现猿人遗址和新旧石器时代遗址。

相传四千多年前尧的儿子丹朱被封为房邑侯来到这里,丹朱为儿子取名房陵,舜就封这里为房子国,这也是“房陵”来历的又一说。

春秋时期,房陵的周边与秦、巴、楚三个大国和庸、麇、邓等几个小国相邻,这些国家的文化在这里融合,增加了本土文化构成的变异性和独特性。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篇。

《诗经》的收集,主要是采用采诗和献诗两种方法。

《公羊传》注:“五谷毕,人民皆居宅,男女同巷,相从夜绩。

从十月尽正月止,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采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

”《国语·周语》载:“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

《国语·晋语》中说:“古之王者,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

”采诗说和献诗说,虽然表明了诗的收集途径不同,但都说明了诗的来源都是人民、民间、民歌。

房陵民歌发育良好,成为理想的采诗地,房陵民歌孕育了房陵诗经文化。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十分重视文学的朝代。

到西周宣王时期朝廷开始筹划编纂《诗经》时,彭国在房陵已存在了300年。

明清鄂东沿江县域方志舆图风景秩序及其空间意蕴

明清鄂东沿江县域方志舆图风景秩序及其空间意蕴

明清鄂东沿江县域方志舆图风景秩序及其空间意蕴作者:刘玉堂张钰晨来源:《江汉论坛》2021年第12期摘要:考察明清鄂东沿江县域方志舆图,将其中所刻画的境象与文献记载相互参验,借助景观美学的视野剖析这一地区县域风景秩序特征,不难发现“一江之隔,而南北风景大异”:江南诸县江河横流、旷野无际,风景组织单元间互渗性强,其风景秩序通透空灵;江北诸县丘峦起伏、林木葱茏,风景组织单元间层次分明,其风景秩序丰满深邃。

受不同环境因素影响,鄂东沿江平原江南、江北诸县风景秩序呈现出“和而不同”的空间意蕴。

关键词:明清;鄂东沿江县域;方志輿图;风景秩序;空间意蕴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1)12-0086-10自明代起,现属湖北省辖域已大致划归同一地方省级政区,县级政区整合亦基本完成,基于同一省域的东、中、西分区格局已初步形成,鄂东地区行政建制属湖广行省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所辖区域。

明清两朝延续绵长,本文以明嘉靖至清康熙时期为考察重点,原因有二:其一,虽然该时期朝代嬗替,鄂东地区经历了“自治而乱,乱而复治;自靡而陋,陋而复靡;自兴而废,废而复兴”①的社会变迁,但易代时间短促,区域各级府州县政区虽有小幅调整,但整体辖属范围变化不大;其二,该时期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相对稳定,为考察区域风景秩序提供了较为客观的自然、人文背景。

修志作为一项文化活动,与政治、经济等因素关联密切,鄂东地区沿江县域与省域政治中心毗邻,其志书更具典型意义,而地方志舆图作为志书重要组成部分,将政治地理空间诸多客观存在的元素予以描绘,为本文探讨所涉时空县邑风景秩序及其空间意蕴提供了形象资料。

长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将鄂东沿江平原分为南北两个区域,虽然整体地貌呈现出“缘以大江、平原广泽”的特征,但“一江之隔,而南北风景大异”。

②鄂东沿江各县行政区划为县邑提供了明确的环境空间边界,尽管某些局部空间仍存在着突破自然地形的现象,却并不影响政治地理空间风景秩序的整体架构。

民族区域与社会转型民国时期鄂西神兵兴起之原因新探

民族区域与社会转型民国时期鄂西神兵兴起之原因新探

作者: 阳序言;彭武麟
作者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市,100081
出版物刊名: 民族论坛
页码: 58-70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鄂西神兵;社会转型;民族区域史
摘要:鄂西神兵是兴起于鄂西民族区域a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是鄂西民族地区区域特征与近代鄂西民族区域社会转型双重变奏下的结果.历史上,因鄂西民族区域处在"内地的边缘"而导致区域社会受到的政治控制较弱,地方权力多由当地豪强等所掌握,鄂西神兵由此也易于发动.区域内非汉文化特征明显,土家苗家等先民的鬼神观及术法仪式也被神兵所吸收.近代鄂西民族区域社会转型中经济结构被破坏、乡绅社会身份的转变及地方教育的落后则为神兵的兴起提供了领导者与兵源.鄂西神兵是近代鄂西民族区域发展过程中兴起的特殊的历史群体,既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也彰显了中国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的多样性.。

鄂西北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地理背景

鄂西北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地理背景
, 、 , ,

,
主要 是 为 了适 应鄂 西北 地 区 的纬 度位置 能充分利 用 太 阳光 热条 件 而形 成 的 该 地 区 冬 季 温 度很低 1 月平均 温度 比 同纬

,
建 筑物 密度较大 依 山傍水 随 高就 低 多 为 绿 荫 中淡雅 色 彩 的 楼房 封 闭 的 天 井 和 窄 窄 的小 巷 与青 山绿 水 的盆地 环 境 十分 和谐 西 南 区 为热 带 山 区 建 材 丰 富 民 居 建筑 首先考 虑适应


地质与植 被 的 影 响 本 文 提及 的 地 质 因 素 主 要 表 现 为 一 定的 地 质 环 境 提 供
3
.

的石 材

石 料 和 第 四 世纪 松 散堆积物 (土 )等 建筑 用地 方 材 料
,

设计灵 活 功能合 理 构 造 经济 具 有 浓厚 的地方 风格 随 着 小农 经 济 的解 体和生 产力 的 发展 传统 民 居 建筑必 然 因 不 适
气候 的 影 响 鄂 西 北位 于 黑 龙 江省 黑 河 至云 南 省 瑞 丽一 线 的 东部 是 世 界 上季 风气 候 最 显 著 的 地 区 来 自中高纬 度 大陆 的 冬 季 风
,
供 的建筑 用 木 材


这 些 与地质 和植被 因素 密 切相
,
关 的地方性建筑 材 料
.
在 施工时
一 般 只 在建筑现 场 简单 加
和 型 式 在相 应 的地域 分 布 上 有一定 影 响 那 么 地 貌 和 水 文 因
,
,
与 皑 皑雪 山 交 相 辉映 的 是 藏族 独 特 的 厚 重 粗 犷 的平 顶 式 碉 房 5 中 国 传统 民 居 建 筑文化的 自然观 作 为 自给 自足 自然 经 济时 代 传统 文 化 的物 质 层 面 之一 的 中 国传统 民 居建 筑 对 其赖 以 存 在 的 自然 地 理 环 境 总 体上 是 消极 适应并融 为一 体 的 与缺少个性 的钢筋 混 凝 土 造 就 的

鄂西北民居建筑的自然特质探究

鄂西北民居建筑的自然特质探究

鄂西北民居建筑的自然特质探究发表时间:2019-11-08T09:54:10.6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作者:王勇海[导读]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居民文化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这些隐藏在建筑中的文化标志反应着不同地域的自然特性。

湖北省襄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41000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居民文化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这些隐藏在建筑中的文化标志反应着不同地域的自然特性。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鄂西北民居建筑的自然特质。

关键词:民居建筑;自然环境;兼容多元;天地人和鄂西北是鄂与豫陕渝的毗邻地区,主要指湖北省的十堰及襄阳两市与神农架林区,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明交相契合之区。

因此鄂西北地区的民居建筑具有十分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泽冉特质。

1、民居文化与地域条件的关联性鄂西北是我国南北环境的过渡带和南北文化的交融处。

鄂西北自古就有“四省通衢”的美称,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在这里法院,河南龙山文化在这里发展,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造就了鄂西北地区灿烂的汉水文化,让鄂西北成为了华夏民族核心文化的杰出代表。

作为长江现存历史最久远的干馏,汉江广传千里,上、中、下游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浓郁文化特色。

鄂西北所在的中游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中西部经济、军事、交流的重要集散地和主要通道。

这些历史人文在鄂西北地区的建筑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鄂西北民居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功能元素和思想元素。

2、自然环境的地域性要素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我国。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对地理环境的合理利用对国家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谐共生”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最直观的反应就是在建筑方面,比如在多雨的江南大多采用斜顶的房屋结构,在干旱的西北人们则选择窑洞作为居住场所,这一点在地貌多样、地势复杂的鄂西北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时期鄂西北山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研究摘要:结合文献史籍以及调查研究,对鄂西北山寨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归纳出鄂西北山寨在时空分布上的特征及影响其分布的原因,确定了鄂西北山寨发展的三个阶段;并从社会因素、自然地理、军事因素三方面对鄂西北山寨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鄂西北山寨时空分布成因1 山寨的概念山寨通常是指一种由官府倡导、民间响应,带有军事防御色彩的防御工事,并以高山深壑为生存环境,是古代乡村社会人们为临时躲避战乱或因地方战术层面上的需要而修筑的一种局部性的防御性建筑。

为了发挥最大的御敌效果,在选择据点时,多半遵循“高山结寨,平地筑堡”的原则。

据考察,在湖北省境内,以及与周边省份交界处,都有山寨聚落的遗存,特别是鄂西北的十堰、襄樊地区,至今还保存有大量的较为完整的山寨聚落。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襄樊南漳、保康、谷城一带就有300多座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山寨。

2 鄂西北山寨的时间分布图1 鄂西北山寨修建时间分布图(作者自绘)据许多史料表明,宋元时期湖北就已经兴建了一些山寨。

宋朝时为防止北骑南侵,把民间自卫武力一同纳入边防系统中,积极设置寨堡,组训民众。

此时,山寨的修建并不成规模,政府也只是尝试性地将这一民防体系纳入到整体作战中。

但事实证明,山寨的设置的确为抵御外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据光绪《黄冈县志·地理志》载:“神峰山,城北一百三十里,元末乡人在此筑堡以御流贼。

”可见,湖北山寨的出现并非在进入明代以后,而是在此之前早有建造。

这一时期,由于各朝战略部署及御敌范围的原因,湖北山寨并未被视为主要的地方防御武力。

同时,人们对于山寨这种建筑形式还未达成统一认识,其建筑形制等各方面还不成熟,所以修建活动尚未广泛普及,但该时段可以被视作是山寨的萌芽阶段。

鄂西北的山寨真正开始成形并初具规模是在明成化年(公元1465年)以后。

根据多方资料查阅和实地考察发现,在明清各时期,鄂西北山寨的修建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基本成形阶段、初具规模阶段,鼎盛阶段。

到清朝末期民国以后,鄂西北山寨开始走向逐渐衰败。

(图1)3 影响鄂西北山寨时间分布的原因鄂西北山寨时间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公元1487年)、明末崇祯年间(公元1628年—公元1644年)、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公元1820年),山寨的修建在这三个时间段出现了明显的拐点,这不仅仅反映出山寨数量在这三个阶段的增多,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动乱的加剧,当矛盾不断被激化,社会秩序表面的平静必将被打破,而矛盾双方则在不断的相互斗争中形成一种新的秩序。

山寨则在这场战争中兴起、发展、演变,并最终成为矛盾双方抗争的实物载体,而这正是影响鄂西北山寨分布的主要原因。

3.1 明成化年间荆襄流民起义与山寨的基本形成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公元1487年)积压许久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了荆襄流民起义的爆发。

这一时期鄂西北地区的乡民和侨寓于此的流民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大规模兴建山寨,所以此时山寨在该地区的数量和分布是有限的。

除重新修筑的山寨外,更多的是利用古时遗留下来的寨墙墙垣重新砌筑的。

这时的山寨的数量和分布虽然有限,也不具有一定规模,但是它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符合当地山区环境的简单防御体系。

从数量有限的山寨的防御成效来看,这种类型的防御工事在当地的地理环境中确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种建筑类型也因此被逐渐认识,并开始受到了各地方政府的重视,所以笔者将山寨在明成化年间的发展状态归纳为山寨基本形成阶段。

3.2 明末清初农民起义与山寨的初具规模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至清朝初期(公元1644年),湖北、河南、陕西、安徽等地的农民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激剧。

就湖北地区而言,与川陕交界的鄂西北以及与豫皖交界的鄂东北,这两块多山地区,因农民起义“走山不走川”的作战特点,成为起义军的重要据点,导致当地形势倍加严峻。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民众针对起义军的作战特点,并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将山寨这种防御性建筑结合地方武力的形式作为抵御起义军的重要手段。

大量山寨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形成庞大网络与起义军抗衡。

故而这一时间段可被视作是山寨初具规模的阶段。

3.3清中后期农民起义与山寨大规模修建的鼎盛阶段清王朝在其经历了亘古未有的近两百年承平以后,从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白莲教起义爆发开始,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大大小小的各种骚乱。

清王朝利用办团练、建山寨,用山寨联防、坚壁清野的办法来困杀起义军。

这一时期便是山寨大量修建阶段,并且分布区域更广,已经由山区向平原扩展。

不仅山区人民依赖天然险势建山寨,平原地区的人民虽说无险可恃,亦自己创造条件,挖壕沟,筑高墙,并村建堡。

此时,山寨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临时性的避难场所或据险防守的防御性建筑,而是作为与地方团练相结合,有组织有纪律的地方防御体系,其形制更加完善和成熟。

大量山寨在这一时期的修建和运用也表明了山寨在各方面都达到了顶峰,进入鼎盛阶段。

4鄂西北山寨的空间分布从以下各地方志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湖北地区山寨的修建是一普遍现象:笔者根据各地方志中的统计,归纳整理出各地山寨数量统计表(表1)如下:表1:根据各地方志统计湖北部分地区的山寨数量(单位:个)(作者自绘)地名南漳竹山郧县京山孝感麻城襄阳区山寨数 350 156 141 138 127 101 95地名钟祥竹溪蕲州罗田房县郧阳宜城山寨数 76 60 52 49 48 44 28地名谷城枣阳郧西老河口应城均县保康山寨数 28 22 22 19 19 11 7将这些数据进一步反映在地图上,得到以下的山寨分布图(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湖北的山寨一般集中分布在鄂西北以及鄂东、鄂东北一带,遍及湖北境内的秦巴山脉、荆山山脉以及大别山区,同天然山系一道形成了南北屏障。

除此之外,湖北其他平原地区如孝感、安陆也有筑寨或堡的记载,但总体而言不如山区普遍,而广大山区中尤以鄂西北地区寨堡分布数量居高。

从这些颇为可观的数据,以及各地方志对其作用的极力渲染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山寨在当时乡里社会自卫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2:明清时期湖北地区山寨分布图(作者自绘)5影响鄂西北山寨空间分布的原因5.1 自然地理与交通1.控扼地势控扼地势,即占尽险要地势。

鄂西北山寨重点分布的三个区域:荆襄地区、南巴老林地区、大洪山脉西南侧均为高山险峻地带,在其中选择险要地势修筑山寨,无疑是为当地民众的生命安全加上了有一道保险。

利用天险,将山寨置于高山崖壁之上,是山寨选址的首要原则,故而在鄂西北地区内的高山地带分布了这样数量庞大的山寨体系。

2.控制交通要害明清时期鄂西北地区的道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古道:重要的古交通即“古盐道”。

另一种是河谷川道,这些地方地形相对平坦,多低山丘陵,便于骑兵、水兵的长驱直入。

因而对于这两种交通的控制成为了鄂西北防御作战的重中之重。

明清时期频繁的农民起义多爆发在山川河谷地区,地方军为了维护乡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往来盐商,维系鄂西北对外经济和交通线路,在古盐道途经的地方建筑大量山寨实行有效的防御和管辖。

集结大规模的山寨群落,形成地方军力上互相支援的防御体系。

由此可见,山寨的设立不仅是当地乡民在遭遇匪患时躲藏的避难所,同时也是人们利用天险抵抗匪乱,保住生存命脉的重要关卡。

5.2 军事因素山寨的分布除受到自然环境和交通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该区域军事因素对其的影响。

鄂西北居汉水中游,在秦巴山脉和大别山之间。

境区东连江汉平原,西接川陕,南通湘粤,北达宛洛。

鄂西北地区以襄樊为首,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军事地理分区、地缘战略思想——“中间过渡形态”就地理区位而言,地处长江中游的鄂西北地区在中国的疆域版图上处于中间地带,在地形上,鄂西北处于中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地带;在气候上,由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

鄂西北地区中间地带的“过渡形态”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更是一个政治概念。

中国的政治中心长期位于北方,华南则一直处于政治的边缘区,以致有“化外之民”的文化感知。

鄂西北地区即不似华北地区位于政治的核心区,又不似华南地区远离政治中心。

更为重要的是,在南北政治格局中,鄂西北地区长期成为北方控制南方及西南地区的战略要地,在全国的政治格局中,鄂西北似乎亦处于一种南北交会的过渡形态。

2.战争方式——起义军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进行灵活机动的运动游击战从明末开始,鄂西北地区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运动,它们的作战方式有着共同的特点: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进行灵活机动的运动游击战。

起义军利用三省边界南巴老林地区有利的地理条件开展游击战。

农民起义军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直接导致了地方武力对战争主要发生地和可能发生方向的判断和影响,山寨的设置和分布也就相应的表现出来。

5.3社会因素1.人口、经济与山寨分布的关系湖北作为开发较晚的地区,在明代曾被视为地广人稀之地,有着较大的开发潜力。

在清代主要经济区人口日益饱和的情况下,这里曾是流移人口集聚的重要地区之一。

人口数量的增多决定了所容纳乡民的山寨数量的增多,同是也为山寨的大量修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随着各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鄂西北成了农民起义军争抢据点的最佳区域。

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保障自身安全,鄂西北地区广大民众纷纷团结起来,广修山寨,坚壁清野,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而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就为这场轰轰烈烈的自卫防御战提供了必要的补给支持。

2.团练、保甲制度与山寨清以前,乡村修筑山寨仅是村民避乱的一种临事之举,多属自发的局部行为。

到了清中后期,与团练相对应的山寨则显得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

在嘉庆年间,当鄂西北地区爆发白莲教起义时,政府在下旨让民间倡办团练的同时,也纷纷下诏行坚壁清野之法以对抗起义军。

嘉庆年间,大学士德楞泰上《筑堡御贼疏》云:“为今之计,莫若劝民修筑土堡,或十余村联为一堡,或数十村联为一堡,贼近则更番守御,贼远则出入耕作,各保身家,自必奋勇。

”这一时期,官方显然已经把山寨作为实行坚壁清野以对抗农民起义军的一种策略,并且大力加以提倡。

6 结语鄂西北地区的山寨作为防御性聚落中的一种,是传统社会农业经济与战乱纷扰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是民间防御体系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是当地乡民居住文化诸观念在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地理环境中再实践的产物,是与所在地区技术、科学、经济、文化水平相一致的。

山寨作为鄂西北地区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而生动的信息包容,成为找寻历史痕迹、挖掘传统文化、探究民族内涵等方面的研究平台,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王绚. 传统山寨聚落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2004李忠. 四川盆地的山寨式民居. 硕士学位论文,2004杨国安. 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周琳. 白莲教起事与巴山老林附近地区乡村防御体系.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牛贯杰. 从“守望相助”到“吏治应以团练为先”——由团练组织的发展演变看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 中国农史,2004邹逸麟.《明清流民与川陕鄂豫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第四期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