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的污染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酸奶生产中噬菌体的危害及控制

酸奶生产中噬菌体的危害及控制

QUALITY MANAGEMENT 质量管理酸奶生产中噬菌体的危害及控制□ 任江红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光明乳业研究院秦立虎 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随着乳制品工业的迅速发展,酸奶以其良好的风味、组织质地、营养价值及独特的保健功能,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新品开发层出不穷。

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现从生产实践和研究结果出发对噬菌体的防治进行探讨。

噬菌体的特性1.繁殖速度快,繁殖量大噬菌体在菌体内增殖过程不同,分为烈性噬菌体(溶菌性)和温和噬菌体(溶源性)两种,前者感染并可迅速在菌体内大量繁殖并最终裂解释放出新的噬菌体再感染其它细菌;后者指可以将自身DNA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并稳定遗传的噬菌体。

噬菌体浸染乳酸菌的过程相当快,噬菌体的溶菌周期从噬菌体附着宿主开始,到复制新的噬菌体颗粒完成,这个溶菌周期仅需要45min并且能生成100个新的噬菌体颗粒,同时宿主细胞也将破裂,释放出的成熟噬菌体又去侵袭新的宿主细胞,最终感染一大片,阻碍了酸奶的正常发酵过程。

2.耐热程度高噬菌体能抵抗恶劣的环境,在短时间煮沸和冷冻条件下,都不能杀灭噬菌体,脱水干燥也不能杀死乳和乳清中的噬菌体,噬菌体耐热程度高:70℃只下降3log~4log,在90℃下降大于6log,一般牛奶在85℃下热处理20min才能够确保杀死噬菌体。

3.对多种消毒剂的高耐受力有人曾结合生产实际通过使用不同浓度比例、型号的灭菌处理液,对噬菌体进行杀死,同时又不影响乳酸菌发酵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灭菌处理液使用不当不仅影响噬菌体的杀死同时也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噬菌侵染酸奶发酵症状(1)酸奶发酵时间与正常发酵时间相比明显延长。

由于噬菌体的侵入破坏了发酵剂的活力,导致发酵时间缓慢。

(2)具有及强的传染性一天内会有几缸酸奶发生时间延长现象。

(3)酸奶产品中乳酸菌活菌数下降。

噬菌体刚侵染后,活性乳酸球菌数和乳酸杆菌数量下降非常明显,数量都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噬菌体侵染25天以后,活性乳酸杆菌数量都不及正常产品中的千分之一。

噬菌体的污染防治方法修订稿

噬菌体的污染防治方法修订稿

噬菌体的污染防治方法修订稿噬菌体(phage)是一种寄生于细菌的病毒,可以通过感染细菌并破坏其细胞壁来进行复制繁殖。

噬菌体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和医学疗法。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噬菌体的污染可能会对实验室操作或工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有必要制定有效的噬菌体污染防治方法。

首先,应加强实验室和生产设施的清洁和消毒措施。

定期进行设备和操作表面的清洁,可以减少噬菌体的积累和传播。

使用含有消毒剂的清洁剂对实验室和生产设施进行彻底清洁,并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在实验室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洁操作台及其周围区域,以减少噬菌体的存活和传播。

其次,严格控制操作环境中的细菌污染,并定期监测和检测噬菌体的存在。

减少细菌污染可以降低噬菌体的复制和传播。

实验室和生产操作中,应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确保所有使用的培养基、培养容器和试剂都是无菌的。

定期对操作区域进行表面采样,并使用特定的培养基或PCR方法检测细菌和噬菌体污染。

第三,使用有效的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和生产人员应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和面具等,以防止可能的噬菌体污染。

在处理潜在带菌样品或噬菌体悬液时,确保在安全柜下操作,以避免呼吸或皮肤接触。

此外,进行操作前后,应充分洗手,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工作区域进行处理。

第四,加强对实验室和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操作人员应接受噬菌体防治的培训,了解噬菌体的特性、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

他们应该掌握正确的实验室操作技术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合理安排实验室和生产设施的清洁工作。

第五,建立健全的噬菌体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及时制定噬菌体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处理流程。

一旦发生噬菌体污染事故,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尽快隔离感染源,并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清洁工作。

同时,对可能受到污染的实验室设备和物品进行彻底检测和处理,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综上所述,噬菌体污染的防治是实验室安全和生产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氨基酸(丝氨酸)发酵生产噬菌体的防止(1)

氨基酸(丝氨酸)发酵生产噬菌体的防止(1)

氨基酸发酵生产噬菌体的防治噬菌体是病毒的一种, 是一种极微小的生物, 体积是细菌的1/1000左右, 它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 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氨基酸生产菌的噬菌体, 一般在25~35℃、pH5~9时较为稳定,但易受热变性(60~70℃,10~15min),对氧化物敏感,可被酸碱致死.此外,凡能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化学药品(如0.5%甲醛、1%新洁尔灭、0.5%苯酚或漂白粉等)都可使噬菌体失活.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噬菌体在干燥状态比湿润状态稳定, 能长时间(有的可达半年以上)以活性状态浮游于空气中, 这是氨基酸发酵生产受噬菌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噬菌体的防止是一项系统工程, 从原料与原辅材料、消毒灭菌、种子检查、空气净化系统、严格活菌体排放、环境卫生、设备管路有无死角、车间布局及职工责任心等诸多方面,都必须分段检查把关,才能做到根治噬菌体的危害.1.严格活菌体排放,切断噬菌的“粮源”:噬菌体是专一性的活菌寄生体,具有严格的寄生范围.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缺乏独立代谢的酶体系,不能脱离寄主而自行生长繁殖.噬菌体只能在活的、正处于生长繁殖阶段的细胞中进行繁殖,而在死的、老的或休眠状态的细胞中以及代谢产物上都不能繁殖.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不让活的氨基酸(丝氨酸)生产菌在环境中生长蔓延, 也就切断了噬菌体的食物来源, 破坏了噬菌体的滋生场地和繁殖条件.(1) 摇瓶液、测样后废液、洗罐后所废弃的菌体、种子及带菌器皿洗涤水等,应集中起来灭菌后再俳放,严防不加任何处理的随意排放,以杜绝隐患.(2) 取样液、试验后的废弃菌液或发酵液,要密闭、集中起来,灭菌后再经管道或阴沟向远处排放.切忌取样时连个接的桶也没有,菌液四处飞溅,污染环境.(3) 排气、发酵跑液要经管道集中于楼外的密闭水封池中,或通入贮有药剂的容器设备中经灭菌后通过管道或密闭阴沟向远处排放(与空压车间相反的方向和下风方向送出100~200米远后再排放), 这一点很重要,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4) 噬菌体不耐热, 对甲醛敏感, 感染噬菌体的发酵罐或种子罐, 放罐前须加热至80~100℃,杀死噬菌体后再往远处排放或送往提取车间.放罐后, 空罐及各路管道消毒时加甲醛熏蒸. 有时还要煮罐, 用pH11~13稀碱液搅拌煮沸4~6小时, 消除死角后, 再用甲醛熏蒸.2.环境卫生, 消灭噬菌体与杂菌:噬菌体的最初来源, 一种是菌体本身带有噬菌体, 一种是生产环境的自然条件中存有噬菌体, 或由相近噬菌体经过变异而侵染. 因此, 采取以环境净化为中心的综合性防治方法, 建立工厂环境卫生制度, 消灭或减少环境中的噬菌体与杂菌, 清除噬菌体赖以生存的发展的条件, 是防止噬菌体的基本措施之一.(1)建立工厂环境卫生制度(以发酵车间为中心, 包括空压车间), 定期清扫, 定期消毒, 定期简查. 对车间四周有严重污染噬菌体的地点, 应及时利用药剂或其它方法处理.(2) 定期(每1~2周一次) 用消毒灭菌剂喷雾, 消灭空气中的噬菌体与杂菌. 如用次氯酸钙烟雾剂、新洁尔灭、漂白粉液或氯化苄叉毒芹稀释液喷雾等.喷雾地点除发酵车间室内外之外,也应包括空压机房内外及进风口周围等.(3)车间四周、角落及楼周围要保持清洁,定期清扫、冲刷,撒漂白粉或石灰等.(4)车间周围要尽量扩大混凝土地面,以利冲洗和消毒.并且,通往车间的路面应尽量采用水泥等光滑路面.3.严防噬菌体进入种子罐或发酵罐内:(1) 不使用本身带有噬菌体的菌种.种子纯化时, 应以确保不带噬菌体为选种的主要依据, 不能只看产酸高低. 经确认不是溶源菌的生产用菌, 要经常用双层琼脂平板检查, 保护生产用菌不受噬菌体感染.(2) 要经常性的对菌种进行平板分离, 挑选一定数量的单菌落传斜面进行培养, 而后进行摇瓶发酵初筛和复筛, 挑选没有被噬菌体污染且产酸较高的斜面单菌株制成安瓿管保藏. 并传子斜面作为母斜面准备上罐用. 并且,1~2月应再开一支安瓿管传斜面作为母斜面,之后传子斜面并摇瓶考察;或再次分离经摇瓶考察后传母斜面和子斜面准备上罐用.(3) 种子室与发酵车间分开、远离,使种子工作不处于有噬菌体和杂菌污染的环境中,以确保种子进行的第一环不染噬菌体.(4)严格无菌操作:①加强种子室灭菌、无菌操作及安全卫生措施.感染噬菌体的培养物不得带入无菌室、摇瓶间(因噬菌体可透过纱布棉塞飞扬),种子室应尽量减少与外界接触.②消灭设备死角.③认真进行培养液、发酵设备、空气净化系统及管路的灭菌工作.(5)较好的空气净化系统:高空采风(高20~40米、背向采风,并且上面有冒子,下面有放水阀)------预过滤(金属丝、玻璃纤维棉和无纺布三道粗滤)------空压机------管道加热(150℃以上)------保温管道输送------大贮气罐保温(100~200T罐)------冷却器------油水分离------冷冻水冷却------油水分离------去雾器------贮气罐------预热器(预热空气60~70℃)------总过滤器(二只并联、轮换使用,每10~15天蒸汽灭菌一次)------分过滤器(用一次灭菌一次)。

在发酵工业中,为何常受噬菌体的危害,如何防治

在发酵工业中,为何常受噬菌体的危害,如何防治

噬菌体与发酵工业噬菌体对实践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发酵工业的危害上。

当发酵液受噬菌体严重污染时,会出现:①发酵周期明显延长;②碳源消耗缓慢;③发酵液变清,镜检时,有大量异常菌体出现;④发酵产物的形成缓慢或根本不形成;⑤用敏感菌作平板检查时,出现大量噬菌斑;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时,可见到有无数噬菌体粒子存在。

当出现以上现象时,轻则延长发酵周期、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重则引起倒罐甚至使工厂被迫停产。

这种情况在谷氨酸发酵、细菌淀粉酶或蛋白酶发酵、丙酮丁醇发酵以及各种抗生素发酵中是司空见惯的,应严加防范。

要防治噬菌体的危害,首先是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建立“防重于治”的观念。

预防噬菌体污染的措施主要有:(1)决不使用可疑菌种认真检查斜面、摇瓶及种子罐所使用的菌种,坚决废弃任何可疑菌种。

(2)严格保持环境卫生。

(3)决不排放或随便丢弃活菌液环境中存在活菌,就意味着存在噬菌体赖以增殖的大量宿主,其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

为此,摇瓶菌液、种子液、检验液和发酵后的菌液绝对不能随便丢弃或排放;正常发酵液或污染噬菌体后的发酵液均应严格灭菌后才能排放;发酵罐的排气或逃液均须经消毒、灭菌后才能排放。

(4)注意通气质量空气过滤器要保证质量并经常进行严格灭菌,空气压缩机的取风口应设在30~40米高空。

(5)加强管道及发酵罐的灭菌。

(6)不断筛选抗性菌种,并经常轮换生产菌种。

(7)严格执行会客制度。

如果预防不成,一旦发现噬菌体污染时,要及时采取合理措施。

例如,①尽快提取产品,如果发现污染时发酵液中的代谢产物含量已较高,即应及时提取或补加营养并接种抗噬菌体菌种后再继续发酵,以挽回损失;②使用药物抑制,目前防治噬菌体污染的药物还很有限,在谷氨酸发酵中,加入某些金属螯合剂(如0.3~0.5%草酸盐、柠檬酸铵)可抑制噬菌体的吸附和侵入;加入1~2μg/ml 金霉素、四环素或氯霉素等抗生素或0.1~0.2%的“吐温60”、“吐温20”或聚氧乙烯烷基醚等表面活性剂均可抑制噬菌体的增殖或吸附;③及时改用抗噬菌体生产菌株。

噬菌体污染防治课件

噬菌体污染防治课件

一般森林地区臭氧浓度 即可达到0.1ppm
臭氧的暴露对人体安全的影响
臭氧浓度
0.5-1ppm 1-4ppm
影响及反应
允许接触的时间是1.5小时,时间长了会感到口干等不适 引起人员咳嗽,允许接触时间为1小时。
4-10ppm
50ppm 44
引起强烈咳嗽,允许接触时间为20分钟。 活人体在1hr下就陷入生命危险状态
菌体相关垃圾处理: ▪ 生物安全柜或处理菌体的超净台应配备密封垃圾桶,以防止污染源外泄; ▪ 带有菌体的垃圾要做到当日灭菌; 30 ▪ 如果当日不能灭菌,应使用垃圾袋密封后放置。
消除潜在的污染隐患-6
分光光度计周围: ▪ 菌体相关的废液建议收集到专门密闭容器,每日灭菌; ▪ 盛放过菌液的比色皿应注意清洗,清洗液同上处理。
殖过程中进行严格的T1 phage的PCR检测。 4. 对相关实验室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二氧化氯、紫外线处理。 5. 5. 对于有污染可能性的重点实验室,每日使用臭氧脱臭机
进行空气循环过滤处理,每3个月进行一次臭氧熏蒸处理。
22
A209 C-P2
23
大肠杆菌操作及灭废菌专门房间
房间号
A209 B103 B115F C栋P2
~650种
酶制品 ~50种(相关Kit数百种)
感受态细胞
~30种
受托及其他
此次污染事件应对: ▪ 对有可能被污染的5000个以上的制品及受托相关产品进行了T1噬菌体的PCR检测。 ▪ 对于T1噬菌体PCR检测结果为高危险水平的在库品及出荷品进行再制造和替换,并对相
关制品和菌体进行销毁。
16
本社および Clontech に謝罪状
紫外线灯应该照射多长时间?
每一种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紫外线杀灭剂量标准。

如何去除预防以及杀灭噬菌体,去除噬菌体污染?

如何去除预防以及杀灭噬菌体,去除噬菌体污染?

如何去除预防以及杀灭噬菌体,去除噬菌体污染?噬菌体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危害?噬菌体是一种病毒,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总称,形体极其微小,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由核酸与蛋白质构成,不能够脱离寄主而自行生长繁殖,因而一定要在活体细胞中生长,且对于寄主细胞有严格的专一性,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快速增殖,在宿主菌内裂殖能导致宿主细胞的破裂而衰亡。

一般一种细菌往往可以被多种噬菌体感染,但一种噬菌体只能感染一种细菌及与其他相近的菌。

如果生产菌株被噬菌体侵染,那么它会很快地在菌体内得到增殖,改变宿主性质,使之成为制造噬菌体的“工厂”,大量繁殖噬菌体,最后导致生产菌菌体的裂解死亡,而由于其体积小,无法通过一般细菌学手段进行检测,污染后不能及时判断,因此在发酵生产中应以防范为主。

噬菌体的模样噬菌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噬菌体的生存、生长、繁殖过程离不开寄主菌体,且噬菌体对于寄生菌有高度专一性。

它由6面体的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直径约20-100nm,尾部由无尾至约350nm不等,产生谷氨酸的细菌,每个细胞平均可以释放出10-100多个噬菌体。

由于噬菌体的个体极其微小,目前各工厂普遍采用的棉花活性炭过滤器、超细玻璃纤维过滤器等都还不能有效地将其去除。

因此当环境中存在有噬菌体时,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它随时可能跟随者空气进入发酵液、种子中,进而造成污染,影响生产。

噬菌体对生产过程的危害:在酸奶生产过程中,噬菌体污染常有出现。

噬菌体对发酵微生物的影响还不太为人们所熟悉,虽然在使用翻代菌种生产酸奶过程中,随着生产的不断延续,常出现发酵时间过程、产品出现不良风味、口感变差等异常现象,但由于盲目怀疑原料奶的无抗检测、菌种翻代的操作、酸奶发酵的工艺控制等因素而忽视了对问题根源的挖掘。

在发酵工业中,菌种制作或生产过程中遭受噬菌体污染将导致发酵微生物敏感菌株的裂解或破坏,轻则产物收率低、重则倒罐,因而被认为是生产的关键环节。

噬菌体的快速检测与防治

噬菌体的快速检测与防治

噬菌体快速检测方法一、目的要求1.定期检测生产车间空气中和二级种子罐培养液中的噬菌体污染度,观察噬菌斑的形态和大小。

2.学会快速检查发酵液中是否被噬菌体污染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噬菌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细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细胞的病毒,某种噬菌体往往只能感染一种或与它相近的某种细菌。

按其感染细菌的过程分两类:大多数烈性噬菌体侵染细菌后迅速引起敏感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子代噬菌体,因而可在含有敏感细菌的平板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噬菌斑如图1。

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呈原噬菌体(或称前噬菌体)状态,一般不引起细菌裂解,使宿主成为溶源性细菌。

在肉膏蛋白胨双层琼脂平板上产生透明噬菌斑中心的菌落,即为溶源性细菌。

了解噬菌体的特性,快速检查噬菌体,在生产和科研工作中防止噬菌体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图1 敏感细菌的平板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噬菌斑空气中和二级种子罐培养液中的噬菌体污染度是预防噬菌体的一个措施。

在连续使用特定菌株进行赖氨酸发酵时,首先是空气中的噬菌体浓度增加,数月后种子罐的噬菌体浓度也急剧增加,随之主发酵罐发酵液中的噬菌体检出浓度也就增加;当空气中的噬菌体浓度上升到每个平板达10~20PFU/ml(噬菌斑生成单位)时,二级种子罐的噬菌体浓度为40~50 PFU/ml;之后迅速增加,达到102 PFU/ml的程度,终于在主发酵罐发生溶菌。

经常检测赖氨酸分厂环境中,特别是空气中与种子罐二级种子液中的噬菌体数,就能知道环境的噬菌体污染程度,也就能预知主发酵罐中会不会发生噬菌体的污染。

噬菌体是病毒的一种,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生物,体积是细菌的1/1000左右,它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噬菌体具有非常专一的寄生性,只能在特异性寄主细胞中增殖。

由于噬菌体缺乏独立代谢的酶体系,不能脱离寄生而自行生长繁殖,因而噬菌体的繁殖必须依存于寄生菌的繁殖,只能在活的正在繁殖阶段的细胞中进行增殖。

在死的、衰老的、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中以及在代谢产物或培养基上都无法繁殖。

噬菌体的污染和防治

噬菌体的污染和防治

噬菌体的污染和防治在许多发酵生产中,如氨基酸发酵、丙酮-丁醇发酵和抗生素发酵中常常遇到噬菌体(b acteriaphage)污染,引起溶菌,并随之出现发酵迟缓或停止发酵等异常现象。

本节主要介绍噬菌体污染的特征,检查方法及防治措施。

一噬菌体污染的特征1 发酵液光密度上升缓慢,甚至下降,肉眼可见发酵液逐渐变清;2 耗糖速度缓慢或停止,产物生成量少或不增加,发酵液中残糖高;3产生大量泡末,发酵液呈粘稠状;4 菌体不规则,甚至出现畸形。

二噬菌体的检查方法1.双层琼脂平板法(1)双层琼脂平板的制备:先用7~8mL 2%的琼脂培养基作底层,凝固后,加入3~4mL 冷至45℃的1%琼脂上层培养基(其中含0.2mL发酵菌种悬液和0.1mL待检发酵液),让其平整凝固;(2)在发酵菌的适宜温度下培养,若是细菌,一般培养16~20小时。

(3)检查有无透明的噬菌斑。

2.液体培养检查法将培养基、发酵菌种及待检发酵液三者混合,培养后观察培养液是否变清。

3.斑点试验法先制备好涂布有发酵菌种的平板,再用接种环或无菌吸管取少许发酵液在平板上点种,培养后,观察是否有噬菌斑。

4.玻片快速法将发酵菌种、发酵液和少量琼脂培养基(含0.5~0.8%的琼脂)混匀后涂布于无菌载玻片上,经短期培养后,在低倍镜下观察是否有噬菌斑。

三噬菌体的防治发酵液中污染噬菌体,不外乎有两种原因。

1 菌种本身带噬菌体,特别是溶源性噬菌体,对这种菌种,一经发现,应立即弃去。

2 生产的环境中有噬菌体。

因此,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1 决不使用可疑菌种;2 清除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噬菌体。

能灭菌的灭菌,能消毒的消毒,搞好清洁卫生工作;3 选育抗噬菌体菌株4 轮换使用菌株。

因为一个菌株用的时间一长,就有可能出现该菌种的噬菌体。

5 注意通气质量。

取风口应设在30~40米的高空,空气过滤器要保证质量;四发酵液污染噬菌体后的抢救措施如果一旦发现噬菌体污染,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1.若在发酵前期污染了噬菌体,因为此时耗糖还不多,常用以下措施(1)补加抗性种子,并根据发酵液中的营养多少,适当补加营养物质;(2)补加约50%的已培养至对数期的正常的发酵液,再进行发酵;(3)若噬菌体轻度污染,菌体仍能较正常地生长,并积累代谢产物,则可照常进行发酵,若污染严重,则用加热法(70~80℃)灭活噬菌体,放罐后重消毒。

浅议发酵乳生产中噬菌体的污染与防治

浅议发酵乳生产中噬菌体的污染与防治
摘 要 : 菌体污染是发酵工业普遍存在的 问题。分析 了发酵乳生产中噬 茵体的类型 , 噬 污染途径 和表现症状, 针对其特性提 出了检查办法和 防治措施 , 从而保证生产的安全 。
关键词 : 发酵乳生产 ; 噬茵体 ; 污染 ; 防治 中图分类号: 2 2 4 5.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6 2 (0 2 0 — 10 0 10 - 4 92 1 )2 0 3 — 3
山西科技
S A X CE C N E H O O Y H N I IN EA DT C N L G S
21 0 2年 第 2 7卷 第 2期
●百 业 科技 Βιβλιοθήκη 践仪 发酵乳 生产中噬 菌体的 染与防怡
王 小玲
( 山西 省柳林 县 一 中 , 山西 吕梁 ,330 0 30 )
噬菌体是病毒 的一种 , 其体型微小 , 无细胞结构 , 为非细胞类
和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一旦进入菌体后立即改变宿主的性质 , 利
型, 是一种独特的分子生物体, 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噬菌体
在 自然界 中分布广泛 : 土壤 、 粪便 、 腐烂有机物 、 污水 、 发酵工业废
用 宿主细胞 的复 制及合成 系统 , 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 , 导致菌体 裂 解而死亡 。温 和噬 菌体进入菌体后 , 因生长条件各异 , 可选择
() 3 增殖 : 注入的噬菌体核酸 , 了宿主细胞的代谢机能 , 操纵
大量复制出噬菌体核酸 , 并合成其 蛋白质外壳。 () 4 成熟 : 子代 噬菌体成熟前 , 先将核酸 的大分 子聚缩成为
多角体 , 头部蛋 白质通过排列 与结晶 , 将多角体包 围 , 成较完 形
整的子代噬菌体 。 () 5 释放 : 子代噬菌体逐渐成熟后 , 溶菌酶便逐渐增加 , 使得 宿主细胞溶解 , 而释放 出子代噬菌体 。 从 212 温和噬菌体 的繁殖 .. 温和噬菌体入侵 宿主细胞后 ,其 D A便 整合 到宿主 D A N N 上, 随宿主细胞复制而复制 , 噬菌 体裂解宿主细胞所需的蛋 白 但 质却不能合成 , 以宿主细胞不会发生裂解 , 所 继续进行正常生长

噬菌体与杂菌的防治

噬菌体与杂菌的防治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杂菌污染对发酵工业的影响不可忽视,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噬菌体和杂菌的防治是相互关联的,必须综合考虑,制定全面的防治措施
结论
展望
加强噬菌体和杂菌污染的监测和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遗传工程等手段改良微生物菌种,提高其抗噬菌体和抗杂菌能力
深入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抗噬菌体和抗杂菌剂
完善发酵工业中噬菌体和杂菌防治的规范化管理,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治疗方法
03
杂菌的防治方法
定期清理和消毒生产场地,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严格控制生产环境
定期检查
采用现代工艺技术
对生产用水、原料和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污染源。
应用先进的灭菌和消毒技术,如高温、高压、紫外线等,有效杀灭细菌。
03
预防措施
02
01
治疗方法
根据细菌种类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如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等,避免滥用抗生素。
噬菌体防治的研究进展
研究杂菌在生态环境中的分布、多样性、进化以及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杂菌生态学研究
通过对杂菌基因组的分析,研究其基因结构、功能和表达调控,揭示其进化规律和适应机制。
杂菌基因组学研究
研究杂菌的感染机制、流行病学和防治策略,探索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杂菌防治策略研究
杂菌防治的研究进展
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生产环境
对动物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感染源。
定期检查
通过疫苗接种来提高动物免疫力,预防病毒传播。
疫苗接种
免疫疗法
通过使用免疫调节剂或特异性抗体等免疫疗法,增强机体免疫力,抵抗病毒的侵袭。

5噬菌体与杂菌的防治

5噬菌体与杂菌的防治

T3,T7
φX174 S13 f2, Qβ, MS2 M13
细胞壁
5.1.3 谷氨酸发酵中的噬菌体
目前我国谷氨酸发酵中所发现的噬菌 体,均属蝌蚪形。
5.1.4 噬菌体的生活史
吸附
侵入
复制
成熟
释放
噬菌体缺乏独立代谢的酶系,不能脱离寄主而自行生长 繁殖;缺乏细胞结构,是非细胞类型。它的生长繁殖包括吸 附、侵入、复制和成熟四个阶段。

裂解量
每种噬菌体侵入敏感细 胞,平均每个细胞最后能装 配完成和释放出的噬菌体数 称为裂解量,它是相对固定 的。
5.1.7 裂解量的计算公式
裂解量=a/b
a 裂解期末平均噬菌斑数
b 潜伏期平均噬菌斑数
5.1.8 噬菌体的检测方法
①单层平板法 ②双层平板法 ③液体培养检查法 ④平板交叉划线法 ⑤载玻片快速法 ⑥增殖检查法 ⑦快速检测法 ⑧小剂量剌激检查法
⑦传播性 由于噬菌体极小,质量很轻,存活期 长,所以地面上一旦存在噬菌体,则在一 定范围的空气中必有噬菌体,空气流动使 噬菌体得以传播。 ⑧在UV照射下失活 在液层5mm,距UV-15W灯15cm,照 射2min,噬菌体完全失活。
5.1.11 噬菌体的感染途径和感染规律
噬菌体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土壤、 污水、腐烂的有机物和大气中均有存在, 凡是有寄主细胞的地方一般都存有它们的 噬菌体,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及周围更有 机会积累噬菌体。造成噬菌体污染必须具 备三个条件:①有噬菌体;②有活菌体; ③有使噬菌体与活菌体接触的机会和适宜 条件。
5 噬菌体与杂菌的防治
在发酵工业中常存在噬菌体和杂菌的污染,噬菌 体污染会使生产菌发生自溶而危害生产。杂菌污染① 消耗大量营养,破坏原有营养条件,导致生产菌营养 不足;②产生代谢产物改变环境的理化条件,抑制生 产菌形成产物;③破坏发酵产物或将其当营养消耗而 造成目的产物损失。因此,污染直接影响发酵产物的 产量,甚至导致倒罐而一无所获。染菌还会影响产物 的提取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由此可见,控制谷氨酸发 酵生产,必须防止噬菌体与杂菌污染,只有杜绝污染 才能实现发酵工艺的最优化控制。

发酵生产中噬菌体的污染与防治

发酵生产中噬菌体的污染与防治
2019/9/18
三、噬菌体的检查方法
2019/9/18
噬菌体的检查方法
1.双层琼脂平板法
①双层琼脂平板的制备:先用7~8mL1.5~ 2%的琼脂培养基作底层, 凝固后,加入3~4mL 冷至45℃的0.8~1%琼脂上层培养基(其中含 0.2mL发酵菌种悬液和0.1mL(视噬菌体情况进行稀释)待检发酵液), 让其平整凝固;
将发酵菌种、发酵液和少量琼脂培养基(含0.5~0.8%的琼脂)混 匀后涂布于无菌载玻片上,经短期培养后,在低倍镜下观察是否有 噬菌斑。
5. 平板交叉划线法:
取平皿按常规倒入培养基,制成平板,然后取指示菌液划线, 再取待检发酵液与其交叉划线。37.5℃恒温培养10~12h左右。这 种交叉划线检查法,当噬菌体较少时能发现噬菌斑,如果噬菌体 较多,则发现交叉处透明,同时可见到由含噬菌体胶液线向敏感 菌线析展的一条亮线(噬菌带)。此法既可检查噬菌体,又可检 查杂菌污染。
2019/9/18
(3)净化空气 在发酵中,因为需要大量通入空气,所以必须高度注意由空气而来的污
染。噬菌体在干燥状态比湿润状态稳定,从空气中分离到的耐干燥的噬菌体, 能长时间(半年以上)存活而浮游于空气中,是造成噬菌体污染的重要原因,要 特别重视
2019/9/18
5.感染噬菌体后的发酵罐及其相关联 的系统处理
拦截都计算在内的,故0.01um只是个相对精度,实际上膜的绝对精度在 0.2um左右,故0.01um的空气过滤器可以挡住一部分噬菌体,但不能完全 挡住。用过滤器的洗脱液经电镜观察,可以看到噬菌体的存在。
(2)..噬菌体不耐热,65℃以上的温度可杀死噬菌体。 我们所说的热灭菌是指达到一定的温度并维持一定的时间,使微生物致
(7).空气总管用5%甲醛熏蒸4h,要求每个支路都要消到,再用蒸汽冲刷3h, 最后用空气吹干。

噬菌体的快速检测与防治

噬菌体的快速检测与防治

噬菌体快速检测方法一、目的要求1.定期检测生产车间空气中和二级种子罐培养液中的噬菌体污染度,观察噬菌斑的形态和大小。

2.学会快速检查发酵液中是否被噬菌体污染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噬菌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细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细胞的病毒,某种噬菌体往往只能感染一种或与它相近的某种细菌。

按其感染细菌的过程分两类:大多数烈性噬菌体侵染细菌后迅速引起敏感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子代噬菌体,因而可在含有敏感细菌的平板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噬菌斑如图1。

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呈原噬菌体(或称前噬菌体)状态,一般不引起细菌裂解,使宿主成为溶源性细菌。

在肉膏蛋白胨双层琼脂平板上产生透明噬菌斑中心的菌落,即为溶源性细菌。

了解噬菌体的特性,快速检查噬菌体,在生产和科研工作中防止噬菌体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图1 敏感细菌的平板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噬菌斑空气中和二级种子罐培养液中的噬菌体污染度是预防噬菌体的一个措施。

在连续使用特定菌株进行赖氨酸发酵时,首先是空气中的噬菌体浓度增加,数月后种子罐的噬菌体浓度也急剧增加,随之主发酵罐发酵液中的噬菌体检出浓度也就增加;当空气中的噬菌体浓度上升到每个平板达10~20PFU/ml(噬菌斑生成单位)时,二级种子罐的噬菌体浓度为40~50 PFU/ml;之后迅速增加,达到102 PFU/ml的程度,终于在主发酵罐发生溶菌。

经常检测赖氨酸分厂环境中,特别是空气中与种子罐二级种子液中的噬菌体数,就能知道环境的噬菌体污染程度,也就能预知主发酵罐中会不会发生噬菌体的污染。

噬菌体是病毒的一种,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生物,体积是细菌的1/1000左右,它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噬菌体具有非常专一的寄生性,只能在特异性寄主细胞中增殖。

由于噬菌体缺乏独立代谢的酶体系,不能脱离寄生而自行生长繁殖,因而噬菌体的繁殖必须依存于寄生菌的繁殖,只能在活的正在繁殖阶段的细胞中进行增殖。

在死的、衰老的、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中以及在代谢产物或培养基上都无法繁殖。

噬菌体的污染防治方法

噬菌体的污染防治方法

噬菌体的污染防治方法噬菌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菌体内的病毒,能够感染并杀死宿主细菌。

当噬菌体的数量过多时,会对实验室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污染防治方法。

本文将从控制实验条件、采取适当的操作措施和定期进行消毒三个方面介绍噬菌体的污染防治方法。

为了控制噬菌体的污染,首先需要对实验条件进行调节。

噬菌体对于温度和pH值的敏感度较高,因此在培养基和实验室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温度和pH值是非常重要的。

如有必要,可以配备自动温度控制和pH调节仪器。

此外,还需要确保培养基的新鲜和无菌。

定期更换培养基,使用无菌操作、灭菌操作和无菌过滤器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噬菌体的污染。

其次,采取适当的操作措施也是预防噬菌体污染的关键。

在进行细菌培养、病毒扩大和噬菌实验等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规范。

例如,戴手套、穿无菌衣物、定期清洁操作台面,避免滴管污染、提前准备好培养基等。

此外,操作过程中要避免采取高速离心和剧烈摇晃等会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以防止噬菌体的扩散。

定期进行消毒是噬菌体污染防治的另一重要措施。

可以使用消毒液对实验室设备、操作台面、培养器具等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有乙醛、过氧化氢、漂白粉和酒精等。

在消毒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和安全性。

消毒后要及时清洗,确保无残留物,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此外,还要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有一些额外的措施可以帮助预防噬菌体污染。

例如,可以使用具有高质量和高纯度的细胞培养物,以减少噬菌体感染的可能性。

另外,合理保存和管理噬菌体样品也是很重要的。

可以制备噬菌体的备份样品,避免单个样品的损坏导致污染的传播。

当发现实验中出现疑似噬菌体污染时,应及时停止实验,隔离可能感染的培养物,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验证。

总之,噬菌体的污染对实验室工作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采取适当的操作措施和定期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预防噬菌体的污染。

杀灭噬菌体的方法有

杀灭噬菌体的方法有

杀灭噬菌体的方法有噬菌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菌体内的病毒,它能够感染细菌并破坏细菌的生长。

在许多情况下,噬菌体是细菌感染的原因,因此寻找杀灭噬菌体的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杀灭噬菌体的方法:1. 高温处理,高温是一种常见的杀菌方法,也适用于杀灭噬菌体。

通过暴露于高温环境,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会被破坏,从而导致其失活。

常见的高温处理方法包括热水消毒、蒸汽灭菌等。

2. 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是一种常见的杀菌方法,也可以用于杀灭噬菌体。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包括漂白粉、酒精、过氧化氢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破坏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从而达到杀灭的效果。

3. 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是一种常见的杀菌方法,也可以用于杀灭噬菌体。

紫外线能够破坏噬菌体的核酸,从而导致其失活。

在实验室和医疗设施中,紫外线照射常被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同样也适用于杀灭噬菌体。

4. 过滤,过滤是一种物理方法,可以用于杀灭噬菌体。

通过使用微孔过滤器或超滤器,可以有效地将噬菌体过滤出去,从而达到杀灭的效果。

这种方法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5. 生物控制,生物控制是一种新颖的杀菌方法,可以用于杀灭噬菌体。

通过使用一些特定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可以达到杀灭噬菌体的效果。

这种方法在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杀灭噬菌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噬菌体的特性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杀菌,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希望以上方法可以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杀灭噬菌体的方法有

杀灭噬菌体的方法有

杀灭噬菌体的方法有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们可以通过感染细菌来繁殖并最终导致细菌的死亡。

在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噬菌体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和基因工程技术中。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杀灭噬菌体,以防止其对细菌的感染或者在实验室中的不必要干扰。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杀灭噬菌体呢?首先,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化学消毒剂来杀灭噬菌体。

例如,乙醛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它可以有效地灭活噬菌体。

此外,过氧化氢和乙醇也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医疗环境中,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可以用来灭活噬菌体。

其次,高温是另一种常见的杀灭噬菌体的方法。

噬菌体通常对高温比较敏感,因此将其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以有效地杀灭噬菌体。

例如,将含有噬菌体的培养基或溶液加热至100摄氏度以上一段时间,可以达到灭活噬菌体的目的。

此外,紫外线辐射也是一种常用的灭活噬菌体的方法。

紫外线可以破坏噬菌体的DNA,使其失去复制和感染细菌的能力。

因此,在实验室中,经常会使用紫外线灯来对工作台、设备和培养皿进行消毒,以防止噬菌体的污染。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物理和化学手段可以用来杀灭噬菌体,例如超声波处理、高压处理、离子辐射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灭活噬菌体,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杀灭噬菌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在实验室和医疗环境中,灭活噬菌体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对细菌的感染和传播。

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各种灭活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以便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希望本文所述的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噬菌体的污染防治方法

噬菌体的污染防治方法

噬菌体的污染和防治在许多发酵生产中,如氨基酸发酵、丙酮—丁醇发酵和抗生素发酵中常常遇到噬菌体(bacteriaphage)污染,引起溶菌,并随之出现发酵迟缓或停止发酵等异常现象。

本节主要介绍噬菌体污染的特征,检查方法及防治措施。

一噬菌体污染的特征1 发酵液光密度上升缓慢,甚至下降,肉眼可见发酵液逐渐变清;2 耗糖速度缓慢或停止,产物生成量少或不增加,发酵液中残糖高;3产生大量泡末,发酵液呈粘稠状;4 菌体不规则,甚至出现畸形.二噬菌体的检查方法1.双层琼脂平板法(1)双层琼脂平板的制备:先用7~8mL 2%的琼脂培养基作底层,凝固后,加入3~4mL 冷至45℃的1%琼脂上层培养基(其中含0。

2mL发酵菌种悬液和0. 1mL待检发酵液),让其平整凝固;(2)在发酵菌的适宜温度下培养,若是细菌,一般培养16~20小时。

(3)检查有无透明的噬菌斑。

2.液体培养检查法将培养基、发酵菌种及待检发酵液三者混合,培养后观察培养液是否变清.3.斑点试验法先制备好涂布有发酵菌种的平板,再用接种环或无菌吸管取少许发酵液在平板上点种,培养后,观察是否有噬菌斑。

4.玻片快速法将发酵菌种、发酵液和少量琼脂培养基(含0。

5~0.8%的琼脂)混匀后涂布于无菌载玻片上,经短期培养后,在低倍镜下观察是否有噬菌斑。

三噬菌体的防治发酵液中污染噬菌体,不外乎有两种原因。

1 菌种本身带噬菌体,特别是溶源性噬菌体,对这种菌种,一经发现,应立即弃去。

2 生产的环境中有噬菌体。

因此,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1 决不使用可疑菌种;2 清除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噬菌体.能灭菌的灭菌,能消毒的消毒,搞好清洁卫生工作;3 选育抗噬菌体菌株4 轮换使用菌株。

因为一个菌株用的时间一长,就有可能出现该菌种的噬菌体.5 注意通气质量。

取风口应设在30~40米的高空,空气过滤器要保证质量;四发酵液污染噬菌体后的抢救措施如果一旦发现噬菌体污染,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1.若在发酵前期污染了噬菌体,因为此时耗糖还不多,常用以下措施(1)补加抗性种子,并根据发酵液中的营养多少,适当补加营养物质;(2) 补加约50%的已培养至对数期的正常的发酵液,再进行发酵;(3) 若噬菌体轻度污染,菌体仍能较正常地生长,并积累代谢产物,则可照常进行发酵,若污染严重,则用加热法(70~80℃)灭活噬菌体,放罐后重消毒。

噬菌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噬菌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噬菌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噬菌体是一种比细菌小的多的微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噬菌体不能单独生长,必须寄生在细菌体内才能存活,也就是说只有细菌存在的情况下噬菌体才能正常生长.感染噬菌体的细胞在早期不易鉴别,随着噬菌体的迅速生长增殖,发酵可能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俗称异常发酵.其一般的症状是发酵开始时候一切正常,但是到某一时期,发酵液的泡沫突然大量增加,营养物质浓度不再下降,耗氧率降低,PH值升高,发酵温度不再升高,酶活力也不再增高,随后发酵液变稀薄,但是过滤反而困难,镜检菌体明显减少,细胞异形并出现菌体碎片等现象,最后导致发酵全部失败。

`防止噬菌体感染的主要措施:1.轮换菌种生产,噬菌体对寄主有一定的专一性,不同亲缘的菌种不受同一噬菌体的侵蚀,为了防止噬菌体对生产造成的危害,可以经常轮换非亲缘的菌种进行生产。

2.选育抗噬菌体的菌株进行生产.3.可以利用药剂防止噬菌体侵蚀,但是会影响生产的正常发酵。

4.最主要的还是以预防为主,生产上使用的菌种不让它在车间环境中长期蔓延,噬菌体就没有可寄生的活菌,也就没有噬菌体的滋长场地和繁殖条件。

生产用菌体在车间环境中之所以能够蔓延,是由于带活菌的发酵液体洒在车间场地和下水道等处以及排风管所排出的雾沫中带有活菌,致使噬菌体得到滋长的寄主和蔓延的场地,然后噬菌体随着风沙尘埃而传播,潜入生产的各个环节。

因而经常保持车间环境卫生是防止噬菌体危害的最有效措施。

为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和发酵的成功率,现在对平台做以下要求:1.配完料打上去,必须及时清洗配料罐,并将其排污阀打开,打料管道最好在打第二罐料时多补充清水洗管道,清洗和清理配料工作台面;2.接种完毕,拔接种管时喷出的种子液必须马上檫干净,并且及时用喷雾器喷次氯酸进行台面消毒;3.每次取样必须有桶在下面接放出的酶液,用蒸汽吹取样口几分钟,桶中的酶液前期全部倒入平台下的水沟,后期取样有一定的酶活的酶液和做小试的酶液全部倒入反应罐中,并及时清洗桶和取样桶,取样后要及时用次氯酸进行空间消毒;4.每次压罐要检查管路是否有渗漏,有溅出来的酶液必须及时檫干净,管路在压完后必须用蒸汽吹几分钟,压完后要用次氯酸消毒。

第七章 杂菌和噬菌体的防治

第七章 杂菌和噬菌体的防治

3、发酵中期染菌:发酵中期染菌将严重干扰生产菌 的代谢,影响产物的生成;染菌后应根据发酵类型, 产物性质和生成情况,所染杂菌的性质,幅度和危害 程度、营养成分消耗等具体情况分别处理。一般 可以加入适当的杀菌剂或抗生素以及正常的发酵 液,以抑制杂菌的生长速度,也可采取降低培养温度, 降低通风量、停止搅拌,少量补糖等措施进行处理。 4、发酵后期染菌:如果染菌量不太多,可继续进行发 酵;如污染严重,一般采取提前放罐; 发现染菌后,应放罐、洗罐再全面检查、消毒,并 对管道彻底灭菌后才能再次用于发酵;
4、培养基和设备灭菌必须彻底: (1)对于麸皮、黄豆饼一类固形物含量较多的培养基,采用 罐外预先配料,再转至发酵罐内进行实罐灭菌较为有效; (2)对于培养基灭菌,在灭菌升温时,要打开排气阀门,使蒸 汽能通过并驱除罐内冷空气,避免由于假压而造成的培 养基灭菌不彻底。 (3)添加消泡剂,防止泡沫中杂菌未杀死,防止泡沫升顶溢出; 5、加强空气净化,防止空气带菌: (1)减少进口空气的含菌数; (2)加强对空气的除油、除水,提高介质过滤效率; (3)合理设计过滤器。
2、消灭设备和管道死角: 常见的死角有,排气挡板有死角;不用的开孔法兰造成死 角;温度计套子造成死角;取样管焊接时造成死角;冷却 管排管支架焊接有死角;法兰连接、阀门有死角;罐底 积渣,不锈钢衬里焊接不好有死角;淀粉培养基灭菌时温 度高,而造成在罐内各部位粘结成为死角; 防止死角的措施,发酵罐每使用一次要彻底 洗刷一次,消除死角; 3、防止设备渗漏:设备经常受高温、高压 和突然冷却冲击,容易腐蚀、穿孔、渗漏体的类型和生物学特性(略) 二、噬菌体的侵染和增殖过程 噬菌体碰撞吸附在细胞上→尾髓穿透细胞壁→核酸注 入→以噬菌体DNA为膜板,噬菌体mRNA合成→早期蛋 白质合成→噬菌体DNA复制→后期蛋白质合成→噬菌 体成熟→溶菌→噬菌体释放

关于噬菌体的防护制度

关于噬菌体的防护制度

关于噬菌体的防护制度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可以感染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并导致其裂解和死亡。

在实验室和工业领域中,噬菌体经常被用于研究和生产中,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来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噬菌体的防护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个人防护、废弃物处理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一、实验室安全1.实验室分区: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清洁区用于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后的清洁工作;半污染区用于实验操作;污染区用于处理被噬菌体污染的物品和废弃物。

2.安全设施:实验室应配备生物安全柜、防护眼镜、手套、实验服等安全设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操作规范:实验室应制定操作规范,包括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工作人员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4.培训和教育:实验室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噬菌体和其他微生物的认知水平,加强安全意识。

二、个人防护1.手套和实验服:工作人员在接触噬菌体时,应戴手套和实验服,以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粘膜。

2.防护眼镜: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以避免眼部受到污染。

3.面部保护: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使用面部保护器具,如面罩或防护屏,以避免面部受到污染。

4.个人卫生: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剪指甲等,以避免将噬菌体传播给其他人。

三、废弃物处理1.废弃物分类:废弃物应分为感染性废弃物和非感染性废弃物。

感染性废弃物包括被噬菌体污染的物品和废弃物,非感染性废弃物则不包括。

2.感染性废弃物处理:感染性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高温或化学消毒处理,以确保其无害化。

3.非感染性废弃物处理:非感染性废弃物可以按照一般废弃物进行处理。

四、应急处理1.应急预案:实验室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被噬菌体感染的工作人员的治疗和隔离措施、实验室和设备的消毒处理等。

2.紧急处理:如果工作人员被噬菌体感染,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噬菌体的污染和防治
在许多发酵生产中,如氨基酸发酵、丙酮-丁醇发酵和抗生素发酵中常常遇到噬菌体(bacteria phage污染,引起溶菌,并随之出现发酵迟缓或停止发酵等异常现象。

本节主要介绍噬菌体污染的特征,检查方法及防治措施。

噬菌体污染的特征
1 发酵液光密度上升缓慢,甚至下降,肉眼可见发酵液逐渐变清;
2 耗糖速度缓慢或停止,产物生成量少或不增加,发酵液中残糖高;
3 产生大量泡末,发酵液呈粘稠状;
4 菌体不规则,甚至出现畸形。

二噬菌体的检查方法
1.双层琼脂平板法
(1)双层琼脂平板的制备:先用7~8mL 2%的琼脂培养基作底层,凝固后,加入3~4mL冷至45C的1%琼脂上层培养基(其中含0.2mL发酵菌种悬液和0.
1mL 待检发酵液),让其平整凝固;
2)在发酵菌的适宜温度下培养,若是细菌,一般培养16~20小时。

3)检查有无透明的噬菌斑。

2.液体培养检查法
将培养基、发酵菌种及待检发酵液三者混合,培养后观察培养液是否变清。

3.斑点试验法
先制备好涂布有发酵菌种的平板,再用接种环或无菌吸管取少许发酵液在平板上点种,培养后,观察是否有噬菌斑。

4.玻片快速法
将发酵菌种、发酵液和少量琼脂培养基(含0.5~0.8%的琼脂)混匀后涂布于
无菌载玻片上,经短期培养后,在低倍镜下观察是否有噬菌斑。

三噬菌体的防治
发酵液中污染噬菌体,不外乎有两种原因。

1 菌种本身带噬菌体,特别是溶源性噬菌体,对这种菌种,一经发现,应立即弃去。

2 生产的环境中有噬菌体。

因此,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 决不使用可疑菌种;
2 清除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噬菌体。

能灭菌的灭菌,能消毒的消毒,搞好清洁卫生工作;
3 选育抗噬菌体菌株
4 轮换使用菌株。

因为一个菌株用的时间一长,就有可能出现该菌种的噬菌体。

5 注意通气质量。

取风口应设在30~40 米的高空,空气过滤器要保证质量;
四发酵液污染噬菌体后的抢救措施
如果一旦发现噬菌体污染,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若在发酵前期污染了噬菌体,因为此时耗糖还不多,常用以下措施
1)补加抗性种子,并根据发酵液中的营养多少,适当补加营养物质;
2)补加约50%的已培养至对数期的正常的发酵液,再进行发酵;3)若噬菌体轻度污染,菌体仍能较正常地生长,并积累代谢产物,则可
照常进行发酵,若污染严重,则用加热法(70~80C)灭活噬菌体,放罐后重消
毒。

2.若在发酵中后期污染了噬菌体,且比较严重,则应提前放罐,尽快提取
产物。

发酵罐、管道、洗涤水及用具均应彻底灭菌,防止噬菌体扩散而造成新的
污染。

并及时改用抗该噬菌体的生产菌株。

3.对某些产品可用药物防治。

选择能特异性地抑制噬菌体而对生产菌株及其发酵产物的积累和提取均无影响,又符合卫生要求、对人无毒的药物。

尽可能选活性高(用药量少)、价格低的药物。

如在谷氨酸发酵中常选用的药物有:
螯合剂。

如植酸盐( 0.05~1%),柠檬酸盐( 0.2~0.5%),草酸盐( 0.2~0.
5%),三聚磷酸盐( 0.5~1%)等可抑制噬菌体的吸附或阻止 DNA 的注 入;
表面活性剂。

0.01~0.2%的聚乙二醇单酯、聚氧乙烯烷基醚、土温 20、土
温 60 等。

主要作用于寄主细胞表面,抑制噬菌体在细菌上的吸附。

抗菌素。

如 1ug/mL 的金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抑制噬菌体蛋白质的合 成;
N-脂酰氨基酸。

是一类具有16~18个碳原子的衍生物。

如20ug/mL 的N- 棕榈酰-
L-谷氨酸,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噬菌体核酸的复制或子代噬菌体的 成熟
把污染的种子划线接种分离, 然后挑几个典型的菌落分别编号后做两种不同 的处理,一种是扩大培养后涂平板观察, 另一种是按你原先的方法用液氮保藏后
再涂平板观察,比较同一个菌落的不同处理的子代有无区别
关键是环境的控制,尤其是发酵液的处理,要求取样、洗罐等任何含有细
胞的物质都要处理,比如取样后,多余的液体放入漂白粉溶液内,等等,另外环 境的监控也很重要, 比如噬菌斑的检测。

如果环境解决不了, 相当于富集了足够 的噬菌体在环境内,你的空气过滤系统肯定不能过滤,不污染才怪。

漂白粉刺激最大,也最有效。

1)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