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
防汛应急预案制定要领
防汛应急预案制定要领随着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防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汛应急预案是提高应对水灾能力的关键。
下面将从准备工作、组织机构、任务分工、资源保障、演练体系等方面介绍防汛应急预案制定的要领。
一、准备工作1.收集资料:首先要收集当地水文、气象、地质等相关资料,了解潜在的灾害风险点和影响范围,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2.制定评估:对区域内可能发生的汛情进行评估,包括历史资料分析、统计预测等,制定不同水情下的应急处置方案。
3.明确责任人员:确定防汛应急预案的责任人员和责任部门,建立起清晰的指挥体系,确保应急处置的高效有序。
二、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设立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由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组长,包括相关部门主管副组长等,负责决策和统筹协调。
2.指挥部:设立防汛应急指挥部,由专业的水务、气象等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置工作。
3.支持组:设立后勤支持、信息通讯、志愿者等支持组,协助指挥部完成各项任务,确保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
三、任务分工1.预警监测:负责汛情监测和信息报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群众采取防汛措施。
2.应急处置: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和抢险投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善后评估:负责灾后评估和防汛工作总结,为下一次防汛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四、资源保障1.物资准备:积极储备防汛应急物资,包括抢险工具、救援装备、食品水药等,确保灾后救援有力量支撑。
2.人员准备:建立健全的人员储备库,培训应急队伍,提高应对水灾的应急处置能力。
3.装备保障:更新维护抢险装备和通讯设备,确保救援设施运转正常,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演练体系1.定期演练:制定防汛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评估改进:每次演练后要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3.外协合作:与相关单位和社会组织建立合作机制,建立起多方协同的救援体系,提高应对水灾的综合能力。
项目法人防洪预案编制要点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项目在雨季或洪水期间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洪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4. 《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6.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设计文件7.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防洪要求三、编制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全民参与3.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合理4. 灵活应对、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四、适用范围本防洪预案适用于项目法人管理的所有建设项目,包括在建、在建未完工、已完工等。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项目防洪指挥部,负责项目防洪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
3. 各相关部门及施工单位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各自范围内的防洪工作。
六、防洪措施1. 工程措施(1)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防洪设计,确保工程结构安全。
(2)完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3)加强水库、堤坝、泵站等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2. 非工程措施(1)加强洪水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洪水信息。
(2)制定洪水调度方案,确保洪水在安全范围内下泄。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员防洪意识。
(4)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计划,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七、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根据洪水预报和预警信息,启动预警响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项目安全。
2. 紧急响应当洪水达到紧急程度时,启动紧急响应,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关闭设备,切断电源,确保设备安全。
(3)采取应急措施,降低洪水风险。
(4)向上级报告灾情,争取支持。
八、后期处置1. 洪水过后,及时开展灾情评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2. 修复受损设施,确保项目恢复正常运行。
3. 加强防洪设施建设,提高项目防洪能力。
城市防洪预案编制大纲
城市防洪预案编制大纲我国现有设市城市670座,其中有防洪任务的城市639座,占城市总数的95%。
据不完全统计,城市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66%。
因此,确保城市防洪安全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必须高度重视。
1998年长江、嫩江大水,九江市堤防决口,武汉、哈尔滨等城市堤防发生重大险情,直接威胁着城市安全,由于汛前制定了防洪预案,使得抗洪抢险工作组织有序,措施得力,有效地控制了洪灾的扩展和发生。
因此,编制城市防洪预案是城市防汛工作的重要内容。
根据《防洪法》和有关规定,各地防汛部门应组织编制城市防洪预案。
为了规范此项工作,统一格式和要求,特组织编写了城市防洪预案编制大纲,供各地参照执行。
第一章第一节编制依据《水法》、《防洪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国家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
流域规划及城市防洪规划等专业规划。
巳批准的防洪调度方案、流域防洪预案及上一级或同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防洪预案。
国家防总办公室制定的《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办河〔1996〕26号)等。
第二节编制目标从减轻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而预先制定防御方案、对策、措施,给各级防汛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提供依据等方面叙述城市防洪预案编制的目标,并对城市防洪预案编制目的、意义、必要性作出简要说明。
第三节编制原则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
各有关部门根据防洪预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编制城市防洪预案应密切结合防洪工程现状、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城市发展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修订、完善。
城市防洪预案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城市概况第一节城市经济概况全市城区人口、面积、产值、固定资产,各种重要设施,包括特大型企业、交通干线、重要军事设施(需保密者除外)等。
2024年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的编制导则(2篇)
2024年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的编制导则一、引言水库是我国重要的水利设施之一,起着调节水资源、保障灌溉、发电和防洪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预,水库防洪任务日益繁重和复杂。
为了更好地应对水库防洪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编制一份科学、完备的水库防洪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预案目标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的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细致调度和有效应对,最大程度减少水库防洪灾害的发生,确保水库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和防洪安全。
三、预案原则1.科学性原则:依据水库特点、历史洪水资料和气象预报,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洪措施,提高防洪能力。
2.灵活性原则:根据洪水情况和水库调度需要,随时调整、修改预案的实施策略。
3.统一性原则:确保水库管理部门、调度员、群众和相关机构之间的信息通畅和协作配合。
4.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水库防洪预案的内容和实施情况,提高社会信任度和参与度。
四、预案制定流程1.组织编写:由水库管理部门成立编写组,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负责预案的编写工作。
2.数据收集:收集水库历史洪水资料、气象数据、水尺变化等相关信息,分析水库特点和潜在风险。
3.风险评估:结合历史洪水和气象预报,评估不同洪水水位对周边区域的影响,确定水库的防洪控制水位。
4.编制应急预案:根据水库特点和防洪控制水位,制定不同洪水水位下的应急预案和预警措施。
5.内部论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预案的内部论证和修改,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6.公示和采纳:向社会公示预案的内容和实施策略,接受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预案的最终版本。
7.培训和演练:组织水库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预案培训和实际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五、预案内容1.应急预警措施:根据水库调度和降雨预报,发布相应的水位和洪水预警信息。
2.疏散和转移:根据洪水情况,及时组织周边居民和群众疏散和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3.水库调度措施:根据洪水水位和水库容量,合理调整水库的蓄水和放水计划,降低洪峰流量和洪水冲击力。
防洪应急预案要点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洪水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防洪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在防洪工作中,针对洪水灾害的预防、应对、救援和恢复等方面的工作。
三、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汛期不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建立健全防洪体系,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防洪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科学决策,高效处置。
根据洪水灾害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5.信息公开,舆论引导。
及时发布洪水灾害预警信息,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防洪指挥部。
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防洪工作。
2.设立应急办公室。
负责日常工作,包括信息收集、分析、预警发布、应急处置等。
3.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防洪责任。
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洪工作;企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的防洪工作;居民个人负责本家庭的防洪工作。
五、监测预警1.加强洪水监测。
建立健全洪水监测网络,实时掌握洪水动态。
2.加强预警发布。
根据洪水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范措施。
3.加强信息共享。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之间要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应急处置1.启动应急响应。
根据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2.疏散转移。
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受威胁地区的人员及时疏散转移。
3.抢险救援。
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恢复重建。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七、总结评估1.及时总结防洪工作经验,分析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工程项目防汛预案编制要点
工程项目防汛预案编制要点工程项目防汛预案编制要点一、引言工程项目防汛预案编制是为了减少或避免工程项目在洪涝灾害中的损失,确保人员安全和工程质量。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工程项目防汛预案编制的要点,以指导实践工作。
二、预案编制步骤1. 汇集资料:收集有关项目区域的水文、地质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资料,全面了解项目所处地区的洪涝情况、历史洪水水位及其时间、洪水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等。
2. 制定预案编制组织机构: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和重要性,确定预案编制的责任部门和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3. 制定预案编制工作计划: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4. 安排组织编制工作:按照工作计划,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各项工作,包括调研、会商、论证等。
5. 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历史洪水情况和工程条件的综合评估,确定项目对洪水的承受能力、可能的灾害风险和脆弱性等。
6. 制定防汛方案: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制定预案的具体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的洪水安全标准、洪水预警和监测措施、应急响应和救援保障措施等。
7. 预案审核和修改:将编制好的预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8. 培训和演练:对项目相关人员进行防汛预案的培训,增强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并定期组织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预案编制要点1. 确定洪水安全标准: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和功能,确定合理的洪水安全标准,包括设计洪水位、洪水流量和洪水持续时间等。
2. 建立洪水监测体系: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建立完善的洪水监测体系,包括水文站网、监测设备和通讯系统等。
3. 制定洪水预警机制:根据洪水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洪水预警机制,确保及时有效地发布预警信息。
4. 配置应急物资和器材:根据预案要求,合理配置应急物资和器材,包括应急救援设备、药品和食品等。
5. 制定救援和抢修措施: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救援和抢修措施,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水利工程施工度汛方案编制指南(试行)
水利工程建设防洪方案编制导则(试行)1.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1 编制依据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工程建设合同、设计文件、度汛技术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当地防汛指挥部、水行政主管部门等的要求。
〔本方案编制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主席令第88号,2016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务院令第86号,2011年第二次修订);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6号,2019年水利部令第50号修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水利建设项目稽察常见问题清单(2021版)。
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1、防洪标准GB 50201—201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 252—2017、防汛储备物质验收标准 SL 297—2004、防汛物质储备定额编制规程 SL 298—200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L 303—201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 SL 398—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规范 SL 623—2013、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 SL 645—201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SL 721—2015、水电工程施工期防洪度汛报告编制规程 NB/T 10492—2021、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度汛风险评估规程 DL/T 5307—2013。
3.流域综合规划、流域防洪规划等;4.设计文件及批文,施工合同、设计图纸、度汛技术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5.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对本项目防洪的要求和批准的防洪规划等。
〕1.2 适用范围对于有防洪任务的项目,应制定机构防洪方案。
明确本方案涵盖时段、覆盖工程范围;本工程与其他邻近项目、流域防洪度汛的关系。
(度汛方案的编制可根据项目度汛具体情况,对本大纲编制内容进行增减;本方案适用时段应充分考虑汛期相应的时间;覆盖范围主要包括工程本身范围以及对上下游可能影响范围;并简要说明本工程防洪方案在影响范围内对上下游相邻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河流防洪的影响。
城建工程防汛预案编制要求
为有效应对城市建设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城市建设工程的防洪抗灾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城市防洪规划规范》3.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4. 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标准三、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3.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原则4.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四、编制内容1. 总则(1)编制目的:确保城市建设工程在洪水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防洪抗灾工作。
(2)编制依据:上述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3)适用范围:适用于城市建设工程中的防洪抗灾工作。
2. 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1)风险评估:对城市建设工程可能遭受的洪水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包括洪水类型、洪峰流量、淹没范围、损失程度等。
(2)应急响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预警、疏散、救援、恢复等。
3. 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防汛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城市建设工程防洪抗灾工作。
(2)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防洪抗灾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
4. 防洪措施(1)工程措施:加强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如堤防、泵站、排水设施等。
(2)非工程措施:加强防洪监测、预警、宣传、培训等工作。
5. 应急救援(1)人员疏散:制定人员疏散方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2)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医疗救护: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保障伤员救治。
6. 后期处置(1)灾情调查:对受灾情况进行调查,评估损失。
(2)恢复重建:制定恢复重建方案,尽快恢复城市建设工程的正常运行。
(3)总结评估:对防洪抗灾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完善预案。
五、编制要求1. 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建设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2. 预案内容应全面、系统、科学,具有可操作性。
3. 预案编制要遵循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合规性。
安保防洪预案编制要点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单位正常运转,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提高全体员工的防洪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洪水来临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防洪抗灾工作。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3.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4.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 国家防办印发的《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点)》6. 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单位所在区域内的防洪抗灾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 单位内部防洪设施的建设和管理2. 洪水预警、监测和报告3. 洪水应急响应和救援4. 洪水灾害善后处理四、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抢结合2.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3.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4. 科学决策,高效应对5. 信息公开,广泛动员五、预案内容1. 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防洪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防洪抗灾工作。
(2)设立防洪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洪工作协调、组织、监督和检查。
(3)成立应急抢险队伍,负责防洪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
2. 洪水预警、监测和报告(1)建立健全洪水预警系统,及时获取洪水信息。
(2)加强洪水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明确报告程序,确保信息畅通。
3. 洪水应急响应和救援(1)制定洪水应急响应等级,明确不同等级的应急响应措施。
(2)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3)确保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满足抢险救援需求。
4. 洪水灾害善后处理(1)组织灾后评估,查明灾害原因。
(2)制定灾后恢复计划,确保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开展心理疏导,关注受灾群众心理需求。
5. 保障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防洪意识。
(2)完善防洪设施,确保防洪安全。
(3)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预案落实到位。
六、预案实施与评估1. 预案实施(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2)加强培训,提高应急抢险队伍素质。
《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文件办河[1996]26号关于印发《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黄河防总,长江中下游防总,各流域机构:防汛实践证明,编制好防洪预案是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的重要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有关法规,我办组织制订了《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现予印发,请各地在编制防洪预案时参照执行。
目前即将进入汛期,请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抓紧组织有关部门制订或修订各类防洪预案,在执行《要点》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我办。
附件: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一九九六年四月十四日主题词:防洪预案要点通知--------------------------------------------------------------------------------广东省三防办翻印转发各市、县三防指挥部(共印140份)--------------------------------------------------------------------------------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一、总则二、编制范围和审批权限三、基础资料四、防御洪水方案的编制内容五、实施措施的编制内容--------------------------------------------------------------------------------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一、总则1.1 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关于制定防御洪水方案的规定,特提出防洪预案编制要点。
1.2 防洪预案即防御江河洪水灾害、山地灾害(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台风暴潮灾害、冰凌洪水灾害以及突发性洪水灾害等方案的统称,是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而预先制定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是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
编制防汛预案的重点
编制防汛预案的重点防汛预案编制是防御洪水、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编制防汛预案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防为主,防抢结合防汛预案的编制应以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的原则,确保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预防为主,是指在预案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洪水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危害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灾害的发生。
防抢结合,是指在灾害发生时,要迅速启动预案,组织抢险救灾,尽可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全面部署,保证重点防汛预案的编制应全面部署,保证重点。
全面部署,是指在整个洪水防御过程中,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和环节,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保证重点,是指对于一些重要地区、重要设施和重要时段,要制定特别的预案,确保这些部位的安全。
三、统一指挥,统一调度防汛预案的编制应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在灾害发生时,应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统一调度资源,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汛预案的编制应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水库、堤防、排水设施等水利工程的调度和运用。
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预警预报、信息公开、宣传教育、转移安置等。
这两类措施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防汛预案。
五、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团结抗洪防汛预案的编制应尽可能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团结抗洪。
在灾害发生时,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共同应对洪水灾害。
在编制防汛预案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预案内容。
这些内容包括:预警预报、抢险救灾、转移安置、灾后重建等。
同时,还需要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确保在灾害发生时,各级责任人能够迅速行动,履行自己的职责。
防汛预案编制注意事项
防汛预案编制注意事项防汛预案编制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防汛工作中,防汛预案起到了指导和协调作用,是防汛工作的核心文件。
编制一份科学、合理、实用的防汛预案,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防汛预案编制的注意事项:一、充分了解和分析当地的自然灾害情况在编制防汛预案之前,需要对当地的自然灾害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这包括历史上的洪水情况、河流湖泊的特性、地形地貌、气候变化趋势等因素。
只有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灾害情况,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汛预案。
二、明确防汛目标和要求防汛预案的编制需要明确防汛的目标和要求。
这包括确定保护的对象,如人口、财产、基础设施等;确定防汛的标准,如洪水位、降雨量等;确定防汛的措施和手段,如排水、疏导、转移等。
只有明确了防汛目标和要求,才能确保防汛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三、制定科学的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是防汛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考虑预警指标的选择、预警阈值的确定、预警信息的传递和接收等多个方面。
预警系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防汛工作的效果。
因此,在编制防汛预案时,需要充分研究和分析预警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四、合理规划防汛资源防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是防汛预案编制的重要内容。
这包括防汛物资的储备、防汛设备的配置、防汛队伍的组建等。
在编制防汛预案时,需要合理规划防汛资源,确保在防汛工作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种情况。
五、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措施应急响应措施是防汛预案的核心部分。
在编制防汛预案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洪水等级和灾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这包括疏导和转移群众、抢险救援、恢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应急响应措施的制定需要具体、明确,易于操作和执行。
六、加强宣传和培训防汛预案的编制和实施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因此,在防汛预案编制过程中,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如宣传册、培训会、演练等形式,向群众普及防汛知识,提高群众的防汛意识和自救能力。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要点
防汛抗旱工作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以下列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要点:一、编制目的1. 建立科学规范、协调有序、高效处置的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指挥体系;2. 指导应对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3. 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4. 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4.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5.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6. 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7. 本地区实际情况。
三、适用范围1. 行政区域内洪水、干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2. 各级各类水利工程、基础设施、重要物资储备等领域的防汛抗旱工作;3. 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社区的防汛抗旱工作。
四、工作原则1.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2.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3. 坚持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城乡统筹、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4. 坚持依法管理、社会参与。
五、事件分级1. 根据灾害程度,将水旱灾害分为四个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2.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灾害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
六、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调度;2. 设立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信息报送;3. 设立各类工作组,如:抢险救援组、物资保障组、医疗卫生组、转移安置组等。
七、应急处置措施1. 灾害预警:建立健全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 应急响应:根据灾害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组织抢险救援;3. 灾害救助:组织开展灾民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心理疏导等工作;4. 灾后重建:组织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防洪预案编制细则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防洪预案编制细则。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5.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6. 《水利大坝安全条例》7. 地方性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三、编制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3. 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实效性强4. 预案编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四、编制内容1. 预案概述(1)编制目的和依据(2)适用范围(3)编制原则2.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1)洪水灾害风险分析(2)其他灾害风险分析3. 防洪组织体系(1)领导机构及职责(2)部门职责(3)基层组织及职责4. 防洪工程措施(1)防洪工程布局(2)防洪工程标准(3)防洪工程管理5. 非工程措施(1)监测预警(2)防汛调度(3)应急抢险(4)人员疏散(5)信息发布6. 预案实施与保障(1)预案培训与演练(2)经费保障(3)物资储备(4)通信保障(5)监督检查7. 预案修订与评估(1)修订条件(2)修订程序(3)评估与反馈五、编制程序1. 收集资料: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灾害风险分析、防洪工程现状等资料。
2. 组织调研:对防洪重点区域、防洪工程、基层组织等进行调研。
3. 编制预案: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调研结果,结合实际情况,编制防洪预案。
4.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5. 公开征求意见:将预案提交相关部门和单位征求意见。
6. 审批发布:经批准后,正式发布防洪预案。
六、实施与监督管理1. 预案实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做好防洪工作。
2. 监督检查: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预案落实到位。
3. 评估与反馈:定期对预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反馈问题,修订完善预案。
水库防洪抢险预案编制大纲
为提高我国水库防洪抢险能力,确保水库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特制定本预案编制大纲。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3.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4. 《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文件[2006]9号)5. 《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文件[1996]26号)6. 《关于明确水库水电站防汛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水利部2005.10.18)7. 《防洪标准》(GB50201-2014)8.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17)9.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10. 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三、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3.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4.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5. 科学决策,高效实施四、预案内容1. 总则(1)编制目的(2)编制依据(3)适用范围(4)工作原则2. 工程概况(1)水库基本情况(2)水库上下游防洪工程概况(3)水库周边社会经济概况3. 防洪风险分析(1)洪水灾害类型及成因(2)水库防洪标准及设计洪水(3)水库防洪能力分析(4)水库上下游防洪工程协调配合4. 防洪抢险组织体系(1)组织机构及职责(2)人员配备及培训(3)物资储备及调度(4)通讯联络及信息共享5. 防洪抢险措施(1)工程措施(2)非工程措施(3)应急抢险技术措施(4)应急物资保障措施6. 预警与信息发布(1)预警信号发布及传播(2)信息报送及反馈(3)应急响应启动7. 应急响应(1)应急响应级别及启动条件(2)应急响应流程(3)应急响应措施(4)应急撤离与安置8. 恢复重建(1)灾后评估(2)灾后重建计划(3)恢复重建措施9. 预案管理与演练(1)预案管理(2)预案修订(3)预案演练五、附则1. 预案解释权2. 预案实施日期3. 预案修订程序本预案编制大纲旨在指导水库防洪抢险预案的编制工作,各级水利部门和水库管理单位应根据本大纲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水库防洪抢险预案。
防汛应急预案重点
防汛应急预案重点一、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我国在汛期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江河、湖泊、水库、重点防洪地区和其他易受洪水、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
三、预案编制原则1. 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 预防为主,防抢结合。
3.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4. 全面部署,突出重点。
5. 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6. 科学应对,快速反应。
四、预案主要内容1. 组织指挥体系(1)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指挥。
(2)地方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汛抗旱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指挥。
(3)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防汛抗旱工作。
2. 预警预报(1)气象预警:气象部门负责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暴雨、台风等气象预警信息。
(2)洪水预警:水利部门负责监测水位、雨情等信息,及时发布洪水预警。
(3)地震预警:地震部门负责监测地震信息,及时发布地震预警。
3. 应急响应(1)Ⅳ级响应: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Ⅳ级响应:- 预报显示,未来24小时内,将有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重点防洪地区;- 重点防洪地区水位接近或超过警戒水位;- 重点防洪工程出现重大险情。
(2)Ⅲ级响应: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Ⅲ级响应:- 预报显示,未来24小时内,将有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重点防洪地区,且水位已超过警戒水位;- 重点防洪地区发生洪水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重点防洪工程出现严重险情。
(3)Ⅱ级响应: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启动Ⅱ级响应:- 预报显示,未来24小时内,将有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重点防洪地区,且水位已超过预警水位;- 重点防洪地区发生洪水灾害,造成较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重点防洪工程出现重大险情,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要点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要点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我国防洪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轻洪水灾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制定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防汛抢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洪水、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防汛抢险工作。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2)预防为主,防抢结合;(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4)资源共享,协同应对;(5)科学决策,快速反应。
二、组织指挥体系2.1 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负责全国防汛抢险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
总指挥部设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组长由国务院副总理担任,副组长由水利部、应急管理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代表。
2.2 地方防汛抗旱指挥部地方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汛抢险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
指挥部设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组长由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水利、应急等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代表。
2.3 防汛抢险队伍防汛抢险队伍由军队、武警、地方专业抢险队伍、志愿者队伍等组成,负责执行防汛抢险任务。
三、预警预报3.1 预警分级根据洪水、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预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2 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息由气象、水利、自然资源、海洋等部门根据监测数据和预测结果发布。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预警信息的传递、发布和宣传。
3.3 预警响应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组织群众转移,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四、抢险救援4.1 抢险救援队伍调度防汛抢险救援队伍根据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调度指令,迅速集结、出动,执行抢险救援任务。
防洪应急预案要点
一、适用范围本防洪应急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在防洪工作中,针对洪水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编制目的1.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洪水灾害损失。
2. 提高防洪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确保防洪工作有序进行。
3. 优化防洪资源配置,提高防洪设施的抗洪能力。
4. 增强公众防洪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三、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5. 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四、应急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4. 保障重点、兼顾一般5. 信息公开、舆论引导五、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 事故类型:洪水灾害、山洪灾害、内涝灾害等。
2. 危害程度: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六、组织机构和职责1. 成立防洪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防洪工作。
2. 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的防洪职责。
七、预防与预警机制1. 加强气象、水文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建立洪水预警发布系统,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和公众。
3. 加强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八、应急处置1. 应急处置措施: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援;疏散转移受威胁人员;修复受损基础设施;确保重要设施安全运行等。
2. 应急撤离:按照预案要求,有序组织受威胁人员撤离。
3. 应急结束:当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恢复正常秩序后,宣布应急结束。
九、信息发布1. 及时发布洪水预警、应急处置信息。
2. 保障信息传播渠道畅通,确保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十、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 储备必要的防洪物资和装备,如救生衣、救生圈、冲锋舟等。
2. 加强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在应急状态下能够正常使用。
十一、培训与演练1. 定期开展防洪应急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试行)
说明水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需采取的应急抢险和加固等各项非 常措施。 4.5 溃坝应急措施 4.5.1 溃坝洪水计算
根据溃坝计算成果提供溃坝洪水淹没图。 4.5.2 溃坝应急逃生方案
7
按照预先推测的溃坝洪水影响范围及洪水到达时间制定下游人 员紧急撤离方案,方案中要明确需紧急撤离人员范围、人数、撤离方 式和路线、安全避险地点、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 4.6 预警应急通讯措施
简述上下游工程情况及防洪标准。 2.4 水情水工监测及预报、调度
简述水库流域内气象、水文观测站点分布、观测项目、报汛方式 并附分布图;水情预报方法及调度方式;水工观测制度、观测设施及 水库工程主要部位历次观测、检查发现的异常现象和分析处理情况。 2.5 历史灾害情况及抢险措施 2.5.1 简述建库前工程所在流 域或相邻流域所发生的水文气象灾 情、地震、地质灾害等相关记录。 2.5.2 简述建库后发生的最大、最恶劣的雨情、水情、工情以及其 他突发事件;当时洪水调度情况及抢险措施。 2.6 风险分析
简述向上下游相关单位及社会发布紧急状态预警的措施。 4.6.1 警报形式
说明表示发布警报的形式、机构和权限。 4.6.2 出险标志
说明表示出险和抢险地点的标志。 4.6.3 解除警报
说明解除警报的条件、方式及发布权限等。 4.7 人员转移应急措施 4.7.1 急预案编制导则
条文说明
9
防汛总体应急预案重点
防汛总体应急预案重点一、总则1.1 编制目的做好防洪渡汛,保证抗洪抢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有效应对突发洪涝带来的危害,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国XX集团公司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国XX集团公司防汛应急预案》、《XX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1.3 防汛的分级按洪水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级:(1)重大级别二、组织体系2.1 组织机构建立防汛组织机构,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职责,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组织体系。
2.2 职责各级领导和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防汛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工作。
三、灾情预警3.1 预警行动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采取措施,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3.2 信息报告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确保洪水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给上级领导和部门。
四、应急响应4.1 分级响应机制根据洪水的严重程度,制定分级响应措施,确保各级领导和部门在应急响应中各司其职、协同配合。
4.2 应急响应程序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包括预警发布、应急队伍集结、抢险救援、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环节,确保应急响应工作有序进行。
4.3 应急结束根据洪水情况,制定应急结束的标准和程序,确保应急响应工作及时结束。
五、保障措施5.1 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健全通信与信息保障体系,确保洪水应急响应工作顺利进行。
5.2 应急队伍保障建立应急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5.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体系,确保应急物资和装备能够及时、准确地供应到灾区。
5.4 经费保障确保防汛工作所需的经费得到保障,确保防汛工作的顺利开展。
5.5 交通运输保障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保障体系,确保应急响应工作所需的交通运输需求得到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文件办河[1996]26号关于印发《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黄河防总,长江中下游防总,各流域机构:防汛实践证明,编制好防洪预案是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的重要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有关法规,我办组织制订了《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现予印发,请各地在编制防洪预案时参照执行。
目前即将进入汛期,请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抓紧组织有关部门制订或修订各类防洪预案,在执行《要点》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我办。
附件: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一九九六年四月十四日主题词:防洪预案要点通知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一、总则1.1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关于制定防御洪水方案的规定,特提出防洪预案编制要点。
1.2防洪预案即防御江河洪水灾害、山地灾害(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台风暴潮灾害、冰凌洪水灾害以及突发性洪水灾害等方案的统称,是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而预先制定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是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
1.3防洪预案编制依据的法规1.3.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条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指导纲要》等国家有关法规、条例和政策。
1.3.2流域防洪规划和防御洪水方案。
1.3.3上级和同级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以及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防洪预案。
1.3.4国家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
1.4编制防洪预案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减轻财产损失。
1.5编制防洪预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因素。
1.5.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的省长、市长、专员、县长对所辖区的防洪预案实施负总责。
1.5.2与防汛有关的各部门既要做好本部门防汛工作,又要按照各级防洪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防汛条例》的有关规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防洪预案中规定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1.6防洪预案应密切结合防洪工程现状、社会经济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编制,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订。
1.7防洪预案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编制范围和审批权限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有防汛任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企业都应编制防洪预案。
2.2防洪预案的内容应包括:原则要求;基础资料;防御方案;实施措施等四部分。
各地编制防洪预案时可根据当地主要灾害类型,编制一种或几种防洪预案。
2.3防洪预案的编制范围和审批权限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重要河段的防御洪水调度方案,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它江河的防洪预案,其所辖河段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经所在流域机构审查协调,必要时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批准。
跨地、县、市的江河防洪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或其授权的单位组织制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批准。
企业、部门、单位的防洪预案,在征得其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4防洪预案编制后,应每年进行一次修订,并在汛期之前完成上报和审批。
三、基础资料3.1区域概况流域或区域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特征,河流、湖泊、洼地情况等;防洪区和灾害威胁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耕地、人口、城镇、工业、农业、固定资产、产值、利税、文物、交通干线和军事设施等情况;堤防(海塘)、水库、蓄滞洪区、涵闸、水电站、机电泵站等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3.2流域规划确定的防洪规划、防洪工程建设等情况。
3.3洪水特性和防洪标准3.3.1历史大洪水情况洪水特性、淹没范围、灾害损失、成灾原因等。
3.3.2洪水类型及洪水特性分析分析对防洪不利的各种类型洪水及其特征3.3.3各典型年不同频率设计洪水特征分析提出洪峰水位、流量、洪量、历时等特征值。
3.4分析确定现有防洪标准,包括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防洪工程的防洪标准等。
3.5根据现有防洪标准、防洪能力和历史淹没情况,绘制可能成灾的灾害范围图,并进行风险分析。
四、防御洪水方案的编制内容4.1确定重点防护对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重点防护对象,主要是城市和人中密集的乡镇,重要工矿企业,重要交通干线,重要设施等,要列出名称、位置、高程、人口、产值、利税、现有防洪标准等。
4.2防御设防标准以内洪水方案4.2.1根据各级典型洪水的频率、洪峰、洪量和洪水过程,结合现有防洪工程标准、防洪能力及调度原则,确定河道、堤防、水库、蓄滞洪区和湖泊的调度运用方案。
按照“蓄泄兼施,以泄为主”的原则,合理安排洪水的蓄滞和排泄。
4.2.2按照防洪调度规则、操作规程和泄水建筑物的运用程序,结合上下游河道、蓄滞洪区和湖泊的洪水调度方案,制定水库各级洪水的优化调度(包括梯级水库和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方案。
4.2.3制定分蓄洪工程分洪运用具体方案和排水方案,以及分蓄洪区人员转移与安置方案。
4.3防御超标准洪水方案在超标准洪水情况下,现行河道的排洪能力、水库、湖泊和蓄滞洪区的调蓄能力已经充分利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使用非常分(溢)洪的措施,确定临时破口分洪方案和受洪水直接影响地区的人员转移安置方案。
4.4防御山地灾害方案山地灾害是指降雨诱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防御方案侧重于监视、预防、预警、人员撤离、财产转移、抢救、善后工作等。
要分析降雨诱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的规律。
制定专防与群防相结合的预防措施。
4.5防御台风暴潮灾害方案4.5.1台风暴潮灾害历史资料分析历次重要台风登陆时间、地点、路线,台风的风情、雨情、水情(潮位)和灾情。
4.5.2台风监测和预报根据历年台风路径、强度、影响范围、暴雨、潮位等情况编制监测和预报方案。
4.5.3根据台风的不同强度和影响范围,确定发布警报的范围、方式和批准权限等。
4.5.4明确防台风抢险救灾人员的组织与任务。
4.5.5制定转移危旧房和危险区群众的方案及安置方案。
4.6防御冰凌洪水方案4.6.1冰凌洪水方案根据历年冰凌洪水情况,研究冰凌变化规律和防凌对策。
加强封河期、封冻期、开河期冰凌的观测和检查工作。
4.6.2冰凌洪水预报根据河道槽蓄量、水文气象预报、上游水库运用和引用水的情况,结合可能出险河段的地点和出险工程的特性,分析预报冰凌威胁区封河和开河时间、水位、流量等。
4.6.3冰凌洪水防御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河道出现冰坝、冰塞现象。
结合上下游河道冰凌洪水的情况,制定水库合理可行的调度计划。
应采取防止冰块冲击和冰凌闸门、桥墩、取水塔等建筑物的措施。
结合冰凌洪水的特性和防凌调度原则,制定蓄滞洪区运用方案,堤坝抢护方案和破冰泄水方案。
根据冰凌洪水情况,组织滩区、行(蓄)洪区及影响区内的人员转移。
4.7防御突发性洪水方案突发性洪水是指由于防洪工程失事(如溃堤、跨坝等)而造成的洪水。
分析可能出险的堤段和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和中小型水库),溃堤、垮坝的洪峰流量,洪水流路,沿程流量、水位,淹没范围等。
制定应急措施,如监视警报、人员转移、分洪、拦蓄、抢险、救灾等。
尽量控制灾害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五、实施措施的编制内容5.1实施措施是指各类防洪调度方案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措施。
包括洪水监视、预报、警报、防洪工程监视、防洪工程防护抢险、蓄滞洪区运用、人员转移安置、救灾防疫、水毁工程修复以及有关职责制度等。
5.2洪水预报根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洪水特性、防洪工程等情况制定洪水预报方案和实时修正方案,保持洪水预报精度,争取延长洪水预见期。
预报的内容为重要控制站的洪峰流量、水位、峰现时间和洪水过程。
要确定预报成果的校核、审定、发布和适时修正方案。
5.3防洪工程监测要确定各类防洪工程在汛期的监测项目、测次、观测责任、报告制度。
5.3.1河势监测监测主流线位置、洪水走势;河弯段主流线顶冲位置;河道冲淤变化;串沟、河叉、洲滩变化、崩岸等。
5.3.2堤防工程监测监测堤身沉降、浸润线变化、裂缝、管涌、渗漏、滑坡、塌陷等。
5.3.3涵闸和泵站工程监测监测变形、基础扬压力、设备完好与运行情况等。
5.3.4水库工程监测按水库工程监测的有关规定执行。
5.4防洪工程防护抢险针对江河湖海堤防、蓄滞洪区围堤、穿堤涵闸、泵站、水库坝体等可能出现的不同险情,制定抢险方案。
5.4.1制定巡堤查险和情况上报制度。
5.4.2掌握重点险工险段的位置、类别、等级。
5.4.3制定各类险情的抢险措施。
5.4.4确定各级防汛水位的防守人员。
5.4.5制定动用部队抢险的方案。
5.4.6制定防汛抢险物资调运的方式和路线。
5.5蓄滞洪区运用确定分洪时机、分洪方式、分洪闸运用或分洪口门爆破等内容。
5.5.1各分洪闸(口门)上游跟踪检测洪峰移动过程的检测站点的布设。
5.5.2测报洪水(峰)到达分洪口门的传播时间。
5.5.3根据洪水情况和保护区防洪工程标准确定最佳分洪时机。
5.5.4制定分洪闸运用操作规程。
5.5.5制定扒口分洪爆破作业方案。
包括调运爆破炸药、工具、器材,爆破现场戒严,实施爆破作业等内容。
其中爆破作业包括:口门的爆破分段、药室布置、最低抵抗线、爆破作用指数、爆破装药量、爆破作业圈等,安全、后勤、通讯、电力等保障措施的落实,以及组织爆破的负责人、实施队伍和人员等。
5.5.6制定扒口分洪后的口门控制措施。
5.5.7制定蓄滞洪区退水、排渍方案。
5.6人员转移安置包括洲滩区、蓄滞洪区、水库非常溢洪区、以及山地灾害、台风灾害、突发性洪水灾害等灾区范围内的人员转移与安置。
5.6.1明确预见期内灾区人员、财产的转移安置任务。
5.6.2根据灾区现有交通网络和安全转移工程现状,分片确定需转移人员和财产的数量,以及向安全地带转移的路线、转移人员的安置地点。
制定转移路线时应避免人员对流。
5.6.3灾民转移安置的组织实施。
5.7救灾防疫5.7.1救灾物资的储备、调拨、供应计划。
灾民食品和生活用品的供应。
包括供应时间、供应标准、供应单位。
5.7.2救灾食品和生活品的供应范围、发放办法。
5.7.3落实防疫医疗队,医疗器械,防疫药品和必需设施等。
5.7.4制定预防流行疾病的措施。
5.8岗位责任制各级防汛部门要做好防洪预案的组织编制和审查工作,做好预案执行蝇的协调工作,做好防汛指挥决策的参谋工作。
防洪工程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根据业务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5.9技术责任制为提高防汛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各级防汛部门及水文、气象、邮电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专长,对预报、抢险等确立岗位技术责任、对重大技术决策要组织专家咨询,充分听取专家意见,避免和减少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