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前预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前预习
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课时要求却更加有限,因此有效课
堂便成为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就显得格外重要。
怎样才能把预习落实到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将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做好课前的有效预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预习的重要性
1.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如老师在课上将要上什么内容、自己通过预习已经弄懂了哪些知识、哪些方面还弄不懂等等。
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就为掌握新知识作好了心理方面的准备,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知识,大量的
新知识要靠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去探索,根据需要去自学。
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自
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前预习就是让学生去自学,通过自学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3.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合作学习已成为新型的学习
方式,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也不容忽视。
学生通过预习自己能掌握一定的知识,也能找到解
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有一定的作用。
二、预习内容设计
布置课前预习不能流于口头上的布置,教学新课前,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有预习提示的预习单,这样学生预习时才能有序可循,有目的、有条理地进行预习。
预习单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预习单要目标明确。
预习单不能仅停留在一些具体的知识上,还应对“能力”、“情感”、“经验”等方面目标提出明确要求。
不同年级的学生预习要求不同,如:低年级学生侧重于在
游戏中进行预习,注重预习兴趣和预习习惯的养成;中高年级学生的重数学思维训练,掌握
数学学习的方法。
2.设计预习单要内容具体。
每课时前要给学生以“预习提示”,如:你将要学习什么知识?在
预习中你了解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不会的知识?有什么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按预习提示,结合已学到的方法去进行预习,循序渐进地培养预习能力和习惯。
不同的学习内容,预
习作业也有差异,指导预习也要因学习内容而异。
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则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
行预习。
3.设计预习单要逐层推进。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设计预习作业要注意层次性,使不同的学生
通过预习都能得到不同的收获。
三、预习方法指导
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除了教师对教材深度了解后合理设计预习问题外,应重在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我在寻找解决预习有效性的策略过程中,找到了“四步”预习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要求学生读课本,了解将要学习什么,从教材的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试着回答教
材中提出的问题,从整体上了解新知,读懂教材上的结论,把重要的概念、结论画出来。
二思:让学生思考例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想想新授知识与哪些旧知识有联系、有怎样
的联系。
例如预习小数的大小比较知识后,学生感知到小数大小的比较与整数大小比较有联系。
又如指导预习“积的变化规律”,让学生思考怎样验证这一规律,回想这一规律以前运用
过吗?通过系列思考,发挥预习功能。
三练:学生经过预习,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检
验预习效果。
这样既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让教师发现学生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
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四问:预习时,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所提问题可以是在“读、思、练”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也
可以是学生由学习内容引发的疑问。
在预习中要不断引导学生质疑,引发对新问题的思考,
使学生感知到问题的存在,逐步形成问题意识。
预习指导要注重过程,让学生在预习中达成对问题“感性——理性”或“理性——理性”的提升。
四、预习效果评价
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
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
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可以分成这样几种:
1.教师参与式。
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预习讨论,并给以正确的引导。
2.教师检查式。
教师可以抽查部分学生的预习作业,对于重点预习的知识也可以检查全班学
生的预习作业。
3.小组汇报式。
对于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可以放手给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去检查,然后由每个
学习小组的组长向教师汇报各小组的预习情况(课前或课上汇报)。
4.考察式。
就是学完同一类知识以后,教师根据知识点编排出考查题,在数学学科活动中让
学生分析解答,以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了什么水平。
这样,教师可根据这第一手材料和
信息,再结合新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理念和
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