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月读书报告
——读《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乡土中国》后的思考与感悟【内容摘要】:阅读刊物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把刊物中有用的信息取为己用,这
在学生研修阶段是极为重要的,《现代传播》刊物中的文本结构和内容提要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刊物中收纳了传播学界不同论题的文章,我主要选取三个收获较大的论题来进行论述:企业形象的肌理认识、新媒体融合以及网络媒体中“微博”的传播现象。而《乡土中国》带给我的是一连串的思考:中国基层上的乡土性还存在吗?当下社会中把新兴文化和为城市制定的条条框框强加于乡村之中到底是促进了乡村的发展还是让他们成为了“四不像”?
一.读《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之思考感悟
首先,介绍《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这一刊物,说是介绍,其实也是自身对知识面扩充的一方面,老师在推荐这本书之前,我确实对学界相关的书籍报刊了解甚少,基于这一点,以后一定会多加注意,会做到多了解传播学界的刊物来扩充知识视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是我国核心学术期刊,也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如此多的头衔告诉我们的是这本刊物是相当权威、在学术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的,刊物中的多位学者的经典论文也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研读的,对我们具有强大的教育意义。
从文本结构和选题角度上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此我把我的感悟主要概括为两点:
1.文本结构简单清晰,选题由小见大
从文本上分析,刊物中的论文都为报道性文摘,结构层次明了,划分的部分,每部分的小标题,包括了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方面内容,让读者读完有明显的整体性把握,重点突出,每一部分的标题就是对该部分的重点提要,读者在读完一遍后可直接根据标题来找自己需要细读的精华部分,文体语言具有强烈的学术性,有很多专业名词以及跨学科的方法论,这对于提升论文的整体档次是具有很大帮助的,这也要求我们在平时要多看书,不仅要多看本学科书目,还要看和本学科相关的书籍,跨学科的研究在当下已成为了热点研究,选择论文题目是十分重要的,从刊物中的多个论文题目我们可总结出几点:选题在精不在泛,在浅显不在深奥,在短不在长。在精不在泛是指文章选题从细小的点出发写,写得具体而有深度,不要泛泛而谈,空旷无垠。浅显而不深奥是指标题不要取让人看不懂的专业性标题,能让人从标题上看出论文整体的主题是最好的。在短不在长即标题不用取得很长,如果确实长可以用主标题加附标题的形式来写。
2.从内容上看,多采用传播学中无处不在的跨学科方法论思想
在人文科学方法论中多次提到了学科融合和跨学科研究的概念,在这本刊物中我从几篇论文中也发现了很多学者确实是很善于用跨学科的方法论来研究问题,比如在《企业形象的意识形态建构与传播》的文章中,作者就选用了符号学中的“元语言”机制来对企业形象进行研究,再如《3D电影的美学进阶:从视觉奇观到观念表达》一文,把电影和美学放到一起研究,从一种新型的视角来看从而达到一片没人涉足的领域,这是我们要努力为之的探索的,当下跨学科融合已走入鼎盛时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论来研究本学科的问题已成为一种知识结构
的融合,同时跨学科的研究会催生出新的学科,这也是一大益处,传播学中的多种传播现象研究也成为了现在的热门研究论题:比如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好基本的理论知识要点,同时还要掌握特定的传播现象,并且能运用自如,将他们作为研究方法来探究其他的问题,学以致用,大概就是这么个理儿吧。
从文章内容角度出发,我对三个论题有较大感悟,下面依次进行阐述:
1.企业形象的肌理认识
对企业形象的肌理认识是来源于《企业形象的意识形态建构与传播》这篇文章,以前我一直认为企业形象只是一家公司外在形象、硬件设施的建构,现在了解企业形象远远不只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不仅能代表的一家企业、公司的外在,同时能将公司的整体战略信息自然化的传递给受众,有的企业形象甚至在国外也非常有名气,这也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有一定影响力,那么企业形象的意识形态建构在文中主要提出了两点:符号学中“元语言”意义生成机制——符号含蓄意指的自然化;“冰山理论”——从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推断其整体特性,以事物部分的呈现传递其整体信息。文章运用符号的相关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更透彻的理解这种心理认知现象,所谓“元语言”认知机制,即以部分推断整体的联想认知,这种机制始终存在于我们生活周围,却又不易于被人察觉,我们对于企业形象的认知随着不断的积累慢慢丰富,最终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因此将各种碎片化形象信息叠加在一起的过程是最终企业整体形象的形成过程。文章举了两个比较生动的例子,一个是海尔员工的个人行为对企业整体形象的塑造的积极作用,这是一种想象和联系的方法、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来看的;另一个是利用元语言机制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文中举出的是韩剧对国家形象传播的影响,通过韩剧的播放,打造出了韩国整体的国际形象:长相出众的演员、流行时尚的美容服饰、现代高雅的生活环境、浪漫唯美的自然风光。如此良好的形象深深根植于人们心中,不仅提高了形象,同时还带动了旅游业、进出口商品的发展。
2.新媒体融合之下的媒介产业转型
对于新媒体融合这个词,大家早已不陌生了,早在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今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见》,所以在当前的大数据背景之下,新媒体融合之下的产业转型已进入迅猛发展期,在《现代传播》与《新闻与传播》刊物中,有多次提到了新媒体融合,在融合之下又涉及到了媒介产业转型、以及新媒体环境下沉默螺旋理论的复杂表现、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变化及其启示,各种“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探索”,对此,我对媒介产业转型这一点有特别的思考: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优势与劣势,如何传承或淘汰?怎样融合转型?对于新闻传播的学子来说就业的方向探讨,这都是让我思考的问题。首先,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如权威性,稳定性,信息来源可靠性,这些都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媒体已渐渐步入“老年人”行列,其发展态势趋于缓慢,甚至被新兴媒体超越,最近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快,时效性强,阅读方便快捷,可选择性强,被大部分受众选择,所以有学者说,传统媒体已到了生死存亡之境了,转型已是迫在眉睫之大势了,在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应该保留其优势,如权威性,稳定性,依旧让受众信赖,丰富其实质内容,但在传播平台上可进行多种创新,如设立自己的研发部门,创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