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疾病诊断
膝关节常见病的鉴别诊断

• 15、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免疫系统功能减弱者:癌症、糖尿病、
• 酒精中毒、AIDS、类固醇治疗者等,无损伤史,疼痛、肿胀、皮温升高、明显压痛,即使 轻微的活动也能引起剧烈的疼痛,关节穿刺见浑浊的关节液体, WBC>50000/m(50*109L),多形核细胞>75%,蛋自质>3g/dL(30g/L),葡萄糖 50mm/hr)CRP升高。
• * 交叉韧带 – 前交叉韧带 :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 Jerk试验、Pivot-shift试验 – 后交叉韧带 :后抽屉试验、 Lachman试验、胫骨后沉征 (posterior sag sign) 侧副 韧带 内侧副韧带 外翻应力试验 0°位 屈曲30°位 外侧副韧 带 内翻应力试验 0°位 屈曲30°位
• 3、Sinding- Larsen- Johansson Disease:好发人群 与胫骨结节骨骺炎一样,但病变和压痛部位在髌骨下极。 X线侧位片正常或在髌骨与髌韧带结合部有斑点状的钙 化阴影,钙化点融合后看上去像髌骨下极延长了。此现 象多见于足球运动员。偶尔,此症也可发生于髌骨上极。
• 4、髌腱炎:多见于骨骼成熟后,髌骨下极腱一骨交界 部。比较模糊的膝前痛,下楼或跑步等活动后疼痛加重, 髌骨下极髌韧带压痛,但直腿抬高试验时压痛常常消失, 说明病变部位位于髌韧带的深层,直腿抬高时髌韧带的 浅层纤维紧张,保护了深层纤维,抗阻力伸膝活动时疼 痛。没有关节积液。X线摄片阴性。
• 16、骨关节炎:常见(>50岁),膝关节痛,早期:活动开始时痛、剧院征、上下楼梯吋痛、 下蹲起立时痛,休息能缓解;中后期:负重痛、行走痛、夜间痛,短时晨僵(<20分钟), 活动后消失,可有滑膜炎急性发作,关节间隙压痛,活动度减少,关节摩擦音,轻一中度 关节积液,X线摄片:负重位前后位、侧位和
膝关节病诊断标准

膝关节病诊断标准
膝关节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两个方面。
首先,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膝关节病。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
特别是,如果膝关节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且在活动或休息时都有明显疼痛感,可能是膝关节病的表现。
此外,膝关节的弹响、畸形、肌肉萎缩等也可能是膝关节病的症状。
其次,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膝关节病的重要手段。
X线检查可以观察关节间隙是否狭窄、关节面是否平整、关节是否有骨质增生等。
核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关节内的结构,包括软骨、半月板、韧带等,对于诊断膝关节病具有很高的价值。
综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膝关节病。
如果怀疑自己有膝关节病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诊断。
膝关节疼痛地诊断与鉴别诊断(附图)[图片]
![膝关节疼痛地诊断与鉴别诊断(附图)[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2ee112e5783e0912a3162a4c.png)
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图) [图片]内容来自冯建民教授的讲座,虽然基础,但是临床还是比较常见的,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膝关节疼痛的评估1、病史2、体检3、影像学检查4、实验室检查病史疼痛的特点–发作:快、慢、隐匿性–部位:前、后、内侧、外侧、不定位–持续时间:持续痛、间歇痛–严重性(程度)–性质:钝痛、刺痛、休息痛、运动痛、夜间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急性损伤:伤后是否能继续活动或负重,还是因疼痛不得不停止活动机械性症状–交锁:半月板破裂、游离体–爆裂声:韧带损伤–弹响声:半月板破裂–打软膝:不稳定(髌骨半脱位、韧带撕裂、半月板破裂)肿胀、积液–急性(2小时内)、大量、张力大:韧带撕裂或关节内骨折(血肿)–慢性(24~36小时)、轻中度:半月板损伤或韧带损伤–活动后反复发生:半月板损伤损伤机制–是否直接暴力?–足是否着地?–是否减速或急停或急转或快速侧移?–是否跳起再着地?–是否有扭转力?–是否有过伸力量?既往史–既往损伤史或手术史–过去膝痛的治疗史:药物、支具或理疗–其他病史:痛风、假痛风、类风关或其他退变性关节病体检* 检查必须与对侧无症状的膝关节相对照* 红斑、水肿、瘀青、颜色改变* 肌肉萎缩(特别是股内侧肌)* 压痛–部位:髌骨、髌韧带、胫骨结节、股四头肌腱、内外侧关节线、股骨髁、胫骨髁、鹅足–程度–是否随关节活动改变* 活动度:过伸-0°-屈曲* 髌股关节检查–髌上囊:积液–髌股关节轨迹–摩擦音(感)、弹响–股四头肌抗阻力试验–髌股关节挤压试验–Q角:>15°是髌骨半脱位的易感因素–髌骨恐惧试验:疼痛和脱位感–髌骨关节面压痛* 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Jerk试验、Pivot-shift试验–后交叉韧带: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胫骨后沉征(posterior sag sign)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外翻应力试验0°位屈曲30°位外侧副韧带内翻应力试验0°位屈曲30°位* 半月板–关节线压痛– McMurray test:弹响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a、常规三个位置1、正位(前后位)2、侧位3、髌股关节轴心位b、髁间窝位或隧道位屈膝40°~50°后前位股骨髁骨软骨炎c、站立(负重)位–骨关节炎* CT* MRIMRI MRI M RI实验室检查* 如果膝关节有发热、明显压痛、积液、因疼痛活动受限,提示感染或急性炎症性关节病1、ESR2、CRP3、关节穿刺,关节液检查包括:(细胞分类计数、葡萄糖定量、蛋白定量、药敏、结晶体)* 风湿病(相关检查)鉴别诊断* 病人的年龄和疼痛部位是准确诊断的二个重要因素髌骨半脱位Patellar Subluxation* 最多见于十几岁的女孩和年轻妇女* 发作性的膝关节打软* Q角增大(>15°)* 髌骨恐惧试验(Patellar apprehension sign)阳性* 轻度积液* 中、重度积液说明有关节内血肿,提示髌骨脱位伴骨软骨骨折和出血胫骨结节骨骺炎Tibial Apophysitis or Osgood-Schlatter Lesion* 多见于十几岁的男孩(特别是正处于快速生长期的13、14岁男孩或10、11岁女孩)* 疼痛局限于胫骨结节* 蹲、跪、上下楼梯或股四头肌强力收缩时疼痛加重,跳跃、跨栏等运动加重病情* 胫骨结节局部肿胀、发热、压痛* 抗主动伸膝运动或被动过屈膝关节时可引发疼痛* X线摄片可阴性,或可见胫骨结节处钙化阴影,髌韧带增厚,胫骨结节前软组织肿胀。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注:本诊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结合我科特色制定。
中医病名:膝痹病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骨关节软骨损伤和骨质增生为特点的慢性关节疾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炎。
可出现膝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活,疼痛明显时可有关节的肿胀发热,晚期可出现膝关节畸形,多见于老年人。
一、诊断标准:本病种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2023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1;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分钟;6、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注: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进行分期: 0期:正常;1期: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2期: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3期: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4期: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二、中医诊疗方法:采用我科膝痹病3+X综合疗法,即以中药辨证治疗、针刀松解、手法松动治疗作为我科膝痹病核心治疗方案,其余治疗为辅助治疗方案。
现分述如下:1、中药辨证内服本病种证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主要证型分为四型:(1)瘀血凝滞证特点: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如针刺,得寒温均不缓解,舌质暗,脉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组方:当归、牛膝各15g,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没药、黄芪、地龙、甘草各9g,羌活、秦艽、香附各6g。
膝关节内游离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膝关节内游离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概述】膝关节内游离体是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在关节腔内的游离物体。
常见来源是骨关节炎、滑膜骨软骨瘤病、剥脱性骨软骨炎、外伤性骨软骨碎片等。
【诊断步骤】(一)病史采集要点1.有否外伤史。
2.有否摸到关节内活动物体。
3.有否关节突然疼痛,关节交锁。
(二)体格检查要点1.当游离体不多,而且不在重要部位,部分病人可无阳性体征。
2.当游离体较大,位于髁间窝时,膝关节不能伸直或伸直时疼痛。
3.当游离体位置表浅时,体查可扪及。
(三)辅助检查要点X线照片检查可显示含有骨组织或有钙化的游离体。
并可了解其位置所在。
若游离体单由软骨组织组成,则需MRI 检查。
但对小的软骨性游离体,MRI检查也不能显示。
【诊断对策】(一)诊断要点1.可有或无外伤史。
2.反复膝关节突然疼痛、钝痛,部分患者有关节交锁病史。
3.若患者诉曾摸到关节内活动物体,诊断基本可成立。
4.X线照片检查可显示含有骨组织或有钙化的游离体。
(二)临床分型1.带蒂游离体游离体通过纤维结缔组织与关节囊滑膜或其他结构相连,部分可直接粘连。
这种游离体活动范围很小或根本不活动,很少出现交锁。
2.不带蒂游离体游离体没有蒂,可在关节腔内自由活动,位置不定。
常在某一特定体位或活动时发生交锁,或被摸到。
卡在关节面会引起明显疼痛。
【治疗对策】关节镜下取出游离体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但操作不熟练时会遇到很多困难。
当游离体较小时,可用冲洗吸引取出。
也可用髓核钳直接取出。
若游离体较大,可夹碎游离体,再逐一取出。
若游离体在后关节囊,需要开后内或后外入路,操作较困难,不易进入。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计划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l(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分钟(6)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正常。
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Ⅱ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Ⅳ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
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X线表现(0~I级)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X线表现(Ⅱ~Ⅲ级)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膝关节oa诊断标准

膝关节oa诊断标准
膝关节OA(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变,其诊断需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以下是常用的膝关节OA诊断标准: 1. 症状:患者必须有下列一项或多项症状: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松弛感或其他不适感。
2. 体征:膝关节有明显的肿胀、关节游离体、骨性肥大或关节畸形。
3.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膝关节OA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诊断标准包括:
a. 关节面的关节间隙变窄和骨质增生;
b. 关节面下的骨质硬化和囊肿;
c. 关节面的骨质疏松和骨质塌陷。
4.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关节疼痛:需要排除其他关节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
总之,诊断膝关节OA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以确定诊断。
- 1 -。
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图) [图片]
![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图) [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c29231533c1ec5da50e27098.png)
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附图) [图片]内容来自冯建民教授的讲座,虽然基础,但是临床还是比较常见的,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膝关节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膝关节疼痛的评估 1、病史 2、体检 3、影像学检查 4、实验室检查病史疼痛的特点–发作:快、慢、隐匿性–部位:前、后、内侧、外侧、不定位–持续时间:持续痛、间歇痛–严重性(程度)–性质:钝痛、刺痛、休息痛、运动痛、夜间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急性损伤:伤后是否能继续活动或负重,还是因疼痛不得不停止活动机械性症状–交锁:半月板破裂、游离体–爆裂声:韧带损伤–弹响声:半月板破裂–打软膝:不稳定(髌骨半脱位、韧带撕裂、半月板破裂)肿胀、积液–急性(2小时内)、大量、张力大:韧带撕裂或关节内骨折(血肿)–慢性(24~36小时)、轻中度:半月板损伤或韧带损伤–活动后反复发生:半月板损伤损伤机制–是否直接暴力?–足是否着地?–是否减速或急停或急转或快速侧移?–是否跳起再着地?–是否有扭转力?–是否有过伸力量?既往史–既往损伤史或手术史–过去膝痛的治疗史:药物、支具或理疗–其他病史:痛风、假痛风、类风关或其他退变性关节病体检* 检查必须与对侧无症状的膝关节相对照* 红斑、水肿、瘀青、颜色改变* 肌肉萎缩(特别是股内侧肌)* 压痛–部位:髌骨、髌韧带、胫骨结节、股四头肌腱、内外侧关节线、股骨髁、胫骨髁、鹅足–程度–是否随关节活动改变* 活动度:过伸-0°-屈曲* 髌股关节检查–髌上囊:积液–髌股关节轨迹–摩擦音(感)、弹响–股四头肌抗阻力试验–髌股关节挤压试验– Q角:>15°是髌骨半脱位的易感因素–髌骨恐惧试验:疼痛和脱位感–髌骨关节面压痛* 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Jerk试验、Pivot-shift试验–后交叉韧带: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胫骨后沉征(posterior sag sign)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外翻应力试验0°位屈曲30°位外侧副韧带内翻应力试验0°位屈曲30°位* 半月板–关节线压痛–McMurray test:弹响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a、常规三个位置 1、正位(前后位) 2、侧位 3、髌股关节轴心位b、髁间窝位或隧道位屈膝40°~50°后前位股骨髁骨软骨炎c、站立(负重)位–骨关节炎* CT* MRIMRI MRI MRI实验室检查* 如果膝关节有发热、明显压痛、积液、因疼痛活动受限,提示感染或急性炎症性关节病1、ESR2、CRP3、关节穿刺,关节液检查包括:(细胞分类计数、葡萄糖定量、蛋白定量、药敏、结晶体)* 风湿病(相关检查)鉴别诊断* 病人的年龄和疼痛部位是准确诊断的二个重要因素髌骨半脱位 Patellar Subluxation* 最多见于十几岁的女孩和年轻妇女* 发作性的膝关节打软* Q角增大(>15°)* 髌骨恐惧试验(Patellar apprehension sign)阳性* 轻度积液* 中、重度积液说明有关节内血肿,提示髌骨脱位伴骨软骨骨折和出血胫骨结节骨骺炎 Tibial Apophysitis or Osgood-Schlatter Lesion* 多见于十几岁的男孩(特别是正处于快速生长期的13、14岁男孩或10、11岁女孩)* 疼痛局限于胫骨结节* 蹲、跪、上下楼梯或股四头肌强力收缩时疼痛加重,跳跃、跨栏等运动加重病情* 胫骨结节局部肿胀、发热、压痛* 抗主动伸膝运动或被动过屈膝关节时可引发疼痛* 没有关节积液* X线摄片可阴性,或可见胫骨结节处钙化阴影,髌韧带增厚,胫骨结节前软组织肿胀。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_Word_文档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外伤史,伤后关节疼痛、肿胀,有弹响和交锁现象,膝内外间隙压痛。
慢性期股四头肌萎缩,以股四头肌内侧尤明显。
麦氏征和研磨试验阳性。
2.髌下脂肪垫损伤:有外伤、劳损或膝部受凉病史。
膝关节疼痛,下楼梯为甚,膝过伸位疼痛加重,髌下脂肪垫压痛明显,膝过伸试验阳性,髌腱松弛压痛试验阳性。
X线膝侧位片,可见脂肪垫支架的纹理增粗,少数可见脂肪垫钙化阴影。
3.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活动量越大,疼痛越明显,且有过伸痛,行走无力。
膝前侧、下端、内侧、外侧及腘窝均有压痛,按压髌骨时伸膝,可触及摩擦感及疼痛。
髌骨研磨试验阳性。
4.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在韧带损伤部位有固定压痛,常在韧带的上下附着点或中部。
膝关节呈半屈曲位,活动关节受限。
侧方挤压试验阳性。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方法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
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
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
后期骨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
关节内软骨剥落,骨质碎裂进入关节,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骨性关节炎又叫退行性关节炎,实际并非炎症,主要为退行性变,属关节提前老化,特别是关节软骨的老化。
骨性关节炎代表着关节的衰老,故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
广义的骨关节炎还包括其他一些无菌性关节炎疾患。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方法:1.反复劳损或创伤史。
2.膝关节疼痛和发僵,早晨起床时较明显,活动后减轻,活动多时又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
3.后期疼痛持续,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股四头肌萎缩,关节积液,甚至出现畸形和关节内游离体。
4.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可扪及摩擦音。
5.膝关节正、侧位X照片,显示髌骨、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
关键词:膝关节疼痛鉴别诊断1.各种关节炎所致膝痛、关节内损伤与病变(1)半月板损伤:多有外伤史,关节间隙可有压痛点,休息后疼痛消失,Me,Murray 征阳性,可有关节交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膝关节炎诊断、膝关节镜检查及保守治疗

膝关节炎诊断、膝关节镜检查及保守治疗我国45岁以上人群膝骨关节炎发病率达到 8%,60岁以上增加到10%。
并不是所有关节炎都要马上换关节,患者通过科学地保守治疗一般都能达到减轻或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膝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由于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滑膜的炎症及软骨下骨损伤而导致的关节疼痛、畸形与功能障碍。
膝骨关节炎的分期女性患病的发病风险明显高于男性,肥胖和超重、具有关节外伤史的人群也是膝骨关节炎的高危人群。
60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 10%此外,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需要长期跪、蹲、屈膝动作或长期负重等特殊职业者、家族中存在关节炎的患者或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等危险因素者也是膝关节的高危人群。
诊断满足诊断标准 1 +(2、3、4、5 条中的任意 2 条)可诊断膝关节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的最显著的临床症状是膝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
应详细采集病史,包括发病时间,诱发因素、外伤情况、治疗经过及效果。
1、疼痛.早期疼痛轻或仅表现为不适感,活动后加剧,休息可缓解,晚期出现静息痛和夜间痛。
2、关节活动异常。
早期的关节活动协调性异常表现为关节打软和错位感,是由于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稳定装置受损所致。
3、畸形和关节活动受限。
早期的关节活动受限是由肌肉保护性痉挛引起的,表现为清晨起床后或白天长时间不活动后,自觉关节僵硬,而稍活动后即可恢复正常,这种僵硬一般不超过30分钟。
膝关节僵硬,稍活动后缓解发展到晚期,肌肉痉挛的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肌肉及软组织结构性挛缩,使关节出现屈曲或内翻畸形,主动或被动关节活动均受限制,活动僵硬不适。
严重时关节活动过程中可闻及骨擦音,并出现关节积液。
关节内有游离体时可出现关节绞索。
查体。
膝关节骨关节炎早期查体可表现为内外侧关节间隙压痛、髌骨软骨面压痛,髌骨下摩擦感(+),关节活动受限以屈曲受限为主。
膝关节内翻畸形晚期则各方向活动均明显受限。
股四头肌萎缩,关节肿胀积液时,膝关节浮髌试验(+),可伴发关节畸形。
膝关节常见疾病及鉴别诊断 PPT

膝关节肿有很多种原因,主要
见于以下疾病:
1、膝关节滑膜炎 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3、类风湿性关节炎 4、创伤性关节炎 5、关节感染 6、关节结核 7、痛风性关节炎等等。
按照病因大致分为
退行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滑膜炎 感染性滑膜炎(葡萄球菌、结核) 滑膜肿瘤类病 免疫系统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针灸治疗
以局部取穴为主,膝关节周围压痛点为治疗 OA必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内外膝眼、血 海、粱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阿是 穴
鉴别诊断:创伤性骨性关节炎
发病机制:本病是关节内骨折、软骨损坏、关节内 异物存留、承重失衡,活动,负重过度等,使关节 面不平整,从而使其遭受异常磨损和破坏。
—临床表现与骨关节炎相近,但有明显外伤史 或累积伤,发病过程缓慢。
—增生性骨关节炎平均年龄50岁左右,创伤性 骨性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鉴别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见于中年女性,好发于四肢小关节,常呈对称 性发病,关节呈梭形肿 胀, X 线表现为骨质疏 松和关节面的虫蚀状破坏, 关节间隙变窄为首要 表现,病变晚期关节常纤维性 或骨性强直。
本病发病缓慢,常伴全身症状、贫血及结节等。 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
可出现关节打空、绞索、关节僵直。
严重的膝骨关节炎伴有关节肿胀、周围水肿、肌肉 萎缩等。
1、关节间隙不均匀变窄(内侧) 2、关节面硬化,变形 3、关节软骨下小囊变 4、关节缘骨赘、骨桥与关节
内游离体 5、关节半脱位 6、骨质疏松
治疗
K⁃L1级(0分): 患者主张控制体质量, 避免不合理的运动,避免强大 外力的膝关节 损伤,适量活动,注意休息。辅助中医针灸、 理疗,药浴或热疗等 K⁃L2级(1分):建议对症口服软骨保护 药物结节性滑膜炎 (PVNS)
膝关节炎诊断金标准

膝关节炎诊断金标准
膝关节炎的诊断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史:患者有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和活动受限的症状,通常出现在50岁以上。
2.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和运动检查来评估膝关节的症状和体征。
常见的体征包括关节肿胀、压痛、关节积液和活动受限等。
3. 影像学检查:主要通过X射线和MRI等检查来观察膝关节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典型的膝关节炎表现包括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关节囊增粗等。
4.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能包括血常规、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尿酸水平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炎症性关节病。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医生可以做出膝关节炎的诊断。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治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2015 年版)。
(1)初起膝关节隐隐作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
(2)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常见中老年人。
(3)膝部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嚓声和摩擦声。
(4)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OA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WBC<2000个/ml④中老年患者(≥40岁)⑤晨僵≤3 分钟⑥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OA 。
附: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正常;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II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膝关节oa诊断标准

膝关节oa诊断标准
膝关节OA诊断标准指导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身体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
以下是常见的膝关节OA诊断标准:
1. 疼痛: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是膝关节OA的最主要症状,医生会询问疼痛的程度、部位、时间等信息。
2. 关节肿胀:膝关节炎患者常常会出现关节肿胀,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关节是否有肿胀。
3. 晨僵:患者在早上醒来时,膝关节会感到僵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才能活动。
4. 活动受限:膝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关节活动情况。
5. 骨刺:部分膝关节OA患者会在关节周围形成骨刺,医生可以通过X光检查来判断是否有骨刺。
以上是常见的膝关节OA诊断标准,但最终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身体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如果患者有疑似膝关节OA 的症状,应尽早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 1 -。
膝痹(增生性膝关节炎)的诊断与护理

膝痹(增生性膝关节炎)的诊断与护理作者:陈莹吴学武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17-02膝痹(增生性膝关节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膝关节疾病,系由年龄增加、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映性增生。
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伴有关节活动受限。
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中也有向中年人发展的趋势。
一、西医诊断要点:1)关节疼痛,常为持续性钝痛;2)关节疼痛一般在运动后特别是上下楼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3)膝关节屈伸不利,活动时有粗糙摩擦感,髌骨髌韧带下面较明显;4)膝关节周围压痛;5)X线膝关节正侧位片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边缘硬化,关节边缘增生,或有骨刺生成;6)有积液者浮髌试验阳性。
二、中医症候诊断:中医学认为膝痹属于痹症范畴,临床上常将膝痹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四大症型。
1)行痹: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
2)痛痹: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4)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得冷稍舒,痛不可忍,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热不安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三、护理:膝痹(增生性膝关节炎)其治疗往往时间长而效果缓慢,平时的养护较药物的治疗更为重要而有益,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首先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知识教育,使其能进行自我调护以配合治疗。
(一)临症护理:行痹:宜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为主。
痛痹: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为主。
着痹: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为主。
热痹:宜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为主。
(二)饮食护理:饮食有节,富有营养。
膝关节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关节内注射药物
如透明质酸和糖皮质激素, 用于润滑关节和缓解炎症。
物理治疗
康复锻炼
如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度 练习,增强膝关节周围肌 肉力量,改善关节功能。
物理疗法
如热敷、冷敷、电疗和超 声波治疗,可缓解疼痛、 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消散。
矫形器和支具
用于固定和支撑膝关节, 减轻疼痛并保持关节稳定。
手术治疗
关节镜手术
通过微创技术清理关节内病变组 织和修复损伤的软骨。
人工关节置换术
用于严重关节炎或损伤,通过置 换病变的关节面来改善功能。
软组织手术
如韧带重建和半月板修复,用于 修复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结构。
04 膝关节常见病的预防与康 复
预防措施
保持适当的体重
过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诱发膝关节疾病。
避免长时间久站或久坐
适时改变姿势,减轻膝关节压力。
合理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慢跑、 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膝关节保暖
避免膝关节受到寒冷刺激,预防关节炎。
康复锻炼
膝关节屈伸运动
在疼痛可忍受的范围内进行膝关节屈 伸运动,逐渐增加运动幅度。
直腿抬高练习
平躺,将腿伸直并抬高,再缓慢放下, 重复多次。
侧抬腿练习
案例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 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患者常有膝关节 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体格检查可 发现关节间隙压痛、麦氏征阳性等。MRI检 查是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重要依据。
治疗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 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冰敷、压 迫包扎、抬高患肢等,对于轻度损伤有一定 的效果。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半月板损伤, 包括半月板缝合术、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半 月板全切除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侧
中间
外侧
股骨髁 关节线周围 胫骨髁
内侧副韧带损伤 半月板病变 “鹅足”滑囊炎
股四头肌肌腱炎 (跳高者膝) 髌前滑囊炎;双髌 骨
髌韧带炎;髌下滑 囊炎(深浅)
髂胫束炎(跑步者 膝)
肌腱炎和滑囊炎; 半月板囊肿;半月 板病变
股二头肌腱滑囊炎
.
髌股关节检查
髌骨研磨试验(在负重运动和抗阻力运动的初始阶段出现捻发音和疼痛)
膝关节完全伸直的内翻不稳定: 外侧副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同时撕裂, 同时可能伴有外侧关节囊、弓状复合
体、前交叉韧带和髂胫束损伤。
内翻不稳定试验
屈膝20-30°的内翻不稳定:仅有外侧 副韧带撕裂,或伴有伴有外侧关节囊、
弓状复合体损伤
.
前交叉韧带检查
Lachman试验(屈膝15-20°) 前抽屉试验屈膝90 °屈髋45 °
肿胀 伤后立即出现 (因关节囊、韧带或半月板边缘附着部损伤所致的出血;骨 软骨损伤)
.
积液 8-24h逐步出现(半月板或关节软骨损伤) 运动后出现,休息后消失(伴退行性病变的慢性损伤)
功能异常
关节滑动、分离或脱位(内侧半月板后角短的边缘性撕裂)
滑动感
(内侧半月板后角陈旧性纵形撕裂)
麻醉后能消失的假性交锁(疼痛或肌肉痉挛)
可以损伤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或内侧半月板,也可 以导致髌骨半脱位 .
膝关节症状与相应疾患
疼痛 久立、久行后疼痛加重,伴或不伴晨僵(退行性关节炎) 休息状态下体位改变或行走方向改变时发生的锐痛,伴或不伴交锁 (活动的关节软骨碎片或半月板碎片) 登高和膝关节深度屈曲时疼痛加重(髌股关节病变)
响声 受伤时听到砰的一声或啪嗒声(半月板或交叉韧带断裂) 膝关节深度屈曲时发出咔嗒声或啪嗒声(活动的髌骨后关节软骨碎片;髌 骨半脱位) 膝关节深度屈曲时不伴疼痛的捻发音(髌骨边缘滑膜增生) 行走时不伴疼痛的捻发音(胫股关节退行性关节炎) 仅在膝关节深度屈曲时才发生的伴有疼痛的捻发音(髌骨软骨软化症)
麻醉后仍存在的假真性交锁(半月板或关节软骨碎片进入关节间隙)
晨僵、活动后消失
(退行性关节炎)
膝软,不能支持
(髌股关节不协调和排列异常;韧带松弛,游离
体或肌肉萎缩)
.
体格检查 望诊 膝关节内外翻的程度,膝关节过伸的程度,大腿的周 径,经髌骨中心线的周径双膝关节的活动范围。 触诊 膝关节周围疼痛定位
解剖部位
股四头肌收缩抽屉试验: A.膝关节屈曲90 °并使股四头肌放 松,注意胫骨有向后半脱位; B股四头肌收缩使胫骨前移。
.
半月板检查: 研磨试验和挤压试验
半月板研磨试验:McMurray试验 Apley试验 弹跳试验 Steinmann试验
半月板挤压试验:膝关节伸直试验 膝关节内-外翻试验 膝关节外展重力试验 膝关节弹性试验 Helfet试验
站立位髌骨研磨试验
登高动作时髌骨研磨试验
.
髌股关节检查
髌骨研磨试验
膝关节伸屈活动时触及髌骨关节检查捻发音
.
足部施压可以使症状加重
髌骨关节面的触诊:
髌骨推向内侧时进行内侧关节面触诊,髌骨推向 内侧时进行内侧关节面触诊。
髌骨软化症的检查:检查 时患膝完全伸直,检查者 向远端推动髌骨并把它压 向股骨,髌骨软化症患者
.
McMurray试验,使胫骨最大限度屈曲和外旋。 一般情况下,屈曲的膝关节外旋可引起内侧关节 间隙疼痛,而内旋则引起外侧关节间隙处疼痛
.
Apley试验 A 轴向牵拉下检查有无韧带损伤(疼痛) B:纵向挤压下检查有无半月板损伤(出现弹响或关节线处疼痛)
.
弹跳试验:仰卧位,屈膝130-140°。 当撕裂的半月板后角 通过股骨髁下方时可觉察到弹跳感,为阳性表现, 对同时有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撕裂的患者,该试验更敏感。
前交叉韧带撕裂部位
前抽屉试验
韧带前内部纤维撕裂(膝关节屈曲90 °紧张)
+
韧带后外部纤维撕裂(膝关节伸直时紧张)
-
完全撕裂
+
.
Lachman试验 - + +
后交叉韧带检查: 后抽屉试验、重力抽屉试验、股四头肌收缩抽屉试验
重力抽屉试验(Godfrey椅子试验): 可见胫骨后沉,髋与膝关节均屈曲 70-80 °
.
Steinmann试验
小腿内旋-外侧关节间隙疼痛 小腿外旋-内侧关节间隙疼痛
.
伸直试验 仰卧位进行膝关节伸直或轻度过伸可以导致半月板损伤侧的关节间 隙处疼痛。
机制:膝关节伸直时能推动半月板向前滑动,正常半月板受牵拉一般不出现 疼痛,而受伤的半月板则会出现疼痛。
.
膝关节内-外翻试验 单纯伸直膝关节不能引起疼痛,通过外 翻或内翻激发疼痛 外翻-外侧关节间隙疼痛 内翻-内侧关节间隙疼痛
可诱发疼痛
仰卧位髌骨研磨试验,如有滑车沟处累及则 该.试验结果更明显
内侧副韧带检查
膝关节完全伸直的外翻不稳定: 内侧副韧带(深层和浅层)和前交叉韧带 同时撕裂,严重 外翻不稳定可累及后斜
韧带,后内关节囊和后交叉韧带。
外翻不稳定试验
屈膝20-30°的外翻不稳定:仅有内侧副 韧带(深层和浅层)撕裂
.
外侧副韧带检查
膝关节损伤的诊断
解放军第188医院微创骨科 宋晓斌
.
病史采集 受伤前原有的损伤和症状 损伤类型:急性创伤还是慢性反复的轻微
创伤 创伤的方向和严重程度 损伤所致的症状
.
受伤类型 单一外力
外翻
前后
前内侧 内翻
外旋 过伸
复合外力 外翻外旋
膝关节损伤的受伤机制分类
特征性表现
膝关节外侧受打击成人常致内侧副韧带损伤,小儿常致 经过内侧骺板的骨折 胫骨上端前方受外力打击,胫骨后移,致后交叉韧带损 伤 胫骨内侧受外力打击会致弓状复合体损伤 膝关节内侧受外力打击会伤及弓状复合体和前、后交叉 韧带 可引起内侧半月板单独损伤 虽然膝关节完全伸直时所有韧带均绷紧,但过伸暴力更 易导致前交叉板前段或中段撕裂
方法:患者应健侧卧位,先轻轻屈曲患膝,然后从屈曲90° 伸直到0°使重力转化为对外侧关节间隙的挤压力,当其 它试验均不能发现异常时该试验往往能引起疼痛和可以反 复出现的咔嗒声。
.
膝关节弹性试验
方法:患者仰卧,先握住患者足跟,先最大限度的屈曲膝关 节,然后使其被动伸直,如果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或有弹 性阻滞感,说明有某物阻止其伸直,最大的可能性能是撕 裂的半月板。
.
Helfet试验(坐位、小腿悬垂) 正常膝关节屈曲90°时,胫骨结节与髌骨中线呈一直线,而 在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骨结节移向外侧与髌骨外缘呈一直 线。若伸膝过程中不出线这种变化,说明旋转运动可能被 可活动的半月板或关节软骨碎片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