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盾构渣土改良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浅谈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渣土改良技术

浅谈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渣土改良技术

浅谈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渣土改良技术2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盾构在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施工掘进参数不易掌握,施工风险大,容易引起地表沉降甚至塌陷。

本文以成都上部砂卵石下部中分化砂岩复合地层为工程实例,研究和分析在这一特殊的复合地层中的掘进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指引和参考。

关键词:盾构;复合地层;渣土改良;流塑性;粘稠度;止水性前言城市地铁施工普遍采用盾构法,选用的盾构机主要是土压平衡式盾构和泥水平衡式盾构,盾构机主要适用于土体性质较均匀的地层中,如软土、砂层、砂卵石地层,成都地区盾构施工选用的盾构机为土压平衡式盾构,在成都地区盾构施工中常见的地层为泥岩地层、砂岩地层、富水砂卵石地层以及复合地层,本文以成都地铁某盾构区间盾构穿越上部为砂卵石、下部为砂岩的复合地层为依托,对该复合地层情况下的渣土改良进行进行研究,为后续类似工况下盾构掘进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成都某地铁盾构区间线路穿越上部为砂卵石、下部为砂岩的复合地层,上部砂卵石自稳性较差,下部砂岩强度较高,砂卵石地层为中密,一般卵石粒径30~150mm,最大粒径达360mm,砂类土和少量粘性土充填,充填物含量10%~20%。

砂岩为砂状结构,泥质胶结,巨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

岩芯呈柱状,饱和抗压强度值RC=10~15MPa,岩体完整性较好。

2复合地层掘进施工问题对于复合地层的掘进,选取什么样的掘进模式和渣土改良方法将决定施工的成败。

在成都地区富水砂卵石地层中掘进以土压平衡模式为主,可略欠压施工,渣土改良以泡沫+膨润土为主[1-2];砂岩地层中掘进模式为敞开或半敞开模式,渣土改良以泡沫或水。

在刀盘刀具配置适应性上面,根据砂卵石和砂岩的高磨耗性上,刀盘全盘配置重型宽刃滚刀[3]。

由于成都地区砂卵石地层的特点,盾构掘进中会形成自然塌落拱,有一定的自稳能力,但是滞后沉降效应明显[4-5]。

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地层特性不一的特点,考虑到减少地表沉降,盾构掘进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渣土改良采用泡沫+水。

盾构施工——粘土中的渣土改良方案

盾构施工——粘土中的渣土改良方案

粘土中的渣土改良方案一、基本情况近段时间源天盾构项目部在珠江新城旅游观光线的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掘进缓慢,刀盘结泥饼等现象,影响了施工进度。

其中先后试用了ELCO,东莞明洁和巴斯夫的麦斯特等三种品牌发泡剂,效果均不是很明显,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经同相关人员沟通和现场了解情况,在盾构机始发阶段,有约十多环砂层,喷涌厉害,采用日本TAC高分子材料和ELCO发泡剂搭配改良渣土,解决了喷涌问题。

随后进入8号粘土层,渣土粘度大,推进困难。

在第19环(约10月12号)项目部撤下ELCO发泡剂,换上另一品牌泡沫剂,在16号晚我司接到项目部电话,告之结泥饼厉害,掘进不顺利。

17号上午我方派人到现场了解情况,盾构机已经开仓清理过泥饼,当天已经掘进到23环,25日再到现场了解情况,已经掘进到40环,平均每天2环左右,其间一直在试用另两种发泡剂,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二、原因分析在此过程中项目部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问题,但由于地层条件恶劣等因素,目前未能根本解决此难题。

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我方认为如下因素会导致这种不利情况出现:1.盾构通过地层条件差,广州这种典型的复合地层对盾构施工是个极大的考验。

在这种粘土层中,经过改良剂和水的浸润,在刀盘的搅拌下,土体粘度增大,很容易粘附在刀盘上,同时由于相互之间的摩擦产生瞬间高热,使土体结焦附着在刀盘上不易除掉。

2.泡沫剂等外加剂使用不当,在不同的盾构条件下,泡沫剂的使用参数应做相应调整,包括注入率,发泡倍率,稀释倍率,流量等。

正确使用泡沫剂有利于防止结泥饼,降低扭矩,提高工作效率。

3.使用工艺不恰当,在恶劣地质条件下,刀盘转速,推进速度,螺旋剂排土速度,外加剂的配合使用都会影响施工质量。

三、产品介绍针对项目部目前出现的问题和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建议采取ELCO高分子材料和发泡剂配合使用来预防和解决盾构机在粘土层中的掘进问题。

ELCO STP 401A是一种长链分子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膨润土及泡沫配合使用。

土压平衡盾构在复合地层中渣土性质试验与改良技术研究

土压平衡盾构在复合地层中渣土性质试验与改良技术研究
Abstract:Itisveryimportanttoselectappropriatesoilconditioningmaterialstomaketheexcavatedsoilinplasticflow state,effectivelyimprovethefluidityofthesoilandreducetheamountofspewingandcuttingtoolwear.Asaresult,it isnecessarytocarryoutresearchonthephysicalpropertiesandconditioningtechnologyforcompositesoil.Inthis paper,aquantitativemethodforsoilconditioningparametersbasedonstrataandtunnelingparametersisproposedby quantitativelyanalyzingtheinfluenceofstrataconditiononsoilpropertiesandquantitativelystudyingthewatercontent andslumpofplasticflowmixtureofsandandrockafterconditionedbydifferentmixingproportionsoffoamingagent, takingtherevealedfully,stronglyandmoderatelyweatheredcompositestrataduringearthpressurebalance(EPB) shieldtunnelinginPhaseIofChengduMetroLine10asexamples.Theresultsshowthat:(1)TheSwameegradation curveequationhasabetterfittingeffectonparticlesizegradingofsoil,whichcangradedifferentsoilparticlesizesby nonuniform coefficientandcurvaturecoefficient.(2)Theslumpofconditionedsoilcanreach180-230mm andreach agoodplasticflow statewhenthevolumeinjectionoffoamingagentafterformingreaches40%.(3)Thegrading equationcanrealizequantitativedistributionofmaingeometricparametersofthewholesizerangeofparticles,andwhich canbeusedformodelingandbackanalysisofparticleflowanddiscreteelements.(4)Optimum fittingresultscanbe achievedbyusingSwameegradingcurveequation. Keywords:earthpressurebalance(EPB)shield;compositestrata;laboratorytest;soilconditioning

泥质粉砂岩地层地铁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技术研究

泥质粉砂岩地层地铁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技术研究

泥质粉砂岩地层地铁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技术研究摘要:盾构施工技术以其适应性强、推进速度快、干扰小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普及,并在地铁、市政、电力隧道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土压平衡盾构(EPB)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面对城市地层环境复杂、管线分布密集、建筑物集中等复杂工况,能够安全、快速、精准地进行地铁施工。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保障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维持土压平衡,防止出现喷涌、土仓压力波动等问题,需要对开挖面、土仓土体进行渣土改良。

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改良的目的是将刀盘切削土体改良成塑性流动状态,通过在开挖面、土仓等位置添加渣土改良剂提高渣土输送能力,同时对于开挖面支撑稳定、刀具切削能力亦有加强。

改良后的土体应具备低摩擦、高流动、低渗透和优良的黏稠性等性质。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泥质粉砂岩地层地铁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泥质粉砂岩地层;地铁;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技术引言近年来,由于盾构法具有掘进速度快,对周围地层扰动小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地铁区间隧道施工。

然而,盾构顺利掘进的关键是使渣土保持为塑性流动状态,利于土仓内渣土建立有效土压以平衡掌子面水土压力,同时防止出现刀盘结泥饼、喷涌或土仓闭塞等问题。

由于地层原状渣土塑流性难以满足盾构顺利掘进要求,需进行渣土改良,使其具有理想的塑流性状态。

众多学者对不同地层条件下渣土改良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依托某盾构工程,详细阐述了泥质粉砂岩地层中的改良方法与改良参数。

分析了粉质黏土和砾砂不同比例组合颗粒组分,展开室内及现场试验研究混合渣土的流动状态和渗透性。

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含量的粉质黏土可有效改善渣土塑流性及渗透性,但其含量高于70%时有结泥饼风险。

采用泡沫、膨润土泥浆及聚合物等改良剂改良砂卵石地层渣土,探明了该种地层中改良剂的添加比例,优化了改良方案,有效降低了工程成本。

1渣土改良剂地层适应性分析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改良剂和改良手段的选取需要根据具体施工地层条件进行确定,不同改良剂具有各自的适应条件,如分散剂和抗黏剂适用于黏性较高的黏土和泥岩地层,膨润土和聚合物适用于土体粒径较大的砂性地层,泡沫剂的适应范围较广。

盾构隧道渣土改良理论与技术研究综述

盾构隧道渣土改良理论与技术研究综述

盾构隧道渣土改良理论与技术研究综述摘要:由于盾构隧道工程的内容多,需要积极探讨各种地层渣土改良技术,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此工程地段地质中的粉质黏土等内容进行有效改善,保证具体的施工可以满足土压盾构施工要求,更好地配备渣土改良系统,提高盾构隧道渣土改良的质量。

关键词:盾构隧道;渣土改良理论;技术研究;综述前言:在具体的盾构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结"泥饼"和刀具磨损等多种问题,为了保证此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对渣土进行有效改良,主要目的是确保隧道顺畅施工的基础上,完善渣土改良的方案,对不同的改良技术进行整合,从而保证盾构隧道渣土改良技术在具体施工中的有效实施。

一、盾构隧道渣土改良技术的发展现状如今,为了提高我国建筑施工的效果,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需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合理使用盾构法,提高盾构施工质量。

可以结合实际施工进度,对渣土的实际状态进行调整,然后通过不同技术的改良,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性和稳定性。

在保证其施工安全的基础上,结合复杂地层,完善施工方案,结合施工现场地质情况,了解渣土的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渣土改良剂,提高实际改良的效果[1]。

由于盾构的施工项目比较多,施工流程也非常复杂,所以在其中存在排渣困难和盾尾失效等问题,更会严重影响隧道施工本身的安全性以及掘进效率。

为了避免对盾构施工质量带来影响,积极开展渣土改良以及盾尾密封工作,应用不同的理论知识,解决其中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分析盾构隧道渣土改良理论知识,加强对不同技术的应用,同步注浆充填剂等盾构新型技术,加强对特种材料的应用,加强其与配套施工技术的联合应用,通过对此内容的分析,为复杂环境渣土的改良提供保障。

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详细剖析了国内外的盾构渣土改良理论内容,加强对技术发展动态分析的力度,总结其中的研究不足之处。

最后,还需要提出渣土改良技术,加强对水环境以及温度地控制,不断强化渣土改良效果。

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改良技术总结

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改良技术总结

价值工程1概述南京某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为一站两区间,盾构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主要有黏土、粉质黏土、粉土、含砾粉质黏土、全/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砂砾岩,中风化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最大值为9.74MPa ,最小值为1.89MPa ,平均值为4.39MPa ;区间地下水水位最高为地下1.8m ,以潜水和裂隙水为主,不具有承压性。

本工程区间隧道采用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其中渣土改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步骤,结合地质情况对渣土改良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实验室配合比调节提出改进方案,可以减少盾构机的磨损、降低渣土对盾构机的附着性,同时降低能耗,可以为同类型盾构施工提供参考及借鉴。

2渣土改良的材料在沙砾土层中,如果仅采用泡沫进行渣土改良,改善切削土体的流动性能力有限,加入量太少达不到改良的作用,加入量过大反而会造成土体的严重离析,可能出现渣土无法运输和压送的情况,造成盾构无法正常掘进。

因此,在加泡沫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膨润土改善土体粒状构造,吸附在土体上的气泡和膨润土可以减少土体与刀盘的直接摩擦,改善土体的塑流性,增加切削下来的土体的黏聚力,同时又能降低土体的渗透性。

渣土改良剂能较好解决以上问题,在盾构机掘进时,向开挖面、土仓等处加注改良添加剂。

目前常用的渣土改良剂包括膨润土、泡沫剂、高分子聚合物、增粘剂等,不同种类改良剂的使用范围和改良效果有很大差别。

3影响盾构出渣的原因3.1地质原因盾构区间一穿越地层以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粉质黏土为主。

所涉及岩层均为软岩,遇水易软化,局部软岩和粉质黏土具有较高的黏粒含量,盾构掘进中有固结泥饼的风险。

盾构区间二穿越地层以沙砾岩、强风化闪长玢岩、粉砂岩为主。

产生的松散砂土易产生渣土离析、堵塞刀盘,盾构掘进中造成运渣困难的现象。

3.2掘进土体状态土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决定了土体的流动性。

在盾构施工中,土体为流态时,螺旋输送机将无法运输,会发生土体管涌的风险;土体为固态时,易发生渣土堵塞现象。

昆明地铁某区间盾构渣土改良技术试验

昆明地铁某区间盾构渣土改良技术试验

昆明地铁某区间盾构渣土改良技术试验2018年10月目录1. 研究背景 (1)1.1工程概况 (1)1.2 地质概况 (1)1.3 重叠下穿既有线概况 (2)1.4 施工概况 (4)1.5 渣土改良研究必要性 (6)2. 高压富水圆砾地层渣土改良技术研究 (7)2.1 改良剂选取及性能测试 (8)2.2 渣土流塑性测试 (13)2.3 渣土抗渗性测试 (27)2.4 室内试验结果总结 (29)3. 盾构渣土改良技术建议 (29)3.1 渣土改良方案及参数 (29)3.2 相关工艺建议 (32)4. 后续现场跟踪反馈机制建议 (32)5. 结论 (33)1. 研究背景1.1工程概况昆明地铁XX区间西起小菜园站,如图1.1所示,出站后沿昆石米轨线路(目前已停运)敷设,在下穿小菜园立交桥后向东南方向偏移,横穿盘龙江,在下穿万华路后约300m时区间左、右线竖向间距逐渐拉大,平面间距逐渐减小,最后以上下重叠(左上右下)的方式下穿火车北站隧道涵洞段及昆明地铁2号线(已运营),最后接入火车北站,区间隧道起讫里程为:左线ZDK8+435.252~ZDK9+966.915,全长1538.913m;右线YDK8+435.252~YDK9+966.915,全长1531.694m。

图1.1 XX区间总平面图1.2 地质概况图1.2为XX区间地质纵断面图,盾构隧道所穿越的主要土层为圆砾地层,局部地区穿越黏土和砾砂层;圆砾地层中有少量呈透镜状粉土、粉砂、砾砂层,各地层主要特点如下:(1)圆砾:灰黄、浅灰、灰褐色,稍密~中密状,饱和。

圆砾含量50%~80%,粒径2~20mm为主,最大粒径40mm,砾石成份为泥岩、砂岩、灰岩质、玄武岩等,颗粒磨圆度较好,软硬岩皆有,砂土充填为主,局部黏性土充填,为区间盾构隧道穿越主要地层。

经取样分析,粒径大于2mm颗粒含量占总质量的50%,大于20mm含量占总质量的13.78%,属Ⅱ级普通土。

(2)砾砂:灰黄、褐黄、兰灰、灰褐色,稍密~中密状,富水。

盾构施工——粘土中的渣土改良方案

盾构施工——粘土中的渣土改良方案

盾构施工——粘土中的渣土改良方案一说到盾构施工,脑海中便浮现出那深深的地下通道,犹如一条巨大的蟒蛇,在泥土中缓缓前行。

而粘土,这种看似普通的土壤,却给盾构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如何在粘土中进行渣土改良,让盾构施工变得更加顺畅。

我们要了解粘土的特性。

粘土颗粒细腻,粘性强,水分含量高,这使得它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刀盘堵塞、土仓压力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渣土进行改良。

1.渣土改良材料的选择(3)水泥:可以增加渣土的强度,提高其稳定性。

2.渣土改良方法(1)直接添加法:将改良材料直接添加到渣土中,搅拌均匀。

(2)预混合法:将改良材料与水预混合,形成悬浮液,再与渣土混合。

(3)泡沫法:将改良材料与泡沫混合,形成泡沫悬浮液,再与渣土混合。

3.渣土改良工艺(1)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调查,了解粘土的性质和分布情况。

(2)根据地质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渣土改良材料和方法。

(3)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渣土的性能,调整改良材料和方法的用量。

(4)加强渣土的排放管理,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

我们来谈谈渣土改良在盾构施工中的应用。

1.刀盘堵塞的预防通过渣土改良,可以提高渣土的流动性,减少刀盘堵塞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刀盘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堵塞迹象,及时调整渣土改良材料和方法的用量。

2.土仓压力的稳定渣土改良可以降低土仓压力的波动,提高施工效率。

在施工过程中,要实时监测土仓压力,根据压力变化调整渣土改良材料和方法的用量。

3.土体位移的控制渣土改良可以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减少土体位移。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土体位移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4.施工安全渣土改良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施工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我们来谈谈渣土改良的成本和效益。

1.成本渣土改良的成本主要包括改良材料费、设备折旧费、人工费等。

在选择改良材料和方法时,要充分考虑成本因素,力求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最新渣土改良总结

最新渣土改良总结

渣土改良技术总结摘要:在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过程中,开挖面土体的流动性十分重要,为了提高开挖面土体的流动性,通过对开挖出渣土进行改良,用以满足施工要求。

本文依托南昌地铁长~蛟区间盾构施工,对砂卵石和全、强、中风化千枚岩地层渣土改良技术加以总结,对之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关键字:盾构施工开挖面渣土改良地层1、工程概况长江路站~蛟桥站区间分为两个工程地质区,蛟桥站(北一环站)~中间风井、中间风井~里程约SK3+410为工程地质I区;里程约SK3+410~长江路站为工程地质II区。

(1)蛟桥站(北一环站)~中间风井~里程约SK3+410区间区间隧道通过的地层主要由⑥1全风化千枚岩、⑥2强风化千枚岩、⑥3-2中风化千枚岩等组成,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2)里程约SK3+410~长江路站区间区间隧道通过的地层主要由②4中砂、②5粗砂、②6砾砂、②7圆砾、⑤1-1强风化泥质砂岩、⑥1全风化千枚岩、⑥2强风化千枚岩等组成,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2、盾构机具有的渣土改良设备为改善土体的流塑性和开挖面的稳定性,有效的开挖面稳定辅助支撑装置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泡沫系统、膨润土装置、土仓压力控制系统。

(1)泡沫装置泡沫装置主要由活性剂泵、水泵、空压机、泡沫发生器、管路及阀件等组成,安放在后方台车上。

泡沫装置首先按一定比例将活性剂和水分别由活性剂泵和水泵泵入泡沫发生器,然后在在泡沫发生器中进一步和压缩空气进行混合生成泡沫,其中一部分通过四条独立的管道将泡沫经过盾构机前部的中心回转接头输送到刀盘,其余部则经过各自的管道进入土仓和螺旋输送机对碴土进行改良。

泡沫的加入具有手动和自动多种控制方式,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泡沫混合比例、加注数量和加注点的不同选择。

(2)膨润土装置膨润土装置主要由注浆泵、储浆箱、管道、自动阀门等组成。

安放在后方台车上。

膨润土由膨润土泵泵出,经管道通到前面的密封土仓和螺旋输送机内,对碴土进行改良。

膨润土的注入可实现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盾构穿越复杂地质过程中的渣土改良及参数控制

盾构穿越复杂地质过程中的渣土改良及参数控制

盾构穿越复杂地质过程中的渣土改良及参数控制摘要:目前盾构法已在地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深圳地区为例,地铁四期工程建设中90%以上的隧道采用了盾构法施工。

本文针对深圳某地铁区间穿越孤石、基岩突起、无基础民房土压平衡盾构掘进,采用泡沫、膨润土及克泥效等添加剂进行渣土改良,并根据多年在深圳地铁施工中的经验对参数进行合理控制,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可为类似地层盾构隧道施工提供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盾构;孤石;上软下硬;民房1引言目前,我国不仅各一线城市正在修筑地铁,各二三线城市也均有地铁在建设或施工的规划。

在地铁施工中隧道施工是危险较大的施工功法,矿山法、新奥法在施工中不仅环境恶劣,而且施工速度慢,不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工期要求。

而盾构法不仅施工速度快,而且同时兼具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等特点。

本文针对深圳某地铁穿越孤石、基岩突起、无基础民房平衡盾构掘进,采用泡沫、膨润土及克泥效等添加剂进行渣土改良,获得较为理想的改良方案,并根据多年在深圳地铁施工中的经验对参数进行合理控制,可为类似地层盾构隧道施工提供参考或借鉴。

2工程概况深圳某地铁区间隧道总长约650米,区间最大坡度为28.34‰,隧道拱顶最小埋深为12.86m~20.18m,位于城中村下方,地表建筑物密集,主要为多层及低层房屋,局部残损破败严重,施工控制要求高。

据勘察报告可知,区间穿越地层主要为花岗岩地层,大部分为全风化和强风化花岗岩,局部为中风化和微风化花岗岩,地层中存在孤石及基岩隆起(如图1所示)。

区间详勘共钻孔49处,其中21处存在球状风化体,2处基岩隆起;孤石直径1-5m不等,基岩最大侵入隧道5.7m,长度32.1m。

微风化花岗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最大为114.2Mpa ,平均值为87.2Mpa。

根据其赋存介质的类型,区间地下水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岩土层中;另一类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块状强风化、中等风化带中,略具承压性。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穿越砂层渣土改良试验研究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穿越砂层渣土改良试验研究

基金项 目: 陕 西 省 科 技 攻 关 计 划 项 目( 2 0 1 1 k l 0 —2 0 ) ; 包 头 市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2 0 1 1 x 1 0 0 6 ; 2 0 1 2 x 1 0 0 2 ) 作者 简介: 胡长 明( 1 9 6 3 一 ) , 男, 教授 , 博 士研 究 生导 师 , 博 士, 从 事 土 木工 程 施 工 与 管 理 研 究 .
2 . 1 4 粉质粘土
工 的优化泡沫掺入比. 然而 , 采用发泡剂作为改 良剂 虽然效果较 为理想 , 但容 易造成 污染 , 高效无 污染 发泡剂 又不能节 约成本. 同时对于细粒含量少 的土体 , 透水性 高 的土 体发泡 剂改 良效 果 并不理想. 膨润土泥浆作为 另外一种 常用 的改 良剂 能够较好 的 节约成本 , 但又没有合理的掺入比规定. 本文 针对 土压 平衡 盾 构 穿 越 砂 性 土 层 时 遇 到 的技 术 难 题, 采 用膨 润 土作 为 改 良剂 , 进 行 室 内渣 土 改 良试 验 ,得 出
土压平衡 盾构 主要 适用于粘性 土地层开挖 , 在穿越砂 土地层 时 , 由于砂层 渣 土流塑性 差 , 摩擦 系数 大 ,
强度高 , 盾构 机推力大 大增加 , 出土不 易 , 刀盘 扭矩 、 螺旋输送 机扭 矩增 大 , 降低 掘进速 度甚 至无法 推进. 同 时在砂层 中, 盾 构机 刀盘升温快 , 刀盘及螺旋磨 损较大 , 这些 问题导致 土压平衡盾构 在砂层 中掘进 困难. 针对以上 问题 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是掺入改 良剂 , 改善砂层特性. 朱 伟口 等对盾 构用气泡 的性 能及对开挖 土体改 良效果影响进行研究 , 得 出 了气 泡改 良开挖土体 的主要 影 响因素 ; 宋克志[ 2 等对泡沫技术进行 了试 验研究 , 并进行 了现

成都盾构施工渣土改良探讨

成都盾构施工渣土改良探讨

成都盾构施工渣土改良探讨1.渣土改良盾构机通过刀盘开挖下来的渣土,经输送设备输送出来,由于各个项目地质情况的不同,导致渣土不能顺利排出,为了能够正常排出开挖的渣土、降低磨损,必须要在开挖过程中通过添加剂对渣土进行改良。

1.1 土压平衡盾构机渣土改良目的A、提高开挖土体的塑流性,保证了土料能不断地流送到螺旋输送机,防止渣土卡住刀盘及大块卵石沉入土仓底部,造成出渣困难,渣土阻塞;B、开挖室内土料具有的软稠度和良好的塑性变形,使支撑压力能规则地作用于开挖面,保证开挖面平衡稳定,控制地表沉降;C、提高渣土的抗渗性,在螺旋输送机形成土塞效应,防止发生喷涌;D、降低刀盘和螺旋输送机的负荷,减少电力消耗;E、减小刀盘、刀具及螺旋输送机的磨损与破坏,控制工程成本;1.2 改良后理想的渣土(如右图)颗粒以粉砂及粉质粘土为主具有一定的c值较小的内摩擦角及摩擦系数具有一定的流塑性饱水性,并具有较高的抗渗性2.成都地质情况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盾构2标(人民北路站至天府广场站)区间段隧道主要穿越砂卵石土层,卵、砾石成分以灰岩、砂岩、石英岩等为主,呈圆形~亚圆形,粒径大小不一,分选性差。

卵石含量约68%,粒径以30~100mm为主,初探揭示最大粒径180mm,根据试验段探井和天府广场基坑揭示最大粒径达530~550mm,圆砾含量约10%,兼夹漂石,漂石最大粒径270mm。

卵石硬,最大强度可达200MPa。

卵、砾石以中等风化为主。

充填物主要为中细砂、及少量粘性土。

卵石土层顶板埋深8.2~22.0m。

表区间隧道围岩分布统计表岩层左线(m) 所占比重(%) 右线(m) 所占比重(%)<2-8>卵石土581 24.3% 614 25.5%所做的饼状图。

量。

3. 成都地质分析成都地质下进行盾构施工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没有太多的实例,根据现有的资源找到了几个类似项目,如西班牙巴塞罗那、法国里昂、意大利都灵地铁等都是土压平衡机,对地质进行对比,以及该些项目如何进行渣土改良。

盾构施工渣土改良方法

盾构施工渣土改良方法

在广州和成都的强风化 泥岩,西安的粘土地质 发生较多;
在广州的复合地质,成 都等砂卵石地质,南昌 的中粗砂地质发生较多
四、渣土改良方法
石块(除强中风化 以外的泥岩)、砂、 卵石、砾石等用 聚合型泡沫剂 强中风化以外 渣土没有粘性 的泥岩、粘土
膨润土
1、正确 选用渣土 改良材料
渣土有粘性的
分散型泡沫
聚合型泡沫剂 透水性强的地质Biblioteka 膨润土高分子聚合物
最常用的 渣土改良 材料 泡沫剂原液 2、泡沫 的使用 水
四、渣土改良方法
泡沫剂质 量 泡沫 关 键
压缩空气
合理调 配 单个泡沫的直 径为3~5mm 巴斯夫 康达特 国际知名 品牌
泡沫的合 理配比
混合液浓度
混合液中泡沫剂的百分比,通 常混合液浓度调整在3%~5%
不加 泡沫 剂
[(刀盘驱动945KW*85%)+推进75KW+螺旋输送机200KW+同步注浆 25KW+皮带机25KW+空压机55KW]*(80分钟/60) *1元/度=1577.67 元 200环换整盘刀约150万元,消耗7500.00元/环
五、经济效益
结论
土压盾构掘进针对不同地质合理地进行渣 土改良有利于地面沉降控制、减少刀具刀 盘磨损、提高掘进速度、节能增效;复杂 地质长距离掘进良好的渣土改良可避免刀 盘严重磨损后耗时几个月进行刀盘维修的 情况发生;盾构下穿建筑物时因采取了良 好的渣土改良使得螺旋输送机排土顺畅土 仓压力控制精准可避免建筑物损坏。良好 的渣土改良对于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非常有益的。
盾构施工渣土改良方法
一、渣土改良的概念
改良剂 刀盘上 的喷口 刀盘 面上 减轻刀具和刀盘磨损以及 防止刀盘结泥饼

西安地铁盾构隧道含砂黄土地层渣土改良试验研究

西安地铁盾构隧道含砂黄土地层渣土改良试验研究

西安地铁盾构隧道含砂黄土地层渣土改良试验研究为了解决西安地铁 1 号线二期工程张后区间下穿既有出入线段土压平衡盾构在砂层中掘进时,方向控制难度大、掘进速度慢、出渣困难、刀盘四周温度过高等问题,从渣土改良控制出发,采用室内试验与场试验结合的方法,通过泥浆黏度试验确定钠基膨润土泥浆最佳浓度和最佳膨化时间;通过常规室内土工试验,测定改良前后的砂土渗透系数、坍落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确定采用膨润土泥浆与砂土的体积比;结合实际工程,进一步优化改良渣土,确定最终的改良剂配比。

标签:地铁;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改良;试验研究0 引言含砂黄土地层是西安地区典型的地层特性。

在西安地铁前期施工过程中,土压平衡盾构在黄土地层中掘进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然而西安地铁 1 号线二期工程张后区间土压平衡盾构在砂质地层中掘进时,却不能很好地适应。

因此,盾构穿越含砂黄土地层的渣土改良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在渣土改良方面,已有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X. Borghi[1] 结合实际工程得出,通过气泡改良渣土,可以有效减小刀盘扭矩和螺旋输送机扭矩,降低刀具磨损,有效控制土仓压力;A. Bezuijen[2] 在泡沫改良砂土后,通过压力仓模型对渣土的渗透系数、压缩性和孔隙压力等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S. Quebaud[3] 在对气泡的特性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坍落度试验、渗透试验和搅拌试验对泡沫改良混合土的性质进行研究,确定了泡沫改良砂卵石的最优配合比;张明晶[4] 在对盾构施工常见故障总结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出可以有效防治闭塞发生的泡沫,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唐益群[5] 等在盾构穿越砂土层时,分别在砂土中掺入泡沫剂、肥皂水进行改良,试验研究表明,泡沫剂和肥皂水可以很好地保持工作面动态平衡,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减小刀盘扭矩以及降低刀盘和刀具的磨损。

以上渣土改良研究中,主要采用泡沫对渣土进行改良,虽然能够达到很好的改良效果,但是泡沫改良成本高,从经济性出发会增加改良成本。

例析地铁盾构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例析地铁盾构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例析地铁盾构施工技术改进措施1某地铁盾构工程施工技术改进要求某地铁工程全长20km,沿线经过17座车站,地层以粉细砂、中粗砂、粉土、粉质粘土、卵石砂砾为主。

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特征,选择盾构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区间隧道有20个,每个区间隧道的断面开挖跨度在6.2-15.2m 之间,其中沉降值在10-200mm之间,且部分地段洞顶存在砂层,在开挖期间,地表沉降大有扩大趋势,尤其纵向和横向范围,超出开挖的两侧,出现沉降裂缝。

为保证本地铁工程盾构施工的质量,在此就工程的主要施工工序,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改进要求:①开挖工序:借助机械实施全断面开挖,同时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采用分部开挖和人工开挖相结合方式,目的是实现该道工序的工厂化管理。

②支护工序:设置混凝土管片之后,进行壁厚注浆,期间主要工序涵盖喷混凝土、锚杆设置、钢拱架与钢筋网布设、模注混凝土,目的是为地铁盾构施工奠定安全管理基础。

③地表沉降控制工序:在土压平衡控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限制工作面的变形,主要原因是初期支护期间,隧道的变形会加剧下沉,最大下沉量可能达到60mm,而地表沉降控制,目的就是减缓地表下沉量,本工程的沉降控制目标为30mm以下。

④地下管线、地表建筑物保护工序:为保护地下管线和地表建筑物,进行地表注浆加固,然后适当拆线地表建筑物,但大多数情况下,以原位保护为主。

⑤防水工序:借助土压平衡和水压平衡控制的方法,在注浆的基础上,加设混凝土管片和膨胀橡胶止水带,所浇筑混凝土需具备一定防水性能,确保完工后的隧道,能达到"滴水不漏"的质量水准。

2案例地铁盾构工程施工技术改进方法根据以上提到的案例地铁盾构工程施工技术改进要求,本工程的盾构施工,需要分别对开挖技术、支护技术、地表沉降控制技术、地下管线保护技术、地表建筑保护技术、防水技术等进行如下改进:2.1开挖技术改进由于本工程盾构施工的开挖工序,在隧道拱部位置埋设小导管,用于注浆护顶,而人工分台阶开挖的方式,上台阶和下台阶之间相距1.5倍洞径左右,其中开挖上导台阶时,管棚起到护顶作用,隧道上方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塌方事故,但施工期间发展暴露在外的掌子面稳定性可能会出现问题,并且波及整个隧道的稳定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相关开挖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强化掌子面的稳定性工作。

地铁盾构渣土改良

地铁盾构渣土改良
通过调整渣土的粒度组成 ,改善渣土的物理性质和 工程性能。
化学改良技术
化学注浆
通过向渣土中注入化学浆液,改 善渣土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表面处理
通过表面涂层、封层等技术,改 善渣土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
热处理
通过加热、冷却等技术,改变渣 土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提高
其工程性能。
生物改良技术
微生物注浆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上海地铁9号线工程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渣 土进行了多次改良试验。其中,通过添加高分子材料,使 得渣土的流动性、压缩性和止水性得到了显著改善。工程 团队对改良后的渣土进行了实时监测,确保其性能达到预 期要求。此外,该工程还注重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 水资源管理,采用了多种措施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通过向渣土中注入微生物,改善渣土的力学性能 和稳定性。
生物表面处理
通过生物表面处理技术,改善渣土的防水性能和 耐久性。
生物加固
通过生物加固技术,提高渣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 性。
04
CATALOGUE
地铁盾构渣土改良案例分析
北京地铁16号线工程
总结词
北京地铁16号线工程在渣土改良方面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添加生石灰、泡沫剂 等,以改善渣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地铁盾构渣土改 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地铁盾构渣土概述 • 地铁盾构渣土改良技术 • 地铁盾构渣土改良案例分析 • 地铁盾构渣土改良的优化与建议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盾构法是地铁施工常用的技术之一,而渣土改良对于提高盾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 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强风化千枚岩层中土压盾构施工渣土改良分析

强风化千枚岩层中土压盾构施工渣土改良分析

强风化千枚岩层中土压盾构施工渣土改良分析摘要:盾构机在不同地质岩层中掘进时,刀盘前土质改良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在盾构始发掘进前,做好渣土改良技术分析,从分析结果中确定施工参数,为类似地质结构盾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字:土压盾构、强风化千枚岩、渣土改良、泡沫剂1、引言近年来,地铁盾构法施工依其诸多优势在城市地铁隧道中越来越受欢迎,盾构法施工采用主要的机械设备为盾构机,盾构机在土体中穿行时,会切削刀盘前土体,破坏其稳定性,切削下的渣土会流入土仓,通过螺旋输送机和皮带将渣土送走,如果切削下的渣土改良效果差,土的流动性不好,就会增加盾构机的负荷,严总影响施工进度。

所以做好渣土改良分析,优化施工掘进参数,对整个盾构施工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依南昌地铁1号线土建一标为平台,通过对双港站~蛟桥站上行线盾构区间掘进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区间掘进渣土改良实验的效果,有效的预测出不同地层外加剂的参量,从而制定出一套完整正确的施工参数,对今后的盾构施工掘进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2、工程概况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一标工程包括两站两区间,区间隧道为双线双洞圆形断面,两线中心宽度约13.4m,采用盾构法施工。

双港站~蛟桥站上行线区间起止里程SX0+320.277,终止里程SX1+399.102,其全长1059m,共计888环,直线段长519m,曲线长540m。

隧道最大覆土厚15m,最小覆土厚4.6m。

区间最大纵坡为26‰,最小转弯半径为R=380m。

区间建筑物较少,主要为废弃铁路路基。

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况盾构区间掘进地层主要为强风化千枚岩和中风化千枚岩,略带石英条,千枚岩岩层较软,遇水易软化,地质层中水的渗透系数较小。

区间地质水位较低,水量较少主要为孔隙水和裂隙水,便于施工掘进。

根据《区间地质勘测报告》勘探深度内,下伏基岩为前震旦系双桥山群(Ptsh)褐黄、灰绿、紫红色千枚岩和青灰色千枚状板岩,为软质岩,全、强风化强烈,风化厚度变化大,节理裂隙发育。

盾构渣土改良研究报告

盾构渣土改良研究报告

盾构渣土改良研究报告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站~永定门外站2014年11月目录1渣土改良研究现状 (1)1.1 渣土改良的原因 (1)1.2 渣土改良的作用及目的 (4)1.2.1 渣土改良的作用 (4)1.2.2 渣土改良要达到的状态 (4)1.3 常用的土体改良剂 (5)1.3.1界面活性材料类 (6)1.3.2 矿物类 (9)1.3.3 高分子类聚合物 (11)1.3.4 分散剂 (13)1.3.5 水 (13)1.3.6 不同渣土改良剂比较 (13)1.4 渣土改良剂添加部位 (14)2渣土改良应用实例 (15)2.1 无水砂卵石地层 (15)2.1.1北京地铁4号线20标 (15)2.1.2 北京地铁10号线2期 (15)2.1.3 北京地铁10号线(莲花桥—六里桥) (15)2.1.4 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双榆树站) (16)2.1.5 北京地铁5号线试验段 (17)2.1.6 北京地铁4号线角门北路站—北京南站 (17)2.1.7 北京地铁9号线丰台东大街站—丰台北路站 (18)2.1.8 北京地铁7号线达官营站—广安门内站区间 (18)2.1.9 无水砂卵石地层渣土改良应用小结 (18)2.2 富水砂卵石地层 (19)2.2.1 北京地铁九号线六标 (19)2.2.2 成都地铁一号线 (19)2.2.3 长沙地铁2号线(体育公园—长沙大道) (20)2.2.4 富水砂卵石地层渣土改良应用小结 (21)2.3 粉质黏土、粉土层 (21)2.4 全断面砂层 (21)2.4.1 西安地铁一号线二标 (21)2.4.2 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程哈东站—南直路站) (22)2.4.3 广州地铁3号线(珠江新城站—客村站) (22)3 不同地层渣土改良剂选用 (24)3.1 软土地层 (24)3.2 砂卵石地层 (24)3.3 砂性土地层 (25)3.4 硬岩地层 (26)3.5 富水地层 (26)3.6 总结 (26)4 北京地铁八号线三期05标渣土改良 (28)4.1 工程概况 (28)4.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28)4.2.1工程地质 (28)4.2.2 水文地质 (31)4.2.3 纵断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32)4.3 改良对象和添加剂的确定 (32)4.4 渣土改良试验内容 (32)4.4.1 室内试验 (32)4.4.2 现场试验 (33)4.4.3 试验方案 (33)4.5 本标段渣土改良总结 (35)1渣土改良研究现状1.1 渣土改良的原因渣土改良就是通过盾构配置的专用装置向刀盘面,土舱内或螺旋输送机内注入水、泡沫、膨润土、高分子聚合物等添加剂,利用刀盘的旋转搅拌、土舱搅拌装置或者螺旋输送机选择搅拌使添加剂与土渣混合,使盾构切削下来的渣土具有好的流塑性、合适的稠度、较低的透水性和较小的摩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构渣土改良研究报告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站~永定门外站目录1 渣土改良研究现状 (1)1.1 渣土改良的原因 (1)1.2 渣土改良的作用及目的 (4)1.2.1 渣土改良的作用 (4)1.2.2 渣土改良要达到的状态 (4)1.3 常用的土体改良剂 (5)1.3.1 界面活性材料类 (6)1.3.2 矿物类 (9)1.3.3 高分子类聚合物 (11)1.3.4 分散剂 (13)1.3.5 水 (13)1.3.6 不同渣土改良剂比较 (13)1.4 渣土改良剂添加部位 (14)2渣土改良应用实例 (15)2.1 无水砂卵石地层 (15)2.1.1 北京地铁4号线20标 (15)2.1.2 北京地铁10号线2期 (15)2.1.3 北京地铁10号线(莲花桥—六里桥) (15)2.1.4 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双榆树站) (16)2.1.5 北京地铁5号线试验段 (17)2.1.6 北京地铁4号线角门北路站—北京南站 (17)2.1.7 北京地铁9号线丰台东大街站—丰台北路站 (18)2.1.8 北京地铁7号线达官营站—广安门内站区间 (18)2.1.9 无水砂卵石地层渣土改良应用小结 (18)2.2 富水砂卵石地层 (19)2.2.1 北京地铁九号线六标 (19)2.2.2 成都地铁一号线 (19)2.2.3 长沙地铁2号线(体育公园—长沙大道) (20)2.2.4 富水砂卵石地层渣土改良应用小结 (21)2.3 粉质黏土、粉土层 (21)2.4 全断面砂层 (21)2.4.1 西安地铁一号线二标 (21)2.4.2 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程哈东站—南直路站) (22)2.4.3 广州地铁3号线(珠江新城站—客村站) (22)3 不同地层渣土改良剂选用 (24)3.1 软土地层 (24)3.2 砂卵石地层 (24)3.3 砂性土地层 (25)3.4 硬岩地层 (26)3.5 富水地层 (26)3.6 总结 (26)4 北京地铁八号线三期05标渣土改良 (28)4.1 工程概况 (28)4.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28)4.2.1工程地质 (28)4.2.2 水文地质 (31)4.2.3 纵断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32)4.3 改良对象和添加剂的确定 (32)4.4 渣土改良试验内容 (32)4.4.1 室内试验 (32)4.4.2 现场试验 (33)4.4.3 试验方案 (33)4.5 本标段渣土改良总结 (35)1渣土改良研究现状1.1 渣土改良的原因渣土改良就是通过盾构配置的专用装置向刀盘面,土舱内或螺旋输送机内注入水、泡沫、膨润土、高分子聚合物等添加剂,利用刀盘的旋转搅拌、土舱搅拌装置或者螺旋输送机选择搅拌使添加剂与土渣混合,使盾构切削下来的渣土具有好的流塑性、合适的稠度、较低的透水性和较小的摩阻力。

进行渣土改良的原因:1)土压平衡式盾构的基本原理通过电机驱动主轴带动刀盘旋转,在刀盘旋转的同时,安装在刀盘面上的切削刀具切入土中并将土体切割撕裂;刀盘切削的渣土通过刀盘上的开口部分挤压进入并填满土舱,土舱内的渣土在土舱壁的加压作用下与刀盘前方的水土压力保持平衡,使得开挖面保持稳定状态;同时,利用螺旋输送机将土舱内的部分渣土排出,并使得排出土量与盾构掘削土量维持平衡。

2)土压平衡盾构渣土的作用及性状土压平衡盾构维持工作面稳定的介质为渣土。

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中开挖出来的土体充满刀盘和隔板之间的压力仓,一方面开挖土作为支撑开挖面稳定的介质,其土性对开挖面的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一方面,它有源源不断地由螺旋输送机向外排出,它的土性好坏直接影响着出土的顺利与否。

为维持土舱内土压力的稳定和方便渣土的排出,土舱内的渣土应该具有可塑性强、流动性好、密度低、内摩擦小、渗水性弱的特征。

如果地层是相似于淤泥质黏土层的话,只要在压力舱内通过旋转翼板搅拌,就可满足这种状态顺利进行施工。

一般来说,开挖出来的泥土不具有以上特性:在有的情况下,有的渣土流动困难,易压实固结,产生泥饼或泥团,因此要求刀盘具有较大的扭矩,以确保渣土畅流无阻;另外在透水性土层中,在水的作用下,渣土在螺旋输送机内排出无法形成有效的压力递减,土舱内的土压力难以稳定……所以土压平衡盾构自身对地层的适应范围相对较窄。

3)渣土不良带来的施工困难北京地铁盾构隧道的工程实践和国内外诸多施工实例表明,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将从开挖面上切削下来的土体在压力仓内调整成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使土体的性质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后,盾构开挖和排土才能顺利地进行。

当开挖土的状态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就会给施工带来困难,这种施工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①刀具磨耗严重随着盾构法在国内地铁施工中的广泛使用,刀具磨损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盾构隧道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问题。

刀盘作为盾构机的一个关键部件,在地下掘进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地层,从淤泥、粘土、砂层到软岩及硬岩等,刀盘在一定转速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地下挖掘,刀具要承受非常高的工作压力和温度,恶劣的工作条件会降低刀具的使用寿命。

特别是在砂卵石地层,盾构刀具往往磨损严重,容易破损、脱落,经常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给整个工程的工期、造价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的生命。

这种情况在北京地铁盾构掘进中普遍存在,在北京地铁9号线06标段军事博物馆站—东钓鱼台站区间,盾构从世纪坛始发并向北掘进不到200m的检查井中发现:整个刀盘上的刀具磨损非常严重,必须重新购买,全部更换。

在北京地铁9号线02标段丰—科区间、地铁10号线二期11标西—六区间和17标段火—终区间盾构掘进几百米后发现整个刀盘上的刀具磨损非常严重,必须更换。

因此,研究如何减小盾构刀盘的磨损对延长盾构机掘进距离,提高盾构机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而选用合适的土体改良剂可以对刀具起到一定的润滑和冷却作用,并且改善土体的流塑性,使之切削成流动型,减少对刀盘面板和刀具的磨损,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②刀盘及压力仓的结饼和闭塞压力仓结饼是由于开挖土缺乏流动性,在盾构机推进压力的作用和较高的温度环境下,在压力仓内发生压密、固结排水,形成坚硬“泥饼”的现象。

通常在可塑、硬塑状的粘土类地层、粘土质砂土地层、泥岩、泥质粉砂岩、母岩为花岗岩的残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和强风化岩层等黏土矿物含量超过25%的地层中极易形成泥饼,并且随着矿物含量的增加,相同施工设备和工艺的条件下,泥饼形成的可能性将增加。

压力舱内发生结饼后如果没有其它补救措施,则这种泥饼将不断扩散进而使整个压力舱发生堵塞,导致刀盘转矩过大,开挖困难或无法进行,引发刀盘主轴承温度过高,甚至出现主轴承损坏的严重后果。

压力舱闭塞是由于开挖土体在压力舱成拱,使盾构机不能正常出土,进而土体压实充满压力仓,而缺乏流塑性的土体又使搅拌翼的阻力上升,加大刀盘扭矩,引起施工困难。

压力舱内土体成拱后,若盾构施工继续推进,土体会进一步压缩,导致拱作用更加剧烈。

北京地铁9号线04标丰—六盾构区间和10号线二期11标西—六盾构区间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时,由于压力舱内的结饼和闭塞等导致舱内的压力失控,造成地面隆起和扭矩上升,甚至无法掘进,必须停机开仓,采用人工丰镐破除,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丰—六盾构区间由于结饼不得不停机开舱处理。

然而由此引发了地面塌陷等问题,对周围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土压平衡很难建立由于有些地层的塑流性较差,设定的工作压力不能顺利地传递到开挖面,不易实现连续的动态平衡,使开挖面稳定难以保持,导致地表隆沉幅度增大。

④螺旋排土器出口处的喷涌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在砂砾层等强透水层地基施工时,开挖面过高的水压力会导致盾构机螺旋输送机出口发生地下水大量流失,严重时会发生涌水、涌砂和掌子面失稳问题,影响掘进效率。

⑤电流消耗过大和发生卡机事件由于刀具、刀盘与土体间的摩擦因数大,因此,扭矩及推力也相应的增大,造成电流消耗过大,油压增大,甚至发现机械故障的现象。

若开挖面不能保持平衡,开挖面前上方发生坍塌,或遇到卵石块较多的情况,就会发生卡机事件,使盾构机刀盘不能转动。

因此,为扩大土压平衡盾构机对地层的适应范围,必须采用土体改良技术来对开挖后的渣土进行改良,使其具有上述特性。

根据地层情况,向开挖土舱内注入泡沫、粘土或添加剂,进行强制搅拌,使渣土具有可塑性和不透水性,螺旋机排土顺畅,土舱内的压力容易控制和稳定,并减少刀盘功率消耗。

土体改良技术作为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盾构法隧道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纵观目前国内各盾构的使用工况,不难发现,土体改良技术的应用情况,对降低工程造价和提高工程施工进度都有着决定性作用。

1.2 渣土改良的作用及目的1.2.1 渣土改良的作用在盾构施工中尤其是在复杂地层及特殊地层盾构施工中进行,渣土改良是保证盾构施工安全顺利快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主要作用如下:1)提高土舱内渣土的抗渗透能力,避免开挖面因排水固结而造成较大的地表沉降或坍塌事故,也可防止或减轻螺旋输送机排土时的喷涌现象;2)降低土舱内渣土以及开挖面土体的内摩擦角,减少渣土对刀盘刀具的磨损,降低刀盘扭矩,提高盾构机掘进效率;3)降低土舱内渣土以及开挖面土体的黏聚力,提高土舱内渣土的可塑性,防止渣土粘附在刀盘上结成泥饼;4)提高土舱内渣土的和易性,使切削下来的渣土顺利快速进入土舱并利于螺旋输送机顺利排土;5)使渣土具有较好的土压平衡效果,使盾构机前方土压计反映的土压数值更加准确,利于稳定开挖面控制地表沉降;6)冷却,适当降低刀盘刀具的工作温度。

1.2.2 渣土改良要达到的状态为保证土舱内渣土能顺利排出,渣土需具有塑性流动状态,也即流塑性。

1)从土力学角度分析,土舱内渣土的流塑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土体不易固结排水。

当推力通过隔板传递到土舱内时,如果土舱内土体迅速排水固结,就会在土舱内形成固结土饼,土水分离会影响土舱内土体的循环和排土,因此土体要保持不易固结排水的状态。

②土体处于塑性流动状态。

土舱内的土体应具有高含水率、强度较低而易于翼板搅拌的特性。

这一特性可保证土体受到挤压时向螺旋输送机内发生塑性流动而顺利完成排土,形成所谓的“挤牙膏”效应。

③土体具有不透水性。

只有压力仓的土体具有足够的不透水性,才能保证维持开挖面上的水压力,同时也能防止排土口发生“喷涌”现象。

2)压力仓内土体的塑性流动状态由以下指标进行衡量:坍落度T、抗剪强度τ、渗透系数k和压缩系数a v。

①坍落度T土舱内土体的流动性直接决定了螺旋输送机的排土状态。

如果土体的流动性较好,螺旋输送机的排土量就容易控制,从而可以较好的控制开挖面的稳定。

一般对于土舱内土体的流动性可以用坍落度来衡量,现场施工经验表明:土体的坍落度在16~20cm范围时,可认为其满足塑性流动状态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