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1

合集下载

小学生数学培训计划表内容

小学生数学培训计划表内容

小学生数学培训计划表内容一、培训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兴趣2. 提高学生数学基本技能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4. 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二、培训内容1. 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2. 数学题型的讲解与解题技巧的培养3. 数学思维题的训练与提高4. 数学实际应用题的分析与解决三、培训时间1. 每周二次培训,每次90分钟2. 培训时间:周一下午4点到5:30点,周三下午4点到5:30点四、培训教材1. 选择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大纲的数学教材2. 选用丰富有趣的数学习题,注重巩固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培训方式1. 采用小班授课方式,每班15人以内2. 通过互动教学和个性化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3. 培训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互信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自主学习4.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呈现学习内容5. 配备专业教师和助教,保证教学质量六、培训教师1. 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数学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2. 教师团队具备较强的数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3. 每位教师每周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七、培训评估1. 每月进行一次定期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2. 根据测验结果,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跟进学生学习进展3. 定期向学生与家长反馈学习情况八、家长配合1. 培训开始前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确认培训目标2. 建立家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3. 培训过程中,家长要积极配合培训教师,对学生进行督促和鼓励4. 培训结束后,与家长共同总结学习成果,为学生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九、培训成果1. 通过培训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将得到较为充分的巩固和提高2. 学生将更自信地面对数学学习,提高学习成绩3. 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出扎实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生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十、培训费用1. 培训费用:每人每月2000元2. 支持一次试听课,试听费用200元,试听费用可在学费中抵扣十一、补充说明1. 希望学生在培训过程中,能够有计划地进行学习,保持耐心和毅力2. 希望学生在家庭作业和课后习题上有一定的钻研精神3. 希望学生在培训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踏踏实实地往前走4. 希望家长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配合和支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上就是小学生数学培训计划表的全部内容,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够认真对待本次培训,积极配合,共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助力。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稿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稿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稿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
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掌握新
课标内容,本次培训将重点围绕小学数学新课标展开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第二部分:数学新课标概述
1. 新课标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和综
合素质的培养,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

2. 新课标内容
新课标内容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等。

具体包
括数的认识、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加减法、有关图形、时间和金额等内容。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和示范
1. 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新课标要求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教师设计任务导向的教学
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案例示范
教师们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设计数学教学案例进行示范。

通过案例教学,展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和实际问题解决。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和反馈
1. 教学评价方式
针对新课标要求,设计合适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发展。

2. 反馈和改进
教师们将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查找差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结语
通过本次数学新课标培训,相信参与培训的老师们将更好地掌握新课标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稿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课标培训发言稿(3篇)

小学数学课标培训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做一次小学数学课标培训的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数学教师,对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接下来,我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今天的培训: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概述1. 课程性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为目标的课程。

它旨在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 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包括数的认识、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2)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空间想象等能力。

(3)问题解决: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1. 课程内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

(2)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变换、几何证明等。

(3)统计与概率:统计调查、数据分析、概率初步等。

(4)综合与实践:数学游戏、数学探究、数学应用等。

2. 教学要求(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确保学生掌握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

(2)注重数学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4)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与评价1. 课程实施(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 课程评价(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Ⅱ类课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培训方案

Ⅱ类课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培训方案

Ⅱ类课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培训方案
Ⅱ类课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培训方案
刘潮平
一、前言
全面
1
准的主线。

2、数学学习的四个核心概念及教学对策——理解掌握数学学习中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四个核心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学生核心概念的教学对策。

3、“三维课程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要解读“三维课程目标”对于数学课程就是具体反映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细化的目标领域,对于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要理解掌握。

4、提高理念具体化能力是教师自我发展机制的内容——培训要为教师专业化建立自我发展机制奠定基础,使教师明确教学努力的方向。

培训形式采用教师自学教材、组织学习交流活动、组织讲座培训、组织实践研讨活动等方式进行培训。

组织讲座培训由责任教师承担,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和实践研讨活动由各校负责,责任教师
1
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培训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领域的变革势在必行。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迎来了全面更新。

为了让教师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一新的教学标准,进行专业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其内容和方法。

一、教师培训的重要性1.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通过培训,教师可以了解新的教学理念、教育价值观和教学标准,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培训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知识水平。

通过培训,教师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会如何通过游戏、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和专业发展。

通过培训,教师可以了解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源,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教师培训的内容1.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此,培训内容需要包括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

2.课程知识和能力培养培训内容还应包括数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教材的教学要点和难点,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学习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3.教学评价和反馈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

培训内容需要包括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如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如何调整教学策略等知识和技能。

三、教师培训的方法1.集中培训集中培训是指教师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培训,由专业的培训机构或学校组织。

这种培训方式可以提供系统的课程和学习资源,让教师们充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分享教学经验并进行互动交流。

2.在线培训在线培训是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的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标课程标准学习资料(一)

小学数学新课标课程标准学习资料(一)

小学数学新课标课程标准学习资料(一)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 )性质。

A基础性、普遍性、整体性B基础性、一致性、发展性C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D发展性、整体性、普及性正确答案: C2主要针对学习内容和达成相关核心素养提出的教学建议是指()。

A内容要求B学业要求C教学提示D成果评价正确答案:C3.运用数与字母表达数量关系,通过运算或推理解决问题,形成与发展学生的()。

A模型意识、推理意识、初步的创新意识B模型意识、推理能力、初步的创新意识C符号意识、推理能力、初步的应用意识D符号意识、推理意识、初步的应用意识正确答案:D4.为了体现义务教育课程的整体性与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

A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B心理特征和生活经验C发展规律和生活经验D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正确答案:D5.发挥评价的()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A素养立意B育人导向C教学评一致性D多元化正确答案:B6.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是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A四基B四能C数学思维D核心素养正确答案:D7.培训应面向全体教师,坚持()。

A先实施后培训B先实施后总结C先培训后实施D先培训后总结正确答案:C8.新课标建议在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交流研讨等教研活动基础上,积极开展()的校本教研。

A实践一问题一研究一改进B问题一研究一改进一实践C实践一研究一问题一改进D问题一实践一研究一改进正确答案:B9.图形的测量重点是确定图形的大小,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过程。

A感知立体图形B感知平面图形C统一度量单位D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正确答案:C10.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中的()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A数与代数B图形与几何C统计与概率D综合与实践正确答案:D11.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的认识。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笔记模板1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笔记模板1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笔记模板1范本是对某一类作品或文章的典型代表,通过学习范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或文章的内涵和要点。

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一些范文,盼望能关心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学校数学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从新的课标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与共同进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同学学与老师教的统一,同学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所以,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老师在台上自说自演,而是应激发同学爱好,调动同学乐观性,引发同学的数学思索,鼓舞同学的制造性思维,更注意培育同学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同学把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老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注意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处理好讲授与同学自主学习的关系,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同学学习数学学问,使同学的数学学问与技能得到更好有效的进展。

学校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20xx年11月10日11日,全州各个学校英语优秀老师集中到凯里参与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师资培训,虽然本次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培训期间,我们仔细倾听了雷山县教研室杨燕老师、凯里八小纪莎老师、凯里十小覃翠立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在此期间我乐观参加研讨,研讨的过程中,从同行那里学到许多,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有欠缺,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履行好本职工作。

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了学校英语义务教育课标方面的许多理论:什么是教案、什么是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学校英语写作教学以及学校英语嬉戏教学等方面的要求等等,全部这些理论和要求、建议,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结合实际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分析和敏捷应用。

特殊是杨燕老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给我们展现,并让我们现场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老师们的乐观发言,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老师们共同共享,也让我对教学设计这内容更加深刻。

通过这次学校英语老师的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有益的教学学问、方法和理念,对自身基本素养的提升和今后的教学工作很有裨益,下面我就这次的培训跟大家共享我的几点体会:一、英语老师必需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培训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21I hope tomorrow will definitely be better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师培训一、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行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育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三、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数学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3和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四、具体设计:1、学段划分: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一学段:7~9年级2、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3、课程内容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了什么1、数学观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论述其数学观:“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2、基本理念在“基本理念”中则新增了“课程内容”,并将实验稿中“数学学习、数学教学’’合并为“教学活动”3、课程内容课标2011新增“课程内容”,从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内容呈现上予以表述.内容选择上要结果与过程并重、知识与思想并重,要贴近学生实际;内容组织上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内容呈现上要体现出层次性与多样性,呈现出一定的回归倾向,即吸收传统数学教学的精华元素4、教学活动与课标实验稿强调数学活动、学生探究相比,课标2011呈现出“学生探究与教师讲授相融合”的回归倾向.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课标2011同时突出了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5、设计思路课标实验稿设置了6个核心词,分别为: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课标2011将“符号感”改成“符号意识”,“统计观念”改成“数据分析观念’’,并且增加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创新意识4个核心词,这些核心词构成了<课标20 11的设计思路,6、课程目标1 从“双基”到“四基:.课标2011提出“……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明确提出了“四基”概念;2、从“两能”到“四能”课标2011在课标实验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目标.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从“两能”到“四能”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7、内容标准1、第一学段1~3年级删减内容: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课标2011适当降低了难度,如仍保留“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估计长度”,但删掉了“自选单位估计图形的面积”.在“统计与概率”领域,<课标2011将实验稿中涉及“不确定现象”的4条全部删掉,目的是将统计概率内容在高学段适当集中.调整内容:在“图形与几何’’领域,课标2011将“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平移、轴对称变换之后的图形”和“会看简单路线图”调整至第二学段,这样平移、旋转、轴对称内容就相对集中,易于形成知识模块.在“统计与概率”领域,<课标2011将实验稿中“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后移.将“体验在同一分类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改为“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阐述更加明确,将“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完成相应图表”改为“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更加强调了学生对呈现方式的自由选择,而不是用规范知识压抑多样化思维.增加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中,课标2011增加了“用算盘表示多位数”,即有助于学生对数位的理解,又是对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发扬.增加“能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增加“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估算”,明确指出估算的关键一一估算单位的选择.2、第二学段4-6年级删减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课标2011删减“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是考虑到难度较大.调整内容:课标2011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确定一个点”、“中位数、众数”内容移至第三学段.增加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课标2011增加了“了解常见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这是源于一线教师的呼声,实验稿反对应用题的分类,而重在建模能力的培养,抓住了“问题解决”的实质,但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还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增加了“认识面积单位千米2、公顷”、“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增加“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调查、试验、测量搜集数据”,突出对数据搜集过程的重视,克服教学实践中统计问题变成计算问题的错误倾向.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增添“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出对学生问题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三、教学实施建议1. 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2. 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参见例82;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3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3. 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1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2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例如,对于整数乘法计算,学生不仅要掌握如何进行计算,而且要知道相应的算理;对于尺规作图,学生不仅要知道作图的步骤,而且要能知道实施这些步骤的理由;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4.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5.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根据课程目标,广大教师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己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经常考虑如下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何组织学生探索,鼓励学生创新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如何使他们愿意学,喜欢学,对数学感兴趣如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如何引导学生善于与同伴合作交流,既能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见,又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如何让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并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如何帮助学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用本标准的理念分析各种现象,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6. 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特别关注的几个环节是: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等;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这些问题既可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开发;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实施“综合与实践”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激发创造潜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根据学段目标,合理设计并组织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7. 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2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推理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推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要注重学生思考的条理性,不要过分强调推理的形式;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画图等活动发现一些规律,猜测某些结论,发展合情推理能力;通过实例使学生逐步意识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演绎推理的确认,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记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记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记录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记录「篇一」8月25日,我参加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在这个活动中,我的体会颇多,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有如下几点重要的变化:新课标修改后最大的变化是: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

1.《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新教材无论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材都没有明显的算法倾向,主张各种算法具有平等的地位,充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教材重新整合知识内容,体现数学学习内容之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

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

新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研究和整合。

如新教材整合了加减法的关系,在教材中做到有合有分:5以内的加减法是分开安排的,6到10的加减法是合起来安排的,这样的“合”有助于学生对同一个情境提出不同的加减问题,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又如:学生生活在三维空间,所以新教材几何内容从“认识物体”开始,而不是先认识“平面图形”,这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建立空间观念。

再如:统计的重心放在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我们能感受到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培训讲稿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培训讲稿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培训讲稿培训时间:2014年4月2日主讲人:唐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已在各个学校投入实用,怎样落实新课程,用好新教材,已成为摆在每一个小学教师面前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我们前一段时间都进行了新课标的通识培训,更新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我们用好新教材的前提条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正是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编写的。

我们作为一个一线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面对每一个教学内容,要能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教材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下面我们将要共同探讨的就是如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体会教材的编写思路,理解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来有效地组织教学。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人教版实验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编写思路及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人教版实验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1.在努力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在本册实验教材的研究与编写中,编写者试图将抽象的理念和理想化的设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形式和素材。

所谓创新,就是教材的编写要以《标准》为依据,尽量体现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在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呈现方式上努力展现新的面貌。

实用则是要考虑我国教育的现实条件,适应我国广大城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努力使教材的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坚持开放的原则,努力体现开放的教材观、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空间和时间。

2.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国的数学教育有着丰富的而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那么,我们应改掉什么、发展什么、坚持什么,这是需要认真研究与论证的。

在目前的编写研究中,我们注意对传统的数学教育经验进行认真、慎重的取舍,同时努力创造和体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经验和方法,使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教案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

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

《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二、加强对设计理念的认识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

培训将更加注重 与实际教学相结 合,提高教师的 实际教学能力
未来小学数学新 课程标准培训将 更加注重与国际 接轨,引进国际 先进的教学理念 和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加深对数学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 习需求。
信息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和效率。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 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 评价与反馈的关系:评价是反馈的基础,反馈是评价的延伸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案例分 析
第五章
优秀案例展示与分享
案例一:鸡兔同笼问题 案例二:相遇问题 案例三:追及问题 案例四:植树问题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案例 案例分析: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讨论环节: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分享教学经验与心得 总结与反思:对案例分析与讨论进行总结,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方法与评价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多元评价等 评价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评价工具:量表、问卷、观察记录等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策 略
第四章
教材编写与使用
教材编写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 注重实践性和
创新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总 结与展望
第六章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讲稿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讲稿

义务教育⼩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讲稿义务教育⼩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荣昌县吴家教育管理中⼼刘治贵⼀、⼩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历史和发展(⼀)三个历史时期1、清末到民初: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五年、⾼⼩四年,都要设置“算学”。

2、民初到解放前:把学堂改为“学校”,“算学”改为“算术”,初⼩四年、⾼⼩三年。

3、新中国成⽴后:1950年:《⼩学算术课程暂⾏标准(草案)》1952年:《⼩学算术教学⼤纲(草案)》1956年:《⼩学算术教学⼤纲(修订草案)》1963年:《全⽇制⼩学算术教学⼤纲(草案)》1978年:全⽇制⼗年制《⼩学数学教学⼤纲(试⾏草案)》1986年:《全⽇制⼩学数学教学⼤纲》1992年:⼈教社的《九年义务教育全⽇制⼩学数学教学⼤纲(试⾏)》,上海的《《九年义务教育全⽇制⼩学数学课程(试⾏)》,浙江的《九年义务教育全⽇制⼩学数学指导纲要(试⾏)》2001年:《全⽇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学段:1—3年级; 第⼆学段:4—6年级; 第三学段:7—9年级2012年:《全⽇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四个特点1、从不成熟到成熟,处于不断改⾰与发展之中。

2、从不断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求形成⾃⼰特⾊。

3、从⼀纲⼀本,到⼀纲多本,形成国家、地⽅、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4、从算术到数学,学习内容、学习⽅式和活动范围都有较⼤的拓展。

(三)关于修订⼯作的⼏点说明2001年,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颁布了义务教育20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按照改⾰⼯作的总体部署,2003年开始组织课程标准修订⼯作,2011年3⽉,基本完成了修订任务。

2011年12⽉28⽇教育部正式颁布《全⽇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与2001年版相⽐,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标、课程内容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

⼆、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标与内容结构解读(⼀)《数学课程标准》与《数学教学⼤纲》的不同点差异点之⼀:⼀般地,《教学⼤纲》只关⼼“教什么”(告知教学的内容)、“教到什么程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精选课件PPT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精选课件PPT

2011版●“……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 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的发展”。
2021/3/2
11
3、“课程内容”——
实验稿: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 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2011版: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
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
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
2021/附3/2录2 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6
第三部分
修订的主要内容:
体例与结构、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2021/3/2
7
第一、体例与结构的调整
一是“前言”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
二是将课程目标中的关键术语的解释和所有 比较完整的案例统一放在后面的附录中统一编号, 便于查找和使用,同时减少了《标准》正文的篇 幅。
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2021/3/2
12
4、“教学活动”——
A、关于教学方式
实验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011版: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 探索与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肯定了接受学习的作用)
2021/3/2
13
4、“教学活动”——
B、关于学习途径
实验稿:……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 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2011版: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 历观察、 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 动过程。
2021/3/2
14
4、“教学活动”——
A、关于教学方式
实验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011版: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 探索与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培训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的一项专业发展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提升教学质量。

以下是培训内容的概要:
1. 新课标概述:介绍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框架,以及它与
旧课标的主要区别。

2. 数学核心素养:探讨新课标中强调的数学核心素养,如数学思维、
问题解决能力、数学交流等,并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

3. 教学内容与方法:分析新课标下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
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并讨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指导教师如何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教具、信息技术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

5. 评价与反馈:介绍新课标下的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
评价,以及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6. 跨学科教学: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元素,如科学、艺术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 教学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
应用新课标的理念和方法。

8. 教师专业发展:讨论教师如何通过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不断提升
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9. 互动研讨:组织教师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0. 总结与展望:总结培训的主要内容,并对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实施新课标提出建议和展望。

通过这样的培训,教师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新课标的要求,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新数学课标培训笔记摘抄(3篇)

新数学课标培训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数学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课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新数学课标培训。

以下是我对培训内容的摘抄和总结。

二、新课标概述1. 指导思想:新课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课程目标: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3. 课程内容: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更加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

三、课程内容解读1. 数与代数:- 小学阶段:注重学生数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初步的代数思维能力。

- 初中阶段:深化数与代数的概念,引入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 图形与几何:- 小学阶段: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 初中阶段:进一步研究图形的性质,引入坐标系,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 统计与概率:- 小学阶段:通过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

- 初中阶段:深入探讨统计与概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4. 综合与实践:- 注重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实施建议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4. 评价方式多样化: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学数学课《分数的认识》- 教师通过创设“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数的加减法。

小学数学组校本培训讲座材料新课标材料

小学数学组校本培训讲座材料新课标材料

小学数学组校本培训讲座材料爱的奉献——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美国心理学家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据此展开教学。

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备课中,教师应该预先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具有目的性,让教学更加有效。

策划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对师生双边活动的预设应当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二、对师生双边活动的预设应当建立在师生相互平等的基础上。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讲授,新型的课堂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走向师与生的“对话”,构建互动的课堂,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首先,教师自己要走进文本,在研读文本过程中,情有所动,思有所发,真切地触摸、感受作者的内心。

然后,教师还要跳出文本,不被文本局限在一个小天地里,而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文本,这样,就有可能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一座心灵桥梁。

最后,教师还要再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对文本的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我深入地关注到了文本的思想感情及其后面的作者了吗?我找到了学生、老师、文本之间有可能存在的隔阂了吗?二.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要求教师不但要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而且要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力求做到:心中有爱,爱自己的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探究性学习方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探究性学习走向深入,收到实效。

2022版新课程标准培训一让核心素养落地

2022版新课程标准培训一让核心素养落地

2022版新课程标准培训一让核心素养落地2022版新课程标准培训一让核心素养落地 1随着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发布,我们即将面临新一次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革新。

非常荣幸参加了晋中市xxx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组织的线上新课标解读培训,有幸能观看各大专家对新课标改革的解读,专家老师们用实践说理,坐而论道。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深深感受到新课标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教育思想上的重大改革,让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小学阶段的教材内容有了更系统、清晰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一、新课标的变化:1.亮点有三:拓展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强调核心素养。

2、落实根本任务:第一是立德树人。

第二是实现学科融合,这是一个世界潮流。

3、小学数学的四大领域没有发生变化,为了更好适应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变化总趋势。

数与代数强调整体性和一致性。

负数、方程、反比例移到了初中学习。

过去数与代数中的四个主题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数量关系,常见的量移入综合与实践。

六个主题进一步整体化为两个主题数与运算、数量关系。

图形与几何强调几何直观,增加了尺规作图的内容。

统计与概率强调统计量,把百分数作为统计量。

综合与实践强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生活、传统文化的联系注重知识的统整。

学习变化与建议这部分内容,认识到“数与运算”主题将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两个核心内容进行整合,增加并单列了“数量关系”这一知识子领域,并用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统整常见的数量关系,以数与运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组织,体现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

在“图形与几何”知识领域,将原来的四个知识子领域统整为两个知识子领域,即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统整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运动与位置”。

通过知识结构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路径,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小学三个学段的主题调整为“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重点强调数据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修改稿: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 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 ●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 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 素养 。 ●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 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
6.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原课标: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 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修改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 率、综合与实践
7.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

原课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 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 修改后: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 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 最近一次修改又加上了:应用意识、创新意 识
4.“双基”变“四基”。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 活动经验 “四基”与数学素养: ●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5.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

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 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 ●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 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 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
8.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
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提法上的一些变化: ——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四基)。 ——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 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 过程。有效 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数学教学 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 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 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第二学段:


①增加的内容: ● 增加“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 想法”。 ● 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 数”。 ● 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 ×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增加“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 表示”。 ②调整的内容: ● 将“理解等式的性质”,改为“了解等式的性质” ● 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 3)”,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会用方程表 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改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 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
“6条”改“5条”:
1.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 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 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 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 原课标: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 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 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 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1. 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 “6条”改“5条”:
原来的“三句话”: ●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在的“两句话”: ●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 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 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

● ● ● ● ● ● ● ● ●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

9.关于内容标准的修改
结构上的变化: 数与代数的变化:(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 第一学段: ①增加“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②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例如将“能灵活运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 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修改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 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 作出解释”。
符号感为何改为符号意识?



● 符号感(Symbol Sense) ● 原课标: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 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 达的问题。” ● 修改稿: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 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 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 的重要形式。” ● 符号感与数感都用“感”,“感”的表述过多。符号感主要 的不是潜意识、直觉。符号感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符号进行数学 思考和表达,进行数学活动。“意识”有两个意思:第一,用符 号可以进行运算,可以进行推理;第二,用符号进行的运算和推 理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般性。所以这是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 “感”的问题。数学的本质是概念和符号,并通过概念和符号进 行运算和推理。所以只能用“意识”。



原课标: ●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 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 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 价值。 ●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 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 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 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 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 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 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