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说课稿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对称》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对称轴,学会寻找和创造对称图形。
这一章节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对称的概念和对称轴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推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对称轴,学会寻找和创造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审美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对称轴,学会寻找和创造对称图形。
2.教学难点:对称轴的定义和寻找对称图形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对称卡片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对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对称轴,讲解对称轴的定义和特点。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寻找和创造对称图形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交流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对称轴的寻找方法和创造对称图形的经验。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对称的概念和寻找对称轴的方法,强调对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对称的概念和对称轴的特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对称轴:折痕所在的直线•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折叠,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图形》说课稿(通用10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图形》说课稿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图形》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图形》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图形》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轴对称图形》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章的内容。
是在一年级认识简单的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并为五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的在认识做准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对称现象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结合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
二、说学情接下来,我来谈谈我班学生情况。
接下来,我来谈谈我班学生情况。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好表现。
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处于抽象思维的初步形成时期。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具备轴对称性质的图形,这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感性基础。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精心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能够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操作,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者图形的对称美,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重点】能够判断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制作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启发式、探索式教学方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从实践中获得知识。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对称说课稿.docx
《图形的运动一一对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新人教版教材根据《标准201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不耍求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删掉了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作图内容以及判断在方格纸上平移儿格的内容,这些都后移至第二学段学习。
因此,在本学段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以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为学生的后继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教材先通过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岀“对称”的概念。
接下来教材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再让学生仿照书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 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使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到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三、说教法我通过布置前置性作业先让孩子们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观察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提前预习,提前动手操作熟悉剪、画的过程。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说一说画和剪的过程,这样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熟悉新知识。
在完成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既形象又生动地让学生体会到对称的含义,并引出对称轴,师先示范画,然后叫学生板演,最后全班完成书上做一做,先判断是不是对称图形,再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这样进一步巩固了对称图形的特征,又加强了对称轴的概念。
四、说学法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只要给她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展示给大家。
《对称》说课稿(通用3篇)
《对称》说课稿(通用3篇)《对称》说课稿(通用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称》说课稿(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对称》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上午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对称》。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因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蜻蜓、树叶、蝴蝶、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引出对称的概念。
为了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轴对称现象,找准并会画对称轴,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我准备把原教材进行灵活的调整,力求体现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将主题图蜻蜓、树叶、蝴蝶、脸谱揉合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依据儿童心理特征,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找准并会画对称轴。
引导学生在尝试、观察、比较和概括中合作学习、交流学习。
帮助学生感受对称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依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确定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对称。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景,丰富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认知,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尝试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获得知识。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这节课中本着“尝试——发现”的思路,让学生通过尝试操作、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议一议、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拼一拼等活动中感知对称的特征。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第一个环节:设景激趣,导入新课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蝴蝶和蜻蜓发生了争执,都认为自己最漂亮,一朵小花给它们出了个主意:让它们一人分一半,组成的图形也许就是最漂亮的。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 》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材分析《对称》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部分,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对称性的内容。
平面图形的对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在几何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对称的图案、建筑等。
2. 教学目标•了解和认识平面图形的对称性•能够识别平面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完成简单的对称图形的绘制和折纸活动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平面图形的对称性,识别对称轴•难点:理解对称性的概念及具体运用,区分不同的对称关系二、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对称》相关内容•教具:平面图形卡片、折纸、板书、投影仪等•准备对称图形的练习题和活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通过展示具有对称性的图案或物品引导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讨论对称的特点。
2. 学习对称轴的认识(1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对称轴,并解释对称轴的概念和作用。
学生可以用手指或图形卡片来尝试找出对称轴。
3. 完成对称图形的绘制(20分钟)让学生在纸上完成对称图形的绘制,引导他们观察和找出图形的对称轴,然后进行绘画。
学生可以互相交换作品,检查对称性是否正确。
4. 进行对称图形的折纸活动(20分钟)老师可以准备好折纸图形或活动卡片,让学生按照折纸线折叠,并找出对称轴。
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对称的理解。
5. 活动总结与课堂小结(10分钟)老师可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对称的概念和对称轴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绘画和折纸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对称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较高,但也有少数学生对对称轴的概念理解有困难,需要加强学生的训练和引导。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概念。
以上是对本节课《对称》的说课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数学对称性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说课稿
对称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图形的运动》第一课时对称。
这节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能力目标: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情感目标: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2、(学生自由回答)3、(多媒体展示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
【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出示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的图片】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图形》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图形》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图形》说课稿一、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定位教学目标,找到教学切入点。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新数学读本》第四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P34、35《对称图形》。
2、关于对称图形的知识点分析、定位。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
在这课中出现的对称图形主要是轴对称图形,是平面图形,且是一个图形。
用“对折”、“折痕的左右(上下)大小、形状一样”、“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等描述作为对称图形的内涵,需要学生初步了解,并且通过操作,对对称图形有一点直观性的了解。
3、教学目标(1)经历多种感观、多种形式的参与,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提高认识水平;(2)经历观察、操作和比较的过程,学会辨认对称图形,提高判断能力;(3)经历拼、画、折、剪的操作,丰富学习方式,增强操作技能,体验学习的快乐。
4、教学重点: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学会辨认对称图形的方法。
5、教学难点: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灵活地辨认对称图形。
6、了解本课内容的衔接与铺垫,找教学切入点。
一上《认识物体与图形》中认识基本图形,二上《图形小世界》中拼七巧板,平移与旋转、图形的分与和这些是学习对称图形的基础。
点阵画对称图又为后续点阵、面积等内容的学习进行了铺垫。
二、设计教法,预设学生学习过程。
(一)多种学习形式,认识对称图形。
1、直观演示法,感知对称图形特点。
2、动手拼一拼。
解开对称图形的基本事实。
3、点阵画图形,加深对称图形的认识。
(二)大眼睛找对称,学会判断对称图形的'方法。
(三)课外延伸,欣赏对称事物,感受对称美(四)剪对称图形,运用对称图形特点,创造对称美。
三、实际教学,看学生实际学习反馈。
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一)图形超级变变变,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_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_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说课稿轴对称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轴对称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评价与反思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图形的对称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生疏,而作为新课程中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觉对称的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对称的方法以及学会辨别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能分辨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能主动参加对称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难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二、说教法实践操作法:二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数学是一个主动建构学问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汲取课本上的现成结论,是一个亲自参加的充满丰富而生动的思维活动。
因此,本节课在设计运用电子白板中的部分功能,并让学生动手撕一撕、辨一辨、剪一剪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感官参加学习,解决了数学学问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多依靠直观这样一个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进展。
说学法情景学习法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能很快吸引学生的留意力。
我让学生从身边事例出发,培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小组合作法通过合作沟通培育学生能用数学进行沟通,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使学生从自己的阅历出发,在合作中探究、发觉和进展使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加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学生的空间学问来自丰富的生活实践,,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出示游乐场主题图动画,利用电子白板中的聚光灯分别找出游乐场中每项游乐设施,再用放大镜功能进行放大引导学生观看,从而揭示对称现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案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案3一. 教材分析《对称》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对称图形。
这一章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直观和易于理解的,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可以掌握对称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于图形和颜色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和理解对称的规律。
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对称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理解对称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发现对称的规律。
2.操作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动手,增强对对称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对称和不对称的图形,用于展示和操作。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一些彩笔和纸张,用于画图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对称和不对称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称的概念。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对称吗?你们能找出这些图形中的对称图形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并引出对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解释对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教师讲解对称轴的概念,并展示如何通过折叠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 》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对称》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对称轴的定义、对称图形的识别以及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对称的概念和判断对称图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总结对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对称轴的定义,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提高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对称轴的定义,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对称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称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关注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实例,发现对称轴的存在,理解对称轴的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判断图形是否对称,总结对称图形的特征。
3.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对称轴的运用,如设计对称图案、解决实际问题等。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称轴的定义和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对称轴,判断平面图形是否对称,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对称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加深。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一定的感知,但还未能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对称轴,判断平面图形是否对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对称轴,判断平面图形是否对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对称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发学生对对称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实例,小组讨论,总结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3.动手操作:学生动手制作对称图形,体会对称的美感,巩固对称概念。
4.应用拓展: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5.总结反思: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分享学习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可以设计如下:•对称轴:将图形分为两部分,使得两部分完全重合的轴线。
•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折叠,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说课稿_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说课稿_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认识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教育部审定2022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第一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内容,第28、29页及练习七。
〔二〕说教材分析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
这是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是图形运动方式之一。
本节课则是认识轴对称图形,这是学生要求在第一学段学习的内容。
对此,学生在生活中并不生疏,而作为新课程中的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在这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肯定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的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儿童心理特征,本节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看、操作等活动,能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直观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分辨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经受观看、操作、想象、沟通等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观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对称现象,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依据上述教学目标,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精确推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推断生活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四、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XX在得法。
鉴于二年级学生思维进展以及《标准〔2022〕》的要求,教学时应留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关怀学生认识对称现象,再过渡到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表达数学的学科特征。
同时,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学生抽象的图形学问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
而观看与动手操作都是特别重要的手段,应多次加以利用。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对称》。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关于对称的概念以及对称图形的认识。
本课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理解对称的含义、辨认对称图形以及完成简单的对称绘图。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对称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和特点,辨认对称图形,并能够完成简单的对称绘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实践中掌握对称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对称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辨认对称图形,并完成简单的对称绘图。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你家里的镜子有什么作用?你小时候有没有在镜子前面自己照过相?2. 提出问题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对称?怎样才能看出一个图形是不是对称的?3. 引入新知识通过对称图形的展示和学生的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的特点和规律,并引导学生理解对称的含义。
4. 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一些对称图形,并找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让学生尝试根据提供的对称图形完成简单的对称绘图。
5. 拓展与巩固通过游戏和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对称的认识和掌握。
6. 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对称的特点和规律。
并对上述问题进行总结回答。
7. 作业布置布置对称图形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巩固。
五、板书设计对称- 含义- 特点- 对称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 三角形、圆形六、教学反思通过对这节课的设计和实施,我发现学生对对称的概念和特点理解较为良好,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辨认对称图形,并能够完成简单的对称绘图。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对称》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对称图形,理解对称的轴,以及运用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来发现图形的对称性。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对称的物体和现象,对对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对称的概念,找出对称的轴,并能够运用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对称图形,找出对称的轴。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观察操作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实物,通过实际操作来发现和理解对称的性质。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对称和非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图片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画图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对称的实物,如扇子、衣服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的对称性。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对称和非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图片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些图形的对称性,并找出对称的轴。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对称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对称的轴,并进行实际操作,如剪纸、折纸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运用对称的知识。
4.巩固(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对称的知识来解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案1一. 教材分析《对称》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学习对称,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对称轴、对称图形和对称变换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维能力,通过日常生活和上册的学习,他们对图形和几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对称的概念和性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来逐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对称轴和对称图形。
2.让学生掌握对称变换的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对称变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对称轴的识别和对称图形的判断。
2.对称变换的性质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对称的概念。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的规律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对称变换,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对称的实物和图片,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对称轴的标记工具,如直尺、彩笔等。
3.准备一些对称变换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一些对称的例子,引导学生关注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更多的对称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的规律和性质。
同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对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对称变换,如剪纸、画图等,巩固所学知识。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对称变换的性质,如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等。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对称变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对称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建筑、艺术作品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对称》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对称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图形的变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对称的感性认识。
但学生对对称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和认识对称。
此外,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和动手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对称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
2.难点:培养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观察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对称的规律。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采用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对称的图片和实物,如剪纸、卡片等。
2.准备对称的游戏道具,如拼图等。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建筑物、自然界中的植物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让他们说一说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是对称的”,“它们看起来很美”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对称的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对称的图片和实物,如剪纸、卡片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和实物,并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图片和实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可能会说“它们是对称的”,“一边和另一边一样”等。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对称》是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悟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情趣。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称轴的概念、对称图形的特征及如何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但对对称概念的理解尚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和理解对称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对称轴,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对称轴,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2.教学难点: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概念。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实物和图片,如剪刀、镜子、蝴蝶、树叶等。
2.制作对称轴的演示教具。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对称轴的概念,并通过演示教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对称轴。
同时,引导学生判断一些图形是否对称,并说明理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选一个图形,尝试找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对称轴不明显的图形,让学生尝试找出对称轴。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认识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一、说材料1、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对称是大自然的结构模式之一,它广泛存在于我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且有多种变换形式。
认识轴对称图形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剪刀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感悟对称轴,会画对称轴。
能力目标: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情感目标:在认识,制作和欣赏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和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3、教学的重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难点是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教具准备:图片、纸、剪刀。
5、学具准备:长方形纸、剪刀。
二、说教法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初步感知对称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设计剪对对称图形的情景,又激起了探索对称图形的热情。
2、演示法:充分借助图片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三、说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法也是本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法。
四、说教学流程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本节课的教学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为手段,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将安排以下五个步骤完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时,我出示两幅图像,第一幅图像不对称,第二幅图像对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一比,哪幅图像美,为什么?学生肯定会说,第二幅图像美,因为第二幅图像的脸左右两边完全一样,这时我巧设悬念——像第二幅图像一样,从中间开始,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在教学上称为什么图形呢?通过本书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弄明白的。
人教版对称说课稿
人教版对称说课稿一、说课稿概述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对称”单元。
对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在数学领域内有广泛的应用,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对称的基本性质,掌握对称图形的识别和绘制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对称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定义及其特性。
- 学会识别和绘制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 掌握对称性质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对称概念的理解。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发现数学美的能力。
- 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及其识别方法。
- 对称性质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对称图形的绘制技巧,特别是在复杂图形中的应用。
- 学生对对称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 人教版数学教材“对称”单元相关内容。
- 多媒体课件,包括对称图形的动态展示和实例分析。
- 练习题和作业纸,包括基础题和拓展提高题。
2. 教学工具:- 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 直尺、圆规、绘图纸等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对称现象,如蝴蝶、花朵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生活中见过的对称物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的概念。
2. 讲解新知- 定义轴对称和中心对称,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两种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 讲解对称性质,如对称轴和对称中心的确定方法。
3.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基础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对称图形的绘制过程,学生跟随练习。
4. 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对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建筑、艺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学校:海联路小学
教师:张燕铃(二级教师,教龄:7年半)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教育部审定2013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第一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内容,第28、29页及练习七。
(二)说教材分析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
这是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是图形运动方式之一。
本节课则是认识轴对称图形,这是学生要求在第一学段学习的内容。
对此,学生在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中的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在这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儿童心理特征,本节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直观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对称现象,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判断生活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四、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鉴于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以及《标准(2011)》的要求,教学时应注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帮助学生认识对称现象,再过渡到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体现数学的学科特征。
同时,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学生抽象的图形知识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
而观察与动手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应多次加以利用。
因此,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让他们在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辩一辩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和发现,感知并掌握对称的特征。
五、说教学流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对称;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研究对称;第三个环节:学以致用,内化对称。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对称。
首先创设情境,参观“对称王国”,导入新知。
课件演示对称图片,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并引导他们去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
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安排小组讨论并汇报,老师适时点拨。
预设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很直观地感知出这些物体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形状和大小都完全相同,能说出“左右一样”“两边一样”等等的话语,从而认识对称现象。
师:你猜猜对折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演示图形两侧重合的动画过程)
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图形两边是完全一样的,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像这样两边一样的图形,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板书课题:对称)
然后,即时做判断题数学书第29页做一做,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从直观观察作出判断,进一步掌握对称的特点:两边一样,能完全重合中。
最后,通过小精灵的提示:“这些都是对称的,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老师也提供素村,如民间艺术剪纸,美丽的建筑物,神奇的大自然等欣赏生活中的对称。
(欣赏片配有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对称的美,丰富学生的视野,同时与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对称做了一个呼应,将抽象的语言相信变为直观的事物欣赏)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研究对称。
例1 以动态操作的方式教学轴对称图形。
我通过示范剪纸及图文结合的方式给出折纸片、画图和剪纸片的过程,展现了形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过程,进而达到以下3个目的:首先,使学生明确对折后剪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其次,使学生通过折痕认识对称轴;最后,使学生明确用对折的方法可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为保证操作的有效性,我会通过合适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其教学目的。
第一,向学生提出任务:剪出一个对称图形。
师提问:怎样才能使图形左右形状一样?学生同位讨论,并汇报(对折)。
师问“为什么要对折纸?”预设学生会说因为对折再剪,两边才会一样,使学生体会到是为了使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以“为什么只在一边画图?”使学生体会到因为对折了,剪出来的两部分是同样的,能完全重合。
第二,学生动手实践,教师适时指导。
第三,展示学生作品,认识对称轴。
师:老师展示的这些作品,虽然形状、大小不同,但是它们有一点相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各抒己见,学生会说有一条折痕。
师又以“观察展开的剪纸上的折痕,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
师小结:像这样通过对折,再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这条折痕就叫作对对称轴。
教师指导学生在剪出来的图形上描出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完善板书)在通过展示→观察→讨论,抽象归纳出这些图形都要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图形两边比起来是完全一样的,而我则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概念。
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和动口归纳,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
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三个环节:学以致用,内化对称。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基础练习。
首先,我出示直观判断题,即数学书第33页练习七第一题和第二题。
通过直接观察,判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
师:既然数字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那请你想一想,在英文字母图案中,又有没有轴对称的英文字母呢?请你说一说。
这两题是巩固轴对称图形的基本习题,都采用学生熟悉的素材,既可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可以开阔学生眼界,联想到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
然后,出示数学书第36页第13题“猜图形”,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想象出完整的图形,作出正确的猜想民。
第二层,综合练习。
在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完成数学书第33页第3题,些题借助剪出的图形和剪剩的材料,让学生依托想象解决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师:老师这还有一些剪纸,但剪下来的图形和剪剩下的纸边并不对应(出示课件),你能猜出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的纸上剪下来的吗?
第三层,拓展练习。
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对称轴,意在让学生明白观察的角度不同,找到的对称轴也不同;同一个轴对称图形能有多条对称轴。
师:(出示长方形纸片)它是对称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师:观察是一种好方法。
除了观察,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进一步来验证?(对折)请大家拿出长方形的卡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
1.同桌合作动手完成并交流
2.学生代表演示
师:对!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课件显示对称轴)
提问: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呢?圆呢?用对折的方法找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对称轴。
3.学生动手折纸后全班演示,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逐个演示操作过程。
重
点指导圆,并启发学生说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课件显示)
5.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能在一个对称图形里面找出不同的对称轴。
不同的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数量也不同。
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
在拓展部分,让学生动手折一折,依次折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对称轴,这部分知识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边实践、边汇报,让学生得出结论。
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六、说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两边一样,能完全重合
对称轴:折痕(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