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计算工具的认识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材第23~2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认识算盘,了解珠算的计算方法。

2.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介绍数字键和运算键。

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教具学具

课件、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

老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吗?当你们同家人在超市里买了生活或学习用品后,去结账时,结账处的收银员是怎样给你们算账的呢?(利用计算器来算账)用计算器来算账有什么好处呢?(操作简便,计算又快又准,减少了排队时间)

想一想:什么地方、哪些行业的人员会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呢?(餐馆、银行、火车站售票处等地方,会计、审计、售货员等人员)

2.了解学生调查的情况。(“调查”的作业提前布置下去)

老师:老师昨天让你们回家调查了爸爸、妈妈小时候商店里售货员算账时所用的工具。谁能告诉大家?(那时候,售货员算账要用算盘)算盘也是一种计算工具,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算盘的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

人类是在生活和生产的实践活动中,开始了对数的认识,产生了记数和计算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工具也在不断进步。

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劳动的需要,人们用实物或结绳、刻道来记数。

我国古代采用算筹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叫“筹算”,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算筹是我国古代的记数和计算工具,春秋时已普遍使用,一般由十几厘米长的竹签制成,用它摆成不同的形式表示不同的数目。从算筹上看,无论纵式或横式,1~5各数都是由一个个单根累计组

成,是几就由几根摆出,而6~9各数则是由一根代表5,再加上一根是6,再加一根是7……采用纵横相间的方式表示多位数。这是很聪明的计数方法,简捷明确,算盘的计算方法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由于筹算需要不断改变算筹的摆列形式,很难计算得十分迅速,因此,人们就不断对筹算进行改革,直至演变为珠算。

2.珠算。

(1)介绍珠算。

用算盘作为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珠算。珠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计算实践中,首创的一门科学的计算技术,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之一。

(2)认识算盘。

老师:这是一个算盘,它的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名称,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3.算盘的计数方法。

算盘上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计数前先要确定某一档作个位,定位是用算盘计数的特殊要求,再从个位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与整数的数位顺序一致。

使用算盘时,只有把算珠拨到靠梁时,才表示算盘上有数,算珠都靠框时,表示没有数。下图表示1~9各数。

说明:“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一个上珠表示,“10”一般不用一个上珠和五个下珠表示,也不用两个上珠表示,而用十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这一点与十进制计数法是一致的。

4.珠算拨珠方法。

用拇指拨上1、2、3、4。

用食指拨去1、2、3、4。

用中指拨上5,拨去5。

用拇指和中指联合拨上6、7、8、9,再用食指和中指同时拨去6、7、8、9。

5.了解计算器的知识。

老师:电子计算器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工具。它的体积小,便于携带,计算迅速、准确。电子化的计算手段,已经广泛地被采用,渗透到我们的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已全面取代珠算。

(1)了解计算器的外观。

老师出示计算器。

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计算器。

(2)说一说,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计算器,在哪儿见过?做什么用的?

老师:这些计算器虽然大小、功能、形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一个最基本的计算功能。

6.认识计算器的面板。

(1)看一看,计算器上都有什么,是干什么用的。

(2)学一学,对照教材第25页,认识各键的功能。

7.说一说,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给大家介绍介绍。

开关及清除屏键:用于计算的开始和全部清除。

清除键:仅消去当前显示的数据,计算过程中,不影响前面的数据及运算,一般用于修改输错的数据。

关闭键:用于停止使用计算器。

储存键:用于某些数据的记忆与储存。

减少储存键:用于将储存数据减去。

呼出储存键:用于将储存数据呼出。

消除储存键:用于消除数据的储存状态。

老师:这些键是运算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按键。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并寻找和新知的结合点。让学生自愿的学习新知,也更容易掌握新知】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几?一颗下珠表示几?

(考查知识点:计算工具的认识;能力要求:认识算盘)

B类

如果你是计算器生产商,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计算器的功能吗?

(考查知识点:计算工具的认识;能力要求:了解计算器的功能)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5 1

B类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筹

算盘

计算器

机械计算器

电子计算器

电子计算机

课后反思

1. 我抓住了计算工具的文化发展史这根纽带,营造了一种数学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在文化的演绎过程中充分地体验、感悟、思考。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首先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接着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算盘,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何计数、如何定位以及正确地拨珠方法,引导学生在算盘上拨数,从而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逐步完成。

2.让学生认识当代最先进的计算工具——计算器。学生对计算器并不陌生,因此,不再需要老师花太多的时间去教授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的名称和作用,这样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间互相交流和学习。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计算大数的方便、快捷,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还把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为后续的教学留下空间。

3.在整节课的安排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老师定位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计算工具文化发展史的学习上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总之,在本节课中,我最大限度地去营造数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体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