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理用药

合集下载

治疗心律不齐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治疗心律不齐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治疗心律不齐的西药及使用说明心律不齐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律异常,可能导致心率变快、变慢或者不规则。

这种病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治疗心律不齐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法外,西药也是治疗心律不齐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西药,以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阿托品(Atropine)阿托品是一种常用的心律不齐治疗药物,属于抗胆碱药。

它通过阻断迷走神经的刺激,可以加快心率,改善心律不齐症状。

使用阿托品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一般情况下,阿托品以注射的形式给予患者,剂量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常见的剂量是每隔4-6小时注射一次,但具体用量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在使用阿托品期间,应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口干、视力模糊、尿潴留等。

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使用了阿托品。

二、胺碘酮(Amiodarone)胺碘酮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心律不齐治疗的药物,属于抗心律失常药。

它通过抑制心脏细胞内钠、钾、钙离子流动,调整心律,减少心律不齐的发生。

胺碘酮通常以口服片剂的形式给予患者,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而定,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在使用胺碘酮期间,应注意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使用胺碘酮之前,应进行相关的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等。

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并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

三、普罗帕酮(Propafenone)普罗帕酮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心律不齐。

它通过抑制心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减缓心脏的传导速度,从而改善心律不齐的症状。

普罗帕酮以口服片剂的形式给予患者,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而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普罗帕酮期间,应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如果出现严重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普罗帕酮。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攻略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攻略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攻略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它们通过调节心脏电生理来恢复正常心律。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等。

下面是一些关于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攻略。

一、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常用的一类药物,通过阻断β受体的作用,减少心率和抑制心室肌收缩力,从而达到控制心律失常的目的。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1.使用适应症: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后的心律失常等。

2.使用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剂量。

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直到达到治疗效果或耐受剂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律失常时,应避免过度阻滞β受体而导致心率过缓。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心率监测。

二、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滞心肌细胞膜上的L型钙通道,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心肌细胞的去极化速度,从而延长动作电位和心肌收缩的持续时间。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3.使用适应症:钙通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颤等心律失常。

4.使用方法:钙通道阻滞剂的剂量需要个体化调整,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心功能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钙通道阻滞剂可能会导致心脏传导系统阻滞和心脏抑制,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和定期检查心功能。

三、钾通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特定钾离子通道的开放,延迟心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从而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

常见的钾通道阻滞剂包括普罗帕酮、胺碘酮等。

5.使用适应症:钾通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

6.使用方法:钾通道阻滞剂的剂量需要个体化调整。

在使用钾通道阻滞剂时需要注意,药物过量可能导致心脏导电阻滞和心脏停搏,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心电图监测和定期检查血电解质。

心律失常概述及药物选择与治疗

心律失常概述及药物选择与治疗

心律失常概述及药物选择与治疗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律、频率或传导出现异常的情况。

心律失常可以分为心房性、心室性和房室传导阻滞三种类型。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以及各种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治疗的目标是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控制心率、减少症状,预防心律失常相关的并发症。

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在药物治疗中,药物的选择依赖于病人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以及基础疾病。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胆碱能受体阻断剂等。

以下是常见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原则及相应的药物选择:1.心房颤动:β受体阻滞剂是一线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控制心率。

药物的选择包括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

此外,洋地黄和钙通道阻滞剂也可用于降低心室率。

对于需要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应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进行维持治疗,并且联合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

2.心房扑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与心房颤动类似,主要是控制心室率。

洋地黄和钙通道阻滞剂可用于控制心室率,但胆碱能受体阻断剂通常不推荐使用,因为可能加重心房扑动。

3.室性心动过速:具体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以及心室功能来决定。

对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来控制心率并减少心悸。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可用于维持窦性心律。

4.室性早搏:治疗主要包括减少诱因、改善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

在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中,抗心律失常药物例如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可用于抑制早搏。

5.房室传导阻滞:治疗主要是给予临床上的症状治疗,如心率过缓可给予起搏器治疗。

对于有明确指征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症患者,洋地黄可用于维持心室率或起搏治疗。

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药物副作用进行调整剂量。

同时,药物治疗不能替代或取代基础疾病的治疗,所以在治疗心律失常时,也要同时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

心律失常患者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及使用指南

心律失常患者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及使用指南

心律失常患者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及使用指南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过快、过慢或者不规则的心跳等情况。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来说,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心律失常患者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使用指南。

一、β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s)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肾上腺素对心脏β受体的作用,减慢心脏传导速度和减弱心脏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脏的负荷和节奏异常。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使用指南如下:1. 普萘洛尔- 适应症: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临床持续时间长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

- 剂量:起始剂量为1.25mg,每日2-3次,逐渐增加至维持量20-40mg。

2. 美托洛尔- 适应症:治疗心房颤动、心室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 剂量:起始剂量为25mg,每日2-3次,逐渐增加至维持量100-200mg。

二、钙离子拮抗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断心肌细胞膜上的L型钙离子通道,减慢心脏节律异常的发生。

常见的钙离子拮抗剂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 - 剂量:起始剂量为120mg,每日2-3次,逐渐增加至维持量240-480mg。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1. 医生咨询: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之前,患者应咨询医生,并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2. 用药时间:抗心律失常药物通常需要持续使用,根据医生的指导,患者需要按时服用药物,并且不可随意停药。

3. 剂量控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4. 不良反应: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患者需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心悸、头晕、低血压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5. 药物相互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及补充剂,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利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利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利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节律异常,包括心搏过速、心搏过缓和心律不齐等多种类型。

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常用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之一,本文将介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钠通道阻滞剂:如伯吉斯酸、普鲁卡因胺等;2.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3. 钾通道阻滞剂:如胺碘酮、多奈哌齐等;4. 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化治疗:每个人的心律失常病情不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和剂量,需由医生根据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2. 逐渐增减剂量: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以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若剂量过大导致副作用明显,应及时减少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3. 定期复查: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血药浓度,以确定药效和调整剂量。

4. 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一般需要长期服用,但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血药浓度和心功能,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注意事项1. 注意副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低血压、心动过缓、肝功能异常等。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及时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2.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浓度的变化或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调整药物方案。

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有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胎儿和婴儿有毒性影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时应咨询医生,并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4. 注意年龄和患者特殊情况:老年人和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代谢和药动学的变化,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维拉帕米 (Verapamil) 抗心律不整药物

        维拉帕米 (Verapamil)  抗心律不整药物

维拉帕米 (Verapamil) 抗心律不整药物维拉帕米 (Verapamil) 抗心律不整药物心律不整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奏不正常,常见的有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等。

维拉帕米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不整药物,具有调整心脏节律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维拉帕米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注意事项。

一、药理作用维拉帕米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肌细胞膜上的L型钙通道,减少入钙量,从而抑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自律性。

它还能延长心房和心室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使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减慢,抑制心脏组织的异常节律产生,达到抗心律不整的效果。

维拉帕米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氧供,改善冠脉供血不足,减轻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程度。

二、临床应用1.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维拉帕米可用于控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心律,通过抑制快速传导的房室结功能,减慢心室率,增加AV结的有效不应期,使心室率降低,减轻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症状。

2. 室上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能够抑制房室结和心室传导组织的兴奋性,减慢房室传导速度,防止房室结内折返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使心率恢复正常。

3. 心绞痛:维拉帕米可用于缓解心绞痛症状,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供应,减轻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

4. 高血压:维拉帕米还可用于控制高血压,通过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它可以减少动脉平滑肌对钙离子的敏感性,从而扩张血管。

三、注意事项1. 维拉帕米不适用于窦房结功能障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患者,因为它会进一步降低心室率。

2. 患有心力衰竭或低血压的患者使用维拉帕米时需谨慎监测血压,因为它可导致血压过度下降。

3. 维拉帕米与其他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等有相互作用的可能,应谨慎使用。

4.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

5. 懒散综合征患者慎用维拉帕米,因为它可能加重传导阻滞。

综上所述,维拉帕米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不整药物,通过阻断钙通道和调整心脏节律,能有效治疗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绞痛和高血压等症状。

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用法

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用法

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用法作者:杨跃东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17期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和刺激次序的异常,可引起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其发生机制包括冲动形成异常、传导异常或两者都具有。

最常见心律失常包括心搏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和扑动,其次为各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心动过速。

当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和扑动时,可引起猝死。

临床常使用药物预防心律失常,有一些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基本用法如下。

1.Ⅰa类药物。

①奎尼丁。

成人常用量:0.2~0.3g/次,3~4次/d。

转复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第1天,0.2g,每2h服用1次,连续5次。

如无不良反应,第2日,增至0.3g/次,第3日,0.4g/次,每2h服用1次,连续5次。

每日总量不宜超过2.4g。

恢复窦性心律失常后改为维持量,0.2~0.3g/次,3~4次/d。

成人处方级量,3g/d,分次服用。

小儿常用量:每次按体重6mg/kg或按体表面积180mg/㎡,3~5次/d。

②普鲁卡因胺。

成人口服,0.25g~0.5g/次,每4h 服用1次。

肌强直,0.25g/次,2次/d。

静脉注射0.1g/次,注射时间为5min,必要时每隔5~10min注射1次。

总量不得超过10~15mg/kg,或按体重10~15mg/kg静脉滴注1h,然后以1.5~2mg/kg/h维持。

儿童按照体重3~6mg/kg,静脉注射5min;静脉滴注维持0.025~0.05mg/kg/min维持。

2.Ⅰb类药物。

①利多卡因。

成人常用量,按体重静脉注射1.0~1.5mg/kg,首次负荷量静脉注射2~3min,必要时每5min后重复静脉注射1~2次,1h内注射重量不得超过300mg。

静脉滴注一般以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成1~4mg/mL滴注或输液泵用药。

在负荷量后持续以1~4mg/min速度静脉滴注,或以0.015~0.03mg/kg/min静脉滴注。

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心律失常患者每日三次饭前服用

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心律失常患者每日三次饭前服用

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心律失常患者每日三次饭前服用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的异常,这一病症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

为了治疗这类疾病,抗心律失常药物成为医生常用的治疗选择之一。

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正确的服药方式和时间极为重要。

有研究表明,心律失常患者每日三次饭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抗心律失常药物通常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异常的电信号传导和调节心脏的节律来控制心律失常症状。

然而,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低血压、心动过缓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而且,定时的饭前服药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

每日三次饭前服药是一种常用的用药方式,也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之一。

这一用药方式的科学原理在于:饭前服用能够提高胃肠蠕动,促进药物的吸收。

由于心律失常药物的血浆半衰期较短,分次服用能够保持血药浓度的稳定,从而使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

此外,饭前服药还能减少胃酸的分泌,降低药物被胃酸分解的概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每日三次饭前服药并不适用于所有心律失常患者。

对于某些患者来说,由于药物性质或患者的特殊情况,其他用药方式可能更加合适。

因此,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医生的指导来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和时间。

此外,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要时刻关注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药物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的情况。

这时,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坚持定期复诊,定期检查心脏功能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每日三次饭前服药是一种常用的用药方式,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最大限度地控制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作为患者,在使用药物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根据医生的指导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用药方式和时间。

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理用药

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理用药

服用胺碘酮的随访
• 相关病史: ——有无乏力、呼吸困难或咳嗽、心悸晕厥、 视觉变化、皮肤改变、体重变化、感觉异常或 无力。 ——要询问用药的改变,特别是加用其它抗心 律失常药、华法令、β受体阻断剂和地高辛, 是否新置起搏器、ICD等。
服用胺碘酮的随访
• 体格检查: ——记录生命体征、皮肤颜色及其变化、脉搏 节律性、甲状腺有无肿大、肺罗音、肺动脉高 压和左心功能不全的体征、肝脏大小、有无神 经系统表现(震颤、书写困难或异常步态)。 ——如有视觉变化,应请眼科医生进行包括行 裂隙灯在内的全面检查。
口服胺碘酮的安全性
关于心动过缓
• 口服胺碘酮后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动过缓, 合用β-阻滞剂后更加明显 • 一定程度的窦性心动过缓,不合并症状,可以 观察,不要随意调整药物剂量 • 注意除外其它心动过缓的因素,如房室阻滞
关于停药和换药
胺碘酮的消除半衰期特别长 停药后胺碘酮的作用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以至 产生心律失常已经治愈,不必用药的错觉。 停药后立即换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不论在疗 效和副作用方面事实上是两种药的协同。随着 胺碘酮的逐渐排出,才能体现出后一种药的真 正作用。 注意不要立即更换可明显延长QT的药物(如 索它洛尔)
急诊处理原则
• 原发疾病和诱因的治疗 • 终止心律失常:有些心律失常本身可造成非常 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终止心律失常成了首 要和立即的任务。有些心律失常没有可寻找的 病因,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唯一的治疗目标就 是使其终止。 • 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些心律失常不容易立 刻终止,但快速的心室率会使血流动力学状态 恶化,减慢心室率可使病人情况好转,如快速 房颤、房扑。
胺碘酮在心肺复苏中应用证据
• ARREST研究胺碘酮改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入院 存活率优于安慰剂 • ALIVEY研究证实胺碘酮改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 入院存活率优于利多卡因 • 另一项研究(Somberg JC等)证实治疗电转复 无效的无休止室速胺碘酮优于利多卡因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攻略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攻略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攻略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通常比较复杂,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也不尽相同。

如何正确应用抗心律失常药,获取最大效益而规避风险,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永恒主题。

在选择药物时需全面考虑,并讲究用药的剂量及方法,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本文参考《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和药品说明书,总结了5大类20余种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适应证、用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I类药物1.奎尼丁适应证:主要适用于房颤或房扑的复律、电转复后的维持和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由于不良反应较多,目前已少用。

肌注及静注已不再使用。

用法:转复房颤或房扑,首先给予0.1g试服剂量,观察2小时,无不良反应,可用两种方式进行复律:(1)每次0.2g,q 8h,连服3日左右,30%的患者可恢复窦律;(2)首日每次0.2g,q 2h,共5次;次日每次0.3g,q 2h,共5次;第三日每次0.4g,q 2h,共5次。

每次给药前测量血压和QT间期,一旦复律成功,以有效单剂量作为维持剂量,q 6~8h。

注意事项:➤对该药过敏者或曾应用该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禁用。

➤禁用于没有起搏器保护的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复律前应纠正心衰、低血钾和低血镁,且不得存在QT间期延长。

➤奎尼丁晕厥或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多发于服药的最初3日内,因此复律宜在医院内进行。

2.利多卡因适应证:仅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例如心梗或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室颤复苏后防止复发。

用法:负荷剂量1.0 mg/kg,2~3分钟内静脉注射,必要时间隔5~10分钟后可重复。

最大剂量不超过300 mg。

负荷剂量后继以1~4 mg/min 静滴维持。

连续应用24~48 小时后半衰期延长,应减少维持剂量。

低心排、心衰、70岁以上和肝功能障碍患者可接受正常的负荷剂量,但维持剂量为正常的一半。

注意事项:➤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双分支传导阻滞、严重窦房结功能障碍者慎用。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言语不清、意识改变、末梢麻木、共济失调、肌肉搐动、眩晕等;少数可见窦房结抑制以及房室传导阻滞。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使用

Ⅳ类药物
PART 02
Ⅰa类药 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奎尼丁 最早应用的抗 心律失常药物!
主要用于房颤与心房扑动(房扑)的复律、复律 后窦律的维持和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一次0.2g-0.3g,每日3-4次;
首日0.2g、1 次/2h、共 5 次,次日 0.3g、1次/2h、
共 5 次,第三日 0.4g、1 次/2h、共 5 次; 成人处方极量:一日3g。
06 外科手术
PART 02
药品类别 Ⅰa Ⅰb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ADP或QT间期 延长 缩短
常用代表药物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 利多卡因、苯妥英、美西律
Ⅰc
Ⅱ Ⅲ Ⅳ 其他 ADP:动作电位时程
不变
不变 延长 不变 缩短
普罗帕酮、莫雷西嗪、氟卡尼
艾司洛尔、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普萘洛尔 胺碘酮、决奈达隆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腺苷、地高辛
注意事项
70岁以上高龄和肝功能障碍者,可接受正常的负荷量,但维持量需 减量。
PART 02
Ⅰb类药 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美西律
利多卡因有效者口服美西律亦可有效; 一般维持量为每日400mg-800mg,分2-3次服用;
神经系统副作用也常见,如眩晕、震颤、运动失调、视力
模糊等; 有效血药浓度(0.5-2μg/ml)与毒性血浓度(2μg/ml)接近, 因此剂量不宜过大。
胺碘酮及其代谢产物在母乳中的浓度高于在血液中的浓度,禁
用于哺乳母亲。
本品只可以5%葡萄糖稀释!
PART 02
Ⅲ类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索他洛尔
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口服: 80-160mg、2 次/d 副作用与剂量有关,随剂量增加,扭转型室速发生率上升;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可加重索他洛尔的毒性作用; 用药期间应监测心电图变化,当 QTc≥0500ms 时应考虑减量或暂时停药; 窦性心动过缓、心衰者不宜选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代表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代表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代表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是指心脏激动的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传导顺序发生异常。

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基础疾病或病因的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一个难点。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Ⅰ类钠通道阻滞剂又称为膜稳定剂,主要阻滞钠离子快通道,降低心肌细胞对Na+通透性,使动作电位0相上升最大速率(Vma某)减慢和幅度降低,延长动作电位时限(APD)和有效不应期(ERP)。

该类药物又分为3个亚类:①ⅠA类:显著减慢Vma某,一般延长APD和ERP,包括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等,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②ⅠB类:轻度减慢Vma 某,不延长或缩短APD和ERP,包括利多卡因、美西律、苯妥英钠、莫雷西嗪等,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③ⅠC类:显著减慢Vma某,不延长APD和ERP,包括普鲁帕酮、氟卡尼、劳卡尼等,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Ⅱ类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竞争性阻滞β肾上腺素受体,减慢Vma某,抑制4相自动去极化,相对延长ERP。

用于治疗室上性及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该类药物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艾司洛尔等。

Ⅲ类钾通道阻滞剂,主要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使外向钾电流受抑,APD和ERP延长。

包括胺碘酮、决奈达隆、索他洛尔等。

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Ⅳ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阻滞L型钙通道,抑制4相自动去极化,延长APD。

由于L型钙通道主要存在于慢反应细胞,故该类药物主要用于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Ⅰ类药物奎尼丁(quinidine)为ⅠA类广谱抗快速心律失常药。

由于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目前,除特殊情况外已很少应用。

主要有:①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②金鸡纳反应:眩晕、耳鸣、精神失常等;③过敏反应:发热、皮疹、血小板减少等;④心血管反应:QRS波增宽、QT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心力衰竭,严重者表现为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室颤动、心脏停搏、晕厥等,称为奎尼丁晕厥。

抗心律失常药的使用说明书

抗心律失常药的使用说明书

抗心律失常药的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一、产品名称:抗心律失常药二、适用范围:本药适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症状,如房颤、室速等。

三、使用方法:1. 服用方法:本药以口服方式使用。

成人每次服用1片,儿童酌情调整剂量。

建议每日服药时间固定,以便保证稳定的血药浓度。

2. 服用时间:本药可以在饭前、饭后或进食时服用,具体服用时间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和医生建议灵活调整。

3. 使用剂量: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临床需要进行调整,必要时需要监测药物浓度。

初始剂量一般较小,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

4. 注意事项: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需遵循医生的具体建议,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四、禁忌症:1. 对本药成分过敏者禁用。

2. 禁止与其他降压药物同服。

如需联合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4. 儿童禁用(除非经医生指导)。

五、不良反应:1. 服用本药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视觉模糊等。

如有上述症状持续或加重,请立即咨询医生。

2.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如出现过敏反应,请停药并及时就医。

六、贮藏方法:1. 本药需放置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2. 儿童必须远离本药,以免误食。

七、保质期:本药保质期为两年,过期请勿使用。

八、使用提示:1. 在服用本药期间,请定期复诊,以便医生对病情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2. 如有其他药物需要联合使用,请告知医生以避免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3. 在使用本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和大量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

4. 如出现药效不佳或不良反应,请及时咨询医生并按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以上是本药的使用说明书,请在使用前仔细阅读,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生。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指南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药物一直是防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奎尼丁应用已近百年,普鲁卡因胺应用也有50年历史。

60年代,利多卡因在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到80年代,普罗帕酮、氟卡尼等药物的应用,使Ⅰ类药物发展到了顶峰。

9 0年代初,CAST结果公布[2] ,人们注意到在心肌梗死后伴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中,应用Ⅰ类药物虽可使室性期前收缩减少,但总死亡率上升。

由此引起了人们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效益与风险关系,并开始注意Ⅲ类药物的发展。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现在广泛使用的是改良的Vaughan Wilams分类,根据药物不同的电生理作用分为四类(表1)。

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可能不是单一的,如索他洛尔既有β受体阻滞(Ⅱ类)作用,又有延长QT间期(Ⅲ类)作用;胺碘酮同时表现Ⅰ、Ⅱ、Ⅲ、Ⅳ类的作用,还能阻滞α、β受体;普鲁卡因胺属Ⅰa类,但它的活性代谢产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NAPA)具Ⅲ类作用;奎尼丁同时兼具Ⅰ、Ⅲ类的作用。

可见以上的分类显得过于简单,同时还有一些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未能包括在内。

因此,在19 9 1年国外心律失常专家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制定了一个新的分类,称为“西西里岛分类”(Sicilian gambit) 。

该分类突破传统分类,纳入对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与心律失常机制相关的新概念。

“西西里岛分类”根据药物作用的靶点,表述了每个药物作用的通道、受体和离子泵,根据心律失常不同的离子流基础、形成的易损环节,便于选用相应的药物。

在此分类中,对一些未能归类的药物也找到了相应的位置。

该分类有助于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机理,但由于心律失常机制的复杂性,因此西西里岛分类难于在实际中应用,临床上仍习惯地使用Vaughan Wilams分类。

药物作用的通道、受体及主要电生理作用见见表1。

表1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类别作用通道和受体APD或QT间期常用代表药物Ⅰa阻滞ⅠNa+ + 延长+ 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Ⅰb阻滞ⅠNa缩短+ 利多卡因、苯妥英、美西律、妥卡尼Ⅰc阻滞ⅠNa+ + + 不变氟卡尼、普罗帕酮、莫雷西嗪Ⅱ阻滞β1 不变阿替洛尔、美托洛尔、艾司洛尔阻滞β1、β2 不变纳多洛尔、普萘洛尔、索他洛尔Ⅲ阻滞ⅠKr延长+ + + 多非利特、索他洛尔、(司美利特、阿莫兰特)阻滞ⅠKr、Ⅰto延长+ + + 替地沙米、(氨巴利特)阻滞ⅠKr激活ⅠNaS延长+ + + 伊布利特阻滞ⅠKr、ⅠKs延长+ + + 胺碘酮、azimilide阻滞ⅠK,交感末梢延长+ + + 溴苄胺排空去甲肾上腺素Ⅳ阻滞ⅠCaL不变维拉帕米、地尔硫其他开放ⅠK缩短+ + 腺苷阻滞M2 缩短+ + 阿托品阻滞Na/K泵缩短+ + 地高辛注:离子流简称(正文同此)ⅠNa:快钠内流;ⅠNaS:慢钠内流;ⅠK:延迟整流性外向钾流;ⅠKr、ⅠKs分别代表快速、缓慢延迟整流性钾流;Ⅰto:瞬间外向钾流;ⅠCaL:L型钙电流;β、M2分别代表肾上腺素能β受体和毒蕈碱受体。

抗心律失常药物给药顺序

抗心律失常药物给药顺序

抗心律失常药物给药顺序引言抗心律失常药物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

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和治疗需要,给药顺序对于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给药顺序,并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给药顺序1. 评估患者情况:在给药之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心电图、症状、药物过敏史等。

根据患者情况确定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2. 给予急救药物:对于急性心律失常,需要立即给予急救药物,以恢复正常心律。

常用的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胺碘酮等。

根据具体情况,医务人员应选择合适的急救药物。

3. 给予胺碘酮:胺碘酮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鉴于其具有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一般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给予胺碘酮,尤其是对于难治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4. 考虑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适用于一些特定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

在给予β受体阻滞剂之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心力状态和危险因素,以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5. 考虑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可用于控制心律失常和预防心动过速。

根据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医务人员可以考虑给予不同的钙离子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

6. 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治疗:对于一些难治性心律失常,单一药物治疗可能不够有效,此时可以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联合应用。

联合治疗需要根据患者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以确定合适的药物组合和顺序。

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给药顺序对于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给药之前,应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和给药顺序。

给予急救药物和优先考虑胺碘酮是常见的给药策略。

在联合治疗时,需要考虑患者情况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给药顺序应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制订,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要点解读考试题库含答案全套

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要点解读考试题库含答案全套

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要点解读考试题库含答案全套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1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原则·A.用药前需进行危险分层,明确是否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B.治疗与预防需兼顾·C.治疗首选药物联合·D.用药需要个体化参考答案:C2 . 下列药物除了哪种外,都有可能诱发加重COPD和哮喘·A.卡维地洛·B.普罗帕酮·C.索他洛尔·D.决奈达隆参考答案:D3 . 下列不属于胺碘酮不良反应的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B.甲状腺功能减退·C.尖端扭转性室速·D.肠梗阻参考答案:D4 . 下列关于β受体阻滞剂应用错误的是·A.支气管哮喘或COPD急性期禁用·B.使用中要注意低血压、传导阻滞以及心动过缓等·C.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慎用β受体阻滞剂·D.停药需要缓慢减停参考答案:C5 . 下列关于洋地黄类药物描述正确的是·A.仅能用于房颤、房扑的转复·B.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早期中毒症状·C.视觉异常不能作为停药指征·D.可诱发血小板增多、易栓症参考答案:B6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原则·A.需要及时去除诱发因素·B.对于高危患者要注意监测,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先兆·C.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或非持续性室速,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当积极药物干预·D.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再灌注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尤为重要参考答案:C7 . 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单形性室速首选药物为·A.利多卡因·B.胺碘酮·C.维拉帕米·D.普罗帕酮参考答案:B8 . 下列关于尖端扭转性室速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积极纠正危险因素·B.硫酸镁注射·C.积极静脉及口服补钾,使血钾维持在5.0-5.5mmol/L·D.与心动过缓相关的尖端扭转性室速,未行临时起搏器治疗前,可用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室率参考答案:C9 . 先天性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及时纠正诱因,如电解质紊乱、停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等·B.发生持续TdP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尽快复律·C.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首选药物,急性期即可开始应用,应逐渐增加至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剂量(静息心率维持在50~60次/分)·D.可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联合胺碘酮参考答案:D10 . 下列对CPVT患者处理错误的是·A.限制/避免竞技性体育运动;限制/避免强烈活动;避免精神紧张·B.所有有症状的CPVT患者都应使用β阻滞剂·C.胺碘酮治疗有效,可以首先选用·D.已确诊CPVT的患者,尽管进行药物治疗仍有反复晕厥者,植入ICD 参考答案:C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解读考试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1 . 下列哪项不是常见的心律失常·A.室性早搏·B.室上性心动过速·C.心房颤动·D.心室扑动参考答案:D2 . 下列对于心房颤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心房颤动是良性心律失常·B.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在中老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C.心房颤动可引起血栓栓塞·D.心房颤动心室率可以很慢参考答案:A3 . 下列关于室性早搏描述正确的是·A.室性早搏都需要药物治疗·B.室性早搏在脉搏监测时一定表现有间歇现象·C.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治疗·D.室性早搏都是良性心律失常参考答案:C4 . 下列关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描述正确的是·A.室上性心动过速不会导致晕厥·B.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通过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终止·C.室上性心动过速都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D.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人群当中很少见参考答案:B5 . 下列哪项不属于遗传性心律失常·A.长QT综合征·B.Brugada综合征·C.预激综合征·D.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参考答案:C6 . 心房颤动不会导致·A.心力衰竭·B.心脏扩大·C.血栓栓塞·D.室性早搏参考答案:D7 .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正确的是·A.转复治疗策略一定优于心室率控制策略·B.阵发性心房颤动不需要抗凝治疗·C.持续性心房颤动应尽快行转复治疗·D.初发性心房颤动可不必长期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参考答案:D8 . 心房颤动控制心室率治疗正确的是·A.心室率控制越低越好·B.心室率控制宽松优于严格·C.心室率控制均首选洋地黄类药物·D.活动状态的心室率控制选用β受体阻滞剂效果较好参考答案:D9 . 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正确的是·A.心房颤动都应该进行抗凝治疗·B.心房颤动不进行抗凝治疗就应选用抗血小板治疗·C.心房颤动使用华法林时应监测INR·D.心房颤动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一定好于使用华法林参考答案:C10 . 心房颤动的转复治疗正确的是·A.心房颤动出现血流动力学影响时应立即药物复律·B.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在48小时以上应除外心脏血栓后再复律·C.心房颤动药物复律均应首选胺碘酮·D.心房颤动静脉使用胺碘酮未复律成功就不必再口服胺碘酮参考答案:B。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使用
科 技 论 坛

・ 3 9・
抗 心律失常药物 的合理使用
穆 杰 摘 要: 本文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使 用进行 综述 。 艾 朋 . ( 哈 尔滨人 民 同泰 医药连锁店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关键词 : 抗心律失常药物 ; 合理 ; 使用
心脏正 常激 动起 源于窦房结, 如果 窦房结激 动异常或激动产 生 因: 用 于室性心律失常 。7 O岁以上高龄和肝功能障碍者, 维持量为正 于窦房 结以外, 激动的传导缓 慢 、 阻滞或经异 常通 道传导, 就会 出现 常的 1 , 2 。 美 西律 : 利多卡 因有 效者 口服美西律亦 可有效 , 起始剂量 心律失 常。心律 失常是心血管疾病 中重要 的一组疾病 , 是 由心脏 活 1 0 0  ̄ 1 5 0 mg 、 1次 , 8 h , 如需要, 2 ~ 3 d后可增减 5 0 mg 。宜与食 物同服, 以 动 的起 源和( 或) 传导 障碍导致心脏搏 动的频率和( 或) 节律异常而 引 减少消化道反应 。神经系统副作用也常见, 如眩晕 、 震颤 、 运动失调 、 起 的。 心律失常的 电生理基础为冲动发生 异常和冲动传 导异 常或 两 语音不清 、 视力模糊等 。有效血浓度与毒性血浓度接近, 因此剂量不 者兼有。冲动发生异常主要有 自律性 异常增 高 、 触发激动 、 窦房结激 宜过大 。 莫雷西嗪: 房性和室性心律 失常都有效, 副作用包括恶心 、 呕 动不能传出 、 窦房结 自律性降低等 。 冲动传导异常主要有缓慢传导 、 吐、 眩晕 、 焦虑 、 口干 、 头痛 、 视力模糊 等。普罗帕酮: 适用 于室上性和 递减传 导 、 传 出阻滞 、 单 向阻滞 与折返( 房 内折 返 、 阻滞部 位远端心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 静 注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 1 4 0 m g 。副作用为 肌延迟激动 、 窦房结折返 、 希氏束 一浦肯野纤维 内折返 、 激动从另一 室 内传 导障碍加 重, 因此心肌缺 血 、 心 功能不全 和室 内传导 障碍者 支缓慢传导 、 浦肯野纤维末梢折返等) 等 。冲动发生异常与传导异常 相对禁忌或慎用 。 并存 既有冲动起源异常, 又有传导异常 。近年来随着心律 失常疾病 3 . 2Ⅱ类药物 的常见 , 滥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现象屡见不显, 严 重的影响疾病的治 艾司洛尔主要用于房颤或房扑紧急控制心室率 , 常用 于麻 醉时, 疗 和身体健康 。本文对抗心律失常药物 的合理使用进行综述。 注意药物不能漏 出静脉外, 用药 的终点 为达 到预定心 率, 并 监测血压 1引起心 律失常的主要原 因 、 不能过 于降低 。 各种 器质性心脏病 由于心脏 的窦房结 和传 导系统 受病变 的侵 3 . 3 Ⅲ类 药物 害造成 心律失 常, 如 心肌炎 、 心包 炎 、 心肌病 、 冠 心病 、 心脏瓣 膜病 、 胺碘酮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可用 于器 质性 心 心 内膜炎等 ; 心脏 的神经 和 内分泌系 统调节紊 乱 、 心脏 的离子平 衡 脏 病 、 心功能不全 者, 促心律失常反应少『 】 4 1 。胺碘酮主要副作用为低 失调 等; 多种 药物可 以引起 心律失常, 比如非保钾利 尿药 、 异丙 肾上 血压和心动过缓, 要注意注射速度, 监测血压。此药含碘量高, 长期应 腺素 、 多 巴胺 、 多巴酚丁胺 、 洋 地黄类药物 、 肾上腺素等 ; 抗心律失 常 定期检查 甲状腺 功能。索他洛尔用于室上性和室性 心律 失常治疗, 药物本身也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如果应用不 当, 也能介导心 律失 窦性心动过缓 、 心衰者不宜选用 。伊布利特用 于转复近期发生 的房 常; 全身性或其他 系统疾病引起心律失常 的发 生, 如代谢疾病 、 创伤 、 颤, 房 颤终止则立 即停用 。 多非利特用于房颤复律及维持窦律 。 溴苄 手术 、 内分 泌系统疾病 等; 在情绪激 动 、 惊吓 、 忧郁 、 饮酒 、 饮浓咖啡 胺用 于其他 药物无效 的严 重室性心律失常 。因可发生血 压波动, 所

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心律每日一次最好在晚餐后服用

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心律每日一次最好在晚餐后服用

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心律每日一次最好在晚餐后服用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在搏动过程中出现节律异常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心脏搏动过缓、过速或者不规则。

心律失常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此需要通过药物来调整心律。

在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时,合理的用药时间和用药规范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控制用药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经验,将抗心律失常药调整为每日一次的方案在很多情况下是被推荐的。

将药物的剂量集中在一天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内,有助于保持药物浓度的稳定,使其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在选择每日一次的服药时间时,晚餐后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时机。

晚餐后服药有以下几个优势:1. 药物的吸收和代谢:晚餐后服药可以避免药物与食物同时在胃中消化和吸收,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

此外,晚餐后还有足够的时间,使得药物在体内得到充分的代谢和利用,从而增加药效。

2. 形成规律性:将服药时间设定为晚餐后,有助于形成规律和习惯。

通过每天在相同时间服药,有助于提醒患者并保持用药纪律,避免漏服或者忘记服药的情况出现。

3. 减少日间影响: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头痛、乏力等。

将服药时间设定为晚餐后,有利于减少这些副作用对日间生活的影响,同时有助于患者的休息和睡眠。

当然,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用药方案时应该结合医生的指导和个人实际情况来决定。

在服药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服药时间的相对稳定性:尽量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每天坚持在此时间服药。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改变用药时间,应尽量避免频繁的变动,一旦改变应保持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性。

2. 饭前或者饭后:可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饭前或者饭后服药。

有些药物可能需要空腹服用,以便更好地吸收,而有些药物可能需要在餐后服用,以避免胃部不适。

3. 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例如某些抗生素、抗真菌药物、中药等。

抗心律失常药的正确用法

抗心律失常药的正确用法

抗心律失常药的正确用法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心率异常快或异常慢,甚至出现心跳不规则。

为了治疗这种疾病,医生通常会开具抗心律失常药物。

然而,正确使用这些药物非常重要,以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和副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心律失常药的正确用法,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摄取药物。

1. 详细了解药物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之前,患者应详细了解该药物的成分、作用机制、用途和副作用等信息。

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剂师,或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确保对药物有全面的了解。

2. 遵循医生的处方抗心律失常药物通常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中止药物使用,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调整剂量,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3. 规律用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通常需要持续的用药才能维持。

患者应按照医生指示,规律地服药,并且不要错过任何一次服药时间。

如果忘记服药,应尽快补充,但切勿一次性服用过多的药物以弥补遗漏的剂量。

4. 饭前或饭后用药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有不同的用药规定,有些需要在饭前空腹服用,而有些需要在饭后服用。

患者应确切了解自己所用药物的用法,并严格按照规定服药,以确保药物的吸收和效果。

5.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患者在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其他药物。

如果不可避免需要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应提前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

6. 定期复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用药效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体重变化、饮食习惯等。

因此,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和相关的心脏功能指标,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并及时调整剂量或换用其他药物。

7. 注意副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例如头晕、胃肠不适或皮疹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向医生报告。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或采取其他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心律失常联合用药
• 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十分重要 • 在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期: -不主张续惯用药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 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促心律失常作用 -在一种抗心律失常药无效后,下一项考虑一般是 电转复 -只有顽固的反复发生的恶性心律失常才考虑联合 用药 • 伴有器质性心脏病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复发常合用β阻 滞剂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 普鲁卡因胺: ——心功能正常时稳定单形室速的可选药物之一 • 索他洛尔: ——非首选药物 ——可用于持续单形室速 ——1-1.5mg/kg静注后10mg/min静脉维持 ——Tdp发生率0.1%,因需缓慢输注应用受到限 制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AMI合并室早、短阵室速
• 在应用抗血小板、β阻滞剂、ACEI治疗前被认 为是VF先兆 • 现代流行病学资料没有显示短阵室速能明确增 加持续VT、VF • 除非导致血流动力学恶化,否则不治疗
病例1
立即建立静脉通路。拟给患者使用静脉胺 碘酮。在准备药物的过程中患者突然两 眼上翻,意识不清,听诊心音消失,心 电监测为室颤。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 时准备除颤器。给予除颤(单向波) 360J除颤未成功。持续心肺复苏中给肾 上腺素1mg静注,气管插管,然后再次 360J除颤仍未成功。
立即吸氧,行心电监测
问题
对这位患者下一步处理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A. 12导联心电图鉴别是哪一种心律失常 B. 立即电转复 C. 评价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D. 建立静脉通道
心律失常处理程序
(心肺复苏指南)
急诊心律失常处理程序
血流动力学评价
稳定 不稳定
房颤 进一步评价和治疗
窄QRS心动过速 进一步评价和治疗
多形性室速: 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QT延长 伴QT延长的扭转性室速 ——停止使用可致QT延长的药物 ——纠正电解质紊乱 ——静脉注射镁剂 ——临时起搏 ——异丙肾上腺素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多形性室速: 不伴QT延长的多形性室速 ——病因治疗 ——缺血者可使用β-阻滞剂,利多卡因 ——其他情况可用胺碘酮(Ⅱb)、利多 卡因(Ⅱb)等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当血流动力学 不稳定时及时考虑电转复
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理应用
心律失常处理的原则
• 要考虑的问题: ——是哪一种心律失常? ——是否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 ——是否存在诱发因素? • 处理的原则: ——基础疾病,基础状态和诱发因素的处理 ——循征医学的证据 ——相应指南的建议 ——与具体患者的情况相结合
处理心律失常不能只着眼于心律失常本身
胺碘酮在心肺复苏中应用证据
• ARREST研究胺碘酮改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入院 存活率优于安慰剂 • ALIVEY研究证实胺碘酮改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 入院存活率优于利多卡因 • 另一项研究(Somberg JC等)证实治疗电转复 无效的无休止室速胺碘酮优于利多卡因
胺碘酮在心肺复苏中应用方法
经连续除颤+肾上腺素+1次除颤未能成功 ——胺碘酮300 mg(5mg/kg) iv, 然后除颤 ——仍无效10 ~ 15 分钟后, 追加150 mg(2.5mg/kg) ——室颤转复后,静脉维持
服用胺碘酮的随访
• 相关病史: ——有无乏力、呼吸困难或咳嗽、心悸晕厥、 视觉变化、皮肤改变、体重变化、感觉异常或 无力。 ——要询问用药的改变,特别是加用其它抗心 律失常药、华法令、β受体阻断剂和地高辛, 是否新置起搏器、ICD等。
服用胺碘酮的随访
• 体格检查: ——记录生命体征、皮肤颜色及其变化、脉搏 节律性、甲状腺有无肿大、肺罗音、肺动脉高 压和左心功能不全的体征、肝脏大小、有无神 经系统表现(震颤、书写困难或异常步态)。 ——如有视觉变化,应请眼科医生进行包括行 裂隙灯在内的全面检查。
长期处理原则
• 原发疾病和诱因的治疗 • 重点从长期预后的角度处理:根据循证 医学的证据预防各种事件的发生,包括 恶性心律失常事件 • 有所为有所不为
病例1
患者男性,65岁。2003年因胸痛诊为急性广泛 前壁心肌梗死。发病后7天于某医院行介入治 疗成功,放入支架一枚。以后患者一直感觉尚 可,偶有胸闷和气短。今日在家看电视时突然 心悸,呼叫急救中心后经救护车送来医院。 查体:发现脉率155次/分,律齐
口服胺碘酮的安全性
关于肝脏副作用: • 胺碘酮为脂溶性,需要溶酶增加其融解 • 静脉胺碘酮的肝脏副作用主要系吐温-80所致 • 除肝脏症状外,GPT明显升高。 • 可致命 • 需要立即停药,给予保肝作用 • 慢性口服者肝脏损害少见。应定期复查肝功
口服胺碘酮的安全性
关于用药后QT间期的改变
口服用药后心电图会出现QT延长,T波切迹, u 波明显, T 波振幅下降以至 ST 改变等现象, 这是药物效应的表现 虽然胺碘酮延长 QT ,但是使心肌复极趋于一 致。不宜以 QT 间期的值来决定是否减量或停 药 只有在发生低血钾,或与其他延长 QT 的药物 协同时,才有产生扭转性室速的可能
口服胺碘酮的安全性
关于心动过缓
• 口服胺碘酮后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动过缓, 合用β-阻滞剂后更加明显 • 一定程度的窦性心动过缓,不合并症状,可以 观察,不要随意调整药物剂量 • 注意除外其它心动过缓的因素,如房室阻滞
关于停药和换药
胺碘酮的消除半衰期特别长 停药后胺碘酮的作用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以至 产生心律失常已经治愈,不必用药的错觉。 停药后立即换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不论在疗 效和副作用方面事实上是两种药的协同。随着 胺碘酮的逐渐排出,才能体现出后一种药的真 正作用。 注意不要立即更换可明显延长QT的药物(如 索它洛尔)
病例1
经再次除颤,患者转为窦性心律。以后 虽然一直使用胺碘酮,但用药早期患者 仍有反复的室速发作。需要电转复或追 加静脉负荷量才可恢复窦律。
问题
下一步如何处理? A. 继续用静脉胺碘酮,等待其发挥作用 B. 停用胺碘酮,改换利多卡因 C. 在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 D. 在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β-阻滞剂
利多卡因的评价
利多卡因在急性心梗中的应用
• 多中心随机试验利多卡因在急性心肌梗塞的应用评价 --将症状出现<6小时的急性心梗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及 非利多卡因组,同时接受链激酶及/或肝素治疗 --利多卡因冲击量50mg/次,每2分钟一次,共4次。继之 静脉维持3mg/分维持12小时,2mg/分维持36小时 --比较院内死亡率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利多卡因组VF发生率低(2.0%:5.7%),但有增加死 亡率的趋势 • Meta分析应用利多卡因没有降低VF的趋势,且有增加死亡案? A.胺碘酮减为0.2/日,2周后减为0.2/日,每 周 5天 B.保持0.3/日,1月后复诊 C.停用胺碘酮,改普罗帕酮治疗 D.胺碘酮与美西律合用
胺碘酮长期口服的剂量
• 对恶性心律失常,应力争减少或消灭发作,不 要没有根据地一味减量 •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需要的维持量一般比较大, 可以使用>0.2/日,但不要超过0.4/日 • 减量的步距不要太大,减量后要有一定的观察 期,一般要几个月的时间 • 不要频繁更改剂量
患者就诊时 的心电图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处理步骤
• 若考虑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传,按室 上速处理,可用腺苷 • 有症状的单形宽QRS心动过速,可以考 虑同步电复律 • 也可用抗心律失常药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 建议使用胺碘酮(IIa) ——首剂150mg,10分钟 ——需要时可以重复 ——每日最大2.2g • 普鲁卡因胺或索他洛尔作为次选
急诊处理原则
• 原发疾病和诱因的治疗 • 终止心律失常:有些心律失常本身可造成非常 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终止心律失常成了首 要和立即的任务。有些心律失常没有可寻找的 病因,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唯一的治疗目标就 是使其终止。 • 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些心律失常不容易立 刻终止,但快速的心室率会使血流动力学状态 恶化,减慢心室率可使病人情况好转,如快速 房颤、房扑。
口服胺碘酮的安全性
关于肺毒性 • 肺毒性最早期的表现是咳嗽,但病情进展时可出 现发热和呼吸困难。 • 胸部X线片显示局部或弥漫的浸润,一氧化碳弥 散功能较用药前基础检查下降支持诊断。 • 糖皮质激素治疗胺碘酮的肺毒性通常是有效的, 但一般应予停药。 • 目前临床实践中主张使用小剂量维持(≤0.4/ 日),肺毒性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宽QRS心动过速 鉴别诊断 诊断不清
单形或多形室速
准备电转复
室上速 进一步评价和治疗
室速 心功能不好 电转复 胺碘酮 进一步评价和治疗
心功能好 电转复 普鲁卡因胺、胺碘酮
患者就诊时 的心电图
问题
所显示的心电图是哪一种心律失常? A. 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B.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 C. 预激综合症伴旁路前传型心动过速 D. 心房扑动伴2:1下传,LBBB
病例1
经过使用静脉胺碘酮,口服倍他乐克等 治疗,患者病情最终稳定,室速发作逐 渐减少,于第4天后不再发作。患者因经 济问题不考虑安装ICD。在静脉,口服 完成2周共14克负荷量后,以0.3/日的剂 量口服5天出院。同时口服倍他乐克,阿 司匹林,苯那普利等。出院时心率64次/ 分,ECG QTc440ms
心肺复苏中药物应用地位
CPR和除颤在任何时候都是优先的措施,要尽量减少对 CPR的干扰 • 没有适当的证据证实在开始应用药物前应进行多少次 CPR循环和除颤,目前流程中的建议是专家共识 • 经过1-2次除颤和CPR后,VF/VT持续存在可考虑肾上腺 素及/或加压素 • 经过2-3次除颤和CPR以及血管活性药后仍为VF/无脉VT, 应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 给药时不要中断CP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