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对中国东北初期农业移民

合集下载

浅析日本在中国移民政策的结果分析

浅析日本在中国移民政策的结果分析

◇读◇书◇文◇摘◇人才,而软技能恰恰是我们中国学生所忽视的和欠缺的。

每年大量的应届毕业生一毕业即面临着失业,是他们专业技能在校没学好吗?非也!中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学校专业课程为重的导向性设置,师资队伍过于学术化,缺乏双师型教师,学校单一的评价机制,家长传统观念学好一技之长的导向性教育等种种因素造就了中国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具备了过硬的专业技术硬技能,而忽视了软技能的培养,就业形势当然不容乐观。

三、高职生软技能培养的意义学好硬技能可以帮助高职生尽快成才,但是培养软者技能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人。

成才容易成人难,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不是可以无休止工作的机器,软技能是与高职生感性情商相关。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高职生具备了良好的软技能可以让他们从工作劳动中获得快乐,进而收获归属感和成就感,使之成为一群富有青春活力的社会发展生力军。

高职生加强软技能的培养有利于他们增强就业砝码,增强核心竞争力,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同时,高职生具备良好的软技能也利用他们成就一份长远的事业,而非短期的工作,人性化地解决他们生存以及发展的问题,利于他们职业生涯的规划。

目前,工业化生产已经在全球化和整体性的商业背景下运作了,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那么产品的外包装以及内在则需要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同并接受。

而我们高职毕业生作为新一代劳动工人必须在跨文化背景条件下理解产品和操作流程,才能生产出合乎不同民族审美的高质量产品,而这就不仅仅需要专业技术硬技能了,还需要审美等文化软技能。

因此,培养高职生的软技能利用他们在企业中提高工作效率,利于个人以及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1]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李铁斌.软技能若干问题研究新进展[J].学术论坛,2013(3):195-199.[3]吴志宏.教育管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4]熊通成,曾湘泉.关于软技能若干问题的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5):10-14.[5]付艳芬.护理软技能测评工具的构建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6.[6]见闻学堂.[面试必读]“软技能”当道:十大技能教你“征服”面试官[Online]./node/213578.2015-01-26.[7]Kantrowitz TM.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soft skills performance[D].PQDD.2005.[8]Ling FY,Ofori G,Low SP.Importance of design consul-tants'soft skills in design—build projects[J].Engineering Construction&Architectural Management.2000,7(4):389~398.[9]Costin GP.Legitimate Subjective Observation[LSO] &The Evaluation of Soft Skills in the Workplace[R].2002,1-12.[10]Philip Moss,Chris Tilly."Soft"Skills and Race:An Investigation of Black Men's Employment Problems[J].Work and Occupations,1996,Vol.23,252-276.[11]Flavio Cunha and James Heckman.The Technology of Skill 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ume:97.Is-sue:2.May2007.Page(s):31-47.(作者单位:南通理工学院,南通226002)浅析日本在中国移民政策的结果分析□梁凡日本对外移民由来已久,早在上个世纪初,日本就大量向巴西、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移民。

日本向中国东北农业移民史研究述评

日本向中国东北农业移民史研究述评
. , ,
1 936
年出版 了 《 满洲农业 移民文献 目
1943
录 》 此后 满洲事情案内所在 献 目 录集》 中 设开拓 民篇 对 献作 了补充
. , ,
年发行的 《 满洲文 年 以后 出版的文
19 36
在我国
,
1 984
年出版了由大连市图书馆
, , 。
除了 以 上新整 理 出版的资料外 类似于 回忆录的 资料 地方史志等也相继出版
最早从率 日 本 向东北 移 民 史研究并发 表论文的 是孔经 纬教授 他在
《1 9 3 1
,
由茶 园义 男整理 的《 满洲移民拓
,
务局原资料 》 也是 近年新发 现 的极秘资料 并将 由不
二 出版社再版发行

《 满洲移民有关资料集成 》 是对 既
,
r9
1 年《 6 历史研究 》 第 3 期发表 了
. , , ,
在 武装移 民研 究方 面 主 要 有桑岛节 郎所著《 满 洲武装移民 》( 1 9 7
9
年 ) 严格 地 说 该书并非是一 部对
,
,
19
68
初期 移民进行研究的著作 而 只 是着皿 写 了第一和 第
二 次移 民团所走 过的路程 尤其在该书的 后 半部分
. , ,
19 73
年 所著的 《日本帝 国主 义 下 的民族革命运 动 》 两 部书 其三是将 日 本 移民与 日本农村经济更生
、 . , 、 .
,
主编的 《 东北地 方文献联合 目 录 》 在 开 拓 团 篇 中 收 录 了东北地 区 各图书馆馆藏的移民文献 目录

例如
:
《 弥荣村史 》 《 满

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的城市与乡村的变迁

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的城市与乡村的变迁

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的城市与乡村的变迁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开始的历史事件。

这次事件对中国东北的城市和乡村带来了深远的变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北城乡的影响。

一、城市的变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大部分城市。

他们采取了残酷的统治手段,压迫和剥削当地居民,大量资源被日本占有。

这导致了城市经济的崩溃和破坏。

许多城市的工厂和商店关闭,失业率剧增。

由于日本殖民统治的压迫,很多中国人被迫离开家园,向其他地区迁移。

因此,九一八事变对东北城市的经济和人口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然而,在殖民统治下,日本也将东北城市改造成了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

他们修建了大量军事设施,加强了对这些城市的控制。

许多军工厂和军事设施在这个时期修建了,这使得东北城市成为日本侵略中国其他地区的重要后方。

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城市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大量日本移民来到东北。

这使得东北城市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乡村的变迁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北乡村的变迁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乡村,强迫农民提供各种资源和劳动力。

他们没收了大量土地,将它们分配给日本移民和农业公司。

乡村的农田被日本殖民者掠夺,造成了农民的生计困难。

许多人被迫离开农村,寻找在城市或其他地区生存的机会。

这导致了乡村经济的瓦解和农村地区的贫困化。

在农村地区,日本也推行了残酷的统治政策。

他们强迫农民种植特定的农作物,如大豆和稻谷,以满足日本本土的需要。

这限制了农民的选择和发展,并对当地农村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九一八事变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也得不到充分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变得更加艰难。

然而,九一八事变也激发了东北农民的抵抗精神。

许多农民参加了地下抗日组织,积极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压迫。

他们组织了游击队和抗日武装,对日军进行袭击。

这一系列抵抗行动表明了中国东北农民在九一八事变后仍然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

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

自明治维新后 ,日本奉行了“欲开拓万里波 涛 ,布国威于四方”的对外侵略扩张总方针 。从 20 世纪初至 40 年代中叶 ,日本在加紧侵略中国 的进程中 ,还在中国东北策划并实施了长达 20 年 之久的移民侵略 ,这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一 个重要步骤 ,移民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仅次于战 争的重要方式 。军事侵略与移民侵略形影相随 , 其移民计划之庞大 ,谋略之久远 ,罪恶之深重 ,实 为中外历史所罕见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 移民侵略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 , 亦使日本移民终尝战争恶果而成为其侵略扩张政 策的牺牲品 。 一 、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东北移民的动机 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东北实施移民 ,是其基 本国策之一 。在长达 40 年的移民过程中 ,其移民 动机和目的曾有着一定的差异 ,但溯其根源 ,战争 与移民都是日本军国主义扩张路线的产物 。其根 本目的是实现对中国东北的永久占领 。 第一 ,日本向东北的移民 ,其政治目的在于实 现对中国领土的永久占领 ,实现其“日本国土的延 伸”。而欲达此目的 ,向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是一 个不可缺少的步骤 。它能使“把满洲社会各个方
们借口有罪而驱逐走了 。”λξ“1934 年日本关东军 进入阿城后 ,就以‘军用’为名收缴了小岭南屯 、铁 道北一带熟地 152 垧 ,荒山 1169 垧”λψ 其四 “, 紧急农地造成计划”的土地掠夺 ,这是 日伪后期对东北人民危害最为沉重的土地掠夺 。 1943 年 9 月 ,日本政府声明 ,建立日满共同粮食 自给体制 。并通过内阁会议作出了《满洲国紧急 造田事业之件》,具体计划在第二松花江 、东辽河 地区以及其他地区 ,总共造田 18 万公顷 。计划紧 急造成的农地 ,遍布全东北 40 多个地区 。农地造 成地区的土地被大量强制占用或低价收买 ,而且 大量农民被强征当劳工 ,称为“勤劳奉仕队”,参加 各种水利工程的修建 ,这些工程是建立在无数中 国破产农民的累累白骨之上的 。 其五 ,以“维持治安”为名 ,将日本移民地区宣 布为“危险区”,将原居中国人民一概驱逐 ,没收土 地 。第一次武装移民团迁入永丰镇时 ,强行征用 了约 415 万町步的农民土地 ,永丰镇原有 99 户共 400 名中国人被强制迁出移民区 ,每人只象征性 地发给迁移费 5 元 。1941 年 ,日伪统治者以维持 珠河县治安为名 ,强令散布在该县内所谓危险地 区的六百户群众 ,迁至伪三江省鹤岗充当煤矿苦 工 。1943 年 ,宁安县日伪统治者将该县卧龙山和 芦家村两地划为日军及开拓民用地 ,该县两千余 户居民被迫迁往黑河省的瑗珲和孙吴两县 。另 外 ,日寇为切断农民与抗联武装的联系 ,而将分散 居住的农户 ,强行迁到指定地点 ,合并村庄 ,原有 土地也大都被作为无主土地而被没收作为移民用 地 。日本将失去土地被迫离开家园的中国农民强 行编入“内国开拓民”的行列 ,他们在土地被惨遭 剥夺后又被赶到边疆开荒 。有的把荒地开成熟地 后 ,土地又被剥夺 ,人民再被驱赶 ,有人甚至数次 遭到这种境遇 。1939 年至 1944 年 ,这种“内国开 拓民”达 51482 户 。 (二) 实行民族剥削与压迫 ,失去土地的中国 农民被迫沦为日本移民的佃农及长工 。伴随着日 本移民的大量涌入和中国农民土地的大规模被剥 夺 ,未离开原住地的失去土地的东北农民则终沦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对东北农业的破坏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对东北农业的破坏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对东北农业的破坏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也标志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全面爆发。

在此次战争中,日本侵略军对东北地区进行了残酷的占领和统治,对东北农业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本文将就九一八事变中日本侵略对东北农业的破坏进行论述。

1. 东北农业的重要性东北地区素有“中国粮仓”之称,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农业发展状况对中国国内的粮食供应具有重要影响。

东北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要产出。

东北农业的繁荣与否关系到中国人民的生计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2. 日军破坏农田和农业设施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地区,他们对农田和农业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

他们烧毁了大片农田,破坏了灌溉系统,破坏了农田的排灌设备和农业机械。

这些破坏行为导致了大量农田无法正常耕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阻碍。

3. 掠夺农产品和农民财产日本侵略军对东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产品掠夺行动。

他们抢夺了大量的农产品,包括粮食、棉花、油料等,造成了严重的粮食和物资短缺。

此外,他们还抢夺了农民的财产,包括家畜、农具、粮食等,使农民生活陷入困境。

4. 强制征收和高额赋税为了获取更多的农产品和金钱,日本侵略军对东北农民实行了强制征收和高额赋税政策。

他们通过实施所谓的“抗战建国农业计划”,以征收农产品和赋税的名义,从农民手中掠夺了大量财富,使农民生活陷入困境,加剧了东北农业的衰落。

5. 破坏耕种技术和农业传统为了削弱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日本侵略军有意破坏耕种技术和农业传统。

他们派遣专家故意传播错误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方法,破坏了东北农业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水平。

这导致了农业产出的大幅下降,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和农民的生计造成了严重影响。

6. 增加生活成本和粮食价格日本侵略军通过掠夺和征收高额赋税,大幅增加了东北地区的生活成本和粮食价格。

日本侵略军将大量粮食和物资运往日本本土,使东北地区的粮食供应不足,导致了粮食价格飞涨,农民和普通百姓的生活变得异常困难。

浅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青少年”移民问题

浅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青少年”移民问题

[ 文章编 号 ] 1 0—9 X 2O ) 503-2 1 31 1 (C 2 0  ̄040 3
日本 帝 国 主 义 从 日俄 战 争 起 直 到 二 战 结 束 , 中 代 ” 日武 装 力 量 的 关 东 军 后 备 军 和 别 动 队 在 抗
国东 北 推 行 了移 民 侵 略 政 策 , “ 点 移 民 ” 武 装 移 从 试 、 大 和村 北 进 寮 的 建 立 , f 关 东 军 的 重 视 , 们 起 他 民 ” 至 “ 策 移 民 ” 日本 先 后 向 中 国 东 北 地 区 移 民 数 认 为 “ 少 年 突 击 趴 作 用 重 大 , 对 必 要 ” , 是 其 直 国 , 青 绝 于 十万 “ ・ ” 沟桥 事 变 后 , 七 七 卢 日本 国内适 龄人 员 陆续 后 关 东 在 北 安 省 嫩 江 县 伊 托 哈 附 近 建 立 了 嫩 江 训 应 征 人 伍 , 民 源 日益 枯 竭 , 继 续 贸彻 其 移 民政 策 , 练 所 ” 从 日本 名 地 募糜 了 2 3名 青 少 年 在 此 训 练 。到 移 为 , 9 1 开 始 推 行 青 少 年 移 民计 划 3本 1 正式 派遣 “ 蒙 青少 年 开拓 义 勇 军 之前 ,3本 在 中 3丰 海 1 国东 北 的青 少年移 民已 有 40余^ 0 ( ) 二 满蒙 开 拓 青 少年 义 勇军 移 民 政 策 的 璃 立 。 “ ・ ” 沟桥 事 变后 , 七 七 卢 日本 国 内的 青 社 年 均 被 送 往 幔 划 的一 个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是 日本 加 强 对 “ 洲 进 行 华战 场 , 少年 移 民 计 划被 挺 上 日程 13 也 满 青 97年 7月 7 侵 略 的 一 个 重 要 步 骤 , 的 出 现 并 不 是 偶 然 的 , 是 有 它 而 日, 近卫 内 阁上 台不 久 , 发 动 了全 面 的 侵 华 战 争 , 便 并 着 深 刻 的历 史背 景 及 渊源 的 。 狂 妄 地 叫嚣 , 争 两 个 月 就 可 以 解 决 ” 战 但 事 与 愿 ( ) 一 日皋 青 少 年 移 民 的初 创 从 13 94年 建 立 “ 饶 违 , 中 国 的坚 擞抗 击之 下 , 在 日军 在 战 争 的 第 一 阶 段 就 河 少 年 队 到 13 97年 建 立 “ 暗 拉 少 年 先 遣 队 ” 这 一 时 伊 , 移^ 丁战 时编 成的 l 6个 师 团 , 出 了 7 7万 人 的 伤 亡 付 期 是 1本 青 少 年 移 民“ 刨 的 第 一 阶 段 ” … 3 草 代 价 , 日本 陷 ^ 了战 争 的 泥 潭 而 不 能 自拔 “ - 九 一八 ” 事变 后 , 为配 合关 东 军 伐 “ 北 人 民 讨 东 为 快 占领 中 国 , 柬 战 争 , 强 对 东 北 的 坑 治 , 结 加 抗 1 装 力 量 , 强 中 苏 边 境 的 防 备 ,94 年 1 . 3武 加 13 月 伪 日本 殖 民 主 义 者 极 力 呼 吁 向 中 国 东 北 进 行 青 少 年 移 满 洲 国 国 军 兰 军 常 胜 队 的 西 山 勘 二 提 出 组 织 乌 苏 里 地 民 。 13 97年 1 月 , 1 日本 更 生 协 会 理 事 长 石 黑 忠 等 等 人 方 移 民 “ 击 趴 这 一 方 案 引 起 被 称 为 所 谓 的 “ 洲 突 。 满 建 开 拓 之 父 ” 任 依 兰 地 区 警 备 顾 问 的 关 东 军 少 佐 东 宫 联 合 向近卫 内阁 上 书 . 议 日本 实 施 青 少 年 移 民 。认 时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对中国农业的冲击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对中国农业的冲击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对中国农业的冲击九一八事变,即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对中国东北的武装侵略,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中国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土地占用、农业技术以及农村经济状况等几个方面探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农业的冲击。

一、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地区,大规模征用了中国的农田资源,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日本侵略者不仅将农田用于居住、军事建设等非农业用途,还将中国农民强行征召到战场,农民人口锐减,导致许多农田荒废或无法正常耕种。

这种日本侵略的占领政策,使得中国的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农民生活陷入困境。

二、土地占用加剧了农民贫困日本侵略者不仅占据了中国的农田资源,还通过强行征收苛捐杂税等手段向中国农民索取巨大的财物,使得农民陷入严重的贫困之中。

大量的土地被日本侵略者非法霸占,致使农民失去了耕种土地的基础,土地的占用不仅破坏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也进一步加深了农民贫困的程度。

三、农业技术受到严重阻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加大对中国农业科技的封锁,限制了中国农业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日本侵略者为了控制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封锁和禁止政策,禁止中国农民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现代化的农业技术,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种技术封锁对中国农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四、农村经济状况恶化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农村经济状况遭受了严重打击。

日本侵略者抢掠了大量的农产品和农村资源,对中国农村进行了经济掠夺。

农产品的严重外流和农村经济的恶化,使得农民的收入大幅减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同时,由于战争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交通运输的中断和市场的瓦解,更加加剧了农村经济的困境。

总结起来,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中国的农田资源,非法征用农田,使农业生产严重受阻,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同时,日本侵略者限制了中国的农业技术引进和发展,进一步阻止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百万户移民东北计划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百万户移民东北计划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百万户移民东北计划日本大规模移民,对我国东北农民更是难以言状的劫难。

1936年以前,主要是武装移民,前后6次,这种移民带有试验性质和准备意味。

更大规模的移民侵略,开始于百万户移民计划。

它和产业五年计划、北边振兴计划,共同被称为“三大国策”。

土龙山事件后,1934年11月26日至12月6日,关东军特务部召开第一次移民会议。

从此移民侵略的作法虽有变换,移民侵略步骤却在加快。

1936年“二二六”事件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急剧膨胀,移民侵略也随之紧锣密鼓,加快步伐。

1936年4月,关东军召开第二次移民会议,并于5月11日正式抛出了《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案》。

不过,不能认为,积极进行移民侵略活动,单是军部的行径,它乃是日本帝国主义整个统治集团的意图。

1936年7月,日本政府拓务省根据关东军的方案制定了日本政府的移民侵略方案:8月25日广田弘毅内阁把“满洲移民政策”宣布为日本“七大国策”之一。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统治集团推测,20年后伪满洲国人口将达到5000万人;用20年时间把100万户、500万人移到为满洲国,目的是使自称为“大和民族”的日本人在伪满洲国达到十分之一的比率,建立起以日本人为“指导核心”的“日本秩序”。

同时,它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地向国外输出贫困和社会经济矛盾的重大举措。

是时日本拥有农民560万户,其中占有土地5反以下的贫农为35%,即200万户。

百万户移民计划就是要把“土地饥馑”的农户的一半,即100万户,用20年时间分批由日本送到伪满洲国,使之充当侵略工具,反过来又削弱日本国内入民的反抗与斗争。

如下表所示,百万户移民计划从1937年起,分四期进行:第一期10万户,第二期20万户,第三期30万户;第四期40万户。

表中所示的甲种移民即后来所说的集团移民,由政府直接办理,补贴较多;乙种移民即后来所说的集合移民,由民间组织,政府补贴较少。

移民占地标准是,每户10公顷,100万户,共计划占地1000万公顷。

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的残酷统治与掠夺

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的残酷统治与掠夺

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的残酷统治与掠夺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地区制造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这一事件标志着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残酷统治与掠夺开始。

在接下来的14年中,日本对东北地区进行了长时间的占领和殖民统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破坏。

本文将探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展开的残酷统治与掠夺行为。

一、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占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迅速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东北地区的大部分城市和农村。

他们以占领者的身份,对中国东北地区实行了严酷的统治政策。

首先,他们摧毁了东北军队和政府,迫使其宣布投降。

然后,日本军队开始对东北地区实行残酷的控制手段,限制中国人民的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

同时,他们还剥夺了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土地,并将其分给日本侵略者和一些汉奸。

这种占领行为使得东北地区陷入日本殖民统治的深渊,人民的权益遭到了严重侵犯。

二、屠杀和侵略行为日本军队在东北地区对中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行动。

他们不仅对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残酷的追捕和杀戮,还对无辜的中国民众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

妇女、儿童和老人成为了他们的主要目标,无辜的生命遭到了无情的摧残。

同时,日本军队还对中国的文化遗产进行了破坏和掠夺,许多文物和历史建筑被彻底毁坏,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化底蕴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三、资源掠夺与经济控制除了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残酷侵犯外,日本还通过掠夺东北地区的资源和控制其经济来巩固其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统治。

他们抢夺了大量的煤炭、铁矿、森林资源,将其送回日本供日本的军事和经济需要使用。

同时,日本还控制了东北地区的银行、工厂和交通运输系统,将东北地区置于日本的经济控制之下。

这种资源掠夺和经济控制使得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人民生活陷入了极度困苦之中。

四、人口移民和文化侵略为了巩固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统治,日本还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移民和文化侵略。

他们大量引进了日本人到东北地区定居,并推行了日本的教育系统和文化价值观。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下的中国农业与农民问题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下的中国农业与农民问题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下的中国农业与农民问题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它导致了东北地区的沦陷,给中国农业与农民问题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农业和农民的影响,并探讨其解决方案。

一、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占领了东北地区,控制了该地区的经济资源和农田。

这导致了中国农业严重受损。

首先,日本军队掠夺了大量的农产品和种子,以满足其国内需求。

这让中国的粮食供应短缺,导致了价格上涨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其次,日本侵略者破坏了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民住房,导致农业生产减少,农民无法正常耕种土地。

这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是一个重大挫折。

二、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农民的影响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农民承受了沉重的压力和痛苦。

首先,他们失去了土地和农田,无法种植作物维生,许多农民不得不逃离家园寻找其他生计。

其次,日本军队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他们被强行征收农产品以供给日军,征收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农民可以提供的能力。

这导致了农民生活贫困,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此外,许多农民还受到了日本军队的虐待和暴行,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三、解决九一八事变下的农业与农民问题为了解决九一八事变下中国农业与农民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他们积极组织农民,组织他们开展抗日斗争和农业生产。

政府鼓励农民进行秘密的农业耕种,保证农田得到正常的种植。

其次,政府调拨农产品和种子,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和政策,鼓励农民进行合作组织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政府试图缓解农业与农民问题,恢复东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然而,九一八事变下的农业与农民问题依然严峻。

中国政府不仅需要解决日本侵略者带来的问题,还需要克服其他困难,比如交通不便和物资短缺。

因此,政府需要继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农民的生产活动。

伪满成立前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农业掠夺开发——经济殖民视角下的水田农业开发模式分析

伪满成立前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农业掠夺开发——经济殖民视角下的水田农业开发模式分析

发展迅速。①另外,从开发地区 ,东北的水田开发呈现
北②扩大的 。1920年以前,
当时的奉天 府的政策鼓励下,当地的官绅和地主 参与到水田开发和经营当中,辽地区
的水田 不断扩大。1920年以后,
府 了与奉天 府类似的。特
土地政
面,通过
土地的 ,鼓
原有的湿地改 为水田。在此 下,东北北部
地区的水田开发以
1920年以后已经 1%
。⑤
尽管日本 北水田 经营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近代东北地区水田 的发展与日本在
对外扩张过程中建立“海外食 基地”的侵略
密切关系,日本的人口从1900年代末开
始激增,与此,各地发 不一的“ 动”,本府开始担心国 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的爆发、1918年大
动的发生和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对日本的稻米市场 了巨大冲
开发,这一进程充
分体现了资源 型经济殖民活动的主 集中 北地 府的开发活动和
和特点。中国学者对近代中国东北水田 的研究主来自动力的经营活动。②关于
前日本在中国东北的
水田 开发的研究,
前主
本学界,相关学
术史和经营史视角对日本的水田
开发活动进行了考察,③但 本学界的研究
面强调日本在水田
术革 面取得的成
收稿日期:2020 -12 -09 作者简介:马轶民,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木越义则教授。
行土地兼并之实,其治下的朝鲜农民⑥面临民族压迫和丧失土地的问题,难以
身生产生活,

国:《二十世纪
策移民”对中国东北
源的
本在中国大陆的国策会社》,《 史研究》,1986年第6期,第161-173页;
:《日本“国
及影响》,

图说日本开拓团移民入侵东北的历史

图说日本开拓团移民入侵东北的历史

图说日本开拓团移民入侵东北的历史1936年5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所谓的“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

大批日本农业贫民源源不断地拥入中国东北,成为“日本开拓团”。

到1945年,日本组织了共计14批次、总数为7万户、20万人的集团式开拓移民团侵略中国东北。

图为被称为“满洲开拓团之父”的东宫铁男,1892年生于群马县一家富农家庭,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7期毕业,曾自费到广东考察并学习中文,是一个日军中的“中国通”。

日本政府将国内青年妇女迁至中国东北,成立滨江省开拓女子训练所秋田县开拓团日本移民组成的新家庭第七次大青山茨城开拓团的移民家庭(1938年)“湖南营”的日本移民村。

日本移民的手纺车。

秋田县开拓团集团住宅辽宁省锦县天桥广岛村开拓团汤原县静冈村开拓团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的兴凯湖渔农开拓团农耕部日本第八次移民在吉林省建立的兴隆川东京乡开拓团位于黑龙江省林口县的古城镇林业开拓团开拓团收获的烟叶(1940年)开拓团上缴粮食(1940年)位于今黑龙江省绥棱县日本开拓团组合水田班(从事水稻生产的日本移民)来自日本的青少年义勇队员乘车去嫩江训练所接受武装军事训练大石头训练青年学校本部卫兵,训练学校为日本开拓团所建。

日军开拓团士兵初代所长川原侃少将(日军开拓团第一任头目,为侵华日军军人)。

第二代所长(日军开拓团第二任头目)。

“湖南营”的日本移民村。

日本第二次移民团,在伪三江省(今黑龙江省)桦南县武装占据七虎力河沿一带以后,把原来不过200人的村庄,扩展为能容纳四千余人的大城镇,并名之为“千振乡”。

“千振乡”的日本移民部落1934年3月,土龙山大惨案爆发。

日军为黑龙江省桦南县土龙山农民对日本武装移民、强征土地的反抗,血洗了12个村庄,杀害我1000多同胞,放火烧毁房屋1000余间,制造了一起惊天动地的大血案。

接着,日本人就把所有的武装移民**起来,就以此地为中心直至满语称为“七虎力”的17个村子,附上移民各自出身的县名,作为村名定居下来。

伪满前东北地区移民状况研究

伪满前东北地区移民状况研究

伪满前东北地区移民状况研究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地区就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的“移民侵略”。

在近代东北社会变迁过程中,“移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篇论文中即针对伪满洲国成立的前五年东北移民问题进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厘清在伪满这个特殊殖民时期到来之前,东北地区的移民的来源、职业,以及移民分布、定居情况等等。

标签:东北地区;移民;民国时期关于东北移民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代表性成果包括萧一山的《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和吴希庸的《近代东北移民史略》等。

移民一方面对于区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是不当的移民活动也会对地方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针对东北的移民活动,剥夺了广大当地农民的土地,通过实行新的土地政策,又大量的侵占了旧有官地、公地和荒地,并声称其掠夺并非熟地,而是“尚未被开发利用地”。

①其移民的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严重破坏了大量东北地区的垦地。

九一八前,仅1927年一年进入到东北地区的移民就有118万,而1931年—1937年的7年间,进入东北的人数不足60万。

由本文数据可知,这个数字是难以想象的。

伪满,一方面,控制并剥夺了农民土地,破坏了农业生产结构,造成大量当地农户流离失所、无田可种。

另一方面,吸引大量人员进入工业产业,充当其剥削东北的廉价劳力,致使本来生产力就较为落后的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发展一度停滞。

本文主要将《満鉄調査資料》第70编、100编、130编、157编以及161编中所提及的“满洲出嫁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出嫁者系日文说法,主要包括苦力、避难者、农业移民在内的一切移民,在维基百科的现代日语中“出嫁者”也有“打工仔”之意。

这里的“出嫁者”和移民并无含义差别。

本篇论文的时间限定在1927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之前的这个时间段。

一、“出嫁者”出身地清代之后,关内向东北的移民活动就一直持续,也以农民为主要移动群体。

这种黄河下游居民为谋生计而向山海关之外的东北地区进行移民的重要历史进程也被称为“闯关东”。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对中国农业的掠夺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对中国农业的掠夺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对中国农业的掠夺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一系列侵略行径,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这场侵略对于中国的农业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掠夺。

本文将探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揭示日本侵略的后果以及中国农业在抵御侵略中的努力。

一、农业资源的掠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开始将中国东北视为自己的农业资源基地,大量征用土地和粮食,导致中国农民的生计岌岌可危。

日本军队通过强行收取“军饷”等手段,将中国农民置于沉重的压力之下。

此外,他们还将大量作物和家畜霸占,致使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农民丧失了劳作得以维持生计的土地和资源。

二、农产品的掠夺除了掠夺农业资源,日本军队还大量掠夺中国的农产品,进一步导致中国农业的衰退。

日本军队通过征收农业税、抢劫粮食等手段,将中国的粮食、棉花、茶叶等农产品运往日本本土,以满足自身的需求。

这种大规模的农产品掠夺使得中国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农产品价格飞涨等问题,导致了大量农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和社会的动荡。

三、农业基础设施的破坏除了掠夺资源和农产品,日本侵略者还对中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进行了毁坏。

他们破坏了灌溉系统、农田、农具和农业学校等,使得中国的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运转。

这样的破坏行为给中国的农业产能造成了巨大损失,并对中国农民的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四、中国农民的抵抗与恢复尽管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农业的掠夺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但中国农民没有被打败,他们积极抵抗、努力恢复农业生产。

在日本侵略期间,中国农民组织起义和游击队,与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的恢复。

五、农业重建与发展二战结束后,中国开始了农业的重建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实施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政策,为中国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土地和资源保障,推动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中国农业的发展成就不仅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对世界农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背后的东北农业与农民生计

九一八事变背后的东北农业与农民生计

九一八事变背后的东北农业与农民生计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东北地区的一次巨大变革。

事变发生后,日本占领了东北地区,给当地的农业和农民生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一、农业的破坏与改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占领了东北地区,他们采取了残酷的掠夺政策,对当地的农田、农作物和农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

许多农田被毁坏,农作物被焚烧或抢走,农民们被迫离开家园,流离失所。

同时,日本军队还推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政策,以满足他们对资源的需求。

他们强制实行了集体化农业,将农民组织成农村合作社,以便更好地控制和利用农业资源。

这种改革对当地农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他们失去了对自己土地的控制权,劳动成果也被剥夺。

二、农民生计的困境与抗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农民生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他们失去了土地和农作物,生活陷入了困境。

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生计的机会。

他们流徙他乡,成为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然而,东北农民并没有被动地接受这种命运,他们展开了积极的抗争。

一些农民组织起义,与日本军队进行了武装斗争,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

虽然这些抗争并没有改变整个局势,但它们表达了东北农民的坚定意志和不屈精神。

另一方面,一些农民选择了合作社的方式来维持生计。

虽然这种合作社是在日本军队的控制下建立的,但它们为农民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

农民通过合作社共同耕种土地,分享劳动成果,以此来维持生计。

三、农业的恢复与发展尽管九一八事变给东北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开始逐渐恢复和发展。

一方面,日本军队在东北地区实行了一些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使得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提升。

另一方面,东北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逐渐恢复了农业生产。

在农业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东北农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同时,他们还需要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以保证自己的生计。

然而,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东北农民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土地上,努力耕种,为社会做出贡献。

日本在中国东北移民的农业经营(1905—1945)

日本在中国东北移民的农业经营(1905—1945)
对于日本移民政策推行对中国农民的土地掠夺和危害中外学者已多有论及本文主要讨论日本农业移民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经营状况兼与中国当地农民和朝鲜57移民相比较以加深人们对此一问题的认识
日本在中国东北移民的农业 经营 (1905—1945)
王元周
内容提要 日本自 1905 年日俄战争以后即开始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
① 《南满洲水田志》,《东方杂志》第 9 卷第 3 号, 1912 年 9 月。 ② 惠民:《东三省中国农民生活与日俄韩三国农民之比较及其移民东三省之关系》,
《中东半月刊》第 1 卷第 1 号, 1930 年 8 月。 ·78·
日本在中国东北移民的农业经营 (1905—1945)
题, 到 1925 年后才基本稳定下来, 但到 1936 年前后全村已欠债 315 万元。关东厅为了维持这个移民试验区, 将移民使用的土地所 有权无偿地转让给他们, 移民将大约三分之一的土地卖掉, 偿清了 全部负债, 才勉强维持下去。到 1937 年, 常住爱川村的日本移民只 有 7 户 65 人。① 最早的满铁退伍兵移民实验虽不能说完全失败, 但也出乎满 铁当局的意想之外。只过了 3 年就有 17 户退耕。他们虽然从满铁 方面获得已垦的熟地, 但并不愿自己耕种, 仍旧出租给当地中国农 民, 而坐收田租; 就是自己参加耕作的农户, 也不能适应中国东北 的经营方法, 加上生活放浪, 以致多陷入破产的境地。 大连农事株 式会社移入的 72 户, 虽然有满铁贷给资金, 用拖拉机帮助深耕改 良土地, 奖励农产品加工副业, 供给必要的机械器具, 成绩也仍然 不佳, 因为收支不能相抵, 处境日益困难。② 爱川村移民、满铁退伍兵移民和大连农事会社移民是九一八 事变前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的三个主要试验区。 虽然在农业经营 上均未取得日本帝国主义者预期的成绩, 但他们仍然认为, 这些小 规模试验移民农业经营的存在, 足以表明日本大规模日农业移民 的可能性。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农业移民侵略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农业移民侵略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农业移民侵略
柳茂坤
【期刊名称】《档案史料与研究》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永久霸占中国东北地区,并作为扩大侵略战争的战略基地,除了在政治上扶持伪满政权、经济上实行“统制”、军事上进行“讨伐”外,还大力推行农业移民侵略政策,发展日本人的势力。

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为止,共向中国农业移民10批,组成1131个开拓团,约10万户,计30万人。

这一农业移民侵略政策的实施,不仅给中国东北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而且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痛苦。

本文拟就日本在中国推行农业移民侵略政策的方针企图、实施过程和严重恶果,作一初步探讨。

【总页数】10页(P67-76)
【作者】柳茂坤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5
【相关文献】
1.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 [J], 马玉良;孔艳波
2.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移民侵略特点之剖析 [J], 李淑娟
3.浅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 [J], 王晓燕
4.论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移民侵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本质的新视角 [J], 王胜今
5.一项多重角度研究的创新成果——评《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研究——兼论日本帝国主义实施的移民侵略》 [J], 陈景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国报刊所见日本移民中国东北问题初探

民国报刊所见日本移民中国东北问题初探

民国报刊所见日本移民中国东北问题初探
张晓刚;段凡
【期刊名称】《黑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9)9
【摘要】近代日本向中国东北实施移民的原因,表面上是为了解决其严峻的人口问题和农村危机,但究其根本,日本更深刻的用意在于永久霸占中国东北,并最终实现其\"大陆政策\".基于此,\"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向我国东北推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企图改变东北地区人口结构,从而建立起大和民族的优势地位.这无疑引起了国人的强烈关注,民国舆论利用报刊媒体等方式纷纷著书立说,除了对日本向东北移民状况进行了大量追踪报道以外,还对其通过移民谋求永久吞并东北的本质及其他重大问题展开深层次的评论和研究.毫无疑问,对民国舆论关于日本东北移民态度的揭示,将有助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透视日本移民的状况以及近代中国的日本认识.【总页数】6页(P42-47)
【作者】张晓刚;段凡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东北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130022;大连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辽宁大连 116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
【相关文献】
1.日本在中国东北的试点移民——爱川村移民 [J], 关国磊
2.日本"满洲移民"政策对中国东北移民活动的影响 [J], 孔艳波
3.论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移民侵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本质的新视角 [J], 王胜今
4.一项多重角度研究的创新成果——评《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研究——兼论日本帝国主义实施的移民侵略》 [J], 陈景彦
5.“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向中国东北农业移民的舆论因应 [J], 徐茂宇;李勇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1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 11 2010总第243期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1243 [收稿日期]2009-09-05 [作者简介]张淑贤(1961-),女,山东聊城人,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院教授;高乐才(1949-),男,吉林辉南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日本对中国东北初期农业移民张淑贤1,高乐才2(11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院,吉林长春130000;21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 要]日俄战争后,日本殖民主义者为达到独霸中国东北的目的,开始对中国东北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侵略活动,其中以“除队兵”移民、“爱川村”移民和“大连农事株式会社”移民最典型。

尽管日本殖民主义者煞费苦心的经营移民侵略事业,但终因种种主客观原因,使得日本向中国东北的初期农业移民招致失败,反映了这一时期日本殖民主义者移民理论和移民政策的狂妄性与盲目性。

[关键词]日俄战争;日本;中国东北;农业移民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0)01-0093-04 中国东北地区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目标,自然也就成了日本向海外移民的主要地区。

特别是日俄战争以后,日本殖民主义者开始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活动。

下面仅就日本对我国东北初期农业移民情况作简要论述。

一日本对外扩张野心勃勃,自明治维新后便开始侵略朝鲜,窥伺大陆,染指中国。

甲午战争日本战胜中国,割占辽东半岛,日本势力伸进大陆。

日本的侵略行为触犯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于是沙俄便联合德、法两国干涉日本割占辽东半岛。

日本在三国的强大压力之下,被迫将用血的代价所换来的利益归还给中国。

但日本并不甘心,便卧薪尝胆,整军经武,积蓄力量,以报沙俄的一箭之仇,重返大陆。

日本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在1904年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发动了与沙俄争夺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

双方经过激烈的殊死较量,最终以沙俄的失败退居“北满”而宣布战争结束。

日本势力侵入中国东北,为实现“大陆政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但与此同时,日本军、政各界为此甚感担忧,普遍认为,俄国不会就此罢休,一定会再次发动战争,以报惨败之仇,夺回已失去的利益。

时任日本“满洲”参谋总长的儿玉源太郎指出:“日俄两国间的战争未必以满洲一战而结束”,为了防御俄国的进攻,日本“必须控制俄国的策动而居于优势的地位”。

日本在“满洲”优势地位的确立,移民至关重要,“必须以移民为要务。

如果从现在开始,经营满铁不出十年,将有五十万国民移殖满洲”,只有这样,我才能“岿然不动,持和以待时机”[1]485-486。

因此,儿玉源太郎认为,只有实施移民政策才能壮大日本在华的实力,确保“满洲利益”,有效地防御俄国的进攻。

同时,日本外务相小村寿太郎也提出,为了“保护国防第一线的永久安全”,必须尽速“安排相当数量的大和民族定居满洲,这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要实施十年五十万农业移民的入殖”[2]41。

儿玉源太郎和小村寿太郎等人的主张得到了日本各界的支持和赞许。

日本国内的一批军国主义分子的御用文人、政客也极力鼓吹向中国东北进行农业移民。

认为儿玉源太郎等人的主张是“一种真知灼见”,“其远见卓识令人佩服”[1]41,不仅“可以避开吞并他国领土不利的政治责任”,而且还可以“得到与之相同的利益和效果”[3]。

并将这些主张移民侵略的帝国主义分子推崇为推行移民的先驱者。

另外,由于日本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人口过剩,造成粮食危机,阶级矛盾激化,日本亟待解决面临的社会问题。

因此,日本朝野一致认为,为了解决日本的社会问题,日本必须大力推行海外移民政策。

1910年3月,在日本议会的会议上,小村寿太郎提出了“二十年向满洲移住大和民族百万人的计划”[1]487,将日本向中国东北的移民推向了政策化和具体化。

日本殖民主义者认为,日本向中国东北农业移民,就是要造成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强大的大和民族的实力,形成强大的军事后盾,防御俄国的反攻和列强在中国东北的插足,解决日本不断膨胀的人口和粮食的危机,转移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达到独霸中国东北的目的。

因此,日俄战争后,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东北,日本人口在东北也不断增加,1905年9月,由战前的1902名增加到5215名,到1907年,仅两年的时间就猛增到37885名。

但其中绝大多数是日本在中国东北各公司的职员、商人,农业移民寥寥无几。

对此,满铁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曾再三强调“满韩移民集中论”,并为此潜心研究了种种对策,于1908年6月,抛出了他的所谓杰作《满洲移民论》。

后藤新平在《满洲移民论》中,对日本向中国东北农业移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尽管日本许多要员鼓吹向中国东北进行农业移民,“但在当地的日本人试图务农者仍然很少,即使是有租种附属地的农耕者,亦多为梦想一掘千金之徒”。

甚至有的人根本没有农业经营的经验,因此对经营农业毫无兴趣,为了寻求发财之路,将租种的土地转租给中国人耕种,坐收地租,而自己去经营农业以外的其他事业。

就是经营土地的日本人,也都是以旱田为主,“直到明治末期,以抚顺附近古城子的大江氏,奉天附近的胜弘氏和熊岳城附近的人口氏为首,逐渐有了耕种水田的人”[4]36。

但这种自由移入的日本移民,极不稳定,来去自由,无长期打算,很难形成日本人口在中国东北的发展。

因此,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和关东都督府为实现日本移民的战略计划,先后在1914年和1915年分别在满铁“附属地”和旅大租借地内实施了“除队兵”移民和租借地“实验”移民,开始了日本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侵略活动。

二满铁“除队兵”移民的策划者和推行者是满铁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

后藤新平曾在台湾任民政长官,在台湾就推行移民侵略政策。

就任满铁总裁时,发表了《就任满铁总裁情由书》,宣称经营满铁十年将向中国东北移民50万人。

为了在满铁附属地内推行农业移民,将“附属地内的4400公顷适于农耕的土地”低价出租给日本“各体自由移民”,“企图通过低租金的租佃形式来吸引日本内地人移入中国东北定居”[5],形成日本人在中国东北广大农村发展的基础力量,以实现移民计划。

但事与愿违,很多日本人并非到满铁来经营土地,而是乘机将土地低价承揽,然后转租给当地的中国人,从中渔利。

对此,满铁不得不改变经营方式,决定从满铁守备队的退役兵中选拔有农业经营经验和热心农事的士兵进行移民试验[6]。

满铁认为,退役兵经过几年的军队锻炼,身体健康,组织纪律性强。

而且他们已经适应了中国东北的实际生活、气候和环境,是最佳的实验对象。

如果对他们给予优厚的待遇和精心的指导,将一定会安心农事,定居中国东北,定成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中坚力量。

满铁在选拔“除队兵”的移民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耕地的租种者必须是移住定居意志坚定,携带家眷,而且家属中要有两名以上适于农业劳动者;耕地面积以每户4至6万坪(1坪=3125平方米)为标准,租借期限为12年;租借者必须要有充足的经营资金,并且要准备一年的生活费用;必要时,可申请300元以内的现金,用于建筑房屋、购置役畜、购买农具。

贷款年息为8厘,贷款3年后,按10年分期偿还;在经营方法及农作物选择等方面,要服从满铁会社的安排。

满铁“不以出租附属地内的农耕地为营利目的”,以保证“除队兵”移民的顺利展开。

因此,“一般出租地远远低于附属地以外的中国农村的土地的租金”。

同时,“对退役兵还要降低租款,努力减轻他们在农场经营的负担”。

满铁为了鼓励移民,决定“贷给退役兵农业移民者300元以内的现金或物资,为其充当固定资本的购入费用,并规定根据年赋偿还法偿还”。

从贷款的金额上看虽然有限,但给最初贫困的日本农业移民却带来了经营的方便条件。

此外,满铁还对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的家属给予交通上的优惠待遇,“会社发给本会社铁路免费乘车券。

日本内地铁道院及朝鲜铁道局,于所辖线路车费减半。

由海路来满者,大阪商船、日本邮政船两社于大连航路费减半”,为移民提供更多的方便,吸引日本内地人移入中国东北。

满铁要求独立守备队“除队兵”申请移民的人员,在“离队前的二、三个月,即免除他们参加随时勤务”,“可全副武装地为其从事农业准备而外出,办理租种耕地事宜,修建农舍、畜舍及其他建筑”。

同时满铁还要求各地方事务所人员,“要经常向他们提供经营技术”,指导经营方法,“以期万全”[7]。

同年,满铁开始从独立守备队的“除队兵”中选拔移民,并陆续安置在事先选定的地点。

满铁附属地“除队兵”移民先后实施三次,移民34户,共租种土地63016町步。

尽管满铁对“除队兵”移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给予了许多优惠待遇,但退耕者不断增加。

到“九一八”事变前,“除队兵”移民的34户中仅存17户。

其中因不认真从事农业,被测定产业无法维持而收回耕地者有3户;虽专心于农事,但经营不善,收支不能相抵,自己放弃农业经营者2户;因满铁会社市街规划的需要而土地被收回的1户;因贪得转让权利金而转让土地者6户;不专心农业经营而兼营商业,土地荒芜,进而弃农经商者3户;因病而死亡者2人。

在所剩下的17户中,只有1户较有成效,其余16户皆经营不善,勉强维持生产。

日本向旅大租借地推行农业移民者为关东州都督福岛安正,被日本军、政各界誉为“劝业都督”。

福岛安正为在租借地内推行农业移民,1912年春亲自前往各地视察,寻觅土质优良,适于农耕,交通便利的地区。

当福岛安正来到大魏家屯附近时,发现这里的土质肥沃,面积广阔,是移民最佳的优良地点。

于是便下令禁止在此自由开荒造田,决定在这里试办“日本人移民模范村计划”[8]。

1914年12月,福岛安正派遣有关方面人员回国进行移民的招募工作。

到1915年3月,已有“19户(山口县18户46人,新泻县1户2人)农家应募入殖,并分给了房屋,贷付了农具,从事水田作业”。

因为移民多来自山口县的爱宕村和川下村,因而将移民村命名为“爱川村”[6]753-754。

移民的资金、输送等方面皆由官方提供。

一切安排妥当,进入了正常生活和生产。

但第一年“爱川村”就遭到了十年不遇的旱、虫灾害,颗粒未收,所携带的资金已消耗殆尽,而新任都督中村觉和殖民局又扶植无力,移民生活困苦不堪。

移民由于生活所迫,对前途失去信心,“加之移民的素质不良而归于失败”。

一部分移民转做其他行业,大部分回国,19户的“爱川村”移民在几年之中仅存3户。

后经退休回乡的福岛安正的多方的努力,在其家乡的长野县“募集移民13户进行补充”。

但由于世界大战对商品经济的刺激,“弃农者继续出现,残留者仅存7户”[9]104。

后来,经关东厅土木课长清水的多次考察,“提出用地下水确保灌溉,才使得水田经营面目一新”,使仅存的7户移民才算勉强定居下来,被日本殖民主义者誉为“满洲日本集团开拓民的创始者”[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