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戒(并序)

(〔唐〕柳宗元)

【题解】这一组三篇寓言,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题名“三戒”,可能是取《论语》“君子有三戒”之意.文前的小序,已经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所在.作者借麋、驴、鼠三种

动物的可悲结局,对社会上那些倚仗人势、色厉内荏、擅威作福的人进行辛辣的讽刺,在当时很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普遍意义.三篇寓言主题统一而又各自独立,形象生动而又寓意深刻,篇幅短小,语言简炼而又刻划细致、传神,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1〕,而乘物以逞〔2〕,或依势以干非其类〔3〕,出技以怒强〔4〕,窃时以肆暴〔5〕,然卒迨于祸〔6〕.有客谈麋、驴、鼠三物〔7〕,似其事,作《三戒》.

【原文】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8〕,得麋麑〔9〕,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10〕.自是日抱就犬〔11〕,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12〕,抵触偃仆〔13〕,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14〕,然时啖

其舌〔15〕.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

至死不悟.

黔之驴

黔无驴〔17〕,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18〕.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19〕,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

此耳!”因跳踉大?〔20〕,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21〕,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22〕,畏日〔23〕,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24〕;鼠,子神也,因

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25〕.仓廪庖厨〔26〕,悉以恣鼠〔27〕,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28〕,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29〕,夜则窃啮斗暴〔30〕,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31〕,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32〕,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

读柳宗元《三戒》有感

古往今来,皆倡导固木先固本,做事先做人.读柳宗元的《三戒》,当有新的教益.

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无能而仗势,假威且作福:或如临江麋,依势忘本,乘物以逞;

或如黔之驴,身无真技,外强中干;或如

永州鼠,狐假虎威,有恃无恐.其共同特点是,不知推己之本,只是倚仗人势依凭外力,

作威作福甚至欺弱霸市.

人们厌恶这种人——在权势面前,他们既无灵魂,亦无人格,极尽阿谀奉承,奴颜卑膝;在权势之外,他们又仁心不在,诚意不留,极尽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人们又可怜这种人——既可怜他们在权势面前抬不起头,挺不起胸,在拉关系、找

门路时一脸乞求、一味巴结的奴才之相;又可怜他们对“靠山”是否稳固,“关系”是否变化而朝夕不能踏实、平和,惶惶不可终日的丧魂之态;更可怜他们一朝大树倾覆,猢狲猝散甚至厚颜攀新主的那种可气复可恨的无赖之状.

人们更鄙视这种人——乘物以逞之流,无真才可言,无实学可道,无品德可称,无人格可论,其全部精力、全部心思都用在关系的寻找和人身的依附.这种人实际上已蜕变成行尸走肉,无骨、无魂、无神,虽耀武扬威有时,但谁能保证他们不步临江麋、黔之驴、永

州鼠之后尘而赤条条一身遁无影呢?

冷静想一想,临江麋之所以成为悲剧之麋,黔之驴之所以成为悲剧之驴,永州鼠之所

以成为悲剧之鼠,原本有着三条深层的原因:其一,有势可仗.麋、驴、鼠的悲剧,首先源

于为“乘物以逞”之流提供可仗之势者.我们有些人,或出于自身的心理缺陷,或出于自

信心的缺乏,或出于对权力的迷恋或推崇,热衷于营造小圈子、小团体,一遇附势之流,则

欣然接纳,在用人上,有意无意地“关系高于一切”,甚至于纵容“乘物以逞”之流打旗

号以谋私惠.可以说,是提供可仗之势者促成了临江麋、黔之驴、永州鼠的悲剧;而临江麋、黔之驴、永州鼠悲剧之元凶乃提供可仗之势者.其二,攀势以仗.导致“乘物以逞”

者“卒迨于祸”,“乘物以逞”者自己应负不可推卸之责.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寻仕途

不循正道,求功名不择手段,寄希望于走捷径,以至于弃人格廉耻于不顾而趋炎附势.殊不知,有无相生,高下相倾,炎攀势附之日,亦即祸生灾降之时,悲剧的制造者,原本是悲剧的

主人.然而,正如柳公所言,这类人中,许多仍是“至死不悟”!其三,畏势纵仗.临江麋、黔

之驴、永州鼠的悲剧酿成,有“有势者”的原因,有“攀势者”的责任,但是,与芸芸众生

的“畏势”不无关系.如若这个世界十分地洁静,如若有势者不势,无势者不畏势,虽有“有势者”提供前提,“攀势者”极尽内因,也难得“以逞”.从这种意义讲,社会对“乘物”行为的沉默、认同、纵容,也为“乘物以逞”者“卒迨于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此,从柳宗元的《三戒》中,是否可以得出以下启示:一要自知之明.要担当大事,

成就大业,必须尽心在“明强”两字上,以明强为根本.人要有自知之明,既知己长,亦知己短;既善扬己长,又勤补己短,如果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看得不明不透,如果不自量力,一味蛮横逞强,定难自立于世.二要自强不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富强,必须要有实

力;一个人要自立,必须要有真才实学.因此,有志者必须自强不息.不仅要有一种超凡脱

俗的气概,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一种坚不可摧的自信,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尽可能多地掌

握人类的知识财富,尽可能多地掌握人类的文明成果.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自强、自坚、自立.三要自善其身.一个人要成为有用之材,必须时时注重修身养性.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济.一毫之拂,即勃然而怒,一事之违,即愤然而发,一善之长,即为炫暴,一言之誉,即为动容,皆为无涵养、无作为之辈.闻事不喜不惊,乃可以当大事.如果我们把权力看得

很轻,把名利看得很淡,把欲望看得很薄,才能做到淡泊无争,心无旁骛,做一个顶天立地之人,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