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切割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简称EDM)是一种高精度加工技术。

从1970年代开始,欧美等国家就开始大规模应用EDM技术进行制造业的加工,尤其是钢模等工具的加工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EDM加工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越来越迅猛。

本文将深入探讨EDM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加工特点和应用领域。

一、EDM加工技术的原理EDM加工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火花的放电原理进行加工的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在工件表面上形成一个电火花放电区域,然后通过电极在工件上移动,从而以放电所破坏的任何材料为导向面进行放电加工。

其基本原理就是用铜电极和工件之间的电场来产生放电,以达到材料加工的效果。

二、EDM加工技术的特点1、高精度EDM加工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加工精度。

最小加工精度可以达到几微米。

这种精度的实现主要得益于电极和工件之间的放电距离非常短,因此实现了高精度加工。

2、适用性广EDM加工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加工技术,不会产生机械性变形,还可以对材料进行无需透过的加工。

这种特点使得EDM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如钢模、微孔加工、局部加热、特种材料加工等领域。

3、加工效率高EDM加工技术擅长处理小型工件,能够以高速度进行加工,并且适合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

其加工速度比传统加工方式快数倍。

同时,EDM加工技术还可以实现多种复杂形状的加工。

三、EDM加工技术的应用1、模具加工在模具的制造过程中,EDM加工技术几乎不可或缺。

在制造钢模等高精度模具时,人们越来越依赖EDM加工技术来提高高精度模具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EDM加工技术可以用来制造汽车制动器,轮胎、零部件等。

2、微孔加工EDM加工技术在微细加工领域也具有潜力,可以用来加工出各类细小的孔洞和小圆形孔,例如墨盒的喷嘴孔、医疗器械的药孔等。

3、局部加热EDM在融合、碳化、钎焊和热处理等领域中,可充当局部加热剂,并被广泛地应用。

四、EDM加工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EDM加工技术还有很多的发展方向和潜力。

数控机床发展简史

数控机床发展简史

1、1948年美国空军部门为制造飞机杂零件,研究四年,於1952年试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铣床,立即生产100台交付军工使用。

在成果上显示了它是社会需求、科技水平、人员素质三者的结晶;在技术上则显示出机电一体化机床在控制方面的巨大创新。

数控机床种类繁多,一般将数控机床分为16大类:数控车床(含有铣削功能的车削中心)数控铣床(含铣削中心)数控铿床以铣程削为主的加工中心.数控磨床(含磨削中心)数控钻床(含钻削中心)数控拉床数控刨床数控切断机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数控激光加工机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含电加工中心) 数控板村成型加工机床数控管料成型加工机床其他数控机床2.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2.1 高速化随着汽车、国防、航空、航天等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对数控机床加工的高速化要求越来越高。

(1)主轴转速:机床采用电主轴(内装式主轴电机),主轴最高转速达200000r/min;(2)进给率:在分辨率为0.01μm时,最大进给率达到240m/min且可获得复杂型面的精确加工;(3)运算速度:微处理器的迅速发展为数控系统向高速、高精度方向发展提供了保障,开发出CPU已发展到32位以及64位的数控系统,频率提高到几百兆赫、上千兆赫。

由于运算速度的极大提高,使得当分辨率为0.1μm、0.01μm时仍能获得高达24~240m/min的进给速度;(4)换刀速度:目前国外先进加工中心的刀具交换时间普遍已在1s左右,高的已达0.5s。

德国Chiron公司将刀库设计成篮子样式,以主轴为轴心,刀具在圆周布置,其刀到刀的换刀时间仅0.9s。

2.2 高精度化数控机床精度的要求现在已经不局限于静态的几何精度,机床的运动精度、热变形以及对振动的监测和补偿越来越获得重视。

(1)提高CNC系统控制精度:采用高速插补技术,以微小程序段实现连续进给,使CNC控制单位精细化,并采用高分辨率位置检测装置,提高位置检测精度(日本已开发装有106脉冲/转的内藏位置检测器的交流伺服电机,其位置检测精度可达到0.01μm/脉冲),位置伺服系统采用前馈控制与非线性控制等方法;(2)采用误差补偿技术:采用反向间隙补偿、丝杆螺距误差补偿和刀具误差补偿等技术,对设备的热变形误差和空间误差进行综合补偿。

浅谈我国电火花线切割发展方向

浅谈我国电火花线切割发展方向
费用低、占地面积小、价格低廉,故其性能价 格比较好,适合国内的大多数需求 ,在中低档
模具 和零件加 工 中适 用性好 ,尤其在 大厚 度 、
机床可以采用半闭环方式直至全闭环方式,进

步提高机床的精 度。 () 4 扬长避短 ,发挥高速走 丝线切割机的
变 厚度加工 中更显优 势 。因此其在 与低速 走丝
多台,其产值已超过长期占有特种加工机床市
场 主导地位 的快速 走丝线 切割机 ,成为特 种加
大,高速运行的电极丝使导轮磨损很快,丝的
工机床行业的市场新主力。同时 ,随着模具行 振动也随之加剧,直接影响了加工品质和加工
业 的迅速 发展和水 平不断提 高 ,以及精 密零件 的加 工需求 增加 ,低速走 丝线切 割机 的需 求量 还 将迅速扩 大 。未 来几年 我 国特 种加工行 业必 将迎来一个低速走丝线切割 机大 发展 的时期 。 下面就 电火 花线 切割未 来几年 的发展 谈一
多次加工研究转化为商品化的用户可实用的多 苏州 三光科技有限公司 次加工技术 。从 目前高速走丝线切割的发展状

据 估计 , 目前 我国高速 走丝 电火 花线 切割
系统 )、电极丝的速度和张力控制 、工作液
等都 是粗 放式 的 ,难以 适应 多次加 工 中精加
工 的要 求 ,因此必 须改 造脉冲 电源 、进 给策
谈 到 电火 花线切 割加 工 ,国人首先 想到的
是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高速走丝电火
花 线切割机 作为我 国独创技 术的机 种 ,已成为 我 国数控机 床 中产量 最大 、应用 最广的机 种之

我 国电火花线切割发展
证 明是切实可行的 。今后的重点是把实验性 的 况 来看 ,脉冲 电源 、电动机 进给 策略 ( 变频

2008年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发展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

2008年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发展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
敏捷 制 造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黄海 基 总工 程 师 等 进 行 了 交 流发 言 。这 些 交 流 内容 围绕 电火 花 线
切割加工技术及机床 的发展 ,从技术创新 、市场开拓及企业 文化等多方面进行 了探讨 。
会 议 期 间 ,代 表 们 还 参 观 了 哈 尔滨 工业 大 学 特 种 加 工 研 究 所 及 机 器 人 研 究 所 。本 次 会 议 由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承 办 ,苏 州 三 光 科 技 股 份 有 限公 司和 江 苏 冬 庆 数 控 机 床 有 限公 司对 会 议 给
表共 6 多 人参 加 了会 议 。 0 中 国机 械 工 程 学会 特 种 加 工 分 会
副 理事 长 、电火 花线 切 国机
械 工程 学 会 特 种加 工 分 会 理 事 长 叶军
参加会议并讲话 。
会 议 邀 请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刘 晋 春 教 授 做 了主 题 报 告 。刘 教 授 的报 告 介 绍 了 电火 花 线 切 割 加 工 技 术 及 装 备 的发 展 历 程 ,分 析 了从 电火 花 线 切 割 到 电火 花 铣 削发 展 过 程 中 的创 新 性 思 维 活 动 ,对 与 会 代 表 具 有 很 好 的启 示 作 用 。今 年 是 刘 晋 春 教 授 8 华 诞 ,代 表们 在对 刘 教授 表 示 0 感 谢 的 同时 ,也 衷 心 地 祝 这 位 电加 工特 种 加 工 界 的老 前 辈 幸 福快 乐 、健 康 长 寿 ! 会 上 ,有 1家单 位 提 供 了交 流 材 料 。其 2
中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学 机 电工 程 学 院 刘 志 东教
授 、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高坚强总经理 、
苏州 三光 科技 股 份有 限公 司周 大农 副 总经 理 、 苏 州 电加 工 机 床 研 究 所 朱 宁 总工 程 师 、四川 深扬 数 控 机 械 有 限公 司李 克君 总经 理 、成 都

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发展动态分析

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发展动态分析

次修切加工速度很低 ,故主要应用于加工对零件 表面质量要求较高 的场合 ,比如硬质合金镶块的精 密多工位级进模 、 粉末冶金模 、 电子元器件 的高速冲 压模 , 以及一些对表面质量要求很高的小型零件等 。 为解决使用 这两种不 同类型工作液加工时质量 与效率不能兼顾 的问题 ,主流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企 业 在 这 方 面 的研 究 一 直 没有 中断 ,并且 在 最 近 取 得 了一 些 新进 展 。 E t 本 的沙迪 克 在 解 决 水工 作 液 的防 锈、 防腐蚀方面采取 了两类措施 : 一是 电防腐蚀 , 通 u p e r — B S防电解 电路 , 针对 不 同 的加工 材料 , 1 单 向走 丝 电火 花 线切 割机 床 工作 液 发 展 过 改进 S 设定不 同的参数 , 以抑制锈蚀 、 腐蚀 的产生 ; 二是化 动态 学防腐蚀 , 使用一种命名为“ R U S T — l e s s ” 的选配件 , 以 虽 然 目 前 利 用 单 向 走 丝 电 火 花 线 切 割 机 床 抑 制 在 水 中浸 渍 加 工 以及加 工 后 工 件 长时 间浸 泡 在 腐蚀等现象 。 ( WE D M — u T ) 进行精 密加工 已达到了相 当高 的水平 , 水工作液 中所产生的锈蚀 、 但在加工 工件的表面 品质方面与精 密磨削相 比, 仍 往 复 走 丝 电火 花 线 切 割 机床 多次 切 割 技 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 究其原因 , 主要是 由于其在加工 2 时, 一般是使用去离子水作为工作液 , 对于硬质合金 术 的发展动态 而言 , 去 离 子 水 会 使 得 其 中的 粘 接剂 钴 产 生 溢 出 , 造 成硬质合金表 面产生 “ 软化层 ” 现象 , 从 而影 响了加 往 复 走 丝 电火 花 线 切 割 机 床 ( wE D M— R T, 又 称 工表面品质。由于 目前硬质合金在冲压模 中应用 比 快走丝机床 ) 虽然最多可以实现四轴( x 、 y 、 u 、 v ) 联动, 较普遍 ,比如在 高速 冲压模 中的冲头和凹模 的镶块 但 由于 加 工精 度 、加 工 效 率 和加 工 表 面 质 量水 平 较 部广泛采用 了硬质合金 , 而即便是钢材 , 在去离子水 低 , 所 以一直被列为低档机床。 中也会 产生锈蚀或点腐蚀 。去离子水 在工件 表面形 近几 年开 发 的 多次 切 割 WE D M— R T( 即 中走 丝机 成 变 质层 的这 一 特 性 成 为 影 响 单 向走 丝 电火 花线 切 床 ) , 是利用 连续移动的钼 丝作 电极 , 对工件进行脉 割机床高质量加工精密零件和模具的主要因素。 冲火 花放 电蚀 除 金 属 、 切割 成 型 。其走 丝 速度 及 加工 为 解 决 这 一 问题 , 瑞 士 的 阿 奇 夏米 尔 开 展 了“ 表 质 量 介 于 快走 丝 和 慢 走 丝 之 间 , 故 称 中走 丝 , 由于在 面完整性 ” 技术 的研 究 , 通 过这一技术 , 可将零件表 加工 时可对工件进行粗、 中、 精多次切割 , 所以在加工 面 的变 质层 控 制 在 1 . 0 m 的范 围之 内 。日本 的沙迪 精 度 和表 面粗 糙度 方 面有 较大 改善 。 目前各 相关 企业 克 开发 了 A P系列机床 , 使用油作为工作液对零件进 都有这类机床推 出 ,并且还达到了比较高的加工水 最大切 : , 亍 加工 。 通过工作液 的更换 , 使得不论是对硬质合金 平。比如 目前的往复走丝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

数控机床的发展史

数控机床的发展史

数控机床的发展史第一代数控机床产生于1952年(电子管时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一套试验性数字控制系统,并把它装在一台立式铣床上,成功地实现了同时控制三轴的运动。

这台数控机床被大家称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但是这台机床毕竟是一台试验性的机床。

到了1954年11月,在帕尔森斯专利基础上,第一台工业用的数控机床由美国本迪克斯公司2.第二代数控机床产生于1959年(晶体管时代)电子行业研制出晶体管元器件,因而数控系统中广泛采用晶体管和印制电路板,使数控机床跨入了第二代。

同年3月,由美国克耐·杜列克公司(Keaney &Trecker Corp)发明了带有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

现在加工中心已成为数控机床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品种,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约占数控机床总量的l/4左右。

生产出来。

3. 第三代数控机床产生于1960年(集成电路时代)研制出了小规模集成电路。

由于它的体积小,功耗低,使数控系统的可靠性得以进一步提高,数控系统发展到第三代。

以上三代,都是采用专用控制的硬件逻辑数控系统(NC)。

4.第四代数控机床产生于1970年前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小型计算机的价格急剧下降、小型计算机开始取代专用控制的硬件逻辑数控系统(NC),数控的许多功能由软件程序实现。

由计算机作控制单元的数控系统(CNC),称为第四代。

1970年,在美国芝加哥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这种系统。

5.第五代数控机床产生于1974年美、日等国首先研制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

30多年来,微处理机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这就是第五代数控(MNC)。

后来,人们将MNC也统称为CNC。

柔性制造系统1967年,英国首先把几台数控机床联接成具有柔性的加工系统,这就是最初的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柔性制造系统。

之后,美、欧、日等国也相继进行了开发和应用。

浅谈“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发展

浅谈“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发展

图 1 TP 0C型 “ 走 丝 ” 4一 中 电火 花 线 切 割 机 床
6 0

工 艺 ・ 备 装
《 电加工与模具》21 年第 3 02 期
四处 飞溅 及乳 化液 油水 分离 后 的污染 表现 出难 以容
1 “ 中走 丝” 床 多次 切 割 的 工 艺 效 果 机
1 1 明显 提 高 电火花 线切 割 加工质 量 . 上海 大量 电子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开 发 生 产 的 “ 中走
忍 的态度 , 期待 高 速 走 丝 电火 花 线 切 割机 床 加 工 也
能实 现清 洁生 产 。 所谓 的清 洁 生 产 是一 种 新 的创 造 性 的思 想 , 该
丝” 电火 花线 切割 机床 , 割质 量 明显 高于 有关 国家 切
标 准要 求 ( 1 。通 过 对 4 表 ) 0mm 厚 的 C 1 r2工 件 进 行正八 棱 柱 ( 对边 距 2 8 mm) 的加 工 试 验 , 比较可 经
都 能 高 于 国家标 准要 求 。
业, 清洁 生产 的愿 望更 加强 烈 , 以我 们在 开发 和经 所 营过程 中较重 视产 品 的清 洁 生 产 , 要做 了 以下 几 主
方 面的工 作 :
( )能进 行 多次 切 割 的 电 火 花 线 切 割 机 床 , 2 都 装有 电极 丝 导 向装置 , 电极 丝运 行稳 定 , 使 有助 于减
3 0mm mi / n以上 , 切 割 的加 工 表 面粗糙 度值 可 4次
达 Ra 0. t 以 下 。 81 . m
2 现 代 制 造 需 要 清 洁 生产
随着 模 具 技 术 的 发展 , 精 密 模 具 制造 过 程 中 在

线切割发展历史

线切割发展历史

线切割发展历史: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机(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WEDM),属电加工范畴,是由前苏联拉扎林科夫妇研究开关触点受火花放电腐蚀损坏的现象和原因时,发现电火花的瞬时高温可以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氧化而被腐蚀掉,从而开创和发明了电火花加工方法。

线切割机也于1960年发明于前苏联,我国是第一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国家。

其基本物理原理是自由正离子和电子在场中积累,很快形成一个被电离的导电通道。

在这个阶段,两板间形成电流。

导致粒子间发生无数次碰撞,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并很快升高到8000到12000度的高温,在两导体表面瞬间熔化一些材料,同时,由于电极和电介液的汽化,形成一个气泡,并且它的压力规则上升直到非常高。

然后电流中断,温度突然降低,引起气泡内向爆炸,产生的动力把溶化的物质抛出弹坑,然后被腐蚀的材料在电介液中重新凝结成小的球体,并被电介液排走。

然后通过NC控制的监测和管控,伺服机构执行,使这种放电现象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状精度的产品。

电火花线切割机按走丝速度可分为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Reciprocating type High Speed 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俗称快走丝)、低速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Low Speed one-way walk 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俗称慢走丝)和立式自旋转电火花线切割机(Vertical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machine tool With Rotation Wire)三类。

又可按工作台形式分成单立柱十字工作台型和双立柱型(俗称龙门型)。

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走丝速度为6~12m/s,是我国独创的机种。

数控机床的发展史

数控机床的发展史

数控机床的发展史论文摘要:机床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象征,但是目前我国的数控机床的技术还远落后于世界的先进技术水平,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学好机械设计这门课程,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下我对数控机床发展史的认识。

关键词:数控机床发展组成分类特点功能20世纪中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信息处理、数据处理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自动化技术带来了新的概念,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推动了机床自动化的发展。

数控机床的发展史第一代: 1952年 ,电子管控制第二代:1959年,出现了晶体管控制的“加工中心”;第三代:1965年,出现了小规模集成电路。

使数控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第四代:1967年以计算机作为控制单元的数控制系统。

FM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柔性制造系统。

第五代:1970年,美国英特尔开发使用了微处理器。

CNC。

采用数字技术进行机械加工,最早是在40年代初,由美国北密支安的一个小型飞机工业承包商派尔逊斯公司(ParsonsCorporation)实现的。

他们在制造飞机的框架及直升飞机的转动机翼时,利用全数字电子计算机对机翼加工路径进行数据处理,并考虑到刀具直径对加工路线的影响,使得加工精度达到±0.0381mm(±0.0015in),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1952年,麻省理工学院在一台立式铣床上,装上了一套试验性的数控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同时控制三轴的运动。

这台数控机床被大家称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

这台机床是一台试验性机床,到了1954年11月,在派尔逊斯专利的基础上,第一台工业用的数控机床由美国本迪克斯公司(Bendix-Cooperation)正式生产出来。

在此以后,从1960年开始,其他一些工业国家,如德国、日本都陆续开发、生产及使用了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中最初出现并获得使用的是数控铣床,因为数控机床能够解决普通机床难于胜任的、需要进行轮廓加工的曲线或曲面零件。

硅片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的发展

硅片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的发展

摘 要 : 用 电火花线切 割加 工技 术加 工硅 片能直接得 到 大尺寸 、 薄硅 片, 不 受硅 晶体 晶向 利 超 且
的影响 , 设备成 本低 , 割效率较 高, 切 因而研 究和开 发硅 片 电火花 线切 割加 工技 术是 一个 很有 发展
潜 力和 应 用 前 景 的 课 题 。
关 键词 :硅片 ; 电火花线 切割加 工 ; 发展 趋势
中图分类号 : G 6 T 61
Th v l pme to lc n e ho o i c n I g t wih W EDM e De e o n fS ii g M t d f r S l o n o t i
S i n , a gYih iTin Z n j n, i hd n Qi n b , a g Lin h Yo g Hu n n u , a o g L uZ io g, uMig o W n a g u
( ni i r t f eo a t s n srn ui , aj g2 0 1 , hn Naj gUnv s yo rn ui dA t a t sN ni 10 6 C i n ei A ca o c n a) A src : e l igmeh dfr icnig t t i l ti l i h remahnn ( E M ) btat Th in to l o o wi w r e cr a— s ag c iig W D sc o si n h e e c dc ,
外 圆切 割 : 割时 因刀 片太 薄 且受 到 硅 片径 向 切
压力 而易产生 变形和侧 向摆 动 , 使材 料损 耗加大 , 表 面不平整 。 因此 , 种 方法 不 适 合 大直 径 硅 片 的切 这
割。

太阳能硅片多线切割设备的发展

太阳能硅片多线切割设备的发展

长 ,连硅锭开方机也变得非常紧张。由于开方机使用的钢丝直径较粗 ,

般2 5 0微米到 3 0 0微米 ,较切片常用的直径 1 2 0微米的钢丝不容易发 生断丝 。另外 ,开方完成后 ,一般还要对硅锭打磨 。因此对切割 的精度
பைடு நூலகம்
要求 比硅片大大降低。
国内厂家 中上海 日进首先抓住 了这个机遇 ,目前 已经在 国内市场有 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另一家大连连城的开方机也于 2 0 0 9年取得重大突破。 2 0 1 0年更多 国内企业有望在线开方设备制造取得突破 。
备供应商在中国市场产能中差不多是三分天下 , N T C的份额稍微高一点 。
在上世纪 8 0年代 以前 , 人们在切割超硬材料的时候一般采用涂有金刚石
粉 的内圆切割机进行切割。然而 随着半导体行业 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 已 有 的生产效率难以满足 ,同时 由于 内圆切割的材料损失非常大 , 在半导 体行业成本 的摩尔定律作用下 ,人们对于降低切 割成本 、提高效率 的要 求越来越高。多线切割技术因此而逐步发展起来。 多线切割 由于其更 高效 、更小切割损失以及更高精度的优势 , 对 于 切割贵重 、超硬材料有着 巨大 的优势 ,近十年来 已取代传统的内圆切割
的金钢线切割技术 引入到硅片切割领域来 。
切割机 ,取得了长足 的进步 。但是该公 司还没有开发 出适应太 阳能硅片
切割的多线切割机。
虽然国内很多厂家在多线切割机的开发上投入 了很大的人力 、 物力 ,
但是实际进展却并不如人意。 在2 0 0 8年 P V行业爆发式增长之际,不仅多线切割机交货期大大延
造研发也难有进展 。
湖南宇晶在 2 0 0 6 年左右开始研制多线切割机 , 主要针对水晶切割市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摘要: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在电火花加工基础上于20世纪50年代末最早在前苏联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工艺形势,是用线状电极靠火花放电对工件进行切割,故称为线切割,随着电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的发展,加工模具的工艺路线,在不断的改进。

该文以线切割的加工原理及发展过程为背景,对彩虹彩色显像管总厂零件分厂的模具加工工艺路线作简单介绍。

关键词:线切割;工艺路线;变革;精度;效率Wire cut edm technology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EDM process of conductive engeering ceramics using a special power supply by controlling pulse discharging energy, is discuss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electrolytic machining and the superiority of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 The ECM/EDM (electrochemical melting and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ing) compound machining process was stated. And the foreign developing status quo of the ECM/EDM compound processing of deep and small holes was mentioned.一:电火花线切割的应用范围:在目前的生产中,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应用广泛,不仅是因其加工效率高精度高,更重要的是其加工范围广泛。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可加工下列工件:1、电火花成形用电极线切割技术适合加工一般穿孔加工用、带锥度型腔加工用及微细复杂形状的电极,同时还有铜钨、银钨合金之类的电极材料。

毕设英文翻译

毕设英文翻译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的发展水平K.H.Ho,S.T.纽曼,S.Rahimifard,R.D.伦先进制造系统和技术中心,机械和制造工程的沃尔夫森学院,拉夫堡大学,拉夫堡,莱斯特LE113TU,英国收到2003年10月13日,接受2004年4月29日摘要: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一种特殊的热加工工艺,能够精确加工各种具有复杂锐边形状,一般连续工艺难以加工的零件。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这门实用技术是在传统的电火花加工基础上发展而被广泛利用和接受的不直接接触的材料去除技术。

自从这项工艺引进以后,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已经由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发展成为生产高尺寸精度和表面完成质量的微细零件的最好选择。

这些年以来,在短期的机床生产发展循法和持续增长的成本压力影响下,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为满足机床需求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竞争性和经济型的机床优先选择。

然而,金属丝的磨损的风险已经削弱了工艺的整个性能,从而大大降低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的效率和精度。

大量有意义的调查研究已经发现不同的实现基本电火花线切割技工目的的一套方法,通过分析排除金属丝磨损优化大量工艺参数从而整体上提高工艺稳定性。

这篇论文回顾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关于电火花加工工艺到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发展概况。

论文报道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研究涉及到工艺参数的最优方法,调查影响加工和生产过程的各种因素。

论文也突出强调具有适应能力的工艺监控和控制,通过调查获得最优加工条件的不同控制方法的可能性。

大范围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业应用和混合加工工艺的发展同事被报道。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讨论了这些发展以及概述了未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研究的可能趋势。

关键词: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混合加工工艺;工艺优化方法;切割效;材料去除率;表面完成1.引言WEDM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非传统的用来加工复杂外形和轮廓零件的材料去除工艺。

它被视为传统的用一个电极产生火花的电火花加工工艺的独特的改进。

然而,WEDM利用的是能够实现在非常小的区域里循环往复移动的由直径约为0.05到0.3毫米的黄铜或钨做成的金属丝电极。

线切割加工

线切割加工

30
自动编程
使用专门的数控语言及各种输入手段,向计算 机输入必要的形状和尺寸数据,利用专门的应用软件 求得个关键点坐标和编写数控加工所需要的数据,再 根据各数据计算机自动编写数控加工代码。
31
引入程序
图3-7
切割凸模时加工穿丝孔与否的比较
32
预孔
预孔
33
图3-8 窄沟穿丝孔位置的选择 (a)不正确 (b)正确
10
• 线切割属电加工范畴,是由前苏联人发明的,我国是 第一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国家,当时由复旦大学和苏 州长风机械厂合作生产的这是最早的机型叫复旦 型,我们国内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快走丝系统(HS).欧 美和日本发展了慢走系统(LS). 主要区别是:1,电 极丝我国采用钨钼合金丝,国外采用黄铜丝; 2,我国 采用皂化工作液,国外采用去离子水; 3,我国的走丝 速度为11米/秒左右,国外为3~5米/分, 4,我们的电 极丝是重复利用的直到断丝为至,国外是走过后不 再重用, 5,我们的精度不如国外高
◆加工电火花成形加工用的电极
◆加工高硬度材料 ◆加工贵重金属 ◆加工试验品
21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组成
22
DK7740机床组成
机 床 主 体
脉 冲 电 源
控 制 部 分
床 身
运 丝 机 构
工 作 液 循 环 系 统
工 作 台
丝 架
高 频 电 源
微 机 控 制
23
第二讲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组成
图3-5 机床组成图 1-储丝筒;2-走丝溜板;3-丝架;4-上工作台;5-下工坐台;6-床身;7脉冲电源及微机控制柜
27
y
B
0
x
图3-6 直线插补
28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及其发展动向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及其发展动向

零件、 复杂 直纹 曲 面 高效 、 细 、 密加 工 方 面 具 有 微 精
不可 替 代 的独 特 优 势 , 精 密 模 具 、 天 、 空 、 是 航 航 军
收 穰 日期 :2 0 —1 0 9 0—2 5
面质 量 , 小 内应力 , 免裂纹 产生 。 减 避 在 高效 加 工方 面 , 国外 各公 司推 出了各 自的 系 列 高效 自适应控 制 电源 , 采用缩 短放 电 时间 , 大峰 增
( u h u E e to c iig Ma hn o sa c n tt t o. S z o lcr ma hnn c ieTo lRee rh I si eC ,Lt . u h u2 5 1 ) u d ,S z o 1 0 1
Ab t a t sr c :El b r t d i e e e r a o a e n r c nty a s,d me tc a o egn W EDM e hn lg r nd n i a o si nd f r i t c oo y t e sa d Ch n W EDM r e e eo me to e e h o o y a e s u g ntd v lp n fk y t c n l g r a . Ke r :W EDM ;p s o r y wo ds ule p we ;m ir — c i n c o ma h nig;hi h s e d d t c in;a a i e c n r l g — p e e e to d ptv o to
关键 词 : 电火 花线切 割加 工 ; 脉冲 电源 ; 细 加工 ; 微 高速 检测 ; 适应 控制
中图分 类号 : 6 1 TG 6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9 7 X( 0 0 S 1 0 —2 9 2 1 )O一0 5 —0 03 7

相贯线切割

相贯线切割

钢管的相贯线切割一、概述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管材切割常用方式有手工切割、半自动切割机切割及相贯线切割机切割。

手工切割灵活方便,但手工切割质量差、尺寸误差大、材料浪费大、后续加工工作量大,同时劳动条件恶劣,生产效率低。

其它类型半自动切割机虽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但其功能简单,只适合一些较规则形状的零件切割。

数控相贯线切割相对手动和半自动切割方式来说,可有效地提高板材切割地效率、切割质量,减轻操作者地劳动强度。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在一些大型企业中使用手工切割和半自动切割方式还较为普遍。

目前,我国机械工业钢管使用量已达到3亿吨以上,钢管的切割量非常大;随着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对管材切割加工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同时提高。

因而相贯线切割机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大、市场前景比较乐观。

二、[1]现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相贯线切割机在切割能源和数控控制系统两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切割能源已由单一的火焰能源切割发展为目前的多种能源(火焰、等离子、激光、高压水射流)切割方式;数控相贯线切割机控制系统已由当初的简单功能、复杂编程和输入方式、自动化程度不高发展到具有功能完善、智能化、图形化、网络化的控制方式;驱动系统也从的步进驱动、模拟伺服驱动到今天的全数字式伺服驱动;数控相贯线切割机主要品种包括以下几种:数控火焰相贯线切割机数控等离子相贯线切割机2、各类型数控相贯线切割机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数控火焰相贯线切割机,切割具有大厚度碳钢切割能力,切割费用较低,但存在切割变形大,切割精度不高,而且切割速度较低,切割预热时间、穿孔时间长,较难适应全自动化操作的需要。

它的应用场合主要限于碳钢、大厚度板材切割,在中、薄碳钢板材切割上逐渐会被等离子切割代替。

数控等离子相贯线切割机,等离子切割具有切割领域宽,可切割所有金属管材,切割速度快,效率高,切割速度可达10m/min以上。

采用精细等离子切割已使切割质量接近激光切割水平,目前随着大功率等离子切割技术的成熟,切割厚度已超过100mm,拓宽了数控等离子相贯线切割机切割范围.三、数控相贯线切割机发展趋势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地发展,对切割的质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功能的要求也在提升。

浅谈电火花线切割数控机床加工特点及发展方向

浅谈电火花线切割数控机床加工特点及发展方向

浅谈电火花线切割数控机床加工特点及发展方向纵观电火花切割机床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介绍电火花线切割数控机床分类、特点及进行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对该类数控机床发展方向的建议。

1943年,前苏联科学家鲍·洛·拉扎连柯院士首先利用电火花腐蚀触点的原理,把火花放电用来导电的金属材料进行电火花加工,将有害的电火花腐蚀变为有用的电火花加工。

随着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各种材料及复杂形状,已经成为机械加工领域内的通用加工工艺,其加工工艺的好坏及加工操作人员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制造工件质量的好坏。

本文介绍了电火花线切割数控机床分类、特点及进行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该类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1、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特点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特点主要如下:(1)无论被加工的材料硬度如何,只要是导体或半导体材料都能实现加工。

(2)无需金属切削刀具,以0.03mm~0.35mm的金属丝为电板工具,工件材料的预留量少,有效节约贵重材料。

(3)虽然加工的对象主要是平面形状,但几乎能够方便加工各种复杂形状的型孔、微孔、窄缝等。

(4)直接采用精加工和半精加工一次加工成形,一般不需要中途转换。

(5)只对工件材料进行了图形轮廓加工,图形内外的余料还可以利用。

(6)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加工周期短,成本低。

2、设备分类及加工工艺名词术语注释2.1设备分类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数控机床按控制系统分类,有单片机或单板机控制系统和微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或单板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单片机或单板机,没有编程的功能,其内存容量相对较小;微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一台微机,微机又分两种:一种是普通微机,在其中插一块编程控制卡,另一种是有些公司所制造的专用微机。

这两种都是既有编程功能又有控制功能。

其内存容量相对其较大。

根据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数控机床按机床是否有切割锥度的功能可分为普通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和可切割锥度功能的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线切割简介

线切割简介

03 线切割设备与系 统
线切割设备的种类
数控线切割机
数控线切割机是使用最广 泛的线切割设备,具有高 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可 以加工各种形状的工件。
机械线切割机
机械线切割机使用传统的 机械传动方式,具有价格 低廉、使用简单的优点, 但精度和效率相对较低。
激光线切割机
激光线切割机使用激光束 进行切割,具有切割速度 快、切口质量好的优点, 但价格较高。
控制系统是线切割设备的辅助 系统,主要包括操作面板和控 制系统,操作面板用于设置和 调整加工参数,控制系统则根 据程序控制设备的运动轨迹和 加工过程。
线切割设备的选型与使用
选型
根据加工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线切割设备,需要考虑设备类型、精度、效率 、价格等因素。
使用
使用线切割设备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加工质量良好 。同时,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智能优化
利用智能算法优化加工参数,提高加工效率和产 品质量。
05 线切割加工实例
模具零件的线切割加工
模具零件的复杂外形和内部精细结构 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线 切割加工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通过使用数控线切割机床,可以实现 对模具零件的高精度加工,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精密零件的线切割加工
线切割系统的构成
数控系统
切割电源
切割头
控制系统
数控系统是线切割设备的核心 ,可以根据加工要求进行编程 ,控制设备的运动轨迹和加工 参数。
切割电源是提供电火花放电能 量的设备,根据设备类型和加 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
切割头是线切割设备的关键部 件,主要包括电极丝和喷水器 ,电极丝对工件进行切割,喷 水器则对电极丝进行冷却和冲 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切割发展历史: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机(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WEDM),属电加工范畴,是由前苏联拉扎林科夫妇研究开关触点受火花放电腐蚀损坏的现象和原因时,发现电火花的瞬时高温可以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氧化而被腐蚀掉,从而开创和发明了电火花加工方法。

线切割机也于1960年发明于前苏联,我国是第一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国家。

其基本物理原理是自由正离子和电子在场中积累,很快形成一个被电离的导电通道。

在这个阶段,两板间形成电流。

导致粒子间发生无数次碰撞,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并很快升高到8000到12000度的高温,在两导体表面瞬间熔化一些材料,同时,由于电极和电介液的汽化,形成一个气泡,并且它的压力规则上升直到非常高。

然后电流中断,温度突然降低,引起气泡内向爆炸,产生的动力把溶化的物质抛出弹坑,然后被腐蚀的材料在电介液中重新凝结成小的球体,并被电介液排走。

然后通过NC控制的监测和管控,伺服机构执行,使这种放电现象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状精度的产品。

电火花线切割机按走丝速度可分为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Reciprocating type High Speed 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俗称快走丝)、低速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Low Speed one-way walk 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俗称慢走丝)和立式自旋转电火花线切割机(Vertical 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machine tool With Rotation Wire)三类。

又可按工作台形式分成单立柱十字工作台型和双立柱型(俗称龙门型)。

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走丝速度为6~12m/s,是我国独创的机种。

自1970年9月由第三机械工业部所属国营长风机械总厂-即现在的苏州长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数字程序自动控制线切割机床,为该类机床国内首创。

1972年第三机械工业部对工厂生产的CKX数控线切割机床进行技术鉴定,认为已经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

1973年按照第三机械工业部的决定,编号为CKX—1的数控线切割机床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1981年9月成功研制出具有锥度切割功能的DK3220型的坐标数控机,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具有1.5度锥度切割功能。

完成了线切割机床的重大技术改进。

随着大锥度切割技术逐步完善,变锥度、上下异形的切割加工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大厚度切割技术的突破,横剖面及纵剖面精度有了较大提高,加工厚度可超过1000mm以上。

使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更具有一定的优势。

同时满足了国内外客户的需求。

这类机床的数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由原来年产量2-3千台上升到年产量数万台,目前全国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存量已达20余万台,应用于各类中低档模具制造和特殊零件加工,成为我国数控机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机种之一。

但由于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不能对电极丝实施恒张力控制,故电极丝抖动大,在加工过程中易断丝。

由于电级丝是往复使用,所以会造成电极丝损耗,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降低低速走丝线切割机电极丝以铜线作为工具电极,一般以低于0.2m/s的速度作单向运动,在铜线与铜、钢或超硬合金等被加工物材料之间施加60-300V的脉冲电压,并保持5-50um间隙,间隙中充满脱离子水(接近蒸馏水)等绝缘介质,使电极与被加工物之间发生火花放电,并彼此被消耗、腐蚀,在工件表面上电蚀出无数的小坑,通过NC控制的监测和管控,伺服机构执行,使这种放电现象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加工物被加工,使之成为合乎要求之尺寸大小及形状精度的产品。

目前精度可达0.001mm级,表面质量也接近磨削水平。

电极丝放电后不再使用,而且采用无电阻防电解电源,一般均带有自动穿丝和恒张力装置。

工作平稳、均匀、抖动小、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但不宜加工大厚度工件。

由于机床结构精密,技术含量高,机床价格高,因此使用成本也高。

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早期只有国外公司的独有机种。

台湾的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起步虽然较晚,但这几年来发展迅速。

其关键的一个举措就是由若干家电加工机床制造企业共同出资,在有关部门一定限度的支持下,由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关键技术的开发。

经过10多年的攻关,在控制系统及电源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台湾各企业制造的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目前应属中档机的范围,近3年每年达到20%~30%的增长率,估计未来5年,台湾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的年产量能达2000台,可占世界市场的25%以上。

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的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是电加工行业各个厂家的必争之地、战略高地。

也可以说,谁掌握了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的技术,谁就获得了下一步企业发展壮大的机遇。

为了抢占中国市场,日本、瑞士、台湾的电加工机床制造企业在中国大陆设厂生产这类机床。

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科技部专项基金的支持下,投入了较大的研发力量,已完成新一代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其性能指标可达中档机水平。

目前还有一些国内企业则希望通过与台湾相关企业的合作,来发展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

立式自旋转电火花线切割机(卧式自旋转电火花线切割机)。

立式回转电火花线切割机的特点与传统的高速走丝和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均有不同,首先是电极丝的运动方式比传统两种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多了一个电极丝的回转运动;其次,电极丝走丝速度介于高速走丝和低速走丝直接,速度为1~2m/s。

由于加工过程中电极丝增加了旋转运动,所以立式回旋电火花线切割机与其他类型线切割机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走丝系统。

立式回转电火花线切割机的走丝系统由走丝端和放丝端两套结构完全相同的两端做为走丝结构,实现了电极丝的高速旋转运动和低速走丝的复合运动。

两套主轴头之间的区域为有效加工区域。

除走丝系统外,机床其他组成部分与高速走丝线切割机相同。

与单向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相比,往复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在平均生产率、切割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等关键技术指标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针对这些差距,本世纪初,国内有数家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生产企业实现了在高速走丝机上的多次切割加工(该类机床被俗称为中走丝Medium Speed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所谓中走丝并非指走丝速度介于高速与低速之间,而是复合走丝线切割机床,其走丝原理是在粗加工时采用8-12m/s高速走丝,精加工时采用1-3m/s低速走丝,这样工作相对平稳、抖动小,并通过多次切割减少材料变形及钼丝损耗带来的误差,使加工质量也相对提高,加工质量可介于高速走丝机与低速走丝机之间。

因而可以说,用户所说的中走丝,实际上是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借鉴了一些低速走丝机的加工工艺技术,并实现了无条纹切割和多次切割。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几乎所有生产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厂家都在生产及销售中走丝,但最终表明不是所有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都能进行多次切割,或者说不是所有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采用多次切割技术后都能获得好的工艺效果。

多次切割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它涉及到机床的数控精度、脉冲电源、工艺数据库、走丝系统、工作液及大量的工艺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在高速走丝机上加上一套运丝变频调速系统即可实现的,只有那些制造精度高,并在诸方面创造了多次切割条件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才能进行多次切割和无条纹切割,并获得显著的工艺效果。

因此我们的生产企业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一定要按系统工程来做,真正把这一技术用好,把这一产品做好。

如目前已有一些企业为进一步提高机床本体精度,X、Y坐标工作台采用了直流或交流伺服电机作驱动单元直接驱动滚珠丝杠,同时采用了带螺距补偿功能的全闭环控制,可以利用数控系统对机床的定位精度误差进行补偿和修正。

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小因长期使用而导致的加工精度下降,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

运丝系统方面采用特殊(大多数采用金刚石)电极丝保持器,保持电极丝的相对稳定,减小加工过程中电极丝的张力变化。

冷却系统方面改变常用的粗放冷却方式,采取多级过滤并对介电常数等关键参数加以控制,确保精加工的顺利进行。

控制软件方面提供开放的加工参数数据库,可以根据材料的质地、厚度、粗糙度等条件选择对应的加工参数。

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多次切割技术将会更加完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也将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线切割的加工工艺主要是电加工参数和机械参数的合理选择。

电加工参数包括脉冲宽度和频率、放电间隙、峰值电流等。

机械参数包括进给速度和走丝速度等。

应综合考虑各参数对加工的影响,合理地选择工艺参数,在保证工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1.电加工参数的选择正确选择脉冲电源加工参数,可以提高加工工艺指标和加工的稳定性。

粗加工时,应选用较大的加工电流和大的脉冲能量,可获得较高的材料去除率(即加工生产率)。

而精加工时,应选用较小的加工电流和小的单个脉冲能量,可获得加工工件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加工电流就是指通过加工区的电流平均值,单个脉冲能量大小,主要由脉冲宽度、峰值电流、加工幅值电压决定。

脉冲宽度是指脉冲放电时脉冲电流持续的时间,峰值电流指放电加工时脉冲电流峰值,加工幅值电压指放电加工时脉冲电压的峰值。

下列电规准实例可供使用时参考:(1)精加工:脉冲宽度选择最小档,电压幅值选择低档,幅值电压为75V左右,接通一到二个功率管,调节变频电位器,加工电流控制在0.8~1.2A,加工表面粗糙度Ra≤2.5um。

(2)最大材料去除率加工:脉冲宽度选择四~五档,电压幅值选取“高”值,幅值电压为100V左右,功率管全部接通,调节变频电位器,加工电流控制在4~4.5A,可获得100 /min左右的去除率(加工生产率)。

(材料厚度在40~60mm左右)。

(3)大厚度工件加工(>300mm):幅值电压打至“高”档,脉冲宽度选五~六档,功率管开4~5个,加工电流控制在2.5~3A,材料去除率>30 /min。

(4)较大厚度工件加工(60~100mm):幅值电压打至高档,脉冲宽度选取五档,功率管开4个左右,加工电流调至2.5~3A,材料去除率50~60 /min。

(5)薄工件加工:幅值电压选低档,脉冲宽度选第一或第二档,功率管开2~3个,加工电流调至1A左右。

注意,改变加工的电规准,必须关断脉冲电源输出,(调整间隔电位器RP1除外),在加工过程中一般不应改变加工电规准,否则会造成加工表面粗糙度不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