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古诗复习

合集下载

期末复习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期末复习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期末复习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阻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汇总(可直接打印)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汇总(可直接打印)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汇总(可直接打印)《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词释义: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词释义: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词释义: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走。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该怎样寄回家乡,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词释义: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习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专题复习(一)一.原文默写。

1.,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潮平两岸阔,。

4.,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正是江南好风景,。

6.遥怜故园菊,。

7.,受降城外月如霜。

8.夜发清溪向三峡,。

二.理解性默写。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助明月托付真情的句子是:,2.《峨眉山月歌》连用三个地名,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的两句诗是:,3.《江南逢李龟年》中通过落花来慨叹身世之悲,时代落幕的诗句是:,。

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惆怅情怀、凄凉心境的诗句是:,。

其中描写边塞景色的诗句是:,。

5.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达对父老乡亲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对朋友一片深情厚谊的句子是:,。

7.《天净沙秋思》中来抒发愁思的句子是:,。

8.站在江边,微风吹拂,江水浩淼,破平浪静,一只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美景。

三.基础夯实。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澹澹.()子规.() 萧瑟.()jié____石天yá____sǒngzhì_______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B.江春/入旧年C.闻道/龙标/过五/溪D.断肠人/在天涯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元曲B.《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律诗C.《观沧海》——曹操——东汉——乐府诗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居易——唐朝——律诗4.填空。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可以看出龙标被贬之地偏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期中文言文古诗词复习

七年级上册期中文言文古诗词复习

七年级上册期中文言文古诗词复习一、《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整体赏析(课本):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

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3、主题:作者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4、解释词语:“次”:路途中的停宿。

“客路”:作者要去的路,这里指旅途。

5、本诗的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出了春潮上涌,江水与岸齐平的浩渺广阔之景。

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画面非常精彩。

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衬托的更加恢弘阔大。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1)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2)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的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3)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

(4)两句对仗工整,形象生动。

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点明了主旨。

●二、《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整体赏析(课本):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古诗文默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解析版)

(古诗文默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解析版)

(古诗文默写)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一、默写1.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②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④?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⑤晏殊的《浣溪沙》中,抒发对花儿凋落、春光消逝的无奈,但又相信生活中美好事物会再现的两句诗是“,。

”⑥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应当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所以我们要常以《论语》中的“??传不习乎?”这三个问题来反思自己的行为。

【答案】青山郭外斜;风正一帆悬;随风直到夜郎西;问渠那得清如许;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③学而不思则罔,。

” (《为政》)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⑥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描写作者因人隔两地,难以相从,只能将愁心寄与明月的心境的诗句是,。

⑧李益多愁,登上受降城,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耳闻夜风传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不禁吟诵出了:“,”这征人的心声。

【答案】枯藤老树昏鸦;遥怜故园菊;思而不学则殆;却话巴山夜雨时;刑天舞干戚;尚思为国戍轮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3.古诗文名句填空。

(1)荷风送香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2)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4),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5)谭嗣同《潼关》中表达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情感的句子是:,。

(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7)思乡恋亲是中国古代诗词常见的题材,请写出本册教材中相关的连续两句:,。

古诗复习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古诗复习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一、原文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答案】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解析】全诗的诗眼极有可能在诗歌的题目当中。

2.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答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解析】理解诗句,可以翻译诗句,分析特别的字词,以及表达的情感。

尽量把自己分析出来的内容写全面。

3、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

显示了在茫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罗万象的气势,表达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解析】先思考运用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者写作手法,如动静结合、联想想象、反衬、比喻等),在说说这四句写出了什么内容或表现了什么情感。

5.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参考】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解析】先思考运用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者写作手法,如动静结合、联想想象、反衬、比喻等),在说说这四句写出了什么内容或表现了什么情感。

古诗文默写复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古诗文默写复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复习一、记忆性默写(一)曹操《观沧海》1.水何澹澹,______山岛竦峙____________。

2.______树木丛生____________,百草丰茂。

3.秋风萧瑟,____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

4.日月之行,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_________,若出其里。

(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____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_____________。

(三)王湾《次北固山下》7.潮平两岸阔,______风正一帆悬____________。

8._____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9.乡书何处达?______归雁洛阳边____________。

(四)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0.枯藤老树昏鸦,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

11.夕阳西下,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___________。

(五)《〈论语〉十二章》1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___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1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14.子曰:“_____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可以(可以凭借)为师矣。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__。

”16.子曰:“知之(代词,代指学问学问或知识)者不如好之者,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_____。

”17.子曰:“三人行,_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

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复习》课件
比的修辞, 将古人的悲秋与诗人自己颂秋作对比, 突出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
3、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中的“排”字。
“排”是“推开”的意思,写出了鹤冲破云 层,凌空而上,表达了诗人奋发向上的进取 精神。
4、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无题》也是他所写,
主题
本诗描写了秋雨连绵的巴山夜 景,抒发了诗人思念妻子,盼望重逢
的强烈愿望。
1、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涨”字。
“涨”字既写出了水满秋池的夜雨景象,又写出了诗 人的愁思深重,表达了诗人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思念的 情感波涛汹涌。
2、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秋。
雄伟的是__造__化___钟__神__秀__,__阴__阳__割__昏__晓____
3、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是 __会__当__凌__绝__顶_,__一__览__众__山_小______________ 4、全诗歌紧扣题目中的__望__字展开,赞美 了泰山的_高__大__雄__伟__的气势和_神__奇__秀__丽__的 景色。
4、送别的诗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被贬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唐,韩愈。
名句默写
1、交代了诗人被贬缘由的是
____________一__封__朝_奏__九__重__天__,_夕__贬__潮__州__路_八_ 千。
对比。 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 表现了诗人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
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精神?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填空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填空

古诗文默写复习专题1.《观沧海》①曹操《观沧海》一诗中,统领全诗的句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②曹操《观沧海》诗中描写想象的句子是/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勾勒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③《观沧海》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④《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③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集中抒写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①《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是/描写江上景色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②《次北固山下》一诗的尾联是/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作者急迫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最能突出地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③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的句子/运用对偶的名句是/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春已呈现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④《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既写景又蕴涵自然理趣的诗句是/给明月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天净沙·秋思》①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②《天净沙·秋思》中的语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面烘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题】复习题卷附答案详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题】复习题卷附答案详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题】复习题(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所展现的画面。

(2分)海岛上树木繁茂,各色花草郁郁葱葱,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涌起滔天的波浪,汹涌起伏。

2.这首诗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2分)表现了作者虽年老而又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襟。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诗人忧愁、无奈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2.请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简要赏析(2分)将我的怀念之心托付给多情的明月,让它随风伴送你一直到被贬的偏远之地吧。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情趣,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忧愁、无奈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分)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齐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2.“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作简要赏析。

(2分)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新旧更替是自然规律,旧事物孕育新事物,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思念故乡。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背诵(中考复习必背)

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背诵(中考复习必背)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古诗文默写:七上1.辨明名句(篇)的特征,抓住复习重点一般能成为名句(篇)的文句,往往具有以下特点:(1)巧用修辞,意蕴深刻。

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寓含哲理,令人深思。

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情感积极,警策励志。

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凡是有以上特点之一的名句(篇)均是中考复习的重点。

2.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诵读对于学生学习诗词来说,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句意,理解文意。

反过来能“见义知句”。

3.归纳积累就是将相关的诗文名句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类整理。

如“送别类、怀乡类、爱国类、理想类、描写类(花鸟树木、山水雨雪、春夏秋冬等)”。

并把它们做成卡片,便于比较记忆。

4.联想积累借助类比、联想的方式积累名句。

要求大脑中有“名句意识”:看到一个派别就联想到相应作家的名句;看到某个作家,就联想到他写过的名句;看到某篇文章、某首诗词的题目,就联想到里面的名句;看到一个名句,就联想到和它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名句。

例如:由范仲淹就能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看见《游山西村》就能想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造句积累自己平时可以仿照中考题“理解型默写”的要求设置情境,运用名句写一个文段,把与内容、情感、思想相关的名句组织进去,这样既形成了系统,又灵活运用了知识。

一、《观沧海》(曹操)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水何澹澹,山岛辣峙。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观沧海》中统领全篇,点明地点和观察对象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7.《观沧海》中描写大海动荡、山岛高耸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8.《观沧海)中描绘草木生机勃勃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古诗词知识点整理归纳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古诗词知识点整理归纳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古诗词知识点整理归纳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古诗词知识点整理归纳1、《观沧海》曹操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次北固山下》王湾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感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归期难料的感情。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全册课外古诗词默写(含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全册课外古诗词默写(含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七年级全册课外古诗词默写(含解析)上册主要内容:《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秋词(其一)》《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潼关》一、直接性默写1.,思君不见下渝州。

2.峨眉山月半轮秋,。

3. ,崔九堂前几度闻。

4.强欲登高去,。

5.回乐烽前沙似雪,。

6.不知何处吹芦管,。

7.晴空一鹤排云上,。

8.君问归期未有期,。

9.僵卧孤村不自哀,。

10.终古高云簇此城,。

【答案】1.夜发清溪向三峡 2.影入平羌江水流 3.岐王宅里寻常见 4.无人送酒来5.受降城外月如霜6.一夜征人尽望乡7.便引诗情到碧霄8.巴山夜雨涨秋池9.尚思为国戍轮台 10.秋风吹散马蹄声【解析】注意错别字二、理解性默写1.《峨眉山月歌》一诗中写诗人离友人愈远愈加思念的诗句是: ,。

2.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慨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诗句是: ,。

3.《江南逢李龟年》中的“,。

”两句,虽然是诗人杜甫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所见所闻的情景,但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4.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

5.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

”两句,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

6.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登城所见到的月下景色的句子是: ,。

7.古诗词中,诗人们往往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

”两句中,借大雁抒发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

”两句中,借夕阳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

”两句中,借芦笛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必背古诗文汇总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必背古诗文汇总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01 观沧海(曹操)【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观沧海》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诗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

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注释与主旨】-完整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注释与主旨】-完整

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注释与主旨】(最完整)1、《古代诗歌四首》(课内)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渤海。

(6)何:多么。

(7)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8)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耸立。

竦:通“耸”,高。

峙,挺立。

(9)萧瑟(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

(14)幸:庆幸。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歌以咏志)。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

咏:歌吟。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主旨】本诗通过描写大好河山的壮丽风光,体现了诗人博大浩瀚的情怀以及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到、往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 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 四杰之首。
这首诗描写了送别友人的场景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真 挚感情,又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 豁达心胸。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两次出现“巴山夜雨”,请简析。
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次实写,交代了巴 山环境,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第二次虚写,写想象 中重逢的画面,营造了温馨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 妻子强烈的思念之情。
本诗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
借月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
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对比。 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 表现了诗人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
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精神?
“欲为”、“肯将”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一份忠心,诗人在 年老又被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无怨无悔、甘 愿奉献的精神。
3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一语双关。云横秦岭、雪拥蓝关,“马不 前”其实是人不前,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 治气候恶劣。 借景抒情,“横”、“拥”两字生动形象 地描绘了自己被贬途中大雪挡路、马难前行 的艰苦情景,景物描写中显露出英雄失路之 悲,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前途渺茫的愁苦之 情。
人的思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和对 友人的关切之情。
本诗通过描写泰山的高大雄伟和神奇秀 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表 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豪迈气概。
1、本诗歌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 天耸立的诗句是
__岱__宗__夫__如__何__,__齐__鲁___青__未__了____________
5、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为何只写 冲天而上的鹤?
刘禹锡借冲天而上的鹤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在 逆境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6、诗人借鹤表达出对秋的不同态度,请你写 出本诗中鹤的形象和对人生态度的理解。
①鹤的形象:在秋日的晴空里,一只鹤冲破云 层,凌空直上。 ②人生态度:体现了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人 生态度。
4、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 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1、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象征离散漂泊,"子规哀啼"象征离别之痛, 描绘了一幅柳絮飘飞,杜鹃哀啼的景象,渲染了 暮春时节凄凉哀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愁苦的心 情。
2、简析“过五溪”的表达效果。
“过五溪”说明被贬之远,路途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 被贬的同情。
3、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运西用拟”人。的修辞,将明月人格化,托明月带去对友
3、本诗的主旨,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考题
1、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笼”字。
笼,即笼罩,将烟、水、月、沙四景物融在一起, 准确地描绘了一幅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渲染出凄 冷、迷蒙的氛围,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谁?
2、运用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神奇秀丽、高大
雄伟的是__造__化___钟__神__秀__,__阴__阳__割__昏__晓____
3、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是
__会__当__凌__绝__顶_,__一__览__众__山_小______________ 4、全诗歌紧扣题目中的__望__字展开,赞美 了泰山的_高__大__雄__伟__的气势和_神__奇__秀__丽__的 景色。
表达了诗人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思念的情感波涛汹涌。
3、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运用拟人的修辞。“争”、“啄”二字准确描绘了 一幅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动态场景。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早春的勃勃生机。 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运用拟人的修辞,虚实结合。“钟”字将大 自然人格化,写出大自然偏爱泰山;“割” 字将山南山北的天色分为一明一暗。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 伟。 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1、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辅 ”和“望”。
“辅”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 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接起来,表达了 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为下文分别时乐观积极的态度 作铺垫。
2、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对偶、夸张。 这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蕴含了深刻哲理:真挚的友谊可 以跨越时空,缩短距离。 这两句一改送别诗的悲伤之情,以积极乐观的感情基调成为 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名句。
1、本诗中气势宏伟,为下文抒情奠定感情基 调的是___城__阙__辅__三_秦_,__风_烟_望__五_津________。
2、诗中常常用来安慰友人,道出千百年来人 们心声的是__海__内__存_知__己__,__天__涯_若__比__邻____。
3、诗中体现诗人与友人友谊深厚的句子是
____海__内__存__知__己__,__天__涯__若__比__邻______。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字牧之。
名句默写
1、本诗中写秦淮河特有夜景的是
__烟_笼__寒__水__月__笼_沙__,__夜__泊__秦_淮__近___酒_家____。
2、本诗中抨击统治者荒淫误国、不理朝政的
是__商_女__不__知_亡__国_恨__,__隔__江_犹__唱__后_庭__花___。
5、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运用拟人的修辞,虚实结合,“钟”字将大自 然人格化,写出大自然偏爱泰山;“割”字将 山南山北的天色分为一明一暗, 这两句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 大雄伟,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6、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句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诗 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豪情壮志。
度。
1、诗中哪个词最能形容飞来峰和千寻塔的高 ?
见日升
2、浮云指什么?
眼前的困难、挫折。
3、理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这两句蕴含了一个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表 达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为实现自己的政治 理想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4、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有?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诗复习
古诗复习——赏析字词
1、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笼”。 笼,即笼罩。 笼字将烟、水、月、沙四景物融在一起,描绘 了一幅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 渲染出凄冷、迷蒙的氛围,奠定了全诗伤感的 基调。 “2、涨赏”即析涨“满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涨”。
涨字既写出了水满秋池的夜雨景象,又写出了诗人 的愁思深重。
表达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为实现自 己的政治理想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3、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句蕴含了一个哲理:不怕困难、敢于攀 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表达了诗人渴望登上顶峰的愿望,以及不畏 艰险,勇于攀登的豪迈气概。
主题
本诗描写了秋雨连绵的巴山夜 景,抒发了诗人思念妻子,盼望重逢
3、无为_不_要__,_无_须_,表达了___诗__人_乐_观__旷_达_的__情_感__
4、送别的诗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被贬
名句默写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考题
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 “朝”和“夕”、“九重天”、“路八千”运用哪种 表现手法?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心情?
考题
5、描绘“斜晖脉脉水悠悠”的画面。
夕阳的余晖斜映在水面上,清水悠悠而逝,人不见,景依旧。
6、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
这一句借景抒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夕阳人格化,生动 形象的写出女子的相思之苦,表达了女子的愁苦之情。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感受, 蕴含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抒
发了诗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人生态
醉生梦死的封建统治者。
3、赏析“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犹”字。
“犹”字形象地写出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 为重,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 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 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 虑。
4、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两句表面写歌女不知亡国,实际抨击封建统 治者不顾国难,只顾自己享乐,表达了诗人忧 国忧民的情感。
的强烈愿望。
1、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涨”字。
“涨”字既写出了水满秋池的夜雨景象,又写出了诗 人的愁思深重,表达了诗人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思念的 情感波涛汹涌。
2、赏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秋。
“秋”字运用环境描写,点明季节,渲染了凄凉 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愁苦的心情。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由 当前_离_别__愁_苦_____激发对未来相聚欢乐的憧憬 ____________漂_泊__异_乡_,_,盼望抒归发期了的感诗伤人
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 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 洲。
《梦江南》词牌名。 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词人。 “花间词派”鼻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