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 45、刘掞传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刘宠素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刘宠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
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
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氏所爱。
母疾,弃官去。
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
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征为将作大匠。
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
宠劳之日:“父老何自苦?”对日:“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竞夕,民不得安。
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年老曹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
故自扶奉送。
”宠日:“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转为宗正、大鸿胪。
延嘉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
顷之,拜将作大匠,复为宗正。
建宁元年,代王畅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
二年,以日食策①免,归乡里。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准约省素,家无货积。
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日:“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也。
”宠无言而去。
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后汉书·刘宠传》)[注释]①策:古时用于计算的小筹,常用于卜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孙家焉家:安家。
B.乃轻服遁归遁:逃回去。
C.或狗吠竟夕竟:整个。
D.频迁司徒、太尉频:接连。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以仁惠为吏民所爱②人赍百钱以送宠③二年,以日食策免④整顿洒埽,以待刘公A.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 B.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C.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 D.①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禁察非法,郡中大化非法:不法行为。
B.自明府下车以来下车:到任。
C.乃有自首不入市井者市井:城镇。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明史宋濂传》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明史宋濂传》含答案(2022春·辽宁·高二学业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会其怒,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5.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者出,未辞.也辞:告辞B.沛公则置.车骑置:放弃C.沛公不胜.杯杓胜:超过D.沛公安.在安:哪里6.下列句子中,不属于沛公言行的一项是()A.乃令张良留谢。
B.大王来何操?C.公为我献之。
D.立诛杀曹无伤。
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此时项王召沛公回来是想杀掉沛公。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樊哙认为此刻形势危急,不用告辞。
C.“道芷阳间行”“度我至军中”等处体现沛公小心谨慎欲迅速脱离险境的想法。
D.“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一连串动作显示亚父对沛公逃脱愤恨不已。
参考答案:5.C 6.B 7.A【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刘安世,字器之素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刘安世,字器之。
父航,终太仆卿。
(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已之要。
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
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
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
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
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
脱有触忤,祸谴立至。
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
”于是受命。
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
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
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
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
年既老,群贤调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
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
吾欲为元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
”还其书不答。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注:元,宋哲宗年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安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咨.尽心行已之要咨:询问。
B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迁:升官。
C初除.谏官,未拜命除:免职。
D啖.以即大用啖:利诱。
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A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B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C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D梁师成用事..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是()光教以诚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啖以即大用或师焉,或不焉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安世忠孝正直的一组是()①登进士第,不就选②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③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刘健素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X 健X健字希贤,某某人。
健少端重,与同邑净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氏之传。
举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
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成化初,修《英宗实录》。
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重。
清宁宫灾,太监李广有罪自杀。
健与李东阳、谢迁疏言:“帝王未有不遇灾而惧者,向来奸佞荧惑圣听,贿赂公行,赏罚失当,灾异之积正此之由。
今幸元恶丧(1),圣心开悟,而余匿未除,宿弊未革。
伏愿奋发励精,进贤黜奸,明示赏罚,凡所当行,断不在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
〞帝方嘉其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词额。
健等力谏,仅寝祠额。
南北言官司指陈时政,频有所论劾,一切皆不问。
国子生江璐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帝慰留健,而下瑢于狱。
二人力救得释。
十三年四月,某某告警,京师戒严。
兵部请甄别京营诸将,帝召镇远侯顾溥督团营。
时帝视朝颇晏②,健等以为言,颔之而已。
十四年秋,帝以军兴缺饷,屡下廷谇③。
健等言:“天下之财,其生也有限。
今光禄岁供赠数十倍数,诸方织作务为新巧,斋谯日费钜万。
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
而内府取入,动四五十万。
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亦数千万计。
土木日兴,科敛不已,传奉薪,内府工匠之饩廪④,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今某某、辽东边患方殷,湖广、某某军旅继功,不知何以应之?望陛下绝无举之贯,躬行节俭,为中外倡,而今群臣得毕献其诚,讲求革弊之策,天下幸甚。
〞明年四月,以灾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谯、公赏罚数事。
及冬,某某、凤阳大水,廷臣多上言时务,久之不下。
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
帝皆嘉纳。
(《宋史·X健传》)[注释]①殄丧:灭亡。
殄:灭绝。
②晏:晚,迟。
③廷谇:当廷斥责。
谇,斥责。
④饩禀:古代月给的薪资。
1.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B.更因循,以贻后悔。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 拙效传素材

拙效传(明)袁宏道①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
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
古记之矣。
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
冬即余仆也。
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
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
时年已四十余。
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
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
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
冬伛偻突②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
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
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
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
少役于伯修③。
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
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
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
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
家严大喜,急引至舍。
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
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
饼价贵,未可市也。
”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
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
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
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
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
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
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
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
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①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
②突:烟囱。
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1.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过:经过B.一日至比.舍,犬逐之比:邻近C.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坐:因为D.主者谅.其无他谅:原谅2.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而四拙以.无过B.其.狡狯者,相继逐去唯恐其.失所也C.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戚尝刈薪,跪而.缚之D.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与.诸门隶嬉游半载3.从文中下列事件的前因后果看,能体现作者或其家人对拙仆们关爱的事件是(3分)①冬仆迷路②冬仆饮酒③冬仆推门④东仆市饼⑤戚仆缚薪⑥奎仆市帽A.③⑤B.②⑥C.①②④D.①⑤⑥4.下列对这篇文章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冬这个仆人很健忘,他随作者到燕京,与门隶们玩耍,有时人们问他的姓名他都回答不上来。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刘宰素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X宰,字平国,金坛人。
绍熙元年举进士,调江宁尉。
江宁巫风为盛,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往往改业为农。
有持妖术者,皆禁绝之。
岁旱,遵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
书其坐右曰:“毋轻出文引,毋轻事棰楚。
〞缘事出郊,与吏卒同蔬食水饮。
去官,惟箧藏主簿赵师秀酬倡诗而已。
授泰兴令,邻邑有租牛县境者,租户于主有连姻,因丧会,窃券而逃。
它日主之子征其租,那么曰牛鬻久矣。
子累年讼于官,无券可质,官又以异县置不问。
诉于宰,宰乃召二丐者劳而语之故,托以它事系狱。
讯之,丐者自诡盗牛以卖,遣诣其所验视。
租户曰:“吾牛因某氏所租。
〞丐者辞益力,因出券示之,相持以来,盗券者怃然,为归牛与租。
富室亡金钗,惟二仆妇在,置之有司,咸以为冤。
命各持一芦,曰:“非盗钗者,诘晨芦当自假设;果盗,那么长于今二寸。
〞明旦视之,一自假设,一去其芦二寸矣,即讯之,果伏其罪。
有姑诉妇不养者二,召二妇并姑置一室,或饷其妇而不及姑,徐伺之,一妇每以己馔馈姑,姑犹呵之,其一反之。
如是累日,遂得其情。
宰刚大正直,明敏仁恕,施惠乡邦。
置义仓,创义役,三为粥以与饿者,自冬徂夏,日食凡万余人。
某无田可耕,某无庐可居,某之子女长矣而未昏嫁,皆汲汲经理,如己实任其责。
桥有病涉,路有险阻,虽巨役必捐赀先倡而程其事。
凡利于乡人者,无不为也。
(《宋史》)1.对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因丧会,窃券.而逃券:契据B.徐伺.之,一妇每以己馔馈姑伺:侍候C.宰下令保伍互相纠察..纠察:检举监督D.皆汲汲经理..经理:处理操办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果盗,那么长于.今二寸②师不必贤于.弟子B.①一妇每以.己馔馈姑②以.勇气闻于诸侯C.①或饷其妇而.不及姑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①因.出券示之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X宰任江宁县尉时,为治理地方上盛行的巫术之风,采取有力手段,严厉禁止,使民风渐变,原来做巫祝的人也大都改行务农了。
2023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三语文9月月考文言文:刘晏传与杏花书屋记(字词梳理+全文翻译+答案解析)

刘晏传(字词梳理+全文翻译)①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
玄宗封泰山,晏始八岁,献颂行在(xíng zài,也称行在所,有三重含义。
一是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二是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三是走在),帝奇(对...感到惊奇)其幼,命宰相张说试(测试)之,说曰:“国瑞(国家的祥瑞)也。
”即授太子正字,号神童,名震一时。
刘晏,字士安,是曹州南华县人。
唐玄宗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时,刘晏才八岁,他到皇帝的临时住处献上颂文,皇帝对他年幼能文感到惊奇,皇上命令宰相张说去测试他,张说说刘晏是国家的祥瑞。
当即封他为太子正字,号神童,名声震动一时。
②天宝中,累迁(多次升迁)夏县令,未尝督赋,而输(交出;献纳)无逋(拖欠)期,举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
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
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补温县令。
所至有惠利可纪,民皆刻石以传。
再迁侍御史。
天宝年间,多次升官后任夏县县令,没有督缴过赋税,但赋税的缴纳没有违期的。
考中贤良方正科,补任温县县令,所到之处都有惠政可供记载,百姓都刻碑传颂。
两次升迁担任侍御史。
③禄山乱,避地襄阳。
永王璘署(任命)晏右职(重要的职位;武职),固辞。
晏至吴郡而璘反,乃与采访使李希言谋拒(抵御)之。
希言假(请求)晏守余杭,会战不利,走(逃跑)依晏。
晏为陈可守计,因(于是)发义兵坚壁。
会王败/欲转略州县/闻晏有备/遂自晋陵西走。
终不言功。
安禄山叛乱,他避乱到襄阳。
永王璘任命刘晏为高官,他坚决推辞了。
刘晏到吴郡遇璘反叛,就和采访使李希言谋划抵御他。
李希言请刘晏守余杭,他战败后,逃来依靠刘晏。
刘晏告诉他可以守御的办法,于是召募义军坚守营垒。
后来永王璘战败,想回头攻占各州县,听说刘晏有防备,就从晋陵西逃。
刘晏从不谈自己的功劳。
④代宗立,复为京兆尹、户部侍郎。
晏以户部让颜真卿,改国子祭酒。
又以京兆让严武。
即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如故。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26、程昱传精品素材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26、程昱传精品素材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26、程昱传精品素材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
长八尺三寸,美须髯。
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
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
此不过欲虏掠财物,非有坚甲利兵攻守之志也。
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还求令,共坚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
〞房等以为然。
吏民不肯从,曰:“贼在西,但有东耳.〞昱谓房等:“愚民不可计事。
〞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大呼言“贼已至〞,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求得县令,遂共城守。
度等来攻城,不能下,欲去。
昱率吏民开城门急击之,度等破走。
东阿由此得全.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
是时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
后绍与瓒有隙。
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
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
吾定绍,将加兵于岱。
〞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白岱:“程昱有谋,能断大事。
〞岱乃召见昱,问计,昱曰:“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於越以救溺子之说也。
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
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
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
〞岱从之.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刘岱为黄巾所杀。
太祖临兖州,辟昱.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
太祖与语,说之,以昱守寿张令。
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
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
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氾嶷取范,吏民皆恐。
彧谓昱曰:“今兖州反,唯有此三城。
宫等以重兵临之,非有以深结其心,三城必动。
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殆可!〞昱乃归,过范,说其令靳允曰:“闻吕布执君母弟妻子,孝子诚不可为心!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详择也。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新五代史_梁书_刘掞传.doc

2021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新五代史·梁书·刘掞传刘掞,密州安丘人也。
少事青州王敬武。
敬武卒,子师范立。
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师范表掞登州刺史,以为行军司马。
梁太祖西攻凤翔,师范乘梁虚,阴遣人分袭梁诸州县,它遣者谋多漏泄,事不成。
独掞素好兵书,有机略。
是时,梁已破朱瑾等,悉有兖、郓,以葛从周为兖州节度使,从周将兵在外,掞乃使人负油鬻城中,悉视城中虚实出入之所。
油者得罗城下水窦可入,掞乃以步兵五百从水窦袭破之,徙从周家属外第,亲拜其母,抚之甚有恩礼。
太祖已出昭宗于凤翔,引兵东还,遣朱友宁攻师范、从周攻掞。
掞以版舆置从周母城上,母呼从周曰:“刘将军待我甚厚,无异于汝。
人臣各为其主,汝可察之!〞从周为之缓攻。
掞乃悉简妇人及民之老疾缺乏当敌者出之,独与少壮者同辛苦,分衣食,坚守以待。
外援不至,人心颇离,守陴者多逸。
师范兵已屈,从周以祸福谕掞,掞报曰:“俟吾主降,即以城还梁。
〞师范败,降梁,掞乃亦降。
太祖即位,累迁左龙武统军。
刘知俊叛,陷长安,太祖遣掞与牛存节讨之,知俊走凤翔,太祖乃以长安为永平军,拜掞节度使。
末帝即位,领镇南军节度使,为开封尹。
兖州张万进反,拜掞兖州安抚制置使。
万进败死,乃拜掞泰宁军节度使。
朱友谦叛,陷同州,末帝以掞为河东道招讨使,行次陕州,掞为书以招友谦,友谦不报,留月余待之。
尹皓、段凝等素恶掞,乃谮之,以为掞与友谦亲家,故其逗留以养贼。
已而掞兵数败,乃罢掞归洛阳,鸩杀之,年六十四,赠中书令。
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B.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C.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D.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外第,指大户人家正宅外的宅邸,也指帝王后妃家住宅。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刘宽素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X 宽X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
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
宽无所言,下驾步归。
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惭负长者,随所刑罪。
〞宽日:“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某某太守。
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事有功善,推之自下。
灾异或见,引躬克责。
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
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
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
宽尝于坐被酒睡状。
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日:“臣不敢醉,但任重贵大,忧心如醉。
〞帝重其言。
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
客不堪之,骂日:“畜产。
〞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
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
〞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
婢遽收之。
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日:“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
海内称为长者。
(《后汉书·卓鲁魏X列传第十五》)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州里服其不校校:计较。
B.灾异或见,引躬克责躬:自身。
C.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化:风俗人心的变化。
D.其性度如此度:推测。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故吾惧其死也②昔其用武而不终也B.①认者得牛而还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①惭负长者,随所刑罪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D.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②而从六国破亡之言3.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宽无所言,下驾步归。
②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③宽尝于坐被酒睡状。
④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
4.“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事物有同类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B.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道歉呢?C.事物有同类的,事情也容易有错误,劳累你发现了就归还,为什么还要道歉呢?D.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发现了就归还。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颜衎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颜衎素材颜衎,字祖德,兖洲曲阜人。
自言兖国四十五孙。
少苦学,治《左氏春秋》。
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薄,以治行闻。
再调临济令。
临济多淫祠,有针姑庙者,里人奉之尤笃。
衎至,即焚其庙。
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
符习初镇天平,习,武臣之廉慎者,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
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习遽召衎苔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
成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
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末几。
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
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
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
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今以家财十万余上进。
晋祖嘉之,归功于衎。
知温子彦儒授沂州刺史,衎拜殿中侍御史。
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史、检校左庶子,知州事。
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瘅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
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连使促召至厥,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
望放臣还,逐其私养。
”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
”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
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
丁父忧,哀毁甚。
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
末几,复出为天平军节度副使。
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
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
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矢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
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
非奉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
“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
复有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
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起母东归。
汉乾祐末,丁忧。
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赴厥,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
2021春考语文卷解析及解题指导(《刘铎传》《见苏仁仲提举书》全文翻译)

2021春考语文卷解析及解题指导(答案)(答卷顺序作有变动)(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踩星星的孩子大冬瓜最终掉落下来,稳稳当当落在背篓里。
小女孩嬉嬉的笑着,自觉得做了件最了不起的事。
小男孩说:“你爸爸可能还想让冬瓜长大些,你要挨骂。
”小女孩说:”才不,爸爸会很高兴,他最喜欢我了,给我讲大笨熊的故事。
”小女孩蹲下,两条手臂伸进背篓背带,往小肩膀上一套,艰难的直起腰来,口中说着:“好重的大冬瓜。
”试了好几次,没能背得动。
,小男孩说:我力气比你大,我替你背。
小女孩说:“不准。
”继续努力着站起。
当太阳西去的余辉洒在小女孩身上时,背篓被背起来了。
小女孩一张小小的脸上累出了细微的汗,却嘿嘿的笑了起来。
小女孩开始走,一步,再一步,又一步,每步都走得歪歪斜斜,像她爷爷醉酒时的样子。
小女孩念着“一、二、三……”佝偻着背,眼睛盯着小路,两只小手护着背篓背带,不忘对小男孩说:“快点跟上,这是你唯一比我走得快的机会。
”小男孩不服气地噘着嘴,不着声。
用平时可走三倍路的时间走了一段路,小男孩说:“天快黑了。
”小女孩说:“有月亮。
”小男孩说:“月亮不照路。
”小女孩说:“就照!”小男孩说:“晚了要挨揍。
”小女孩说:“你们村又没竹子。
”在下一个小坎的时候,小女孩脚软了一下,差点摔倒。
小男孩说:“我力气比你大,我替你背。
”小女孩说:“不准!”走到小河边时,小男孩和小女孩低着走路的头,看到了河里的星星,随着水的流动,一闪一闪的,一晃一晃的。
小河有供人渡河的石墩,小男孩说:“小心踩,莫要摔河里。
”小女孩说:“我要踩星星。
”小脚在地上蹭了几下,鞋子就蹭掉了,“给我拿鞋。
”小男孩咕囔几下,却找不到反驳的话,嘟嘟嘴,把小女孩的鞋子提在手上。
大冬瓜和小女孩的身子一样大。
加上背篓,遮住了小女孩的身子。
脚没被遮住,星星也没被遮住,于是星星被小小的脚丫子踩得粉碎,清凉的河水渐起来,又落下。
落下后,被踩碎的星星又出现,晃啊晃的。
过河处的河水浅,还没及膝盖。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刘秉忠,字仲晦素材

刘秉忠,字仲晦。
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
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
十七,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养其亲。
后弃而隐武安山中。
久之,天宁虚照禅师遣徒招致为僧。
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邀与俱行。
既入见,应对称旨,屡承顾问。
论天下事如指诸掌。
世祖大爱之。
后数岁,奔父丧,赐金百两为葬具,仍遣使送至邢州。
服除.,复被召,奉旨还和林。
上书数千百言,世祖嘉纳焉。
癸丑,从世祖征大理。
明年,征云南。
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
己未,从伐宋,复以云南所言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问以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旧典,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条列以闻。
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
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
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
燕闲顾问,辄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
至元初,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
继升为上都,而以燕为中都。
四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
八年,奏建国号曰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
他如颁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
十一年,扈从至上都。
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
秉忠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而斋居蔬食,终日淡然,不异平昔。
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
有文集十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志气英爽不羁.羁:拘束B.服除.,复被召,奉旨还和林除:去掉C.帝宠任愈隆.隆:高贵D.凡所甄.拔,后悉为名臣甄:鉴别答案 C2.下列各句全都表现刘秉忠被元世祖“宠任”的一组是()①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②于是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③言无不听④继升为上都,而以燕为中都⑤皆自秉忠发之,为一代成宪⑥有文集十卷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答案B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秉忠年少时很聪颖好学,青年时曾当过一段僧人,这些都对他日后辅佐元世祖有一定的影响。
刘弘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刘弘传文言文阅读答案1.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王复,字初阳,固安人。
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
授予刑科给事中。
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
提升为通政参议。
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
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
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
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
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
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
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
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
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
”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西的边疆守备。
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东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萦绕二千多里。
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
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
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
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
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
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
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
”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改派王复到工部。
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
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
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
皇帝都不许可。
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
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
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
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十篇

高三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十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6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
家本寒微,少为州吏。
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
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
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
余人不可信也。
”又与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
唯正与直,愿君自勉。
”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
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
”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齐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
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
’’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
”天保初,清河王高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
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
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
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
寻以病卒。
(《北齐书·孟业传》)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业以细微,伏事节下细微:细致周到。
B.宁可损败清风清风:清廉的风气。
C.唯有孟业,宜铨举之铨举:选拔推荐。
D.唯知自修,无他长也自修:自我修养。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②寻以.病卒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
”④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A.两个“以”相同,两个“乃”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乃”不同C.两个“以”不同,两个‘乃”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乃”也不同3.下列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元韶)典签。
刘宣苦读成才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刘宣苦读成才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刘宣苦读成才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刘宣苦读成才》,完成1一3题。
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会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未几,发解及第③。
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孺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
②刘公宣:即刘宣。
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
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是他。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以语使(告诉)
B.讶其文(感到惊奇)
C.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
D.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他)日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起初不知道。
3.(1)刘宣:苦读成才。
(2)卫使:爱惜人才。
(3)刘铉:慧眼识才。
古文素材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素材合集

古文素材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素材合集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古代人物篇!满分必备!《鸿门宴》●【素材点金】1.在鸿门宴上,刘邦对项羽不辞而别。
在我们看来,刘邦礼节上也许不够周全,但是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刘邦的行为是明智的。
在当时那样一种危机四伏的情形之下,任何的犹豫和迟疑都会招来杀身之祸。
成大事者其志不在小,将目标放远,从大局着眼,不拘小节,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适用话题: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鸿门宴上项羽要是能够审时度势、当机立断,趁机杀掉刘邦,后来的历史恐怕会得以改写。
但是优柔寡断、缺乏远见的项羽一再错失良机,让刘邦趁机溜走,后来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
随着时间在流逝,人们也许不记得孰是孰非,但人们会记住项羽的勇气、豪气和霸气,记住刘邦的谋略和对时机的把握高考语文课本文言文素材梳理▲适用话题:把握机会,就能创造历史;错失良机,就有可能遗憾终身。
●【素材运用】示例1:静夜,月凉如水。
我走在无声的荫荫大道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沉默着。
俯身,我捡起一片落叶。
在斑驳的月影中,我看到身骑白马的刘邦款款走来。
穿越时光,他来到了我的面前。
他沉默却微笑着,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折射出千年前的沉稳。
一桌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面对项羽欲除之而后快的昭昭野心,他隐而不发,只是无言地假意臣服。
青天白日,乌江畔头,他雄姿英发俯瞰着大势已去的西楚霸王。
挥一挥手中的长剑,他在沉默中,向天下宣告是实力让他扼住了强敌的咽喉!没错,成败不是取决于轻视敌人的狂妄之言中,而是决定于金戈铁马无言的运筹帷幄中。
沉默的实力,铸就千年的丰碑。
(2023年北京卷高分作文《沉默的丰碑》)示例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西楚霸王。
刘邦没有他的英勇豪迈,更没有他的儿女情长。
他生前是西楚霸王,死后还是西楚霸王。
面对着“化石哪解语,作草犹可舞”的虞姬,他只能挥泪掩痛。
望着昔日的金戈铁马,在四面楚歌之中一夜崩溃,他泣不成声。
他无语,但仍在拼杀。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晋书 刘弘传》

《晋书刘弘传》刘弘,字和季,沛国人也。
起家太子门大夫,累迁宁朔将军、监幽州诸军事,甚有威惠,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
以勋德兼茂,封宣城公。
太安中,张昌作乱,弘率前将军赵骧等讨昌,自方城至宛、新野,所向皆平。
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
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
弘表曰:“盖崇化莫若贵德,则所以济屯,故太土立德,其次立功也。
顷者多难,淳朴弥凋,臣辄以征士伍朝补零陵太守,庶以惩波荡之弊,养退让之操。
臣以不武,前退于宛,陶侃、皮初戮力致讨,荡灭奸凶,若不超拔,无以劝徇功之士,慰熊罴之志。
”朝廷以初虽有功,襄阳又是名郡,名器宜慎,不可授初,乃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余并从之。
陟,弘之婿也。
弘下教曰:“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
诏听之。
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
弘尝夜起,闻城上持更者叹声甚苦,遂呼省之。
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
弘悯之,乃谪罚主者,遂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
益州刺史罗尚为李特所败,遣使告急,请粮。
弘移书赡给,而州府纲纪以运道悬远,文武匮乏,欲以零陵一运米五千斛与尚。
弘曰:“诸君未之思耳。
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则无西顾之忧矣。
”遂以零陵米三万斛给之。
尚赖以自固。
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
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或有间侃者,侃遣子及兄子为质,弘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
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大丈夫乎!”陈敏竟不敢窥境。
永兴三年,诏进号车骑将军。
弘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
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
”弘卒于襄阳。
士女嗟痛,若丧所亲矣。
(选自《晋书·刘弘传》)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荆部守宰多阙.阙:空缺B.庶以惩.波荡之弊惩:阻止C.无以劝徇.功之士徇:追求D.遂呼省.之省:反省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臣辄以.征士伍朝补零陵太守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B.弘悯之,乃.谪罚主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遂呼省之.愿大王少假借之.D.侃与.敏同郡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刘掞传(原文)
刘掞,密州安丘人也。
少事青州王敬武。
敬武卒,子师范立。
棣州刺史张蟾叛,师范遣指挥使卢洪讨蟾,洪亦叛。
师范伪为好辞召洪,洪至,迎于郊外,命掞斩之座上,因使掞攻张蟾,破之。
师范表掞登州刺史,以为行军司马。
梁太祖西攻凤翔,师范乘梁虚,阴遣人分袭梁诸州县,它遣者谋多漏泄,事不成。
独掞素好兵书,有机略。
是时,梁已破朱瑾等,悉有兖、郓,以葛从周为兖州节度使,从周将兵在外,掞乃使人负油鬻城中,悉视城中虚实出入之所。
油者得罗城下水窦可入,掞乃以步兵五百从水窦袭破之,徙从周家属外第,亲拜其母,抚之甚有恩礼。
太祖已出昭宗于凤翔,引兵东还,遣朱友宁攻师范、从周攻掞。
掞以版舆置从周母城上,母呼从周曰:“刘将军待我甚厚,无异于汝。
人臣各为其主,汝可察之!”从周为之缓攻。
掞乃悉简妇人及民之老疾不足当敌者出之,独与少壮者同辛苦,分衣食,坚守以待。
外援不至,人心颇离,副使王彦温逾城而奔,守陴者多逸。
掞乃遣人阳语彦温曰:“副使勿多以人出,非吾素遣者,皆勿以行。
”又下令城中曰:“吾遣从副使者得出,否者皆族。
”城中皆惑,奔者乃止。
已而梁兵闻之,果疑彦温非实降者,斩之城下,由是城守益坚。
师范兵已屈,从周以祸福谕掞,掞报曰:“俟吾主降,即以城还梁。
”师范败,降梁,掞乃亦降。
从周为具赍装,送掞归梁,掞曰:“降将蒙梁恩不诛,幸矣,敢乘马而衣裘乎!”乃素服乘驴归梁。
太祖赐之冠带,饮之以酒,掞辞以量小,太祖曰:“取兖州,量何大乎?”以为元从都押衙。
是时,太祖已领四镇,将吏皆功臣旧人,掞一旦以降将居其上,及诸将见掞,皆用军礼,掞居自如,太祖益奇之。
太祖即位,累迁左龙武统军。
刘知俊叛,陷长安,太祖遣掞与牛存节讨之,知俊走凤翔,太祖乃以长安为永平军,拜掞节度使。
末帝即位,领镇南军节度使,为开封尹。
杨师厚卒,分相、魏为两镇,末帝恐魏兵乱,遣掞以兵屯于魏县。
魏兵果乱,劫贺德伦降晋。
庄宗入魏,掞以谓晋兵悉从庄宗赴魏,而太原可袭,乃结草为人,执以旗帜,以驴负之往来城上,而潜军出黄泽关袭太原。
晋兵望梁垒旗帜往来,不知其去也,以故不追。
掞至乐平,
遇雨,不克进而旋,急趋临清,争魏积粟,而周德威已先至,掞乃屯于莘县,筑甬道及河以馈军。
久之,末帝以书责掞曰:“阃外之事全付将军,河朔诸州一旦沦没。
今仓储已竭,飞輓不充,将军与国同心,宜思良画!”掞报曰:“晋兵甚锐,未可击,宜待之。
”末帝复遣问掞必胜之策,掞曰:“臣无奇术,请人给米十斛,米尽则敌破矣!”末帝大怒,诮掞曰:“将军蓄米,将疗饥乎?将破敌乎?”乃遣使者监督其军。
掞召诸将谋曰:“主上深居禁中,与白面儿谋,必败人事。
今敌盛,未可轻动,诸君以为如何?”诸将皆欲战,掞乃悉召诸将坐之军门,人以河水一杯饮之,诸将莫测,或饮或辞,掞曰:“一杯之难犹若此,滔滔河流可尽乎?”诸将皆失色。
是时,庄宗在魏,数以劲兵压掞营,掞不肯出,而末帝又数促掞,使出战。
庄宗与诸将谋曰:“刘掞学《六韬》,喜以机变用兵,本欲示弱以袭我,今其见迫,必求速战。
”乃声言归太原,命符存审守魏,阳为西归,而潜兵贝州。
掞果报末帝曰:“晋王西归,魏无备,可击。
”乃以兵万人攻魏城东,庄宗自贝州返趋击之。
掞忽见晋军,惊曰:“晋王在此邪!”兵稍却,追至故元城,庄宗与符存审为两方阵夹之,掞为圆阵以御晋人。
兵再合,掞大败,南奔,自黎阳济河,保滑州。
末帝以为义成军节度使。
明年,河朔皆入于晋,降掞亳州团练使。
兖州张万进反,拜掞兖州安抚制置使。
万进败死,乃拜掞泰宁军节度使。
朱友谦叛,陷同州,末帝以掞为河东道招讨使,行次陕州,掞为书以招友谦,友谦不报,留月余待之。
尹皓、段凝等素恶掞,乃谮之,以为掞与友谦亲家,故其逗留以养贼。
已而掞兵数败,乃罢掞归洛阳,酖杀之,年六十四,赠中书令。
(选自《新五代史》)
45、刘掞传译文
刘掞,密州安丘人。
年少时跟随青州王敬武做事,敬武死,子师范立,棣州刺史张蟾叛变,师范派指挥使卢洪去讨伐,洪也叛变,师范写信假装好言召洪,洪回来,师范到郊外迎接,叫寻阝斩洪于座位上,再派掞攻破张蟾。
师范上表封掞为登州刺史,兼行军司马。
梁太祖西攻凤翔,师范乘虚袭击梁各州县,但消息泄漏,未能成功。
刘掞喜读兵书,有机谋胆略。
那时,梁已破朱瑾等,完全占有兖、郓诸州,用葛从周为兖州节度使,从周统兵在外,掞乃使人扮成卖油郎到城中探看城中虚实及出入路线。
探得城下水洞可入,掞派步兵五百从水洞进去攻占了兖州城,把从周家属迁出来,亲自拜见他母亲,安抚得非常有恩情和礼貌。
昭宗已出凤翔,太祖引兵东还,派朱友宁攻师范,从周攻掞。
掞把版图和从周母亲抬到城上,母呼喊从周说:“刘将军待我很好,和你一样。
人臣各为其主,你要考虑好!”从周只得暂缓进攻。
掞立即动员老弱及妇女等不能作战的人出城去,独与少壮者同甘苦,分衣食,坚守以待。
外援不至,人心离散,副使王彦温翻城墙投降,守城者许多人都逃跑了。
掞派人假装对彦温说:“副使不要多带人出,不是我派遣的,都不要去。
”又在城中下令说:“我派遣跟随副使的人可以去,否则都要灭族。
”城中人迷惑不解,逃奔者才被止住。
不久,梁兵听说了,果然怀疑彦温不是真心投降,在城边将他斩了,因此守城更加坚决。
师范军已投降,从周用祸福劝说掞,掞回答说:“等我主投降,就以城降梁。
”师范战败降梁,掞也降。
从周为他准备资金,准备送他归梁,掞说:“降将蒙梁的大恩不杀已经很幸运了,还敢乘马盛装去吗?”于是穿着朴素的衣服骑着驴子归梁。
太祖赏赐冠带,摆酒宴接待他,掞推辞说自己酒量小,太祖说:“取兖州,为什么量大呢?”派他当元从都押衙。
那时,太祖已领四镇节度使,将吏都是他的功臣旧人,掞以降将居他们之上,到诸将和掞相见时,都用军礼,掞应对很自然,太祖对他更加惊奇。
太祖即帝位,掞累升为左龙武统军。
刘知俊叛变,攻陷长安,太祖派掞和牛存节去讨伐,知俊逃往凤翔,太祖就以长安为永平军,升掞为节度使。
末帝即位,任命他当镇南军节度使,兼开封尹。
杨师厚死,分相州、魏州为两镇,末帝怕魏兵作乱,派掞屯兵魏县,魏兵果然作乱,劫贺德伦降晋。
庄宗入魏,掞认为晋兵都跟随庄宗到魏,太原空虚可袭,就率军秘密地出黄泽关袭击太原。
晋兵看到梁军阵地上旗帜往来,不知道他们是去袭击,所以没追。
掞军到达乐平遇到大雨,不能前进而回师,向临清急行军,争夺魏的粮仓,然而周德威已先到,掞只得屯兵莘县,筑大道至河边以输粮饷。
时间久了,末帝写信责备掞说:“京城以外的事完全托付给将军,河朔诸州一时被敌人占据,现在仓库储存已经空了,希望将军力挽危局,与国同心,应思良策!”掞回信说:“晋兵非常强盛,现在还不能出击,应等待时机。
”末帝又派人问掞必胜之策,掞说:“掞无奇术,请每人给米十斛,米尽敌就破了!”末帝大怒,讽刺掞说:“将军储备粮食,是要治疗饥饿呢?还是要破敌?”于是派使者监督他的军队。
掞召集众将商议说:“主上深居宫禁之中,与书生们谋划,必然失败。
现在敌人强盛,不能轻举妄动,你们认为怎样?”众将都想打仗,掞就召集众将坐在军门上,每人给一杯河水喝,诸将莫测,有的饮水,有的推辞,掞说:“一杯水就如此难饮,滔滔河流能喝得尽吗?”诸将都吃惊失色。
当时,庄宗在魏,多次用劲兵攻掞营,掞不肯出,而末帝又多次催促掞出战。
庄宗与诸将商议说:“刘掞学过六韬,喜欢灵活机动的用兵,本来打算等机会袭击我们,现在被催逼,必然想速战。
”于是到处宣扬要回太原,命令符存审守魏,假装西归,把军队秘密留在贝州。
掞果然报告末帝说:“晋王西归,魏没有准备,可以出击。
”就派兵万人攻魏城东,庄宗从贝州返回夹击他。
掞突然看见晋的大军,惊恐的说:“晋王还在此地呀!”梁兵稍退,晋兵追击到故元城,庄宗与符存审结成两个方阵夹攻,掞摆成圆阵御敌。
双方激战,掞大败南逃,从黎阳过河,保滑州。
末帝任命他当义成军节度使。
第二年,河北都被晋军占据,掞降职当亳州团练使。
兖州张万进谋反,升掞为兖州安抚制置使。
万进失败而死,升掞为泰宁军节度使。
朱友谦叛变,攻陷同州,末帝用掞当河东道招讨使,走到陕州,掞写信招降友谦,友谦不回信,掞等待了一个多月。
尹皓、段凝等人平时对掞不满,就密告他因和友谦是亲家,故意逗留,给敌人留下机会。
后来掞多次战败,就罢免掞官职归洛阳,用毒酒杀死他,终年六十四岁,赠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