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生理学(潘瑞炽第7版)
低渗溶液(低 浓度) 纯水中
V>1
ΨP增大 Ψp= -Ψs
Ψw= Ψs +Ψp Ψw = 0
饱和状态,充分膨胀
V=1.5
高渗溶液(高 浓度) 剧烈蒸腾
失水,质壁分离
V<1
Ψp =0 Ψp <0
Ψw = Ψs Ψw < Ψs
无质壁分离
V<1
(五)植物细胞间水分的移动
移动方向:高水势处流向低水势,直至两处水势差为零
Ψπ= -iCRT
C-溶液浓度;T-绝对温度;R-气体常数;i-解离系数 注:Ψπ大小决定于溶液中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总数。
压力势(ΨP ):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值。 一般情况:正值 质壁分离:零 剧烈蒸腾:负值
重力势(Ψg ):指水分因重力下移与相反力量相等时的力量。 正值 忽略不计
5. 将洋葱表皮浸泡在7%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又自发地 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B) A、细胞液浓度下降 B、尿素分子进入液泡 C、细胞壁受到破坏 D、细胞膜受到破坏 6. 口腔炎发炎,大夫常叫病人用盐水漱口,主要原因(D )? A.盐水清洁,可把口腔内细菌冲走 B.盐水温度低,细胞不易成活 C.Na+在盐水中有消炎作用 D.细菌在较高浓度的盐水中体内失水而难以生存
(2)若细胞的Ψp=- Ψs,将其放入某一溶液中时,则体积不变。
(3)若细胞的Ψw=Ψs,将其放入纯水中,则体积不变。
(1)不完全正确
( 2)不正确
( 3)不正确
3.下列情况会发生渗透作用吸水的是 (C )。
A.干种子萌发时的吸水 B.水从气孔进入外界环境 C.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中 D.玫瑰枝条插入盛有清水的花瓶中 4.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B )。 A.干种子细胞 C.红细胞 B.根毛细胞 D.腌萝卜干的细胞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潘瑞炽编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生创编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答: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
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
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答: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
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答: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
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大量元素:植物需要量较大的元素。
●选择透性:细胞膜质对不同物质的透性不同。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答案(1-13章)
第一章参考答案是非题1.×2. √3.×4.×5.×6.x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选择题1.A2.A3.B4.B5.A6.B7.B8.B9.B10.C 11.C 12.A 13.B 14.B 15.C 16.C 17.C 18.A19.A 20.A 21.C 22.A 23.B 24.A 25.A 26.D 27.A28.A 29.B 30.B 31.D填空题1.自由水、束缚水 2.扩散作用、集流和渗透作用3.蒸腾作用、吐水 4.水分子内聚力 5.CO2浓度和湿度 6.变慢 7.越旺盛、越强 8.ψπ+ψp ,ψg9.渗透作用 10.吸涨吸水 11.渗透势、压力势、重力势 12.气孔蒸腾、角质蒸腾 13.呈扇形辐射状,呈径向辐射状14.0.5~2.5g·dm-2·h-1,小于0.1g·dm-2·h-1 15.蒸腾比率 16.5%—10% 17.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共质体途径18.蒸腾速率、蒸腾比率、蒸腾系数 19.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20.光照、温度、二氧化碳21.淀粉-糖转化学说、k+离子吸收学说、苹果酸生成学说 22.吐水作用问答题1.(1)水是细胞质的主要组成分。
(2)水分是重要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和产物。
(3)细胞分裂和伸长都需要水分。
(4)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及生化反应的溶剂。
(5)水分能使植物保持固有姿态。
(6)可以通过水的理化特性以调节植物周围的大气温度、湿度等。
对维持植物体温稳定和降低体温也有重要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的摩尔数。
●●●1.答:2.3.4.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答: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
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答: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
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植物⽣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第⼀章植物的⽔分⽣理⽔势:⽔溶液的化学势与纯⽔的化学势之差,除以⽔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的⾃由能,因⽽其⽔势低于纯⽔⽔势的⽔势下降值。
压⼒势:指细胞的原⽣质体吸⽔膨胀,对细胞壁产⽣⼀种作⽤⼒相互作⽤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种限制原⽣质体膨胀的反作⽤⼒。
质外体途径:指⽔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指⽔分从⼀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分从⽔势⾼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势梯度引起⽔分进⼊中柱后产⽣的压⼒。
蒸腾作⽤:指⽔分以⽓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主要是叶⼦),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定时间内单位叶⾯积蒸腾的⽔量。
蒸腾⽐率:光合作⽤同化每摩尔CO2 所需蒸腾散失的⽔的摩尔数。
⽔分利⽤率:指光合作⽤同化CO2 的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分的速率的⽐值。
内聚⼒学说:以⽔分具有较⼤的内聚⼒⾜以抵抗张⼒,保证由叶⾄根⽔柱不断来解释⽔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分临界期:植物对⽔分不⾜特别敏感的时期。
1. 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和1mol/L 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势、⽔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什么变化?答:在纯⽔中,各项指标都增⼤;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 从植物⽣理学⾓度,分析农谚“有收⽆收在于⽔”的道理。
答:⽔,孕育了⽣命。
陆⽣植物是由⽔⽣植物进化⽽来的,⽔是植物的⼀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
植物的⼀切正常⽣命活动,只有在⼀定的细胞⽔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否则,植物的正常⽣命活动就会受阻,甚⾄停⽌。
可以说,没有⽔就没有⽣命。
在农业⽣产上,⽔是决定收成有⽆的重要因素之⼀。
⽔分在植物⽣命活动中的作⽤很⼤,主要表现在4个⽅⾯:⽔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绪论-植物生理学(潘瑞炽第7版)
• 讲课:48学时(单双周)
• 考核方式: • 平时成绩 30%(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
业) • 理论课考试成绩70% (闭卷)
教材
植物生理学的学科体系(48)
绪论 水分和矿质营养 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植物的水分生理 4 植物的矿质营养 5
植物的光合作用 8 植物的呼吸作用 3 植物同化物的运输 2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0 细胞信号转导 2 植物生长物质 6 植物的生长生理 4 植物的生殖生理 4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4 植物的抗性生理 4
法国布森戈(G.Boussingoult):建立砂培实验法, 开始以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工作。
德国萨克斯(J.Von Sachs)和费弗尔(W.pfeffer):1845年 首创溶液培养法,使蔬菜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奠基人:萨克斯 (Sachs ) 两大先驱:萨克斯 (Sachs )费弗尔(Pfeffer)
英国普里斯特里和荷兰英根浩兹—钟罩实验
1771年,普里斯特里提出植物可以“净化”由于燃烧蜡烛和 小鼠呼吸弄“坏”的空气。 1779年,英根浩兹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在日光下才能“净 化”空气,并且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才具这种能力。
18世纪空气营养学说:植物的营养物质部分来自大气。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Von Liebig)—灰分分析实验
北朝北魏时期《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篇载“初生三年, 不用采叶,尤忌捋心,捋心则科茹不长”。明代《沈氏 农书》“麦根深而胜壅,根益深而苗益肥,收成必倍” 。宋代《农书》总结水稻过肥“苗茂而实不坚生”长。发育
第一阶段:植物生理学的孕育时期
从1627年荷兰的凡·海尔蒙(J.B.van Helmont)做柳 枝实验开始,直到19世纪40年代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J. von Liebig)创立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为止,共经历了 200多年的时间。
《植物生理学》潘瑞炽第七版章节思考题
植物生理学章节思考题植物生理学章节思考题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一、名词解释:自由水;束缚水;水势;溶质势;压力势;衬质势;渗透作用;根压;伤流;吐水;蒸腾作用;蒸腾速率;蒸腾比率;蒸腾系数;小孔率;水分临界期自由水:free water ,是指举例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束缚水:bound water ,是指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水势:water potential ,是指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水溶液的化学势)(w μ与纯水的化学势)(0w μ之差)(w μ∆,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w V 所得的商,称为水势。
细胞的水势可表示为:m g p s w ψψψψψ+++=。
溶质势:又称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是指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在标准压力下,溶液的渗透势等于溶液的水势。
溶液的渗透势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总数。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 ,是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与此同时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压力势是由于膨压和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值。
压力势往往是正值。
衬质势:matric potential ,是指由于细胞胶体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粒、纤维素等的亲水性和毛细管(凝胶内部的空隙)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水势降低的指,以负值表示。
渗透作用:osmosis ,是指两种不同的溶液用半透膜隔离后,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或水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
渗透作用是水分跨膜运输动力。
根压:root pressure ,是指靠根部水势梯度使水沿导管上升的动力。
在正常情况下,因根部细胞生理活动的需要,皮层细胞中的离子会不断地通过内皮层细胞进入中柱(内皮层细胞相当于皮层与中柱之间的半透膜),于是中柱内细胞的离子浓度升高,渗透势降低,水势也降低,便向皮层吸收水分。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7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绪论0.1复习笔记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内容(1)定义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指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内容①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a.生长(growth)生长是指增加细胞数目和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
b.发育(development)发育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过程。
②物质与能量转化物质与能量转化是生长发育的基础。
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紧密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统称为代谢(metaboli s m)。
③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环节。
a.信息传递(message transportation)信息传递是指信息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反应部位的过程。
b.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信号转导是指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系统,产生生理反应。
2.植物生理学的任务(1)植物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植物生产实践中。
(2)植物生理学的重要地位①植物的生长发育为畜牧业和水产业提供了有机物质基础;②水土保持和环境净化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③植物合成的生物碱、橡胶、鞣质等是工业原料或药物的有效成分。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植物生理学的孕育时期(16 世纪至17 世纪)①荷兰的van Helmont 是最早进行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学者,进行柳树枝条实验,探索植物长大的物质来源。
②英国的S.Hales 研究蒸腾,从理论上解释水分吸收与运转的道理。
③英国的J.Priestley 发现小鼠在密封钟罩内不久即死,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钟罩内则不死。
④荷兰的J.Ingenhousz 了解到绿色植物在日光下才能清洁空气,初步建立起空气营养的观念。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的摩尔数。
●水分利用率:指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的速率的比值。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 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答:水,孕育了生命。
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
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
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潘瑞炽编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语创编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答: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
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
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答: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
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答: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
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大量元素:植物需要量较大的元素。
●选择透性:细胞膜质对不同物质的透性不同。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 13章)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 13章)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13章)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一、名词解释1.半透膜:又称选择性渗透膜。
它是一种具有选择性渗透性的薄膜,允许一些分子通过并限制其渗透另一些分子通过。
理想的半透膜是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而溶质分子不能通过。
2.衬里电位:细胞胶体材料的亲水性和毛细管与自由水的结合引起的水势降低值,显示为负值示。
符号:ψm。
3.压力势:指细胞液的水势因膨胀压力和壁压的相互作用而增加的值。
符号:ψp4.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符号:ψw。
5.渗透势:指由于溶质的存在,水势降低的值,用ψπ表示。
在解ψπ=-cirt.6中。
自由水:远离胶体颗粒且能自由流动的水。
7.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
8.质外体途径:指水通过细胞壁和细胞空间而不通过任何生物膜的运动过程。
9.渗透:指水通过半透膜从高水势系统流向低水势系统的现象。
10.根系压力:指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体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1.共质体途径:指水分经胞间连丝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的移动途径。
12.吸涨作用:指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13.跨膜途径:指两次通过质膜将水从一个细胞输送到另一个细胞。
14.水的偏摩尔体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1mol溶液加入1mol水中后,得到的1mol水所占的有效体积。
15.化学势:每摩尔物质的自由能是该物质的化学势。
16.内聚力学说:亦称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
是根据水分的内聚力来解释水分在木质部中间运输理论是20世纪初由hhdixon和orener提出的。
17.皮孔蒸腾:指水分通过树干皮孔进行的蒸腾,占植物的水分蒸腾量之比例很小。
18.气孔蒸腾:是水分通过叶片气孔进行的蒸腾,它在植物的水分蒸腾中占主导地位。
19.气孔频度:指1cm2叶片上的气孔数。
20.水分代谢:指植物吸收、运输和排泄水分的三个过程。
21.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 13章)习题集+及答案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 13章)习题集+及答案潘瑞炽植物生理学习题(1-13章)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二、是非题()1.当细胞内的ψw等于0时,该细胞的吸水能力很强。
()2.细胞的ψg很小,但仍不可忽略。
()3.将ψp=0的细胞放进等滤渣溶液中,细胞的体积可以发生变化。
()4.压力势(ψp)与喜荫的概念就是一样的。
()5.细胞间水分的流动依赖于它的ψπ高。
()6.土壤中的水分在根内是不可通过质外体进入导管的。
()7.蒸腾拉力引起被动吸水,这种吸水与水势梯度无关。
()8.植物根内是因为存在着水势梯度才产生根压。
()9.捍卫细胞展开光合作用时,扩散势升高,水分步入,气孔张开。
()10.气孔频度大且气孔大时,内部阻力大,蒸腾较弱;反之阻力小,蒸腾较强。
()11.溶液的浓度越高,ψπ就越高,ψw也越高。
()12.捍卫细胞的k+含量较低时,对气孔张开存有促进作用。
()13.aba诱导气孔对外开放,ctk诱导气孔停用。
()14.蒸腾作用快慢取决于叶内外的蒸汽压差大小,所以凡是影响叶内外蒸气压差的外界条件,都会影响蒸腾作用。
()15.植物细胞壁是一个半透膜。
()16.溶液中由于存有溶质颗粒存有,提升中水的自由能,并使其水势低于纯水的水势。
()17.植物在白天和晚上都存有蒸腾作用。
()18.有叶片的植株比无叶片的植株吸水能力要弱。
()19.当捍卫细胞的可溶性糖、苹果酸、k+和cl-浓度升高时,捍卫细胞水势升高,水分往外排出,气孔关闭。
()20.当细胞产生质壁拆分时,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充满着水分。
()21.在正常条件下,植物地上部的水势低于地下部分的水势。
()22.高浓度的co2引起气孔张开;而低浓度的co2则引起气孔关闭。
()23.1mol/l 蔗糖与1mol/lkcl溶液的水势相等。
()24.水柱张力远大于水分子的内聚力,从而并使水柱不断。
()25.导管和管胞中水分运输的动力就是水气拉力和根压,其中水气拉力占到主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瑞炽主编的《植物生理学》(第7版)是我国高校农学类广泛采用的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目为潘瑞炽主编的《植物生理学》(第7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该教材的教学大纲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7版)辅导用书(手机端及电脑端均可同步使用):1.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7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本书是潘瑞炽主编的《植物生理学》(第7版)的学习辅导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潘瑞炽主编的《植物生理学》(第 7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延伸。
(3)精选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
本书精选详析了部分高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
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绪论 (5)0.1复习笔记 (5)0.2课后习题详解 (6)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7)第一篇水分和矿质营养 (8)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8)1.1复习笔记 (8)1.2课后习题详解 (13)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6)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22)2.1复习笔记 (22)2.2课后习题详解 (3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38)第二篇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 (44)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44)3.1复习笔记 (44)3.2课后习题详解 (59)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65)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73)4.1复习笔记 (73)4.2课后习题详解 (85)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90)第五章植物同化物的运输 (95)5.1复习笔记 (95)5.2课后习题详解 (98)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00)第六章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103)6.1复习笔记 (103)6.2课后习题详解 (106)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09)第三篇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10)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 (110)7.1复习笔记 (110)7.2课后习题详解 (112)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14)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 (116)8.1复习笔记 (116)8.2课后习题详解 (125)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29)第九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134)9.1复习笔记 (134)9.2课后习题详解 (141)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44)第十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151)10.1复习笔记 (151)10.2课后习题详解 (155)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57)第十一章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162)11.1复习笔记 (162)11.2课后习题详解 (166)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68)第十二章植物的抗性生理 (172)12.1复习笔记 (172)12.2课后习题详解 (178)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81)绪论0.1复习笔记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内容(1)定义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指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内容①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a.生长(growth)生长是指增加细胞数目和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
b.发育(development)发育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过程。
②物质与能量转化物质与能量转化是生长发育的基础。
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紧密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统称为代谢(metabolism)。
③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环节。
a.信息传递(message transportation)信息传递是指信息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反应部位的过程。
b.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信号转导是指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系统,产生生理反应。
2.植物生理学的任务(1)植物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植物生产实践中。
(2)植物生理学的重要地位①植物的生长发育为畜牧业和水产业提供了有机物质基础;②水土保持和环境净化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③植物合成的生物碱、橡胶、鞣质等是工业原料或药物的有效成分。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植物生理学的孕育时期(16世纪至17世纪)①荷兰的van Helmont是最早进行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学者,进行柳树枝条实验,探索植物长大的物质来源。
②英国的S.Hales研究蒸腾,从理论上解释水分吸收与运转的道理。
③英国的J.Priestley发现小鼠在密封钟罩内不久即死,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钟罩内则不死。
④荷兰的J.Ingenhousz了解到绿色植物在日光下才能清洁空气,初步建立起空气营养的观念。
2.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与成长时期(18世纪至19世纪)①Sachs被称为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Sachs和Pfeffer被称为植物生理学的两大先驱。
②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学说对植物生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植物生理学发展的时期(20世纪至今)分析结果更加精细和准确;多种学科的交叉渗透,植物生理学的各个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植物生理学取得的突出成果有:①殷宏章等的作物群体生理研究;②沈允钢等证明光合磷酸化中高能态存在的研究;③汤佩松等首先提出呼吸的多条途径的论证;④娄成后等深入研究细胞原生质的胞间运转。
三、植物生理学的展望1.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特点(1)研究层次越来越宽广研究趋势从个体到器官、细胞、分子水平之后,再从分子、细胞、器官到个体水平。
(2)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植物生理学是基因水平与性状表达之间的“桥梁”。
(3)理论联系实际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一切以植物生产为对象的事业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4)研究手段现代化由于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实验技术越来越先进,仪器设备越来越精密和自动化。
2.当前我国植物生理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主要任务(1)深入基础理论研究植物生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是探索植物生命活动的本质。
基础理论问题一旦突破,往往产生超出预期的效果,会给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2)大力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部分力量从事重大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要有较多人力、物力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生产研究,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0.2课后习题详解一、汉译英并解释名词植物生理学生长发育代谢答:(1)植物生理学的英文名称是plant physiology,是指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其目的在于认识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和生长发育等的规律与机理、调节与控制以及植物体内外环境条件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
包括光合作用、植物代谢、植物呼吸、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矿质营养、植物体内运输、生长与发育、抗逆性和植物运动等研究内容。
(2)生长的英文名称是growth,在植物学中是指增加细胞数目和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的现象。
(3)发育的英文名称是development,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等过程。
(4)代谢的英文名称是metabolism,是指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紧密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
这些反应进程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
二、思考题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是什么?根据你所知的事实,举例分析讨论。
答:(1)植物生物学是指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植物生理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等3个方面。
以植物的信息传递为例:信息传递是指信息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反应部位的过程。
土壤干旱(物理信号)时,根系迅速合成脱落酸,运送到叶片,使气孔关闭,以适应干旱,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其中的反应原理和机制属于植物生理学的范畴。
2.为什么说“植物生理学是农业的基础学科”?答:之所以说“植物生理学是农业的基础学科”,是因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的中心过程,主要表现在:(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同化CO2和其他无机物,形成有机物,作为动物(包括人类)和微生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2)植物体内的光合产物,通过转变形成各式各样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有些是次生物质),是工业、医药原料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3)植物对地表、水域和大气的化学成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占大气体积21%的氧气就是植物光合过程中释放出来的。
(4)植物遗体参与土壤形成的过程。
(5)豆科植物与固氮微生物共生的生物固氮,大大丰富了生物圈中流通和积累的总氮量。
(6)植物根部吸收矿质元素,对岩石和水流中某些无机元素也起到了集聚作用。
3.有些学生反映:“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引人入胜但不易学好的课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答:我同意这种说法。
这是由植物生理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有四大特点:(1)研究层次越来越宽广。
由于科学发展,植物生理学研究水平从个体水平深入到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一直到分子水平,向微观方向发展;此外,根据生态平衡,农林生产需要,则从个体水平扩展到群体、群落水平向宏观方向发展。
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和提高农林生产等问题,都需要从宏观方面研究环境和植物的相互影响、植物(作物)成为群体时的生理生化变化等。
(2)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随着科学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现象越来越多。
植物生理学不断引进相关学科新的概念、新的方法以增强本学科的活力,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从学科间的相互关系上看,植物生理学正是基因水平与性状表达之间的“桥梁”。
(3)理论联系实际。
植物生理学虽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其任务是运用理论于生产实践,满足人类的需要。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一切以植物生产为对象的事业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例如,对农业、林业和海洋业的植物,植物生理学不只是为它们的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不断提供新的和有效的手段,为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以及综合利用作出贡献。
(4)研究手段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