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云计算人才需求洞察白皮书

合集下载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企业IT运维发展白皮书(2019年)-2019.12-91页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企业IT运维发展白皮书(2019年)-2019.12-91页

企业IT运维发展白皮书(2019年)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2019年12月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

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写说明牵头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参与单位: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软件研究院、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华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数据中心、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云思畅想科技有限公司、杰蛙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华云数据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电科信科技有限公司编写成员:栗蔚、牛晓玲、刘凯铃、车昕、曲显平、范伦挺、刘栖铜、管鹤鸣、杨军、涂彦、朱世翔、张兆雄、杜礼、薛莹莹、蒋家伟、李明亮、曹立龙、顾黄亮、李卜、顾伟、伍申孝、孔凡生、刘贺、肖长庆、孙南平、陆由、叶锋、费红辉、王晓君、刘鹏、张凯、琚鹏飞、王亮、曹正一、蔡国瑜、蒋震宇、赵昕、林正东、王青、高欣、李威、陆璜、吴涛、王明杰、万晓兰、刘远利、栗竹冉前言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技术迅猛发展,国家信息化建设逐渐深入,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因此,IT运维作为信息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的保障,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微服务、容器等新型IT技术实践逐渐成熟,以及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IT运维也在不断探索着新模式、新实践。

本白皮书重点关注企业IT运维的发展情况及实践应用。

首先,白皮书给出了IT运维的定义及价值,并对IT运维的不同阶段进行梳理。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企业IT运维发展白皮书(2019年)-2019.12-91页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企业IT运维发展白皮书(2019年)-2019.12-91页

企业IT运维发展白皮书(2019年)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2019年12月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

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写说明牵头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参与单位: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软件研究院、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华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数据中心、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云思畅想科技有限公司、杰蛙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华云数据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电科信科技有限公司编写成员:栗蔚、牛晓玲、刘凯铃、车昕、曲显平、范伦挺、刘栖铜、管鹤鸣、杨军、涂彦、朱世翔、张兆雄、杜礼、薛莹莹、蒋家伟、李明亮、曹立龙、顾黄亮、李卜、顾伟、伍申孝、孔凡生、刘贺、肖长庆、孙南平、陆由、叶锋、费红辉、王晓君、刘鹏、张凯、琚鹏飞、王亮、曹正一、蔡国瑜、蒋震宇、赵昕、林正东、王青、高欣、李威、陆璜、吴涛、王明杰、万晓兰、刘远利、栗竹冉前言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技术迅猛发展,国家信息化建设逐渐深入,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因此,IT运维作为信息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的保障,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微服务、容器等新型IT技术实践逐渐成熟,以及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IT运维也在不断探索着新模式、新实践。

本白皮书重点关注企业IT运维的发展情况及实践应用。

首先,白皮书给出了IT运维的定义及价值,并对IT运维的不同阶段进行梳理。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8版)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8版)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8版)作者: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18年第27期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的印发和一些地方“企业上云”行动计划的推出,进一步优化了云计算产业发展环境,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国内外厂商继续大力加码云计算产品和服务,云计算在厂商合作、企业应用、混合云、多云、人工智能云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

白皮书系统梳理了2017年云计算发展情况,总结了云计算领域的创新进展、应用推进、政策环境以及重点企业发展情况,分析了云计算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云计算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云计算发展状况国际云计算市场发展状况根据Gartner数据,2017年,全球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602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18.5%,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国内云计算市场发展状况据运营商世界网发布的报告,201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690亿元,比2016年增长超过33.6%,增速明显超过全球增速。

主要特点1.云计算市场集中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从国内外看,云计算市场的寡头垄断特征越来越明显。

全球方面,市场份额不断向头部公司集中。

据市场研究机构Synergy Research Group公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云基础设施市场数据,亚马逊AWS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2%,位居第一,其后的微软、谷歌和IBM分别占14%、8%和4%,阿里云约占3%~4%,五家合计占全球六成份额;与2016年第四季度相比,亚马逊AWS、微软、谷歌、阿里云份额分别增长0.5%、3%、1%、1%,IBM减少0.5%,之后10名厂商的市场份额累计减少1%,其他厂商的市场份额减少4%。

国内方面,阿里云主导地位不断强化。

据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2017年上半年,阿里云占国内IaaS市场份额达47.6%,比2016年年底增长7%。

从市场影响力、服务能力、可靠性和价格等因素考虑,用户都更加倾向于选择各巨头的云服务,预计未来市场集中化趋势将日益加剧。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19年):主要应用场景研判-中国电子学会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19年):主要应用场景研判-中国电子学会

目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19年)——主要应用场景研判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持续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并创造新的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依赖强大的技术创新积累优势,以谷歌、英特尔、微软、亚马逊等跨国大型科技企业为主导,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与持续创新功能,不断加快基础层底层技术研发与应用产品实践步伐,围绕智能硬件与软件核心算法产业上下游进行有效部署。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底层技术框架的开源,吸引创新企业不断涌入,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加速增长。

2018年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555.7亿美元,预计2019年产业规模将突破718亿美元,带动2022年产业规模将超过1630.2亿美元,2018-2022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1.6%。

一、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处于上升期(一)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长步入稳定阶段图1 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年增长率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整理(二)基础层产业仍是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引擎1、定制化智能硬件推动全球基础层产业逐步爆发为应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架构复杂和共性技术种类繁多的特点,智能硬件的定制化渐成趋势。

其中,智能芯片的技术架构由通用类芯片发展为全定制化芯片,技术创新带来的蓝海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巨头企业和初创企业进入产业;规模化的行业应用需求亟待围绕垂直领域适配多样化的智能传感器,以满足云端智能的发展态势。

2018年全球基础层产业规模达到111.1亿美元,预计2019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42.3亿美元,定制化智能硬件的蓝海市场加速全球基础层产业爆发,到2022年产业规模将突破340亿美元。

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白皮书

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白皮书
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白皮书
摘要
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野蛮生长之后,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行业进入成长期,行业 格局逐渐清晰。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方的上游是数据生产和外包提供者,下游是 AI算法研发单位,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方通过数据处理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为其 提供整体的数据资源服务,不过AI算法研发单位和AI中台也可提供一些数据处理工 具,产业上下游普遍存在交叉。
……

自然语言处理
信息理解
文字校对
机器翻译
自然语言生成
……
知识图谱

通用型
行业型
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发展历程
行业进入成长期,行业格局逐渐清晰
伴随国内人工智能热潮爆发,大量的AI公司拿到融资,为了不断提高算法精度,数据采标需求也空前爆发,一度催生了行 业的繁荣。但早期的AI基础数据服务门槛较低,玩家鱼龙混杂,使行业标准模糊、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随着竞争加快,AI 公司对训练数据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并且当产业落地成为主旋律,需求方对垂直场景的定制化数据采标需求成为主流, 众多小型AI基础数据服务公司从数据质量和采标能力上达不到要求,或被淘汰,或依附大平台,行业格局逐渐清晰,头部 公司实力逐渐凸显。随着算法需求越来越旺盛,目前机器辅助标注、人工主要标注的手段需要改进提升,增强数据处理平 台持续学习和自学习能力,增加机器能够标注维度、提升机器处理数据的精度,由机器承担主要标注工作将成为下一阶段 的行业重心。未来,越来越多的长尾、小概率事件所产生的数据需求增强,人机协作标注的模式性价比不足,机器模拟或 机器生成数据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及早研发相应技术也将成为AI基础数据服务商未来的护城河。
高层属性类别,自动从信息中学习有效的特征并进行分类,而无需人为选取特征。凭借自动提取特征、神经网络结构、端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
本白皮书是继《云计算白皮书(2012 年)》之后,中国信息通信 研究院第 5 次发布云计算白皮书。本白皮书在前几版的基础上,重 点介绍当前云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白皮书首先梳理了国内外云计 算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热点,总结了当前云计算技术发展特点,然后 从开源和安全两个角度分别对云计算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 了云计算在典型行业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当前现状给出了我国云 计算发展建议。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 年)
一、云计算产业发展状况及分析
(一)全球及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2018 年,以 IaaS、
PaaS 和 SaaS 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 1363 亿美元,增速
23.01%。未来几年市场平均增长率在 20%左右,预计到 2022 年市场
规模将超过 2700 亿美元。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6.7
136
195
253
2016
2017
IAAS(亿美元)
1035 871
167
204
325
414
2018
2019E
PAAS(亿美元)
30.0%
25.0%
19.60% 18.41%
1208
1388
1578 20.0% 16.74% 15.0%
246 523 2020E
294 659 2021E
340
10.0%
815 2022E
5.0% 0.0%
SAAS(亿美元)
增长率
数据来源:Gartner,2019 年 1 月
图 1 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增速

算力感知网络技术白皮书

算力感知网络技术白皮书

作者:中国移动研究院姚惠娟、耿亮、陆璐、段晓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杨小敏、庄冠华、顾叔衡ONTENTS目录1.背景与需求 (01)1.1数字化转型需要泛在的连接和算力 (01)1.2 边缘计算助力算力从中心走向边缘 (01)1.3 功能原子化需要网络更加灵活的调度 (02)1.4 网络需要感知、互联和协同泛在的算力和服务 (03)2. 算力感知网络的体系概念与架构 (04)2.1 算力感知网络的概念 (04)2.2 算力感知网络的体系架构 (04)2.3 算力感知网络的意义与影响 (06)3. 算力感知网络的关键技术 (07)3.1 CFN基本架构 (07)3.2 CFN路由协议 (08)4. 算力感知网络的部署与应用场景 (11)4.1 算力感知网络的部署场景 (11)4.2 算力感知网络的典型应用场景 (11)5. 算力感知网络的关键技术验证 (14)5.1 集成测试 (14)5.2 功能测试 (14)5.3 性能测试 (15)6. 缩略语 (16)7.参考文献 (19)01背景与需求算力感知网络技术白皮书背景与需求1.1 数字化转型需要泛在的连接和算力全球已经掀起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数字化是基础、网络化是支撑、智能化是目标。

智能化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即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未来数字世界通过IoT 、AR 等技术提供的传感器、执行器,与真实世界产生互动。

网络作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连接的桥梁实现数据流动。

网络连接的一侧是IoT 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IO ,作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接口产生海量数据,对网络提出更高带宽、更低时延、更强安全的需求;另一侧是人工智能运算所需要的数据、算力、算法,实现数据价值化。

根据思科云指数[1]预测, 截至2021年,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将大于500亿,每年产生数据达847ZB ,其中超过5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存储。

海量数据的传输、分析和存储对传统网络和云计算提出了巨大挑战,使云计算和网络面临“传不畅、算不动、存不下”的局面,驱动计算从云端下移到接近数据源的边缘侧,形成网络中分散的算力资源。

亿欧智库:2019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亿欧智库:2019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亿欧智库:2019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9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研究!继前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全球经济与社会正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系统性的数字化转型,这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延续。

当前的中国,云计算、数据分析和挖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技术正在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国发展为一个成熟、高效、稳健运行的经济体,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云计算以其强大的弹性和高可拓展性,实现IT资源的规模效应最大化。

云计算是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和智能引擎。

在不远的未来,廉价供给和按需获取的IT资源将成为企业的标配,大数据将成为每个企业都付得起的服务。

云计算带给中国的不仅是技术和理念的变革,更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中国政府将云计算作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战略层面整体推进企业上云。

未来5-10年内,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有望维持较高水平增长。

本报告从云计算本身的概念起源、服务模式、部署模式、宏观环境、产业链、标杆企业、商业案例等各个层面,研究云计算产业情况;从云计算助力六大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流程、具体助力方式等角度,呈现云计算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在中国经济走向市场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云计算对于中国建设成为成熟、高效率运行的经济体,具有重大意义。

主要研究发现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持续增加,公有云市场中,IaaS增速最快,PaaS前景广阔。

根据亿欧智库统计,2017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691.6亿元,同比增速34.32。

同期,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264.8亿元,其中,IaaS成为公有云市场中增速最快的领域。

直接面向企业用户的SaaS依然占据庞大的市场份额,PaaS市场整体规模偏小,但前景广阔。

云计算产业链呈现出以企业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上下游融合发展。

云计算产业链从底层到上层,依次为云计算设备制造、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和终端用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1 iResearch Inc.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 ©2019.11 iResearch Inc.
技术支撑
云服务为人工智能、大数 据、物联网提供强有力的 技术支撑。
5
高校供给侧
企校联动进行云计算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输出成新趋势
2018年,教育部批准开设了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新工科专业,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 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相对于传统工科专业,新工科培养出的人才面向新兴产业和经济需要,更具备实践 性和创新性。高校在课程设置的同时,也与国内头部云厂商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进行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核心单位,能够大批量输出相关专业人才,合作企业可以提供企业生态体系供人才实践,同时企业在高 校中开发技能认证中心,对人才求职过程也起到一定的帮助。校企合作共同输出“技术型”、”研究型“、”应用型“人 才,加快云计算相关人才供给,推动我国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快速发展。
2017年中国企业云计算使用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9年中国企业上云的原因 政策推动
公有云应用 34.7%
工信部《推动企业上云实
施指南(2018年-2020 年)》。
无云计算应用 45.3%
成本推动
节约企业运营成本,实现 内部运营数据化、智能化。
混合云应用 6.6%
私有云应用 13.4%
来源:工信部《《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年-2020年)》和信通院《云计算发展 白皮书(2018年)》报告。
2019年全国各地企业上云计划发布情况
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作用
2010 2011 2013
《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 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探索云计算
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产业发展成功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纲要》
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
《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 鼓励政府机关带头使用云服务,引
建议 发展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
➢ 产业园区的建设辅助产业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 根据社会需求,合理划分岗位职责并组织人才进行培训 ➢ 高校应重视学生在实训基地和实验平台的实践学习 ➢ 云厂商与培训机构增设系统性实践课程,加快人才培养进度 ➢ 云+X发展背景下,人才应注重复合型技能培养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支持与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政策,积极推动云计算产业宏观政策环境的良好建立。自2017年工信 部发出《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后,各地政府也陆续推出鼓励企业上云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从 应用端扩大云计算的需求量,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得以打下夯实的基础。而在如此大的产业发展驱动力和快速增长的上云需 求下,云计算相关人才培育体系的完善和与需求相匹配的人才输出则显得至关重要。
2018
《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 提升云计算应用的普及率,促进形 (2018-2020年)》 成一批有带动力的云平台和企业上 云体验中心
2018
《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 计划行动(2018-2020年)》
推动中小企业业务向云端迁移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17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SMS
➢ 一线城市人才需求热度居高,新一线城市加入人才争夺战
招聘
➢ 各领域人才需求企业所处融资阶段呈现两极分化
需求
➢ 云计算人才月均薪资普遍过万,“技术”才是硬道理
➢ 更加看重人才工作经验及技术能力,学历不是主要门槛
求职 培训
➢ 技术能力与经验成为企业对云计算人才招聘时的首要考量因素 ➢ 岗位技术栈需求的广度与深度加深,人才的培训意愿加强 ➢ 用户对云计算未来培训意愿高,培训前景可观 ➢ 手持高级工程师证书人才比例最多,超过40%
©2019.11 iResearch Inc.
2
背景篇 · 云计算人才需求扩展的背后
1
行业篇 · 云计算行业发展现状及核心要素
2
招聘需求篇 · 人才及岗位需求方向
3
求职培训篇 · 学习途径与技能提升息息相关 4
建议发展篇 · 多主体共建人才发展体系
5
附录
6
3
国家政策侧
国家多项政策支持云计算领域发展,人才需求紧俏
©2019.11 iResearch Inc.
©2019.11 iResearch Inc.
. .. .. ..
2018
.. . .... . ... ....南.海.诸.岛
4
企业需求侧
企业上云基于自身成本驱动与相关领域技术需求驱动
根据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无云计算使用的企业占45.3%。未来,中国企业对云计算的应用率将大力提高。第一, 在《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年-2020年)》文件的推动下,企业上云环境将进一步得到优化,预计在2020年新增 上云企业130万家左右。第二,从企业发展自身角度来看,上云不但能帮助企业增效降本,还可帮助企业内部运营实现数 据化、智能化。第三,以AI、IoT、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由于对算力、存储、实时性传输等方面有较高要求,云服 务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帮助相关企业高速发展。
指导意见》
导事业单位上云
2015
《关于加强党政部门云计算 服务网络安全管理的意见》
加强云计算服务的网络安全管理
2016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 完善云计算生态,支撑其成为新一
规划》
代ICT的基础设施
2017
《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引导软件企业开发SaaS应用,支撑
(2017-2019)》
骨干云企业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部分云厂商产教融合特色方式
阿里云
➢ 技术赋能高校、教育生态协 同
➢ 与高校开展实例分析、实境 训练、实战检验的“三实” 教学新模式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 ©2019.11 iResearch Inc.
中国云计算人才需求洞察 白皮书
2019年
摘要
背景
➢ 国家多项政策支持云计算领域发展,人才需求紧俏 ➢ 企业上云基于自身成本驱动与相关领域技术需求驱动 ➢ 企校联动进行云计算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输出成新趋势
行业
➢ 云计算成为推动生产进步的重要技术 ➢ 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千亿,未来增速保持30%以上 ➢ 云计算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发展的核心,推动三者协同发展 ➢ 云计算发展的核心要素离不开硬件、技术、应用、和人才的多方位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