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水沸腾了》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沸腾了》|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沸腾了》|教科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水沸腾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水烧开的情况?”(例如:妈妈煮水泡茶时,水是怎样变成蒸汽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水沸腾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水沸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水沸腾在生活中的哪些场景中发挥了作用?”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水沸腾的基本概念。水沸腾是指水达到一定温度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气泡形成和破裂的现象。它是热能在水中的传递和转换过程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理解热力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水壶烧水的过程,了解水沸腾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如煮食、消毒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水沸腾的条件和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验演示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例如水沸腾时温度的恒定和气泡的变化。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水沸腾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水沸腾时会有响声?”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并记录气泡和温度的变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沸腾了》|教科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水沸腾了》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水沸腾了》优质课教案

第2课水沸腾了(教材P5~6)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探索一:不停地给水加热会怎样1.布置任务: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说一说或画一画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小结: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面会产生“白气”,杯中会冒气泡,最后水会沸腾。

探索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1.过渡:给水加热时,我们可以观察哪些方面的现象?(预设:温度的变化;产生气泡的变化;水的多少;声音的大小;……)2.提问:要完成给水加热的实验,需要哪些器材?(预设:需要烧杯、酒精灯……)如何给水加热呢?(预设:用酒精灯给装水的烧杯加热。

)3.展示:展示实验装置,介绍实验器材的名称及作用。

(1)实验器材: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

(2)器材作用:烧杯——盛水;石棉网——使烧杯均匀受热;三脚架——固定烧杯;酒精灯——加热。

4.播放:播放微视频和图片,介绍酒精灯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1)酒精灯的结构:灯壶、灯芯、灯芯管和灯帽。

(2)酒精灯的火焰:外焰、内焰和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常用外焰加热物体。

(3)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4)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

5.讲解:出示温度计,讲解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提示:边讲边演示。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持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6.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课时训练P5第五题。

五、路路利用实验探究了水沸腾时发生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测量水温的操作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中打“√”,不正确的打“×”。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都有________产生。

3.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变化特点是()。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水沸腾了》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水沸腾了》教科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1.2《水沸腾了》教学设计课题水沸腾了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3、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4、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科学探索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科学态度1、认识到正确使用试验设备的重要性2、培养严谨实验态度重点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3、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4、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难点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聚焦问题:同学们,大家一定见过热气腾腾的饭锅吧。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里面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引发思索,进入学习角色讲授新课一、探索1:怎么测量水温1、承接聚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说一说或画一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教师点拨:水温很高,水会沸腾,热气腾腾,……2、怎么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教师指导:◆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3、实战演练下列测量水温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说明理由。

教师点拨:学生或说或画,互相交流学生自由回答学生演练培养学生先对现象进行猜测,为下步的验证做准备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巩固温度计的使用要领A.温度计下端碰到容器底部B.温度计碰到容器壁D.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未持平C.正确二、探索2: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1、模拟实验(1)工具与材料: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和水、漏斗、秒表、塑料袋、试管夹、火柴(2)实验装置依次按照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的顺序安装好实验装置(3)酒精灯的结构常见酒精灯一般由灯体、灯芯、灯帽和酒精四大部分所组成。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1.2 水沸腾了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1.2 水沸腾了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 水沸腾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水沸腾了》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在本课之前,学习了水的蒸发,而在本节课中,学生主要应做好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只具备初步的观察和探究能力,缺乏科学的思维和习惯;大多数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沸腾现象不太在意,只有较为模糊的感性印象,例如温度上升、有气泡以及声音等,对该过程缺乏具体认知;三年级学生很多不会的字还只能写拼音,文字表达能力弱,对现象的描述能力弱。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实验探究感受沸腾与蒸发的不同。

2.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思维:理解水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探究实践: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2.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态度责任: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3.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水加热过程的变化。

难点:理解并展示水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聚焦课题(预设4分钟)1.端起一杯水,提问:同学们,如果将这杯水放在阳台上,过一两天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预设:杯子里的水会减少,水会蒸发。

)那么如果我们不停的给杯子里的水加热,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预设:水会烧开)2.教师提问:同学们烧过水吗?水在烧开的过程中,会有哪些现象呢?(预设:温度升高、有声音、有气泡、有白气......)3.水烧开的时候,也就是水沸腾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实验观察一下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吧!板书课题:《水沸腾了》二、直播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13分钟)1.教师介绍展示实验器材:这是我们实验要用的仪器,大家认识它们吗?①电热水壶;②数字温度计;③秒表;④实验记录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沸腾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沸腾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沸腾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水沸腾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7课。

本单元以“水”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各种形态、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水沸腾了》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水的沸腾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对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往往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水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水的三态变化和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奠定基础。

同时,这一课的实验探究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内容结构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聚焦:通过提出“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引出本课的探究主题——水的沸腾。

2.探索:包括两个活动。

活动一,预测水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活动二,给水加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和特点。

3.研讨: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温度变化特点,总结水沸腾的条件。

4.拓展:让学生思考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水的沸点是100℃。

2.理解水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并且温度保持不变。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记录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温度变化。

2.能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

3.能基于证据和推理,对水沸腾的原因进行解释。

(三)科学态度目标1.对水的沸腾现象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能以事实为依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和创新。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水沸腾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烧开水、煮饭等。

2.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发明了蒸汽机等。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2水沸腾了(教案)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2水沸腾了(教案)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2水沸腾了(教案)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水沸腾了(教案)引言:本教案是为小学科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沸腾的原因及其变化过程。

本课程将通过亲身实验和多媒体展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沸腾的定义和原因。

2.观察和描述水变成气体的变化过程。

3.掌握水沸腾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液体间的变化关系。

4.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进行自主观察和探索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水沸腾的原因和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1.探索性学习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提问。

2.多媒体展示:结合图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沸腾的原因和变化过程。

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锅、水、火源、温度计、计时器等。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课件:包括图表、图片和视频。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视频和图片展示,介绍沸腾现象,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见过水沸腾?”“你们知道水沸腾的原因吗?”鼓励学生踏出自己的见解。

步骤二:实验探究(30分钟)将水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记录沸腾的时间和温度变化。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的变化,包括水波动、水的颜色变化等,并帮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三:讨论和总结(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引导他们理解沸腾现象的原因。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水加热后会沸腾?”“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变化?”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逐步引导他们理解水加热后,水分子热运动增强,达到沸腾点时水分子脱离液面形成气泡,引起沸腾现象。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师生互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水沸腾原因和变化过程的理解。

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和图片来引导学生分析水沸腾的分子层面变化和液态与气态之间的转换过程。

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明白水的沸腾是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2. 了解水的沸腾现象的产生原因,并能简单解释。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的沸腾现象及其原因。

2. 实验探究:观察水沸腾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 实验用具: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冷水、火柴等。

2. 实验材料: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提问学生观察过水的沸腾现象吗?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出今天的主题。

2. 新知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水的沸腾现象并解释沸腾的原因。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或幻灯片展示沸腾的过程,强调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超过这个温度水就会沸腾形成水蒸气。

3. 实验操作(30分钟)步骤:a.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实验过程。

b. 学生组成小组,每组一名实验员,其他组员负责观察和记录。

c. 实验员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d. 使用酒精灯加热水,实验员在加热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观察水的变化。

e. 学生观察并记录水的沸腾现象,包括水开始冒气泡、水面变热、水开始剧烈沸腾等。

f. 学生观察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g. 完成实验后,小组间可以进行结果的比较和讨论。

4. 结果分析与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让学生总结观察到的现象和温度变化,并与前面的知识相联系。

讨论问题可以包括:水沸腾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水沸腾时温度不再上升?等等。

5. 深化拓展(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水的沸腾现象对人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等等。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一些水沸腾相关的小实验或观察,如加盐、加糖等条件对水沸腾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水的沸腾是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2019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水沸腾了》教案

2019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水沸腾了》教案

2019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水沸腾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沸腾了》是2019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相关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科学现象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水沸腾的过程及其中的细节,他们可能还没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解释水沸腾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烧杯、试管、热水、冷水、温度计、计时器等。

2.学具:学生实验手册、记录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水沸腾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实验装置,介绍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水沸腾的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总结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沸腾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水的颜色变化等,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快速煮沸水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水沸腾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第2节《水沸腾了》,主要内容是介绍水的沸腾现象及其原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水的沸腾温度和沸腾时的状态变化,培养他们对观察和实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水的沸腾现象及其原因。

b. 掌握水的沸腾温度和沸腾时的状态变化。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b.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a. 水的沸腾现象及其原因。

b. 水的沸腾温度和沸腾时的状态变化。

2. 教学难点:a. 帮助学生理解水的沸腾温度和沸腾时的状态变化。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水的凝固和融化现象,对物质的状态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观察和实验感兴趣,但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互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a. 教师出示一杯水,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水能变成气体的状态。

b. 引导学生回忆水的凝固和融化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c. 例如,教师可以问:“当我们把水放在火上加热时,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第二环节:实验观察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准备一锅水和一个温度计。

b. 学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并记录下水开始冒泡的温度。

c. 例如,学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学生会观察到水开始冒泡。

第三环节:理论解释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解释水沸腾的原因。

b. 例如,教师可以解释说当水温达到100℃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变快,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变弱,导致水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形成水蒸气。

c.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动画来说明水分子的状态变化过程。

《水沸腾了》教案+同步练习附答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水沸腾了》教案+同步练习附答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习题(附答案)1.2《水沸腾了》教案教师点拨:A.温度计下端碰到容器底部B.温度计碰到容器壁D.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未持平C.正确二、探索2: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1、模拟实验(1)工具与材料: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和水、漏斗、秒表、塑料袋、试管夹、火柴(2)实验装置依次按照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的顺序安装好实验装置(3)酒精灯的结构常见酒精灯一般由灯体、灯芯、灯帽和酒精四大部分所组成。

(展示结构示意图)(4)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常使用外焰加热物体。

(展示结构示意图)(5)酒精灯的使用①检查酒精灯是否能正常使用正常使用的酒精灯要求:◆酒精灯灯体无破损;◆酒精灯内酒精量不少于四分之一且不高于三分之二;◆灯芯应浸润酒精且不宜太短,一般高出灯体0.3~0.5cm。

若灯芯顶端不平或焦掉则用剪刀剪平。

②点燃酒精灯◆取下酒精灯灯帽,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灯芯◆绝对禁止用另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③酒精灯的加热◆因为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常使用外焰进行加热。

◆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是应注意预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预热方法是将试管在灯焰上缓慢来回移动,使试管受热均匀。

④酒精灯的熄灭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学生按老师指导进行组装学生认真听学生认真听学生认真听、学生会安装实验设备了解酒精灯的结构、火焰结构以及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酒精灯使用完后用灯帽盖住熄灭,禁止用嘴去吹灭。

◆熄灭酒精灯后应再提一下灯帽,方便下次使用时打开。

(6)实战演练仔细观察,对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哪些?为什么?教师点拨:使用正确的是①③,②错在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④错在用嘴吹灭酒精灯(7)实验操作与要求①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②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③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④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8)温馨提示此实验主要观察水沸腾前后发生的变化:一听:水沸腾前后的声音变化二看:水沸腾前后温度和气泡的变化三记: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秒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后3-5秒四画: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2、填写活动手册(1)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水在沸腾前水在沸腾时气泡温度声音教师点拨:水在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温度逐渐升高,声音较大;水在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温度保持变,声音小。

2019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教案

2019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教案

2019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沸腾了》是2019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渗透科学思维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他们对于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可能还没有直观的认识,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

2.难点:水沸腾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水沸腾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烧杯、热水、冷水、温度计、计时器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水的沸腾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水沸腾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目的,然后演示实验:将热水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观察水沸腾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水沸腾的过程,测量水的温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水沸腾的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沸腾时会产生蒸汽?蒸汽有什么作用?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回家后观察生活中水的沸腾现象,记录并思考其特点。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水沸腾的过程及其特点。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水沸腾了》精品教案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水沸腾了》精品教案
板书
温度计、酒精灯使用
沸腾
水沸腾了 给水加热沸点Fra bibliotek蒸发和沸腾区别
教师小结
这学期同学们取得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都离不开你们的努力,我们既要会欣赏自己的进步,也要会欣 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看待别人,使自己不断进步。只要你们努力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勤奋刻苦、充满自信的过好每一天,雏鹰总会凌空翱翔。
《水沸腾了》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科学探索
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
科学态度
培养严谨实验态度
重点
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难点
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一定见过烧开水吧。如果我们不停地给里面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水会沸腾,水面会出现大量水汽,杯子里的水会越来越少,最后没有了。)
讲授新课
一、探索1:怎么测量水温
1、同学们翻开教材第5页分组朗读,然后抽学生回答测量水温的方法。
2、怎么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教师指导:
二、探索2: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1)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
②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③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2)实验现象
①水的变化:加热过程中杯底有气泡产生,并向水面上升变小,杯壁上方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方有水汽产生。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水蒸气遇冷形成大量水汽。②水温的变化:水温不断升高,水温增至100℃时继续加热,水沸腾,温度不再升高。

1.2《水沸腾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1.2《水沸腾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4.气泡破裂后,水面出现波动,形成涟漪。
题型四:请举例说明水沸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水沸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例子:
1.烧水: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烧开水来泡茶、泡面等。
2.煮饭:煮饭时,水沸腾后可以将米饭煮熟。
3.煮汤:煮汤时,水沸腾可以将汤料煮熟,使汤更加美味。
4.煮鸡蛋:煮鸡蛋时,水沸腾可以将鸡蛋煮熟,使其口感更佳。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水沸腾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水的沸腾现象及其科学原理。他们能够理解水沸腾时温度不再上升的现象,并能够描述水沸腾的过程。学生还学会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观察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此外,他们通过实验掌握了水沸腾的条件,如温度达到沸点、持续吸热等。
6.应用与迁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他们了解了水沸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烧水、煮饭等。此外,学生还能够将水的沸腾原理迁移到其他物质的研究中,如探究其他液体的沸腾现象。
板书设计
2.水沸腾的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
-持续吸热
3.水沸腾的观察
-温度计测量水温
-气泡的变化
4.水沸腾的原理
1.2《水沸腾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科学》三年级上册“1.2《水沸腾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水的沸腾现象及其科学原理。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水的沸腾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科学精神。教材内容紧密围绕水的沸腾现象,设置了观察实验、问题讨论等环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科学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水的沸腾现象及其相关科学原理,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1.2水沸腾了》学历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1.2水沸腾了》学历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水沸腾了》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学习主题: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与理解沸腾的基本概念。

本节课我们将探索物理中“水沸腾”的奥秘,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水的沸腾现象,并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水沸腾的定义和条件,理解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学会描述水沸腾的现象,并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三、评价任务1. 观察记录:学生能够仔细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并准确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2. 描述能力: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水沸腾的现象,包括水温的变化、气泡的变化等。

3. 解释能力: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水为什么会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4. 团队合作: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与同伴分享观察结果和想法,共同完成任务。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如“你们知道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吗?”“你们见过水沸腾的现象吗?”等,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经验。

2. 实验准备: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包括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等,并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

3.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包括水温的变化、气泡的产生等。

4. 交流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水沸腾的现象。

5. 归纳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和讨论内容,强调水沸腾的定义和条件,以及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水沸腾现象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2.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水沸腾的观察报告,包括实验过程、观察结果、现象描述以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反应,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包括对水沸腾现象的理解、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与同伴的交流合作等方面。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水沸腾了》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水沸腾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掌握正确的读数方法。

能够观察和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

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

2.教学难点理解水沸腾的本质。

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杯正在加热的水,提问学生: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引出课题。

2.认识水的沸腾现象实验准备:组装实验装置,包括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

实验操作: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烧杯中的水。

在加热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水的变化,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观察现象:随着水温的升高,学生可以观察到水中出现气泡,气泡由小变大,最后水面上出现大量的水蒸气。

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水沸腾时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认识水的沸腾现象。

3.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介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手持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但不要碰到烧杯的底部和侧壁。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面相平。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4.描述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包括水温的变化、气泡的变化、声音的变化等。

学生进行发言,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帮助学生梳理水沸腾过程中的变化特点。

5.拓展与应用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沸腾的知识呢?学生举例回答,如煮食物、烧开水等。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水沸腾了》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水沸腾了》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水沸腾了》2.水沸腾了【教材简析】本节课学生主要做好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能从探究实验中获得并记录水沸腾的相关现象与证据,与已有的认知形成冲撞、整合,获得深刻的身心体验。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图片现象,结合提示的问题,明确这节课需要在加热的前提下观察杯子里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探索板块:共分为2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预测,即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暴露学生已有的认知。

第二部分是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记录加热温度数据,教材中的提示要点给予了详细的参考。

由于该过程涉及到实验器材的组装和酒精灯的使用,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演示,并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谨防烫伤。

研讨板块:组织整理实验记录,进行讨论分析,利用提示性问题,让学生对水沸腾过程的变化有全面的认识,并能够有序、有条理的汇报;明确水的沸点在正常压强下是100℃,在沸腾过程中一直保持100℃。

知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亲历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常见水沸腾现象,但不会太在意,只有较为模糊的感性印象,例如温度的上升,水沸腾时能够看见气泡以及听到声音等,缺乏对沸腾过程具体的认知。

酒精灯等试验器材第一次接触,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也是第一次具体涉及。

在探究活动中,要学会合理分工,小组合作完成观察实验,并且十分注意实验安全的意识已经初步具有。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水沸腾了
【教材简析】
本节课学生主要做好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能从探究实验中获得并记录水沸腾的相关现象与证据,与已有的认知形成冲撞、整合,获得深刻的身心体验。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图片现象,结合提示的问题,明确这节课需要在加热的前提下观察杯子里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探索板块:共分为2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预测,即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暴露学生已有的认知。

第二部分是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记录加热温度数据,教材中的提示要点给予了详细的参考。

由于该过程涉及到实验器材的组装和酒精灯的使用,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演示,并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谨防烫伤。

研讨板块:组织整理实验记录,进行讨论分析,利用提示性问题,让学生对水沸腾过程的变化有全面的认识,并能够有序、有条理的汇报;明确水的沸点在正常压强下是100℃,在沸腾过程中一直保持100℃。

知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亲历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常见水沸腾现象,但不会太在意,只有较为模糊的感性印象,例如温度的上升,水沸腾时能够看见气泡以及听到声音等,缺乏对沸腾过程具体的认知。

酒精灯等试验器材第一次接触,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也是第一次具体涉及。

在探究活动中,要学会合理分工,小组合作完成观察实验,并且十分注意实验安全的意识已经初步具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加热过程的变化。

难点:实验器材的组装和使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计时器)。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1.课件出示图片
提问:你烧过水吗?
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
二、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20分钟)
(一)预测活动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

(预设:(1)说:水里看见气泡,水面上看见白色的气体等;(2)用画图的形式。


(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

1.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
2.ppt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

3.结合微课或其他视频了解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使用参考视频(可用其他微课、网络视频):
4.结合ppt,学生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师补充介绍。


5.实验安全提示。

6.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在活动手册上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屏幕出示电子计时器或分组提供计时器。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8分钟)
1.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

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

2.提问: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正常压强下是100℃。

(同时让学生明确温度计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提问: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
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

3.演示实验:水变成水蒸气的体积变化
小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板书设计】
2.水沸腾了
水中:气泡产生
水加热水面:气泡破裂
水面上:热气产生
水沸腾: 100℃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大大增加。

(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作业设计】
1.正常压强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A. 90℃
B. 100℃
C. 60℃
2.水沸腾时的温度()
A.不断上升
B.保持不变
C.逐渐下降
3.水变成水蒸气,它的体积()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