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小练习:夹金山的地理环境(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气候变化对植被演替有显著影响,长白山西坡海拔2 140~2 200米,原生植被以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物入侵后原生植被退化,被侵入地土壤水分增加。

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海拔和坡度下草本植物入侵程度。

据此完成1~3题。

1.该区域草本植物的入侵方向是( )A.向较低海拔入侵,沿陡坡入侵B.向较低海拔入侵,沿缓坡入侵C.向较高海拔入侵,沿陡坡入侵D.向较高海拔入侵,沿缓坡入侵答案 C解析根据图示,海拔较低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已经较高,故草本植物应向较高海拔入侵;从坡度来看,坡度较大处入侵程度较高,说明草本植物是沿陡坡入侵的。

2.影响该区域不同坡度草本入侵程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风力 D.土壤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该地的原生植被以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说明该地的土壤发育程度较差。

陡坡土层较薄,土壤发育状况不如缓坡,故陡坡的原生植被长势不如缓坡,更容易被草本植物入侵,据此分析可知,影响该区域不同坡度草本入侵程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

材料给出的是长白山的西坡不同坡度草本植物入侵情况,西坡是背风坡,气温、降水、风力的差异不会太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3.与灌木相比,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使土壤水分增加的原因是( )A.土壤蒸发加剧 B.生长耗水减少C.植株高度减小 D.枯枝落叶量增加答案 B解析由于草本植物相比灌木,扎根浅,个体小,耗水量少很多,因此,在区域降水情况不变的情况下,草本植物入侵相比生长灌木而言,耗水量会下降,从而导致土壤水分增加。

奥兰治河以南的荒漠化地区称为南纳马夸兰(甲图),有种类丰富的多汁植物和多肉植物(乙图),这些植物只在雨季开花(每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但壮观的开花景象最长只能维持两个月时间,通常时间会更短。

据此完成4~5题。

4.南纳马夸兰地区植物花期短的原因是( )A.雨季受西北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B.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C.雨季受西南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D.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地带,雨季降水少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知,南纳马夸兰地区的植物只在雨季开花,花期短说明雨季短。

金太阳2024届江西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金太阳2024届江西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高三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暑假期间,某学校师生前往河南省安阳市(36°N,114°E)殷墟进行为期两周的研学活动。

大巴车上钟表显示8:30时,司机前方的遮阳板、车辆右侧的遮阳帘均已启用。

此时某国外研学小组恰巧发来在某地看日出的照片。

据此完成1~2题。

1.遮阳板、遮阳帘启用时,大巴车行驶方向大致是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2.该国外研学小组可能在的城市是A.华盛顿(38°N,77°W)B.乌兰巴托(48°N,107°E)C.科伦坡(7°N,80°E)D.巴西利亚(16°S,48°W)南美洲最南端岛群(图1)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大陆相望,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

其主岛火地岛地形多变,西部海湾众多,多幽深的峡湾,海岸曲折。

此地夏凉冬冷,地区年降水量差异显著。

据此完成3~4题。

3.火地岛西侧海岸线曲折主要是因为①风力的侵蚀作用②冰川的侵蚀作用③海浪的侵蚀作用④河流的侵蚀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4.火地岛西侧苔藓分布广泛而无高大树木生长,是因为该地A.降水多,水土流失B.坡度陡,土层太薄C.纬度高,光照不足D.气温低,西风强劲地面净辐射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差。

图2示意我国部分省区年内地面净辐射强度。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项训练(含答案)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项训练(含答案)

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单选题海螺沟冰川位于横断山区,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冰川。

近百年来,随着海螺沟冰川面积的变化,当地的有机碳储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读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各组分有机碳储量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海螺沟冰川成为我国海拔最低冰川的原因有( )①当地所处纬度高,气候寒冷②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显著③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④冰川储量大,坡度陡,易发育雪崩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关于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各组分有机碳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各组分间有机碳储量无关联性B.粗木质残体中的有机碳储量最少C.有机碳储量多少与植物光合作用呈负相关D.冰川消融时间越早,有机碳储量越少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

滩涂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

如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B.泥沙淤积,海水顶托C.河流改道,波浪侵蚀 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4.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A.使用频率较高 B.海水污染严重C.有机质含量少 D.盐碱化程度高5.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地面年辐射差额(地面热量年净收入),n/Lr为地面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与①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 )A.亚马孙平原 B.东非高原C.江南丘陵 D.西西伯利亚平原7.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分异规律B.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C.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D.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分异规律对流层中,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

翻越大雪山课文解析

翻越大雪山课文解析

翻越大雪山课文解析一、教材解析长征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

它不仅以独特的魅力震撼了所有的炎黄子孙,而且像完美的神话,超越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翻越大雪山》讲的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的故事。

这篇课文首先介绍了夹金山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翻越大雪山即将面临的问题,接着写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红军将士互相关心、共同克服困难的经过,最后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后高兴、激动的心情。

歌颂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多次运用环境描写,如课文第五段中“一到山脚……摔下雪壁”等,这些描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条件的艰苦,从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的精神风貌。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多读、多体会。

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环境的险恶,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二、解读与提示第1段:交代夹金山的地理位置和翻越夹金山的背景。

第2段:介绍夹金山自然条件的恶劣。

抓住“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体会气候的寒冷,抓住“呼吸十分困难”体会空气的稀薄,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天气的变幻莫测。

引导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3段: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面临的问题。

抓住“衣服”、“草鞋”、“老茧”、“既……也……”体会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面临的困难。

“能走过去吗?”是啊,能走过去吗?这的确是一个大问号,引导学生从这一句问话中体会翻越雪山极其困难。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相互交流感受,为品读下文做好铺垫。

第5段:通过勾画、品读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环境的险恶。

环境描写的句子如:“一到山脚……到处都是雪,雪,雪。

”“这里的地形…摔下雪壁。

最新高考地理热点《云形成的原因》

最新高考地理热点《云形成的原因》

高频考点194云云是指停留大气层上的水滴或瓦斯或冰晶胶体的集合体。

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

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

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

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

因为云反射和散射所有波段的电磁波,所以云的颜色成灰度色,云层比较薄时成白色,但是当它们变得太厚或浓密而使得阳光不能通过的话,它们可以看起来是灰色或黑色的。

地球以外行星也会有云,但水不一定是其它行星的云的主要成分,如金星的硫酸云。

形成原因云形成于当潮湿空气上升并遇冷时的区域。

这可能发生在:①锋面云,锋面上暖气团抬升成云。

②地形云,当空气沿着正地形上升时。

③平流云,当气团经过一个较冷的下垫面时,例如一个冷的水体。

④对流云,因为空气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云。

⑤气旋云,因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而产生的云。

【拓展提升】2014年11月,澳大利亚多地居民看到罕见的“雨幡洞云”奇观。

雨幡洞云,也叫穿洞云,是由于飞机穿过云层时引起空气的膨胀,局部压力下降且温度下降,云中的液态水滴迅速凝结形成冰晶,当冰晶落下时,形成“洞云”(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雨幡洞云的云层条件是()A.云层厚度大B.须饱含过冷的水滴C.云层高度低D.云层温度较高2.飞机飞越洞云下部时非常危险,是因为()A.易有飞鸟影响飞行B.空气能见度低C.盛行下沉气流D.盛行上升气流3.当澳大利亚居民看到“雨幡洞云”奇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谷地区正值旱季B.此时期澳大利亚大陆盛行高压C.谟河的白昼比广州长D.在苔原地带生活的驯鹿迁徙到亚寒带针叶林带【答案】1.B 2.C 3.D【分析】1.雨幡洞云形成时,云层较薄,而且出现于中、高层次的云层中,这些云层窄窄的缝隙下面悬挂着许多冰晶体,要形成雨幡洞云层,云层必须饱含过冷的水滴。

【高中地理】局地气候分析 查漏补缺 2023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

【高中地理】局地气候分析 查漏补缺 2023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

查补易混易错点03 局地气候分析局地气候分析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大气运动原理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分析能力。

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自然地理基本过程,分析现实世界的一些自然现象、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是历年高考高频考点。

例如2022年北京高考的第1-3题,2022年辽宁高考的第7题等都进行了考查。

易错01 气候的影响因素1.纬度:纬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温的影响,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气温越高。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主要包括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水的影响,受赤道低压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区域降水较多;受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控制的区域降水较少;受盛行西风控制的区域降水较多;受信风控制的区域降水较少。

季风控制区域吹夏季风时雨水多,冬季风控制时雨水少。

3.海陆分布: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既表现在气温方面也表现在降水方面。

总体上看距离海洋越近气候受到海洋影响越大,海洋性特征越明显;海洋性特征表现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总量大且季节变化小。

4.地形(1)海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昼夜温差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降水较少。

(2)地形:①气温方面:阻挡冷空气;冷空气易在迎风坡和山谷堆积;山谷或盆地地形较为封闭,不易散热,冬季气温偏高;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较低。

①降水方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山谷地区多夜雨;地形平坦的地方便于海洋水汽深入。

5.洋流: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易错02 局地气候的昼夜差异分析1.局地气候的形成通常是在背景风的前提下,叠加局地特殊的环流导致。

通常指海陆风、山谷风、湖陆风等。

2.城市热岛效应对海陆风的影响:白天城市热岛效应加速了陆地的升温速度,因此加剧了海风;夜晚降低了陆地降温的速度,因此减弱了陆风。

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各节配套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各节配套习题含答案

第1节常见地貌类型(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1.下列属于河流冲积(洪积)扇地貌景观的是( )A[A为冲积扇;B为风蚀蘑菇;C为黄土高原;D为冲积平原。

]2.下面是某同学在旅游中拍摄的两幅地貌景观图,图1中岩石发育凹沟,图2中红色山群陡峭。

形成上述景观的共同的原因是( )图1 图2A.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C.风力搬运D.岩浆活动B[图1为流水侵蚀的凹沟,图2为丹霞地貌景观,二者都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 下图为某河流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面地貌景观,发育在上图①②③④四地中的是( )A.①B.②C.③D.④4.图中从①到④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规律是( )A.由细到粗B.由粗到细C.先变粗,后变细D.先变细,后变粗3.A 4.B[第3题,图为“V”形河谷地貌,常发育在水流湍急的上游地区,上游河水下切侵蚀,使河床加深,形成“V”形河谷。

图中①地为河流上游地区。

第4题,从①到④地势逐渐变缓,水流流速变慢,从上游侵蚀带来的沉积物会逐渐沉积,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颗粒大的总会先沉积,因此从①到④沉积物颗粒会逐渐变小。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岩石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

据此回答5~6题。

5.该地区可能位于( )A.河西走廊B.青藏高原C.三江平原D.江南丘陵6.形成这种花岗岩地貌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5.A 6.C[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作用。

花岗岩千疮百孔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读石灰岩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7~8题。

7.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沉积C.流水侵蚀D.风化作用8.图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7.C 8.A[第7题,石灰岩塌陷型天坑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形成的。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质运动4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质运动4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各地最新试题分类汇编地质运动(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走廊南山位于祁连山中段,南北两侧发育了数十条流向与祁连山脉走向大致垂直的河流。

下图示意走廊南山某典型河道①、①两河段的横断面,P点为河流纵剖面上坡度的突变点。

据此完成1题。

1.关于①段河谷形态特征和成因组合正确的一项是()A.宽广冰川侵蚀B.宽广流水侧蚀C.狭窄流水下蚀D.狭窄冰川侵蚀落脚河峡谷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区东侧,在60km2范围内发育了61.33km的岩溶峡谷,峡谷蜿蜒曲折,孕育了76个河曲,其规模和形态在岩溶区内较为稀有和独特。

河曲型深切峡谷形成主要经历湖盆期(孕育期)、自由河曲形成期和深切期(如图)。

据此完成2-3题。

2.落脚河峡谷中孕育较多自由河曲,是因为形成期()A.河流落差大,下蚀作用力偏强B.地形平坦,流水侧蚀作用强烈C.地转偏向力强,侧蚀作用明显D.降水强度大,流水搬运能力强3.对深切期峡谷的形成影响最小的是()A.碳酸岩易被溶蚀B.岩层垂直节理发育C.地壳间歇性抬升D.边坡崩塌现象频发微生物分解加快侵蚀基准面,是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

其抬升会降低河道坡降,引起河道冲淤的变化。

渭河是黄河的支流之一,于潼关汇入三门峡水库库区,三门峡水库投入使用后,潼关侵蚀基准面上升,渭河侵蚀基准面随之改变,影响水位变化。

下图为渭河下游华县、咸阳两个水文站1950-2020年洪水位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

4.根据图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咸阳相比华县离潼关的距离更近B.侵蚀基准面变化对咸阳的影响更大C.渭河下游的侵蚀基准面位于咸阳D.侵蚀基准面导致的淤积,溯源减弱5.三门峡水库投用的时间为()A.1960年B.1973年C.1988年D.1993年6.P4阶段咸阳平均水位下降,而华县平均水位上升,说明()A.咸阳河段丰水枯沙B.咸阳河段降水减少C.华县河段坡度减小D.华县河段降水增多柴达木盆地东缘构造运动活跃。

高中地理课后练习9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高中地理课后练习9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2019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150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

下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大熊猫国家公园( )A.地处陕、青、川三省,集中连片分布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C.分布区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2.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退耕还草,防风固沙C.垃圾分类,资源优化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1.D 2.A[第1题,读图可知,大熊猫国家公园主要地处陕、甘、川三省,但公园没有集中连片分布;这些地区受寒潮冻害影响较小,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寒潮冻害;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区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海拔较高,相对高差较大,受人类影响较小,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

第2题,河流上游地势起伏大,因此应该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岷江上游退耕还草,是为了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不是为了防风固沙;岷江上游人口较少,人类活动较少,垃圾分类和资源优化对生态环境建设作用较小;岷江上游水流急、落差大,泥沙淤积较少,不需要清淤治理。

]下图为我国某山区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图。

读图,完成3~5题。

3.图示自然保护区的地势特征为( )A.由南向北倾斜B.由西北向东南倾斜C.由东向西倾斜D.由东北向西南倾斜4.该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 )A.南岭B.太行山C.天山D.大兴安岭5.该自然保护区易发的自然灾害有( )A.沙尘暴B.洪涝C.雪崩D.泥石流3.B 4.A 5.D[第3题,图示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西北部为山地灌木草地,东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

根据各类植被对水热条件的要求,可以判断出该地的地势特征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必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必考知识点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必考知识点归纳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火焰山,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是天山山脉分支之一。

火焰山夏季烈日照耀,高温干燥,致使“飞鸟千里不敢来”。

火焰山因夏日极高的温度和独特的地形受到了很多游客和地质工作者的青睐。

(1)分析火焰山夏季太阳辐射强,温度高的原因。

(2)列举火焰山可以利用充足的太阳能资源发展的产业。

(3)指出游客去火焰山旅游的注意事项。

答案:(1)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夏季火焰山日照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温度高;盆地地形,热量不容易散失;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2)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集热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集成灶。

(3)注意防晒,准备遮阳伞、墨镜;该地风沙大,注意防风沙;昼夜温差大,夜晚注意保暖;白天温度高,准备充足的水和防中暑的药品。

解析:本题以火焰山夏季酷热高温为材料,涉及太阳辐射、太阳能、旅游业区位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所学知识,太阳辐射对地球产生巨大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该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海远,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温度高;同时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该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热量不容易散失等。

(2)根据所学知识,本题主要应着眼于太阳能的利用,如何将太阳能变为热能、电能,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

故可以开发的产业可以有:利用本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太阳能发电站;还可以利用太阳能资源带动光能产业发展,比如太阳能集热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集成灶等。

(3)根据所学知识,本题主要从气候、地形、昼夜温差等角度进行全面作答。

高考地理小练习:永昌盆地的湿地(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小练习:永昌盆地的湿地(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小练习:永昌盆地的湿地(附答案解析)(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图1),海拔1875~2106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

(6分)(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

(6分)【答案】(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

(2)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洪水期能削减洪峰;湿地受地下水补给,(枯水期)为水库提供较为稳定的水源;湿地可以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过滤、沉淀、吸附、降解,净化入库水质。

【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成因及湿地对当地水库供水的积极意义,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湿地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地形角度看,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西大河、东大河河流可以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且湿地位于断层处,地下水沿断层出露;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湿地位于盆地低洼地,易积水形成湿地。

(2)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据图可知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夏季洪水期可以拦蓄洪水;湿地位于低洼地,受地下水补给,水源稳定,在枯水期可以为水库稳定供水;湿地水流较慢,利于泥沙沉积,可以减少泥沙进入水库,湿地可以降解污染物,对污染物等进行过滤、沉淀、吸附、降解,净化了入库径流,提高入库水质。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五)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五)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五)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崇礼区是2022年国际冬奥会主要雪上项目承办地。

崇礼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距北京220公里,属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境内80%为山地,森林茂密、草场广阔。

特殊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华北地区最理想的天然滑雪区域。

下图为崇礼区及周边地区气候资料图。

从地形角度分析崇礼作为冬奥滑雪场的有利条件,并为当地滑雪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有利条件:山地地形,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积雪日数长;受地形阻挡,冬季风力小,温度、风力适宜开展户外滑雪运动;地势起伏较大,适合滑雪赛道建设。

合理化的建议:继续承接国内、外冰雪赛事;建设成国家队训练基地;大众户外冰雪运动体验基地;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等。

解析:该题结合图文材料设问,涉及地形地势、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有力条件:崇礼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属于山地地形,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冬季积雪时间较长;且受地形影响,冬季风力较小,温度和风力适宜开展户外滑雪运动;由于地势起伏较大,适合滑雪赛道的建设。

合理化建议:为了滑雪场的未来,应该建设大众型的滑雪运动,增加体验活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培养出具有高水平、高标准的滑雪队伍;且可以承接国内外的冰雪赛事,增加知名度;建立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增加经济效益;打造出中小学生的研学基地等。

小提示: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简称中白工业园)是目前中国对外合作层次最高、占地面积最大的园区(91.5km2),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近郊。

白俄罗斯高校众多,工业历史悠久,工资水平较低。

该园区重点发展的工业项目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产业。

德国、俄罗斯等国企业也积极入驻园区。

(1)说明中白工业园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

全国2022年高三地理下册专题练习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全国2022年高三地理下册专题练习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全国2022年高三地理下册专题练习试卷带答案和解析选择题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生态脆弱,多年来当地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

下图为该模式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治理开发模式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气候B. 地形C. 水源D. 土壤【2】图示蓄水池水窖的水主要来自A. 地下水B. 雾气C. 雨水D. 湖泊水【3】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草地退化C. 土壤盐碱化D. 森林减少【答案】【1】B【2】C【3】A【解析】【1】据图并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区因地制宜,在山顶、山坡、山腰、山下、沟底等不同地形部位因地制宜,治理开发模式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因素。

故选B。

【2】据图可知,黄土高原地处季风气候区,因此蓄水池水窖的水主要来自雨水。

故选C。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故选A。

选择题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

上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

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A. 落叶阔叶林B. 常绿硬叶林C. 针叶林D. 常绿阔叶林【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A. 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 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C. 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 风力较大, 受低温冻害影响大【答案】【1】C【2】A【解析】【1】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000-2000米之间,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C对,A错。

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植被,B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小练习:夹金山的地理环境
(附答案解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夹金山又名大雪山,以雪景著称,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与阿坝州小全县交界处。

夹金山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主峰海拔为4930米,是青衣江的发源地,地势陡险,山岭连绵,重峦叠嶂,原始森林茂密,自然风光祷施,天气复杂多变,有壮观美丽的云瀑现象。

2020 年8月6日,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队经过此地发现该山地东西两侧地貌、气候和植被差异显著。

近年来,夹金山顶已不易见到积雪,山体上点缀有东一块西一块的草甸,四处可见裸露的危岩,给人突兀之感。

下图示意央金山地理位置及山脉走向。

(1)推测夹金山云瀑现象形成的位置并指出形成过程。

(8分)
(2)说明夹金山两侧地形、气候、植被差异及成因。

(6分)
(3)分析夹金山顶已不易见到积雪的原因及其对青衣江水文特征的影响。

(6分)
答案:
(1)位置∶山脉西侧。

(2分)过程∶四川盆地的暖湿气流常在夹金山东坡上升凝结;东坡喇叭口的地形,利于暖湿空气堆积,形成大面积的云海;云海沿山抬升,在翻越山顶后,遇西坡干冷空气,迅速下沉,从山顶一带顺着山势面下,
从而形成壮观的云瀑。

(6分)
(2)夹金山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壳抬升,东侧为四川盆地,西侧为高大的青藏高原。

夹金山东侧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以暖湿气候为主;西侧受高大山体阻挡.较为干燥。

夹金山东侧降水较多,气温较高,形成森林植被;西侧较为干燥,海拔高,形成草原雪山。

(6 分)
(3)原因∶全球气候变暖。

(2分)影响∶夹金山积雪融水减少,河流补给量下降,径流量减少;山体岩石裸露,外力侵蚀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等。

(4分)解析:
本以夹金山地理位置及自然景观特色为材料,考查自然环境差异性及整体性的有关知识,难度较大。

(1)夹金山云的形成结合山脉走向及水汽来源进行分析。

云及大面积的云层沿山坡下沉现象,当流云顺着风向在飘移的过程中通到山口、悬崖或翻越山岭时,就会由于重力因表跌落,像水一样倾污而下,形成云瀑。

读图可知,夹金山为南北走向的山脉,东侧为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内部河流众多,受地形影响,水汽不易消散,暖湿流在夹金山东侧上升,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形成大片的云海,当云越过山顶后,在夹金山西侧,云海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像瀑布一样倾泄而下,形成壮观的云瀑。

(2)由材料可知,“夹金山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东侧为四川盆地,西侧为青藏高原,地形差异显著。

从气候角度看,东侧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为东南季风迎风坡,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而西侧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在气候差异影响下东侧迎风坡有森林植被形成和分布,而西侧降水少,且海拔高,气温低,以高原草甸为主。

地形、气候和植被差异显著。

(3)山顶不见积雪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近现代以来,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山顶不易见到积雪.对水文特征的影响,要从冰雪融化对河流流量含沙量等进行分析. 由于山顶不见冰雪,则冰川融水补给变少,河流流量减少,由于“四处可见裸露的危岩”,山体裸露,河流含沙量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