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15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强制性运动使用疗法——【康复治疗 精品资源】
习得性不用 逆转:在生 活状态下肢 体永久性使 用
试验成果(4)
当使用恰当的技术,“习得性不用”可 以纠正;
技术是约束未受损肢体,不使用,而必 须使手障肢体从事正常活动,连续、大量 使用;
当使用数天或更长时间,手障肢体的 “习得性不用”即可获得永久性回转;
猴经过训练能使受障肢体重新使用;
人亦可使用此原则治疗脑损伤与脊髓损 伤感觉输入消失时的抑制。
简史(1)
直到1980年80年代,神经科学还认为CNS只有很少 或无可塑性。1850年Louis Broca起就认为脑疾病如脑卒 中后损伤是不能恢复、再组织与自己修补代偿的。一旦 患有脑病就无法治疗。
但是过去20多年,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脑是可塑的, 与旧的思想相反,不仅受损伤的成人脑功能可以重塑, 就是未损伤的脑为了适应于环境的需要也可有自己的重 组,而且这种脑的可塑性不论年龄,是终生存在的。
人的CI治疗研究(1)
Wolf等(1981、1989)对较少受障上肢束缚而无 集团(massed)训练(为CI治疗的一半,称为强迫使 用模式),治疗功效有意义,但相当小[功效大小 (effect size)=0.2];
Taub等(1993)在一般认为卒中一年后即进入一 个平台,不易再获得进步,对慢性卒中病人病期平均 (±4年)参与治疗;
试验成果(2)
实质性神经损伤导致运动或感觉功能的抑制, 较在功能自然恢复的大得多。这种抑制使个体在 损伤早期受障部分不能活动;
过些时,恢复过程增进了CNS,使产生活动, 至少是潜在化的;
在神经功能受抑制时,猴不能使用失神经肢 体,以对侧未受损肢体学习去代偿失去的功能, 由此得到阳性强化;
由于神经系统抑制消除,功能开始改进,意 图使用去神经肢体,结果动作笨拙,乏效(食物 掉落、摔跤),受障肢体得到这种运用的惩罚;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亚急性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估
使 用运 动 疗 法 对 脑 卒 中 后 亚 急性 期 患 者 上 肢功 能康 复有 效 。 主题 词 : 卒 中 ; 得 性 废 用 ;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疗 法 ; 复 脑 习 强 康
O 引 言
些 简 单 的动 作 不 需 要 刻 意 去 想 ; 近疗 程结 束 时 , 部 分 的 活 接 大
及 负 担 。 脑 卒 中 后 上 肢 功 能 的恢 复 一 般 较 下 肢 差 , 统 观 点 认 传 为 上 肢 功 能 恢 复 的最 佳 时 间 应 该 是 发 病 l 周 内 , 过 l 周 上 l 超 l 肢功能几乎不能再恢复_ I I 。本 文 观 察 强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疗 法 在 脑 f Wof 动 功 能 检 测 共 有 l 注] l 运 7项 , 中有 2项 是 对 上 肢 肌 其 力 的测 试 , 列 入 上 表 。 未 患 者 基 线 、治 疗 前 、治 疗 后 手 负 重 到 盒 子 上 数 据 分 别 为
维普资讯
16 8
中国临床康复 第 7 D卷 秀 4 4朋 20 一 】2 0 6 l一 5出版 C i s Junlo l i lR hbl t n N v m e 5 2 0 o 0 N . 4 hn e o r C i c e a i ai , oe b r2 0 6 V L 1 o 4 e a f na i o t
阶 段 感 觉 疲 劳 , 要 医 师 和 治疗 师 不 断对 患 者进 行 鼓 励 和示 范 ; 需 告 之 患 手 做 任 何 动 作 需 要 有 意 识 去 想 。康 复 治 疗 l 后 患 者 自 周 觉功能及速度 有较快进步 , 劳感 有所减轻 , 康 复建立信心 , 疲 对
一
卒 中后 3 9个 月 的 治 疗 , 明 在 入 选 标 准 内 ,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 表 强 疗 法 对 患 者 上 肢 的康 复 具 有 很 好 的 效 果 。
强制性使用疗法在慢性失语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实 。 国 内 史 淑 杰 等[ 重 复 了 P l r ol 的 研 究 . 病 前 6 1 也 uv m l r e e 对
l 强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疗 法 f o sr it i d c d c n tan n u e mo e n v me t
践 发 现 此 方 法 可 以 明显 提 高 慢 性 期 脑 卒 中 患 者 患 侧 肢 体 完 成 运 动 的质 量 ( 运动 速 度 和 力 量 ) 。
工 作 , 们 将 慢 性 失语 症 患 者 分 为 强 化 CA (I T pu) 他 IT CA ls和
CA I T两个 组 . 对 强 化 C A 在 I T组 进 行 游 戏 治疗 时 增 加 了 家庭
改 善 的 更 为 显 著 .从 而 进 一 步 证 明 C A I T对 慢 性 失 语 症 患 者
归纳 起 来 强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疗 法 有 3 项 治 疗 原 则 : 满 负 ①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堕壁星堕 茎查: ! 箜 丝 堂! ! 塑 生! 箜
!
! 垒
型 丝 !
:Q ! ! :
! !
! ! : : !
・
综述 ・
强制性使 用疗法在慢性失语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朱
一
雷 窦祖林 1 , 2
应 用 A c e A h s T s( A 中 的 四 个 测 试 ( o e I 、 ahn p ai a e tA T) T kn j
说 普通 话 的 慢 性 失 语 症 患 者 应 用 CA I T治 疗 ,治 疗 前 后 采 用 西 方 失 语 症 成 套 测 验 w s r p ai bt r.WA ) 交 流 et n a hs at y e a e B和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 •
治疗原则
• 强制性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强制装置限制健侧上肢的使用,强制患者在日常生 活中使用患侧上肢,并短期集中强化、重复训练患肢,同时注重把训练内容转移 到日常生活中去。强制性治疗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瘫痪肢体的灵活性和患者在日常 生活中的运动能力。
治疗的方案
• 1 限制健手使用:可使用休息位手夹板或塞有填充料的手套限制健手使用,同时 使用吊带限制健侧上肢活动。强制用手夹板或手套应在患者90%的清醒时间使用, 仅在洗浴、上厕所、睡觉及可能影响平衡和安全的活动时才解除强制。手夹板或 手套一般用易开启的尼龙搭扣固定,以便能让患者本人在紧急情况下(如摔倒后) 自行解除。治疗期间要记录日常生活中患肢的使用情况和强制装置的使用情况, 并对患者的安全问题给予特别关注。 2 强化训练患侧上肢:在限制健肢的同时,集中、重复、强化训练患侧上肢能有 效克服脑卒中患者在功能恢复时形成的习得性废用。一般每天强化训练6小时,每 周5天,连续2周。 3 日常生活期间的任务训练:在日常活动时,鼓励患者进行实际的功能任务练习, 在强化治疗的最后几天,应为患者制订家庭训练计划。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
• • •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
何仁军
概述
• 强制性运动疗法又称强制性治疗,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 种新的康复治疗方法,该方法是通过限制健侧上肢,达到强制使 用和强化训练患肢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机制
• • 第一,强制性运动改变了患侧上肢的废用性强化过程。 第二,重复使用和强化训练引起控制患肢的对侧皮质代表区扩大和同侧皮质的募 集,导致功能依赖性皮质重组,这是肢体功能改善的神经病理学基础。
受者标准
• 标准条件(中风后大约有25%患者符合此标准)①中风时间超过3~7个月 以上。②年龄18岁以上。③患侧腕关节伸展>20,拇指和其他4指中任何 两个手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展>10,且动作1分钟内可重复3次。 ④患侧被动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屈曲和外展>90,肩关节外旋>45,肘 关节伸展<30,前臂旋后和旋前>45。⑤无严重的认知问题,例如:失 语症、注意力障碍、视觉障碍、记忆力或沟通上的问题。⑥无严重药物 不能控制的问题,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皆能在药物稳定控制 下。⑦穿上吊带或夹板后能维持一定的平衡,有基本的安全保证。⑧座、 站以及如厕的转位能够自己独立动作,能维持静态站姿(可以手扶东西) 至少2分钟。 手臂功能最低标准(中风后大约有25%患者符合此标准)①患侧腕关节 伸展>10。②拇指外展>10,其他4指中任何两个手指伸展>10。 手臂功能极低标准: (中风后大约有25%患者符合此标准)极低运动标 准是,他们用任何能控制的抓握形式从桌面上提起一条抹布,然后放下。
强制性运动疗法
4
4
辅助用具
•
约束 手套
•
手指训 练器
•
改良 餐勺
辅助用具
•
OT插板
项目 年份 2013 2014
开展 例数 30 35
近几年 开展效 果 (分)
入院 平均 时 值 30--45 33 25--50 30
ADL评分 出院 时 平均 值
40--60 45 30--65 50
2015
42
25--45 35
出院时ADL评定
实施前后对比视频
实施前 实施后
谢谢聆听!
2016/12/20
14 14
CIMT前评估
评估关节活动度:
患肢肩关节屈曲95°,外展90°,肘关节伸展10°,腕关节背
曲20°,拇指和其他4 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展5°。
康复实施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患者、家属等团队共同完成
肢体康复:大关节至小关节,近端至远端,大动作至精细动作
入院时ADL评定
住院期间ADL评定
30--70 50
案例分享
案例概述:患者叶某,男性,42岁,因右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日
常生活能力完全依赖3月余入院。专科查体:神清、语利,记忆力、计 算力正常,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方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浅,伸 舌居中,右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 常,坐位平衡2级、站立平衡不能,ADL评分为20分。
3
适 应 症
标准条件: ① 患侧腕关节伸展> 20°,拇指 和其他4 指中任何两个手指的掌指 关节和指间关节伸展> 10°,且动 作1 分钟内可重复3 次。 ② 患侧被动关节活动度: 肩关节 屈曲和外展> 90°、肩关节外旋 >45°,肘关节伸展< 30°,前臂旋后 和旋前> 45°。 ③ 无严重的认知问题。 手臂功能极低标准(中风后大约有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 有 5 篇指南(美国 2003,伦敦 2004,美国 2005,渥太 华 2006, EBRSR2008)推荐脑卒中后可使用CIMT 以改善 患侧上肢功能及手 的灵活性,且为高等级证据水平支持。 其 中 2003 年及 2005 年美国 指南 建议对于有 20°腕背伸和 10°伸指,且没有感觉障碍和认知障碍 的患者使用CIMT,患者 应进行至少 2 周,每天 6—8h 的训练方才有 益(证据水平为 I)。 2006 年渥太华指南认为对于有腕背伸20°和伸 指 10°, 并且没有感觉障碍和认知障碍的患者, 强烈推荐在急性期、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均可使用CIMT(证据水平为 I)。然而 2008 年 EBRSR 指南[15]并不认为在急性期使用CIMT 优于传统疗 法,但有强 烈证据证明在后遗症期使用 CIMT 有效(证据水平 为 I)。 2004 年伦 敦指南[10]则认为脑卒中后常规进行 CIMT 比 较困难,因为只有在脑 卒中1 年以后、无帮助下可独立行走, 且可主动伸腕 10°和伸指 10° 的患者中证明有效(推荐强度为 B)。
• 患者选择标准既然CIMT 有如此显著的优势,那是否卒中后人群都 可以使用呢?Taub 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CIMT 治疗适用标 准,即: • ① 年龄>18岁,能够理解和执行康复训练的指令; • ② 患侧腕关节背伸>20°,拇指及其他4指中任何2个手指掌指关节 和指间关节背伸>10°,且动作在1 min内可重复活动3次; • ③ 患侧关节被动活动度:肩关节屈曲及外展>90°、肩关节外旋 >45°、肘关节伸展<30°、前臂旋后和旋前>45°; • ④ 穿戴吊带或夹板后仍有足够平衡能力; • ⑤ 坐、站以及如厕时的转位能够自己独立完成,能维持静态站姿 至少2 min; • ⑥ 无严重且药物不能控制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 ⑦ 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等。
强制性运动诱导疗法
强制性运动诱导疗法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种新的康复治疗⽅法,其理论基础源于动物实验,即习得性废⽤(learned nonuse) 和与之相应的“塑形”技术(shaping technique) 。
采⽤强制装置控制健肢的活动,强迫其使⽤患肢,强制装置保留⼏天或更长时间后,使⽤患肢的习惯获得⼀定抗⼒,能克服“习得性废⽤”。
“塑形”技术是通过对患肢进⾏集中、⼤量、重复的练习以及与⽇常⽣活相关的活动,达到功能训练的⽬的。
Charles和Gordon在2005年发表的系统评价认为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的主要治疗⽬的是改善上肢运动和感觉功能,适合于治疗痉挛型偏瘫⼉童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治疗对象年龄在7个⽉到13岁之间,治疗有可能可以改善痉挛型偏瘫⼉童的上肢功能,但是依然还需更多良好的研究和证据。
Eliasson等⼈把41例18个⽉到4岁的分为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组和普通训练组,强制性诱导运动组的患⼉患侧上肢佩带抑制性⼿套,每天2⼩时,持续2个⽉,采⽤AHA量表在治疗的开始阶段、2个⽉后以及治疗结束4个⽉后进⾏评估,结果显⽰与普通训练组相⽐强制性诱导运动组的AHA 分值上升幅度明显增⾼,上肢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效果持续⾄治疗结束4个⽉后。
Beatrice等⼈的研究结果认为痉挛型偏瘫⼉童的患侧上肢在佩带抑制性⼿套(每天7⼩时,持续2周)后,上肢精细运动功能(灵活性、精细性、协调性、操作能⼒)可以得到明显提⾼。
Gordon等⼈的研究结果显⽰强制性诱导运动治疗法在4-8岁组(12例)与9-13岁组(8例)间没有明显的年龄依存性,在患侧上肢每天佩带6⼩时抑制性⼿套,持续10~12天后,6个⽉后两组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且两组间改善程度⽆差异。
但是他们的另⼀项研究结果却认为强制性诱导运动治疗法并不⼀定适合所有年龄和程度的偏瘫患⼉。
作为在脑瘫⼉童中新近开展的治疗⽅法,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在治疗的具体⽅法(特别是佩带抑制性⼿套的持续时间)、程序、年龄适应性以及不良反应⽅⾯还有待于进⼀步研究。
第一节强制性使用运动治疗
一、基本概念
• 习得性使用
– 中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患侧肢 体习得性失用,通过强制性限制健侧肢体的使用, 学习使用患侧肢体,促进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称 为习得性使用
一、基本概念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后伤通常会导致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抑制,这种抑制在损伤早期导致患侧肢体失去运动功能,健侧肢体代偿性使用
• 目前CIMT疗法已经不局限于对脑卒中和脑外伤上肢的康 复治疗,已扩展到对失语症、儿童脑瘫、幻肢痛和局部 手指张力障碍的康复治疗
第二节
强制性试用运动疗法的实施
一、CIMT的特点 克服习得性误用,首先要纠正异常运动模式,然后代之以正常的协调运动
CIMT方法实施后发生了患肢的持续使用现象具有两个既关联又独立的机制:首先,CIMT限制了健侧肢体的活动,从而逆转了在急性 期或亚急性期所形成的习得性失用。
每天进行数小时,持续2~3周 80年代经过临床验证,发现此方法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慢性期的上肢运动功能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功能
其优点是需要人力少、花费少、治疗效果好
强一制些性 在试运用动运功动能疗康法复• 的时实所这施应用种的C技IMT术康复产程序生也应从用实于语验言的室治疗/,临其床中包到括广实泛的现、强生化的活实活践。动中
指在康复治疗及生活环境中限制罹患活脑动卒中,、脑从外而伤等改中枢善神患经系侧统疾肢病体后的的患者运使动用健功侧肢能体,强制性反复使用患侧肢体的一种康
复治疗技术。
由于患侧肢体的功能障碍,患者用健肢代替患肢活动,忽视了患侧肢体功能,患肢得不到锻炼,加重了患肢的功能障碍,导致患肢的 失用,这种持续、恶性的强化被称作失用性强化过程 CIMT方法实施后发生了患肢的持续使用现象具有两个既关联又独立的机制:首先,CIMT限制了健侧肢体的活动,从而逆转了在急性 期或亚急性期所形成的习得性失用。
强制性疗法(CIT)
能。
基础知识
• Sterr 等从神经行为学方面对脑损伤偏瘫 患者的习得性废用进行了分析,发现患者 上肢残余的运动能力和实际使用情况有明 显差异,说明习得性废用广泛存在于慢性 偏瘫患者中,提示这些患者实施CIT 有很 好的提升空间。
基础知识
• Taub 等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克服习得性废用
的“ 塑形”技术( shaping technique)。塑形(见
目前主要包括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 强制性使用言语疗法(CILT)等。
•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 或CI),又称 强制性治疗(香港译为束缚引导移动治疗 法),是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 的康复治疗方法。
目前相关指南对CIMT的说明
• 2004日本脑卒 中指南康复部 分。证据截至 2000年,原文 见:
http://www.jsts.gr.jp/jss08.html
目前相关指南对CIMT的说明
• 2005年美国退伍军
人事务部/国防部发 布成人脑卒中康复 指南(研究期限至 2002,原文见
Stroke,2005,36:10
0-143)
目前相关指南对CIMT的说明
• ESO 2008年 缺血性卒中和 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处理指南, 证据截至 2007年12月。 原文见:
http:// www. esostroke. org
CIMT患者入选标准
•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的入选标准尚未有统一的规定。 • 目前比较公认的CIMT 介入的基本标准是:轻到中等程度 脑损伤的偏瘫患者,手腕能主动背伸至少20 度,除拇指 外至少有其他两指背伸10 度。 • 这个标准是由Wolf 和Binder-MacLeod从肌电生物反馈研 究中得来的,按这个标准,估计只有20% ~25%的卒中 患者上肢功能能恢复到这种水平。扩大入选范围的最低标 准是腕背伸10 度,拇指外展10 度,至少有其他两指背伸 10 度。 • 同时还要除外严重的心肺和其他脏器疾病,没有明显的平 衡问题,没有严重的认知障碍和严重的失语症。这些条件 看起来是用CIT 或其他治疗重新获得重要功能的重要条件。
强制性运动疗法课件
通过机器人技术为患者提供精准、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减轻治疗师 的负担,提高训练效率和效果。
3D打印技 术
利用3D打印技术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的辅助器具,如矫形器、支具等, 提高器具的适配性和舒适度,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04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效果评估与 案例分析
效果评估方法和标准
评估方法
强制性运动疗法课件
• 强制性运动疗法概述 •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实施方法 •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技术应用 •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效果评估与案例分析 •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未来发展
01
强制性运动疗法概述
定义和历史发展
定义
强制性运动疗法是一种通过限制健侧肢体的活动,强制患侧 肢体进行运动,以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物理治疗方法。
节功能恢复。
软组织松动术
采用手法对肌肉、肌腱、韧带等 软组织进行松动,提高组织弹性 和活动范围,促进血液循环,缓
解疼痛。
神经肌肉抑制技术
通过手法刺激抑制性反射弧,降 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改善肌
肉协调性和运动功能。
器械辅助
01
02
03
持续被动运动机
通过机械装置为患者提供 持续、被动的关节活动, 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 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抑制健侧肢体活动
通过限制健侧肢体的活动,减少健侧大脑半球的神经元活动,从而降低健侧肢 体对患侧肢体的竞争性抑制,有利于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强制性运动疗法主要用于治疗由脑卒中、脑外伤等疾病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适 用于患侧肢体具有一定的运动功能,但存在运动不协调、肌力减弱等症状的患者。
结合生物工程技术,开发新型的运动康复设备,为患者提 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体验。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肢体 的运 动 , 同时集 中对 患侧进行 大量 、 重复 的练 习和 1 3 常
生活相关 的活动训练 , 并逐渐增加难度以达到恢复功能的 目 标 。C I MT可 通 过 克 服 患 肢 的 “ 习 得性 废 用 ( 1 e a r n e d n o n — u s e ) ” , 来 改善患 者 的 日常 生活 活动 , 从 而促 进神 经功 能恢
复。
涉及 周 围神 经损 伤 , 而其 更多 的是在 中枢神 经疾病 中 的应
用。
2 . 2 . 1 应用 于帕金森疾病 : 早在 2 0 0 5 年 已有研 究者对 C I MT
1 起 源
在 帕金森 患者 中的应 用进行 了报 道I S ] , 而最 近又有新 的文献 报道 了改 良 C I MT对 帕金森 患者 的疗 效 , 根据 L e e 等[ 6 1 的报 道, 帕金森 患者应用 C I MT 后其上 肢的精 细及 粗大运 动功能 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 . 2 . 2 应 用于成人 脑卒 中及 其后遗 症 : C I MT 在 成人脑 卒 中 的应 用则显得 较为成熟 。L i n 等 将脑卒 中后患者 随机分为
2 应 用
强 制性 运 动组 和对 照组 , 强制 性运 动组 进 行每 天 2 h 、 每周
5 d 、 共维 持 3 周 的强制性运 动训练 , 对 照组则采 用相 同强度 的常规康复训 练。结果显示 强制性运动 组在功能独 立性 以 及肢体运动功能上均优于对照组。 脑 卒 中后 患 者往 往 会 遗 留有 不 同程 度 的功 能 障 碍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e,Ma n r . 2 0 1 3 ,V o 1 . 2 8 , N o . 3
强制性使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在脑卒中手功能恢复期的作用
制 性使 用疗 法 。即患 者 的健 侧 每 日必 须戴 1 个 固定手
夹板 , 每 日清 醒 时 固定 时 间不 少 于 9 0 %, 除 了 睡觉 和
一
些特 殊情 况如 洗澡 、 穿衣 、 洗 手或 为 了安 全平 衡 考虑
除 去这些 设 备 。运 动想 象 实施过 程 , 患者 仰 卧于床 , 用
练; 治 疗 组 通 过 限制 健 侧 手 , 强迫患侧手进行特定行为再塑训 练及密集的重复练习 , 经有 针 对 性 和 选 择 性 的 运 动想 象 强 化 训 练 。 结 果 经 过 6周 的 康 复 训 练 后 , 两 组 患 者 的 日常 生 活 活动 能力 明显 提 高 , 治 疗 组 优 于 对 照 组 。 结 论 强 制 性 使 用疗 法 结 合 运 动 想 象 疗 法 可 显 著 提 高康 复效 果 。
・
4 4 6・
中国 中 医 急症
2 0 1 3年 3月第 2 2卷 第 3期 J E T C M. Ma r . 2 0 1 3. V o 1 . 2 2 . No . 3
强制性使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在脑卒 中手功能 恢 复期 的作用
强制性使用运动治疗
运动发育的系统回顾
正常的运动发育并不是按着固定、 正常的运动发育并不是按着固定、僵化的模式进 行 正常的运动发育是因多因素、 正常的运动发育是因多因素、多系统随时间变化 如神经系统的发育, 的,如神经系统的发育,生物力学的调整及影响 身体与社会的环境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行为上的适应性变化是患者 尝试使用保存的功能重获运动能力 (Gillen 2004)
2.运动治疗量 2.运动治疗量
运动治疗中的总负荷量,取决于运动治 疗的强度、频度(密度)和治疗的总时间, 其中,运动治疗的强度是运动处方中定量 化的核心。
(1)运动治疗强度: 运动治疗强度:
1)心率:是确定运动治疗强度的可靠指标。 应注明运动治疗中允许达到的最高心率和和应该 达到的适宜心率即靶心率。大运动量相当于最高 心率的80%以上,中运动量相当于最高心率的70%, 心率的80%以上,中运动量相当于最高心率的70%, 小运动量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 小运动量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 有条件时最好通过运动试验来确定靶心率, 常用自行车功量仪或活动平板。 极量(最大)心率=210极量(最大)心率=210-年龄 亚极量=195亚极量=195-年龄 最大心率=休息时心率+ 最大心率=休息时心率+(同年龄组预计的最 大心率-休息时心率)* 大心率-休息时心率)*60%
2)机体耗氧量: 大强度引动耗氧量约为最大耗氧量的70%, 大强度引动耗氧量约为最大耗氧量的70%, 中等强度的运动量约为50%—60%,小等强 中等强度的运动量约为50%—60%,小等强 度的运动量约为40%。 度的运动量约为40%。 运动治疗的耗氧 量一般占最大耗氧量的40%—50%。 量一般占最大耗氧量的40%—50%。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应用介绍课件
科研进展与学术支持
科研进展
近年来,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科研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学术支持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得到了学术界的支持,研究人员通过发表论文、举办学术会议等方式,推广强制 性使用运动疗法的知识和技术,促进其发展和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5
总结与参考文献
总结
01
02
03
04
05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CIMT)是一种针对上肢 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 法,通过强制性使用受 损的肢体,促进大脑重 新适应和功能重组。
CIMT已被广泛用于治疗 脑卒中、脑外伤等神经 系统疾病引起的上肢运 动功能障碍,以及发育 性障碍和慢性运动障碍 。
CIMT的治疗原理是通过 强制性使用受损的肢体 ,促进大脑重新适应和 功能重组。这种疗法结 合了物理治疗、职业治 疗、言语治疗和药物治 疗等多种方法,以实现 患者的全面康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 法应用介绍
目录
•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概述 •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实施方式 •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优势与风险 •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支持与未来发展 • 总结与参考文献
01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概述
定义和背景
定义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是一种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运 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背景
CIMT是一种基于行为疗法的方法,通 过强制使用受影响的上肢,刺激运动 功能的恢复。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 被广泛应用。
适应症和应用范围
适应症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疗 室 学 到 的运 动 功 能 转 移 到 日常 生 活 环 境 中的 一 种 有 效 的治 疗 方 法 。笔 者结 合 在 美 国 伯 明 翰 阿 拉 巴马 大 学 C MT 实 验 室 学 习 c— I I
MT 的 体 会 , 详细 阐述 C MT 的基 本 要 素 和 独 到 之 处 。 I [ 键 词 ] 强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疗 法 ; 卒 中 ; 述 关 脑 综
维普资讯
中国康复理论 与实践 2 0 0 7年 6月第 1 3卷第 6 L nJKe 期 1
! ! !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 !
! :
・
533 ・
・
综述 ・
强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疗 法 在 脑 卒 中 患 者 中 的 应 用
Ab ta t C n tan -n u e v me tt e a y( M T)i a n w p r a h t e a i t t n o v me t n p t n sa trn u s r c : o s r i ti d c d mo e n h r p CI s e a p o c orh bl ai f i o mo e n a i t fe e — i e
李 贞 兰 , vd M o r Ed r u 。 Da i r i , wa dTa b s
[ 要]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 法( I 摘 c MT) 通 过 限 制 偏 瘫 患 者 的健 肢 活 动 的 同 时 对 患 侧 进 行 集 中反 复 作 业 训 练 , 使 患 肢 的使 是 诱 用 能 力 提 高 , 而 提 高 患 肢 的 运 动 功 能 和 日常 生 活 活 动 能 力 的 一 种 新 的康 复 治 疗 技 术 , 认 为 是 能 够 成 功 地 将 偏 瘫 患 者 从 康 复 治 从 被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王文 清 勾丽 洁 杨晓 莲 姜贵 云 鞠 智卿 t 谢 睿 智 t 冯 晶晶 t 方 鑫洋
摘 要 目 的 : 探讨 强制 性 使 用 运 动 疗 法 (I T对 脑 卒 中偏 瘫 患 者 上 、 肢 运 动 功 能 的 康 复 疗 效 。方 法 :选 择 2 0 CM ) 下 0 5年 8月 一 2 o o 7年 3月 在 我 院 康 复 医 学 科 治 疗并 符 合 人 选 标 准 的 8例 脑 卒 中偏 瘫 患 者 。 基 线 期 采 用 常 规 功 能 训 练 。 在 上 肢采 用 改 良 的 C M 在 治 疗 期 间 健 侧 穿 戴 吊 带 和 夹 板 限 制 肢 体 动 作 , 天 清 醒 时 固 定 时 间 不 少 于 9 %,同时 接 受 塑 I T, 每 0 型训 练 。下 肢 C M I T训 练 的 内 容 主要 包 括 : 动 平 板 训 练 、 坐 训 练 , 运 起 以及 上 下 楼 梯 训 练 、 衡 训 练 、 腿 负 重 等 。在 平 单 C M 治疗 前 8 的 基 线 期 、 疗 前 和 治 疗 后 分 别 采 用 简 易 上 肢 功 能 检 查 (T F和 lm 最 大 步 行 速 度 ( IT 周 治 SE 1 O MWS 来 评 ) 价 患 者 的上 、 肢 运 动 功 能 。结 果 : 例 患 者 全 部 进 入 结 果 分 析 。常 规 康 复 治 疗前 后 比较 :T F和 MWS功平 均提 高 下 8 SE 30 1 . ̄ . 和 3109 ,效 应 值 分 别 为 01 和 01 。强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疗 法 治 疗 前 后 比较 :T F和 MWS功 平 均 提 高 2分 . ̄ .s .1 . 4 SE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损伤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显 示 ,两 组 患 者 在 C M 治 疗 前 U F 的 比较 差 异 无 显 著 IT ET
性 意 义 ( > . ) 经 过 2 周 的 C M 治 疗 后 , 急 性 期 组 和 P 00 , 5 IT 亚
慢 性 期 组 脑 卒 中 患 者 的 上 肢 运 动 功 能 都 明 显 改 善 。两 组 改 善 值 的 比较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意 义 (< . 1 , 别 是 C M 在 P OO ) 特 0 IT 亚 急 性 期 脑 卒 中 患 者 上 肢 运 动 功 能 改 善 方 面 显 现 出 比 在 慢 性 期 脑 卒 中 患 者 更 大 的 康 复效 力 .S为 1 1 . .这 一 研 究 E . :8 509 的 结 果 在 临 床 实 践 中更 具 指 导 意 义 , 因 为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遇
维普资讯
!鱼壁星堕兰苤查1 堡: Q 笙丝 鲞! ! 塑 笙 Q
! 些型 丝
丝
!Q ! : :
: 1 : ! Q
・
竺!
综述 ・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损伤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王 文清 晁 志军 杨 晓莲 姜 贵云 谢 睿智 冯 晶晶
C M 治 疗 前 和 治 疗 后 用 上 肢 功 能 测 验 ( p e x e i IT u pret m t r y fn t n ts E T)来 评 价 两 组 患 者 的上 肢 运 动 功 能 。 果 u c o et i ,U F 结
K o— os 术 等l3 0年 代 以来 , 事 脑 损 伤 的临 床 ( 括 ntV s 技 11 -。8 从 包
比, 种 评 价方 法值 均 具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f( . ) 两 P 00 。研 究结 果 表 5 明 , 过 2周 的 强 制 性使 用 治 疗 , 者 在 患 侧 手 功 能 方 面 明 显 经 患 进 步 ,而 在基 线 测 量 期 间患 者 手 功 能 与治 疗 前 后 相 比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使 有 个 别 患 者 在 基 线 观 察 时 , 的 功 能 有 一 定 程 度 即 手 上 的进 步 ,分 析其 原 因 可能 是患 者 已 知要 使 用 强 制 性使 用 治 疗 而有 意 识 使 用 患 侧 肢 体 所致 。现 在 台 湾正 在 进 行 新 的慢 性 期 的 研 究 1 . 强 制 性 使 用 运 动 疗 法 在 亚 急 性 和 慢 性脑 卒 中 的应 用 2 瓮 长 水 等 11 用 3 1选 6 0例 脑 卒 中 偏 瘫 患 者 参 与 此 研 究 。 在 CMT 治 疗 期 间要 求 两 组 患 者 健 侧 穿 戴 吊 带 和 夹 板 来 限 I 制 健 侧 肢 体 动 作 ,每 天 清 醒 时 固 定 时 间 不 少 于 9 % ,连 续 0 1d 同时 接 受 塑 形 训 练 ,密 集 地 训 练 患 侧 肢 体 活 动 ,完 成 2。 E 常 生 活 中 的 动 作 , 连 续 2周 共 1 个 工 作 E 。 在 接 受 t 0 t
强制性运动疗法
改良的强制性运动疗法运用于后 遗症期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
训练
结果:改良CIMT组患者的恢复要好于传统 康复组和无治疗组。
.
强制性运动疗法的临床评定
因为关注患侧上肢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 特别关注患侧肢体在现实环境中的使用, 所以CIMT的评定可以分为
1. 实验室环境下的运动功能评定 2. 现实背景下的运动功能评定
3. 可配合佩戴限制装置
治疗流程 .
强制性运动疗法运用于后遗症期 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训练
1993年Taub更改了Wolf的治疗计划。 在为期2周的强制性运动训练中,患者只需
每天佩戴限制装置6个小时。 为了进行比较,Taub还设立了“精神安慰”
对照组。
治疗流程
1. 治疗组每天进行6小时的强制性运动训练 2. 对照组每天仅进行被动运动训练,治疗师
早期的行为学研究来自于Taub在美国马里兰 州Silver Spring的行为学研究所的猴子实验。
.
Sliver Spring Monkeys
.
早期猴子实验
Taub使用手术方法选择性切断野生菲律宾猕 猴的感觉传入神经,造成猴子不能感觉到 受损肢体的存在,由于运动失败的惩罚, 猴子逐渐“学会”了不用受损的肢体,进 而适应使用其余三个健康肢体进行运动。 这就是“习得性废用”。
.
实验室环境下的运动功能评定
关节活动度评定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 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上肢活动能力测试(Arm Motor Ability Test)
.
FMA
.
FMA
评分0-2分 分运动;感觉;被动关节活动,是否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