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性研究
资产价格、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互动机制探讨

、
产价格通过财 富效应 影响消费需
般来说 ,托宾 q值越 高 , 业 的投 资需求 企 越高。第二 ,预 期的作 用。经济 的增 长和 资产 价格的上升 , 通常带来 对投资 回报 的 良好预期。企 业更乐于投 资新项 目 ,资金 提供 者也更乐意提供股 权或信 贷资本。 第 三, 抵押信用 。 随着 资产价 格 的普遍 上涨 , 企业用于融资 的抵押资产 的价值也得到提 升, 从而使其能 获得 更多 的贷款 用于投资
但同时,资产价格 的非理 性上涨 ,也 会引
发 资产 泡 沫 。
资 产 泡 沫 的 危 害
资产泡沫破灭对市场的; 击是巨大的。 中
例如 , 上世 纪 9 年 代 美 国股 市 经 历 了历 史 0 上 最 大 的 牛 市 ,一 直 持 续 到 2 0 0 0年 3月 ,
表还将 引发金 融中介对其收 紧信贷 。市场
活动。
贫 ;
求 , 而影响到 实体经 济。 产价格 泡沫 从 资
的 膨 胀 和 破 灭 威 胁 到 经 济 和 金 融 体 系 的
总需 求起作 用,那对于实体经济和货币政 策 当局来说 问题可能并没有那么严重。因 为财 富效应对消费作用的滞后期至少和利 率相当 ,所 以政策制定者可以较容易的通
资产 未来 回报 的过度 乐观估计推动资产价 格非理性上涨 , 引发大量借贷资本形成。 资 产升值提 高了抵押 品负债表 看上去是 比较健康 的,因为资产升值抵消 了债务 的影响 。但是一旦泡沫破灭 ,举债
者 的 财 务 状 况 急 剧 恶 化 ,恶 化 的 资 产 负债
维普资讯
资价 、融定 产 格 金稳 和
货 政 的 动 制 讨 币 策 互 机 探
金融稳定与宏观经济政策

金融稳定与宏观经济政策近年来,金融稳定一直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议题。
金融稳定是指金融系统中的各个市场、机构和金融工具的运作平稳,不会因无法预测的事件或不稳定的因素而引发金融危机或波动。
而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管理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稳定等目标。
在当今的全球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金融稳定成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它直接关系到金融体系的顺畅运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全社会的经济福利。
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充分考虑金融稳定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确保金融稳定的目标得以实现。
首先,金融稳定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金融稳定的实现离不开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调控。
当经济增长迅速时,金融市场容易出现泡沫和过热,所以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采取控制措施,避免过度的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
相反,当经济出现衰退或通缩的情况时,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采取适当的刺激措施,以避免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加剧。
其次,金融稳定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也相互影响。
金融稳定的状况会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如果金融系统出现危机或波动,无论宏观经济政策如何调整,都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例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一些国家的宏观经济刺激措施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金融系统的混乱削弱了这些政策的传导效应。
此外,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政策之间还存在着相互支持和补充的关系。
金融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金融机构运作不稳定,风险无法有效管理,宏观经济政策就无法发挥作用。
因此,为了保持金融系统的健康和稳定,需要宏观经济政策来提供长期的市场规则和监管体系,以确保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最后,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
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发挥着决策者和协调者的角色,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金融市场的运行,金融机构作为具体运作主体参与到金融稳定的工作中。
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稳定研究述评

波 动 与 银 行 信 贷 的相 互 作 用 加 强 , 而 日趋 影 响金 融 稳 定 ; 产 价 格 波 动 直 接 影 响 银 行 资 本 金 和金 融 机 构 经 进 资
营 环 境 从 而影 响 金 融稳 定 ; 论 研 究 日益 强调 信 息 不 对 称 以及 “ 托 一代 理” 理 委 问题 在 资产 价 格 波动 影 响金 融稳
一
一
、
资 产 价 格 波 动 与金 融稳定 相 互 作 用机 制 的理 论进 展
资产 价 格 波 动对 金 融 体 系 稳 定 的 传 递 渠 道 很
多 , 究 的思路 比较 广 泛 。但 其 实 对 金 融 稳定 有 影 研 响 的宏 观 经济 政 策包括 交 易制度 也会 引发 资产 价格
股研 究 热潮 。早期 的研 究 主要从 宏 观 的视 角 探讨
了资产 价格 波 动对 经 济 的影 响 。近 年 来 , 随着 信 息 经 济学 和博 弈论 的 发 展 , 者 们 逐渐 将 上 述 领 域 的 学
研究 成果 应用 到 本 领域 的研 究 中来 , 重 强 调 了信 着 息不 对称 等 因素 在资产 价 格波 动影 响金 融稳 定过 程
第 1卷 第 2 9 期
21 0 1年 3月
成 都 理工 大 学学 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OURNAL OF CHENGDU UNI VERS TY I OF TECHN0L0GY( o ilS in e ) S ca ce c s
V 1 9 o2 o 1 N . .
关 键 词 : 产 价 格 波 动 ; 融稳 定 ; 贷 ; 息 不 对 称 资 金 信 信
中 图 分 类 号 : 8 0 9 F 3. 1
资产价格泡沫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研究与综述

本面的正反馈预期机制是产生泡沫的一个基本因素。 Mi k 1 l 9 6 从预期的不稳定 『 n y(9 ,18 ) s 7 生出发 对金 融 市场和实体经济中存在 的正 反馈 机制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 ,他认为备经济主体的行为 是持有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与金融债务的资产组合。 金 融市场交 易是面 向未来 的交易,未来是不 确 定的 ; 因此 ,各经济主体 均选择 了不确定条 件下的
资产价格波动会通过对投融资成本和收益及市场价
格信 号的传导 ,快速 影响经济 主体 的投 资、消费规
模和 资本 的流 向。虽然 资产价格泡沫事 件在历史上 早已屡见 不鲜 ,但是 ,只有在 资本 主义 经济发展 到
一
随后带来的经济衰退均证实了这一点。近 2 多年来, O
无论在发达国家 , 还是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均出现了 以股票 、房地产价格为主要代表}资产价格的大幅波 勺 『 动现象 , 随后出现金融体系不稳定币实际经济严重衰 口 退 ; 07 2 0 年发 生在 美国的次贷危 机而 引发的金 融危 机 和经济危机 ,也是一次 资产 价格泡沫破 灭的危机 , 而且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或与破灭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已扩展到更加广阔的世界范围。在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的过程中,资产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近几年也出现 了急剧的价格波动,而且这种波动与经济波动呈现相 伴性特 征。不难看出,当代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中, 世
金融体系发展 过程 中保证 经济持续 稳定运行 ,成为
价 格泡沫 的经济 波动现 象,在金 融体系高度发 达 的 国家和进行市场化 推进 的新 兴工业化 国家 表现 的更
为 明显 。这 说明市场经济 体系 演变和发 展过程 伴随
论资产价格波动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

内 容 摘 要 : 本 文 以金 融 稳 定 为研 究 目 标 ,以资 产价 格 波 动 为研 究 着 眼点 ,分 析 了 资 产 价 格 过 度 波 动 引发 金 融 不 稳 定 的特 征 。 本 文 在 进 行 相 关理 论 和 数
理 分析 的 基 础 上 ,通 过 大量 实 证 数 据 和 实证 分 析 来 反 应 实 际 问题 。 为 了检 验 资 产 价 格 波 动 与 银 行 体 系稳 定 性 ,
的百分 比作 为权重 ,来构建 中国银行体系 稳定性月度指标。
对 中 国银 行体 系稳 定 性 的 测 度
( 一) 样 本 选 择 和 数 据 选 取
本文选取六个指 标:银行存款 ( B D) 、
银行对非政府部 门的贷款 ( B P) 、 银行的外 币负债 ( B F) 、 中央银 行对存款货币银行贷 款 ( B C) 、储 蓄存款 / M2( D M) 、贷款 / 存 款( L D) , 作为衡量 中国银行体 系稳定性 的 分量指标 。该六个指标 的数据均 为月度数 据, 数据年限为 2 0 0 1 年1 月至 2 0 1 1 年1 2 月 ,数据来源于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图1 为银行存款 B D、 银行对非政府部 门的贷款 B P 和银行体系外汇负债 B F同比 增长率 的走势 图。 通过 图1 可 以看到 , 银行 存款增长率 B D和银 行对非政府部 门的贷 款增长率 B P 指标 的走势有很强的共线性 , 因此在建立稳定 性指数 时 ,我们 剔除银 行 体系外汇负债增长率指标 ,采 用其他五个 指标来构建银行体 系的稳定性指数 。利 用 上述方法进行测算得 到中国银行体 系稳 定 性指数 B S F 。
式为:
报告中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分析方法

报告中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分析是企业、政府和投资者在进行决策和预测的时候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关键信息。
通过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报告中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分析方法。
1.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报告中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时,可以采用多个角度和指标进行衡量。
首先,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可以通过比较GDP的增长率和国内外的同行业数据来获取经济增长的趋势。
其次,通货膨胀率可以反映物价水平的波动情况,通过观察通胀率的变化可以了解到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资产价格的波动情况。
此外,失业率和就业率可以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和就业情况,进而了解到市场的活跃程度和劳动力成本的变化。
2. 市场环境分析方法在报告中进行市场环境分析时,首先要明确市场的规模和现状。
可以通过调查和研究来了解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进而确定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
其次,要关注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了解技术发展、政策环境、市场趋势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另外,还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专家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来获取市场动态信息,进而深入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和消费者行为的转变。
3. 宏观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关联分析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报告中可以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和市场环境指标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进一步探讨宏观经济对市场环境的影响。
例如,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可能会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行为产生不利影响;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可能会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从而影响市场竞争格局;失业率的上升可能会影响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信心。
通过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之间的关联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走势和行业变化。
4. 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预测方法报告中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分析不仅仅是对过去和现在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预测和趋势进行研究。
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当今世界,宏观经济波动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政策调控、市场机制、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本文将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探讨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一、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对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如,自然灾害会对生产和供应链造成破坏,如洪水、海啸、沙尘暴等。
此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农作物种植等方面,进而影响食品价格及供需。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变化会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垄断行业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然而,当市场不透明或产生垄断现象,会降低企业竞争度,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稳定性。
3.政策调控政策调控是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决策影响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等各方面。
政策制定者需要合理制定政策,全面评估可能的风险和影响,以创造健康的宏观经济环境。
4.国际环境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贸易战、全球经济体系的不稳定等因素都会引起经济波动。
一个国家在面临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时,应注重自身的发展,制定合适的政策以应对不确定性的风险。
二、应对措施1.完善政策制度完善政策制度是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针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变化制定不同的政策,出台必要的补充政策,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性。
2.提高治理水平加强治理水平可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这包括建立金融监管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加强公共财政管理、提高国家现代化水平等方面。
在治理水平得到提高之后,国家在应对宏观经济波动时将会具有更大的应对能力。
3.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也是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竞争力不仅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有利于行业的改进。
此外,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还能够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从而保证市场的稳定性。
4.加强国际协调国际协调与合作也是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家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国际不稳定因素和全球化的问题。
宏观经济 利率趋势与资产配置

4黄金与其他贵金属 6债券与股票的配置策略 第四章总结与展望 1主要观点与结论回顾 2对未来利率趋势的展望 3对未来宏观经济环境的预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宏观经济、利率趋势与资产配置》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CPI同比增长1%表明消费市场需求稳步恢复,经济增长动力逐步增强。然而, PPI同比下降6%说明生产端面临一定的压力,企业盈利水平可能受到影响。综合来看,经济整体 稳定但生产端仍需。
内容摘要
从利率趋势角度看,央行下调MLF利率10个基点,表明政策层面仍倾向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 实体经济。结合此前已经连续多次降息的操作,可以预期未来利率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 从资产配置角度看,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利率趋势下行的背景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可能成为的 重点。具体而言,股票市场在政策利好和盈利改善的双重驱动下可能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债 券市场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也将具备相对稳定的收益。因此,建议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中适当加大 股票和债券的比重,以获取较好的投资收益。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宏观经济、利率趋势与资产配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为了制 定出有效的资产配置策略,投资者需要经济数据的发布和市场趋势的分析,并利用数据分析工具 进行深入探究。在具体的投资实践中,投资者应根据宏观经济稳定程度、利率趋势预期以及各类 资产的特点进行灵活配置,以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资产价格、宏观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资产价格、宏观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作者:宋长青黄碧洁冯天琦来源:《商业研究》2024年第02期摘要:資产价格大幅波动和宏观杠杆率攀升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维持金融体系稳定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
本文选取2007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进一步采用TVP-SV-VAR模型探讨资产价格、宏观杠杆率在不同时期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影响。
研究发现:资产价格和宏观杠杆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资产价格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呈现短期负向效应和长期正向效应,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呈现经济不平稳期负向效应、经济平稳期正向效应。
关键词:资产价格;宏观杠杆率;系统性金融风险;TVP-SV-VAR模型中图分类号:F8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8X(2024)02-0065-09收稿日期:2023-09-12作者简介:宋长青(1984—),女,山东沂水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金融风险、货币政策;黄碧洁(1999—),女,陕西安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风险;冯天琦(2001-),女,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风险。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后疫情时代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防控研究”,项目编号:21XJY016。
一、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现代金融体系不再是孤立的、局限于国家边界内的个体组成,而是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整体。
资本快速流动、金融市场快速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还代表着金融风险拥有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大的影响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诸多金融危机事件表明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就势必影响爆发地在内的全部金融市场,也证实了金融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资产价格和宏观杠杆率是现代经济中两个重要的变量,它们在塑造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框架

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框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是金融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其关系密切影响着资产配置策略的制定和执行。
宏观经济的走势和政策调控直接影响着资产市场的波动和投资者的收益。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各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互相影响,资产配置也需要更加注重跨国因素的考虑。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大类资产配置在投资组合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投资者通过配置不同的资产类别来降低风险、实现资产配置的多样化,从而获取更好的回报。
了解宏观经济对不同资产类别的影响,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加准确地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
研究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关系、宏观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大类资产配置的基本原理、宏观经济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影响机制以及宏观经济预测与资产配置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深入研究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科学的资产配置指导。
1.2 研究意义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是金融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指导投资者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因素与大类资产配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通过深入研究这种关系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运行规律,提高投资效益。
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影响机制和预测方法,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准确的市场预测和资产配置策略,从而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提高资产配置的成功率和盈利水平。
研究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关系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现代资本市场中,宏观经济因素可以对不同资产类别的表现产生深远影响。
宏观经济的整体走势会直接影响到市场中的股票、债券、商品等各种资产的表现。
当经济处于增长阶段时,股市常常表现强劲,而债券市场可能会受到压力。
相反,在经济衰退时,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债券等安全资产。
股票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关系的理论和实证探讨

( 总第 5 8期 )
Ge ne r a l No. 58
股 票价 格 波 动 与宏 观 经济 关 系的 理论 和 实证 探 讨
赵 东越 , 曾 成
( 1 . 山东大 学 , 山东 济 南 2 5 0 1 0 0 ; 2 . 爱 丁堡 大学 , 英 国 苏格 兰 爱 丁堡 市)
变 量 的相 互影 响关 系就成 为学 者们 研究 的热 点问题 。股票 市场 的发 展壮 大不 仅增 强 了资本市 场 的活 动
能力, 也 在一定 程度 上反作 用 于实 体经济 , 对宏 观经 济各 变 量产 生影 响 , 再 由宏 观经 济 变量 反 作用 于股
票 市场 而如此循 环往 复 。政府 采取 的宏 观经 济调控 手段 , 也 是基于 这 样 的作 用机 制 来 对 资本 市场 和 实
2 8
市与经 济有 明显 的相关 关 系 。G r a n g e r … 提 出 了协 整分析 理论 , 为 检 验宏 观 经 济 变量 与股 市 的关 联性 提
供 了另一种 方法 。F a ma 用 多 因素模 型证 实 了美 国经 济 中货 币 供应 量 与 通 货 膨胀 率对 股 市 收益 率 有
一
、
世界各 国的证券 市场 都会 不可 避免 地受 到宏 观 调控 的影响 , 中 国股票市 场作 为一 个 发展仅 有 2 0余 年 的新市 场也有 不成 熟 的一面 , 曾经 出现 过很 多针对 股市 的调控措 施 , 学者 对股 市作 为宏 观经 济晴雨表 的作 用 以及 宏 观政策 是否 与股 票市 场挂 钩存在 争议 。本文 在理论 分 析的基 础 上用 向量 自回归 和误差修 正模 型来研 究股 票市 场 与宏 观 经济 变量 之问是 否存 在关 联性 以及存 在 怎样 的关 联 性 , 从 而 把 握宏 观经 济 变量对 股票市 场 的作用 机制 。
价格波动差异与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文 比较 了四 类 代 表 性 价 格 水 平 波 动 对我 国宏 观 经济 增 长 稳 定 性 的 影 响 特 点 。研 究表 明 : 不 同价 格 水 平 波 动 对 我
国宏 观 经 济 增 长 的 稳 定 性 呈 现 出 了明 显 的 差异 性 。其 中 , 房 地 产 和 消 费价 格 水 平 的 冲 击 影 响 作 用 最 明 显 。研 究
作 用 。 由于资 本 市场 相关 价 格水 平 呈 现更 明显 的波
择 的、 逐 步 加 深 的 货 币 紧缩 政 策 。其 重要 特 点 之
一
,
就是更 明确将 总体 物价水 平 以及楼市 泡沫 纳入
动性 特点 , 使其 更成 为众多研 究关 注 的对 象 。作 为 资 本市场 上最具 有代 表性 的价格水 平 , 在 股票 价格
认为 , 在 进 一 步 以稳 定 经济 增 长 为 目标 的 货 币政 策调 控 中, 相 对 股 价 和 能 源价 格 水 平 而 言 , 对房 地 产 和 一般 消 费
价 格 水 平 的更 多关 注 仍 然 是 最 重要 的 。
关键词 : 价 格 波动 ; 经 济增 长 ; 稳定性 ; S VA R 模 型
济各 方面发 展差异 , 其不仅 使货 币政 策作用 的效果 变得更 加 复杂 , 而 且也加 剧 了宏 观经 济增长 的不稳 定性 。 由此 不得不 深入思 考 的一个 问题就是 , 现实 中不பைடு நூலகம்同价格 水平 波 动差 异 明显 加 剧 的情 况 对 我 国
共放出 9 . 6万 亿新 增 贷款 , 2 0 1 0年 新增 贷款 也 达 到了 8万亿 。 由此 导致 的一个 显著变 化就 是 , 在 经 济 恢复 性增 长过程 中, 一 般物 价和资产 价格 水平 轮
金融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关系研究

金融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关系研究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金融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金融市场的起伏不仅影响着投资者的财富,更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平稳运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金融市场的波动是一种常态现象。
股票价格的涨跌、债券收益率的变动、汇率的波动等,都是金融市场波动的具体表现。
这些波动的原因多种多样,既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政策等,也包括微观层面的企业业绩、市场情绪、行业竞争等。
当金融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时,往往会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产生冲击。
首先,金融市场的大幅下跌可能导致企业市值缩水,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投资计划。
企业可能因为资产负债表的恶化而减少投资、削减员工,进而对整体经济的产出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在股市暴跌期间,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融资变得困难,可能会推迟新的项目上马,这无疑会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
其次,金融市场波动还会影响消费者的信心和消费行为。
当人们看到自己的投资组合价值大幅下降,财富效应会使得他们减少消费支出。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旦出现萎缩,将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构成威胁。
特别是对于那些资产依赖型的消费者,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导致其改变长期的消费规划,如推迟购买大额消费品或减少旅游、娱乐等非必需消费。
再者,金融市场的波动会对金融机构的稳健性产生考验。
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市场波动中可能面临资产质量下降、流动性风险增加等问题。
如果金融机构出现大面积的困境,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波及整个实体经济。
比如,在金融危机期间,一些银行由于不良资产的增加而陷入困境,不得不收缩信贷,导致企业融资困难,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衰退。
然而,适度的金融市场波动并非完全是坏事。
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资金流向更有效率和潜力的领域。
例如,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可能会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但通过金融市场的波动和筛选,能够吸引到愿意承担风险的资金,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资产定价文献综述

1、理想经济状态下的资产定价模型——CAPM
•Sharpe首先提出了风险条件下单个投资者行为理论。投资者的效用函数可以表 示为,
•其中
表示未来财富的期望值; 表示未来实际财富偏离EW的标准差。
X
I
II
B
III
F A
ER
1、理想经济状态下的资产定价模型——CAPM
•Sharpe认为,投资者的选择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即先找到有效投资机 会集,然后从有效投资机会集中选择最优的投资机会。 •有效地投资机会是指找不到任何其他的投资机会与该投资机会相比, 具有相同的ER和较小的或者相等的和较高的ER,或较高的ER和较低的。 •由此得出投资机会曲线。
据估算;
期权定价理论 的优缺
1、虽然假设条件相 对较弱,与现实市 场条件仍有出入;
缺
2、假设股票价格 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而实际上并非严
格的正态分布;
3、用在其他期权 或类似期权上的定 价方法的通用性。
3、股票价格波动 率只能用过去的数
据进行估算。
B-S提出能够控制风险的期权,为创立 更多控制风险和规避风险的工具开辟道路。
•为了推导出资本市场均衡的条件,Sharpe做出两个假设:(1)假定投 资者借入和贷出无风险资产的纯粹利率相同,(2)假定投资者具有相 同的预期,包括期望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由此得出了资本市场均衡条件下的资本市场线。
1、理想经济状态下的资产定价模型——CAPM
•Sharpe用回归来分析资产i和投资组合g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资产i的收 益率分散在其期望值附近,该种分散描述了该资产的总风险,Big表示 资产i的收益率变化对组合g的收益率变化的敏感性程度,衡量的是单个 资产与整个市场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投资者不能通过分散化来消除系统风险,但可以消除非系统风险。所 以证券市场线的含义是,资产的价格应对投资者所承担的系统风险给 予补偿,系统风险越高,预期收益越高。
金融市场波动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金融市场波动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与应对策略金融市场波动是指金融资产价格的短期剧烈波动,通常由各种因素引起,如经济数据的发布、政策调整、地缘政治局势、市场情绪等。
这些波动对经济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来稳定市场和经济。
一、金融市场波动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金融市场波动对经济稳定性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本市场的动荡:金融市场波动会导致股票、债券、外汇等资本市场的价格剧烈波动,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抛售资产、撤离市场等行为,从而引发市场崩盘,对经济产生冲击。
2. 信贷市场的收缩:金融市场波动会导致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信贷的供给收缩,信贷市场出现紧缩现象,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上升,投资和消费活动受到限制,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3. 汇率和利率的波动:金融市场波动会导致汇率和利率的剧烈波动,影响国内外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和债务的利息成本。
这对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4. 财富效应的变动:金融市场波动会直接影响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进而对个人和家庭的财富产生影响。
当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下跌时,人们的财富减少,消费意愿降低,对经济增长构成负面压力。
二、应对金融市场波动的策略为了应对金融市场波动,维护经济稳定,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应对市场波动。
在金融市场波动剧烈时,政府可以采取适度的财政刺激政策,增加公共投资,减税或提高社会保障支出,以刺激经济增长。
同时,央行可以根据情况降低利率、提供流动性支持,以缓解金融市场紧张。
2. 监管政策的强化: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避免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
监管部门可以制定更为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加大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力度,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
3. 提高信息透明度:政府和金融机构可以加大信息披露力度,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与市场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与市场稳定时至今日,市场的竞争已经愈加激烈,经济的发展在逐渐加速。
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不同国家的经济体量不同、市场竞争不均等等,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市场不稳定。
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政府需要采取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来保持市场的稳定。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与市场稳定的关系。
一、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基本概念所谓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政策等手段来调节经济运行的总量、结构、速度等方面。
这种政策的目的是改变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局面,从而推动市场向稳定增长的方向发展。
而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经济周期进行有效的调节。
二、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内涵和意义作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要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政策的内涵是不同的,而它们各自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首先,财政政策主要是指政府调节财政支出、收入和财政赤字等方面的政策。
它的核心是通过调节政府支出、税收等方面的总量,来控制经济的总需求和供给。
其次,货币政策则是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等方面的政策。
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货币的数量和利率,来控制市场的流动性。
而外汇政策则是与国际关系相关的,它主要是指国家对外贸的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最主要的意义就是保持市场的稳定。
市场的稳定需要从供求两方面来确保。
对于市场供给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等手段来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税收等方面的总量,从而调节经济的总需求和供给,在短时间内推动市场进行有效的供给。
同时,货币政策则可以通过控制货币的供给和利率等因素,调节市场的流动性,防止市场的流动性不足或涌入过多,进而保证市场稳定的供给。
对于市场需求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外汇政策等手段来调控国际贸易的关系,从而增加国内的需求。
三、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与市场稳定的关系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市场稳定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不当则很容易导致市场的不稳定,进而影响国家和全球的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及其治理对策研究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理财工具,而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然而,尽管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其不可避免的不稳定性问题却一直困扰着金融业和国家经济。
一、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问题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波动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是指资产价格的变化率,在金融市场中这种变化率比较大,这意味着投资者心理波动非常大,甚至会影响市场的稳定。
而波动性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结构性和非结构性因素。
2. 资产价格过度波动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通常表现为价格的不合理高涨或暴跌,结果是市场需要更良好的监管机构来控制价格波动。
3. 非理性行为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也容易受非理性行为的影响。
在投资过程中,如果投资者的情绪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
因此,理性投资与情感投资在金融市场中是非常重要的。
4. 金融市场的机制和制度问题金融市场的机制和制度问题也是导致不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不良的机制和制度设计可能会导致市场没有良好的功能和稳定的运作。
二、金融市场的治理对策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我们需要引入一系列治理对策来解决不稳定性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从而保证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持监管机构独立、权威、公正、透明。
2. 完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健全是保障金融市场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推进金融市场的完善,保证市场机制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引导理性投资要建立一种稳定的投资思维,而不是跟风、短线投机,可以通过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加强信息披露和建立一套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来达到这个目的。
三、稳定金融市场是国家的利益所在稳定金融市场是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于国家而言,为了保障经济发展,必须建立稳定的金融市场,避免出现严重的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性研究摘要:世界经济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的风潮日盛。
经济运行的重心也由过去实体经济一统天下而让位于虚拟经济,特别是各类资产市场迅猛发展及至成为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主要因素。
从九十年代初的日本金融泡沫破灭,直至近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莫不是资产市场波动导致宏观经济失控。
为此,研究资产市场的波动与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对这一主题有具体理解,本文从考察日本“泡沫经济”产生及破灭的背景、原因和过程入手,进而分析资产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是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的理论探讨;第二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日本“泡沫经济”前后的经济运行特征;第三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警示;第四部分是全文总结。
关键词:资产价格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稳定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所出现的经济波动,有很明显的特点,在利率、物价和国内实体经济都属平稳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经济崩溃。
波动的动力源不是来自我们熟悉的宏观经济直接构成要素,而是金融市场,特别是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
例如日本在其泡沫经济破灭前的几年,从传统的宏观指标看,经济运行是正常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都在2%左右的低水平,长期利率也在3%上下,投资、消费和进出口都在正常区间,天空中唯一的一朵乌云是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产市场价格急剧攀升,而就是这朵乌云在九十年代初刮起狂风,使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之中。
前几年在整个东南亚地区爆发的经济危机也是金融市场这颗炸弹爆炸的结果。
由这些事例引出的思考是,过去被认为依附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市场改变了其从属地位,已经成了经济运行的主角,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其资产运作中也转向金融市场来寻求利益。
随着全球财富的快速增长,物质生产领域消化不了那么多剩余资金,这些资金就自创了各种金融交易市场,这些市场有着天生的高流动性、高波动性。
而且,在个人的资产持有中,金融资产的比重不断提高,财富效应也相应扩大。
这些就成了导致宏观经济不稳的重要因素。
因为波动源自非实体经济,为此,许多经济学家试图直接从金融市场运行入手来探讨宏观稳定问题。
费雪(1933)是第一个提出宏观波动始于金融市场的学者,他从美国大萧条的教训出发,认为大萧条是金融市场运行失常的结果,同时出现负债过度和通货紧缩是金融市场产生大动荡的根本原因。
当经济中出现新兴产业、新型市场时,投资者会产生新的收益预期,从而积极举债。
同时金融环境又宽松时,便会出现“负债过度”。
如果“负债过度”状况被打破,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将陷入循环紧缩之中,直至最终爆发金融危机:(1)资金的借贷双方均注意到“负债过度”现象的出现,借款人采取措施出售资产,减轻债务;(2)信用收缩,货币流通速度下降;(3)物价下跌;(4)企业等经济主体的净资产减少;(5)经济主体的收益下降;(6)破产企业增多,商品产量、就业人数减少;(7)经济主体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8)沉淀的货币量加大,货币流通速度进一步降低;(9)名义利率下降,但是,由于物价下跌幅度超过名义利率下降幅度,因而实际利率反而上升,金融市场混乱局面加剧;(l0)银行接连倒闭,金融危机爆发。
所以,费雪的学说被称为“负债一通货紧缩理论”。
明斯基(1975,1986)从预期的不稳定性出发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中存在的正反馈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以图对宏观经济波动做出解释。
明斯基认为,各经济主体的行为是持有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与金融债务的资产组合。
金融市场交易是面向未来的交易,并且未来是不确定的,因此,各经济主体均选择了不确定条件下的资产组合。
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为:对长期收益的预期,以及将资产变现为货币或流动资金的能力。
经济主体在选择财富的持有方式时,首先要选择的是持有货币资产还是持有非货币资产;其次,在选择非货币资产的情况下,还要选择是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
因为金融市场波动大多与资金借贷有关,明斯基将资金借方的理财分三种类型,划分的标准是比较偿债现金流与预期现金流。
第一种类型为“套期保值理财”,用以偿付债务的现金流量包括在生产所带来的现金收益之中,融资情况稳健。
第二种类型为“投机理财”,若将创造利润的生产带来的现金收益预期值换算成现值,则超过用以偿债的现金流量;如果仅仅考察当时情况,则短期内的偿债现金流超出生产活动带来的收入现金流,融资的健全程度与金融市场的行情相关联。
第三种类型是“蓬齐(Ponzi)理财”,偿债现金流超出生产活动带来的现金收益,为了偿还债务,只能继续进一步增加债务。
景气时期借款人的金融头寸从套期保值向投机性理财转移,普遍对未来持乐观预期,容易低估风险。
这时,金融债务增多,资产价格暴涨。
资产价格与普通商品价格之比上升,投资进一步增加,加速经济泡沫化。
在景气崩溃时期及金融缩水过程中,变化趋势是由套期保值向蓬齐理财转化,一些经济主体因负债过度而无力偿还本息,资金的供给者开始在提供贷款时变得十分谨慎,使得资金的流动与景气时期完全相反,社会普遍对收益预期持悲观态度,过高估计风险的借款人或贷款人逐渐增多。
利率上升,利润减少,资产价格下跌,投资处于低迷之中。
经济主体因资金缺乏而出售现有资产,则资产价格将急剧贬值。
此时,很容易陷入“金融危机”之中。
上述理论所涉及的只是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并没有分析资产价格变动怎样影响了宏观经济,资产价格上涨是否必会导致宏观不稳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泡沫经济”等问题。
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992)的定义,“泡沫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
”但在宏观经济学中,对泡沫的理解含义更宽泛,认为只要经济处于动态无效的状态(即经济中的资本存量超过了该经济的实际需求,导致资源配置的非帕累托最优,使得经济参与者能通过减少资本存量而改善福利状况),泡沫就可能存在,而且还能通过减少资本积累获益。
如果泡沫的大小适当,经济甚至可以变得渐近有效。
所以,泡沫对一个经济体并非必然是有害的,如一经济体处于资本的过度积累状态,因为继续投入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从资产组合的角度看会产生泡沫(资源会从过度积累的领域撤出),而且,如果泡沫不是无限扩张时还有利于资源使用的调整,改善经济结构。
问题在于,泡沫一旦产生就可能有自我放大机制(因为预期的正反馈效应),使得经济可能并不变得渐近有效,而是渐近无效,最终使经济无法均衡而崩溃,这种状态可称为“泡沫经济”(《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就可理解为“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是宏观经济失衡的形式之一,它是因为资本的过度调整所引起的,资源从一个无效源流入了纯资产市场而使泡沫不断扩大,使宏观经济偏离均衡态,所以不可持久。
我们从一个简化的资产组合模型来分析该问题。
令Pt为股票价格,dt为股息支付,r为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这里可理解为长期利率),设风险中性的投资者在股票和无风险资产间构造投资组合,它所满足的套利条件是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即预期资本收益率加上股息―价格比等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即股票价格是预期未来股息的贴现值,这时股价的变动不是主动的,而是反映股息的变化,所存在的条件。
设资产组合过程并非始终满足均衡条件,它表明股票价格将按指数增长,即投资者准备支付比对应于股息现值价格更高的股票价格,因为他们预期股票价格还将上涨,这时的资本收益抵消了低的股息―价格比,所以这种价格上涨的预期自我强化(所谓正反馈效应)。
虽然该过程满足套利条件,但不能持久,因为股价的指数增长使市场处于非均衡态,bt快速发散,从而引起市场崩溃。
如果将模型中无风险收益解释为实体经济的资产收益率,以上分析同样成立,这时的资产组合调整动态能反映出泡沫是否存在。
下面,我们利用上述模型和理论来从日本“泡沫经济”入手研究资产价格和宏观稳定问题,因为日本的案例符合宏观经济学中泡沫可能引致经济崩溃的原理,而且有深刻内涵,它涉及到一国经济追赶型高速增长阶段结束后如何保持更长期平稳增长的问题,如果没有把这个阶段过渡好就会陷入“泡沫经济”之中不可自拔。
二、日本的“泡沫经济”1、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该年初拥有的国民资产约四分之一遭到毁灭。
1946年的生产水平降至1934一1936年水平的大约40%。
当时日本陷于巨大的社会动荡和猛烈的制度变革之中。
然而,在这种动荡之中形成了赶超型的经济增长机制,经济增长这部发动机在50年代便开始运转,整个60年代实现了史无前例的每年10%以上的增长率,使日本在80年代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就是所谓的日本奇迹。
但是,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由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的日本,在进入经济发达国家行列不久即陷入“泡沫经济”之中,而泡沫的破灭更使日本经济长期无力恢复正常增长。
下面从三个方面探讨日本产生“泡沫经济”的原因。
a、政府的广泛行政干预导致企业行为扭曲要理解日本经济高速成长的源动力和突然出现“泡沫经济”这一奇特现象,有必要考察其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作背景。
二次世界大战后到80年代的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期,支撑着日本奇迹的是一套追赶型经济体系,其特征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广泛干预,主要措施有:(1)通产省的行政指导;(2)对填海造地建厂的先行公共投资;(3)各种特别减税免税措施;(4)低利率政策;(5)对工业用水、用电的特别补助措施;(6)有意推迟实行贸易及外资流入的自由化;(7)企业集团的“配套主义”。
这一套带有明显重商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可谓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超常增长,又种下了出现“泡沫经济”的祸根。
因为在这一套制度框架下经营的企业通过政府的保护伞获得了超额收益,但同时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所以具有很强的扩张冲动和投资意向,形成资本的过度积累。
这些超额投资在国际市场有利时可通过外部消化,而一旦外部条件变化了则国内资本就会剩余形成泡沫并不断积累,只要时机成熟就会进行大规模的资产转移导致宏观经济波动。
日本经济在八十年代前一直通过有利的出口环境和低估的汇率来增长,其后因为汇率上升导致出口困难使经济增速下降过剩资产无出路只好大规模向证券和房地产转移。
b、独特的公司治理结构从理论上讲,专业化和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有两个结果:一是在企业外部形成标准化的劳动力市场,二是企业内部按照工作评价表分配工作和为工作付酬,这种工作分配机制称为内部劳动力市场。
企业中包括经理人员在内的所有雇员的基本工资率,是在外部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上决定的,支付完工资后剩下的收入归最后控制企业的人所有。
最后控制企业并有权获得剩余收入的人是股东。
股东通过选举产生董事会对企业行使最后的控制权,而董事会负责选择产生执行管理人员,执行管理人员负责对内部劳力市场进行等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