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考察报告
故宫旅游调研报告
故宫旅游调研报告故宫旅游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故宫旅游。
为了了解旅游者对故宫的评价和需求,我们进行了调研,以便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故宫的旅游体验。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0份。
问卷包括对故宫的满意度、旅游体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对故宫改进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故宫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90%的受访者对故宫的整体满意度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中有35%的人表示非常满意。
游客认为故宫的建筑和文化价值是其最大的亮点,同时也赞扬了馆内的展览和布置。
2. 旅游体验调查显示,大部分游客对故宫的参观体验较为满意,认为故宫的参观路线设计合理,导览服务也较好。
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参观时人流太多,导致游览体验不佳。
此外,有些受访者提到参观过程中缺乏互动体验,建议增加互动展示和体验项目,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故宫的历史文化。
3. 服务质量在服务方面,大部分游客对故宫的服务质量较为满意,认为工作人员的态度友好和专业。
然而,也有少数游客对服务质量提出了一些不满,主要集中在参观过程中的导览服务和服务设施的便利性方面。
他们建议增加导览人员的培训和提升服务设施的质量,如增加更多的座椅、卫生间等。
四、问题和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整理了一些问题和建议,以提升故宫的旅游体验。
1. 人流控制问题:由于故宫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每天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实行预约制度、增加参观人数限制等,以减轻人流压力,提高参观体验。
2. 增加互动体验项目: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故宫可以增加一些互动体验项目,如历史角色扮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古代文化。
3. 提升导览服务质量:加强导览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历史文化知识的专业水平,增强讲解能力。
同时,可以增加多语种的导览服务,以迎合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需求。
北京故宫博物院考察报告
北京故宫博物院考报 告
故宫简介
中国故宫原名是叫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 米,有楼8000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文物藏品180余万件。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 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了。 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永乐4年(1406年) 始建,永乐18年基本建成,在500年历史中有 24位皇帝曾居住于此。其中,明朝有14位皇 帝,而清朝有10位皇帝。经明、清两代多次 重修和扩建,故宫仍然保持了原来的布局。 。
10、上驷院建筑群(已不 存,原址有山石) 11、南北十三排建筑群 12、御茶膳房 13、内阁大堂建筑群 14、文华殿建筑群(包括 文华门、文华殿、后殿、 东西配殿、文渊阁、东 西碑亭) 15、传心殿建筑群 16、灯库、銮驾库等 17、箭亭 18、东华门、东北角楼、 东南角楼
藏品展览
寄语
故宫作为与法国罗浮宫、俄罗斯冬宫相媲美 的世界三大皇宫博物馆,其建筑规模之大, 其藏品之丰富,其价值之高,是无法用语言 描绘的,希望大家在为之骄傲的同时,要做 好对其保护工作。
6、宁寿宫建筑群 中路:九龙壁、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 宫、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 西路:衍祺门、古华轩、矩亭、抑斋、遂初堂、 旭辉庭、碧螺亭、云光楼、三友轩、符望阁、倦 勤斋、珍妃井等 东路:畅音阁、扮戏楼、阅是楼、庆寿堂、寻沿 书屋、景福宫、佛日楼、梵华楼等 7、茶缎库建筑群 8、天穹宝殿建筑群 9、南三所建筑群(包括影壁、三座门、宫门四 座、正殿三座、后寝殿三座、后罩房三座、东西 配殿十余座等)
住、游玩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 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 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主要建筑和建筑群
中路建筑 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乾清门、乾清宫(两侧有弘德殿、昭仁殿)、 交泰殿、坤宁宫(两侧有东暖殿、西暖殿)、 坤宁门、、御花园建筑群(包括天一门、钦 安殿、千秋亭、万春亭、降雪轩、养性斋、 御景亭、延晖阁、四神祠、井亭、摛藻堂 等)、神武门
故宫实习报告(精选3篇)
故宫实习报告(精选3篇)故宫篇1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便来到了故宫的正门——午门,故宫里所有的门其实就是一个宫殿式的建筑,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故宫的建筑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也是故宫里地位的宫殿——太和殿,故宫里的数字是九,这三大殿构成了故宫的前宫,故宫建筑取坐北朝南的方向,在故宫里面也有一块九龙壁,但是却发生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当年在游故宫实习报告20xx.3.3游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与泰山、长城并列为中华民族的三大象征性景观。
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2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是世界现存的皇家园林和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进入*,经过端门,便来到了故宫的正门——午门。
午门的讲究很多,它是由三面墙围成一个正方形的广场,正面三洞门,两旁各设一洞门。
其中正中间的门只有皇上平日里可以走,皇后在新婚当日也可以走一次,再有就是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走一次。
左右两个门是文武大臣和宗室王公出入的门。
而其它文武百官只能走两个侧门。
从午门的正面看是三个门,从后面看是五个门,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
进了午门便真正进了紫禁城,首先要跨过内金水河,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广场,正中有个宫殿式的大门。
故宫里所有的门其实就是一个宫殿式的建筑,这个门叫太和门,门两旁蹲坐着一对大青铜狮,这一对狮子号称中华第一狮,威风八面。
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
故宫的建筑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文化调研报告
故宫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故宫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对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皇宫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故宫,了解其历史背景、建筑风格、艺术品和文化价值,探索故宫作为博物馆的功能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故宫简介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最大、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建于1406年,历经500多年的兴衰和修葺,至今为止仍然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建筑和文物。
1996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故宫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艺术的影响,它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规模和气势。
故宫的建筑布局严密合理,分前、中、后三个区域,以三大殿为核心。
整个建筑群的规模宏大,建筑材料多采用木质,并应用了多种传统工艺,如雕刻、彩绘等,展现了古代中国建筑的精湛工艺。
四、故宫的艺术品和文化价值故宫收藏了大量宫廷艺术品和文化遗产,包括书画、瓷器、玉器、金器等,是中国最重要的艺术收藏之一。
在故宫的文物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等国宝级文物。
这些艺术品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反映了中国古代帝王的审美品味和时代风貌,对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故宫作为博物馆的功能和社会影响力故宫在1953年改为博物院后,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在展示文物和艺术品的同时,故宫还承担着丰富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职责。
通过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和研讨会,故宫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
故宫的社会影响力不仅表现在国内外的游客数量上,还体现在对中国文化自信和国际交流的积极推动上。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故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皇宫的代表,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工艺的精华,也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作为博物馆,故宫不仅致力于文物的保护和展示,还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着中国文化的魅力。
设计专业故宫考察报告
设计专业故宫考察报告摘要本次考察报告旨在通过对北京故宫的考察,了解其建筑风格与设计理念,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借鉴与启发。
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物展览,我们深入了解了故宫的建筑、园林以及装饰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为深入地认识。
一、简介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自龙潭湖至北海、自天安门至景山,面积达72万平方米。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
二、建筑风格故宫以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为基础,兼收并蓄了中外建筑风格的精华之处。
整个建筑群分为内朝和外朝部分,其中内朝是皇宫禁地,外朝是朝廷行政和外交办公区。
故宫的建筑形式严格参照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模式,注重对称与平衡,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这些建筑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有严格规定的尺寸,构成了整个建筑群的和谐与美感。
另外,故宫的建筑装饰也十分精美,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技法和材料。
琉璃瓦、飞檐斗拱、镏金花纹等都展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三、园林设计除了建筑本身,故宫还有着独特的园林设计。
故宫内有许多花园、庭院和假山,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景观点的选择,形成了自然与人工的有机结合。
这种设计手法在传统中国园林中被称为“山水诗意”。
在故宫的园林中,我们可以看到流水、亭台、假山等元素的精心搭配。
这些元素以及树木、花卉的种植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整个园林如诗如画。
四、装饰艺术故宫内的装饰艺术也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
故宫中保存着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包括了瓷器、绘画、玉器、珠宝等多种艺术品。
这些艺术品的设计和制作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审美和工艺水平。
通过对故宫文物展览的参观,我们能够学习到中国古代设计的精髓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瓷器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精致的纹饰和形制设计,以及细腻的手工制作。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运用到现代设计中的。
五、总结与启示通过这次对故宫的考察,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入地认识。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最新版]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北京故宫考察报告篇一:北京故宫考察报告北京故宫考察报告报告人:考察目的:了解过去,热爱祖国。
考察方法:到北京故宫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查阅有关书籍。
考察内容:遗迹简介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四面由筒子河环抱。
城四角有角楼。
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宫殿风景名称午门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神武门(中轴线)<p class="img"> 养心殿钟粹宫珍妃井故宫九龙壁太极殿钟表馆储秀宫如意馆上书房乾隆花园长春宫慈宁宫漱芳斋景阳宫重华宫宝月楼建福宫雍和宫宁寿宫坤宁宫延禧宫翊坤宫寿康宫永和宫皇极殿体和殿绘画馆青铜馆皇史宬隆宗门故宫角楼三希堂(两翼)宫殿介绍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 1 外朝,以北为内廷。
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
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
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所。
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
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
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北京故宫历史故宫的建造历时14年,是明永乐年间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
明初主持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
人称“蒯鲁班”。
故宫调查报告
故宫调查报告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者对该博物院的服务和展览的满意度以及改进建议。
方法:我们在故宫博物院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参观目的、购票方式、参观时长、参观区域、服务态度、展厅布局、文物展示、参观体验、改进建议等多个方面。
我们在展厅入口处设置了专门的调查问卷填写处,并招募了多名调查员前往展厅进行现场调查。
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00份。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参观者中男性占比51%,女性占比49%,年龄主要分布在26-45岁之间。
在参观目的方面,72%的参观者是为了了解故宫的历史文化,其它的参观目的包括观赏建筑和参观文物。
在购票方式方面,59%的参观者是在官方网站购票,33%的参观者通过微信预约,8%的参观者现场购票。
在参观时长方面,37%的参观者选择了2-3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参观,29%的参观者选择了4-5小时的时间进行参观。
在参观区域方面,42%的参观者专注于参观文物展厅,33%的参观者走访了整个故宫区域,还有一部分参观者选择重点参观了皇帝的居住区。
在服务态度方面,96%的参观者对故宫博物院的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和满意。
在文物展示方面,82%的参观者认为该博物馆对文物有很好的保护和呈现方式。
在参观体验方面,超过80%的参观者认为故宫博物院的展示有趣、精致和有价值。
在改进建议方面,一些参观者建议增加相关的文物背景介绍,另一些参观者建议增加更多的现代科技体验元素。
结论:本次故宫博物馆调查收到了满意的结果,参观者对故宫博物馆的服务态度和文物展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参观者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故宫博物院可以将这些建议纳入到今后的改进计划中,以更好地吸引参观者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观故宫研学报告
参观故宫研学报告一、导言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为了更好地了解故宫的历史与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研学活动,亲身参观了故宫,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参观经历以及所得到的学习成果。
二、参观经历1. 到达故宫我们早早地来到了故宫门口,远远地就能看到那庄严而壮观的建筑群。
由于是早晨,人流并不是很多,我们顺利地通过了安检并拿到了参观票。
2. 故宫的建筑踏入故宫,我们被宏伟的建筑所震撼。
故宫的建筑以黄色的琉璃瓦和红色的墙体为主,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太和殿、午门、乾清宫等重要建筑,了解了它们的历史和功能。
3. 文物陈列故宫内收藏了丰富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紫禁城中的乾清宫和乾隆皇帝的御座,以及太和殿中的龙椅。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仔细观察了这些文物,并听取了导游的解说。
通过观赏这些文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4. 研习活动除了参观建筑和文物,我们还参加了一些研习活动。
比如,在故宫的一间展厅里,我们进行了一次传统书法体验,亲自用毛笔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们还参加了一次宫廷礼仪体验,了解了古代宫廷的礼仪规范。
这些活动使我们更加亲近古代文化,增加了参观的乐趣。
三、学习成果1. 历史知识通过参观故宫,我们对明清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了解到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居住和办公场所。
我们还了解到故宫在明清两朝进行了多次扩建和修缮,形成了今天宏伟壮丽的建筑群。
2. 文化传承故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参观故宫,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比如,在宫廷礼仪体验中,我们了解到古代宫廷的礼仪规范是非常繁琐的,这也反映了古代中国注重礼仪的传统价值观。
3. 文物保护参观故宫还让我们了解到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故宫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传承。
故宫简洁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自2019年起,故宫游客数量逐年攀升,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二、历史沿革1. 建筑年代: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6年),至明朝嘉靖年间(1567年)基本建成。
此后,清朝顺治、康熙、乾隆等皇帝对故宫进行了多次修缮和扩建。
2. 历史变迁:明朝灭亡后,故宫成为清朝的皇宫。
1912年,清朝灭亡,故宫被改为博物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宫继续作为博物院对外开放。
三、建筑特点1. 布局结构:故宫占地约72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
故宫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大典和朝会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皇帝和后妃的居住之地。
2. 建筑风格:故宫建筑采用汉族传统建筑风格,主体建筑均为木结构、黄琉璃瓦、青白石底座。
屋顶装饰华丽,斗拱飞檐,雕刻精美。
3. 龙文化:故宫建筑中大量运用龙的形象,寓意皇帝是“真龙天子”,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四、藏品与展览1. 藏品:故宫博物院藏品丰富,包括书画、陶瓷、铜器、玉器、金银器皿、宫廷用品等,共计180余万件。
2. 展览:故宫博物院设有多个展览馆,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如《故宫博物院藏书画展》、《故宫博物院藏陶瓷展》等。
五、参观游览1. 游览路线:游客可从午门进入故宫,依次参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主要景点。
2. 游览注意事项:参观故宫时,请遵守相关规定,不触摸文物,不乱扔垃圾,保持参观秩序。
六、旅游价值1. 历史价值: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见证了我国封建王朝的兴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2. 文化价值:故宫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特色,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关于故宫的研究报告(一)
关于故宫的研究报告(一)
关于故宫的研究报告
一、介绍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建筑群,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故宫自建成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宫殿和政治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二、历史背景
•故宫最初建于1406年,是明朝永乐皇帝的皇宫。
•清朝从1644年开始,在明朝故宫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改造。
三、建筑布局
•故宫总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包括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举行重要国事和仪式的场所。
•内廷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包括乾清宫、交泰殿等建筑。
四、特色文物
•故宫珍藏了大量的文物,包括宫廷器物、书画、珍宝等。
•其中最著名的文物包括坤宁宫的明成祖玉玺、乾清宫的九龙壁、太和殿的龙椅等。
五、研究意义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代表,研究其历史和建筑有助于了解古代王朝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
•故宫的文物研究可以帮助探索古代艺术和工艺的发展历程。
六、研究方法
•研究故宫可以采用建筑学、历史学、艺术史等多学科的方法。
•调查故宫的历史文献、遗址和文物,进行实地考察和大量阅读相关研究资料。
七、未来研究方向
•对故宫建筑的材料、结构和工艺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其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对故宫文物的珍贵性和保存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
八、结论
•故宫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和文化的象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故宫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的文化遗产。
故宫考察报告
故宫考察报告摘要故宫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皇宫,是中国古建筑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本文通过对故宫的考察和分析,总结出了其建筑特点、历史文化内涵和保护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故宫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故宫的建筑特点故宫总体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建筑结构、形式和装饰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特点。
其建筑群共有九大殿宇、六大院落和数十万平方米的修建面积。
整个故宫群建筑布局严谨,具有显著的对称美,每个建筑都体现了它独特的函数和文化内涵。
二、故宫的历史文化内涵故宫为明清国家王朝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代表。
通过对其殿宇、花园、墙壁等方面的考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宫廷文化的特点和变化过程。
故宫中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和历史文献,如乾隆御笔题字、明清时期的瓷器、书画、邮票和记载国家重要历史事件的文件等,这些文物和文献都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三、故宫的保护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使用的磨损,故宫的建筑和文物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同时,大量游客的涌入也给故宫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故宫,保护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护和修复等工作,以确保故宫的安全和完整性。
四、建议1. 增加游客的限制——为了保护故宫的安全和完整性,有必要采取措施限制游客的数量和流量。
2. 加强维护和修复工作——故宫的建筑和文物需要经常保养,以确保其保存完好。
3. 建立纪念品限制规定——应该限制游客买走太多纪念品,以减轻故宫的负担。
结论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代表,具有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价值。
通过考察和分析故宫,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
同时,应该采取措施加强故宫的保护和利用,以确保其一代代传承下去。
故宫实习报告模板三篇
故宫实习报告模板三篇实习地点:北京参与人员:XX实习时间:200X年9月10日至9月25日:这是一篇旅游实习报告,包含了北京,内蒙古,江苏三大省市的典型古建筑实习,为需要写旅游实习报告或建筑实习报告的朋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9月12日晴一大早起来,我们就去了*纪念馆悼念我们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进入馆内的时候大家都怀着沉重的心情来怀念这一代伟人。
离开纪念馆,我们便来到了人民大会堂。
据我们了解,人民大会堂建于1958年10月至1959年8月,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兴建,仅用10个月竣工,为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
人民大会堂门额高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金光闪烁,十分引人瞩目。
整座大厦屋檐均用黄绿色琉璃制品镶嵌,尽显庄严宏伟、朴素典雅的民族风格和现代化建筑的非凡气派。
大会堂主要由中部的万*礼堂,北部的宴会大厅和南部的*常委会办公楼三大部分组成。
此外,还有各种会议厅、休息厅、办公室等300多个。
其中有33个会议厅是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命名的。
各厅布置均是根据当地的风光特色,民族习俗及特种工艺品等进行精心装修与布置的,布置多姿多彩,各具特色。
无不引人入胜,留连忘返。
我们一进入大会堂,就被它那庄严的气魄给吸引住了。
难得今天广东厅开放,作为广东人的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寻找广东厅的所在。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来到了广东厅。
厅四周墙面和8根圆柱由微晶玻璃镶砌,墙裙为珍珠大理石。
顶棚中部为悬浮式吊顶,3盏水晶大吊灯上部饰有沥粉贴金彩绘,四周围方形小藻井,内置反光暗灯槽。
厅内南墙镶嵌锻铜浮雕壁画《龙舟竞渡》。
龙舟竞赛是广东古越民族的民间习俗,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怀石投江的大诗人屈原。
龙舟的形象既突出了广东的地域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也强调了广东人民团结拼博、力争上游的开拓进取精神。
灯影文饰的中心部门以花木为主体形象,四周以波浪纹揭示广东地处沿海的特点。
故宫的调查研究报告
故宫的调查研究报告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是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下面是对故宫进行调查研究的报告。
一、研究背景故宫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皇宫,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这一宝库,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成立,并于1961年对外开放。
近年来,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故宫博物院的知名度和声誉得到了全球的认可。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游客对故宫博物院的认知和满意度,以及对展览和服务的评价,为博物馆的改进提供建议。
三、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以获取全面的信息。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1. 游客对故宫博物院的认知:调查显示,大部分游客对故宫博物院有一定的了解,其中80%的人知道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
2. 游客对故宫博物院的满意度:根据调查结果,70%的游客对故宫博物院表示满意。
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是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壮丽、文物珍贵、服务热情周到。
3. 游客对展览的评价:大部分游客对故宫博物院的展览评价较高,认为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部分游客提出了要求改善展览信息的可读性,简化语言和增加互动元素。
4. 游客对服务的评价:大多数游客对故宫博物院的服务表示满意,特别是安全管理和导游服务。
但也有少数游客对服务态度、排队和购票流程提出了一些不满意见。
五、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确保文物的保存和展示质量。
2. 提供更多的展览解说和导览服务,以提高参观的质量和深度。
3. 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增加游客满意度。
4. 针对游客的需求,提供更多多样化的参观方式,如增设互动区域和展览活动等。
5. 定期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游客的意见和需求,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故宫博物院的整体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从游客的角度看到博物馆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报告人:考察目的:了解过去,热爱祖国。
考察方法:到北京故宫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查阅有关书籍。
考察内容:遗迹简介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四面由筒子河环抱。
城四角有角楼。
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宫殿风景名称午门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神武门(中轴线)养心殿钟粹宫珍妃井故宫九龙壁太极殿钟表馆储秀宫如意馆上书房乾隆花园长春宫慈宁宫漱芳斋景阳宫重华宫宝月楼建福宫雍和宫宁寿宫坤宁宫延禧宫翊坤宫寿康宫永和宫皇极殿体和殿绘画馆青铜馆皇史宬隆宗门故宫角楼三希堂(两翼)宫殿介绍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 1 外朝,以北为内廷。
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2]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
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
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所。
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
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
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北京故宫历史故宫的建造历时14年,是明永乐年间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
明初主持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
人称“蒯鲁班”。
故宫从永乐年间建成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权力中心的代表。
故宫调研报告
北京故宫调查报告建筑名称北京故宫地理信息平面布局成员近照保护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建造年代始建于1406年重修于2005年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小组成员甄海宇邓方竹郑纳川调查时间2012-06-051 建筑概况1.1 自然与人文环境居民状况:故宫旧称紫禁城, 因为特殊的历史地位, 附近鲜有居民区和民宅。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故宫附近规划改造, 南池子和北池子大街两旁有部分民宅, 多以平房四合院为主。
交通状况:位于北京市中心, 天安门城楼以北, 被护城河包围。
北边的神武门紧挨景山前街, 和景山公园南门相对。
西边是北长街和南长街, 东边是北池子大街和南池子大街, 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地带。
在旅游旺季, 故宫周边各个交通要道均比较拥堵。
环境变化:1406年(永乐四年), 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 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 北京宫殿竣工。
次年发生大火, 前三殿被焚毁。
1441年(正统六年), 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 紫禁城大火, 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 至1561 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 紫禁城大火, 焚毁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 李自成军攻陷北京, 明朝灭亡。
李自成撤退前焚毁紫禁城, 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 其余建筑全部被毁。
同年清顺治帝从沈阳迁都至北京。
此后历时14年, 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 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 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 清高宗(乾隆帝)即位, 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1925年, 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2005年, 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
主要环境问题:1.2 在旅游旺季, 人流量较大, 路面垃圾较多;因为故宫是古建群, 所以绿化较差, 高耸的绿色植物非常少。
北京宫殿建筑特色考察报告
北京宫殿建筑特色考察报告北京宫殿建筑特色考察报告范文1.建筑特色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3,6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
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
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
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
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
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
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2.建筑历史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
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是明朝第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殿试的一至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故宫实践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为了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我们一行人于近日开展了故宫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背景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选择了故宫作为实践基地,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身感受故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三、实践内容1. 参观故宫博物院我们首先参观了故宫博物院,游览了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主要殿堂。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文物藏品。
通过参观,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故宫作为古代皇家宫殿的庄严与气派。
2. 参与故宫文创活动为了更好地体验故宫文化,我们参加了故宫文创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亲手制作了故宫主题的文创产品,如故宫书签、故宫钥匙扣等。
通过亲手制作,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故宫文化,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3. 参观故宫宝蕴楼宝蕴楼是故宫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藏了大量的宫廷文物。
我们参观了宝蕴楼,了解了宫廷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通过参观,我们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故宫博物院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努力。
4. 参观故宫角楼角楼是故宫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我们参观了角楼,了解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通过参观,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创造力。
5. 参观故宫文华殿文华殿是故宫的重要殿堂之一,曾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我们参观了文华殿,了解了其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通过参观,我们认识到故宫在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
四、实践收获1. 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故宫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增强文化自信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自豪,增强了文化自信。
历史文化考察总结
历史文化考察总结考察地点:北京故宫北京故宫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历史文化考察活动,并对故宫展开深入研究。
在此次考察中,我对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化意义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以下是我的考察总结:一、历史背景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天子的宫殿,也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
故宫建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历经600多年的修建和扩建,成为全球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辉煌。
二、建筑风格故宫建筑融汇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充分展现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
整个建筑群分为内廷和外廷两部分,内廷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外廷则是官员办公区域。
故宫所有建筑都严格遵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和规则,例如“三进五朝”、“乾隆俯仰图”等。
建筑物的层次感、色彩运用以及人工雕刻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三、文化意义作为中国古代皇宫,故宫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首先,故宫是中国帝王权力的象征,是皇帝展示威仪的地方,也是皇室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
其次,故宫内的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艺术及文物藏品无数,代表着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传统文化。
最后,故宫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衰,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保护与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故宫的建筑和文物逐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为了保护和传承故宫的历史文化,中国政府投入巨大的资源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并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通过各种手段,例如限制游客数量、加强文物保护等措施,保护故宫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遗产,确保后代能够继续欣赏和学习。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考察活动让我对北京故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故宫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重要的文化意义。
保护和传承故宫的历史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能够走进故宫,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参观故宫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宫廷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于2021年10月参加了为期一天的故宫参观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对此次参观的所见所闻及所思所感的实践报告。
二、参观过程1. 故宫概况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故宫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竣工,历时十四年。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中心。
2. 参观路线我们按照故宫的参观路线,依次参观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主要建筑。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故宫博物院内的多个展厅,如珍宝馆、陶瓷馆、绘画馆等,欣赏了丰富的文物藏品。
3. 参观感受(1)建筑之美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宫廷。
太和殿、乾清宫等主要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2)文物之宝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包括书画、陶瓷、金银器皿、玉器、宫廷用品等。
其中,许多文物都是国宝级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3)历史之重故宫见证了明清两代的历史变迁,承载了无数辉煌与沧桑。
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帝王的生活场景,感受到了古代宫廷的繁华与衰落。
三、实践心得1. 增长知识通过参观故宫,我对中国古代宫廷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古代建筑、艺术、历史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激发爱国情怀故宫是我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与辉煌。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感自豪,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
3. 提高审美素养故宫的建筑、文物等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在参观过程中,我学会了欣赏古代建筑的美,提高了自己的审美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宫考察报告
——明清建筑风格对其家具设计的影响
摘要:仔细揣摩中国古代建筑、家具构件名称如建筑的柱、梁、枋、檐及家具的榫、枨、框档等就能知道无论从技术材料还是结构形式来讲它们都有着同根同源的关系。
陈从周先生在其著作《说园》中将家具喻为“屋肚肠”,也形象地说明了建筑与家具的关系。
本文即是通过对故宫太庙(现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现中山公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建筑空间的考察来讨论建筑予家具而言,在设计布局、结构方式、造型特征、建筑类别等方面的影响。
引言:身居京城多年,对故宫的拜访也不下十次,但都是陪着亲朋好友以一个业余观光者的心态匆匆地来而后又匆匆地走。
最近一次踏入其中的初衷也不外乎陪游,因为深居在此,尤其往返数次后,难免会对其萌生些许视觉疲劳。
当然,这次陪游成为次要目标,主要是带着考察的任务认真打量了她的建筑布局,造型结构、细部装饰、室内陈设等。
凭心而论,之前虽数次身临其境,却唯有最近才真正的领略和感受到了古人那超群的聪明才智。
需要说明的是,因本人非建筑和考古专业出身,对此次兼带陪游的考察之行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抑或深邃精湛的水准,故,此次行文仅从视觉的感受来探讨故宫建筑风格对其室内家具设计的影响。
考察方法:拍照、询问(具体工作人员、导游)、随身携带文献翻阅
1.明清社会及建筑概况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恢复、停滞以至崩溃的时期。
明初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自宋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得到发展。
清朝建立后,为稳定封建经济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但对手工业和商业采取压抑政策,直到清中叶这种压制状况才逐渐好转。
明、清时期的建筑,沿着古代建筑的传统道路继续向前发展,除了建设首都南京和北京及扩建若干宋、元以来的旧城外,为了防止倭寇,在沿海地带建造了大小城堡和海防基地;同时在城镇和乡村中增加了很多书院、会馆、宗祠、戏院、旅店等公共性建筑,尤其是作为私有财产出现的江南园林,这一系列的建筑成果使得明清建筑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
2. 故宫建筑概况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宫殿。
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起从全国征调近三十万工匠经过14年的时间建成的规模宏大的宫殿组群。
清朝沿用后只经过部分重建和改建总体布局基本没有变动[1]。
明清故宫全部建筑分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用宫城(紫禁城)围绕。
其建筑基本上是遵照《礼记》、《考工记》及封建传统礼制来布置的,如前朝后寝(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左祖右社(左太庙右社稷坛)。
和中国历代皇宫一样,故宫的设计思想也是体现帝王权利的,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用于体现封建宗法礼制和象征帝王权威的作用要比实际使用功能更为重要。
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的等级制度,在明清故宫中得到典型的表现。
前三殿是宫城主体,所以在这组宫殿的四角建有崇楼(图一),太和殿是最高等级建筑,采用重檐庑殿顶、三层白石台基、11间面阔、屋顶走兽和斗拱出挑数目也最多。
(图二)
3.明清家具概况
经历了宋朝理学和元朝民族融合的双重影响,明清的家具设计呈现两种分化,即皇室家具崇尚雄伟奢华(图三),而民间家具则沿袭了宋代文人发展的简洁流畅、舒展优美,因而形成了享誉国内外的“明式家具”(图四)。
清朝中后期,由于受西方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影响,使得该时期家具类的小木作构件走向堆砌雕饰的“清式风格”(图五)。
4.故宫建筑风格对家具设计的影响
4.1 从故宫单体建筑布局来看家具结构
据资料表明,故宫所有建筑开间都采用奇数制,除太和殿为十一开间外,其余所有门楼或殿堂都根据其地位采用不同规模的九五开间,这种布局构思一说源于《易经》寓意九五帝王至尊的卦象,另一说是为保证建筑物正中开门,其开间必须奇数。
我们暂且不考证哪种说法更为真实,至少眼前的建筑无论从美学的角度还是技术的层面都给世人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从每幢门楼和殿堂对称的形制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家具设计中,对称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制作手法。
无论是床榻类、椅凳类,还是案几类、橱柜类,都采用严格的几何对称方式。
(图三~五)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视觉的审美要求,还能更方便地进行家具组合布局。
4.2从建筑结构来看家具结构
在建筑和家具中一脉相承的构造方法当属榫卯结构。
故宫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无疑属于榫卯技术的巅峰之作。
可以说,精湛的榫卯技术是中国古建取得辉煌成就的核心力量。
明清家具向建筑学习,在结构上最具本质意义,其最重要的表现是对建筑梁、柱、枋和替木的借
鉴和吸收,如家具腿足的侧脚收分、枋串和牙子等做法(图六)。
4.3从建筑造型看家具造型
建筑造型予家具造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近代研究古建筑的方法通常是“一屋三分”,即屋顶、柱子、台基三部分。
事实上这种方法也一直潜移默化地应用在古典家具的研究上。
对应的是将建筑屋顶的研究方法移植为对家具顶部的研究,如桌、案的顶面、椅、塌的搭脑等(图七);对建筑梁、柱、枋则可以看成是家具的各类枨和腿柱(图八);建筑的须弥对应家具的束腰(图九);建筑的栏杆对比床榻的围子(图十);建筑的台基则相当于家具的托尼(图十一);建筑的照壁可以引申为室内屏风(图十二);更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出现的一种名为拔步床的家具纯粹是对整个建筑造型的模仿(十三)。
5.影响建筑与家具风格的外在因素
众所周知,影响事物变化发展有内外两个因素,其中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
对于建筑与家具而言,这个外因便是包括生产力水平、生产工具等在内的经济基础。
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是经济基础在主观世界的反应。
中国古代家具的演化,从根本上说是由跟其息息相关的人类生活方式来决定的,建筑在其中则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及生产力发展到明清二代可以说是积淀了前朝所有精髓于一身,所以,仔细研究故宫的一草一木,我们不仅能从中看到浓厚的明清社会烙印,同时还能领略到历代劳动人民所建立起来的灿烂成就。
6.结语(几点看法)
经考察,个人认为:
1)要研究明清建筑艺术风格对家具设计的影响,从考察范围来说,北京故宫建筑代在建筑技术、材料、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确能起到很大的代表作用,但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华民族来讲却显得有些苍白。
因此,要想获得更准确和更完善的考察数据,还需将考察范围扩大到故宫以外更多的对象。
如不同阶层、不同民族和不同区域,因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以独角戏的身份出现和告终的。
2)对于考察的广度和深度来讲,我们不应只把目光局限在本专业的认识上,因为知识层面越高,它跟其他学科的交叉性越大,因此,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借力于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方法。
只有这样,理论的研究才会在前人的基础上收获更多的成果而不至于踏步不前。
3)一如文章开始和结论所谈到的,明清建筑和家具设计制作的成果是建立在前朝历代智慧之上的。
中国2300多年封建社会历程,以唐朝为转折,生活方式由席地到垂足发生了巨大
改变,这是影响建筑和家具变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需要提出的就是宋朝,由于军事上的软弱,宋氏王朝的发展大都体现在文学艺术和工艺制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是简洁而舒展,清逸而严谨的理学品格,这对于明式家具重内涵而轻装饰的工艺特征有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研究明清建筑与家具不能不考虑在她之前的宋朝工艺成果。
7.参考文献
[1]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
[2] 北京建筑文化考察组, 殷力欣, 温玉清,刘锦标,金磊.河北正定、保定等地古理筑考察纪略:写在刘教祯先生诞辰110周年华诞之际[J].建筑创作,2006,(12).
[3] 刘树老,王黎.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与木制家具的关系[J].装饰,2007,(02).
[4] 张十庆. 建筑与家具——古代家具结构与风格的建筑化发展[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5,(04).
注:本文图片除图一部分引自刘敦桢先生专著及图六引自张十庆老师论文外,其余为笔者自拍、处理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