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特征

当代文学特征
当代文学是指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其具有以下特征:
1. 现实性:当代文学作品通常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作家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揭示社会问题,表达人民的诉求。
2. 多样性:当代文学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题材。
既有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作品,也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的文学作品。
同时,文学形式也更加丰富,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3. 思想性:当代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人生、人性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许多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社会思潮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创新性:当代文学在表现手法、叙事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
作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文学表现形式,以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
5. 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当代文学作品逐渐具有国际化的特点。
许多作家受到国际文学思潮的影响,作品具有更广泛的国际视野和文化交流。
6. 大众化:当代文学作品的受众面更广,不仅有专业读者,还有普通大众。
一些作品通过影视、网络等渠道传播,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总之,当代文学具有现实性、多样性、思想性、创新性、国际化和大众化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当代文学更加丰富多彩,也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当代文学发展历程

当代文学发展历程
当代文学是指从20世纪末至今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姿多彩
的文学时代。
它反映了社会发展、人文理念、文艺创作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0
年代进步、1990年代多元、21世纪网络。
1980年代是中国文学的进步阶段,文学作品也在逐渐开发冰
封的时代。
文学作品强烈的生命力在这一时期表现出来,在文学创作方面尝试了新的思想观念和现实问题。
这一阶段是文学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它通过独立思考、重新定义文学和反思文学理论的传统,改变了以往逊色和萎靡的文学形式,成为中国文学新的契机。
到了1990年代,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的阶段,文学
作品主题的多样性呈现出来。
许多作家开始尝试不同的文学风格和主题。
他们更加关注观念问题,而非这一时期朝政的问题。
一系列小说诞生了,如一个没有大雾的中心城市、白夜行等。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题更加丰富多样,作家开始创作有想象力的小说,把正常生活转化为奇异而独特的世界。
21世纪升起的网络文学更是给了现代文学带来空前的机遇,
将作品推向更广阔的世界。
网络文学内涵丰富,色彩斑斓,其发展与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有关。
它打破了以往文学作品出版的瓶颈,让创作在更广阔的公众面前展示自己。
总而言之,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是独一无二的,它不断地往前发展,由进步而多元,再到网络的时代。
它是中国文学的新通
过程,创作的新思维,带有强烈的时代感,不断地拓展着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认识。
随着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当代文学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历史性的发展。
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当代文学是指在现代时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创作并受到广泛传播和赞誉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各种形式和风格,探索了当代社会、人类心灵以及种种社会问题。
以下是一些被公认为当代文学经典之作的范例:1.《百年孤独》-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出版于1967年。
这本小说以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书写,描绘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并反映了拉丁美洲历史上政治、家族和人性的复杂关系。
2.《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胡赛尼的首部小说,出版于2003年。
该小说以一个阿富汗男子阿米尔为主角,讲述了他与自己童年好友哈桑之间的友谊与遭遇,以及他们在波澜壮阔的阿富汗历史背景下的命运。
3.《1984》- 乔治·奥威尔《1984》是英国作家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
该小说构建了一个集权极权主义社会,描绘了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在这个世界里的种种矛盾和抗争,探讨了权力与自由、真实与虚假等重要议题。
4.《麦田里的守望者》-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于1951年出版的一部青少年小说。
该小说以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尔德为主角,通过他的眼睛观察成人世界和社会现象,探索了孤独、成长、道德等主题,并引起广泛争议。
5.《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
故事以大学生渡边为中心,讲述了他与两个女孩——纳娜和直子之间的纠葛情感,并探讨了爱、死亡、青春等主题。
以上只是当代文学经典之作的几个例子,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优秀作品在这个时期涌现。
每一本经典都值得深入阅读和探索,以体味其中蕴含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当代文学在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思考和感受的机会。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绪论一、“当代文学”的称谓及源流(一)“当代文学”的称谓一般的观点,将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之后的大陆文学称之为中国当代文学。
这种提法最早出现在50年代末,是对新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有的称谓。
1.当代文学称谓的局限性它片面割断了新中国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有机联系。
它使“当代”无限期延长,缺乏必须的内涵与外延的限制。
它排斥了同样继承了新文学传统的港台文学。
2.原因当代文学的这种局限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新文学的属性所带来的,新文学具有如下属性:开放性,指时间没有界限。
整体性,新文学应该包括港台文学。
(二)当代文学的源流作为二十世纪新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来源于新文学的两个文学传统。
1.启蒙文化传统又称为五四新文学传统。
这一传统植根于五四文学的先驱和继承者,他们强调知识分子的先进性,强调文学的独立性。
这一传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反抗国家权力支撑的主流意识。
对国民精神启蒙。
2.战争文化传统又称为解放区文学传统。
这一传统植根于延安文艺整风后的解放区作家。
它强调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强调文学的服务性(文学为政治服务)。
这一传统也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为工农兵服务为战争胜利服务党内党外形式延安文艺整风二、当代文学的分期(一)一元化的文学时代1.“十七年”文学(1949—1966年)2.“文革”文学(1966—1978年)(二)多元化的文学时代1.后启蒙文学(1978—1989年)2.大众化文学(1990—1999年)3.图像化文学(2000年以后)三文学史的三个层面(一)文学资料和史实(二)文学鉴赏和评价(三)思维训练和价值判断讨论思考一你对中国1949到1978年的历史怎么理解和看待?第一章一元化文学时代的文学思潮一、从第一次文代会到三次文艺批判(一)第一次文代会首先是会议的报告内容其次是会议的参加者再次是会议的意义周扬在《新的人民的文艺》中以斩钉截铁的口吻宣布:“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的实践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丶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
2.中国当代文学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十七年文学时期)、(文革文学时期)、(新时期)。
3.第一次文代会于(1949)在北平召开,周恩来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当代文学的开始。
第二次文代会于(1953年9到10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对促进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鼓励文学艺术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起到了重大作用。
4.建国初期文艺界开展的思想斗争主要有(对电影《武训楼》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批判)(对胡风思想批判)。
5.在1956年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实践证明,这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正确方针。
6.1966年2月,江青与林彪勾结在起,经过精心策划,炮制了所谓《纪要》,这是他们企图从文艺问题上打开缺口,进而实现其慕党夺权的罪恶阴谋。
7.1976年清明节前后发生的(天安门诗歌运动),预示着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春天的到来8.《保卫延安》是作家(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作品以解放战争中的(延安保卫战)为背景,着力型造了以(周大勇)为代表的英雄战士的形象,在当代文学中第一次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的形象,具有开创意义9.《红旗语)中的主要人物是(朱老忠)这是当代文学中相当成功的(农名革命英雄)的典型形象。
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反割头税斗争)(保定二师学潮)两大事件。
10.有“三红一创”之称的作品分别是粱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
柳青的《创业史》11.写出下列人物形象所属的作品名称:梁三老汉(创业史)余水泽(青春之歌)、严志和(红旗谱)、甫志高(红岩)。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B)1.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写出了短路爱情小说《在悬崖上》的作者是A陆文夫B.邓友梅C.宗璞D.王蒙( C )2.第三次文代会召开的时间,正确的是A.1956年7月B1958年7月C.1960年7月D1962年7月( D)3.江姐是哪部长篇小说里出现过的人物A.《红旗谱》B.《创业史》C.《保卫延安》D.《红岩》( A)4.《红日》的作者是A.吴强B.杜鹏程C.曲波D.冯德英(B)5.最早出现的反映我国农村合作化道路的长篇小说是A.《不能走那条路)B.《三里湾》C.《山乡巨变》D.《创业史》(C)6提出“写中间人物论”的人是A、周扬B.胡风C邵荃麟D.郭沫若(C)7.提出“潜在写作”这一概念的人是A、洪子诚B、易中天C、陈思和D、王晓明(B)8.“样板戏”的提出者是A、张春桥B、江青C、王洪文D、姚文元( A)9.姚雪垠在当代文学史土的最大贡献是写出了长篇历史小说A.《长夜》B、《李自成》C、《星星草》D、《少年天子》(C)10.《山乡巨变》的作者是A丶浩然B、柳青C、周立波D、赵树理一、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中国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代表了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包括内容、形式和风格等多个方面。
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容广泛而丰富。
它不仅涵盖了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经历和命运,还关注社会变革、人性困境、历史记忆等重要议题。
例如,以人民为中心的作品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奋斗,体现了人民的真实感受和命运抉择。
同时,中国当代文学也关注了少数群体、社会边缘人士和弱势群体的命运,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批判。
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展现了中国人民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当代文学的形式多样。
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文学形式,还涌现出了新的文学形态,如网络文学、微型小说、实验性文学等。
这些新兴的文学形式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更能迎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与传统文学相比,中国当代文学的形式更加开放和多元,给予了作家更多的创作空间和表达方式。
中国当代文学的风格独特而多样。
它既有批判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也有追求个体自由和内心探索的后现代文学。
同时,中国当代文学也融入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例如,一些作家在作品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意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繁荣。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大陆地区创作的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它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代表了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和多样性,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文学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中国价值观和增进人们的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是两个较为常见的概念,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很有必要了解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在本文中,将分步骤阐述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定义、特点以及发展历程。
第一步:定义
现代文学一般指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作品,包括了现代主义文学、战争文学等流派,以及如杜甫、白居易等唐代大诗人的现代评价。
而当代文学则更为广泛,一般指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文学作品,经过了民主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等多个发展阶段,融汇了各种风格和主题。
第二步:特点
现代文学的特点是:反传统,重艺术性,追求个性。
这是因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反传统寻求突破成为主要趋势。
同时,艺术至上的思想也逐渐升华,文学作品中充满了象征主义、超验主义等元素。
而当代文学的特点则更多元,多样化,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文体和文化跨界,媒介化和互联网化,个性和身份探寻。
第三步:发展历程
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在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等流派为现代主义的兴起垫定了基础。
而随着一战和二战的爆发,人们对现代文明的怀疑和不信任逐渐加深,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期。
而当代文学则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新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到后后现代主义,又或者是从“内向”的主题到“外向”的关注点,不断探索着新的方式和内容。
总之,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都是文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部分,它们二者具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无论是哪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和自身情感的感受和思考,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和深入挖掘这些文学作品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第三阶段:90年代
目录
9 0年代初基本的文化特征: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知识分子在“共名”状态下持有的 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被淡化,多元文 化格局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 在文学创作上则体现为作家放弃了 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 特别是由此走向了对于民间立场的重新 发现与主动认同。
目录
9 0年代的文学的“无名”特征: 首先是8 0年代文学思潮线性发展的 文学史走向被打破了,出现了无主潮、 无定向、无共名的现象,几种文学走向 同时并存,表达出多元的价值取向。国 家权力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的现实战斗 精神传统以及民间文化形态三分天下的 格局更为稳固。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目录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第三,由于时代“共名”的消失,使一批面 对自我的作家在开拓个人心理空间方面的写 作实验得以实现。个人立场的文学叙事促使 文学创作从宏大叙事模式中摆脱出来,转向 更贴近生活本身的个人叙事方式,一批被称 为“新生代”的青年作家和女性作家应运而 生。
目录
小结:当代文学的发展流程
革命叙事——文革叙事——精英叙事 ——个人化叙事
目录
第二阶段:1978年--1989年
当代文学的真正“复苏”,是以1978年8 月开始的 “伤痕文学”为标志的。8 0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 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 这时期的文学队伍主要是由两代作家构成,一代是 在5 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 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可以说是“五四” 传统的精神主题在当代的再现。
目录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
上一 页 下一 页 退出
自战争开始,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实 际上形成了两种传统: “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文化传统 抗战以来的战争文化传统。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
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
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
2、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
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3、寻根文学: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作品的文化意蕴。
代表作家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等。
4、反思文学: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色。
如《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布礼》(王蒙)、《人到中年》(谌容)、《芙蓉镇》(古华)等。
当代文学现状

当代文学现状当代文学是指当前时期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它是一种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的文化表达形式。
当代文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但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一、多元化的题材和风格当代文学作品的题材和风格越来越多样化,涵盖了生活、历史、政治、社会、人性等方方面面。
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流派和形式,如网络小说、微型小说、实验小说等。
这些新兴的文学形式给读者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二、个性化的创作风格随着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当代作家们开始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独立思考。
他们通过个性化的创作风格来展示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学才华。
这种个性化创作风格不仅在小说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诗歌、散文等领域也有所体现。
三、关注社会问题当代文学对社会问题有着极大关注,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作家们通过文学的形式,探索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如贫富差距、性别歧视、环境污染等。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还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四、跨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当代文学也开始呈现出跨文化交流的趋势。
作家们通过对外翻译、参加国际文学节等方式,将自己的作品推向世界舞台。
这种跨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综上所述,当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关注社会问题和跨文化交流等特点。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的重要表达方式。
随着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当代文学也将继续发展壮大,并为读者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阅读体验。
世界当代文学种类

世界当代文学种类
答案:
现当代文学主要分以下四大类:小说、散文、戏剧、诗歌。
小说,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短篇和中篇。
按照内容的不同,小说可分为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谴责小说、心理小说等。
按照体例格式,则可分为书信体小说、日记小说、章回体小说和系列小说等;散文,有叙事散文、记人散文、状物散文和写景散文。
根据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抒情、议论三类;
戏剧,从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一般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和戏曲;诗歌,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和边塞征战诗。
扩展:
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其中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
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
另外,文学杂志《当代文学》于2001年9月23日在香港正式创刊。
当代文学的概念

当代文学的概念
当代文学的概念
当代文学是指现代文学,它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它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启发和支持,注重描写当下社会生活的现实性,并勇于向当今的社会动荡和混乱问题深入发现和探讨。
因此,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社会学体裁。
当代文学不同于以往文学形式,它更注重于客观性。
它不仅仅是描述那些存在于社会上的特定现实情况,而且更侧重于审视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不公正和种族歧视等,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
通过探讨这些问题,作者也会思考和表达其对当今社会发展的看法和异议。
当代文学的写作也与以往文学形式有所不同,它文体特点比较自由,比较新颖,表现方式多样,常常利用新的文体表达当下社会的新面貌。
例如,各种混搭的形式,以及利用日记、书信、照片等材料来反映人们的生活。
当代文学的写作更多地考虑到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所以当代文学的表达方式也会比以往更加新颖和多样化。
当代文学是以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为背景,真实有效地反映社会语境的发展变化,反映当代文化精神和社会炎黄子孙的一种文学。
它以其新文体、新内容和新视角,来表达当今社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社会发展趋势,把他们有机的融入文学作品中,浓缩为一种极具震撼力的文化表达形式。
- 1 -。
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当代文学是指与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文学作品。
而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艺思潮,强调对传统的批判和颠覆,追求边界模糊、多样性和异质性。
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备受争议,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一、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在中国兴起,并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倡导试图打破一切传统的框架和规范,对中国当代文学以及文学创作方式产生了激烈的冲击。
它突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采用碎片化、多元化的叙事方式,使得小说、诗歌等文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后现代主义对权威的怀疑和对现实观念的颠覆,促使作家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体验和独立的思考,使得文学具有了更多的自由性和表达性。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特点与后现代主义的接合点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批判与反传统倾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常常以挑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秩序为主题。
这种文化批判与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传统的批判和否定紧密相关,两者在对社会现象的解构和批判上存在共同点。
2. 叙事技巧与碎片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突破传统的叙事结构,采用碎片化、多元化的叙事方式,展示出后现代主义对叙事形式的影响。
这种叙事技巧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呈现出多个视角和多元的观点。
3. 细节描写与现实主义融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注重对现实细节的描写,展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与关注。
这一特点与后现代主义对现实的关注和塑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使得作品更加真实,更好地表达了当代社会的特点和个体的体验。
4. 大胆创新与反传统美学: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对美学传统进行突破,大胆尝试创新。
后现代主义倡导对传统美学的颠覆与反叛,这与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在创作中对于传统美学的冲击和改变密切相关。
三、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的争议尽管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有着许多交集,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当代文学是指现代文学的延续和发展,是二十世纪末至今的文学创作。
由于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更加关注个体、探讨现实、表达感受,因此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1.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潮流,主张摒弃传统文学的规范和传统的叙事结构,采用碎片化的叙述方式,揭示现代社会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2. 私人小说(Autofiction):是一种结合自传和小说元素的创作形式,作者以自身的经历和真实的事件为素材进行创作,同时又融入虚构的元素,展示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3. 冷峻派(Minimalism):是当代文学中的一种风格,它追求简约、朴素的语言和叙事,通过剔除冗余的修饰来达到对现实的深入观察和揭示。
4. 虚构纪实(Fictionalized reportage):是以真实事件为基础,通过虚构和创造来进行叙述的文学形式。
通过虚构的手段,作者可以更好地表达对事件的思考和观点。
5. 新叙事(New Narrative):是一种强调故事性和叙事技巧的文学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采取交叉、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以呈现复杂多维的现实。
6.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一种强调梦幻、幻觉和超越现实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奇幻、异想的方式展现作品中的情感和思维。
7. 朦胧诗(Obscure poetry):是一种追求模糊、朦胧意象的诗歌形式,通过意象的堆砌和错综复杂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8. 元小说(Metafiction):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小说形式,主要通过揭示小说的创作过程和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叙述。
9. 男性抒情(Male Lyricism):是当代文学中一种以男性视角出发的抒情表达方式,探讨男性在社会、家庭和个人层面上的困惑和冲突。
10. 口述文学(Oral literature):是一种通过口头交流进行传承和创作的文学形式,主要表现在民间传说和口述历史等领域。
当代文学的意义

当代文学的意义
一、当代文学的意义
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近代思想发展的重要见证。
它体现着当代时代的文化精神,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代表。
当代文学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传承文化的传统,也能够推动文化发展,起到促进把握时代脉搏的作用。
二、当代文学的作用
1、当代文学可以激发人们的思想。
当代文学能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思考,引导人们关注社会生活,思考社会发展,拓宽人们的社会视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判断力。
2、当代文学可以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当代文学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让人们了解社会的现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拓展文化视野,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当代文学的力量
当代文学的力量不可小视,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智慧,让人们摆脱过去的思维模式,突破旧的观念,重新认识世界,重新审视社会,让人们知道用最正确的方式去生活,从而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当代文学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总结当代文学特征

总结当代文学特征当代文学是指当前时代所产出的文学作品。
与古代文学相比,当代文学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和风格。
本文将总结当代文学的一些主要特征。
1. 多样性和多元性当代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多样性和多元性。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生活的环境、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导致了文学作品的多样化。
当代作家试图通过不同的风格、题材和写作形式来反映社会的多元性。
2. 反叛和思想的探索当代文学经常涉及到反叛和思想的探索。
作家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出质疑,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个人的观点和观念。
他们试图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发读者对现实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3. 主题的广泛性当代文学作品的主题非常广泛。
作家们关注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性别平等、环境保护、社会不公等。
他们将这些问题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以引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4. 实验性和创新性当代文学在形式上更加注重实验和创新。
作家们不拘泥于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而是通过创新的手法来呈现自己的作品。
他们可能使用非线性叙事、不同的叙述视角和非传统的语言形式,以独特的方式展现故事和思想。
5. 全球化和跨文化主义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当代文学也呈现出跨文化的特征。
作家们在作品中引入了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元素,探索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这种跨文化的元素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并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
6. 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并存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两种风格并存。
一些作家倾向于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描述真实的生活,以展示社会和人类的现实面貌;而另一些作家则更倾向于使用反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夸张、超现实的手法来揭示人们心理的虚幻和无常。
7. 元自传性当代文学作品常常具有元自传性的特点。
一些作家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真实经历和观察,以展示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思考。
这种元自传性使得读者能够更加亲近作家,理解其创作背后的动机和意图。
以上是当代文学的一些主要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绪论
• 一、什么是当代文学 • 二、当代文学的形成、产生和发 展; • 三、当代文学的分期 • 四、当代文学的成就
一、什么是当代文学? 什么是当代文学?
•
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 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 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 三是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代作家, 如王安忆、梁晓声、阿城、叶辛、铁凝、 张抗抗、史铁生、舒婷、竹林、王小鹰 等。 • 四是6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作家, 如苏童、余华、格非、韩东、陈染、林 白、徐小斌、海男、棉棉、卫惠等。
• 四: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习: • 1、作品(感性)和思潮(理产生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 • 第二、中国现代文学为当代文学的形成产生准 备了作家队伍。
• 其次,中国当代文学是随着新中国的诞 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的
三、当代文学的分期
• 一、“三分法”,即把当代文学的发展 分为三个时期: • 第一时期(1949—1966),为建国初的 十七年; • 第二时期(1966—1976),为“文革” 十年; • 第三时期(1976— ),为社会主义新 时期。
当代文学的作家队伍大致由以下四部分人构成: 当代文学的作家队伍大致由以下四部分人构成:
• 一是由现代时期跨越而来的文坛老将, 如赵树理、周立波、丁玲、老舍、曹禺、 艾青、郭沫若、贺敬之、汪曾祺等。 • 二是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作家,如梁斌、 吴强、杨沫、杜鹏程、茹志鹃、李准、 王蒙、刘绍棠、高晓声、谌容、张洁、 张贤亮等。
• “二分法”,把当代文学的发展分为 • “前三十年”(1949—1978) • 和“社会主义新时期”(1976— );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
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
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
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
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
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寻根小说”:80年代中期由一部分青年作家有意识地发起和自觉推动的一股创作潮流,其直接的动因是因为前一阶段以反映改革为主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由于在艺术上面临着诸多难以处理的现实问题和改革本身的发展艰难曲折、复杂多变,迫使作家由现实问题转向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希望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吸取现实变革的精神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寻根”作家的影响极为深远。
因此,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就意味着当代文学开始了一个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的艺术追求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小说长期以来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观照现实的艺术视角,使追求小说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此以后成了小说创作主要的艺术旨趣。
这种追求同时也扩大了当代小说艺术表现的空间,对小说艺术革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4、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第一次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
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
开始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的进程,并确立了各种文学力量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
历史意义:1实现了文艺队伍的大会师2确定了文艺工作的总方向3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文艺体质(A组织团体官僚化B作家身份干部化C文艺书刊专营化)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双百方针:在1956年4月2日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在其影响下产生了两种思想:1干预生活:小说{汪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诗歌:{流沙河《草木篇》郭小川《望星空》}戏剧:{海默《洞箫横吹》}2.人道主义:小说{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在小巷深处》宗璞《红豆》}戏剧:{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岳野《同甘共苦》}三大文艺批判:1。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2。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3。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新民歌”运动:1958年“大跃进”期间,人民群众自发地用诗歌的形式歌唱自己的劳动,表达自己的理想,出现了“新民歌”创作的热潮。
后来经过有组织的搜集、整理,加以提倡和推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新民歌运动”。
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
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朔、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杨朔、刘白羽、秦牧的创作特色:杨朔:诗人型,以诗人著称(诗体散文)诗意盎然,意境深邃,清新优美,自我换臵模式。
刘白羽:战士型,以气势取胜,(政论散文)格调高昂,激情澎湃,瑰丽壮美,自我膨胀模式。
秦牧:学者型,以知识见长(学者散文)寓数于乐,博见多识,理趣横生,自我替换模式。
中国当代文学含义:属于我国的断代文学史之一。
在时间上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文学。
在性质上是以社会主义为主的旋律多样化发展的文学,在空间上,就是以中国大陆文学为主体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文学。
特点是:整体性,阶段性,开放性“两结合”:毛泽东在1958年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塑造无产阶级工农兵英雄人物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三突出”创作原则:是依据所谓样板戏剧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创作模式;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三突出”包括了一整套以主要英雄为中心的人物关系法则,冲突构成法则和艺术调度法则,就其美学性而言,三突出原则具有强烈的古典主义倾向。
郭小川(《致青年公民》《望星空》)诗歌的艺术风格:1)战士诗人,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充沛的革命激情。
思想大于形象,议论多于描写。
2)富有深邃哲理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3)重视诗歌的形式:民歌体、格律体、自由体,是诗歌形式改造的探索者,善于运用“楼梯体”。
新辞赋体:融汇古代辞赋的艺术传统,大量运用排比对偶手法进行铺陈,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整齐对仗押韵长句体。
《甘蔗林青纱帐》《秋歌》政治抒情诗:50年代出现,60年代广为流传,以直接反应时代重大主题强烈的政论色彩和高亢的战斗激情为主要的特征。
代表诗人有郭小川和贺敬之。
贺敬之:艺术特色:1善于及时捕捉和抒写重大意义的现实题材,有强烈的政治化倾向。
《雷锋之歌》2.诗歌调高昂奔放,气势磅礴,带有浓厚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3.对我国民间古典诗词和外国诗歌艺术形式的借鉴汲取。
闻捷:(生活抒情诗)1956年《天山牧歌》1959年《复仇的火焰》柳青《创业史》的艺术特色:主题: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
1)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典型形象。
梁三老汉:当代文学史上塑造最经典的中国传统农民的形象。
他动摇与集体和个人两条道路之间:一方面自私,一方面希望儿子成功,而儿子越成功与他的思想距离却越远。
梁生宝:典型理想的农村新人的代表,具有进取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他把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全部无私地献给了党。
2)将宏大的结构,精细的心理描写,柳青式的议论结合在一起。
①宏伟的结构,高度的视角②对比手法:ⅰ梁氏父子之间的矛盾;ⅱ以梁生宝为代表的农民与富农、重农之间的矛盾3)对比手法:人物语言口语化,叙述语言书面化。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
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
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
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
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
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
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
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
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是“五四运动”以后的几年间(1919—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点,指那些反映和讨论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
战争题材的小说的分类:长篇:追求史诗性作品(杜鹏程《保卫延安》、梁斌<红旗谱>、吴强<红日>、刘流<烈火金刚>、罗广斌、杨益言<红岩>)、融入传奇性作品(曲波<林海雪原>、知侠<铁道游击队>)短篇:崇高的悲剧风格(峻青<黎明的河边>、王愿坚<党费>)诗意的浪漫风格(孙犁<山地回忆>、茹志娟<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1、独特的题材意义:小说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曲折的革命历程,表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一切进步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到历史的洪流中锻炼自己,才能走上真正的光明的人生道路,实现生命的价值。
2、丰满的人物形象:小说最主要的艺术成就在于它以广阔的视角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3、结构特点:a革命的现实主义b人物正反比c中心主线是林道静的人生历程。
工业题材小说主要代表作: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艾芜《百炼成钢》草明《原动力》、周而复《上海的草原》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发韧之作)和卢新华的《伤痕》(得名之作)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学”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
这些作品的共同的主题体现在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伤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手法。
如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王蒙《蝴蝶》、方之《内奸》、古华《芙蓉镇》、张贤亮《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
历史意义:1.恢复人在文学中的主题地位,开启了新时期文学的悲剧意识。
2.恢复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突破了长期以来创作领域的许多禁区。
思想内容:1.精神意识的荒芜和畸形。
2.心灵情感的压抑和残缺。
3.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严重破坏。
反思文学:出现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转折时期。
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收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成为反思文学。
作品:古华《芙蓉镇》路遥《人生》高晓声《李顺天造屋》张贤亮《绿化树》《灵与肉》谌容《人到中年》刘真《黑旗》寻根文学:1。
概念:1958年前后出现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的文学思潮。
2。
代表作: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阿城《棋王》3。
兴起原因:A文学自身的发展—反思文学的延伸与深化B文化热潮的影响—社会“文化”—“心理”结构C异域文化的推动—《根》《百年孤独》4。
理论主张:a韩少功《文学的“根”》b郑万隆《我的“根”》c李忧育《理一理我们的根》d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5。
创作类型:a对民间文化习俗和生活韵味的诗意展示。
汪曾祺《受戒》邓友梅《那五》冯骥才《神鞭》陆文夫《美食家》贾平凹《五味巷》b对中国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揭示和批判。
韩少功《爸爸爸》c对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品格的认同和肯定。
王安忆《小鲍庄》阿城《棋王》d对非规范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发掘和弘扬。
莫言《红高粱》6。
基本特征:a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b具有现代意识。
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华文化重建的可能性。
C创作手法上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先锋小说:兴盛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延续到世纪之交。
亦被称之为现代派小说、后现代派小说、新潮小说、探索小说等。
在艺术的追求上从叙事革命、语言实验和生存体验三个层面展开,代表作家:马原、余华、格非、孙甘露、苏童、莫言等。
这一思潮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小说的创作从重内容到重形式的重大转变。
先锋小说出现的原因:1、作家主体精神的觉醒2、文化转型期的特殊心理3、信仰空白4、反叛心理新写实小说: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
代表作:池莉《烦恼人生》、方方《风景》、《一地鸡毛》、刘恒《狗日的粮食》创作方法:以写实为特征,注重重现生态的还原,对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状态、精神状态进行关注和描写,拒绝虚幻的理想,力求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作家始终保持冷静客观的叙事态度,即零度情感;偏爱揭示灰色的社会、人生及个体的生存困境和生活烦恼。
入90年代,新写实小说艺术原则进一步完善,“悲剧性”也渐淡化,“消解”、“反讽”特征日趋明显。
审美特征: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
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
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
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
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