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第一次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开始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的进程,并确立了各种文学力量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历史意义:1实现了文艺队伍的大会师2确定了文艺工作的总方向3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文艺体质(A组织团体官僚化B作家身份干部化C文艺书刊专营化)
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
双百方针:在1956年4月2日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在其影响下产生了两种思想:1干预生活:小说{汪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诗歌:{流沙河《草木篇》郭小川《望星空》}戏剧:{海默《洞箫横吹》}2.人道主义:小说{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在小巷深处》宗璞《红豆》}戏剧:{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岳野《同甘共苦》}
三大文艺批判: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新民歌”运动:1958年“大跃进”期间,人民群众自发地用诗歌的形式歌唱自己的劳动,表达自己的理想,出现了“新民歌”创作的热潮。后来经过有组织的搜集、整理,加以提倡和推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新民歌运动”。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朔、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杨朔、刘白羽、秦牧的创作特色:杨朔:诗人型,以诗人著称(诗体散文)诗意盎然,意境深邃,清新优美,自我换臵模式。刘白羽:战士型,以气势取胜,(政论散文)格调高昂,激情澎湃,瑰丽壮美,自我膨胀模式。秦牧:学者型,以知识见长(学者散文)寓数于乐,博见多识,理趣横生,自我替换模式。
中国当代文学含义:属于我国的断代文学史之一。在时间上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文学。在性质上是以社会主义为主的旋律多样化发展的文学,在空间上,就是以中国大陆文学为主体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文学。特点是:整体性,阶段性,开放性
“两结合”:毛泽东在1958年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塑造无产阶级工农兵英雄人物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三突出”创作原则:是依据所谓样板戏剧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创作模式;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三突出”包括了一整套以主要英雄为中心的人物关系法则,冲突构成法则和艺术调度法则,就其美学性而言,三突出原则具有强烈的古典主义倾向。
郭小川(《致青年公民》《望星空》)诗歌的艺术风格:1)战士诗人,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充沛的革命激情。思想大于形象,议论多于描写。2)富有深邃哲理和浓郁的诗情画意。3)重视诗歌的形式:民歌体、格律体、自由体,是诗
歌形式改造的探索者,善于运用“楼梯体”。新辞赋体:融汇古代辞赋的艺术传统,大量运用排比对偶手法进行铺陈,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整齐对仗押韵长句体。《甘蔗林青纱帐》《秋歌》
政治抒情诗:50年代出现,60年代广为流传,以直接反应时代重大主题强烈的政论色彩和高亢的战斗激情为主要的特征。代表诗人有郭小川和贺敬之。
贺敬之:艺术特色:1善于及时捕捉和抒写重大意义的现实题材,有强烈的政治化倾向。《雷锋之歌》2.诗歌调高昂奔放,气势磅礴,带有浓厚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3.对我国民间古典诗词和外国诗歌艺术形式的借鉴汲取。
闻捷:(生活抒情诗)1956年《天山牧歌》1959年《复仇的火焰》
柳青《创业史》的艺术特色:主题: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1)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典型形象。梁三老汉:当代文学史上塑造最经典的中国传统农民的形象。他动摇与集体和个人两条道路之间:一方面自私,一方面希望儿子成功,而儿子越成功与他的思想距离却越远。梁生宝:典型理想的农村新人的代表,具有进取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他把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全部无私地献给了党。2)将宏大的结构,精细的心理描写,柳青式的议论结合在一起。①宏伟的结构,高度的视角②对比手法:ⅰ梁氏父子之间的矛盾;ⅱ以梁生宝为代表的农民与富农、重农之间的矛盾3)对比手法:人物语言口语化,叙述语言书面化。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是“五四运动”以后的几年间(1919—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点,指那些反映和讨论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
战争题材的小说的分类:长篇:追求史诗性作品(杜鹏程《保卫延安》、梁斌<红旗谱>、吴强<红日>、刘流<烈火金刚>、罗广斌、杨益言<红岩>)、融入传奇性作品(曲波<林海雪原>、知侠<铁道游击队>)短篇:崇高的悲剧风格(峻青<黎明的河边>、王愿坚<党费>)诗意的浪漫风格(孙犁<山地回忆>、茹志娟<百合花>)
杨沫的《青春之歌》:1、独特的题材意义:小说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曲折的革命历程,表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一切进步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到历史的洪流中锻炼自己,才能走上真正的光明的人生道路,实现生命的价值。2、丰满的人物形象:小说最主要的艺术成就在于它以广阔的视角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