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控制模式的探讨
开关电源控制原理

开关电源控制原理开关电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电源类型,它通过开关管的开关控制来实现电压或电流的调节。
开关电源的控制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开关管的控制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开关管的开关来实现电压或电流的调节。
因此控制开关管的开关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对于这方面,通常使用PWM 控制方式。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一种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它通过改变开关管的开合时间来控制电源输出的电压或电流。
二、参考电压的产生在开关电源中,通常需要使用参考电压来作为基准电压,对电源输出进行调节。
参考电压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基准电路产生,另一种是通过反馈电路产生。
其中反馈电路产生的参考电压更为常见。
三、反馈电路的设计反馈电路是开关电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通过比较参考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异来控制开关管的开合。
反馈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误差、抗干扰能力、响应速度等。
四、过流保护开关电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流现象,导致电源损坏或电路失效。
因此在设计开关电源的控制原理时,需要考虑到过流保护机制的设计。
开关电源的过流保护通常采用限流或短路保护的方式,通过检测电流大小来实现。
五、过压保护在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过高时,可能会对电路产生损害,甚至可能对使用者造成危害。
因此,需要在开关电源控制原理设计中,考虑到过压保护。
过压保护可以通过输入过滤、过压保护电路等多种方式实现。
综上所述,开关电源的控制原理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电源能够稳定可靠的工作。
开关电源的控制原理与应用

开关电源的控制原理与应用1. 引言开关电源是一种高效、稳定的电源供应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开关电源的控制原理和应用。
2. 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开关管的开关动作,使得输入电源的直流电转换为高频脉冲信号,通过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得到稳定的直流输出。
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输入滤波电路、开关管、变压器、输出稳压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等。
3. 开关电源的工作模式开关电源的工作模式分为连续导电模式和间断导电模式。
连续导电模式下,开关管在整个导通周期内都处于导通状态;间断导电模式下,开关管在一部分导通周期内处于截止状态。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工作模式。
4. 开关电源的控制方法开关电源的控制方法包括电压模式控制和电流模式控制。
电压模式控制是通过对输出电压进行反馈控制,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电流模式控制是通过对输出电流进行反馈控制,保持输出电流的稳定。
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开关电源的稳定性和效率。
5. 开关电源的应用领域开关电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通信设备、医疗器械、家电等。
其高效、稳定的特性使其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电源供应装置。
以下是开关电源的一些应用领域:•工业自动化:用于驱动各种工业设备和机器人,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通信设备:用于无线基站、光纤传输设备等,保证通信设备的稳定工作。
•医疗器械:用于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如心电监护仪、X射线机等。
•家电:用于电视机、电脑、空调等家电产品,使其能够稳定工作。
6. 开关电源的优势和不足开关电源相比传统的线性电源具有以下优势:•高效率: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高,能够更好地利用电能。
•体积小:开关电源体积小,便于安装和布局。
•调整范围宽: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保护功能强:开关电源具有过载保护、过压保护等功能,能够保护负载和开关电源本身。
然而,开关电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噪声较大:开关电源工作时会产生噪声干扰。
开关电源三种控制模式:PWMPFMPSM

开关电源三种控制模式:PWMPFMPSM一、PWM/PFM/PSM 三种控制模式的定义通常来说﹐开关电源(DC-DC)有三种最常见的调制方式分别为:1、脉冲宽度调制(PWM)2、脉冲频率调制(PFM)3、脉冲跨周期调制(PSM)在功率集成电路(PIC:Power Inregrated Circuit)中广泛采用了脉冲跨周期调制模式(PSM,Pulse Skip Modulation),可以克服脉冲调宽调制模式(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轻负载情况下变换效率较低、脉冲调频调制模式(PFM: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频谱分布随机的缺点。
他们调制行为的示意图可以用如图1所示一句话解读一下:PWM(频率不变,不断调整脉冲宽度)PFM(脉冲宽度不变,调整频率)PSM(频率和脉宽都不变,脉冲时有时无)1.PWM方式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固定开关周期,变化T on来改变占空比的调制方式。
PWM方式,可称之为定频调宽,即开关频率保持恒定,而通过改变在每一个周期内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来达到调制的目的,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调制方式。
当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时,通过环路的控制,便会使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发生改变,从而维持输出电压的恒定。
作为最常用的调制方式,PWM方式有以下优点:控制电路简单,易于设计与实现,输出纹波电压小,频率特性好,线性度高,并且在重负载的情况下有比较高的效率。
PWM是从处理器到被控系统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再进行数模转换。
可将噪声影响降到最低。
其缺点是随着负载的变轻,其效率也下降,尤其是轻负载的情况下,其效率很低。
PWM 由于误差放大器的影响,回路增益及响应速度会受到限制。
2. PFM方式PFM模式在正常工作时,驱动信号的脉冲宽度保持恒定,但脉冲出现的频率发生改变,即所谓的定宽调频。
当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时,通过环路的调整,而使脉冲出现的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电路的控制与调整。
开关电源电流控制模式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电流控制模式工作原理1. 电流控制模式简介开关电源的电流控制模式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主要用于稳定和调节电源的输出电流。
通过检测电源的输出电流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节,可以确保输出电流保持在一个预设的范围内。
这种控制模式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计算机、通信设备、医疗设备等。
2. 反馈环路组成电流控制模式的开关电源通常包含一个反馈环路,用于将输出电流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调节。
反馈环路主要由电流检测器、误差放大器、调节器、PWM比较器和开关管等元件组成。
3. 误差放大器误差放大器是反馈环路中的一个关键元件,用于放大输出电流与预设值之间的误差。
误差放大器的输出与输入成比例关系,当输出电流偏离预设值时,误差放大器的输出会相应地增加或减小,以驱动调节器进行相应的调节。
4. 调节器调节器是反馈环路中的另一个重要元件,它通常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或类似的控制器。
调节器接收误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参数(如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计算出一个控制信号。
该控制信号用于调节PWM比较器的输出,从而控制开关管的通断时间。
5. PWM比较器PWM比较器是开关电源中的另一个关键元件,它根据调节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和振荡器输出的三角波信号进行比较,产生一个脉宽调制信号。
该信号的脉冲宽度与控制信号的大小成比例关系,从而控制开关管的通断时间,进而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小。
6. 开关管控制开关管是开关电源中的主要执行元件,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
在电流控制模式下,开关管的通断时间由PWM比较器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控制。
当脉宽调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关管导通,电能输出到负载;当脉宽调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开关管关断,停止电能输出。
通过调节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即高电平时间占一个周期的比例),可以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小。
7. 输出电压调整在某些情况下,开关电源需要具备输出电压调整功能。
通过在反馈环路中引入输出电压检测和相应的调节机制,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稳定和调节。
开关电源的反馈控制模式研究

开关电源的反馈控制模式研究[摘要] 本文比较详细地说明了电压模式、峰值电流模式、平均电流模式、滞环电流模式、相加模式等pwm反馈控制模式的基本工作原理、发展过程、关键波形、性能特点及应用要点。
[关键词] 开关电源反馈控制模式控制1.引言pwm开关稳压或稳流电源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在输入电压变化、内部参数变化、外接负载变化的情况下,控制电路通过被控制信号与基准信号的差值进行闭环反馈,调节主电路开关器件的导通脉冲宽度,使得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或电流等被控制信号稳定。
pwm的开关频率一般为恒定,控制取样信号有:输出电压、输入电压、输出电流、输出电感电压、开关器件峰值电流。
由这些信号可以构成单环、双环或多环反馈系统,实现稳压、稳流及恒定功率的目的,同时可以实现一些附带的过流保护、抗偏磁、均流等功能。
2.开关电源pwm的五种反馈控制模式一般来讲,根据选用不同的pwm反馈控制模式,电路中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开关器件电流、电感电流均可作为取样控制信号。
输出电压在作为控制取样信号时,通常经过处理,得到电压信号,再经处理或直接送入pwm 控制器。
电压运算放大器的作用有三:①将输出电压与给定电压的差值进行放大及反馈,保证稳态时的稳压精度。
该运放的直流放大增益理论上为无穷大,实际上为运放的开环放大增益。
②将开关电源主电路输出端的附带有较宽频带开关噪声成分的直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具有一定幅值的比较“干净”的直流反馈控制信号即保留直流低频成分,衰减交流高频成分。
③对整个闭环系统进行校正,使得闭环系统稳定工作。
2.1 电压模式控制pwm电压模式控制pwm是60年代后期开关稳压电源刚刚开始发展而采用的第一种控制方法。
该方法与一些必要的过电流保护电路相结合,至今仍然在工业界很好地被广泛应用。
电压模式控制只有一个电压反馈闭环,采用脉冲宽度调制法。
当输入电压突然变小或负载阻抗突然变小时,因为主电路有较大的输出电容及电感相移延时作用,输出电压的变小也延时滞后,输出电压变小的信息还要经过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补偿电路延时滞后,才能传至pwm比较器将脉宽展宽。
试论开关电源的控制方式

试论开关电源的控制方式摘要:开关电源作为电能转换装置,是用电设备顺利使用的根本保障。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普及应用,开关电源应用范围、应用要求不断提升,呈现出高频化、数字化等发展态势。
本文以开关电源控制方法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开关电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就PWM控制、PFM控制等控制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开关电源;电源控制;控制方式引言:开关电源以其体积小、重量轻、灵活性强、能耗低、成本低、效率高等特征,在众多领域的用电设备、用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用电设备、系统运行过程中,电能资源应用的重要转换与控制装置。
因此,开关电源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用电设备与系统应用质量。
对此,有必要加强开关电源控制方式的研究,提升开关电源控制能力,助力开关电源自动控制、智能控制的优化发展。
1开关电源开关电源(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又被称之为“开关变换器”、“交换式电源”,是一种以电力电子技术为核心,通过不同架构形式,进行电能转换,以满足用户端用电需求的电器设备[1]。
具有效力高、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稳压效果好、应用灵活性强等优势。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军工设备、电子设备、医疗卫生设备、数字仪表、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照明系统、电力设备等众多领域,成为用电设备与系统动力供应不可或缺的装置。
通常情况下,开关电源主要由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源、检测电路等几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图1开关电源结构简图其中主电路是交流电网输入与直流输出的重要路径,由开关管、滤波器、高频变压器等组成;控制电路则是通过在输出端进行取样,对比设计值,通过脉宽调整维护输出的稳定与安全,侧重于在开关电源电路的保护下,提升开关电源运行的稳定、安全与可靠;辅助电源侧重于电路供电与电路保护,可实现开关电源的远程操控;检测电路是开关电源实施电路保护的重要举措,能够在过热、过电压、过电流等检测中,进行开关电源电路的过热保护、过压保护、过电流保护,与此同时具备自动重启功能与隔绝电路故障干扰能力。
电流控制模式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浅析

电流控制模式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浅析摘要:伴随现代社会经济持续的进步发展,我国现阶段已经逐渐成为世界领域范围各种产品重要的一个消费国。
国内经济发展进程当中,信息产业得以迅猛化发展,为我国整个电源产业实现蓬勃发展而提供较强推力支持。
集成电路对电流方面需求量随之增加,标准化、模块化、薄型化等电路的拓扑结构专项体系得以被构建起来,促使电源负载总体输出能力明显得到有效提升。
依托电流控制这种模式之下,积极落实单片的开关电源综合系统方面设计工作,能够为我国的电源技术及其生产技术等科学优化、改进等提供必要的一定技术支持。
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电流控制模式之下单片开关电源的总体设计,旨在为业内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流控制;模式;单片;开关电源;设计前言:电源属于电子工业整个行业领域当中重要的一类基础产品。
可以说,开关电源和稳压电源相互间的联系比较紧密。
开关电源总体发展趋势主要是为满足于市场对当前电源性能持续提高方面要求,当前DC-DC模块类型电源已经开始向着更宽的输入范围、优良动态特性、低噪音、低压的大电流、高功率及高密度、高效率等方向快速发展着,标准化、模块化、薄型化、积木组合方式下的电路拓扑类型结构应用的更为广泛。
新型转换和封装技术之下,电源总体功率密度已超过188W/in³,效率达到90%以上。
集成电路实际所需的电流在持续增加,电源对负载输出总体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因而,对电流控制模式之下单片开关电源的总体设计开展综合分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简述开关电源开关电源通常被称之为是高效节能类型的电源,代表稳压电源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当前已成为我国稳压电源当中一种主流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开关电源依照着不同类型能够予以分类:结合实现功能情况下,通常可被划分成AC-DC及DC-DC这两类。
针对DC-DC变换装置,当前已经基本实现了总体的模块化,设计技术和生产工艺相对都比较标准、成熟,得到了广大用户普遍认可,但是,针对AC-DC总体模块化方面,因它自身所具备特性,致使它实现模块化整个进程当中,往往会遇到复杂性的技术工艺相关制造问题;针对控制模式上,以电流模式及电压模式为主。
开关电源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

开关电源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子产品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为这些电子产品的基础,开关电源已经成为了电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关电源具有高效、稳定、节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开关电源的设计和控制技术。
一、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开关电源是一种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电源,通过二极管整流和滤波电路获得直流电后,再经过开关管,通过高频变压器变换并输出所需的电压、电流。
1.1 二极管整流和滤波电路开关电源中使用的交流电通常为220V交流电或110V交流电,需要先通过二极管整流变为单向电流,再通过滤波电路消除电压波动和纹波。
常见的滤波电路为大电容滤波电路和LC滤波电路。
大电容滤波电路通常使用电容器,可以有效的消除直流电中的纹波,但容量较大,不适合小型的开关电源。
LC滤波电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电感和电容的串联可以形成谐振回路,从而消除纹波,可以在体积较小的情况下完成有效滤波。
1.2 开关管开关管属于半导体元件,是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状态实现对电源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控制。
常用的开关管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晶体管(BJT)等。
MOSFET 管对于开关式电源来说是一种常用的开关元件,它具有开启时间短、开关损耗低的优点。
BJT管相对而言开启时间较长,开关损耗更高,但线性度好,更适合用于调光等需要连续调节的应用场景。
1.3 高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是开关电源的核心部件,它将电能从输入端的主电路传输到输出端,同时根据所需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变换电力大小和方向。
具体来讲,高频变压器通常由磁性材料及绕线所组成,通过不断的开合操作,实现输出电压的变换与稳定。
二、开关电源的控制技术开关电源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关管的控制,二是输出电压电流的稳定性控制。
2.1 开关管控制技术开关管的控制是开关电源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涉及到开关管上的电压、电流、导通时间和断开时间等多个因素。
开关电源电流控制模式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电流控制模式工作原理Switching power supplies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electronic devices due to their high efficiency and small size. They work by converting DC power into high-frequency AC power, which is then rectified and filtered to produce the desired output voltage. The output voltage can be adjusted by controlling the duty cycle of the switching converter.开关电源由于其高效率和小尺寸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
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将直流电源转换为高频交流电,然后经过整流和滤波以产生所需的输出电压。
通过控制开关转换器的占空比可以调节输出电压。
One common method of current control in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 is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In PWM, the width of the pulse is varied while the frequency remains constant. By adjusting the duty cycle of the pulse, the average output voltage can be controlled. This allows for precise regulation of the output current.在开关电源中,常见的电流控制方法是脉宽调制(PWM)。
在PWM中,脉冲的宽度被改变,而频率保持不变。
开关电源中的电流型控制模式

开关电源中的电流型控制模式摘要:讨论了开关电源中电流反馈控制模式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与之有关的斜波补偿技术。
关键词:开关电源;电流型控制;斜波补偿1引言PWM型开关稳压电源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其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在输入电压、内部元器件参数、外接负载等因素发生变化时,通过检测被控制信号与基准信号的差值,利用差值调节主电路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脉冲宽度,从而改变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使得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保持稳定。
以开关电源中的降压型变换为例(其它类型如正激型、推挽型等,均可由降压型派生得到),图1表示了该变换器的主电路的基本拓扑结构。
图1降压型开关电源根据选用不同的PWM控制模式,图1电路中的输入电压Uin、输出电压Uo、开关功率器件电流(可从A点采样)、输出电感电流(可从B或C点采样)均可作为控制信号,用于完成稳压调节过程。
目前在开关电源中广泛使用的控制方式是通过对输出电压或电流(功率开关器件或输出电感上流过的电流)进行采样,即形成2类控制方式:电压控制模式与电流控制模式。
2电流控制模式的工作原理图2为检测输出电感电流的电流型控制的基本原理框图。
它的主要特点是:将采样得到的电感电流直接反馈去控制功率开关的占空比,使功率开关的峰值电流直接跟随电压反馈电路中误差放大器输出的信号。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与单一闭环的电压控制模式相比,电流模式控制是双闭环控制系统,外环由输出电压反馈电路形成,内环由互感器采样输出电感电流形成。
在该双环控制中,由电压外环控制电流内环,即内环电流在每一开关周期内上升,直至达到电压外环设定的误差电压阈值。
电流内环是瞬时快速进行逐个脉冲比较工作的,并且监测输出电感电流的动态变化,电压外环只负责控制输出电压。
因此电流型控制模式具有比起电压型控制模式大得多的带宽。
图2检测输出电感电流的电流型控制原理框图实际电路以单端正激型电源为例,如图3所示。
误差电压信号Ue送至PWM比较器后,并不是像电压模式那样与振荡电路产生的固定三角波状电压斜波比较调宽,而是与一个变化的、峰值代表功率开关上的电流信号(由Rs上采样得到)的三角状波形信号(电感电流不连续)或矩形波上端叠加三角波合成波形信号(电感电流连续)比较,然后得到PWM脉冲关断时刻。
开关电源中的电流型控制模式研究结论

开关电源中的电流型控制模式研究结论开关电源是一种将输入电源转换为所需要的电压和电流输出的电力转换装置。
开关电源中的电流型控制模式研究是指通过电流反馈来控制开关电源输出电流的一种方法。
在开关电源的设计和控制中,电流型控制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开关电源中的电流型控制模式进行研究,并总结相关的结论。
第一,电流型控制模式是一种常用的开关电源控制方法。
在电流型控制模式中,通过对输出电流进行反馈控制,使得输出电流稳定在所需的目标值。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开关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小输出电流的波动,提高开关电源的响应速度。
第二,电流型控制模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策略实现。
常见的电流型控制策略包括传统的PID控制策略、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等。
PID控制策略是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通过比较输出电流和目标电流的误差,计算出相应的比例、积分和微分项来控制开关电源的开关时间,保持输出电流稳定在目标值附近。
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则是通过建立开关电源系统的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输出电流,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控制。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系统,并提高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第三,电流型控制模式的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到开关电源的工作环境和负载特性。
开关电源的工作环境包括输入电压的波动、温度的变化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输出电流产生影响。
负载特性则包括负载电流的大小、波动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电流型控制模式的稳定性和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流型控制策略,并通过实验和仿真等手段进行验证和调整。
第四,电流型控制模式在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和效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电流型控制模式可以减小开关电源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提高功率密度。
通过对输出电流的精确控制,可以减小开关损耗,提高转换效率。
此外,电流型控制模式还可以实现多电源系统的优化控制,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综上所述,电流型控制模式在开关电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关电源电压控制模式长处和短处

开关电源电压控制模式长处和短处
随着目前电子电力设计的发展,开关电源深入了各种设备的设计当中。
工程师们始终在寻找一种能够使开关电源的效率发挥到最大的控制结构,但实际上,并没有哪种控制结构对开关电源来说是最佳的。
开关电源的最佳结构只能说根据某种特定的应用来进行选择。
所以,熟悉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就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的讨论将说明电压控制模式长处和短处!
电压模式控制的优点:
1.采用单个反馈环路,因此比较容易设计和分析;
2.一个大幅度斜坡波形提供了用于实现稳定调制过程的充分噪声余量;
3.一个低阻抗功率输出为多路输出电源提供了更好的交叉调整率。
电压模式控制的缺点:
1.电压或负载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作为一个输出变压来检测,然后通过反馈来校正。
这就意味着缓慢的响应速度;
2.输出滤波器给控制环路增加了两个极点,因而在补偿设计误差放大器时就需要将主导极点低频衰减,或在补偿中增加一个零点,来抵消极点;
3.环路增益会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使补偿进一步复杂化。
开关电源的控制方式综述

开关电源的控制方式综述
开关电源控制方式综述:
1. 磁力调节控制:利用外加磁场对调节量进行控制,在变压装置的内部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
此方式能够根据系统需要和环境变化而变更功率,由于控制简单方便,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继电器控制:工作方式是控制负载输入是否有电入继电器,就能控制开关电源的输出是否开启。
3. 控制电压变化:通过对开关电源的电压输入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输出电压的目的。
4. 变频控制:变频技术可以使电机的转速根据需要进行变化,从而控制开关电源的输出。
5. 智能PID控制:采用微处理器技术,计算器获取实时输出数据,再综合考虑负载等,然后决定输出功率参数以及输出电压。
它有很好的控制稳定性,肯定能达到所需要的效果。
6. 端子控制:在控制制面,通常需要多个档位,所以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线路的端子数量来改变输出功率,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如改变全部端子的端子数量,将改变输出功率和电压。
7. 固定频率继电控制: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一个固定的频率继电器,改变输出电压,从而控制开关电源的输出能力,达到控制的目的。
8. 微型控制器控制:可以利用智能电路,搭配传感器,实现对开关电源输出的控制。
此种控制方式具有效率高、响应快、精度高以及省电等优点。
9. 模拟型控制:可以利用与负载电流相反的电流来控制,当两个电流相等时表示控制完成,从而达到控制的效果。
这种方式的控制准确度较高,但是操作繁琐重复性高,控制速度较慢。
10. 档位控制:简单易操作,可以根据负载改变功率以及电压,因此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控制方式之一。
平均电流模式PWM降压开关电源设计探讨

平均电流模式PWM降压开关电源设计探讨平均电流模式(Average Current Mode,简称ACM)是一种常见的PWM控制模式,在降压开关电源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ACM控制模式可以提供良好的线性度、快速响应和较好的稳定性,并且适用于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开关电源设计。
在平均电流模式PWM降压开关电源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设计需求,包括输出电压、输出功率、输入电压范围等。
根据这些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如Buck、Boost、Buck-Boost等。
在本文中,我们以Buck结构为例进行讨论。
1. Buck拓扑结构Buck拓扑结构是一种常用的降压开关电源结构,其原理基于将输入电压经过电感和开关管进行转换,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电压。
在Buck结构中,关键元件包括开关管、二极管、电感和输出电容。
2.ACM控制模式原理ACM控制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反馈控制,保持电感电流的平均值恒定。
具体来说,采用一个比较器,将电感电流与参考电流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
当电流较小时,开关管导通,电感电流上升;当电流较大时,开关管关断,电感电流下降。
通过不断调节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时间,使得电感电流的平均值等于参考电流,从而实现输出电流的控制。
3.设计步骤(1)选择合适的开关管和二极管,根据输出功率和输入电压范围来确定其额定电流和电压容忍度。
(2)计算电感的选取,根据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来确定电感的值,以满足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电流的纹波要求。
(3)选择合适的反馈元件,如电阻和电容,根据输出电压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来确定其值。
(4)设计参考电流控制回路,包括比较器和相关电路元件。
(5)设计PWM控制回路,根据参考电流和电感电流的比较结果,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
(6)进行电路模拟和实际测试,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7)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达到设计指标。
4.注意事项(1)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
开关电源cc和cv原理

开关电源cc和cv原理开关电源 CC 和 CV 原理开关电源是电力电子技术中常见的一种电源类型,它具有高效率、稳定性好和体积小的优点,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CC (Constant Current) 和 CV (Constant Voltage) 是开关电源常见的工作模式,它们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有着不同的原理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关电源 CC 和 CV 原理,并探讨它们的工作方式和应用。
一、CC(Constant Current)模式原理CC (恒定电流)模式是开关电源工作的一种模式,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输出电流的恒定。
在CC模式下,开关电源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与关闭来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小,使得输出负载上的电流始终保持恒定。
实现CC模式的关键是在反馈控制回路中采用电流调节器,通过对电流进行反馈操控实现恒定电流输出。
在开关电源工作时,控制器会根据负载的电流需求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使开关管周期性地开关,从而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小。
当负载电流变化时,控制器会实时感知并调整开关管的导通时间,使输出电流保持在预定的恒定值。
这样,无论负载的阻抗如何变化,开关电源都能够提供稳定的恒定电流输出。
CC模式在很多应用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LED照明、电池充电等。
在这些应用中,负载电流需要保持恒定,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或电池充电效果的稳定性。
二、CV(Constant Voltage)模式原理CV (恒定电压)模式是开关电源工作的另一种模式,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输出电压的恒定。
在CV模式下,开关电源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与关闭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使得输出负载上的电压始终保持恒定。
实现CV模式的关键是在反馈控制回路中采用电压调节器,通过对电压进行反馈操控实现恒定电压输出。
在开关电源工作时,控制器会根据负载的电压需求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使开关管周期性地开关,从而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当负载电压变化时,控制器会实时感知并调整开关管的导通时间,使输出电压保持在预定的恒定值。
开关电源的基本控制原理

开关电源的基本控制原理开关电源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源装置。
其基本控制原理是通过开关管(晶体管或功率MOS管等)的开关动作,控制输入电源电压的连续开闭,以达到输出电压的变化。
1.输入电压整流与滤波:开关电源通常使用交流输入电源,首先需要使用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整流电路可以采用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信号变为全波整流的直流电。
然后采用滤波电路对整流电压进行平滑,以消除残余的交流成分。
2.输入电压调整电路:开关电源还需要一种输入电压调节电路,用来改变输入电压的大小,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调节电路一般采用电位器、电阻、可调电压稳压器等元件组成,通过改变电路的电阻或给定的精确电压来调整输入电压的大小。
3.输入电流控制:开关电源中的输入电流通常由输入电源提供。
通过对电源输入电流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输出电流的控制。
电流控制主要依靠反馈电路实现,通过对反馈信号进行放大、调节,以达到期望的输出电流。
4.正弦波PWM控制:开关电源的核心控制方式是采用脉宽调制(PWM)技术,通过调节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和关断时间来控制输出电压。
通常使用比较器比较输入信号和三角波信号,产生PWM信号。
PWM信号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5.输出电压滤波:开关电源输出的是脉冲信号,需要通过滤波电路将其转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
滤波电路一般采用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将高频脉冲信号滤除,得到平稳的输出电压。
开关电源通过以上控制原理实现对输入电压、电流的调节和对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
其核心是PWM技术的应用,通过高频开关控制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调节。
开关电源具有高效率、便携性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设备、工业设备等领域。
开关电源控制模式的探讨

开关电源控制模式的探讨发表时间:2019-03-12T16:14:12.87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作者:吴佳佳马飞[导读] 摘要:开关电源作为一种能够稳定持续输出电压的电源,其主要是由控制开关晶体管控制开通和关断时间的,所以在开关电源中最重要和最核心部分就是控制电路。
(深圳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26)摘要:开关电源作为一种能够稳定持续输出电压的电源,其主要是由控制开关晶体管控制开通和关断时间的,所以在开关电源中最重要和最核心部分就是控制电路。
文章重点就开关电源控制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开关电源;控制模式;反馈控制;研究引言开关电源是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具有高效节能、轻巧便捷等特点,开关电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开关电源的效率可达到85%以上,与普通的线性电源相比其效率提高了近一倍,且其可靠性也较高,采用了体积较小的散热器和滤波元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可将开关电源分为AC/AC和DC/DC电源等类型,其中DC/DC电源变换器已实现了模块化的设计和发展,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普遍认可。
1开关电源发展概述开关电源的发展已经经历了40多年,早期开发的开关频率非常低,且价格较高,只能应用于卫星等少数要求电源质量较高的领域。
但自20世纪60年代晶闸管相位控制模式出现后开关电源经历了较快的发展,70年代时制约开关电源发展的瓶颈主要是效率问题,同时由于调试工作困难而难以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70年代后期,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各种专用的开关电源芯片进入市场,将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检测电路封装在一起的模式非常有利于开关电源的发展,由于焊点减小提高了开关电源的可靠性,同时也由于集成化的发展是开关电源的体积减小,为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如今集成化的电源已被应用于计算机、航天、彩色电视等各个领域,且随着微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功能更强大,集成度更高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仍在不断减小,但与之相匹配的电源体积却大的多,在现代化的电子产品中,电源的体积要比微处理器大10倍以上,所以如何缩小电源的体积就是一项非常具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开关电源电压型与电流型控制方式解析

开关电源电压型与电流型控制方式比较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张刚开关电源主要有两部分组成:控制器和功率级。
功率级采用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电阻、电感、电容和变压器等实现期望电压输出。
控制器实现期望输入电压的控制,是电源系统精度和稳定性的核心。
其实质是控制PWM 的占空比实现期望输出,由于具体实现占空比调节的时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不同,PWM 控制有电压型控制方式和电流型控制方式。
网上总有网友对开关电源电压型控制与电流型控制的提问,回答的方式也各式各样,本人发表一下对该概念的理解,希望对同行有所裨益。
一、电压型控制方式电压型控制方式出现较早, 该控制方式以电源的输出电压为反馈信号,该反馈信号与给定值的偏差经比较器放大后与锯齿波比较产生控制脉冲。
电压型控制方式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V V r图1 电压型PWM 控制原理图电压型控制将输出电压与V R 参考电压V ref 的偏差信号e 经PI 型误差放大器与振荡器产生的锯齿波进行比较,产生PWM 控制脉冲,其控制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图2 电压型PWM 控制系统框图PWM 的输出占空比正比于控制电压,也就决定了输出电压其输出波形如图3所示。
V VQ图3 电压型PWM 控制输出PWM 波形电压型控制方式的优点是:1)单闭环控制简化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高增益斜坡输入提高了系统的噪声抑制; 3)低阻抗输出提高了系统的互联能力; 电压型控制的缺点:1)负载输出电压变化后才进行调节,滞后性较大; 2)输出加入滤波器,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二、电流型控制方式电流型控制方式提出于80年代早期,在电压型控制的基础上,对电感电流增加一个内环,形成电压反馈信号组成外环,电压外环的输出偏差作为电流内环的给定,与电流反馈信号比较产生控制脉冲,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图4 电流型PWM 控制系统框图电流型控制方式的实现原理图如图5所示:V V r 图5 电流型PWM 控制原理图电流型控制有两个闭环通道,电压与V R参考电压V ref的偏差信号e经PI型误差放大器得以电压V e,该电压与开关管漏极输出电流进行比较,产生PWM控制脉冲,其输出波形如图6所示。
聊聊最近学的开关电源的控制模式

聊聊最近学的开关电源的控制模式
作为小白,最近在看电源基础这本书,当看到控制模式的时候觉得挺迷茫的,只看得懂文字,但是看不懂更深一点的意思,不能理解,于是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还有一些视频,慢慢有了一点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电压控制模式
从电压控制模式的拓扑图中可以看出,电压控制模式首先包含了一个内部时钟用来产生固定的频率,当然也可以同步外部的时钟,然后以一定的间隔时间来打开或者关闭开关管,从而得到恒定的开关频率。
另外这个振荡器通过对电容的充放电产生了一个斜坡电压,用来作为PWM比较器的参考波形。
EA误差放大器是将输出电压与内部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一个模拟信号,作为PWM比较器的输入,进一步与振荡器产生的斜坡电压进行比较,当斜坡电压大于误差信号时,开关管就关闭。
电流控制模式
跟电压控制模式的架构相同,但是这里的振荡器只是决定了开关频率。
跟电压模式一样,EA误差放大器会产生一个误差信号,然后使输出电压跟随内部参考。
跟电压模式控制的区别在于,这里的斜坡信号变成了输出电感电流的模拟信号,这个波形会随着电感电流的上升而上升,直到达到它的最大值,就是输入电压。
当波形的峰值与EA误差放大器的输出值相等时,开关管就关闭。
还有很多控制模式,这两个应该是比较基础的,其他的以后学习了再跟大家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关电源控制模式的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数字化、模块化、高频化的实现,促进了开关电源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
文章主要对开关电源控制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开关电源发展的历程,探讨了开关电源数字化控制技术以及电流型控制模式,以供参考。
标签:开关电源;控制模式;电子技术
1 开关电源概述
开关电源是在现代电子电力技术的发展基础上,控制开关管的开通及关断时间比率,以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特殊的电源。
一般来说,开关电源由脉冲宽度调制控制IC、MOSFET组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技术也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开关电源效率能够高达85%,与普通线性电源相比,开关电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一倍。
同时,开关电源采用了小体积的滤波元件及散热器,可靠性、安全性也较高。
从开关电源的类别来看,可以分成AC/AC、DC/DC等类型,其中,DC/DC开关电源的变换器已经实现了模块化设计和发展,因而得到用户普遍认可。
从开关电源的产生和发展来看,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晶闸管控制模式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开关电源的发展。
到七十年代初期,开关电源进入了长时期的瓶颈时期,开关电源的效率问题更加突出。
直至七十年代后期,由于集成电技术的创新,催生了各种开关电源芯片的产生。
当前,集成化电源已经广泛应用于航天、彩电、计算机等各个领域中,随着半导体技术、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总量和体积不断减小,导致电源体积与电子设备的体积不相匹配。
因此,开关电源体积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从我国开关电源的研究情况来看,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稳压电源。
经过十年的发展,稳压电源已经成功应用于电视机和中小型计算机。
到八十年代,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了0.5~5MHz谐振的软开关电源。
从八十年代起,我国开关电源进入了大规模更新换代的时期,现代晶闸管稳压电源逐渐取代了传统铁磁稳压电源,对办公自动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成功研制了新型专用的开关电源,供特殊行业使用,如卫星及远程导弹系统所使用的开关电源。
经历了约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开关电源技术研发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开关电源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展,但与国外开关电源技术相比,在使用方法和集成度方面,我国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还应该继续加强开关电源研究及应用。
2 开关电源数字控制技术分析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数字控制技术的产生,是由于控制领域的监控和计算任务的要
求,如果采用模拟控制的方法,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随着电子器件的高速化及小型化发展,开关电源控制模式也逐渐朝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开关电源数字控制技术,能够增强开关电源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为远程动态监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开关电源市场上,标准化电源越来越多。
但与此同时,电源使用的行业需求也逐渐扩大,专业电源的市场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目前,开关电源数字控制技术还处于半数字化时期,对于某些技术难度高的控制功率部分还比较困难。
数字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受到复杂控制算法的影响,这也是开关电源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解决的技术。
开关电源数字控制技术能够提高系统灵活性,也能够大大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在开关电源运行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电流检测、控制延迟、控制精度等问题。
在系统通信及监控电路方面,已基本实现数字化。
数字化控制能够取代模拟电路完成电源启动的功能,同时,通过特定界面能够实现系统显示功能和通讯功能。
在数字控制技术发展过程中,电源管理数字控制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开关电源数字控制技术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从开关电源的未来发展来看,数字控制技术已经成为开关电源控制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 电流型开关电源控制模式分析
电流型开关电源控制模式是开关电源控制模式的主要控制模式,与数字化控制模式相比,电流型开关电源控制模式有一些几个优点:
3.1 具有较好的负载响应性能和回路稳定性
在开关电源运行过程中,电流脉冲幅值变化受到输出电流平均值的影响。
因此,为了将开关电路控制在正常工作范围内,以电流型控制模式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充分发挥电感作用,保证开关电源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
3.2 在电压调整率方面效果较好
电流型控制模式的调整模式和线性稳压电源基本相同,在输入电压发生变动时,能够准确反映出电流电感变化情况,不需要经过任何的放大误差即可完成脉冲的比较,进而输出一定的脉冲宽度,这样就能够实现前馈控制的效果。
3.3 并联运行能力比较好
电流型控制模式内环形成了一个受控电流的放大器,以电流控制型变换器能大大方便并联工作,而不需要事先采取其他措施,操作较为方便,且效果较好。
3.4 能大大降低高频功率开关在变换电路时功率损耗,进而提高开关电源的运行效率。
在开关电源运行过程中,其开通、断开过程必然会发生一定功率的损耗,如何降低功率损耗,对于开关电源的运行效率有很大影响。
电流型控制模式能够通过内环参与电源控制的方法,在电压控制方面能够实现更加准确和快速,
减少开关电源的功率耗损。
3.5 能够逐个检查电源脉冲幅值变化情况,简化短路功能及过载保护功能,提高开关电源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由于电流型控制模式是通过内环控制,以电感电流来测量峰值变化情况,因为能够准确发现开关管及变压器的电流变化情况,避免了短路及过载情况对开关管和变压器造成的影响。
4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开关电源控制模式的变化。
从开关电源控制模式的发展情况来看,电子电力技术的发展能够对开关电源产生深远的影响。
开关电源控制模式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微型化及高频化成为开关电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开关电源控制频率,将数字化控制技术作为开关电源研制中的核心技术和重要问题。
同时,结合各电流型控制模式的特点及优点,能够实现开关电源全数字化控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丽平.开关电源控制模式分析[J].科技资讯,2012,(23):127-127.
[2]韩新华.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分析与研究[J].太原科技,2010,192(1):95-96.
[3]洪毅,邹雪城,李高等.一种基于电流控制模式的白光LED驱动芯片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8,34(7):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