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铁杵成针》优质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铁杵成针》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铁杵成针》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19c4d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07.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铁杵成针》这个故事的基本内容。这是一个讲述唐代诗人李白如何通过坚持不懈,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它向我们传递了坚持与恒心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个故事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李白的行动和心理变化,我们能够理解到恒心可以战胜看似不可能的困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铁杵成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坚持才能完成的事情?”(例如:学习一项新技能、完成一幅复杂的拼图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坚持与恒心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坚持”和“恒心”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故事中的具体事例和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坚持和恒心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坚持力测试。这个测试将帮助学生体验到坚持的不易和重要性。
2.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让学生在朗读、复述和创作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创造潜能。
4.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通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朗读和表达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日后的写作和口语交流打下基础。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坚持与恒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67d9ae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d.png)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铁杵成针》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培养学生的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铁杵成针》是一篇文言文故事,讲述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经常逃学,但在遇到了一位老妇人用铁杵磨成针的情景后,深受启发,从而发奋学习,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磨针”、“发奋”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李白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李白诗歌。
(2)简介李白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工具书,解决自己的疑问。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各组选代表进行解答,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师通过实例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2)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进行订正。
6. 朗读与背诵(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2)学生个人背诵课文,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1.2《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1.2《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93ba149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c.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1.2《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铁杵成针》是一篇古代寓言故事,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本文讲述了一个青年不愿虚度年华,在老妇人的启发下,持之以恒,最终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故事传达了“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的道理,鼓励人们要努力奋斗,不怕困难,坚定信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寓言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文中词语、句子以及体会文章所传达的道理方面仍需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还需在教学中加强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体会文章所传达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心,激发学生努力奋斗、不怕困难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所传达的道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便于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3.PPT: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观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铁杵成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铁杵能否真的磨成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青年为什么不愿虚度年华?老妇人是怎么启发青年的?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和语气。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说课(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说课(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8fce0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c.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说课(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说课第1篇】教学目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铁杵成针》教案1、走进成语故事,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了解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内涵。
3、积累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教学重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明白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课时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谁来说说看。
(指名学生自由回答)师: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浓缩了深刻的道理。
很多成语还包含着生动有趣的故事呢?2、小结。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几个有关学习的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二、故事一《铁杵成针》1、李白是唐朝非常著名的大诗人,可他小时候却非常的顽劣,成绩并不好,是什么事情让李白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课件。
出示思考题。
2、学生观看视频《铁杵成针》。
(思考:是什么事情让李白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勤奋好学起来呢?)3、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
是呀“铁杵成针”的故事也是对他后期的.学习影响很大。
也从这个故事中,李白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出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学生读后,背一背。
李白被人称为“诗仙”,是个很有才华的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的大诗人都需要刻苦的学习,那么作为普普通通的我们,无论我们的天资如何,都应该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
三、故事二《悬梁刺股》1、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读书的人有很多,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故事,边看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人读书很勤奋?2、学生观看视频《悬梁刺股》,指名回答。
3、小结:面对学习,古人从来不懈怠,《悬梁刺股》的故事在三字经中也有记录了。
出示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三字经》4、师领读,生齐读。
背诵四、板书设计铁杵成针悬梁刺股【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说课第2篇】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e9b1e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7.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铁杵
成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课文,理解铁杵成针的寓意。
2.能体会励志意义,树立坚定信念。
3.能模仿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写出简单的类似文言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铁杵成针的故事背后的含义,体会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难点:模仿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写出符合古文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2.教学PPT
3.板书和笔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让学生介绍一下铁杵成针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否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
的例子。
第二步:阅读与理解
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分段解释课文,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和寓意。
第三步:讲解文言文风格
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教学生文言文的特点,如古雅简练、含蓄而有力
等。
2.通过例句让学生模仿文言文的表达风格。
第四步:写作练习
1.让学生仿照文言文风格,写一篇类似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步:课堂讨论
1.分组讨论学生写的文言文短文,相互点评分享。
第六步: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五、课堂作业
1.完成写作练习,写一篇类似文言文的短文。
2.复习课文,确保理解。
六、教学反思
1.需要更多的练习机会让学生进行文言文风格的模仿和创作。
2.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和互动形式提高课堂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铁杵成针的故事和寓意。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be21c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9.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一主”教材:《铁杵成针》《你读我诵》:63《好斗之张儿》三、教学过程(一)诗句导入环节(二)“诗句导入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时间参与方式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所学李白的诗句时间:5分钟读一读背一背1.复习巩固有关李白的诗句;2.加深对李白的了解(三)“诗句导入环节”教学过程1.出示古诗,师生齐诵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一年级《古朗月行》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③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2.讨论:你发现这些古诗的共同点了吗?3.出示李白资料(二)批注阅读环节(一)“批注阅读”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时间学习方式教学目标“一主”教材:《铁杵成针》时间:20分钟读一读说一说1.正确朗读课文,读通句子;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3.从人物语言、动作中感受人物品质。
(二)“批注阅读”环节教学过程1.自学提示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师生承接读读:磨针溪,——诵:在象耳山下。
读:世传——诵:李太白读书山中,读:未成,诵:弃去。
读:过是溪,诵:逢老媪方磨铁杵。
读:问之,诵:曰:“欲作针。
”读:太白——诵:感其意,读:还——诵:还卒业。
2.自学提示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3.古今对译读读: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
诵: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读: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诵: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读: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诵: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部编版《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部编版《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c0cca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6.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部编版《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的故事内容和寓意。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汉语。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铁杵成针》的寓意。
2.掌握《铁杵成针》的古代汉语阅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铁杵成针》寓意的深层次含义。
2.解读并理解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及语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画、视频等方式引入话题,让学生对“铁杵成针”有一个初步了解。
2. 学习文言文技巧1.教授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见古代词语。
2.给学生提供一些典型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尝试翻译和理解其含义。
3. 学习《铁杵成针》1.逐段解读《铁杵成针》的文字,讲解每个句子的含义。
2.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4. 分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铁杵成针》中所表达的哲理和寓意。
5. 创作活动要求学生以《铁杵成针》为题材,进行创作,可以是作文、漫画或小故事。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铁杵成针》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诲。
五、课后作业1.背诵《铁杵成针》的部分重要句子。
2.思考《铁杵成针》所传达的寓意,并写下你的感悟。
3.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翻译一篇文言文文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着重讲解文言文《铁杵成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学的内涵,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有趣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也欢迎老师根据班级特点进行适度调整。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44eb9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8.png)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铁杵成针》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成语故事,讲述了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学习,后来在老奶奶的启发下,终于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从而发奋学习,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这篇故事传达了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本文语言简洁,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可通过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坚持不懈的力量。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寓意。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文中一些词语和句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成语故事的学习兴趣较高,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成语“铁杵成针”的意思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借助工具书和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明白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文中一些生字词对学生来说可能较难理解,如“铁杵”、“针”等,需要教师的讲解和辅导。
2.句子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寓意较为深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启发。
3.成语运用:学生需要学会成语“铁杵成针”的用法和意义,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展示故事情节。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和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a40624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9.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教案设计
1.1 教学目标
•理解《铁杵成针》的寓意,感悟励志精神。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表达方法。
•提高学生对古代励志故事的理解能力。
1.2 教学重点
•理解《铁杵成针》的内涵。
•掌握古代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学会运用故事中的教训。
1.3 教学内容
•《铁杵成针》原文解析。
•文言文阅读技巧讲解。
•课堂讨论与思考。
1.4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引入关于针的背景知识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铁杵成针》:逐句解析文中寓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学习文言文阅读技巧:教授文言文阅读方法,提醒学生注重语序和修
辞。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铁杵成针的含义,展开思考交流。
二、教学反思
2.1 优点
•教材选取经典励志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条理清晰,学生易于理解。
2.2 不足
•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较弱,需要额外的辅导和练习。
•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需要引导激发学生思考热情。
2.3 改进建议
•加强对文言文文化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
•引导学生扩展思维,拓展课堂讨论内容,提高参与度。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和教学反思的内容,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d4aa6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1.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第1篇】《铁杵成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卒”字,会写“逢、卒”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铁杵成针》,能读出其节奏和韵味。
3.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一)亲近李白,解题入文导语:“诗仙”知道是谁吗?(生回应)了解李白吗?(指生答。
相机引导:李白,字太白,所以又叫——“李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你们是李太白的忠实“粉丝”,李白斗酒诗百篇!能吟诵一两句吗?(学生回顾,吟诵李白的相关诗作。
)看来,不仅是忠实“粉丝”,还是“铁杆粉丝”!1.写题读题。
今天咱们一起分享李太白的传奇故事——(出示文题,提示“杵”的读音)读——伸出手跟老师认认真真地写课题(板书)——再读文题。
2.解词释题。
出示“铁杵”的注释,展示舂米和捣衣的助解(舂米、捣衣与学生认知有距离);引导学生把文题的意思说一说。
(铁棒变成针;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等。
)【设计意图】基于学情,由旧知切入,激起学习兴趣,亲近文中人物,同时也是让“诗仙李白”与文中“李太白”建立联系,助解通文。
“铁杵、舂米和捣衣”与学生的生活均有距离,通过帮助学生形象感知,并形成强烈的对比,为后文补白对话和“感其意”奠基。
(二)正音疏句,理解句义导语:《铁杵成针》的故事小朋友们听过吧,不过今天咱们要学的是宋代祝穆先生写的文言文,距今700多年了,虽然只有5句话,45个字,但是想要读好不容易的。
有信心读好吗?(1)范读引领。
读正确字音,不算会读,读文言文还要读有停断,注意句逗。
当然,句逗不仅是逗号和句号,还包括句中的停断。
竖起耳朵,听老师读。
(2)像老师这样出声地练习读一遍,随手在文中用斜线标注一下停断。
(出示)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3)请一位练得最投入的同学来读,其余同学在心里跟着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bc4d8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f.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8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一. 教材分析《铁杵成针》是一篇文言文故事,讲述了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学习,后来在老奶奶用铁杵磨成针的启发下,发奋学习,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的故事。
故事内容简单,但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李白小时候的学习经历,感受到只要有毅力和坚持,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他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和解读课文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对李白的诗歌比较熟悉,但对李白小时候的学习经历了解不多,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李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幼、博”等9个生字,会写“磨、组”等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只要肯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会认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寓意。
六. 教学准备1.课件:PPT课件,包含课文动画、生字词、图片等。
2.生字词卡片:用于课堂操练。
3.课文文本:打印或准备教材。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播放课文动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呈现(5分钟)出示课文标题“铁杵成针”,让学生读标题并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铁杵成针吗?”接着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适时指导,纠正发音,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
4.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c27a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1.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铁杵成针》是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的精读课文《文言文二则》中的一则。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成长”,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要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这篇小古文,虽篇幅短小,因其“起因、经过、结果”皆全,我们亦可循之来设计教学,以梳理文脉,为后面的把握长文主要内容提供方法。
对于这篇课文,我们重点要完成的是课后习题中的任务:“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以及习题泡泡提示的“运用方法学习文言文”。
【学情分析】通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等小古文的学习,四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引导和渗透。
课文所写的事情和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只有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才能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感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引导学生运用扩、留、调、补,结合注释等方法,读懂故事,感悟人物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
3.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使其提高文学素养、培养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一)根据线索猜诗人【课件依次出示文字】第一条线索:他是唐代诗人。
第二条线索:他是浪漫主义诗人,号“青莲居士”。
第三条线索:他与杜甫合称“李杜”,后人称他为“诗仙”。
生猜李白。
【课件出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为人爽朗大方,爱喝酒,更爱作诗,喜欢交朋友。
杜甫曾这样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二)读题质疑1.指导朗读:注意“杵”字读音,课题的停顿为“铁杵/成针”。
2.师: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生1:铁杵磨成针需要多久呢?生2:铁杵真的能磨成针吗?生3:为什么要将铁杵磨成针呢?【设计意图:通过根据线索猜诗人的方式,引出故事的主人公李白,既使学生了解了李白,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学情绪,使他们快速投入文本学习中。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ed42e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7d.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铁杵成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铁杵成针》以文言文的形式,阐明了学生从小比较熟悉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本课选取的是关于研究的文言文小故事,富有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特点,是引导学生研究文言文,激励学生发奋研究的佳作。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研究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但方法需要教师引导,所以把朗读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才能把句子读通顺。
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
要注重指导文言文的读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卒”2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研究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开端感受文言文的特性,激发研究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筹办】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第一则文言文《囊萤夜读》,相识了关于“酷爱读书”的一段佳话。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第二则文言文《铁杵成针》。
(板书课题:铁杵成针)齐读课题。
2.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又是什么意思呢?(“铁杵”,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的意思。
“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意思。
【课件出示】李太白就是唐代墨客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墨客,被后人誉为“诗仙”,“谪仙人”。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墨客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喝酒作诗,喜结交。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完整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5da84a6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4.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教案完整.人教部编版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卒”2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研究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第一则文言文《囊萤夜读》,了解了关于“热爱读书”的一段佳话。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第二则文言文《铁杵成针》。
(板书课题:铁杵成针)齐读课题。
2.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又是什么意思呢?(“铁杵”,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的意思。
“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意思。
【课件出示13】XXX就是唐代诗人XXX,字太白,号XXX居士。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XXX”,“XXX”。
与XXX并称为“XXX”,为了与另两位诗人XXX与XXX即“XXX”区别,XXX与XXX又合称“大XXX”。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XXX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成,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出示:【课件出示14】(1)是谁把铁棒磨成针?(2)为什么把铁棒磨成针?(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铁杵成针》这个故事?鼓励学生质疑,训练学生研究的主动性和爱动脑筋的惯。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初读课文,研究字词。
【出示课件15】自由读文,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注意读准平舌音“卒”,后鼻音“逢”。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逢卒”。
“逢”半包围结构,先写辶上面的部分。
:辶书写顺序:点横折折撇捺。
“卒”独体字结构,注意下面的横写得长一些,基本压在横中线上,竖压住竖中线。
2.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a8847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e.png)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铁杵成针》这个寓言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通过阅读对比,《铁杵成针》表达了什么道理。
3.掌握故事中重要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4.了解民间智慧在故事中的体现。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追梦的品质。
2.培养学生爱劳动、勤勉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铁杵成针》的主旨和主题。
2.正确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从《铁杵成针》中领悟内涵,抽象思维。
2.引导学生找到平凡中的伟大,勇于坚持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设计1. 情境呈现教师通过引入一些铁杵成针的实际案例,或者以故事体裁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学习方法引导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提出对于《铁杵成针》主题含义的猜测。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共同讨论《铁杵成针》寓意,分享各自的理解和看法。
4. 集体分享鼓励学生代表小组分享自己的见解,并引导整合学生的回答,形成对于整个故事主题的理解。
5. 生字词学习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增强语文表达能力。
6. 总结反思通过故事铁杵成针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付出努力,取得成功。
四、教学反思与评价本节课通过寓言故事《铁杵成针》,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生动的寓言故事来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励志故事,培养学生的耐心、坚持不懈的品质,引导学生明确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通过本节故事,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寓言的特点,还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其中的道理。
同时,本节课也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教学效果的观察与评价,大部分学生在故事理解和寓意理解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收获。
学生们表现出对故事情节的热情和对道理的领悟。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db70ff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e.png)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铁杵”、“针”等文言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词句的意思,并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课文所传达的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2. 教学重点:掌握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言文的表达特色。
3. 教学难点:理解“磨针穿孔”的寓意,领悟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流畅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磨针穿孔”的寓意,领悟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趣味小故事引入铁杵成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辅导认读生词,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磨针穿孔”的寓意。
3. 品味语言: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4.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所传达的精神。
5.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教师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到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铁杵成针2. 板书内容:(1)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2)勤奋学习,持之以恒。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词,加强记忆。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学生掌握了生词,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文言文的表达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到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
但在教学方法上,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8《铁杵成针》(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8《铁杵成针》(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cbefa7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f.png)
《铁杵成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读自悟,了解《铁杵成针》的故事内容,理解“铁杵成针”的含义,体会李白小时候学习书法的刻苦精神。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成语故事,讲述了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学习,在梦中受到启示后,决心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故事通过“铁杵成针”的比喻,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白小时候学习书法的刻苦精神。
难点:理解“铁杵成针”的含义,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白小时候学习书法的刻苦精神。
3.讲解课文(1)讲解“铁杵成针”的故事背景和寓意。
(2)分析李白小时候学习书法的过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4.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铁杵成针”故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有关“铁杵成针”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6.小结六、板书设计铁杵成针坚定信念 + 刻苦精神 = 成功七、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理解“铁杵成针”的含义。
2.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篇关于“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铁杵成针”的故事内容,体会了李白小时候学习书法的刻苦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人教部编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edeef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a.png)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出示课件]自由读文,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 注意读准平舌音“卒”,后鼻音"逢”。(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逢卒”。
“逢”半包围结构,先写上面的部分。书写顺序:点横折折撇捺。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成,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出示: [课件]
(1)是谁把铁棒磨成针?
(2)为什么把铁棒磨成针?
4.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3."铁杵磨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出示课件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认准了一个目标,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创出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 -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坐落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5)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初读课文环节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并且读出节奏,实际上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学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对文章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这一-环节对文言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18《铁杵成针》(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18《铁杵成针》(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48ad5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b.png)
《铁杵成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铁杵成针的故事内容,理解“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古代诗人李白小时候不认真学习,后来在老妇人的启发下,终于发奋图强,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诗人的故事。
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难点:理解“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含义,学会尊敬老师,热爱科学,敢于创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成语吗?它是什么意思?b.简介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了一个与这个成语有关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2.初读课文a.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理解词语。
b.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精讲细读a.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两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b.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4.朗读感悟a.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b.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
5.小结拓展b.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学习中是如何应用这个道理的。
六、板书设计铁杵成针李白——不认真学习老妇人——启发、教育发奋图强——成为著名诗人七、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己是如何应用“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的。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使学生明白了“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413e61af45b307e871976c.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铁杵成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铁杵成针》以文言文的形式,阐明了学生从小比较熟悉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本课选取的是关于学习的文言文小故事,富有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的佳作。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但方法需要教师引导,所以把朗读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才能把句子读通顺。
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
要注重指导文言文的读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卒”2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文言文《囊萤夜读》,了解了关于“热爱读书”的一段佳话。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文言文《铁杵成针》。
(板书课题:铁杵成针)齐读课题。
2.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又是什么意思呢?(“铁杵”,是“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的意思。
“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意思。
【课件出示】李太白就是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谪仙人”。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成,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杵成针》创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故事中的生字新词,了解故事的内容。
2.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便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中华语言文化的精华,背诵下我们积累的成语。
)
2.学生起头,背诵成语接龙。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积累更多的成语,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精神。
)
3.导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而且大多数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大家想不想看?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做“铁杵成针”。
(板书课题:铁杵成针)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去观看。
4.出示阅读提示,指名读要求
(二)学习成语“铁杵成针”
1.欣赏故事。
2.小组讨论交流。
师:故事我们已经看完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提示和故事内容,把你的发现和你小组内同学说一说。
3.汇报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李白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后来又是什么事情使他改变了对学习的态度?你对他了解吗?(指名背李白的诗,出示介绍李白资料的课件)
(3)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铁杵成针”这则成语的意思?铁杵是什么意思?
生说后,观看课件,板书成语意思:将铁杵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就必有成果。
学生齐读)谁能用铁杵成针说句话?
(4)看了这个故事,你最想说些什么?
师:只要同学们坚持学成语,日积月累,就会掌握很多词条,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就好比铁杵成针。
(三)表演铁杵成针(李白这些成绩的得来跟他的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然而,铁杵成针这件事对他后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1.小组内先分工排练。
2.全班汇报。
(四)“铁杵成针”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谁能讲一讲你自己所熟悉的成语故事。
(五)练习题
1.看图猜成语,说意思。
2.成语计算题。
(六)总结
师: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是个很有才华的伟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学习,那么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吗?因此同学们,无论我们的才华、天资如何,都应该努力学习,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呀!
7、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
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
——富兰克林
8、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法国
9、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10、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邓肯
11、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