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考试题及答案(注意:只作参考,以胡老师发的考题为准)
宏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型共5题。
每题3分,共15分)1.国内生产总值 2.平衡预算乘数 3.流动性偏好 4.基础货币 5.充分就业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30题。
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每题1分,共30分)1.下列哪一项将不计入...当年的GDP()A.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B.一辆新汽车的价值;C.一辆二手汽车按其销售价格计算的价值;D.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2.在以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某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某企业建造一座厂房;C.某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某企业购买政府债券。
3.用收入法计算GDP时,不能计入GDP的是()A.政府给公务员支付的工资;B.居民购买自行车的支出;C.农民卖粮的收入;D.自有住房的租金。
4.当实际GDP为1500亿美元,GDP缩减指数为12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A.1100亿美元; B.1500亿美元; C.1700亿美元; D.1800亿美元。
5.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 B.3/4; C.4/5; D.1。
6.认为消费者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可预期长期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消费理论是()。
A.相对收入理论; B.绝对收入理论; C.凯恩斯消费理论; D.永久收入理论。
7.由于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持有的货币及其他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导致人们消费水平减少,这种效应被称为()。
A.利率效应; B.实际余额效应; C.进出口效应; D.挤出效应。
8.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时,将导致均衡GDP增加()。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9.在下列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MPC=; B.MPC=; C.MPC=; D.MPC=。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宏观经济管理类笔试试卷及答1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宏观经济管理类笔试试卷及答1A.收入政策B.增加有效供给政策C.财政政策D.货币政策12.货币流通规律揭示了货币需要量与其决定因素的关系为()。
A.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B.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也是成反比C.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D.货币需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13.下列融资形式中属于间接融资形式的是()。
A.商业信用B.国家信用C.民间信用D.银行信用14.由于社会、经济、产业等因素产生的失业,叫()。
A.自愿性失业B.非自愿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15.注册会计师的国有资产评估报告应报送()。
A.受委托单位B.国有资产管理机关C.委托单位D.会计师事务所16.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是()。
A.纳税申报B.税务登记C.税务检查D.税款征收17.外汇杠杆的核心是()。
A.利率B.进出口贸易C.汇率D、非贸易外汇收支18.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是()。
A.统一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D.精简的原则19.国债的基本功能是()。
A.弥补财政赤字B.促进居民投资C.经济调节D.增加货币供应量20.下列属于生产资料市场的是()。
A.钢材市场B.企业产权转让市场C.劳动力市场D.技术市场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计划对微观经济主体来说是()。
A.信息性计划B.强制性计划C.导向性计划D.指令性计划E.预测性计划2.控制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对组织成员的工作和成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衡量,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以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它的实现必须以()为基本前提。
A.计划目标B.职责明确的、完善的组织机构C.较窄的管理幅度和较少的管理层次D.明确的纵向职权关系3.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涵义是()。
宏观经济学试卷试题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卷试题题库及答案《宏观经济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二、判断题1、百姓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3、同样的打扮,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糊口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4、百姓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百姓生产总值与人均百姓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
应如何计入GNP?(一)答案一、C、A、D、B、A、D;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
2022年-2023年投资项目管理师之宏观经济政策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2年-2023年投资项目管理师之宏观经济政策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35题)1、主要包括政府的行政管制和政府的行政协调两大类的产业政策操作手段是( )。
A.法律规范B.信息指导手段C.间接诱导手段D.直接干预手段【答案】 D2、不属于资源税特点的是( )。
A.只对特定资源征税B.具有收益税性质C.实行差别幅度税额D.具有级差收入税的特点【答案】 C3、( )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A.信用货币B.电子货币C.实物货币D.表征货币【答案】 A4、( )是股份有限公司中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A.股票公司B.上市公司C.证券交易公司D.证券公司【答案】 B5、根据《证券法》规定,关于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符合的条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B.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C.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D.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答案】 D6、产业投资基金不得从事的业务不包括( )。
A.贷款业务B.股权投资业务C.资金拆借业务D.期货交易【答案】 B7、按照( )划分,利率可划分为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
A.利率的决定方式B.利息的计算方法C.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D.资金借贷性质【答案】 A8、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体现了从( )定义可持续发展。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科技属性D.经济属性【答案】 C9、国家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地位,必须贯彻落实好中央制订的各项政策措施,对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减按(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A.5%B.10%C.15%D.20%【答案】 C10、( )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
A.深化改革开放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C.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D.促进社会和谐【答案】 D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 )总水平变动的指数。
2024年投资项目管理师之宏观经济政策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4年投资项目管理师之宏观经济政策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45题)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有其主要目标,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
A.促进经济增长B.增加就业C.稳定物价D.保持国家收支平衡【答案】 D2、对外贸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促进本国( )增长和满足本国对国际商品和服务需求的主要手段。
A.GDPB.PPIC.IPID.GPE【答案】 A3、我国实行三次产业分类法,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法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
下列产业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A.林业B.房地产业C.交通运输业D.建筑业【答案】 D4、( )是我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机构。
A.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B.金融机构C.中国人民银行D.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答案】 D5、资本市场的派生功能是( )。
A.产权功能B.促进体制创新C.融资功能D.优化资源配置【答案】 A6、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不包括( )。
A.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济体制B.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C.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企业合作经济组织D.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答案】 D7、项目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单位应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届满( )日前向原项目核准机关申请延期。
A.15B.20C.25D.30【答案】 D8、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项目申请报告时,需要征求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意见的,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应在接到相关材料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书面意见。
A.7B.10C.15D.23【答案】 A9、按照( )划分,利率可划分为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
A.利率的决定方式B.利息的计算方法C.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D.资金借贷性质【答案】 A10、决定利率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是( )。
A.资金的供求状况B.商业周期C.利润的平均水平D.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幅度【答案】 D11、(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各类投资主体所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或各个施工项目在该年度内所完成的投资的汇总量,是一年内用货币形态表现的各种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价值量。
宏观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题和答案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生产总值3名义GDP与实际4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5总投资和净投资6重置投资7存货投资8政府购买和政府转敌支付9净出口。
二、选择题1、宏观经济研究哪些内容?(A)A、失业率上升一个百分点会使GDP增加多少B、研究为什么从事农业和渔业的人的工资要比其他工人的工资低C、降低工资会对单个厂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D、分析对企业征收的环境特别税对整个环境污染的影响2、下列项目哪一些计入GDP?(E)A、政府转移支付B、购买一辆用过的汽车C、购买普通股股票D、购买彩票赢得的1万元E、企业支付的贷款和债券利息3、某国的GNP大于GDP,说明该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与国居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相比的关系。
(A)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判断4、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将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D)A、购买新公司债券B、生产性生活而导致的当前消费C、购买公司债券D、上述都不对5、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B)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6、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D)A、退休军人津贴B、失业救济金C、困难家庭补贴D、退休人员的退休金7、在一个有政府、投资和外贸部门的模型中,GNP是下面哪一个选择中各项之和?(A)A、消费、总投资、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在商品和劳动上的支出和净出口C、国民收入和简洁税D、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和折扣8、假设一个经济第1年即基年的当期产出为500亿元,如果第8年GNP物价减指数提高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名义产出等于(B)A、2000亿元B、1500亿元C、1000亿元D、750亿元9、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哪些?(B)A、政府购买的物品支出B、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工作人员的薪水和政府转移支付D、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10、今年的名义GDP增加了,说明(D)A、今天的物价上涨了B、今年的物价和产出都增加了C、今年的产出增加了情况D、不能确定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国民收入的三种核算法。
宏观考试题及答案

问答题1.简述宏观经济的主要目的和工长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以总体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问题以及相应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决定。
考察国民收入水平、经济增长及经济周期。
解决三个问题:资源的使用情况如何决定一国的总产量或就业量;各市场的总供求如何决定一国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的关系。
2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理解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概念理解:1)一个会计年度GDP=当年售卖最终产品价格总额-上年库存价格额+当年库存价格额(2)最终产品买来供使用,不再加工或出售。
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3)货币尺度GDP=∑PQ(4)国家范围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3.国民收入核算的原理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见简单国民经济循环流动图)总产出从需求角度等于总支出,从供给角度等于总收入4.支出法和收入法所包含的核算项目支出法利用按产品的使用途径进行分类所得资料计算一年内新增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
GDP=个人消费C+私人国内总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个人消费(C)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但不包括购买住房的支出,它被统计在住房投资中。
所有物品和劳务的价格,都按销售价格即购买者支付的价格计算,其中显然包含了政府征收的营业税、货物税等间接税。
◆私人国内总投资(I)包括三个部分:企业最终购买的机器设备和工具支出所有房屋建设企业库存◆政府购买(G)包括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军费开支、教育费支出、公共医疗费支出、维持政府运转的费用支出、某些基础施建设支出,等。
其实质是政府购买公务员、教师、医生、法官、军队等为社会提供服务。
政府财政支出的其他部分不计入GDP, 例如“转移支付”◆净出口(X-M)出口包括出售给外国的货物和提供的“劳务”的收入,进口包括本国进口的物品的销售价值和外国的劳动和资产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收入法用投入要素所取得的收入计算总产出价值。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A. 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B. 市场价格的变动C. 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D. 企业的生产管理2. GDP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
A.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B. 供给法、需求法、市场法C. 学问法、技术法、法律法D. 税收法、财政法、社会法3.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A. 提高流动性,减少债务负担B. 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投资C. 降低购买力,导致物价上涨D. 增加进出口,改善贸易顺差4. 央行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目的是()。
A. 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B. 降低通货膨胀压力C. 扩大货币供应,增加消费D. 促进消费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 短期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引起的。
A.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B. 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C. 经济周期的波动D. 外部环境的变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三大核心变量是()、()和()。
7. 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供应量()。
8. 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
9.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是()。
10. 净出口等于出口减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2. 什么是经济增长?列举两个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13. 请解释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是什么?14. 列举并解释四个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
15. 描述央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和手段。
四、论述题(共40分)16. 请论述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A3. C4. B5. C二、填空题答案:6. 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7. 增加8. 通货膨胀率9. 通货膨胀率=(今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100%10. 进口三、简答题答案:1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收支平衡等。
宏观经济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A. 个人消费行为B. 企业生产决策C. 国民收入水平D. 价格水平答案:C2. 根据凯恩斯理论,当经济处于:A. 充分就业状态时,财政政策无效B. 非充分就业状态时,财政政策有效C. 通货膨胀状态时,货币政策无效D. 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无效答案:B3. 货币供应量增加,按照货币数量论,将导致:A. 利率上升B. 国民收入增加C. 价格水平上升D. 失业率上升答案:C4. 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主要取决于:A. 政府支出B. 货币政策C. 技术水平D. 人口增长率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A. 利率调整B. 公开市场操作C. 法定准备金率D. 财政支出答案: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并简述其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答案: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经济理论,通常表现为二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即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反之亦然。
在宏观经济政策中,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菲利普斯曲线来制定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或财政支出来影响经济,实现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平衡。
2. 描述什么是“挤出效应”,并给出一个可能的情境。
答案: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时,通过提高利率或减少私人投资,导致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减少的现象。
例如,当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增加公共支出时,可能会推高利率,使得企业和个人借贷成本上升,从而减少他们的投资和消费,这就会减少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
3. 解释什么是“乘数效应”,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乘数效应是指初始支出的变化通过连锁反应导致总需求的更大变化的现象。
例如,政府在经济衰退期间增加公共工程支出,这将直接创造就业和收入,而这些收入的增加又会促使人们增加消费,进一步刺激经济活动,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增长远大于初始的政府支出。
2022-2023年投资项目管理师之宏观经济政策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投资项目管理师之宏观经济政策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50题)1、关于国债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债务人一般只能是国家B.国债法律关系的发生、消灭较多地体现了国家单方面的意志,具有一定的隶属性C.国债的债权人只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D.国债属信用等级最高、安全性最好的债权债务关系【答案】 C2、收支是财政运行过程中相互制约的两方,( )是财政运行本身的内在客观要求。
A.供求平衡B.收支平衡C.相辅相成D.协作统一【答案】 B3、国家依据有借有还的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称为( )。
A.财政透支B.发行国债C.银行信贷D.基建投资【答案】 B4、贸易保护大量地存在于当今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国家间的贸易保护一般通过贸易壁垒的形式,任何一种用以阻碍( )的保护主义措施都是贸易壁垒。
A.进B.出口C.进口贸易D.出口贸易【答案】 A5、我国矿产资源开采( )、现代化程度偏低,需要优化结构、创新技术和加强管理。
A.集约化B.机器化C.智能化D.稳定化【答案】 A6、( )是发行主体筹集资金,实现资本职能转化的场所。
A.金融市场B.一级市场C.二级市场D.证券市场【答案】 B7、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耕地面积只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 ),人均林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 ),属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A.9.5%;30%B.9.5%;40%C.5.9%;30%D.5.9%;40%【答案】 A8、出让人应当至少在投标、拍卖或挂牌开始日前( )日发布招标、拍卖或挂牌公告,公告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的基本情况和招标、拍卖、挂牌的时间、地点。
A.10B.15C.20D.25【答案】 C9、国债债务负担率是指( )。
A.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GDP的比率B.国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C.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D.国债余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答案】 B10、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求继续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 )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加强执法和监督。
《宏观经济政策》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第九章复习思考题1.列出并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三个原因。
2.解释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线。
3.列出并解释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三种理论。
4.什么因素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来探讨这种移动的影响。
5.财政政策通过哪三个种方式影响宏观经济?6.试定义货币乘数。
在一个100%准备金银行制度里,货币乘数的值是多少?7.中国国债的公开市场买进对基础货币有何影响?对货币供给有何影响?8.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哪些?试分析。
9.分析信用卡的使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0.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有哪些?11.选择题(1)其他条件不变,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变为垂线(2)“挤出效应”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3)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是()。
A.保持经济总量平衡B.处理好经济总量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C.保证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D.必须遵循自然、经济规律(4)其他条件不变,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变为垂线(5)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A.综合平衡,稳定物价B.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地区差距C.增加就业,稳定物价D.生态平衡,增加就业(6)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其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方向是()A.卖出证券B.买进证券C.不买不卖D.不确定(7)LM曲线成垂直状的区域被称为()A.古典区域B.凯恩斯区域C.中间区域D.以上都不是(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扩张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扩张但增加了政府债务12.案例讨论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准备金率及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三项调整措施同时出台,这在银行历史上较为罕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管理部门干预和调整经济运行的迫切性。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1. GDP2.均衡产出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4.流动性偏好5.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工程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d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右移40单位;D.左移40单位.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 发行货币;D. 为政府赚钱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 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1)一、名词解释1、流动偏好陷阱2、实际余额效应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4、国民生产净值二、单项选择题1、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2、关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B.投资是利率的减函C.投资与利率是非相关关系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3、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表示()。
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B.产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变D.发生转动5、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应该是()。
A.4B.2.5C.5D.1.66、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
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B.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C.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7、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不正确。
A.净出口=40亿元B.NDP=4400亿元C. GDP=3800亿元D.GDP=4800亿元8、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
A.产品市场投资等于储蓄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B.使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货币额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均衡货币额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9、下列()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第二部分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三部分 IS-LM模型及政策分析与实践第四部分总供求+失业与通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一、判断正误并改正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错)2.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
(错)包括:物质产品与劳务(goods and services)3.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错)只有商品数量的变化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通常是以现行货币单位来表现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但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抬高或降低物价,因而会使货币的购买力随物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
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是以某一年为基期,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矫正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计算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能准确地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
一般来说,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小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大于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的一部分。
(错)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
失业救济金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
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
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因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宏观经济管理类全真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管理类全真模拟卷及参考答案宏观经济管理类全真模拟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每题1分,共20分)1.某种管理手段出台后,其宏观经济管理效果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开始时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B.开始时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效应强度保持不变C.开始时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递增D.开始时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增2.财政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标准是()。
A.社会净效益最大化B.征税成本最小化C.政府投资效益最大化D.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成本最小化3.影响社会总供求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物质生产的发展规模和水平B.进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C.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D.商品储备动用的规模4.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之间的关系是()。
A.流动性与安全性成反比,与收益性成正比B.流动性与安全性成反比,与收益性成反比C.流动性与安全性成反比,与收益性成正比D.流动性与安全性成正比,与收益性成反比5.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
A.不断膨胀B.不断减少C.相对稳定D.忽高忽低6.流转税一般采用()。
A.定额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比例税率D.超率累进税率7.证券公司接受委托或者自营,当日买入的证券,不得在()再行卖出。
A.当日B.二日内C.三日内D.五日内8.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账簿、会计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纳税资料应当保存()年。
A.5 B.10 C.20 D.309.我国市场管理的目的是()。
A.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B.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C.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D.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经济新秩序10.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
A.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不包括个B.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C.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D.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个人11.一般认为,()是货币政策中最强烈的手段,不宜轻易使用。
宏观管理试题及答案

宏观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以下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物价稳定D. 环境保护答案:D2. 在宏观经济政策中,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 利率调整B. 政府支出C. 货币供应量控制D. 汇率干预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工具?A. 法定准备金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利率控制D. 汇率政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A. 国内生产总值(GDP)B. 通货膨胀率C. 失业率D. 国际政治局势答案:A, B, C, D5. 宏观经济管理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用来刺激经济增长?A. 增加政府支出B. 降低利率C. 提高税收D. 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答案:A, B三、简答题6. 简述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挤出效应”是什么?答案:挤出效应是指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时,可能会提高利率,从而减少私人投资,导致总需求增加的效果被私人投资减少的部分所抵消。
7. 描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答案: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增加企业成本,扭曲价格信号,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长期高通胀还可能损害经济稳定性和增长潜力。
四、论述题8. 论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答案: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协调对宏观经济政策至关重要。
首先,它可以减少国际经济摩擦,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其次,通过国际协调,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如金融危机。
再次,国际协调有助于避免货币战争和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最后,国际协调还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改革和完善,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9. 假设某国政府面临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但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居高不下。
请分析该国政府可以采取哪些宏观管理措施来应对这一复杂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管理试题答案(一)一、简答题答案(共4题,每题5分,计,20分)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答案:1.维护产权制度;2.维护市场秩序;3.保证公共产品供给;4.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5.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2、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关系答案:(1) 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有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 基本目标之间关系:目标之间具有统一性:经济增长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物价稳定是其他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充分就业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3、经济周期,如何理解绝对周期和增长型周期?答案:经济周期是指因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而使社会再生产呈现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的周期性的运动过程。
绝对周期指经济总量增长或减少这种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增长周期则指经济总量处于增长过程而增长速率有快有慢这种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4、产业组织政策答案:指政府制定的有关规划、干预和诱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
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
5、扩张性财政政策,宏观经济运行处于何种状态时使用此政策?答案:亦称赤字财政政策,其特点是以扩大有效需求为目的,积极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刺激经济增长。
6、关税措施答案:主要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及进口附加税等。
7、日本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答案:(1)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2)实行以产业政策为中心的中长期计划管理;(3)以金融政策为中心进行短期调控。
二、辩析题答案(共4题,每题4分,计16分)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宏观管理可有可无答案:错。
政府的宏观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构件,是市场缺陷的必要补充,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宏观管理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答案:对,市场调节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反映,政府宏调只是顺应规律,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3、经济周期性波动就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或减少这种交替出现的现象答案:错。
除了上述绝对周期外,还有增长型周期。
4、对于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政府可采用双紧缩调控政策答案:对。
采用双紧缩调控政策才能给过热经济降温,才能抑制通货膨胀。
5、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具有目标的一致性答案:对。
经济增长才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就业充分了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一部分。
6、充分就业就是保证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就业答案:错,充分就业就是使失业率保持在合理的安全指标以内。
7、出口创汇越多越好答案:错,进出口贸易及外汇应保持平衡。
三、论述题答题要点(共2题,每题17分,计34分)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必然性(答题要点)(1)回答基本概念,市场经济,政府宏观调控(2)市场经济的缺陷所在;(3)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4)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政府宏观调控的看法。
答: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运行形式,即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形式。
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1)资源配置市场化;(2)经济主体独立化;(3)市场体系完善化;(4)交易过程规范化;(5)宏观调控间接化;(6)保障制度社会化;(7 )市场管理法制化;(8)经济交流开放化。
宏观调控是政府为了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行所进行的调节与控制。
市场调控本身具有6个局限性:(1)竞争导致垄断;(2)不能平衡外部效应;(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4)交易信息不对称;(5)不能保证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6)实现供求平衡代价太大。
政府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本身运行所必备的构件,其主要目标有四项(1)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增长;(2)稳定通货;(3)充分就业;(4)国际收支平衡。
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政府宏观调控的看法。
(1)对宏观经济走势要预判准确,确保调控方向正确;(2)调控力度适宜,确保调控目标到位;(3)调控政策及使用工具要协调,以经济手段为主;(4)要适时评估调控效果,及时修正。
四点中举例说明一点既可2、今年一季度物价上涨同比增长5.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稳定物价(答题要点)(1)对当前物价形势的判断;(2)现阶段通胀成因分析;(3)联系实际如何稳定。
1、对当前物价形势的判断: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CPI一直在上涨,今年一季度物价上涨同比增长5.4%,己越过国际公认的0.5%的警戒线,出现轻度的通货膨胀,而且这种轻度的通货膨胀还会持续一段时期。
2、现阶段通胀成因分析:现阶段通胀成因是多因素造成的(1)国际流动性泛滥,美元贬值导致以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如原油、铁矿石、农产品等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我国受到输入性通胀的影响。
(2)我国为刺激经济,发行过量货币,加之连续外贸顺差及热钱的流入,也造成流动性过剩,票子发毛。
(3)以劳动力要素为主的生产要素成本上涨推升了物价。
(4)需求膨胀,尤其是以房地产投资为主的投资性需求膨胀带动物价上涨。
(5)炒家屯货居奇的投机行为助推了物价。
3、联系实际如何稳定:(1)政策转型,由原来的双扩张政策转向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稳键的财政政策,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收回过剩的流动性,用稳键的财政政策有保有压调结构。
(2)适度升值人民币,增加进口、减少出口,降低输入性通胀的影响。
(3)增加有效供给,抑制过旺的投资性需求,如商品房限购。
(4)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尤其是对垄断行业的价格听证管理,打击惩罚串通涨价、屯货居奇这些投机行为。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基尼系数高达0.47,谈谈如何有效调节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答题要点)(1)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事实认定;(2)对现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程度及性质判断;(3)如何有效调节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1、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事实认定:(1)我国09年基尼系数越过0.47,超出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进入收入差距偏大的少数几个国家之列;(2)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及行业差距都呈扩大趋势而且还没有出现不再扩大的迹象。
2.对现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程度及性质判断:(1)我国收入差距扩大还是在可控范围内,并未出现两极分化;(2)收入差距扩大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必然会出一种正常现象,根据库兹涅茨的倒U理论,当国民收入上升到一个临界值,收入差距就会快速缩小;(3)我国收入差距扩大是在全体国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出现的收入增长相对快与慢的差距,而不是绝对收入增长与减少的差距。
3. 如何有效调节我国收入分配差距:(1)建立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2)制定和强化收入调节政策;(3)健全社会保障政策;(4)加强个人收入管理的法制化。
宏观经济管理试题答案(二)一、简答题答案(共4题,每题5分,计,20分)1、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有哪些基本原则?答案:(1)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2)必须在一定的法律规范下进行;(3)宏观管理目标和政策必须与公众利益相一致并与公众的接受程度相一致;(4)必须真正建立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础上。
2、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目标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答案:(1)经济增长;(2)物价稳定;(3)充分就业;(4)国际收支平衡。
目标之间具有一致性和矛盾性。
3、影响短期总供求平衡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信贷收支平衡;(2)财政收支平衡;(3)国际收支平衡。
4、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有哪些?使用这些手段坚持什么原则?答案:(1)法律手段;(2)经济手段;(3)行政手段;(4)文化道德约束。
应坚持经济手段等间接手段为主。
5、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答案:(1)财政预算;(2)税收;(3)公债;(4)财政投资;(5)财政补贴。
6、国际收支答案: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引起国际资金移动而导致的国际间的资金收支行为。
7、德国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答案:(1)强调自由竞争,同时强调干预与秩序;(2)以社会公正为目标对市场分配结果进行调节;(3)注重运用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调控作用。
二、辩析题答案(共4题,每题4分,计16分)1、提高宏调水平,努力使四大基本目标都实现最优错,四大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最优,目标之间具有矛盾性。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使用至少要保证二者不冲突,即保证使用效果不相互抵消答案:对,如果相互冲突,其调控效果就会相互抵消。
3、政府可运用自身投资、消费等经济行为来强化宏观调控的效果答案:对,政府既是调控主体又是重要市场主体,它可运用自身的市场经济行为来引导其他主体的行为,强化宏调效果。
4、物价下降、通货紧缩这种宏观经济状态好过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答案:错。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是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外在表现,都不利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5、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已导致两极分化答案:错,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并未导致两极分化。
6、充分就业就是指把失业率降低到合理的安全边际范围内对,市场经济要保持合理的失业率,有利于劳力资源合理配置。
7、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对,市场分配以效率为主,政府分配以公平为主。
三、论述题答题要点1、现阶段我国就业一方面出现招工难,另一方面又出现大学生就业难,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化解这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答题要点)(1)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判断;(2)出现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的原因;(3)如何化解这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4)联系本省本市本县(区)实际讲一个观点即可。
1、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判断:(1)现阶段我国步入金融危机过后的强劲的经济复苏与高涨时期,整体上就业矛盾得到有效缓解;(2)招工难最早从沿海出现逐步向内陆推进,主要是缺蓝领熟练工和技工;(3)大学生就业难也是现在就业市场的一个事实,而且与招工难同时并存,形成现阶段所特有结构性矛盾。
(4)但长期看,充分就业始终会是我国政府要面对的民生难题。
2、出现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的原因:(1)内陆在金融危机过后快速发展,创造出很多就业岗位,内陆打工者不出省就可找到工作,加剧了沿海地区招工难;(2)我国人口就业已出现刘易斯拐点,从农村流入城市就业的人口增速快速下降,加剧了招工难;(3)适龄劳动力进入大学及各类成人学校学习,后向延缓了就业时间,减少蓝领熟练工及技工的供给;(4)大学连续很多年扩招,增加了大学生的供给,而同时培养的质量没有同步提升,专业老套适应不了就业市场的用工需求;(5)大学生就业观念仍未转变,加剧了其找工作难。
3、如何化解这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1)沿海发达地区进行产业换档升级,逐步向内陆转移或淘汰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发展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2)调动各方积极性,根据市场需要加大对职业、技工培训的投入,培训大批熟练产业蓝领和技工;(3)对大学扩招进行反思,由重数量规摸扩招办学转向重质量及满足市场需求的办学,压缩部分没有市场需求的老专业招生,扩大市场供不应求的新兴专业的招生;(4)以大学生为主的就业群体要适应市场需要,转变专业学习及就业的老观念,树立满足市场需要就是专业学习及就业的价值所在的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