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毯物理降温课件(20201014103620)
合集下载
《冰毯物理降温》课件
![《冰毯物理降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8993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a.png)
采用冰毯敷于患者全身,控制体温上 升。
THANKS
谢谢
成功案例二
患者情况
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因高 热惊厥被紧急送往医院, 体温高达40°C。
冰毯使用
将冰毯敷于婴儿全身,快 速降低体温。
效果
在使用冰毯后,婴儿体温 迅速降至正常范围,未再 出现惊厥,恢复健康。
成功案例三
患者情况
一名中年女性,因脑外伤导致高热, 体温持续在38.5°C以上。
冰毯使用
效果
在使用冰毯后,患者体温得到有效控 制,未进一步升高,为后续治疗争取 了宝贵时间。
避免过度降温
在使用冰毯降温时,应注意避免过度 降温,以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使用后的注意事项
清洁和维护
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冰毯,并按 照说明书进行日常维护,以延
长使用寿命。
储存方式
使用后应将冰毯折叠整齐,存 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 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定期检查
使用后应定期检查冰毯的性能 和外观,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 或更换。
在医疗急救、护理和康复领域,冰毯物理降温也常被用于辅 助治疗和缓解症状。
02
CHAPTER
冰毯物理降温的优势
快速降温
冰毯物理降温能够迅速降低体 温,有效缓解高热症状,减轻 患者的不适感。
与传统的物理降温方式相比, 冰毯降温的速度更快,效果更 显著。
冰毯降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冰 的物理特性,将体温迅速降低 ,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03
检查冰毯质量
在使用冰毯前,应仔细检查冰毯的外观和性能,确保没有破损或漏水现
象。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监测体温变化
在使用冰毯降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 患者的体温变化,根据体温调整冰毯 的工作参数。
物理降温ppt课件新
![物理降温ppt课件新](https://img.taocdn.com/s3/m/0a36204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8.png)
温水擦浴法
总结词
温和降温,适用于低热或发热初期患 者。
详细描述
用温水(约32℃-34℃)擦拭患者全 身,重点擦拭颈部、腋下、肘窝、腹 股沟等血管丰富部位,每次擦拭时间 约15-20分钟,直至体温降至正常范 围。
冷气降温法
总结词
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紧急降温措 施。
详细描述
将患者置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中, 如空调房间或冰库,利用冷气降 低体温。注意控制室内温度不宜 过低,以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快速降温,适用于高热患者。
详细描述
将冰块或冰袋用毛巾包裹后置于患者额头、颈部、腋下或腹股沟等大血管处, 每5-10分钟更换一次,持续冰敷直至体温降至38℃以下。
酒精擦浴法
总结词
降温迅速,适用于高热患者。
详细描述
用纱布或毛巾蘸取酒精擦拭患者颈部、胸部、腋下、四肢等部位,每次擦拭时间 约5-10分钟,直至体温降至38℃以下。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腹部和脚心等敏 感部位。
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各有优缺点,药 物降温见效快但可能带来副作用,物 理降温较为安全但见效较慢。
冰水灌肠降温效果显著,但操作复杂 且可能引起不适感,物理降温相对简 便易行。
与酒精擦浴相比
酒精擦浴虽然可以迅速降温,但可能 引起过敏反应和皮肤刺激,物理降温 相对更为安全。
03
物理降温的具体方法
冰敷法
总结词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体温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 保障,过高或过低的体温都会影
响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作。
减轻器官负担
高温会加重身体各器官的负担,导 致器官功能受损,而适当的物理降 温可以减轻这些负担。
预防并发症
持续的高温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如电解质紊乱、脱水等,物理降 温有助于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物理降温方法 ppt课件
![物理降温方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6cb714d5bbfd0a78567384.png)
侧胸、腋窝、上臂内侧、肘窝、前臂内侧、手心;同法擦 拭对侧上肢 (2)背部:擦拭颈下肩部、背部、臀部 (3)双下肢:髋部、下肢外侧、足背;腹股沟、下肢内测、 内踝;臀下沟、下肢后侧、腘窝、足跟。同法擦拭对侧下 肢
• 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处稍用 力擦拭,并延长擦拭时间,以促进散热
• 温水擦浴过程不要超过20分钟,避免病人 着凉。注意病人的耐受性,擦浴后,应注 意观察病人的皮肤表面有无发红、苍白、 出血点、感觉异常
麻木及冻伤发生 • 注意心率变化,有无房颤、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
发生
温水擦浴
• 如患者降温效果不满意,可给于温水或乙醇擦浴 • 水温:32~34度 • 一般头部置冰袋以防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头部充血;足
底置热水袋,促进血管扩张利于散热 • 如体温低于39度则取下冰袋 • 顺序: (1)双上肢:侧颈、肩、上臂外侧、前臂外侧、手背;再
乙醇擦浴
• 多用于40度以上的高热病人 • 浓度一般在25%~35%,温度为32~34度 • 擦浴部位: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
腘窝 • 禁忌部位:胸前区、腹部、后颈部、足心
部 • 血液病病人和新生儿禁忌使用擦浴降温
灌肠降温法
• 对温水擦浴和乙醇擦浴都不能降温的患者 可选用灌肠降温法。
• 一般可选用28~32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 排出,排便后隔30分钟在测量体温
• 使用冰袋降温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 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宜在30分钟 内进行
• 使用过程中,检查冰袋融化情况,及时更 换与添加
• 保证冰袋完整、无漏水、布套干燥
冰帽降温法
• 对于脑损伤、脑水肿的患者可选用冰帽降温法 • 可直接降低脑局部温度,减少脑细胞耗氧量,起
到保护脑作用 • 冰帽降温的病人后颈部和双耳廓用海绵垫保护 • 每半小时测量生命体征一次,肛温不低于30度 • 观察头部皮肤情况,尤其注意耳廓部位有无青紫、
• 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腘窝处稍用 力擦拭,并延长擦拭时间,以促进散热
• 温水擦浴过程不要超过20分钟,避免病人 着凉。注意病人的耐受性,擦浴后,应注 意观察病人的皮肤表面有无发红、苍白、 出血点、感觉异常
麻木及冻伤发生 • 注意心率变化,有无房颤、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
发生
温水擦浴
• 如患者降温效果不满意,可给于温水或乙醇擦浴 • 水温:32~34度 • 一般头部置冰袋以防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头部充血;足
底置热水袋,促进血管扩张利于散热 • 如体温低于39度则取下冰袋 • 顺序: (1)双上肢:侧颈、肩、上臂外侧、前臂外侧、手背;再
乙醇擦浴
• 多用于40度以上的高热病人 • 浓度一般在25%~35%,温度为32~34度 • 擦浴部位: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
腘窝 • 禁忌部位:胸前区、腹部、后颈部、足心
部 • 血液病病人和新生儿禁忌使用擦浴降温
灌肠降温法
• 对温水擦浴和乙醇擦浴都不能降温的患者 可选用灌肠降温法。
• 一般可选用28~32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 排出,排便后隔30分钟在测量体温
• 使用冰袋降温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 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宜在30分钟 内进行
• 使用过程中,检查冰袋融化情况,及时更 换与添加
• 保证冰袋完整、无漏水、布套干燥
冰帽降温法
• 对于脑损伤、脑水肿的患者可选用冰帽降温法 • 可直接降低脑局部温度,减少脑细胞耗氧量,起
到保护脑作用 • 冰帽降温的病人后颈部和双耳廓用海绵垫保护 • 每半小时测量生命体征一次,肛温不低于30度 • 观察头部皮肤情况,尤其注意耳廓部位有无青紫、
冰毯物理降温ppt课件
![冰毯物理降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ac18ae2af90242a995e523.png)
• 而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只是改变动脉血通过时的温度, 不能彻底改变躯体高热症状,因此对中枢性高热疗效差。
• 选用冰毯冰帽机降温。
冰毯冰帽机应用
• 使用前检查机器性能是否良好,然后将冰毯平 铺在中单下,使病人的颈部以下的躯体均在冰 毯上,不触及颈部,以免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 心动过缓,在使用过程中床单潮湿要及时更换。
退热期
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表现:皮肤潮湿、大量出汗。由于大量出汗, 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虚脱或 休克
现象。 关注出入量平衡
护理措施 促进患者舒适
• 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以利减少能量消耗,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定时开窗通风。
• 补充营养和水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 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促进毒素及代谢产物排除。
特点: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 对平衡
退热期
退热期
症状:皮肤血管舒张、出汗 特点:散热>产热,体温下降
生理功能改变
1 中枢神经系统
头痛,烦躁,谵妄,小儿抽搐、惊厥
2 循环系统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生理功能改变
3 呼吸系统
呼吸加深加快
4 消化系统
食欲差、腹胀、便秘
1
发热基本知识
2
高热护理措施
3
冰毯冰帽机应用
护理措施 加强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伴随症状 发热三期
生命体征 按要求测量体温 体温在39度以上 应每4小时测体温 一次,39度以下 每日测4次。
护理措施
体温 上升期
特点:产热大于散热 表现: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
保暖
高热 持续期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 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 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安全护理
• 选用冰毯冰帽机降温。
冰毯冰帽机应用
• 使用前检查机器性能是否良好,然后将冰毯平 铺在中单下,使病人的颈部以下的躯体均在冰 毯上,不触及颈部,以免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 心动过缓,在使用过程中床单潮湿要及时更换。
退热期
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表现:皮肤潮湿、大量出汗。由于大量出汗, 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虚脱或 休克
现象。 关注出入量平衡
护理措施 促进患者舒适
• 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以利减少能量消耗,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定时开窗通风。
• 补充营养和水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 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促进毒素及代谢产物排除。
特点: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 对平衡
退热期
退热期
症状:皮肤血管舒张、出汗 特点:散热>产热,体温下降
生理功能改变
1 中枢神经系统
头痛,烦躁,谵妄,小儿抽搐、惊厥
2 循环系统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生理功能改变
3 呼吸系统
呼吸加深加快
4 消化系统
食欲差、腹胀、便秘
1
发热基本知识
2
高热护理措施
3
冰毯冰帽机应用
护理措施 加强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伴随症状 发热三期
生命体征 按要求测量体温 体温在39度以上 应每4小时测体温 一次,39度以下 每日测4次。
护理措施
体温 上升期
特点:产热大于散热 表现: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
保暖
高热 持续期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 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 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安全护理
物理降温法ppt课件
![物理降温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bce503482fb4daa48d4b03.png)
5、擦拭背部 顺序(3分钟):颈下—背部—臀部
6、擦拭下肢: 顺序: 髂前上棘—大腿外侧—足背
腹股沟—大腿内侧—内踝 腰—大腿后侧—腘窝—足跟 时间:3分钟
7、取热水袋,整理用物,协助卧位 8、30分钟查体温39℃以下时撤冰袋
物理降温法的注意事项
1、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体温变化。 2、随时检查冰袋冰帽等有无破损漏水现
棉球温在33℃(腋温34℃)不得
低于30℃
5、用物处理、记录
冷湿敷
(一)用物: 橡胶单、治疗巾、凡士林、 纱布、敷布、冷水 长钳或镊子两把
(二)操作: 1、准备: 2、查对、解释 3、暴露患处:下垫橡胶单和治疗巾 4、受敷部位涂凡士林,盖纱布一层 5、敷布浸冷水,拧至半干,敷于患处 6、每3—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持续15—20分钟 7、观察用冷效果 8、整理记录
钝(麻醉后)循环不良等患者应低于50℃
2、检查有无漏水(热水袋有无破损,塞子是否
拧好)
3、装水量: 1/2-2/3满,排净空气
4、热水袋要加布套,不可放于身体下使其受 压防止破裂。
5、热水袋一定要用大毛巾包裹或放于毛毯 外,防止烫伤。
6、加强巡视,注意交接班,时间不超过30 分 钟,随时听取病人感受,检查局部皮肤情 况。
评估
1、全身状况 2、局部组织状况,皮肤情况
实施
冰袋 冰囊的使用
(一)准备: 1、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 2、环境准备:(关闭门窗、遮挡病人) 3、用物准备:冰袋、水、盆、冰块、
毛巾、布套 去棱角,装1/2 -2/3满)
(二)操作: 1、查对:解释 2、置冰袋于所需部位,如前额、头顶、颈部、
物理降温 ppt课件
![物理降温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8fb2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f.png)
定义与分类
01
02
03
定义
物理降温是指通过非药物 手段降低体温的方法,如 冰敷、温水擦浴等。
1. 局部降温
通过冷敷或冰敷等方式降 低局部组织的温度,如头 部降温。
2. 全身降温
通过全身擦浴、通风等方 式降低全身温度,如温水 擦浴。
02 物理降温的重要性
降低体温的效果
减轻发热症状
通过降低体温,可以缓解因发热 引起的头痛、肌肉疼痛、乏力等 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预防高热惊厥
对于儿童和婴幼儿,适当降低体 温可以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减 少并发症的风险。
对身体的益处
减轻器官负担
高热时,身体各器官的代谢会增加, 负担加重。物理降温可以降低体温, 从而减轻器官的负担,保护重要脏器 的功能。
促进身体恢复
适当降低体温可以降低身体的代谢率 ,减少能量消耗,有助于身体恢复。
与捂汗降温的比较
捂汗降温
通过穿厚衣服、盖厚被子等方法 使身体出汗,从而达到降温的效
果。
物理降温
通过物理方法来降低体温,如使 用冰袋、温水擦浴等。
比较结果
相对于捂汗降温,物理降温更加 科学、有效,能够快速降低体温
,且不会导致身体过度虚弱。
与空调降温的比较
空调降温
通过调节室内温度来降低体温。
物理降温
通过物理方法来降低体温,如使用冰袋、温水擦浴等。
比较结果
相对于空调降温,物理降温更加自然、健康,不会导致室 内空气干燥、皮肤干燥等问题。同时,物理降温也更加灵 活,可以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进行。
06 物理降温的实践应用
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家庭护理中,物理降温是常见的护理 措施之一。通过使用冰袋、冷敷、温 水擦浴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体温, 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
冰毯的应用PPT课件
![冰毯的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c1a86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f.png)
冰毯的使用
医用冰毯全身降温仪 (简称冰毯机)降温法是 利用半导体制冷原理, 将水箱内蒸馏水冷却。 然后通过主机工作与 冰毯内的水进行循环 交换, 促使毯面接触 皮肤进行散热, 达到 降温目的。
•1
冰毯的操作流程
1接通电源:电源线接电源和机器
接通电源开关 2设定左侧启动温度 (同时按住“设定”+“左”参数通过
体温在28-35摄氏度为亚低温。 目标:体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降温开始时间越
早越好,至少持续12-24小时。 并发症:增加感染发病率、心血管功能不稳定、
凝血功能障碍、血糖升高、多尿及电解质紊乱 (低磷、低镁) 复温:每小时回升0.25-0.5摄氏度,防止出现高热。
•7
单纯降温法
脑卒中患者高热降温: 护理脑卒中并非某个单纯疾病的名称,按 WPO
7、清醒 患者足部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 促进散热,增加舒适感。
•16
冰毯仪使用注意事项
8、使用冰毯降温时 应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 血压变化。
9、定时翻身擦 背,以每小时翻身 1 次为宜,避免低温下 皮肤受压,血流循环速度减慢,局部循 环不良,产生压疮。
10、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生寒战、面色苍白和呼吸脉 搏血压变化时应立即停 止使用,如皮肤青紫等,表示静脉 血淤积,血运不良,应停止使用。病人出现寒 战时可加用 冬眠药物,防止肌肉收缩影响降温效果,清醒病人不宜将 温度调的过 低。
“上”“下”键进行,范围在 “26.00”至“43.00”) 3设定左侧停机温度 (同时按住“设定”+“左”参数通 过“上”“下”键进行,停机温度 与开机温度至少相差0.5) 4储存数据 5开左 (同时按住“开”+“左”数秒后 显示患者测量体温,一般达到实际 体温大约需五分钟) 6关机 停一侧只需同时按“关+左”, 如需全部关机清将电源按到断开位 置。 冰毯机可左右两侧同时工作,右侧 设定同左侧。
医用冰毯全身降温仪 (简称冰毯机)降温法是 利用半导体制冷原理, 将水箱内蒸馏水冷却。 然后通过主机工作与 冰毯内的水进行循环 交换, 促使毯面接触 皮肤进行散热, 达到 降温目的。
•1
冰毯的操作流程
1接通电源:电源线接电源和机器
接通电源开关 2设定左侧启动温度 (同时按住“设定”+“左”参数通过
体温在28-35摄氏度为亚低温。 目标:体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降温开始时间越
早越好,至少持续12-24小时。 并发症:增加感染发病率、心血管功能不稳定、
凝血功能障碍、血糖升高、多尿及电解质紊乱 (低磷、低镁) 复温:每小时回升0.25-0.5摄氏度,防止出现高热。
•7
单纯降温法
脑卒中患者高热降温: 护理脑卒中并非某个单纯疾病的名称,按 WPO
7、清醒 患者足部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 促进散热,增加舒适感。
•16
冰毯仪使用注意事项
8、使用冰毯降温时 应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 血压变化。
9、定时翻身擦 背,以每小时翻身 1 次为宜,避免低温下 皮肤受压,血流循环速度减慢,局部循 环不良,产生压疮。
10、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生寒战、面色苍白和呼吸脉 搏血压变化时应立即停 止使用,如皮肤青紫等,表示静脉 血淤积,血运不良,应停止使用。病人出现寒 战时可加用 冬眠药物,防止肌肉收缩影响降温效果,清醒病人不宜将 温度调的过 低。
“上”“下”键进行,范围在 “26.00”至“43.00”) 3设定左侧停机温度 (同时按住“设定”+“左”参数通 过“上”“下”键进行,停机温度 与开机温度至少相差0.5) 4储存数据 5开左 (同时按住“开”+“左”数秒后 显示患者测量体温,一般达到实际 体温大约需五分钟) 6关机 停一侧只需同时按“关+左”, 如需全部关机清将电源按到断开位 置。 冰毯机可左右两侧同时工作,右侧 设定同左侧。
冰毯的应用演示文稿
![冰毯的应用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45d2686e3186bceb19e8bbd5.png)
定义它是指“发展迅速具有血管源性脑功能局灶 性障碍,并持续时间超过 24 小时的临床症候群。” 临床广泛指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蛛网 膜下 腔出血等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 生存质量的疾病。高热是脑卒中常见 的并发症。 冰毯、冰帽降温治疗能显著减轻脑水肿,促进神 经功能恢复,有效控制颅内 压,促进脑损伤恢复。
冰毯的应用演示文稿
优选冰毯的应用
冰毯的使用
医用冰毯全身降温仪 (简称冰毯机)降温法是 利用半导体制冷原理, 将水箱内蒸馏水冷却。 然后通过主机工作与 冰毯内的水进行循环 交换, 促使毯面接触 皮肤进行散热, 达到 降温目的。
冰毯的操作流程
1接通电源:电源线接电源和机器
接通电源开关 2设定左侧启动温度 (同时按住“设定”+“左”参数通过
体温在28-35摄氏度为亚低温。 目标:体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降温开始时间越
早越好,至少持续12-24小时。 并发症:增加感染发病率、心血管功能不稳定、
凝血功能障碍、血糖升高、多尿及电解质紊乱 (低磷、低镁) 复温:每小时回升0.25-0.5摄氏度,防止出现高热。
单纯降温法
脑卒中患者高热降温: 护理脑卒中并非某个单纯疾病的名称,按 WPO
冰毯增加了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全身血管阻力指 数,导致皮肤血管收缩。这实际阻止了热量的散 发并使中心体温升高;寒颤及高代谢均增加机体 产热。结果将出现体温的增加而非降低。
使用冰毯的并发症
1、压疮 应用冰毯治疗时机体处于低代谢状态,低
温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极易 引起皮肤发生压疮、冻疮等并发症,尤其 是骶尾部、枕部、耳廓等部位。加强翻身, 翻身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注意皮肤有无 发红、发紫现象,有异常及时停机复温。 为保证患者体表与冰毯的接触时间,平卧 位的时间最好大于侧卧位的时间。
冰毯的应用演示文稿
优选冰毯的应用
冰毯的使用
医用冰毯全身降温仪 (简称冰毯机)降温法是 利用半导体制冷原理, 将水箱内蒸馏水冷却。 然后通过主机工作与 冰毯内的水进行循环 交换, 促使毯面接触 皮肤进行散热, 达到 降温目的。
冰毯的操作流程
1接通电源:电源线接电源和机器
接通电源开关 2设定左侧启动温度 (同时按住“设定”+“左”参数通过
体温在28-35摄氏度为亚低温。 目标:体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降温开始时间越
早越好,至少持续12-24小时。 并发症:增加感染发病率、心血管功能不稳定、
凝血功能障碍、血糖升高、多尿及电解质紊乱 (低磷、低镁) 复温:每小时回升0.25-0.5摄氏度,防止出现高热。
单纯降温法
脑卒中患者高热降温: 护理脑卒中并非某个单纯疾病的名称,按 WPO
冰毯增加了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全身血管阻力指 数,导致皮肤血管收缩。这实际阻止了热量的散 发并使中心体温升高;寒颤及高代谢均增加机体 产热。结果将出现体温的增加而非降低。
使用冰毯的并发症
1、压疮 应用冰毯治疗时机体处于低代谢状态,低
温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极易 引起皮肤发生压疮、冻疮等并发症,尤其 是骶尾部、枕部、耳廓等部位。加强翻身, 翻身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注意皮肤有无 发红、发紫现象,有异常及时停机复温。 为保证患者体表与冰毯的接触时间,平卧 位的时间最好大于侧卧位的时间。
冰毯的应用ppt课件
![冰毯的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678d19a0116c175e0e4854.png)
11、使用后要及时放出水箱内的水,以免形成水垢或变质, 影响机器性能。
12、机器的安放 将机器安放在床边或其他方便的地方,四 个侧面应与墙壁或其他物体至少保持10cm以上,保证通风 良好。
3
冰毯的各部位名称
4
冰毯的各按键的作用
5
冰毯的各按键的作用
6
冰毯适应症
冰毯机全身降温法分 单纯降温法及亚低温治疗法两种:
单纯降温法适用于 高热及其他降温效果不 佳的患者; 亚低温治疗适用于重型颅脑损伤。
7
低温疗法/亚低温疗法
适应症:院外室颤性停跳,恢复自主循环后仍无 意识的成人患者。院外非可电击性停跳(心室停 顿)复苏后仍昏迷的成人患者。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纯降温法
冰毯初始温度设置为36-37℃,然后根据体 温变化情况,每隔1h下调冰毯温度1℃,经 研究证明,毯温调控法为治疗中枢性高热 的优选方式。
10
常规降温不要用冰毯来降温
两个热室 中心室(包括头部和躯干):通过改善循环,血
管的收缩和扩张来减少或增加热量向外周的传递。 外周室(包括皮肤和四肢):通过血管舒张和收
缩改变皮肤的灌注/汗的功能 冰毯增加了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全身血管阻力指
数,导致皮肤血管收缩。这实际阻止了热量的散 发并使中心体温升高;寒颤及高代谢均增加机体 产热。结果将出现体温的增加而非降低。
11
使用冰毯的并发症
1、压疮 应用冰毯治疗时机体处于低代谢状态,低
温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极易 引起皮肤发生压疮、冻疮等并发症,尤其 是骶尾部、枕部、耳廓等部位。加强翻身, 翻身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注意皮肤有无 发红、发紫现象,有异常及时停机复温。 为保证患者体表与冰毯的接触时间,平卧 位的时间最好大于侧卧位的时间。
12、机器的安放 将机器安放在床边或其他方便的地方,四 个侧面应与墙壁或其他物体至少保持10cm以上,保证通风 良好。
3
冰毯的各部位名称
4
冰毯的各按键的作用
5
冰毯的各按键的作用
6
冰毯适应症
冰毯机全身降温法分 单纯降温法及亚低温治疗法两种:
单纯降温法适用于 高热及其他降温效果不 佳的患者; 亚低温治疗适用于重型颅脑损伤。
7
低温疗法/亚低温疗法
适应症:院外室颤性停跳,恢复自主循环后仍无 意识的成人患者。院外非可电击性停跳(心室停 顿)复苏后仍昏迷的成人患者。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纯降温法
冰毯初始温度设置为36-37℃,然后根据体 温变化情况,每隔1h下调冰毯温度1℃,经 研究证明,毯温调控法为治疗中枢性高热 的优选方式。
10
常规降温不要用冰毯来降温
两个热室 中心室(包括头部和躯干):通过改善循环,血
管的收缩和扩张来减少或增加热量向外周的传递。 外周室(包括皮肤和四肢):通过血管舒张和收
缩改变皮肤的灌注/汗的功能 冰毯增加了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全身血管阻力指
数,导致皮肤血管收缩。这实际阻止了热量的散 发并使中心体温升高;寒颤及高代谢均增加机体 产热。结果将出现体温的增加而非降低。
11
使用冰毯的并发症
1、压疮 应用冰毯治疗时机体处于低代谢状态,低
温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极易 引起皮肤发生压疮、冻疮等并发症,尤其 是骶尾部、枕部、耳廓等部位。加强翻身, 翻身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注意皮肤有无 发红、发紫现象,有异常及时停机复温。 为保证患者体表与冰毯的接触时间,平卧 位的时间最好大于侧卧位的时间。
冰毯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参考幻灯片
![冰毯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参考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3f7d6c4c5a8102d276a22f9f.png)
IntensivYoeurmcoemdpaicnyinselogan
• 4、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生寒战、面色 苍白和呼吸 脉搏血压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使 用,如皮肤青紫等,表示 静脉血淤积,血 运不良,应停止使用。病人出现寒战时 可 加用冬眠药物,防止肌肉收缩影响降温效 果,清醒病 人不宜将温度调的过低。使用 后要及时放出水箱内的水, 以免形成水垢 或变质,影响机器性能。
Your company slogan
6开左:(数秒后显示患者测量体温,一般达到实际体温 大约需五分钟) • 7关机 停一侧只需同时按“关+左”, 如需全部关机清将 电源按到断开位置。 • 冰毯机可左右两侧同时工作,右侧 设定同左侧。 • 8方法是:将患者身上过多衣物脱去,穿上单衣,并给 予皮肤清洁,然后将冰毯平铺于病人床上,上端齐肩,并 铺上床单。连接主机、冰毯、冰帽。连接管自然弯曲下 垂,防止扭曲,否则影响水在毯面与机器间的循环。向主 机加注蒸馏水至“满”, 再将体温探头薄膜套上润滑后插入 肛门4~ 6cm,打开开关,此时病人体温显示,开始设定 控温参数。
• 6.校对: 打开主机待循环稳定后,将体温计测得的体 温与传感器测得的体温通过体温微调按校对。
IntensivYoeurmcoemdpaicnyinselogan
(三)操作过程
• 1接通电源:电源线接电源和机器漏电保护器放在“合” 位置接通电源开关 •2设定左侧启动温度:设定左侧开机温度 (修改参数通 过“上”“下”键进行,范 围在“26.00”至“43.00”) • 3设定左侧停机温度 • (修改参数通过“上”“下”键进行, 停 机温度与开机温度至少相差0.5) • 4储存数据 • 5设定水温 • (1) (修改参数通过“上”“下”键进行,范 围在”4.0”至”10.00”间隔每档”2.0”)(2)储存数据
• 4、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生寒战、面色 苍白和呼吸 脉搏血压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使 用,如皮肤青紫等,表示 静脉血淤积,血 运不良,应停止使用。病人出现寒战时 可 加用冬眠药物,防止肌肉收缩影响降温效 果,清醒病 人不宜将温度调的过低。使用 后要及时放出水箱内的水, 以免形成水垢 或变质,影响机器性能。
Your company slogan
6开左:(数秒后显示患者测量体温,一般达到实际体温 大约需五分钟) • 7关机 停一侧只需同时按“关+左”, 如需全部关机清将 电源按到断开位置。 • 冰毯机可左右两侧同时工作,右侧 设定同左侧。 • 8方法是:将患者身上过多衣物脱去,穿上单衣,并给 予皮肤清洁,然后将冰毯平铺于病人床上,上端齐肩,并 铺上床单。连接主机、冰毯、冰帽。连接管自然弯曲下 垂,防止扭曲,否则影响水在毯面与机器间的循环。向主 机加注蒸馏水至“满”, 再将体温探头薄膜套上润滑后插入 肛门4~ 6cm,打开开关,此时病人体温显示,开始设定 控温参数。
• 6.校对: 打开主机待循环稳定后,将体温计测得的体 温与传感器测得的体温通过体温微调按校对。
IntensivYoeurmcoemdpaicnyinselogan
(三)操作过程
• 1接通电源:电源线接电源和机器漏电保护器放在“合” 位置接通电源开关 •2设定左侧启动温度:设定左侧开机温度 (修改参数通 过“上”“下”键进行,范 围在“26.00”至“43.00”) • 3设定左侧停机温度 • (修改参数通过“上”“下”键进行, 停 机温度与开机温度至少相差0.5) • 4储存数据 • 5设定水温 • (1) (修改参数通过“上”“下”键进行,范 围在”4.0”至”10.00”间隔每档”2.0”)(2)储存数据
浅谈降温毯的应用PPT演示课件
![浅谈降温毯的应用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feaa44a6c30c2258019e23.png)
无菌蒸馏水),检查水管和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 • 将冰毯机与冰毯、冰帽连接。
7
实施
1. 平铺冰毯于患者背下:下垫胶单—冰毯—中单,冰帽内 垫治疗巾或枕套,使冰毯、冰帽最大限度与患者背部、 头部接触。
2. 将温度传感器置于患者腋下或肛门内:放于腋下时要与 皮肤紧贴;置于肛门内时应在肛门内5~7cm。
5. 观察患者体温和调节水温
9
观察与记录
1. 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背部皮肤情况和对冰毯 冰 帽的反应。
2. 观察降温机使用情况。 3. 记录降温情况:降温机运转状况、开机和停机时间、水
温和设置患者预期体温; 4. 患者的实际体 温:每30~60min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实际体
温和水温一次,随时调节水温以保持实际体温在预期的 体温范围内。 5.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局部皮肤情况,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和效果:Q2h翻身一次,观察背部皮肤有无苍白和青紫等; 患者出现寒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 相应的处理,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3. 打开电源开关,查看降温机屏幕是否显示数据、图案。
8
实施
4. 设置水温和患者的预期温度预期体温:高热降温: 36~37℃,亚低温治疗:33~35℃;降温速度不宜太快, 宜1~2小时降1℃.水温调节:根据室温和患者的实际体温 随时调节,高热降温时,当患者体温达到36~37℃时,应 调高水温至20℃或停机;亚低温治疗时,当患者体温< 32℃适当调高水温3~5℃;冰毯机缺水时应先关掉电源, 注水致所需水位后,再次启动。
原理冰帽冰毯机常用于高热降温和亚低温治疗冰帽冰毯合用更能安全迅速有效地降低颅脑损伤高热病人的体温对脑保护和降低脑水肿有明显作用促进病人的康复
原理 目的 适应症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7
实施
1. 平铺冰毯于患者背下:下垫胶单—冰毯—中单,冰帽内 垫治疗巾或枕套,使冰毯、冰帽最大限度与患者背部、 头部接触。
2. 将温度传感器置于患者腋下或肛门内:放于腋下时要与 皮肤紧贴;置于肛门内时应在肛门内5~7cm。
5. 观察患者体温和调节水温
9
观察与记录
1. 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背部皮肤情况和对冰毯 冰 帽的反应。
2. 观察降温机使用情况。 3. 记录降温情况:降温机运转状况、开机和停机时间、水
温和设置患者预期体温; 4. 患者的实际体 温:每30~60min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实际体
温和水温一次,随时调节水温以保持实际体温在预期的 体温范围内。 5.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局部皮肤情况,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和效果:Q2h翻身一次,观察背部皮肤有无苍白和青紫等; 患者出现寒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 相应的处理,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3. 打开电源开关,查看降温机屏幕是否显示数据、图案。
8
实施
4. 设置水温和患者的预期温度预期体温:高热降温: 36~37℃,亚低温治疗:33~35℃;降温速度不宜太快, 宜1~2小时降1℃.水温调节:根据室温和患者的实际体温 随时调节,高热降温时,当患者体温达到36~37℃时,应 调高水温至20℃或停机;亚低温治疗时,当患者体温< 32℃适当调高水温3~5℃;冰毯机缺水时应先关掉电源, 注水致所需水位后,再次启动。
原理冰帽冰毯机常用于高热降温和亚低温治疗冰帽冰毯合用更能安全迅速有效地降低颅脑损伤高热病人的体温对脑保护和降低脑水肿有明显作用促进病人的康复
原理 目的 适应症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亚低温治疗(冰毯)新ppt课件
![亚低温治疗(冰毯)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785b0d4431b90d6c85c77a.png)
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适应证
(1) 重型(GCS 6~8分)和特重型颅脑损伤 (GCS 3~5分),广泛脑挫裂伤脑水肿导致 的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 (2) 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损伤 。 (3) 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常规无效 的中枢性高热。
具体而言包括:适用于脑挫伤而循环 功能代偿良好者,躁动不安、高热、丘脑 下部或脑干损伤者,以及有严重脑水肿导 致颅内压居高不降者;还可用于结核性脑 膜炎和重症化脓性脑炎高热、重度中暑和 重型脑出血及结合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7 基础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皮肤、泌尿道呼 吸道等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此类患者每 日口腔护理应3—4次,根据口腔PH值选用漱 口液,气管插管者每日更换牙垫1—2次。在 治疗过程中不能让病人坐起、激烈翻动或搬 动,以免出现循环不稳,体位性低血压。
8 循环系统的监测 9 患者体温<34℃时可引起反射性冠 状动脉收缩而导致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时 出现心律失常、房颤、室颤,影响重要脏 器血液供给,故亚低温期间严密观察心电 图、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变化。 使心率维持在60次∕分左右,舒张压维持在 50—60mmHg左右,平均动脉压维持在 80mmHg左右较安全,并保持患者肢端温 暖,面色红润,SPO2≥95%。血压偏低, 循环障碍,立即停用冬眠药物,并给予保 暖。
亚低温治疗(冰毯)新
问 题
1.亚低温治疗的定义? 2.亚低温治疗的并发症? 3.冰毯体温与水温的调节范围? 4.冰毯后箱内酒精与纯化水的比例?
目录
1 冰毯机简介 2 亚低温治疗 3 护理新进展
冰毯的使用
医用冰毯全身降温仪(简称冰毯机)降温法是利 用半导体制冷原理,将水箱内蒸馏水冷却。然后 通过主机工作与冰毯内的水进行循环交换,促使 毯面接触皮肤进行散热,达到降温目的。适应症: 主要用于全身降温,广泛应用于颅脑疾病术前、 术后的亚低温及各种类型的顽固性高热不退的病 人。冰毯机全身降温法分单纯降温法及亚低温治 疗法两种。单纯降温法适用于高热及其他降温效 果不佳的患者;亚低温治疗适用于重型颅脑损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