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与舆情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依法办事能力 • 科学预测能力 • 信息收集能力
• • • •
危机分析能力 系统决策能力 有效沟通能力 信用实现能力
1)依法办事能力
• 依照《宪法》法办事 的能力; • 依照《突发事件应对 法 》办事的能力。
2)科学预测能力
• 从发生学的角度说,群 体性事件是可以预测的。 • 1、开展社会调研,把握 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势。 • 2、制订预测计划,建 立 “安全阀”和“防火 墙 ”。 • 【案例】Leabharlann Baidu龙奇迹.ppt
• “风险社会”定义为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经济、政 治和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具有普遍的人为不确定性 的特征,它们承担着现存社会结构、体制和社会关 系向着更加复杂、更加偶然和更易分裂的社团组织 转型的重任 。
(二)基本原则 • 1、快速反应原则
• 2、依法处置原则 • 3、防止激化原则 • 4、统一领导原则 • 5、讲究策略原则 • 6、妥当善后原则
3)突发事件分析能力
• 原因分析能力:自然性与社 会性、内在与外在原因。 • 性质分析能力:事件复杂多 样,性质界定也不尽相同。 • 过程分析能力:生命周期, 潜伏、爆发、持续和终止期。 • 影响分析能力:算大帐,算 小帐;算实帐,算虚帐,为 决策恰当定位。
4)系统决策能力
• 危机决策属于非常规性的 风险决策,是由危机事件 的突然性和时效性决定的。 • 1、当机立断,控制事态。 • 2、注重实效,标本兼治。 • 3、打破常规,敢冒风险。 • 4、循序渐进,力求稳妥。 • 【案例】中美关系.ppt
• 案例:南京梧桐树.ppt
应对网络舆情的20字建议
• • • • • 高度重视 第一时间 尊重事实 科学应对 民生情怀
• • • •
群体性事件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极大考验; 我们要有效防范群体性事件和强化舆情调控; 我们是人民的政府! 我们是国家公务员!
• 关于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 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 战。 • 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 动员能力强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 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 增长, 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 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 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 现实突出问题。 •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 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及舆情控制
• 当前,由于气候变化、地壳运动、技术落后、环 境污染、贫富差距、网络影响、危机管理能力不 足、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我国已进入突发事件高危期,各种突发事件、 群体事件不仅种类多、频度高而且造成的损失大。
• 提高领导者处置群体性
突发事件能力,妥善有
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 网站新闻评论 • 论坛与社区BBS(电子布告栏系统) • 聚合新闻RSS(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 容的方式) • QQ • 微博MicroBlog • 微信 (后四项被认为是现在最重要的自媒体)
言论自由与政府干预
• 我国《宪法》:“中华人民国和国公民 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 威的自由。”从民主角度出发,言论自 由是民主的前提。 • 约翰•密尔顿在《论言论自由》中首先 提出言论自由主张,认为言论自由是 “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 • 按照《宪法》的规定,每一个公民都有 利用互联网的权利和自由,中国政府支 持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 但同时任何自由都并非没有边界,每一 个公民又要自觉地遵守法律和秩序,维 护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
要点:
• 概念特征 • 理论原则 • 防范处置 • 舆情控制
一、突发事件概念、特征、因素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概念
•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出乎人的 意料而突然发生的、影响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事件。 •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特点
• 突发性(问题长期难以解决;有策动、召集的组织者;受外界刺
三、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
总体思路——全过程管理
预防准备
事前
恢复 重建
事后 事中
事发
监测 预警
处置救援
(一)重在治本,建立防范机制
• 一是坚持社会公正原则 ,协调利益关系 • 营造每个社会成员、社 会细胞、社会单元“各 得其所”的公平环境。
• 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安全阀 系统 • (1)构建理性的社会沟通 系统。 • 包括:获取信息自由的制 度;人民个体或群体表达 意愿制度。 • (2)培育社会缓冲与消 融机制。 • 各种社会中间组织有安全 阀作用。 •
• 1.基础性因素——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 • 2.政治因素——部分干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 • 3.文化因素——群众政治参与能力较低,法制观 念淡薄; • 4.体制性因素——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社会 权威结构失衡; • 5.导火索——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
二、相关理论、指导原则
(一)相关理论
1.全球化理论 2.社会冲突理论 3.灾害成因理论
社会冲突的外在表现 人类对自然的作用: 全球化的两重性 社会冲突的形成:不平 改变物质和能量的转移; 竞争斗争的加剧 等社会系统、下层被剥 改变物质和能量的输出 挑战国家的主权 夺感、对群体或社会的 和输入; 主权的淡化、转移、 忠诚、权力分配不均、角 合成新的物质、释放新 弱化,人权高于主权 色的强制安排 的能量 .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 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 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 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 保障。 •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 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 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 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 结制度。
快速反应
“三敏感”
1.敏感时间
“四早”
1.早发现 2.早报告 3.早控制
2.敏感地点
3.敏感事件
4.早解决
统一指挥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抢 险 救 灾 组
群 众 生 活 组
地 震 监 测 组
卫 生 防 疫 组
宣 传 组
生 产 恢 复 组
基础 设施 保障 和灾 后重 建组
水 利 组
社 会 治 安 组
三是建立社会监控与预警机制
• 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 建立健全沟通机制 。 • 建立预警机制是社会稳定 和发展的指示器,是科学 决策的可靠手段。
• 9.11事件.ppt
(二)注重策略,果断处理
• 1.指挥机构,灵敏高效;
• 2.信息沟通,上级支持;
• 3.指挥靠前,严密组织;
• 4.审时度势,刚柔并济;
激。 启东事件
• 牵动性(一些群体误认为 “闹”的结果,纷纷效仿。 • 多样性(泛化到各个领域、层次,呈现出诱因多样性。 • 失控性(相互影响,引起共振,控制力下降;出现打、砸、抢违
法行为。
• 多元性(打着反腐败、维护权益旗号,煽动性较强,加大处置难
度。【案例】儿童医院案
(三)引发突发事件的主要因素
• 5.化解矛盾,铲除病根。
(三)改善形象,提高能力
• 改善政府形象 ,营造 和谐社会氛围。 • 树立民主、秩序、廉 洁、务实、高效政府 形象。 • 提高能力是解决群体 性事件的保障。
1、提高党委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
• 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强 化组织保证。
• 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
• 发挥共产党员先锋作用。
5)有效沟通能力
• 确保公众知情权。 • 1.对社会公众观念更新。 • 2.对新闻媒体观念更新。
四.网络舆情调控
一、舆情与网络舆情
•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期的一定社会 空间内,围绕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所表达的信 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 网络舆情(Internet Public Opinion,IPO)特别强调两 点: • 一是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要通过互联网首发 或传播; • 二是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公众主要是网民。 • 在我国,网络在民意表达和舆论形成方面真正开始发挥重 要作用,始于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案”、“宝马撞人案” 等一系列事件。 • !!网络社会政府管理6.ppt
网络舆情监管模式创新:管制到治理
• 西方国家的互联网管制 措施遵循三个原则: • 保护言论自由的原则; • 禁止不良信息传播原则; • 行业自律的原则。
网络舆情应对之策
• • • • • • 1、适当调整管理思路,从“维稳”到“促和” 2、完善网络治理的法律规制 3、加强行业自律 4、“问计于民”,积极采纳网民的意见和建议 5、重视网络监督,提高政府公信力 6、突发事件迅速反应,危机管理泰然自若,“尽 早讲、持续讲、准确讲、反复讲”
• 4、芬克(Fink)生命周期模型
• • • • 征兆期,有线索显示有潜在的危机可能发生; 发作期,具有伤害性的事件发生并引发危机; 延续期,影响持续,是努力清除危机的过程; 痊愈期,危机事件已经完全解决。
3. 信息报告
4、危机公关理论
• 危机公关是处理突发事件 的重要手段。
• • • • • • •
政府干预言论自由的目的
• 政府干预言论自由两个目的: • 一是为了保障言论自由这一公民基本权利的有效 实施; • 二是当言论自由的价值与宪法保障的其它价值发 生冲突时的一种取舍,如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或者 国家利益的 ,或者是为了保障第三人的正当权利。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调控
• 1、事前调控——对“公权”的监督; • 2、事中调控——对“真相”的监控; • 3、事后调控——对“舆论”的引导。
• 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高 于一切的位置,主动帮 助群众解决困难。
2、提高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能力
• 第一,统筹规划、建立共享 的突发事件数据系统。 • 第二,建立统一指挥、运转 高效应急机制。 •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时效性。 • 第四,具备高度的组织能力 和协调能力。
3、提高管理者处理群体性事件能力
“新意见阶层”关注的内容
• 定义: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民。 • 政府官员违法乱纪行为 ; • 涉及代表强制国家机器的政法系统、公检法、城管队伍、 拆迁办等; • 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部门、央企; • 衣食住行等全国性的民生问题; • 社会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 • 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 • 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 • 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的火爆事件。
效的处置好群体性突发
事件,是摆在各级领导
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八届四中全会图解1.pptx
危机公关5原则: 承担责任原则 真诚沟通原则 速度第一原则 系统运行原则 权威证实原则
5、风险社会理论
• 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在《风 险社会》首次提出。 • 风险社会是指在全球化发展背 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 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 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 ,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 存和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