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统编版(2019)政治必修4课件(共29张PPT)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7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7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7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
第三单元讲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其中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
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生活精彩纷呈。
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什么是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合理内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习和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弘扬**精神,增强文化X信,促进文化发展。
第六课分三框题,本框是第三框,主要讲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
通过教学,让学生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精神,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3.1 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框主要讲述了如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弘扬**精神。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如何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弘扬**精神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精神”两目内容。
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掌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明白要弘扬中华**精神。
(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相信学习本课关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精神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弘扬**精神,增强文化X信。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导学案
政治必修四学案19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1.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2.中华民族精神【自主预习】知识点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_______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_________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__________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_________相协调。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_______社会生活和________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_____、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________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知识点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表现:(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团结统一、__________、勤劳勇敢、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2)核心:________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________这个主题。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__________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__________。
(2)表现:伟大创造精神、伟大____________、伟大团结精神、伟大________。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_______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永远的__________。
3.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1)过程: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_____,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_________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2、探究设置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时政,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学有所思。
3、重点难点处理得当,通过师生合作答疑解惑,深化理解,提高了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4、注重情感价值观渗透并升华。
通过多种形式,让政治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作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5、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高,参与性强,班级、小组合作精神得以很好的体现。
(二)不足
1.呈现方式上:本框题的呈现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知识点的罗列和探究问题的配套,有利有弊吧!如果使用多种呈现方式,比如辩论、角色扮演等充分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运用,可能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会更强,课堂效果会更好。
2、时间分配上:前松后紧,巩固练习的时间不多,处理习题过于仓促。
3、老师的点拨方面,也有一些不足。
第一,讲得太多,可以更加简洁到位;第二,探究环节应该更加灵活、更加走进学生内心,点拨可以更加到位。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不断探求其中“乐趣”的同时,我也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丰富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第七课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统编版政治必修4课件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 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 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1.【判一判】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物质力量。 提示:错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 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判一判】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永恒不变。 提示: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但具体内容会随着时代变 化而不断丰富。
核心要点提炼
1.一个核心:爱国主义。 2.两个要求:创造性转化与创新 性发展的要求。 3.四个内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 容。 4.四个精神:中国人民具有的四 个伟大精神。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 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 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 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 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 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力和号召力。概而言之,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
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1(2018·全国Ⅰ)近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3课时 教学设计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七课的第三课时,是第七课的落足点,为后续文化部分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课文包括两目,第一目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包括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内涵;第二目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核心、作用、发展、弘扬与培养。
本章节内容虽多但较为简单,教学过程中选取典型并贴近生活实际的时政素材,引导学生发现文化元素,探寻文化实质,感受文化影响,坚定文化自信。
《哲学与文化》不能将哲学教学与文化熏陶分割开来。
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兼顾家国情怀与理论学习,将哲学与文化相结合,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学情分析:1、文化理论部分难度较哲学部分低,议学材料也十分丰富。
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选择新鲜有力度的时政素材,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更好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优越性。
2、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了解较多,且十分感兴趣,这为理论联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分析文化现象中的基础上,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实质,以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的根本目标。
三、学科素养【政治认同】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公共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如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作用、特点、弘扬和发展。
教学难点: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作用。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五、教学方法情境探究、合作探究、讲授式教学法六、教学过程情境1:《典籍里的中国》以创新的手法,将传统经典搬上了荧屏,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面的中国人看到了我们辉煌的过往,并且深深被吸引。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共26张ppt)
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核心:改革创新
关系:(1)两者相辅相承,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3)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知识拓展
1、不能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等同于其全部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除了这五个基本内涵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合作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2、有人认为爱国就是要为祖国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你是如何看待此观点的?新时代,爱国主义体现为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无论是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还是尽己所能,干好平凡的工作都是爱国的表现。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区别
着重点
在于改造和转化
在于创新和发展
对象上
是“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这其中既包括内涵也包括形式,内涵是要有当代借鉴价值的,形式是陈旧落后的,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里只是指内涵而不包括形式,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内涵;
途径上
侧重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根据视频内容,总结概括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核心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核心、时代特征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ppt课件部编版必修4
(2)表现: ①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 建党 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 一系列伟大成就,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 挠,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铸就了井冈山精神、 长征 精神、遵义会议精神、 延安 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铸就了 坑美援朝精神、 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 弹一星”精神等。
任务二:明确民族精神的内涵 材料二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委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 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 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伟大 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 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一成不变的吗?请 说明理由。
答案:不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4)结合材料,联系教材,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 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铸就了井冈山精 神、长征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 生、发愤图强,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铸就了抗 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铸就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 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铸就了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 等。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3.将甲骨文做成可爱的“表情包”。
创造性转化
4.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孝”更多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
者的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又突出亲子双方平等、互相尊 创新性发展
重的内涵。
5.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的文物做成年轻人喜欢的畅销款盲盒。 创造性转化
总结: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1)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 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P97) (2)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 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 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p99) (3)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 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p99) (4)大众化传播: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之后使之
①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 ②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 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 ③ 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源泉角度 自身角度 主体角度
思想”,是对“
。
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是对传统文化中 的“天人合一“
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人民之上 论,坚持人民幸福论等,是对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试谈新课标下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议题设置原则
困题新解227试谈新课标下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议题设置原则★王云飞本文将简要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浅谈在新课标要求下,为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议题在选择和设置时应坚持的四原则,即生活性原则、时政性原则、正面与反面教育相结合原则、思辨性原则。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多元文化思想相互碰撞,处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高中生,更易受环境影响。
因此,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至关重要。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阐述学科核心素养时,将“政治认同”放在首位,并阐明高中思想政治课是活动型课堂,建议通过议题设置,让学生在观察、辨析、反思中内化学科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因此,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就新课标下如何选择和设置利于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提高的议题,提出笔者的意见,以供广大教师借鉴和参考。
一、议题情境选择的生活性、时政性原则为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没有脱离自身生活,同时满足学生对时事政治关注的愿望,议题情境的选择应注意生活化、时政性。
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课第一框《政府:国家行政机关》为例,笔者观摩了辽宁省抚顺市四方高级中学教师的一堂课,该教师收集学生平时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冰雪旅游、花灯、年会、参与“魅力中国城”的评比等案例,搭配生动的图片,主题突出,事例生动,让学生从对政府的无感、不知,变成感受到原来自己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抚顺市政府的服务和管理,在了解抚顺市政府的基础上,理解政府的工作,进而在情感上相信政府,在行动上支持政府。
让学生树立起对我国国家机关的信任,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认同感。
再以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五课第一框《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为例。
整堂课将 “一带一路”建设的时政新闻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了解时政新闻的基础上,认知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从时政新闻中,看到我国为世界和平和发展所做的贡献,感悟我国在世界舞台中地位的提高,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利于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提高。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点总结素材-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一中学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四
第七课知识点总结1.文化含义:广义: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使文化发展的基础,但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4.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区别: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
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
(2)联系: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的主体都是人。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5.文化载体含义: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器物、行为、制度等文化载体不是文化本身。
6.文化的功能: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1)文化引导人民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2)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4)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7.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1)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2)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3)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第七课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统编版政治必修4课件(共29张PPT)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3.厘清几点认知 (1)弘扬民族精神,并不能直接推动现代化建设。 (2)弘扬民族精神,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经济实力和科 技实力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3)弘扬民族精神,并不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4)弘扬民族精神,并不会削弱而是会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弘扬民族精神,并不是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思想文化,而是既要 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 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1)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 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 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 神的人民。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 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4.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 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 程。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 求,丰富着民族精神。
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解析:材料突出了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对 中华儿女战胜艰难险阻的作用,故③④正确;材料不是强调不同时 期民族精神内容的不同,而是强调民族精神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 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的特质,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 质,②错误。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恩华》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学习本框内容,学生要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理清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明确爱国主义的核心地位、作用及新时期的主题。
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从全书的构成系统来说,第三单元是对前面两个单元内容的拓展,是全书的内核所在,;从本课的内涵系统来说,该课是对中小学生全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全书的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培养学生对世界先进的政治文明、中国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保持民族团结、社会安定、顾全大局的热情,坚持实现中华民族全面统一的信心,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科学精神: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新时代爱国的基本理念,中华民族精神的产生与发展,我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通过项目化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科学研究意识,从而形成相应的知识架构。
3.公共参与:通过中国载人航天精神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精神项目的开展,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学情分析1、学生经过前面两框题的学习,深刻感受了先进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深远影响,并进一步认识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理论基础。
2、高二学生已经开始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并且自我意识与思辨意识也逐步提高,正是思想、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养成的时期。
因此采用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在项目进行和落实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以爱国为内核的中华民族精神,提炼和升华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热忱。
3、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兴趣特长不同,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在资料搜集、电脑使用、绘画手工、演讲口才等方面的特长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合理划分,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完成。
四、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的特点及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五、教学难点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2022-2023统编版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州亚运”背后的民族精 对民族精神内 学 习 这 部
神。
涵 的 自 主 学 分的内容,
播放杭州亚运会 习,以小组为 培 养 学 生
超然视频,激发学生共 单位分析三则 自 主 学 习
鸣,感受体育精神的震 材料体现的民 的习惯,提
撼力量。通过三则材料 族精神,加深 高 学 生 自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 对民族精神内 助 教 育 的
精神的讲解引导学生 实际在理解伟 神 与 中 华
把伟大抗疫精神与其 大抗疫精神同 民 族 精 神
他精神结合起来思考, 时,分析其与 关 系 的 探
分析各个时期民族精 中华民族精神 究 使 学 生
神与中华民族之间的 之间的关系, 明 确 各 个
关系。进而分析总结出 进一步思考各 时 期 的 民
民族精神的“不变” 个时期民族精 族 精 神 是
式引入新课。
备。
进入本节
课学习。
新课
【启发】
【互动】学生 学 生 通 过
环节一:感受杭州 通过课前搜集 自 己 的 查
亚运会传统与现代碰 的杭州亚运会 找 资 料 感
撞的中国式浪漫。 文化元素,结 受 杭 州 亚
请学生上台介绍 合课前对“两 运 会 对 优
搜集的杭州亚运会文 创”知识的自 秀 传 统 文
教 学 目
关键 能力
的关系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体会民族精神的内 涵及表现,阐述党领导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
标
民族精神。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应用能力: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
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认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
代,认同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
政治必修四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原创优质精讲课件(统编版)
考情预测
(1)从命题内容上看,左 侧标★是考查的重点,其中, ★★★是高频考点,需要深 度理解并并能够熟练运用。 (2)从考查形式上看,选 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出现, 试题的综合性较强,常与第 八、九课知识结合联合考查。 (3)在复习备考中,应重 点关注文化遗产、国粹、国 潮、丝路文化、建党精神和 精神谱系等方面的热点话题。
的因素之一,但并不
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
是唯一更不是根本因 素或决定因素,所以 并不是越古老的文化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越有价值,错误
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
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 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
三、★★怎么办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侧重文化继承)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侧重文化发展)
③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用中华 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侧重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议题:省运会,成就梦想
议学情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运动不仅是体能的运动,更是 一种精神体现,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展示。”体育盛会的举 办,起到了精神提升和凝聚的作用。
2023年8月18—28日,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第八 届残疾人运动会在河南省洛阳市举办, 我市通过“文化搭 台,体育唱戏”,充分挖掘河洛文化中的体育文化。开幕式 通过河洛文化的年轻化表达,既在现场营造逼真震撼的视 觉体验,为遗址留下一场极具吸引力的光影秀,又点燃运 动健儿的活力激情,展示青春活力的城市形象、拼搏进取 的体育精神。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19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
传统文化,领 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传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的主要
会对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及特点;
传统文化进行 科学精神: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 2.正确认识中华
创造性转化、 化,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认识,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新性发展的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二十四孝图《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隆虑人,对母极孝。原本家道殷实,后家境 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 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 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 “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 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7.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①历史悠久,意蕴深远 ②崇尚宗教,经世济民 ③陶冶情操,价值丰富 ④嘉惠世界,一脉相传
B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除了皮影戏以外,你还了解哪些传统文化?
中医药典籍《本草纲目》
专口你治,还狐勿能臭回列:顾“举。腋出如下在此胡三中臭次。华效鸡传。子统“两文两枚化个,鸡中煮蛋熟还煮去有熟壳哪去热些壳夹糟,,夹粕待在冷文胳,化肢弃?窝之,三跑叉至路一 三为岔什路么口这,些扔糟掉粕,然文后化往仍回延跑续,至记住今,? 干万不可回头,如此三次,即可 治我愈们狐应臭该! 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可见( )
①岳麓书院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岳麓书院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A
③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要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应如何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应用。 提示:(1)立足于社会实践,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掘文化遗 产的设计元素,加大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力度,在继承优秀传统文 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2)在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应用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文创产品内涵, 又要强调形式的创新,用现代的设计和互联网的销售打动消费者, 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3)大力发 展教育,培养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专业性人才,发挥教育在选择、传 递、创造文化方面的特定功能。
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2)联系:两者是密切相关、前后相继的关系。只有通过改造和转
化,才能实现创新和发展;只有把传统文化中对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进行改造和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
现代表达形式,才能推动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创新和发展;
只有首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其影响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 民族精神
学业质量要求
1.理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造性转化。 2.理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新性发展。 3.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核心要点提炼
1.一个核心:爱国主义。 2.两个要求:创造性转化与创新 性发展的要求。 3.四个内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 容。 4.四个精神:中国人民具有的四 个伟大精神。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3)激励作用:精神动力。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民族 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 作用。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推 动着伟大的事业的发展。具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 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解惑提高
正确理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区别: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
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
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
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互动探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 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 业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文化产业既 在讲述“中国故事”,同时也成为“中国故事”的组成部分。 文化创意产品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碰撞出的火花,是一段段尘 封的“中国故事”,更凝结着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设计能力。通过系 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正本清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 取“养分”,从历史中获得灵感,再融入现代的设计和互联网的销售, 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把那些有形有神、内外兼修的文创产品带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 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 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 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 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 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
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
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文化创新。坚持“以药立市”,体现了 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③观点正确;坚持“以药立市”,大力发 展中医药产业,能够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④观点正确; 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没有变化,①观点错误;②中观点夸大 了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排除。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 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 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 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 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 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答案:D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民 族精神是( ) A.创造精神 B.奋斗精神 C.团结精神 D.梦想精神 答案:D 解析: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一个人处境越是艰难,就越是坚忍不拔,不 丢失高远的志向,反映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梦想精神,故选D项。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2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
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
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
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
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解惑提高
1.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内容 关键词
具体表现
伟大创 辛勤劳作、发明 思想巨匠、科技成果、文艺作品、史诗、
造精神 创造
工程等
伟大奋 斗精神
开发和建设了祖国大好河山,开拓了辽
革故鼎新、自强 阔海疆,开垦了广袤粮田,治理了大江大
不息
河,战胜了自然灾害,建设了城镇乡村,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3.某校高二(2)班学生就树立爱国主义进行了一次班级讨论。同学 甲认为:“拥护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是真正的爱国,其 他一切行为都是一种虚假的爱国表现。”此观点( ) ①立足时代要求,把握了爱国主义的主题 ②没有看到爱国主义在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达 ③把握了各个时代爱国主义的共同主 题 ④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该同学看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前爱国主义的主题, ①正确;该同学没有认识到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它在不同时代有着 不同的要求,②正确;该同学只把握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③错 误;此观点没有涉及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4)指引作用: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 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 永远的精神火炬。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3.厘清几点认知 (1)弘扬民族精神,并不能直接推动现代化建设。 (2)弘扬民族精神,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经济实力和科 技实力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3)弘扬民族精神,并不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4)弘扬民族精神,并不会削弱而是会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弘扬民族精神,并不是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思想文化,而是既要 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 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力和号召力。概而言之,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
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1(2018·全国Ⅰ)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
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
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提示:(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 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 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2)民族精神也要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 丰富。雷锋精神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民族精神增添的新的 时代内容。(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是统一的,不应该把二 者对立起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应该立足于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包括雷锋精 神在内的民族精神。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下列能够体现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是( ) A.秦朝时,蜀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 B.我国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升空 C.土尔扈特族万里回归祖国 D.全国各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答案:C 解析:A、B两项体现的是伟大创造精神,D项体现的是伟大梦想精 神,均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反映了全国各民族团结一心的伟大团 结精神。
答案:D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互动探究 2019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6周年,也是全国 第二十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人公而 忘私、满腔热忱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雷锋的榜样力量感染了 一个个时代,雷锋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有人认为,21世纪的今天,中国早已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雷锋 精神已经过时。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