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
医院用药差错分析及防范要点
医院用药差错分析及防范要点引言在医院日常工作中,用药是常见而重要的环节。
但是,由于人为因素、设备问题、药品来源等多方面原因,用药差错的情况时有发生。
医院用药差错不仅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医院的声誉和医生的职业生涯造成影响。
因此,进行用药差错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医院管理和医生实践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目录1.医院用药差错的原因分析2.医院用药差错的类型3.医院用药差错的具体案例分析4.医院用药差错的防范措施医院用药差错的原因分析1.人为因素:如医生和护士的知识和技能不足,工作疏忽、疲劳等。
2.设备问题:如注射器、输液器、电子药柜等设备出现故障。
3.药品来源问题:如医院采购到具有质量问题、过期药品或者不合格药品。
4.医生与药师之间的误解: 医生的医嘱未能与药师的理解保持一致所致。
医院用药差错的类型1.剂量错误:如注射量或口服用药量错误。
2.时机错误:如医生开具了并未合适的药物,如放错了药品档口,导致患者在错误的时间使用药品。
3.药品错误:如开错了药(如氯化钾和氯化钠混淆等)、统计量计算错误等。
4.输液错误:如输液速率过缓或过快,输液液体种类混淆等。
医院用药差错具体案例分析案例1:剂量误差某医生在给一名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时,由于注射器数字盘有两种刻度单位,医生在计算剂量时出错,将一剂量的钠低分子肝素10mg注射给该患者,破坏了该患者的血液系统。
通过调查,发现是因为医生没有熟悉注射器。
案例2:药品错误一名医生将口服药物“阿司匹林”开成了“小儿退热药”写在了患者的医嘱单上,药师没有发现这一错误,发药员也没有审核。
通过调查,发现是药师疏忽引起的。
医院用药差错的防范措施1.药品使用应规范:按临床应用程度分派质量档次,从而保障药品质量。
2.医生和药师需加强沟通与理解:提升药师对医嘱的辨识能力,促进医生领域和药师领域的合作性。
3.设备维护和更新:设备可以提前换代更新,严防设备原因引发的用药差错。
4.检查发药员、药师及医生:提高发药员等相关人员审核程度,防止因个人操作失误导致患者损害。
某院病区药房片剂口服药摆药差错分析和对策
某院病区药房片剂口服药摆药差错分析和对策某院病区药房是医院内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负责为病区患者提供有效的药品服务。
在病区药房中,片剂口服药是常见的一种药品类别,而片剂口服药的摆药差错可能会对患者的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病区药房片剂口服药的摆药差错,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摆药差错的原因分析1. 人为因素:药品摆放不规范、工作时间过长、疲劳度过高等人为因素,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在摆药过程中出现失误。
2. 缺乏专业知识:药品的分类、存储、摆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可能导致工作人员无法正确进行药品摆放。
3. 病房环境因素:病房环境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噪音、干扰、紧急情况等,会导致工作人员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摆药。
4. 缺乏标准操作流程:没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使得工作人员进行摆药的时候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二、摆药差错的具体表现1. 相似药品摆放混淆:不同药品的包装、形状、颜色等相似,在摆放时可能导致混淆,错误取用。
2. 药品数量摆放错误:由于操作不当或者计算失误,导致药品数量摆放错误,患者使用时无法准确按照医嘱用药。
3. 药品过期或者变质:由于没有及时检查药品有效期或者存储条件,导致药品过期或者变质,给患者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4. 药品误配:由于患者的病情、用药过敏史、其他用药情况等因素没有得到准确了解,导致错误的药品摆放和分配。
三、对策措施1. 强化规范管理:建立明确的药品分类、摆放标准,以及操作流程和流程监督制度,确保工作人员都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3. 强化药品核对:在摆药过程中,需进行多次核对,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并建立相关纠错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差错。
4. 规范用药流程:加强与病区医生、护士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等因素,保障患者用药的准确性。
5. 加强药品检查和清理: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和清理,及时清除过期或者变质的药品,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对于某院病区药房片剂口服药摆药差错,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分析及整改措施5篇
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分析及整改措施5篇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分析及整改措施篇1原因分析: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2、护理人员缺乏用药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的培训不到位。
3、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严谨.4、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繁忙。
5、医、护、患三者沟通不到位,月患者的沟通不到位,没有取得病人的配合同意。
6、护士执行医嘱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核心制度,特别是医嘱执行制度。
没有严格按医嘱时间执行。
7、发现医嘱执行过程中有难度时没有及时报告处理。
8、护士长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在督查过程中有督查死角。
改进措施:1、加强培训,除了做好护理相关制度、规定、操作流程的培训外,还应加强用药相关知识的培训。
2、加强与病人、医生的沟通。
3、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护理相关规定、制度、流程进行工作、操作。
4、护士长加强管理,细化每日督查的内容、项目。
在管理上不能留死角。
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分析及整改措施篇2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是医院药剂科的主要职责,药剂科经过多年的运行和改进,可以说制度完善,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人员配备基本充足,然而,发错药这样的事故还是发生了,作为药剂科的负责人我倍感惭愧,深入思考,从各方面的因素抓起,起草以下方案,希望能够有效地杜绝类似事件发生:一、提高科室人员的思想认识,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增进责任心,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从处方源头抓起,提高处方质量,保证处方的清晰度。
三、从优化布局,科学合理摆放药品入手。
四、狠抓“双人核对制”的落实,细化管理每一个环节。
五、“注意提示患者核对药品”,调动患者的主观意识,为患者的用药安全加上一道防线。
六、加强日常监管、考核。
做到有制定,有监督,有考核,有惩罚七、关心每位员工的生活,帮助梳理好她们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
具体措施如下:1、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安全法规和医德医风的教育,增强科室人员的职业责任感,提高工作的标准程度和认真程度。
药品调剂差错整改报告
药品调剂差错整改报告一、前言药品调剂是医院药房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药品调剂差错难以完全避免。
为了提高药品调剂工作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本报告对药品调剂差错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二、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1. 人为因素:包括药师对药品知识掌握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药师在调剂过程中出现差错。
2. 制度因素:包括药房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流程不规范、培训制度不完善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药师在调剂过程中出现差错。
3. 环境因素:包括药房环境嘈杂、药品摆放混乱、计算机系统故障等。
这些因素可能干扰药师的工作,导致差错发生。
4. 沟通因素:包括药师与医生、护士之间的沟通不畅。
这可能导致药师对处方内容理解不准确,从而出现差错。
三、药品调剂差错案例分析案例一:2019年4月,某医院药房在调剂过程中将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发成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
由于护士长在核对时发现并及时告知药房,未给患者造成伤害。
经调查,原因是药师在调剂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四查十对”制度进行核对。
案例二:2020年6月,某医院药房在调剂过程中将阿莫西林胶囊发成阿莫西林片。
患者在使用后出现过敏反应。
经调查,原因是药师在调剂过程中对药品外观、规格等信息未进行仔细核对。
四、整改措施1. 加强药师培训:提高药师的专业素质,加强药品知识培训,确保药师熟练掌握各类药品的性质、用途、剂量等信息。
2. 完善制度建设:健全药房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制定严格的调剂操作规程,确保药师在调剂过程中有章可循。
3. 优化工作环境:改善药房环境,合理布局药品摆放,确保药师在安静、整洁的环境中工作。
定期检查计算机系统,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 加强沟通与协作:提高药师与医生、护士之间的沟通能力,确保处方信息的准确传递。
开展跨部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药品知识水平。
5. 落实核对制度:在调剂过程中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确保药师在发药前对处方、药品、患者等信息进行仔细核对。
第四节用药错误
电子记录
强制报告
除了自愿报告系统的优势,强 工作人员实施 仅能检测到很小比例 制报告可在主治医查房和护士 访谈 的事件 交班时实施
二、用药错误的防范
(二)预防用药错误的策略(了解)
1.倡导和建立正确的用药安全文化
2.环境与流程的优化与持续改进 3.管理规范到位 4.人员培训
(二)预防用药错误的策略(了解)
说明药方和任何需预防和观测的情况,包括过敏症状、高敏反应等。
2.药品调配环节
(1)保持清新、整齐、干净和安静的环境
①合理设计调配区域——要有充足的光线、适宜的室温、适当的距离, 减少疲劳感;
②减少打扰——设置电话、来访和咨询接待岗位,保证药品调配人员 不做与调配药品无关的事; ③药品摆放——整齐有序,对于形似或声似的药品要加用醒目的标识; ④设置存放专柜——高危药品、外用药品和新药等,培训调配人调配 这些药品时须加强核对。
为是误服格列齐特缓释片所致低血糖反应。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康复。 分析:该例患者 ①差错确实发生(≥B) ; ②差错累及患者(≥D) ; ③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F) ; ④造成暂时性伤害(=E) 。 结论:该例用药错误应定义为F级。
一、用药错误的基本知识
(三)用药错误的类型(了解)
1.处方错误
【例二】
患者,男,11岁。因皮疹、鼻炎到医院就诊,医师处方氯苯那敏片(扑尔敏)等药,但收费处计价员在 向电脑传送处方时,将氯苯那敏片(扑尔敏)误输入为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药房药师也发成达 美康。患者服用达美康第2天胃口大增,饭量猛增3倍,第3天早上突然出现嗜睡、口吐白沫,呼之不应,
出汗、四肢发冷等情况,父母立刻将其送往被告医院急诊。经检査,患者血糖大大低于正常值,医师认
给药错误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五篇
给药错误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五篇【篇一】给药错误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1.相关概念现状用药错误在不同的研究中定义各不相同,如在给药过程中,用药错误即指药物,剂量,时间,途径或患者错误。
目前在我国对用药错误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英国一项为期六年的研究表明,给药错误在所有用药错误的环节中,其发生率(50%)最高,其次是医嘱错误(18%)。
国内有研究[1]结果显示,用药流程中给药环节所占比例最高,为69.6%,其次为转录,占16.4%,药物配置占8.5%,医嘱开立占5.5%。
2.用药错误后果:2.1对患者的伤害:用药错误可能会给病人带来不良或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香港医管局制定的不良事件分级标准为: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I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并未造成伤害;ll级:轻微伤害,但并未造成生命体征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lll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观察及简单处理;lV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V级:永久性功能丧失;VI级:死亡[2]。
2.2对医务工作者的伤害:用药错误发生后,给患者带来伤害的同时,医疗工作者在自身情绪,社会,文化,精神和生理方面也会产生二次受害现象。
发生不良事件后,长时间经历情感伤害,并怀疑自己的能力,自责,失去方向[3]。
3.给药错误存在的原因:3.1无效沟通:无效沟通包括护患沟通,同事间沟通,医护间的沟通,钟竹青等[4]发现,部分给药错误的发生是因为医护,护患之间沟通不良所导致的。
3.2人员缺乏:人力不足导致的工作繁忙及护士的疲劳上班,也给工作中出现失误增加了发生几率。
房宏捷等[5]指出,出现人手不足时,护士在疲劳状态下工作,更容易发生给药错误。
3.3给药不连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也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就蒋银芬等[6]指出,在国内,干扰因素大部分来源于同事,患者及家属和呼叫铃。
3.4药品因素:临床上很多药物颜色相近,包装相同,名称相近,如果不仔细核对,就有可能会拿错,从而导致给药错误。
药品调配中常见差错与防范措施
药品调配中常见差错与防范措施
药品调配是医院、药店等医疗机构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
它是根据医生的处方,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将药品配制成合适的剂量和剂型,以供病人使用。
然而,由于人为因素或系统错误等原因,药品调配常常出现差错。
这些差错可能会给病人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加强药品调配中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以下是药品调配中常见的差错和防范措施:
1. 剂量错误:调配时未按照医生处方中的剂量正确操作,造成用药过量或不足。
防范措施是在调配前,严格核对处方的剂量,避免误操作。
2. 药品混淆:将药品混淆,调配出错误的药物。
防范措施是在调配前,将所有的药品按照处方一一核对,避免混淆。
3. 配制错误:将药品配制错误,造成药效降低或失去药效。
防范措施是在调配前,严格按照配方操作,避免配制错误。
4. 污染:药品在调配过程中受到污染,导致其质量下降。
防范措施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调配,保证操作环境清洁卫生。
5. 标签错误:将药品标签贴错,给病人用药带来困扰。
防范措施是在调配后,再次核对药品标签是否正确。
总的来说,药品调配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药品调配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药剂师和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操作,提高工作精细
度,避免常见的差错。
用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
用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在医院或药房,用药差错是一种常见的医疗错误。
尽管系统和流程的改进已减少了这些错误的数量,但许多避免差错的实践都没有被广泛运用。
了解和预防用药差错的原因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原因1. 人员错误人员错误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用药差错原因。
研究表明,药剂师、护士和医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问题,如口语沟通和书面指示不足,都可能导致用药差错。
除此之外,疲劳、压力和过度缺乏人员也是导致用药差错的原因。
2. 系统错误除了人为错误,系统也可能导致用药差错。
如系统软件、设备或确认机制的失败,都可能导致错误。
这些错误不容易被医务人员预防,因此需要广泛的系统改进以防止出现。
3. 患者自身的问题患者自身的情况也可以导致用药差错。
患者对药物的了解不足、患者区分能力差和患者无意中遗漏用药等均有可能导致用药差错。
防范1. 增加标准化的流程规范化的流程可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同时减少医疗错误。
例如,采用安全扫描器、条形码技术和药物菜单强制使用等方式,可规范化流程,减少患者用药差错。
2. 保证清晰的沟通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是防止用药差错发生的关键。
通过使用标准化术语和书面指示,医护人员可以减少交流时产生的误解。
此外,开会时进行讨论,也有助于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并规范化每个人的职责。
3. 增强患者知识患者也扮演着防止用药差错的重要角色。
患者可以通过了解药物名称、用途和剂量等信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向患者提供可视化的描绘及详细的理解,增强患者的知识和信心,帮助患者识别和避免用药差错。
用药差错不仅会影响患者和家庭的质量生活,还会增加医疗机构的成本,并对医疗保健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医务人员应采取措施预防用药差错,在工作中更加细致、仔细和谨慎,以便为每位患者提供最安全的治疗。
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5篇
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5篇第一篇: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在执行给药时,必须按照书面医嘱执行(除抢救病人外),有疑问的医嘱,须向有关医生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加强医护之间沟通。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质量、用药剂量、浓度准确无误。
4、做过敏试验或注射过敏药物前必须询问过敏史,备肾上腺素一支,注射器一付。
5、对病人提出的疑问,应及时查清,确认无误后向病人解释方可执行,必要时与医生联系。
6、保证药物的正确使用①选择正确的用药途径。
②输注速度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及药物性质调节。
对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全等病人应控制滴速,重点关注高危药品的输入速度。
③正确的用药时间及顺序:一般情况下,依据病人病情的缓急或病情变化、药物的药理性质、药物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安排输液顺序,在规定时间给药。
7、主要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病情变化,注重病人主述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特别是对转院、转科、手术回室的病人所带来的药物一定要认真交接,以防用药遗漏、用药重复等现象发生。
9、重点人群的管理实习生、新护士工作经验少、情绪不稳定、责任心不强,要特别关注,排班时要注意人员的搭配。
实习护士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操作。
10、一旦出现用药错误,启用《用药失误应急预案》。
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用药,静脉用药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轻由于给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配合医生抢救。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口服者清除胃内容物。
4、作好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用错药物的名称、剂量、用药途径、反应时间、不良反应的症状、体征及处理经过。
5、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护士在处理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恐惧、不安情绪,已取得患者的合作。
6、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护理部。
24-48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发药差错分析制度和改进措施范文(三篇)
发药差错分析制度和改进措施范文原因分析1、交叉过敏反应致用药差错因交叉过敏导致的差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预防措施:①将临床上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专门列表,确保字迹清楚易于辨认查看;②对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可在其床头挂一药物过敏标志的套环或套牌,以提醒注意;③用药过程中执行二人查对制度;④治疗室及治疗车上贴有明显标志,以提醒护士注意查对病人是否有药物过敏史;⑤制订与之相关的制度,并告知所有的工作人员。
2、一药多名、药名近似、异药同名等因素致临床用药差错①近年来药品行业规范正日趋与国际惯例接轨,药名的命名也正纳入正轨,即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inn命名原则》及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命名原则去执行。
②同药异名现象源于商品名的使用,一种药品的商品名因国家及厂商的不同,可有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
一药多名是药物易混淆造成用药差错原因之一。
③不同用途药物的异药同名主要源于外文缩写。
如吡哌酸和苯丙醇胺的外文缩写均为ppa。
④药名形音相似用途不同,如阿拉明与可拉明等。
⑤药品知识缺乏所致用药混淆,如将试剂乙醚代替医用乙醚使用。
避免因一药多名、异药同名、药名近似及临床用药与试剂用药相混淆造成的用药差错,根本在于要求护士必须充分了解药品的理化性质、类属、适应证及用药注意事项,同时了解国际药品名称的相关知识。
3、相同姓名病人的用药差错①查对时应叫全名;②名字相同的病人不应住在同一病室;③用药前核对住院号、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等;④了解病史。
4、查对制度流于形式。
输错液体、发错药、配输错血发生率最高,因粗心大意没有严格进行查对而致的缺陷;查对制度是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活动中得出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护士为病人输液或发药时呼叫病人的床号或名字,由于其他病人未听清楚便应答,加之护士注意力不集中,未核对就为病人进行输液、发药。
5、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目前医疗护理工作负荷量大,加之护士人力不足,各班工作量分配不均衡,护士容易分心出错产生身心疲劳综合征,最终导致发生差错的概率增加。
药剂科调配差错分析及防范
药剂科调配差错分析及防范一、调配差错的原因分析药剂科调配差错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问题,对患者的治疗结果以及医院声誉都有很大影响。
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人为疏忽:在忙碌的工作环境中,医务人员可能因为疲劳、分心或者时间紧迫而疏忽细节,导致调配药品时出现错误。
2. 药品标签不明确:有些药品的标签或包装上可能存在错误或者不清晰的信息,容易导致医务人员将其错误调配。
3. 传递信息错误:在药剂科与其他部门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错误的可能性,导致调配差错。
4. 设备故障:药剂科使用的设备(例如计算机、电子配药设备)出现故障或者错误的设置,也可能导致药品调配差错。
二、调配差错的后果药剂科调配差错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健康风险:错误的药品调配可能导致患者用药不当,进而引发不良反应甚至严重的健康问题。
2. 患者治疗效果下降:错误的药品调配可能导致患者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3. 法律问题:如果调配差错导致患者受伤或者死亡,医疗机构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责任追究。
4. 医院声誉受损:调配差错会破坏医院的信誉,可能导致患者流失和口碑下降。
三、调配差错的防范措施为了减少药剂科调配差错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药品安全意识,加强药品调配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了解调配差错的后果和严重性。
2. 优化药品标签:优化药品标签设计,使其更加清晰易读,减少医务人员因为误读标签而发生调配差错的可能。
3. 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起药剂科与其他科室之间的良好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准确传递,避免因为信息传递错误而导致的调配差错。
4. 定期设备维护与检查:定期对药剂科使用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正确设置,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调配差错。
四、总结药剂科调配差错是医疗机构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对患者和医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分析调配差错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调配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给药错误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
给药错误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原因分析:1、护士因素:①身心状态不佳:N2层级护理人员多数处于结婚初期、生子、哺乳期等,精力重心偏移,工作上多有分心,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身体和思想易疲劳,导致差错发生;②定势思维:由于日复一日重复相似的工作内容,对周围的人和事过分熟悉,易在头脑中产生一定的思维定势,凭经验、想当然,发药时未产生再次查对意识;③认识不足:部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严谨性认识不足,缺乏自律性和危机意识,工作时随意性大,私自减化流程,对一些经常发生的小缺陷不以为然,认为发错药后向患者道歉可以取得谅解,心存侥幸;④违反工作流程:给药过程中,未按“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两种以上方法进行患者身份识别,PDA扫码二次核对流于形式,仅以患者姓名或床号甚至凭个人印象认定患者身份;⑤工作习惯不良:不习惯于使用工作手册,交接班时工作内容较多,疏于记录,只是口头答应,接班后凭印象完成所交接的工作;⑥协作精神不够:满足于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情,日常工作中或交接班时不能够做到相互提醒、相互补缺,主人翁意识差,对别人的缺陷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狭隘思维;⑦经验不足:不规范给药医嘱盲目执行,缺乏评判性思维。
2、管理因素:①重心偏移:大部分护士长是从临床一线选拔产生,有较强的工作经验,但管理知识及管理经验欠缺,常常注重软件资料、台账的完善以及日常事务的管理,管理上出现盲区,重心偏移,对核心制度的落实督查不力;②预见性不足:繁忙时段过于放手、对思想动态不佳的护士未予重点关注、对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流程未及时改进;③协同管理不力:部分科室内部质控组成员未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主动管理意识不强,忙于应付本职工作,质控内容过于简单,流于形式,发生问题时,常常碍于情面,与责任人交流深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约束力,不能够使责任者从根本上认识自身不足;④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对科室重点繁忙时段、重点薄弱环节缺乏有效的跟踪督查。
3、综合因素:①部分医嘱开具不规范,诱导护士错误连环发生;②包药设施有待改进,目前仅有部分药品可以包药机包药,口服药自备药品的管理不能够完全做到分包发放,增加临床护士工作量和出错机会;③环境不安静,查对或处理医嘱时铃声呼叫、换接水、查账、纷争介入等多种因素干扰;④信息系统缺陷,如上午12:00前停止并结算的口服药,包药机不能自动识别,增加出错机会。
医疗事故差错防范措施
医疗事故差错防范措施引言医疗事故和差错是医疗行业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其发生。
本文将探讨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原因1. 医务人员疏忽:医疗事故和差错往往源于医务人员的疏忽大意,包括诊断错误、用药不当、手术操作失误等。
2. 技术水平不足:部分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不足,无法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3. 沟通能力差: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能力不足,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
4. 管理不当:医疗机构的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容易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5. 医疗设备故障:医疗设备维护不当或故障,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
6. 医疗环境因素:如医院拥挤、护理人员不足等,也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
二、医疗事故和差错防范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减少诊断错误和用药不当等问题的发生。
2. 提高技术水平:医疗机构应注重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提升,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诊疗技术。
3. 提升沟通能力: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培训,鼓励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减少信息传递不畅导致的误解。
4. 完善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质量和风险的管理,确保医疗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定期维护医疗设备: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医疗事故。
6. 改善医疗环境:医疗机构应改善医疗环境,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7. 加强病情观察和评估: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8. 制定应急预案:医疗机构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医疗事故和差错。
案例分析,用药差错诱因及防范措施
案例分析,用药差错诱因及防范措施药物差错是指医疗机构或个人在药物配制、分发、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与药物有关的错误。
药物差错包括配药差错、用药差错和药物注射差错等。
本文将以用药差错为例,分析其诱因和防范措施。
一、案例分析某医院某科室接到Mr. Zhang患者的处方,处方中有一种名为“阿司匹林”的药物,剂量为每天一次,每次1片。
药房工作人员按照处方上的信息准备了药物,并将药物交给了护士。
然而,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误将一种名为“阿胶”的药品给了患者。
阿胶是一种中药,没有阿司匹林具有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与阿司匹林不同。
这起用药差错的主要诱因是医疗机构中存在的人为因素,包括处方上药物名称相似、药库中商品名称与药物通用名不一致、药房工作时匆忙、护士对药物知识不够熟悉等。
二、防范措施1.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的人员培训与管理。
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正确使用药物的能力,加强对药物剂量、频率和途径等的培训,确保每个医务人员都能正确使用药物。
2. 设立规范的药房操作制度。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药房操作制度,明确药品操作的流程和要求,包括准备、出库、分发等环节。
药房工作人员在操作药物时应尽量避免匆忙,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剂量和患者信息,并使用科学的药物配药工具,如扫描枪等,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3.增加双重验证措施。
在药物配制、分发和使用过程中,增加双重验证的措施,减少人为差错的可能性。
例如,在药物配制时应由两名工作人员同时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和规格等信息,确保正确无误。
在将药物交付给医务人员时,药房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也需要再次核对药物的名称和剂量等信息。
4.标准化药物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药物管理体系,明确药物的存储、配置、分发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和规范。
所有药物均应按照规定的方式和位置存放,不同类别、剂型和禁忌药物应分别存放,以降低药物错用的风险。
5.加强信息技术支持。
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药物配制、分发和使用的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药物信息的准确录入、查询和追踪。
药品调配差错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药品调配差错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药品调配是医院药房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工作质量是影响病人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用药的有效性,若是药品调配出现差错,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据相关资料报道,药品调配差错发生率约为1.5%,对此,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用药安全性,我们应该如何规避药品调配差错事件呢?(一)药品调配差错的原因有哪些1,药师方面的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临床药师的责任心不强,工作状态欠佳,加上平时的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工作过程中,情绪状态不好,总是注意力不集中,核对处方时不认真、细致,因人为的疏忽,发生药品调配差错事件;第二,工作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例如,药师在调配、发药过程中,其他人大声说话、室外噪音等,都可能对药师造成影响,如在为第二个病人配药的过程中回答上一个病人的问题,很容易出现差错;第三,平日里工作中,部分药师容易形成习惯性思维,也是导致药品调配差错的一个因素。
2,药品方面的因素。
主要体现在7个方面:第一,药品名称相同,但是剂型、剂量不同,例如,诺和灵笔芯与非笔芯、益比奥针包含两种不同的剂量,一是4000IU,二是10000IU,还有就是布地奈德吸入剂与布地奈德喷雾剂等,在审核过程中,若是不仔细,很容易出现差错;第二,有些药物的名称发音及其相似,但其实是不同的药物,例如,尼莫地平与尼群地平、血栓通与血塞通、雅施达与压氏达、异丙嗪与氯丙嗪等,发音几乎相同,但是,并非同一种药物;第三,进口和国产药,有些药物虽然是同一种药,甚至是剂量也相同,但是,进口与国产也是有区别的,有些区别还很大,例如,华法林就有国产与进口之分;第四,包装类似,有些药品的包装十分相似,如安博维与安博诺等,其药名、标签、包装和颜色都非常相似,但是并不是同一种药物,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出现差错;第五,药品的数量差错,一般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同一张处方上面存在多种药,在发药过程中,出现遗漏现象,第二种情况是同一种药物在发药时数量出现差错;第六,发错病人,就是说本来该发给这一位病人的药发给了另外一位病人;第七,药品用法用量或者保管方法方面,有些药物在发药时,需要当面交代用法,如餐前、餐中和餐后,或者是需要嚼碎服用,或者舌下含服,含漱液与外用药等也需要详细阐释说明,以防出现差错。
给药错误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给药错误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背景说明给药是医疗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环节。
给药错误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的错误操作或者系统问题,导致药物给予出现差错,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
因此,对给药错误的分析及整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给药错误的常见原因分析1.人为因素:–医护人员疏忽、工作失误–给药流程不规范或操作不标准–给药时未核对患者身份或药物信息–医护人员缺乏相关知识或经验2.系统因素:–医疗系统设施设备不完善–输液泵、注射器等设备故障–医疗信息化系统不完善或操作不当–药品存放、配制等环节存在问题3.药品因素:–药物本身标签不清晰或包装错乱–药物名称、规格相近易混淆整改措施建议1.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加强药物知识普及和培训2.规范操作流程:–制定和完善给药操作规范–建立规范的医疗信息化系统3.强化质控管理:–建立完善的质控机制–强化给药环节的质量监督4.改进设备和设施:–更新或维护输液泵、注射器等设备–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使用5.加强药品管理:–严格执行药品存放和使用规定–对易混淆的药品进行明确标识或隔离存放结语给药错误是医疗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通过全面分析错误原因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
医疗机构应将给药错误作为重点关注领域,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素养,共同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上是对给药错误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用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
2.2药品名称混乱:药品的名称、包装、颜色、字迹相近,同药异名、异药同名、一药多名或多剂型等,极易造成视觉差而出现发错药。
2.3组织管理不力,分工不明确,药品摆放位置混乱调剂者粗心未核对而忙中出现差错。
2.4药品质量药品出现过期变质在配发时并未查对发现,引起患者投诉。
3.护士给药差错[4]发错药、打错针、漏发药、漏注射居护理差错的首位。
主要表现:3.1各种护理工作制度和措施如“三查七对”执行不到位,患者用药张冠李戴或看错药名、剂量等。
3.2交接班不清,特殊药物治疗没仔细的交班,接班后没及时检查是否还有其他的治疗。
特别是夜班注意力不集中易出差错。
3.3处理医嘱错误居护理差错的第二位,常见有药名相混、时间剂量错误,早停或晚停,漏抄错抄医嘱。
主要是执行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所致。
3.4配药不规范,粉针溶解不完全,抽吸残余药量较多,多次穿刺输液瓶塞增加微粒污染。
3.5多数护士只注意本组药物间的配伍而忽略相邻两组药物的配伍禁忌。
4.患者用药错误患者依从性差,不遵医嘱,不按时按规定服药致用药差错。
发到患者手中的药品,患者是否能正确使用,是医药工[5]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
4.1误解医嘱将服用氢氧化铝凝胶的医嘱每次“用前摇匀”误解为“用前摇晕”。
结果每次服药前皆先把自己摇晃至头晕目眩才服药。
4.2不明用法如有的患者误以为硬胶囊剂的外壳是包装而倾出内容物服用;将高锰酸钾粉误为内服药口服;把含漱液咽下等。
4.3超剂量使用发给妇科患者的高锰酸钾,每一纸袋为1g,有的患者误为1次用1包。
4.4干燥剂当药服下尽管厂家包装已经标明干燥剂,但吞服干燥剂的事情仍时有发生。
4.5不知剂量单位换算某些药品的说明书专业性过强,如在药品用法上标注mg、g等,令不少患者不知所措,只好不辞劳苦返回讨教换算问题。
4.6慢性病用药问题,尤其老年人长期服药,因记忆力差常出现漏服、错服、多服药品现象。
防范措施防止用药差错首先要有医师开出正确规范的处方或医嘱,防止药师和护士误解。
发药差错分析制度和改进措施(5篇)
发药差错分析制度和改进措施科室要建立发药差错分析登记表,记录发药差错当事人姓名、发生差错的原因、类型、对差错的处理及措施。
出现发药差错时,科室负责人召集全科室人员,对此次差错事故进行分析,讨论。
找出发药差错出现的原因;1.发药人员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印象式发药,导致差错发生;2.药品种类繁多,许多名称、发音、外形、包装、剂型、规格等相似的药品,容易出现药品调剂差错;3.药品在药架上摆放位置发生改变时,药师仍习惯从这个位置取药并不核对就发给患者,造成错误;4.发药人员未做到“四查十对”,错写药品的用法用量,导致差错出现。
5.发药人员发药业务不熟悉,对药房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规格等不能熟悉掌握。
四、根据发药差错性质分类,按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进行管理:1.一般差错:错发药品,及时发现追回或未用于患者;未按处方发药,多发或少发药,经查出者;错发药品,患者已服用,但未造成身体伤害;2.严重差错。
错发药品,用于患者,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损害;麻、毒、精神药处方错配、遗漏或超量或用法错误等已用于病人,未发生严重影响者;药品过期失效、发霉、变质者,已发用于病人者;分装药品错误、用法错误,已发用于病人者;发放假劣药品用于病人者。
五、药剂人员发生差错事故属一般差错者,登记差错,扣罚部分奖金,口头警告教育;属严重差错者,登记差错,做科内通报检查并扣发部分奖金;如发生的差错事故酿成医疗纠纷或造成医疗事故的,由药剂科和医务科处理,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全科组织学习讨论,并修订相关制度。
六、对此次差错事故提出整改措施;1.加强药学人员医疗安全意识,增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2.加强对相似药品的管理及归类,并要求药师熟悉易混淆药品;3.定期加强药学人员的业务学习。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发药差错分析制度和改进措施(2)发药差错分析制度是指对发药环节中发生的差错进行分析和评估的制度。
它的目的是找出差错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的差错再次发生。
某院病区药房片剂口服药摆药差错分析和对策
某院病区药房片剂口服药摆药差错分析和对策1. 差错原因分析(1)人为误差:由于人为因素,如工作疲劳、精神不集中、操作疏忽等,导致摆药时发生误操作,甚至将相似或同音字的药品摆错。
(2)药品标识识别不清:药品标签模糊、污损,或者同一批次的药品感官特征不明显,使得药师在摆药时无法准确辨认。
(3)信息上的混乱:在药品管理中,药品品种、药品数量等信息记录时出现偏差,导致了相同批次的药品被记录为不同的药品。
(4)工作环境的影响:如果药师在嘈杂的环境中摆药,他们可能会分心而摆药错误。
2. 对策(1)加强培训:药房应该加强对于摆药的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药品相关的专业水平,对于操作规程和标准的培训也应当加强。
(2)药品标签清晰:药品标签应该清楚、准确、鲜明,经过认真审核,防止污损。
药品标签上的信息应该展现为大字体,显眼并易于识别。
同时,药品在包装过程中应该明显地显示名称、剂量、批次号等信息。
(3)建立有效的药品标识系统:建立一套药品标识码体系,对药品批次、效期等信息进行记录,药品信息的输入、管理和查询应当规范化和严密化,从而减少药品标示上的混淆。
(4)规范工作环境:药品管理区域应该安静、整洁、明亮,避免嘈杂声、灰尘和垃圾影响药师进行操作,那么药师在工作时能够集中注意力,降低操作药品时被嘈杂环境干扰的概率。
3. 建立药品检查制度为了避免药品摆错,药房应该建立药品检查制度,这一药品摆药审核的系统能够减少潜在的错误。
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程序,对于药品进行特征的自查及药品的品种、数量、用药方案等进行查证,及时排查存在的错误、偏差和遗漏问题,预防药品错误摆放。
此外,如果药房发现错误,应该及时地着手矫正,对于患者对此事态应给予解释和认真的沟通。
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门诊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患者提供药物调剂服务。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门诊药房可能会出现差错,导致患者用药风险。
为了提高药品调剂的准确性,降低差错发生率,本文将对门诊药房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分析1. 信息传递差错(1)处方信息不完整或不清:医生开具处方时,可能因为字迹潦草、信息填写不完整等原因,导致药房无法准确理解处方意图。
(2)药房与临床沟通不足:药房与临床科室之间沟通不畅,导致药品用法、用量、禁忌等信息传递不准确。
2. 药品本身问题(1)药品名称相似:部分药品名称相似,容易导致药房工作人员混淆。
(2)药品规格、包装相似:药品规格、包装相似,容易导致药房工作人员在调剂过程中发生误拿、误发。
3. 药房工作人员因素(1)业务水平不高:部分药房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药品知识掌握不全面,导致调剂过程中出现差错。
(2)工作态度不端正:部分药房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导致药品调剂过程中粗心大意。
4. 制度与管理问题(1)制度不健全:部分医院药房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工作流程不规范,差错处理不及时。
(2)管理不到位:医院药房管理层对工作人员培训、考核不严格,导致药房工作质量不高。
二、门诊药房差错防范措施1. 加强信息传递管理(1)优化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对医生处方的审核,确保处方信息完整、清晰。
(2)加强药房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药品用法、用量、禁忌等信息准确传递。
2. 提高药品管理水平(1)完善药品采购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减少因药品本身问题导致的差错。
(2)加强药品知识培训:提高药房工作人员对药品知识的掌握,降低因药品名称、规格、包装相似导致的差错。
3. 提升药房工作人员素质(1)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药房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强化工作责任心:加强药房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
用药差错是指药物应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可发生在药物选择、处方、配方、标签、包装、发药、服用和监测过程中。
用药差错是客观存在的,发生原因有操作者个人因素,也存在管理体系的漏洞。
发生用药差错与医生医嘱、处方书写、药品调配、药品应用这三个主要环节有关[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
用药是一项非独立的治疗性操作,是实践中重要的一环,是医、药、护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用药过程的参与者有医师、药师、患者及其监护人、护士与相关的医务人员。
1.医师开方差错[2]
1.1书写差错,如将药名、剂量、剂型、用量、给药途
径及次数写错或出现笔误。
1.2对所用药品不熟,如同一药物的不同商品名,同类
药物的不同品种,造成重复用药。
1.3对药物剂型不熟悉造成用法错误,如肠溶片、缓释
片掰开服。
1.4不熟悉药物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等。
1.5医师对用药政策不了解如医疗保险患者超范围用药等。
2.药师调配差错[3]
2.1责任心不强,不按照操作规程、核对制度配方,纪律松散,劳动态度不严肃造成的,疲劳上班、注意力不集中,受周围环境影响等都可能配错药。
2.1.1调配虽有核对,核对药师流于形式而造成发药错误,甚至配发过期变质的药品。
2.1.2核对与交代不清如每次5mg易使患者及家属误
为每次5片等;又如地高辛每天服1次,每次半片,药师在药袋上误写成每天3次,每次1片,易出现用药错误。
2.1.3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专业知识薄弱求学阶段没有
认真学习,对各种药品的名称、药性、作用甚至外包装等了解不多,掌握不全面,以致在给患者药物时发生错误。
2.2药品名称混乱:药品的名称、包装、颜色、字迹相近,同药异名、异药同名、一药多名或多剂型等,极易造成视觉差而出现发错药。
2.3组织管理不力,分工不明确,药品摆放位置混乱调剂者粗心未核对而忙中出现差错。
2.4药品质量药品出现过期变质在配发时并未查对发现,引起患者投诉。
3. 护士给药差错
发错药、打错针、漏发药、漏注射居护理差错的首位[4]。
主要表现:
3.1各种护理工作制度和措施如“三查七对”执行不到位,患者用药张冠李戴或看错药名、剂量等。
3.2交接班不清,特殊药物治疗没仔细的交班,接班后没及时检查是否还有其他的治疗。
特别是夜班注意力不集中易出差错。
3.3处理医嘱错误居护理差错的第二位,常见有药名相混、时间剂量错误,早停或晚停,漏抄错抄医嘱。
主要是执行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所致。
3.4配药不规范,粉针溶解不完全,抽吸残余药量较多,多次穿刺输液瓶塞增加微粒污染。
3.5多数护士只注意本组药物间的配伍而忽略相邻两组药物的配伍禁忌。
4. 患者用药错误
患者依从性差,不遵医嘱,不按时按规定服药致用药差错。
发到患者手中的药品,患者是否能正确使用,是医药工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5]。
4.1误解医嘱将服用氢氧化铝凝胶的医嘱每次“用前摇匀”误解为“用前摇晕”。
结果每次服药前皆先把自己摇晃至头晕目眩才服药。
4.2不明用法如有的患者误以为硬胶囊剂的外壳是包装而倾出内容物服用;将高锰酸钾粉误为内服药口服;把含漱液咽下等。
4.3超剂量使用发给妇科患者的高锰酸钾,每一纸袋为1g,有的患者误为1次用1包。
4.4干燥剂当药服下尽管厂家包装已经标明干燥剂,但吞服干燥剂的事情仍时有发生。
4.5不知剂量单位换算某些药品的说明书专业性过强,如在药品用法上标注mg、g等,令不少患者不知所措,只好不辞劳苦返回讨教换算问题。
4.6慢性病用药问题,尤其老年人长期服药,因记忆力差常出现漏服、错服、多服药品现象。
防范措施
防止用药差错首先要有医师开出正确规范的处方或医嘱,防止药师和护士误解。
药师除必须正确调配外还具有责无旁贷的防止患者用错药的职责,护士承担着临床用药和药效监控的责任。
1. 医师开方差错防范
医师应全面收集应该资料,注意厂商和医药杂志广告宣传的真实性,防止误导错误用药。
1.1应全面掌握药物治疗新动态,多与药师沟通;用药要考虑患者生理、病理情况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1.2处方、医嘱书写应规范、完整,字迹应清晰易辨,以避免辨认不清出现调配差错。
1.3处方医师多与患者交流,说明服药应注意的事项及需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观测方法。
2. 药师调配差错防范
2.1药品的正确调配要求药师应熟悉调配规程、用药程序和安全配发,认真执行“四查十对”制度。
2.1.2药品摆放有序,包装相似、读音相似等应分开摆放,是减少取药差错的重要防范措施。
2.1.2配齐一张处方的药品后再取下一张处方,遇字迹潦草的处方应与医师联系确认后再配发防差错。
2.1.3严格执行审方制度,发药前应重复检查原始取药凭证,确保药名、标签、包装、数量、剂量无误。
2.1.4采取柜台式发药,面对患者叫名发药,对照处方
逐一向交代用法并交药到手,杜绝发错药。
2.1.5开设咨询窗口,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如用药注意事项、最佳用药时间与方法、储存等,防止用错药。
2.2药师应为临床提供新的药物治疗学信息;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估工作,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 [6]。
2.4贯彻预防为主、持续性改正的质量管理方针,加强事前教育,事中督查与事后点评,做到赏罚分明。
3. 护士给药差错防范
护士是住院患者用药的直接操作者,又是用药的最后把关人。
护士在减少用药差错中起重要作用[7,8]。
3.1认真核查用药医嘱和配伍变化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加强与医师或药师的沟通,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3.2药品使用前要认真核对该医嘱剂量等是否正确,并核实患者的身分是否属实。
3.3加强交流、耐心听取和解答患者的问题,告知注意事项,了解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等。
3.4护士不能满足于“执行医嘱”,要熟悉药品名称、作用、用法、配伍、不良反应的防范等等。
3.5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责任教育,定期进行“三基三严”考核。
4. 患者用药错误防范
加强患者的用药教育,为患者把好关。
医、护、药应重视与保证患者正确用药问题,教会患者正确用药。
4.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最重要的是发药详细交代用法等,尤其老年及农民患者。
4.2药师注意搜集研究患者用药错误问题,做好提前预防即发药交代,把工作落到实处。
4.3规范药品说明书用词,尽量做到通俗易懂。
干燥剂可印上简单易懂的图案,使人看后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