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导学案教案

合集下载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案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案
思考、提出问题
4、问:对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猜想呢?
猜想
问:怎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呢?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讲述:温度计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和安全规则, 实验的安装顺序。
观看、使用
5、安排学生进行实பைடு நூலகம்。巡回指导。
实验、记录、观察
安排学生汇报数据,得出结论。
汇报、作图、交流
安排学生整理仪器。
记忆,整理仪器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沸点: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探究结论:冰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点是o°c。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是100°Co
四、常见晶体的熔点和常见物质的沸点
教学反思:
的因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板书 设计
、奇妙的水
二、水之旅
实验结论: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科学探究: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
晶体: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固体 非晶体:原子的排列无规则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熔点:晶体开始熔化的温度称为熔点
课题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让学生体验水的三种状态,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 互转化的。
2、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沸点。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感 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看书
两名同学到讲台完成 实验,其余同学观看
学生思考回答,填写 课本上空白部分

年级物理从水之旅谈起科学探究 熔点与沸点教案沪科版

年级物理从水之旅谈起科学探究 熔点与沸点教案沪科版

年级物理从水之旅谈起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案沪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熔点和沸点,理解熔点和沸点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的熔点和沸点的概念。

2. 影响水的熔点和沸点的因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概念,影响熔点和沸点的因素。

2. 难点:如何运用实验数据分析影响熔点和沸点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熔点和沸点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温度计、冰块、热水、石头、砂纸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课件。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水的状态变化,如冰块融化、热水沸腾等。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吗?二、探究水的熔点(15分钟)1. 分组实验:每组学生用试管取适量冰块,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记录冰块完全融化时的温度。

2. 数据交流:各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得出水的熔点。

3. 教师讲解:介绍熔点的概念,解释实验结果。

三、探究水的沸点(15分钟)1. 分组实验:每组学生用烧杯取适量热水,用温度计监测水温,观察水沸腾的过程,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2. 数据交流:各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得出水的沸点。

3. 教师讲解:介绍沸点的概念,解释实验结果。

四、影响熔点和沸点的因素(15分钟)1. 分组实验:每组学生用石头和砂纸分别包裹冰块,观察包裹石头和砂纸的冰块融化速度。

2. 数据交流:各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得出影响熔点的原因。

3. 教师讲解:介绍影响熔点和沸点的因素,如压力、杂质等。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 学生思考、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

物理初三上沪科版11.1科学探究:熔点和沸点导学设计

物理初三上沪科版11.1科学探究:熔点和沸点导学设计

物理初三上沪科版11.1科学探究:熔点和沸点导学设计年级2018级科目物理拟案人秦兵审阅审核【一】情景导学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

云,形状各异!似鱼鳞,像城堡。

你是否明白,让人浮想联翩的云从哪里来?雪,使大地“银装素裹”!传说雪花来自天上“婆婆”的羽毛枕头,你相信吗?雨,时而悄然无声,时而瓢泼倾盆。

他来自何处,又落向何方?事实上,云、雨、雪.....它们基本上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水变化万千。

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能够化为露、雾、霜等。

今天,让我们开始对水进行科学探究吧。

【二】教学流程〔一〕出示目标、学情调查学习目标〔学案出示〕1、让学生体验水的三种状态,明白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2、能区别晶体和非晶体,会查熔点和沸点表。

3、让学生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规律及其产生的条件。

预习学习1、什么是熔化和熔点?什么是汽化?它有那些方式?什么是沸点?2、固体的分类,它们的原子排列有什么不同?它们熔化时有什么不同?预习检测1、物质从变成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称为。

2、物质从变成的过程称为汽化。

液体沸腾时的称为。

3、汽化的两种方式是和。

蒸发是只在液体的进行的汽化现象。

4、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与两大类。

他们的区别是内部的是否按一定规律排列,其中晶体内部的原子。

5、区别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晶体熔化过程和冰一样有确定的,熔化时但。

非晶体如玻璃、塑料等熔化过程中随温度升高由最后变成,没有固定的熔点。

〔二〕自学讨论精讲释疑1、实验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及水之旅将冰放入水壶,然后加热,观看冰的变化。

不断加热,水沸腾后,戴上手套,用勺子靠近壶嘴。

观看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水;如再将水放入冰箱中,水还能够结冻为冰。

由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和。

同时,你能够看到,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导学案熔点与沸点

导学案熔点与沸点





A组.
1.下列物质中,有一定熔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A.冰
B.铝
C.玻璃
D.橡胶
E.钻石
2.当某种液体的温度为它的沸点时,下列对该液体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一定在蒸发
B.一定在沸腾
C.可能在沸腾
D.蒸发和沸腾可能同时进行
3.钢在熔化成钢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当中正确的是( )
A.吸热,温度升高
B.吸热,温度不变
C.放热,温度降低
D.放热,温度不变
B组.
4.如图11-1-1所示是甲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中可知甲是______,其熔点是_____℃,
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分钟。

图11-1-1
5.下表是芳芳同学研究一种物质熔化过程的实验记录,请根据数据完成以下题
目: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1-1-2中作出该物质的熔化图像。

时间(min)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温度(℃)32 36 40 44 48 48 48 52 56 60
(2)根据图像可知,这种物质是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3)它的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_分钟的时间。

第5分钟时,它处于
_________状态。

它熔化时的特点是。

第十一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学案例

第十一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学案例

第十一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水的熔点和沸点,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沸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冰的熔化现象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具:演示实验:酒精灯烧瓶直角玻璃管橡皮塞铁架台石棉网钢勺水杯冰学生实验:四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和沸腾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冰热水火柴坐标纸【重点、难点】重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难点: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水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叫物态变化。

现在我们就研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一、奇妙的水云、雪、雨本质是自然界的什么物质?这种物质在自然界中还有什么样的存在形态?固:有一定体积和形状物质的三态:液:有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气:无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二、水之旅实验结论: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三、科学探究:冰的熔点和水沸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1 、师提出问题: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在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2、让学生猜想:温度为某值时冰要熔化,当温度更高时水将沸腾;冰熔化成水沸腾时,温度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3、引导学生制定计划并设计实验步骤:课件展示:(1)加热碎冰。

①将碎冰和温度计放入试管,按照课本11—9图组装实验器材,用水浴法给碎冰加热。

②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

③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

(2)加热水①按照课本11-10图组装实验器材,给水加热,直至沸腾一段时间。

②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

第一节科学探究:水的熔点和沸点学案

第一节科学探究:水的熔点和沸点学案

第一节:科学探究:水的熔点和沸点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知道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

(2)通过对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3)知道熔化、汽化现象及其发生的条件。

(4)学会对固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沸点。

(5)把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学法指导1、从本质上讲,云、雨、雪都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有哪几种存在形态?这种物质除了可化作云、雨、雪以外还能化为什么现象?2、“人造雨”实验,帮助我们掌握了哪些知识?3、天上白云飘飘;地上水流潺潺;夏天狂风暴雨;冬天大雪弥漫……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的循环着。

你在观察课本图10—6后,能说出云、雨、雪是怎样形成的吗?4、晶体和非晶体从内部结构上分析,它们的区别是什么?5、探究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实验后,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6、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约为1700—2000E,从常见晶体的熔点表中你认为选择哪一种金属作为灯丝最合适?为什么?7、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做成的,用水银温度计能不能测量一39C 以下的低温呢?为什么?能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呢?为什么?1、我知道雨就是水;到了春天,雪也会变成水。

天上的云彩,难道也是水吗?天上的云彩也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在阳光照射下,有时会呈现各种绚丽的色彩。

除了云、雨、雪之外,雾、露、霜、雹都是水变成的。

2、水在电冰箱里为什么会结冰?因为冰箱里面的温度很低,水在低温下会结冰。

3、为什么有时在炎热的夏天会从天上掉下冰雹呢?夏天,太阳将地面晒的很热,地面附近的空气也被地面“烤”热了。

但是在较高的地方(或高空)温度却是很低的,水仍然可以变成雨、雪、或冰雹。

高山上的雪不是终年不化吗!4、怎样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呢?请做课本上“人造雨”实验。

将冰放在水壶里加热,冰变成了水;待水沸腾后,壶嘴冒出的大量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会挡住我们的视线,使我们看不清水蒸气后面的物体,这像不像天上的云?水蒸气喷在冷的钢勺(或其它金属体)上,钢勺上会有水珠滴下,这像不像“下雨”?如果在北方的冬季,室外的温度比较低,把水放在室外,水又会结成冰。

熔点与沸点的导学案

熔点与沸点的导学案

第十一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第一课时主编王丽审核王丽审批杜宽波教学目标:1、通过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探究,熟悉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

2、体验水的三种状态,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沸点。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难点: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学习目标: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自主学习:一、知识储备1.物质的三种状态:___________2.猜想:冰雪熔化需要的条件___ _ ,水沸腾需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知识掌握 (一)看课本P4回答问题1、固体可分为和。

内部的原子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

2、称为熔化,叫熔点。

3、称为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称为沸点,其一是,它是只在进行的汽化方式。

(二)、科学探究: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阅读P6加油站及图,思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看温度计时,视线应与温度计_________齐平。

(2)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____________和_______。

(3)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烧杯时应将烧杯放在____________上,使烧杯能均匀受热。

三、科学探究: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1、(1)做课本P6图11—9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每间隔1min记录实验数据,试将上述实验数据绘制成坐标图。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温度/℃(2)根据表格和坐标图可知,冰在加热过程中的的温度变化是随着对冰的加热,温度___直到冰开始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

小组交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给盛有冰的试管加热,而要通过烧杯中的水间接试管加热?冰熔化时,你都观察到什么现象?分析你所绘制的坐标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展示,教师指导: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有确定的熔点,这类物质属于晶体,非晶体则没有熔点,它们不是在固定的温度下熔化为液体,而是随着温度升高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

九年级物理科学探究 熔点与沸点教案

九年级物理科学探究 熔点与沸点教案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学目标】1、通过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2、让学生体验水的三种状态,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能区别晶体和非晶体,会查熔点和沸点表。

4、让学生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5、让学生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难点: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

冬天河里的冰在天气变暖时熔化,地上的水时间长了会消失,变成水蒸气;天气变冷时,水又会结成冰。

形态各异的水告诉我们,水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叫物态变化。

现在我们就研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一、奇妙的水云、雪、雨本质是自然界的什么物质?这种物质在自然界中还有什么样的存在形态?固:有一定体积和形状物质的三态:液:有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气:无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二、水之旅实验结论: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三、科学探究:冰的熔点熔化:固态液态: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固体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有固定熔点熔化过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非晶体:原子的排列无规则,没有固定熔化温度。

【作业】:二课时:一、汽化:液态气态二、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沸腾探究结论:冰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点是0℃;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变,水的沸点是100℃三、常见晶体的熔点【作业】:。

熔点与沸点教案

熔点与沸点教案

教案熔点和沸点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冰的熔化现象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2、体验水的三种状态,会描述水的三种状态的特征。

3、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熟悉水的熔点与沸点。

4、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与沸点。

5、从科学探究过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极其产生的条件。

6、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对水的熔点与沸点的科学探究。

难点: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三、学习活动(一)思考与讨论:思考后,小组内讨论。

看课本P2—P3页,思考下列问题。

个人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1)水有几种状态?(2)云、雨、雪是怎样形成的?应用练习:请写出物质存在的状态:雨-——,雪——,冰——,霜——,云———(二)熔化与汽化阅读课本第四页,个人思考后小组内交流,组长总结(1)自然界中固体可分几类?(2)什么叫熔化?熔点是指什么时的温度?(3)什么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几种?应用练习:1、固体分为——和——两类,在松香、奈、冰、玻璃中属于晶体的是————;属于非晶体的是————。

2、下列属于什么物态变化?(1)七九花开,冰雪消融,是————(2)打开酒精瓶,酒精减少了,是————。

(三)实验探究研读课本P5页第一、二段进行探究实验探究1:冰的熔点提出问题: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猜想与假设:冰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开始溶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升高或不变。

制定计划:首先加热冰并测试其沸腾时的温度。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以小组为单位,将碎冰和温度计放入试管,按课本图11-9装置加热碎冰,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将数据填入课本的表格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分析与论证由实验现象和数据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意见,整理。

小组展示。

熔点和沸点知识梳理的教学案

熔点和沸点知识梳理的教学案

熔点和沸点知识梳理的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熔点和沸点的概念和定义。

2.掌握熔点和沸点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3.能够利用实验方法求出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4.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应用熔点和沸点知识。

二、教学重点1.熔点和沸点的定义和概念。

2.熔点和沸点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

3.用实验方法求出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

2.实验法。

3.讨论法。

四、教学内容一、熔点和沸点的概念和定义熔点: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温度达到的临界值。

沸点: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温度达到的临界值。

二、熔点和沸点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影响因素:1.压力:沸点随着外部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熔点也同样受到影响。

2.物质的种类和纯度:不同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不同,纯度高的物质,其熔点和沸点也更加纯净、稳定。

作用:1.可用于鉴别和纯度检测不同物质。

2.可应用于物质的加工、提纯等方面。

3.可用于控制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三、用实验法求出物质的熔点和沸点1.熔点的实验方法:(1) 组织实验:将待测物质加入容器中,均匀加热,观察熔化点。

(2) 通过数据对比,得出正确的熔点数值。

2.沸点的实验方法:(1) 组织实验:将待测物质放入沸腾杯中,从底部加热,当杯中出现气泡时,开始记录温度。

(2) 通过数据对比,得出正确的沸点数值。

四、实际应用熔点和沸点的概念和定义不仅在化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实际应用:1.熔点和沸点可用于快速确认未知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沸点和熔点也可用于环境控制,如温度和压力的掌控等方面。

3.可应用于医疗领域,如利用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来处理伤口等。

五、教学策略1.知识点讲解:了解熔点、沸点的定义和概念。

2.带领学生实验:利用实验法求出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3.组织讨论:考虑熔点和沸点如何应用于实际情况。

六、教学评估1.熟练掌握熔点和沸点的定义和概念。

2.掌握实验方法,能够准确求出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3.应用熔点和沸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熔点和沸点的实验教案

熔点和沸点的实验教案

熔点和沸点的实验教案熔点和沸点的测量【教学目标】1.了解熔点和沸点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测量熔点和沸点的基本方法。

3.学会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包括热力学温度计、电子温度计、数字温度计等。

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精神。

【教学内容】一、实验原理熔点和沸点是物质由固态转化为液态或液态转化为气态时的温度。

熔点和沸点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常用来确定物质的纯度和组成。

熔点和沸点是物质性质的基础,了解和掌握熔点和沸点的测量方法是化学实验的必修内容之一。

二、实验步骤1.熔点测量(1)实验中常用的熔点设备有电热炉和油浴。

取一定量研磨好、质量纯净的样品放入熔点设备中。

(2)设定加热温度为10℃/min,记录熔化起始温度至完全熔化结束。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倾斜容器以观察熔点,记录实验数据。

(3)实验中下降曲线可应用热力学温度计来测量,也可应用电子温度计等各种数字温度计来测量。

2.沸点测量(1)实验中常用的沸点设备有蒸馏仪和油浴等。

将样品放入蒸馏瓶中,接通冷却装置,加热至沸腾时记录沸点,当沸点不再变化时记录完全沸腾的温度。

(2)实验中重要的问题是保持输出气道的稳定,并调节冷却水的入口量,以保持稳定的沸腾速度和上升曲线。

三、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准确称取样品,避免误差产生。

2.使用热力学温度计等测量设备时,注意刻度、精度和误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3.实验中应控制好加热速度并做好观察记录,避免数据产生偏差。

四、实验结果处理1.熔点的处理方法(1)用不同温度的融点的混合物进行分析,推算出样品的物质组成。

(2)计算出样品的熔点范围,通过与文献数据进行对比,确定样品的纯度和种类。

2.沸点的处理方法(1)计算出样品的纯度(气、液相)。

(2)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沸点和气相成分的比例,推算出样品的物质组成。

【实验思考】1.为什么熔点和沸点可以成为确定物质纯度和种类的重要指标?熔点和沸点可以作为衡量物质纯度和种类的重要指标,这是由于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状态下对热的吸收、释放现象不同所致。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通过熔点和沸点引入学生对于物质变化的探究——熔点与沸点探究教学案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通过熔点和沸点引入学生对于物质变化的探究——熔点与沸点探究教学案

引言:如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解锁学生的究精神,是当今教学领域中日益热门的话题。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不仅仅是简单地接收知识点,而是能够激起他们对于这些知识点深入探索的兴趣。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提供一篇熔点与沸点探究教学案,来帮助教师们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教学目标:掌握熔点、沸点的概念及其度量单位,了解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熔点、沸点的概念及其度量单位。

2.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3.实验操作技巧。

三、教学实施:1.引入学生可能并不了解什么是熔点和沸点,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引入方式来帮助学生对于这些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1)取出装有水的厨房水壶,让学生把它放在炉子上并加热。

(注意风险安全)(2)请学生观察水壶中水的变化,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观察中发现的变化。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会在加热过程中变为蒸汽?(4)请学生看下面的图片,了解熔点和沸点的定义和单位。

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温度。

单位为摄氏度(℃)或开尔文(K)。

沸点: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温度。

单位为摄氏度(℃)或开尔文(K)。

2.实验接下来,老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进行探究。

以研究药片熔点为例:(1)把几个药片放进一个质地透明的溶液管或试管中,装上橡皮塞。

(2)加热药片,在加热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药片的变化,并记录温度。

(3)当药片完全融化时,记录温度,这就是药片的熔点。

(4)整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结束在学生完成实验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给出实验结果的汇报,让他们分享对于实验结果的看法和想法。

四、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实验需要注意安全,加热时不要让药品溅到身体或其他容易燃烧的物品上。

2.在实施实验之前,提前嘱咐孩子们遵循实验要求。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和问题。

《熔点与沸点》物理教案

《熔点与沸点》物理教案

《熔点与沸点》物理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态以及熔点和沸点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熔点的定义。

沸点的定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物质三态和熔点、沸点的定义,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第二章:熔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熔点,并能够进行熔点实验。

培养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和能力。

2.2 教学内容不同物质的熔点:冰、水、金属等。

熔点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熔点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熔点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第三章:沸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沸点,并能够进行沸点实验。

培养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和能力。

3.2 教学内容不同物质的沸点:水、酒精、油等。

沸点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沸点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沸点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第四章:熔点和沸点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熔点和沸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熔点和沸点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金属铸造、化工生产等。

熔点和沸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烹饪、制冷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熔点和沸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熔点和沸点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2 教学内容对熔点和沸点的概念进行总结和梳理。

拓展熔点和沸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总结和分享对熔点和沸点的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熔点与沸点学案.docx

熔点与沸点学案.docx

1.1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一2【学习目标】1. 通过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2. 能区晶体和非晶体,会查熔点和沸点表。

3. 让学生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4. 让学生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难点:熔化图象;晶体的熔点;沸腾图象;沸点【用具】加热器、水壶、钢勺、水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海波、水、火柴、坐标纸、秒表等【学习过程】【例1】加热海波探究晶体的熔点及晶体熔化的规律特点1.阅读P5加油站及图,思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温度计时,视线应与温度计____________________ 齐平。

(2)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加热烧杯时应将烧杯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使烧杯能均匀受热。

2.在实验的过程中,当加热到40°C左右时每间隔lmin记录实验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c3.试将上述实验数据绘制成坐标图。

4.根据表格和坐标图可知,晶体在加热过程中的的温度变化是随着对晶体的加热,晶体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晶体开始熔化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晶体继续吸热但___________________ 。

熔点是________当晶体完全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对液体加热,温度—5.总结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例2】加热水探究液体的沸点及液体沸腾时的规律特点1.在实验的过程匚=*,当水加热到90°C左右时每间隔lmin记录实验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厂C2.试将上述实验数据绘制成坐标图。

《熔点与沸点》物理教案

《熔点与沸点》物理教案

《熔点与沸点》物理教案《熔点与沸点》物理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老师,经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熔点与沸点》物理教案,欢迎大家共享。

1、组织教学,引入新课2、新课教学(1)老师组织同学分组沟通争论(2)演示试验(3)师生共同争论云、雨、雪冰雹的形成,让同学知道水的“旅行”过程。

(4)同学分组试验:(5)让同学争论为什么会有课本图11—7和图11—8所示的现象消失?老师对同学的争论进行评价后叙述:xxxxxxx。

(板书)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1)老师组织同学分组沟通争论下列内容(老师肯定要留意引导,让同学在沟通中进入到自己熟识的生活环境中去,回味并感受自然现象的奇妙,领会到人与水的亲近,体会水的奇异,使同学们喜爱大自然,对并对自然界中水表现出的种种奇异现象布满奇怪心,从而激发起同学剧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爱好。

)①谈自己对水的感受(谈玩雪、戏水、躲雨、游山玩水时对水的感受)。

②谈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水。

③谈假如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会遇到哪些困难。

老师对同学的沟通争论进行评价,然后叙述:(做课本图11—5人造“雨”的演示试验)地球上有水,为我们制造了生命,水汇合起来形成了江河湖海,在地球上形成了许多壮美景观,我们的工农业生产需要用水,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离不开水,今日这节课让我们来重新熟悉一下水。

同学们刚才谈到自然界中的'云、雨、雪等,它们都是水。

水千变万化,它不仅可以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转化成露、雾、霜等。

接下来我们开头对水进行科学探究,揭开水的万千变化之迷。

请同学们留意观看老师做的演示试验,探究水是怎样变化的。

巩固练习(可提示具体出处或加附页)1.取一杯正在沸腾的水,放到环境温度是100℃的地方,杯中的水将沸腾。

2.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医用体温计的量程是xx℃,它的最小刻度是xx℃。

原创九年级物理教案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初中物理.doc

原创九年级物理教案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 初中物理.doc

物理学科“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案设计人:殷宪敏使用时间:九年级—班第—学习小组姓名11.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学习目标1、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2、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现象,熟悉水的熔点和沸点;3、通过对冰的熔化现象的科学探究,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会根据实验数据作物理图像的方法,能分析图像的物理意义。

4、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了解晶体的熔点与沸点;5、能利用熔化,汽化吸热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重点:熔化的特点,液体沸腾的特点课前准备1、收集信息上网或通过科普读物查看,自然界中云、雪、雨、露、雾、霜的形成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谈谈自己的认识。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一、实验探究:人造“雨”活动1:在老师的指导下由两名同学完成实验演示;(1).从实验室冰箱里面取出冰块放入烧水的电壶中加热;(2).拿一个不锈钢的勺子或铲子放在壶嘴处。

①,请一个同学描述观察到的现象;②,如果你把钢勺上的水收集起来再次放入冰箱结果又怎样?填一填由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二、科学探究: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WR/m看课本填一填 1、 固体可分为 和 02、 称为熔化, 叫熔点。

3、称为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一为 , 二为 o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是活动2:分组实验探究 1、 提出问题: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水在什么情况下沸腾?在熔化和沸腾过程温度如何变 化? 2、 猜想与假设 3、 制定实验方案 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谁能描述一下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现象,看谁说的全面。

冰的熔化实验中水 的位置和冰的位置谁高?应采用什么方法加热?怎样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1 开始给水加热时,在什么地方形成气泡?并考虑气泡是怎样形成的?水的沸腾前后 上升的气泡大小怎样变化?%1 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制定出实验步骤。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和沸点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和沸点教案教学设计

第—节科学探究:熔点和沸点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熟悉水的熔点和沸点;2、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B、过程与方法:1、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及其产生的条件;2、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搜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C、感情和价值观联系生活,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熔化现象;晶体的熔点;晶体和非晶体;沸点〔教学难点〕熔化图象;晶体的熔点;沸腾图象;沸点〔教学用具〕加热器、水壶、钢勺、水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海波、水、火柴、坐标纸、秒表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通过对水的状态变化及其熔点与沸点的研究,归纳出晶体的熔点与沸点。

教材通过对云、雨、雪、雾、露等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通过对“人造雨〞的实验探究,体验水的状态变化与水的循环,从而引出熔化、汽化等问题。

〔教学设计〕在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问题,突出实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得出实验结论。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奇异的水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

云,形状各异!似鱼鳞,像城堡。

你是否了解,让人浮想联翩的云从哪里来?雪,使大地“银装素裹〞!传闻雪花来自天上“婆婆〞的羽毛枕头,你信托吗?雨,时而悄然无声,时而瓢泼倾盆。

他来自哪里,又落向何方?其实,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水变化万千。

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

今天,让我们开始对水进行科学探究吧。

2、开始新课〔1〕水之旅实验探究――人造雨将冰放入水壶,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不断加热,水沸腾后,戴上手套,用勺子靠近壶嘴。

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水;如再将水放入冰箱中,水还可以结冻为冰。

由实验探究可知,水有三种状态,在肯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和学生一起学分析云、雨、雪等形成的知识。

太阳照耀使地面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导
学案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第十一章第一节《熔点与沸点》导学案(2)第2课时
请你探究:
做一做: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
1.右图是冰的熔化实验装置图和冰熔化过
程的坐标图,从图中我么可以看出,冰是从
___℃
开始熔化的,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min,冰在
熔化
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便是晶体
的与
非晶体的区别,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2.右图是水沸腾实验的装置图和水沸
腾时的
坐标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水在沸腾
时温度保持,这个温度叫做它
的,但图中水沸腾时没有达到
100℃,原因可能是与
有关。

小组交流:
1.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给盛有冰的试管加热,而要通过烧杯中的水间接试管加热
2.为使烧杯中的水尽快沸腾,有哪些好的方法
小组展示:
(向全班汇报小组共同的见解,提出小组的疑问,由其他同学解答或教师点拨)
请你阅读:
阅读课本P6一7.
1.说出日常生活中,哪些固体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
2.通过查阅一些晶体的熔点表可以知道,铝的熔点是660℃,能不能用铝壶在1000℃的火炉上烧水
拓展提升:
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粥。

小明认为粥锅里的水烧开后,可继续火烧得很旺,煮得満锅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粥煮好;小红则认为,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微微沸腾,将粥煮好。

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请说出理由。

巩固提高:
1.在松香、铜块、玻璃、白糖、食盐、海波中,属于晶体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有一定的。

2.铅的熔点是328℃,那么温度为328℃的铅( )
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态和液态共存D.可能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3.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若从烧瓶中往
外抽气,会看到水又沸腾起来,这是由于
()
A.气压升高,水温升高
B.气压降低,水温升高
C.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D.气压升高,水的沸点降低
4.甲、乙两个烧杯里都有冰水混合物,甲杯里的冰少一些,
乙杯里的冰多一些,甲杯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在两杯里的冰都还未完全熔化时,比较它们的温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甲杯水的温度高
B.乙杯水的温度高
C.两杯水的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温度的高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