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业经济学》复习材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各章重点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何为产业?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答: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集合。
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由狭义产业和广义组成的产业系统。
是研究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即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与演变规律;产业的产生、成长和兴衰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及转移规律;产业发展中资源有效配置的规律等。
2、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答:(一)产业发展理论;(二)产业组织理论;(三)产业结构理论;(四)产业关联理论;(五)产业布局理论;(六)产业政策理论。
4、研究和学习产业经济学有何意义?答:(一)丰富和完善了经济学学科体系;(二)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三)推动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章:产业发展:分类与规律关键概念:1.产业发展定义:指产业的成长和演讲过程。
产业发展的过程既包括某个产业的成长、繁荣、转化和衰亡的过程,也包括产业总体的成长、壮大和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即产业总体结构不断由不合理走向合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由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具体说就是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分阶段转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组织合理化的过程。
2.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是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是指从产业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
一般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
3.产业发展战略:就是研究产业发展中带全局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或者说,产业发展战略是指从产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分析构成产业发展全局的各个局部、因意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并决定经济全局发展的局部或因素,而相应做出的筹划和决策。
1、请利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你熟悉的一个产业的发展情况。
答:例如中国报纸产业——形成期: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开元杂报,北宋末年出现的最早的印刷报纸,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外人在中国创办了约180种中外文报刊。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产业的含义:★一从产业组织层面看:产业是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划分依据: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群才会发生竞争关系,才需要进行同一产业的竞争和垄断分析;注:替代品的含义、替代品的测定方法:消费者的判断、品质上的替代、用途上的替代可乐的玻璃瓶由铝瓶替代、价格交叉弹性交叉弹性系数为正;二从产业结构层面看:产业是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企业的集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如三次产业的划分,狭义上如石油产业、机械产业;2、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原始公社的新石器时代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原始公社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的独立化; 奴隶社会初期3、产业的分类:一关联方式分类法:含义: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关联方式....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法;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就是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这些企业的经济活动或具有技术、工艺方面相似性,或具有相类似的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管理技术等;比如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等;②原料关联分类法:按照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原材料,性能相似的投入物或活动对象相似为依据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归类的一种划分方法;相同原材料:棉纺工业、钢铁业、化纤工业、木材业等相似原材料:服装业、造纸业、印刷业等③用途关联分类方法: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商业用途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法;如汽车制造业、制药业、橡胶轮胎业等;④方向关联分类方法:以产业间的关联方向为标准对产业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单向关联、多向关联、环向关联等;⑤战略关联分类法:按照在一国产业政策中的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1)主导产业: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特征:⒈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⒉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⒊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作用,2)先导产业: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3)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的产业;4)重点产业5)先行产业: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内在规律或自然规律必须先行发展以免阻碍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如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注:Ⅰ、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处于初创期的是先导产业,成长期是主导产业,成熟期是支柱产业;Ⅱ、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柱产业首先侧重的是产值和利润水平,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支柱产业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及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不高;案例:优势产业对大国崛起的意义荷兰在17世纪的辉煌——捕鱼、造船、航海贸易的优势;英国19世纪的辉煌——蒸汽机、珍妮纺织机二三次产业分类法含义:按产业发生时序和劳动对象的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反映了社会分工深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成为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最主要的分类方法;①第一产业: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指广义上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②第二产业:加工取自自然界的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指广义上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以及煤气、电力、供水等③第三产业:从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非物质生产部门;指广义上的服务业,包括运输业、通信业、仓储业、商业贸易、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饮食业、文化、教育、科学、新闻、公共行政、国防、娱乐、生活服务业等三国家标准分类法四国际标准分类法五两大部类分类法——马克思的分类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六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七要素分类法: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八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①四次产业分类法:马克·波拉特——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②产业的发展阶段分类法: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夕阳产业、淘汰产业③生产流程分类法:根据工艺技术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划分产业的一种方法;上游产业:生产工序比较接近原材料的产业;、下游产业生产工序比较接近最终产品的产业;中游产业:生产工序处于两者之间的产业——划分比较模糊且相对;案例1:电子产业链—芯片上游产业原指处在整个产业链的开始端,包括重要资源和原材料的采掘、供应业以及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的行业,这一行业决定着其它行业的发展速度,具有基础性、原料性、联系性强的特点;在现代的产业链理论中,上游产业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根据微笑曲线理论,上游往往是利润相对丰厚、竞争缓和的行业,原因是上游往往掌握着某种资源,比如矿产,或掌握核心技术,有较高的进入壁垒的行业;但是,并不是所有产业链都存在微笑曲线,上游也会出现供给过多、竞争加剧的情况,而且比较受制于下游需求的变化,无法主动去开拓新的需求或市场,通常都有明显的周期性;案例2:纺织产业:国家发展其上游产业④霍夫曼分类法: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其他工业第二章企业1、新古典企业理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一)概述:①以传统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将“企业”看成在给定技术、成本、价格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单位;②将“市场”看成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最优手段,认为只要市场竞争不受到削弱,供需双方能够随市场需求状况和均衡价格的波动而自由、充分地竞争,市场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③强调技术的作用,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注:一⒈规模经济: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投入的增加、产出量的增加,单位产量的固定平均成本开始下降,进而导致平均成本的降低,这时开始产生规模经济效应;随着投入进一步的增加,产出增加的比例会继续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当产量增加到一个临界值时,产出增加的比例不再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规模经济效应停止;规模经济还可分为产品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这三个主要层次;⒉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判别:一般以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的关系来判别:FC=AC/MC,FC>1存在规模经济,FC=1,存在规模经济不变,FC<1,存在规模不经济;⒊规模经济的成因:①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省了成本、减少了劳动量②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企业规模大就可采用这些设备,在石油、化工、钢铁、水泥等装置型产业表现明显;③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规模大/大型设备/实现标准化和简单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④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节省交易费用/降低单位产品促销费用/建立销售中心,提高销售效率⑤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⑥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使用现代办公设备,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案例:通信产业的规模经济二范围经济:⒈含义: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和假定两个企业得到的投入物相等⒉存在的条件:TCQx,Qy <TCQx ,0+TC0,Qy如果企业的联合生产低于独立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那么其生产过程就涉及到范围不经济;这种情况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与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有冲突时可能会发生;范围经济也可以一般化到多产品企业;⒊成因:除规模经济的成因外,还有,①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可用来生产不同产品,提高生产技术设备的利用率②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可用来生产不同产品/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生产批量增加③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一项研究成果可用于多种产品,单位产品研究开发成本下降案例:夏普的液晶显示技术、摩托罗拉的无线电通讯技术④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案例1:IT产业:合成效应范围经济,内部市场利用内部市场整合资源,减少经营风险,扩大发展空间案例2: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VS分业经营的银行更不易倒闭——范围经济效应案例3:高校扩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范围经济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产量增加带来单位成本的下降;范围经济:产品品种或提供的服务多样化能够带来成本的下降;一般来说用平均成本的下降表示规模经济,用相对总成本的节约表示范围经济;四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内部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五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同行业企业的增加,多个同行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与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外部范围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单个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外部经济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引起成本的节约;六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的原因:①人工成本的上升②激励和官僚影响③专门化资源的分摊案例:美国的调查:①企业规模大工资水平高②规模大,激励越困难③专业化资源难以随规模或范围的扩大而复制;二对传统企业理论的评价积极方面:①一般意义上强调技术作用,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②在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完全竞争的假定下,该理论分析最优生产选择如何随着投入和产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缺陷:①在关注价格体系的时候,忽视了交易费用②在强调企业功能的同时,忽视了企业的制度结构,所以不能解释生产活动为什么和如何被组织在企业内进行③并为令人满意地解决企业的边界及其决定问题;2、现代企业理论概述:新产业组织理论以科斯、威廉姆森等人的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采用了完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现代企业和市场观;1937年,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被认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一交易费用理论1含义: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2科斯的观点:①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在市场体系中,专业化的经济活动由“看不见的手”协调,分散的资源由价格信号配置;在企业内部,专业化的经济活动由“看得见的手”协调,分散的资源由行政指令配置;企业实质上是一个小的统制经济,市场体系不应该也不能够排除或消除诸如企业组织这样的统制经济,相反它倒是保证了企业只能在比其他企业或者比市场运行的结果更有效率的时候才能够生存下去;②无论是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现实中市场存在交易摩擦,存在交易成本,是因为获取价格等有关市场的信息要支付费用;交易谈判,签订交易契约也要支付费用——与新古典产业理论不同,认为不存在交易摩擦,不存在交易费用③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是因为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花费成本要低,或者说,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低,原因在于:节省签订契约的费用;企业较稳定的契约可降低重复交易的频度,减少不确定性,节省交易成本;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服从企业家的指挥,提高了效率④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业余成本;企业“内化”市场交易的同时产生额外的管理费用;市场与企业的界限是由以下原则决定的:当一个企业扩张到一定规模,以至于再多组织一项交易所引起的成本既等于别的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也等于市场机制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时,静态均衡就实现了,企业与市场的界线也就划定了;据此,也就可以说明动态因素的效应和动态均衡的实现,从而说明企业边界的扩张与收缩3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①交易成本理论——科斯定义:运用价格机制的成本;着眼于企业和市场的关系;②代理理论;侧重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故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又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交易成本:1定义:科斯的定义,运用价格机制的成本;交易成本是人们发生普遍社会交换关系中发生的费用,其发生的前提是人们的利益分歧,这种由于克服和协调分歧所发生的成本本质上是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等等;2分类:事前的成本:包括信息协议的起草、谈判的成本和保障协议被执行所需的成本;事后的成本:包括错误应变成本;校正事后错误时所引起的争吵成本;治理结构的建立和运转成本,为使承诺完全兑现而引起的约束成本;3交易费用理论契约人行为的基本假定契约人行为特征:①有限理性: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做到这一点;西蒙“契约人”有限理性行为假定的意义在于:首先,它表明人们对交易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每种偶然事件进行考虑和订约是有代价的;其次,事先没有考虑的偶然事件会增加事后成本;再次,由于预料到一定会有某些偶然事件事前没有想到,所以交易各方可能在初始合同中订立如何“善后”的具体措施,从而使交易成本增加——这充分说明,现实生活中在可行的范围内所有的合同都是不完全的,这一点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②机会主义:威廉姆森提出指人们以欺诈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它包括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总结:这两个基本假定的重要意义在于当二者同时存在时,严重的契约困难才会产生,从而使治理结构或经济组织的选择成为必要;4描绘交易费用的三个维度:①交易所涉及的资产的专用性:指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时,所投入的资产就具有专用性;资产的三种特性:资产本身的特性;资产选址的特性;人力资产的特性②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意义在于使应变性、连续的决策成为必要;③交易发生的频率;多次交易成本低于一次交易的成本;●代理理论:——企业内部激励问题1企业的产生——计量问题计量问题: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经济组织有两个至关重要的计量需求,即对投入的生产率以及对报酬的计量;其重要性在于:如果计量正确,就能使报酬的支付与生产率相一致,从而促进所有投入所有者的合作,发挥各自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中的比较优势,提高整个组织的生产率;由于产出无法被直接计量,使得市场对生产率的计量困难或费用很高,从而导致能节约计量费用的经济运行方式企业的产生;2队生产的问题偷懒和搭便车——代理问题队生产是指这样一种生产:使用几种类型的资源;产出不是每种合作资源的分产出之和,由一个追加的因素创造了组织问题;队生产所使用的所有资源不属于同一个人;搭便车:队生产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是联合产品,而且不是每个成员边际产品之和,使得对参与合作生产的成员的边际产品无法直接地、分别地、便宜地观察和计量,从而必然导致搭便车的问题;偷懒:由于企业最终的产出物是由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人的个人贡献不可能精确地进行分解和观测,因此不可能按每个人的真实贡献去支付报酬;这就导致了一个“偷懒”问题;解决:队成员因为能将偷闲的成本转嫁给别人,获得偷闲的激励,结果使队生产的效率受到损害;因此,就有必要寻找监察费用尽可能低的组织方式来进行生产;激励机制的设计:有专人进行监督,检查队员的投入绩效,并给予他剩余索取权;由监控者充当中心代理人的合同安排形式产生了,而古典资本主义企业就是一种有这样合约安排的组织;●小结:古典企业的实质是一个合约结构,它之所以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第一,通过队生产可以提高生产率,并且它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在直接衡量合作性投入的边际产品时是有费用的,使得合作性投入者之间通过简单的市场交换难以对偷闲行为加以限制;第二,通过观察或确定投资人的行为来估计边际生产率是经济的;换言之,正是因为不具备关于投入者的边际生产率和努力程度的完全信息,或者获得这些信息的成本很高,所以才需要企业这样一种特殊的监控装置来组织生产;或者说,在企业中,雇主利用监控诸多投入要素的机会,以比市场远为廉价的代价获得投入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发布指令,使投入资源得到更经济、更优良的组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又可以把企业看作是一种专门收集、整理和出售信息的市场制度;3、东方的企业理论一东方人本主义企业理论1人本主义:日本伊丹敬之:在日本企业经营实践的各种具体方法的背后,有一种潜在的、超越文化与国界的企业经营原理,他把此原理称为“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的广义词,它体现于企业的经营方法之中;如果说资本主义是以钱为根本的话,人本主义则是以人为根本来组织经济和经营活动的;2人本主义的提出背景及影响:背景:①受儒家文化民本主义思想的影响②日本是资源匮乏的小岛国,二次世界大战后,面临着更大的困境;影响:人本主义企业观是以人为企业经济活动中最根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资源,成为日本经济发展最为可靠的立足点,从而为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开辟了正确的航道;3日本人本主义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①企业性质:企业是以财货、服务的提供为主要功能的人与资源的集合体,是被置于一个管理组织之下的社会性的存在;②企业的本质特征只能是从事技术性转换;掌握并运用特定的生产技术,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的根本属性是一种社会性存在;企业的功能是向社会提供财货或服务;企业是由人与资源共同构成的;企业作为人与资源的集合体处于一个管理组织的支配之下;③企业生存的原因:一,该企业所从事的技术性转换比其他企业或非企业的组织方式如行政命令有更高的效率;二,该企业所提供的财货或服务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真正的企业将时刻面临着生存能力与生存资格的挑战和考验,企业能否生存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和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二东方企业的特点:1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首先,企业内部实行温情主义的家长制管理;所谓温情主义主要表现在工资制度中的年功序列制、组织人事制度中的内部提拔制和终身雇用制、民主管理制度中的企业内部工会制以及各种福利待遇制度;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欧美文化的渗透,日本的年功序列制和终身雇佣制度也在发生变化;案例:松下其次,日本人不仅把企业看作是谋生场所,更重要地是把其当作一种生活共同体,从中寻求个人生存的价值,使得企业集团或成员之间具有一种超越一般职能组织的家庭式亲近感;2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首先,企业追求的是双重经营目标;一个目标是利润,表明企业是一个利益集团;另一个目标是企业的持续性,这表明企业同时又是一个共同体;其次,利益一体感使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有着一种共同的纽带;3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存企业经营者利用儒家文化的“忠”、“和”、“仁”、“信”等思想来强化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信用感与协作精神;同时又利用正式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实现管理科学化,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第三章产业组织理论演变1、产业组织的含义: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2、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1马歇尔的贡献: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在三要素基础上,提出了第四个要素,即“组织”;其“组织”概念包括企业内组织形态,产业内企业间组织形态,产业间的组织形态,国家组织等多层次形态的内容;贡献:①他最先提出了四要素论包括组织和工业组织和产业组织十分接近的概念;②其经济理论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萌芽③他的理论第一次触及了关于竞争、规模经济和垄断之间矛盾的观点,即“马歇尔冲突”;。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docx
产经复习要点第一章:产业生命周期一、产业生命周期论1、产吊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人学教授弗农提出的2、产业牛命周期可以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3、形成期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市场需求缓慢增长,成长期迅速增长,成熟期缓慢增长,衰退期下降趋势L1益增强4、产业生命周期一般形态可以描述为S型曲线(教材Ps47图3・1)5、产业生命周期明确要点:A、产业的发展呈现岀有规律的阶段性、不能保持永久的繁荣。
B、在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要索投入,、产出规模和市场盂求的发展变化不同,利润率有升有降C、产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是紧密相关的,前一个阶段为下一个阶段奠定棊础, 下一个阶段是上一个阶段的必然延伸D、产业经过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还必须在每个阶段实现合理及时的转换(2)产业生命周期的特殊形态1、漫长型产业生命周期典型的两人类:A、人类基木生活必需的产业如粮食产业、纺织产业、服装产业、建筑业等。
B、基础产业,如邮政业、电信产业、交通运输业、电力产业等2、快速型产业生命周期快速型产业生命周期多出现在热潮型产品屮例如魔方、呼啦圈、滑板车等3、夭折型产业生命周期主要有两种情况:A、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功能更好的替代产甜,使原來的产品退出市场而夭折B、某些新产品投入市场,但由于技术不完善或存在功能障碍,在大批量牛产前不得不退出市场C、在开放的环境下,外來新产品的进入,对国内技术落后的产业造成冲击,造成夭折4、突变型产业生命周期四种情况:A、成熟期或衰退期后出现了重大的技术创新B、该产业出现了全新型的产品,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愿望C、国际市场的开拓D、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带动该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5、产业牛命周期的识别指标:A、产业的产出增长率B、你也的投入增长率C、投入产出效果D、需求收入弹性6、产业生命周期的识别方法A、拟合曲线识别法a龚柏兹曲线拟合法b皮尔曲线拟合法B、计算判断法C、经验对比法二、产业生命阶段(1)、产业形成阶段1、标志:A、该产业符合社会需要,能为当时经济和生活条件下的消费者所接受,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B、该产业生产已进入商业领域,具备一定的规模C、该产业具冇专业化的从业人员,包括专门的设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工人群体D、具有专业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和技术经济特点。
《现代产业经济学》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1.产业:产业可以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2.市场结构:产业市场结构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3.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
4.产业生命周期:指一个产业从出生到衰亡,具有阶段性和共同规律的厂商行为的改变过程,分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
5.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6.支柱产业:指生产规模、发展速度、技术状况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就业率、技术进步等方面影响很大,在当前和未来的GDP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产业。
基础产业:指在产业发展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而且具有较高感应度的产业。
瓶颈产业:指那些对其前向联系部门的供给能力不足或对其后向联系部门的需求能力不足的产业。
7.感应度:我们把一产业受其他产业的波及作用叫做感应度。
影响力:我们把这样一种使其他产业受到影响的波及作用成为影响力。
8.中间需求:指由投入系数所决定的,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对某产业产出的消耗之和。
中间投入:指由投入系数所决定的,某产业在经济活动中从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得到的投入之和。
9.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以某一特定产业中的大量企业及相关企业高度集聚为标志,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集合。
10.产业安全:产业安全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与竞争中,本国资本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经济部门的控制,本国各个层次的经济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分配的充分,以及政府产业政策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贯彻的彻底。
11.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他们的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中垄断因素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经济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产业经济学复习知识要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知识要点课程知识要点:一、课程涉及的名词:产业产业结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幼稚产业衰退产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关联投入产出分析感应度影响力产业安全产业竞争力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政策并购进入壁垒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适度规模SCP分析范式可竞争市场有效竞争马歇尔冲突集中度-利润率假说(两大学派的不同解释)经济性垄断垄断性(自然垄断)产业管制二、每章后的思考题汇总:(黄色记号有计算分析)1.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2.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产业结构演进论、霍夫曼定理、罗斯托主导产业论的主要内容。
3.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三次产业内部、三次产业之间结构优化的表现)4.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表现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性系数计算5.产业结构优化的规律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措施的认识。
6、世界三大产业结构成长模式的内容与评价。
7.“雁行发展理论”与“产品循环理论”的内涵及其评析。
8、世界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及中国的选择思路。
9、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的实施的目标分析与具体措施。
10、衰退产业政策的意义与具体做法11、投入产出表式的编制,表格中有关系数的测算,根据分类表对产业大致类型的判定。
12、产业安全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内涵与案例分析13、SCP分析范式与新SCP分析范式的结构、内容、对比图析。
14、哈佛、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对比。
15、静态与动态的规模经济的理解与成因分析(U型规模经济曲线L型化问题)16、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HHI指数计算)17、企业策略性寡占型市场企业价格的稳定性成因分析;企业攫取消费者剩余(三个级别的价格歧视)与限制性定价的福利效应与公共管制(阻止进入定价)与掠夺性定价)两种行为的具体做法。
限制性定价的福利效应与公共管制政策选择18、企业纵向、横向、混和并购行为的成因与福利分析19、市场绩效的静态、动态主要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20.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理论依据21.产业组织政策的二元性的内涵及组织政策体系归类。
产业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2.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由一群在相同或相近的产业链上的企业组成的社会经济空间组织。
产业集群的特征包括密集性、关联性、互动性和共享性等。
3.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受到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包括初始形成、迅速扩张、成熟稳定和衰退等阶段。
产业集群的演化模式有线性模式、环回模式和分散模式等。
4.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促进产业发展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产业政策的制定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国家的比较优势,明确产业政策的目标、措施和政策工具。
产业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发挥引导、协调和监管的作用,同时要注意产业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5.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包括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等。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外部经济是指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它能够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人力资源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够为产业集群提供创新力。
6.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支持产业集群的发展,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和人才引进等。
财政支持是指政府以财政补贴、专项资金等方式为产业集群提供直接经济支持。
税收优惠是指政府为产业集群提供减税、免税等税收政策的支持。
金融支持是指政府为产业集群提供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的支持。
人才引进是指政府为产业集群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培养技术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第⼀章产业经济学导论※⼀、名词解释1.产业:具有某些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门研究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门应⽤经济学科。
3.马歇尔冲突:在追求规模经济的⾏为和垄断效应从⽽抑制企业的活⼒的影响之间的⽭盾4.可竞争市场:指⼀种存在其他⼚商进⼊威胁的市场,企业之间⾮常具有竞争性,如果价格超过了成本就会吸引⼤量的企业进⼊。
5.⼀般均衡分析: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市场看成⼀个整体加以研究。
⼆、简答题1.简述产业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研究⽅法的关系:①.⽬的与⼿段的关系,研究⽅法的创新促进产业的发展;②.研究⽅法具有相对独⽴性,⼀种⽅法可以对多种研究运⽤,⼀种研究也可以使⽤多种研究⽅法;③.创新研究⽅法能够推进理论突破,促成新的研究成果※2.简述产业的⼏种主要分类法:①.⽣产结构分类法,包括马克思的两部类分类法,即把产业分为⽣产⽣产资料的产业部类(第⼀部类),⽣产⽣活资料的产业(第⼆部类);农轻重分类法;霍夫曼产业分类法把产业分为消费资料产业和资本资料产业和其他产业;②.三次产业分类法,以农业为代表的第⼀产业,以⼯业为代表的第⼆产业,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③.标准产业分类法。
3.产业经济学家的具体研究⽅法有哪些?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学派各采⽤了什么研究⽅法及其主要观点?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统计计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博弈论分析法,产业实验室研究法。
派系代表:哈佛学派:案例研究,产业⽐较研究,统计计量研究。
信息完全,垄断竞争理论;芝加哥学派: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法。
信息完全,经济⾃由主义,达尔⽂进化主义;新奥地利学派:⾏为主义分析法。
信息不完全理论。
新制度学派:边际分析法和“成本-收益”法。
交易费⽤理论。
※※4.简述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①.利于建⽴更为完善的体系;②. 利于政府制定正确的政策;③.利于企业选择正确的投资领域三、论述题欧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欧美通常将产业经济学等同于产业组织理论,⽽在⽇本经济学科理论当中除了产业组织理论还有产业关联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布局理论等。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赫芬达尔指数:是反映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的指标,它是赫芬法尔1950年在其博论文《钢铁业中的集中》中提出来的。
赫芬达尔指数是指某一产业中各企业资产占该产业总资产百分比的平方和。
产品差异化:指企业通过各种方法使其提供的产品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或偏好,使消费者能够把其产品与市场上其他企业所提供的同类产品区分开来,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上能够获得有利竞争地位。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也称“规模利益”,指技术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对于某一产品而言,如果企业的平均成本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呈现下降态势,意味着规模扩张能够带来额外的收益,此时我们就能够断定该企业存在着规模经济。
进入障碍:进入障碍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是指产业内现有企业对于潜在进人企业和刚刚进入这一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
换言之,是指潜在进人企业和新企业若与现有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马歇尔冲突的主要内容:大规模生产有许多好处,但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往往导致垄断的发展。
它将使价格机制失去作用,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遭到扭曲,自由竞争这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被人为扼杀,整个经济活动失去活力。
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之间这对矛盾被称为马歇尔冲突。
威廉姆森的福利权衡模型影响:威廉姆森的福利权衡模型综合分析了并购带来的成本节约和福利损失。
一方面,横向并购使企业获得了规模经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的扩大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势力,从而导致产量降低、价格上升,消费者福利受损。
由于横向并购对社会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既有益处又有弊端,所以判断横向并购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需要综合比较横向并购带来的成本节约和福利损失。
如果成本节约大于福利损失,那么横向并购的社会总福利为正;相反,如果成本节约小于福利损失,那么横向并购的社会总福利为负。
该模型所反映的思想不仅适用于横向并购,同时适用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简述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影响市场结构分类的主要因素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产业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选择题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关联方式、三次产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两大部类、农轻重产业、生产要素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准将经济活动分为三大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为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加工取自自然界产品的物质生产为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矿业、建筑业…);从第一、二产业物质生产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为第三产业(服务业:通信业、旅游业、金融业…)。
产业市场结构: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买卖双方的关系);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者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产品差异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影响市场集中度(占有率);形成市场进入壁垒(偏好性)市场竞争行为:①定价行为:掠夺性(低价)、限制性(刚刚好;影响因素:壁垒,经济规模)、②广告行为:最直接的作用是信息披露;传递产品差异信息,增加进入壁垒(先验品、后验品)③兼并行为广告在不同产业市场上的作用与特点:非耐用消费品行业(主观偏好性、大量广告);耐用(谨慎、产品性能质量、广告影响小、销售组织)企业兼并的类型:横向兼并(水平、相同企业):两家都生产化妆品的企业合并、纵向兼并(垂直、前后相关):生产汽车和生产汽车零件的企业合并、混合兼并(复合、无关联):生产个人计算机和房地产企业产业的高度化是通过产业间的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现的。
它以单个单位产业部门的变动(兴起—扩张—减速—收缩;马歇尔冲突)为基础。
衡量产业优势地位三种标准:附加价值高低;产业产值;产业关联效应罗斯托把主导产业的作用概况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率;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足够的资本积累;充足的市场需求;创新。
实现形式:市场自发调节,政府积极干预产业结构不协调原因:供给不能适应需求;需求不能适应供给名词解释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与文化学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产业经济学整理
产业经济学整理产业经济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产业: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2、进入壁垒: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出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
3、策略性行为: 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测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
4、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又会向第三产业移动。
劳动力在第三个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将逐步增加。
5、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6、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
7、网络效应: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8、管理协同效应:指当两个管理能力具有差别的企业发生并购后,合并企业将受到具有强大管理能力企业的影响,表现出大于两个单独企业管理能力总和的现象,本质是一种合理资源配置管理资源的效应。
9、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之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10、增长级: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些特定的地区或城市集聚,使这一特定区域经济的周边地区发展更快,就形成了所谓的增长级。
二、单选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产业)2、哈佛学派形成的标志:(贝恩的《产业组织理论》)3、SCP理论的含义:(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方式,即强调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在一个给定的市场结构下,市场行为又是市场绩效的决策因素。
)144、横向并购的动机:(企业通过实施横向并购,能够充分利用并购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来扩大市场竞争力,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目的。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它以理论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同时,也在科学总结各产业实践的基础上,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做出自己的理论概括,形成新的应用经济理论,以指导各产业的发展。
产业组织:1.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而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2.是同一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合相应地,产业组织由三个要素构成:企业个体、企业相互作用形成的市场关系和产业组织环境。
沉淀成本:指已经形成资产而无法回收的投资费用。
进入壁垒:是指相对于企图进入的新企业,现存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或者说是新企业进入所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
退出壁垒:是指某企业在退出某个特定市场时所遇到的障碍。
产业市场退出壁垒的高低也会影响企业进入市场的决策,如果退出行业的成本高昂,企业进入市场的动机就会削弱。
如果退出壁垒很低,企业就可以迅速退出。
流动性壁垒:是指限制资本在产业间流动,从而使产业内的企业获得优势的因素。
规模经济:指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可竞争市场理论:哈佛学派认为进入障碍高的市场,往往企业少、集中度高。
为了有好的绩效,需要一个竞争者较多的市场结构。
但鲍莫尔认为,不要有较多的企业,只要存在潜在的进入压力,即存在一个可竞争的市场结构就能有良好的市场绩效。
马歇尔冲突: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垄断,而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竞争,扼杀企业活力,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形成机制有:1.收入弹性差异。
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次产业。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汇总(doc 6页)
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经济学。
产业分类:是把具有不同特点的产业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成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以便进行产业研究和产业管理。
单个产业状况:是指从经济上看的就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单个产业总体而言的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收益或规模经济效益,是指经济体随着规模的扩大而经营成本下降且收益递增的现象。
产业链:指产业按特定顺序依次进行的生产经营环节而构成的具有连续性、关联性的链条或系统。
市场结构:指产业内企业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现实状态。
企业的市场行为:即产业内企业的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根据市场供求条件并充分考虑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为获取更大的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决策行为。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
产业关联:又称为产业联系,是指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产业之间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的数量关系。
产业布局:又称产业分布、产业空间配置,是指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
产业集群:是产业及相关机构在空间上集中分布而形成的具有关联性、互补性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体。
产业集聚:又称产业聚集、产业群集,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的行为和过程。
集聚经济:即集聚经济效益,是指由经济集聚产生的收益递增。
产业革命:是指产业及其各方面的根本性变革。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对产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而制定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产业竞争力:就是产业在生产经营中拥有的能力或优势。
1、产业链的主要特征(75页)产业链有八个特征,1)关联性,构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或产业,紧密相关,相互之间存在多种多样的经济技术联系。
2)连续性,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或者产业之间的联系,具有连续不断的特点,一环接一环,不能间断。
产业经济学 复习
产业经济学复习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学科,对于理解和分析经济运行中的产业现象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复习产业经济学时,我们需要系统地梳理相关知识,加深对重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同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一、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中,市场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等方面。
市场集中度反映了市场中企业的规模分布情况,通过计算行业集中度指标如 CRn 指数等,可以了解市场竞争的程度。
产品差异化则是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不同企业通过产品的质量、性能、品牌等方面的差异来吸引消费者。
进入和退出壁垒影响着市场的竞争格局,高进入壁垒可能导致市场垄断,而低退出壁垒则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行为是企业在市场中为实现自身目标而采取的策略,如定价策略、广告策略、并购策略等。
价格竞争是常见的市场行为之一,但过度的价格竞争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降。
非价格竞争如广告宣传、产品创新等对于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的并购行为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协同效应等,但也可能引发反垄断问题。
市场绩效是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综合结果,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效率、技术进步等指标来衡量。
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够提高市场绩效,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二、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从传统的农业为主导逐渐向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转变。
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库兹涅茨法则进一步阐述了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众多,包括需求结构、技术进步、国际贸易、政策因素等。
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例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新技术的出现会催生新的产业,同时也会促使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说课材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与经营上具有相同特征(同质性)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
产业既不是微观经济的概念,也不是宏观经济的范畴,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观经济概念。
2.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未得到应有发展而已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
(P31)3.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又称高级化,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
(P68)4.产业关联:又称为产业联系,是指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产业之间投入产出、供给需求的数量关系。
5.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是用各部门的总产量除以该部门所消耗的其他部门的产品数量,也就是用各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品价值除以各投入要素的分量,即:a ij=X ij/X j (i,j=1,2,…,n)其中,a ij为直接消耗系数,X ij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中所消耗第i部门产品数量的价值;X j表示j产业部门的总投入。
(P97)6.产业布局: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环节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组合与分布。
(PPT)7.产业集聚:又称为产业聚集、产业群集,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的行为和过程。
产业集聚的结果会形成产业集群。
(P149)8.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
(PPT)9.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
(PPT)10.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PPT)11.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测量产业竞争性和垄断性的最简单易行与最常用的指标,一般以产业内规模最大的若干家厂商的有关指标值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分量来衡量。
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
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一.主要概念(加粗的为重点)1.产业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
2.霍夫曼产业分类法霍夫曼为了研究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而将产业划分为三类:即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他产业。
霍夫曼产业分类的主要母的在于区分消费资料产业和资本资料产业,研究两者的比例变化。
分类标准:当某产业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消费资料时即将该产业归入消费资料产业,同样划出了资本资料产业。
难以确定归属的产业就全部归入其他产业。
内容:一是消费资料产业:食品、纺织等二是资本资料产业:冶金及金属材料工业、运输机械工业等三是其他产业:橡胶、木材、造纸、印刷等工业优点:是霍夫曼进一步研究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及工业化阶段理论的基础3.三次产业分类法这是以产业发展的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作为标准的分类方法,最先由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歇尔提出。
内容:第一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的物质生产部门,即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加工取自自然物质的物质生产部门,即广义的制造业或工业第三产业:派生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即广义的服务业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产业经济分析方法,被诸多国家广泛采用,许多经济学家用它来解释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结果缺点:社会再生产过程被描述的过于简单和笼统,还存在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其内容也过于庞杂4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是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种类和依赖程度的差异,即以生产要素的集约程度不同作为标准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
以生产要素的集约度和密集度为标准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
优点:有利于将各个产业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产业之间进行比较、判断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研究产业之间对生产要素依赖程度的差异等缺点:各种产业类型的划分范围不容易界定5.产业地位分类法这是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为标准进行产业分类。
产业经济学要点1
产业经济学要点1第一篇:产业经济学要点1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市场集中度: 是衡量某一市场(或行业)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分布状况(市场结构)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市场力量)。
2.规模经济: 说的是在既定条件下,如果某一区间生产一单位单一或复合产品平均成本递减,那么就可以说存在规模经济。
反之,为规模不经济。
3.范围经济: 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4.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5.最低经济规模:是指一家企业的最小最优经济规模,也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的最小产出量:6.进入壁垒:使进入者难以成功的进入一个企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不断的获得超额利润,并使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度集中的因素。
7.价格歧视:企业把同一物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顾客,这种做法被称为价格歧视。
8.产品差异:产品差异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之间替代不完全的状况。
9.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10.勒纳指数:勒纳指数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
勒纳指数在0到1之间变动,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反之,竞争程度越高。
在市场完全竞争时,勒纳指数等于0。
11.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 12.资产专用性:是指用于特定用途后被锁定很难再移作他用性质的资产,若改作他用则价值会降低,甚至可能变成毫无价值的资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产业:产业可以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2.市场结构:产业市场结构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3.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
4.产业生命周期:指一个产业从出生到衰亡,具有阶段性和共同规律的厂商行为的改变过程,分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
5.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6.支柱产业:指生产规模、发展速度、技术状况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就业率、技术进步等方面影响很大,在当前和未来的GDP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产业。
基础产业:指在产业发展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而且具有较高感应度的产业。
瓶颈产业:指那些对其前向联系部门的供给能力不足或对其后向联系部门的需求能力不足的产业。
7.感应度:我们把一产业受其他产业的波及作用叫做感应度。
影响力:我们把这样一种使其他产业受到影响的波及作用成为影响力。
8.中间需求:指由投入系数所决定的,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对某产业产出的消耗之和。
中间投入:指由投入系数所决定的,某产业在经济活动中从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得到的投入之和。
9.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以某一特定产业中的大量企业及相关企业高度集聚为标志,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集合。
10.产业安全:产业安全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与竞争中,本国资本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经济部门的控制,本国各个层次的经济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分配的充分,以及政府产业政策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贯彻的彻底。
11.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他们的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中垄断因素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经济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12.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力简答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答:(1)产业组织(2)产业结构(3)产业关联(4)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5)产业竞争力(6)产业安全2.简述企业寿命周期的构成答:产业寿命周期由五个主要的内部子周期构成,它们分别是:战略周期、人员周期、结构周期、产品周期、设施周期。
3.可口可乐公司的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答: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是公司管理中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影响企业寿命周期的关键性因素。
一般地说,经营战略决定了组织结构,有什么样的战略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
但组织结构的效率对实现经营战略有重要影响。
战略和组织两方面的成功才能造就一个成功的企业。
4.简述企业寿命调整经历哪些阶段答:(1)形成阶段(2)内部合理化阶段(3)连续发展阶段(4)后合理化阶段5.简述企业目标答:企业目标包括经营目标和社会目标两类,其中经营目标包括利润目标、价值目标和管理者目标三类。
6.企业对产业有哪些影响答:(1)企业是决定产业垄断程度的基本力量(2)企业是实现社会协作体系的主体(3)企业是促进产业关系形成的主体7.简述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答: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8.简述市场结构的类型答:市场结构有四种类型:(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9.简述价格领导制及其模式答:价格领导制是指在某一产业市场中,一家企业首先改变价格,其他企业则跟随这个企业采取相应的行动。
价格领导制有三种模式: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串谋领导定价模式、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
10.简述兼并及三种类型答:兼并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
有三种类型:横向兼并(水平兼并,兼并双方属于同一行业)、纵向兼并(垂直兼并,企业与供应厂商或客户的合并)、混合兼并(复合兼并,不相关业务类型的企业间的兼并)。
11.简述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答: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至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
影响因素有:市场进入壁垒高低、经济规模。
掠夺性定价又被称为“驱逐对手定价”,指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
特征:在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班是暂时性的,企业发动的暂时降价实质目的是要缩减供应量,一班情况下,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场上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12.简述市场绩效和衡量绩效的指标答: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形成的价格、产量、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绩效指标:(1)利润率(2)勒纳指数和贝恩指数(β=πe/v)13.简述配第——克拉克定律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有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地三次产业移动。
克拉克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一直在下降,而对制造品的相对需求开始上升然后下降,最后让位与服务业。
不同产业存在不同的生产效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差不多总是比同一个经济系统中其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以更大比例增长。
14.简述霍夫曼定律答:将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称之为霍夫曼系数,霍夫曼定律表明,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
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占据着统治地位;在第二阶段,虽然消费资料在工业生产的规模仍远远大于资本资料工业,但就其发展而言,资本资料工业开始加速;在工业化的第三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已与消费资料工业并驾齐驱;到了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就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
15.产业政策包括哪些政策答:(1)产业结构政策(2)产业组织政策(3)产业技术政策(4)产业布局政策16.简述产业结构政策的含义和目标答: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通过影响产业结构转换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是(1)产业的倾斜发展(2)资源的优化配置(3)达到追赶的目的(4)提高产业竞争力(5)保护幼稚产业17.产业机构政策的具体内容答:(1)主导产业的选择(2)幼稚产业的扶植(3)衰退产业的撤让18.简述主导产业的含义与作用机理答:主导产业,也叫主导增长产业,是指那些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由此而获得较高的和持续发展速度的产业。
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发展的带头作用,是通过其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实现的。
19.简述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答:(1)主导产业选择的赫希曼基准(2)主导产业选择的筱原二基准(3)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二基准(4)周振华三基准20.简述主导产业的特征答:(1)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或扩散效应(2)能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3)能够迅速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创造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多的附加价值21.如何理解产业结构优化答: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指产业结构系统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则是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产业结构的聚合质量,它具体表现为系统的产出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对资源的转换效率方面。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合理化是高度化的基础,没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就失去了基础条件,非但达不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反而有可能发生结构的逆转;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是合理化进一步发展的目的,合理化本身就是为了使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转换,失去了这一目的,合理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2.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23.举例说明产业关联方式答:前相关联关系,后向关联关系,环向关联关系……(举例说明)24.简述里昂惕夫逆矩阵系数在产业结构分析中的作用答:里昂惕夫逆矩阵系数在投入产出分析中有很重要的租用,如可以通过里昂惕夫逆矩阵进行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的分析以及波及效果分析,计算综合就业系数和综合资本系数等25.简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产业关联分析中的作用答: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反映了一个产业在产业结构系统中的产业关联强度。
一般地说,产业关联强度较大的产业,其在产业结构系统中的波及作用较大,该产业的变化,将较大的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系统。
因而,一国(或地区)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时,通常会将关联强度较大的产业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一个主要基准。
26.简述产业集群的特征答:(1)聚集经济(2)弹性专精(3)学习和创新性(4)合作竞争27.简述产业集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答:(1)提高生产率(2)刺激企业创新(3)促进新企业不断衍生(4)形成地区品牌(5)增强竞争性28.简述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应处理好几对关系答:(1)处理好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2)处理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3)处理好外力推动与内力整合的关系(4)处理好硬件设施和区域创新环境的关系29.简述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战略答:(1)技术创新战略(2)国际化的战略(3)信息化战略(4)名牌战略(5)可持续发展战略30.简述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答:(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支持产业(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5)机会(6)政府行为31.简答规避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风险的对策答:(1)规避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风险的政府规制分析○1更新政府的引资策略○2完善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法规体系,建立政府的产业安全审查机制,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垄断法○3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生态(2)规避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风险的企业安全分析○1完善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3建立企业联盟,规避外资的股权侵蚀32.在维护产业安全问题上,美国的具体做法答:(1)鼓励技术开发(2)确保美国拥有一支世界一流的劳动大军,使劳动者们能够适应迅速变化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3)加强对外国投资的管理(4)美国在对外贸易中采取“双轨制”,在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领域内推行自由贸易,而在其竞争力较次的产业领域内实行管理贸易(5)利用其他手段(6)在对外投资管理上,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对外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资金约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4.33.为了加强对本国科技的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英国政府推出了哪些举措?、答:(1)增加科技投入(2)提高科研人员待遇,解决优秀科研人员外流问题,吸收优秀青年投身到科研中来(3)从中小学抓起,培养人才,大幅度增加对中小学的投入(4)增强科技创新能力(5)建立高技术企业群论述1.论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答: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构成哈佛学派的SCP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