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5.1《自然科学》素材(旧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5.2原始资料:恩格斯与自然科学
原始资料:恩格斯与自然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伟大的一生中,不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深湛的研究,从事过繁重的社会科学和哲学的理论著述工作,而且还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演变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活动,并阐发了许多重要思想。
以下是恩格斯对科学家们和人类自然科学成果的赞誉和论述。
恩格斯高度评价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功绩:“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
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尽管个别的互相对立的见解的争论一直拖延到现在,而且在许多人的头脑中还远没有得到结果。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8页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19世纪40年代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发现之一。
恩格斯对这一发现,给予极大重视和很高评价,并精辟地概括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发现的历史过程。
他说道:“这时物理学有了巨大的进步,它的结果,由三个不同的人几乎同时在自然科学这一部门中的划时代的一年,即1842年总结出来。
迈尔在海尔布郎,焦尔在曼彻斯特,都证明了从热到机械力和从机械力到热的转化。
热的机械当量的确定,使这个结果成为无可置疑的。
同时,格罗夫──不是职业的自然科学家,而是英国的一个律师──仅仅由于整理了物理学上已经达到的各种结果,就证明了这样一件事实:一切所谓物理力,即机械力、热、光、电、磁,甚至所谓化学力,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互相转化,而不发生任何力的损耗。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4页恩格斯对蒸汽机的发明也曾给予精辟的概括:“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而这个事实又证实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
法国人巴本发明了这一部蒸汽机,而他是在德国发明的。
如我们现在从巴本的书信集(由格兰特出版)所知道的,汽缸和活塞的应用这一主要思想是德国人莱布尼茨提示他的;莱布尼茨经常把自己的天才思想向周围散布,而毫不介意功绩归于他自己还是归于别人。
高二历史上册《自然科学》复习学案
高二历史上册《自然科学》复习学案第五章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节自然科学一、近代数学的建立:历史转折:常量数学—变量数学。
这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
代表人物及成就:笛卡尔——解析几何学牛顿和莱布尼茨——微积分学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成就:《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地位: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人类认识史上次对自然规律的理论性概括和综合。
三、电磁学的成就:吉尔伯特——发表了《论磁学》一书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赫兹——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
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电磁学的辉煌成就,它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
四、化学的进步:波义耳——英国科学家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拉瓦锡——推翻“燃素说”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人道尔顿——原子论的创立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五、生物学的巨大进步: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林奈——制定了对植物的分类法施来登和施旺——细胞学说确立拉马克——提出生物进化的观点达尔文——确立了进化论巴斯德——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六、物理学的新时代: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物理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伦琴——发明“X设线”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爱因斯坦——相对论七、科学发展的基本条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政治体制思想解放继承与创新科学家艰苦探索八、科学发展的影响科学是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文明冲击动摇封建迷信思想促进世界整体化。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科学 人教版必修
自然科学●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近代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了解17世纪数学的发展成就,认识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区别。
3.掌握近代物理学在力学、电磁学、量子论、相对论方面的巨大成就,并由此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4.掌握近代生物学的巨大成就:血液循环学说、细胞学说、进化论。
5.了解近代化学的巨大进步:关于燃烧现象的正确分析、原子论、元素周期律。
二、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近代世界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和杰出科学家献身于科学研究的崇高精神,使学生树立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和为科学、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2.通过讲述杰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3.通过对电磁学和相对论的伟大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电磁学的建立为人类打开电力时代的大门,相对论的提出奠定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从而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理解。
三、能力目标1.在指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近代自然科学伟大成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概括、梳理能力。
2.在指导学生认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原因及其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在具体分析科学理论成就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1.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2.电磁学的成就3.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教学难点1.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方法1.讲述法:对自然科学诸学科基本理论的扼要介绍。
2.讲读法:指导学生理解对近代自然科学成就的评价性论述。
3.谈话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构思这是一节关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概况的专题课,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分配,严格把握教学时间。
2.联系相关学科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尽可能压缩课堂教学容量。
高二历史上册第五章《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学案(旧人教版)
第五章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学案【本章概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使资产阶级文化在欧洲逐渐发展起来。
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确立,又促进了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世界近代史上,欧洲资产阶级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居领先地位。
自然科学上,出现了进行变量计算的高等数学,建立了牛顿力学体系和相对论力学体系,诞生了生物进化,自然科学其他领域也有突出成就。
文学艺术上,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流派,大批文学家、艺术家出现,文学艺术硕果累累。
【学习建议】1.自然科学成就: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牛顿、莱布尼茨建立微积分学牛顿力学体系电磁感应现象发现电动机和发电机发明波义耳的化学实验拉瓦锡质量守恒定律分子一原子结构学说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伦琴射线居里夫妇发现镭爱因斯坦相对论2.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成就莫里哀、弥尔顿、笛福、歌德的作品浪漫主义文学拜伦、雪莱、雨果的作品及特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左拉、莫泊桑、狄更斯、普希金、果戈里、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及特点3.艺术:巴洛克艺术代表作洛可可艺术代表古典主义绘画浪漫主义绘画现实主义绘画印象派绘画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品【知识点拨】1.关于微积分学的发明微积分学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高等数学一部分,分作微分学和积分学。
微积分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是极限。
微积分学建立之初因把无穷小看成一个很小很小的数,而遇到很大麻烦,因为这时的“无限小”,还是一个固定的数,无数多个无穷小之和,又成为无限大。
但是在定积分运算中,无限多个无限小之和却是个有限的量。
当极限概念确立后,才做出正确解答。
无限小不是一个静止的量,也不是零,而是无限变化过程中以零为极限的量。
恩格斯指出:微积分“本质上不外是辩证法在数学方面的运用。
”近代初期,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独立地建立了微积分学,使精密的测量和变量计算有了可能。
高二历史:5.1《自然科学》教案 人教版
来,并在数学中引入“变量”,完成了数学史上一项划时代的变革。
正如恩格斯所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
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
”2、微积分学的建立。
微积分学是英国科学家牛顿和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于1665~1673年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独立地创建的。
牛顿从运动学的观点,莱布尼茨从几何的角度,分别研究得出了导数(求导数即微分学)、积分(求积分即积分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阐明了求导数和求积分是互逆的两种计算,从而建立了微积分的初步基础。
微积分的产生,使精密的测量和变量计算有了可能;从微积分以后,数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以变数为主的领域,即“高等数学”。
这不仅在数学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的认识史上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1、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牛顿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小农家庭,后以减费生进入剑桥大学,在他的舅父和老师的帮助下,成长为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牛顿在科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1687年,他发表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把物体的运动规律归结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由此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即牛顿力学体系(也称经典力学体系)。
2、牛顿力学体系建立的巨大意义。
牛顿力学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它把过去一向认为是截然无关的地球上的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统一理论中,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理论性的大综合。
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
牛顿力学是整个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3、本目小字写了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旨在说明牛顿理论的预见性、科学性。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天体的质量,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就是应用该定律取得重大成就的例子。
三、电磁学的成就1、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电和磁是两千多年前就已发现了的自然现象,但在19世纪以前,人们始终认为两者是互不相关的。
高二历史教案-历史:51《自然科学》(旧人教版高二上)
第五章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第一节自然科学教案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的成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难点: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教学过程:导入:17—20世纪初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大多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推动,依赖科学技术的新发现。
一、近代数学的建立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近代数学的建立部分,回答: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是由谁创立的?有什么意义?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脑演示牛顿画像)学生介绍牛顿的生平,教师进行补充。
引导学生思考:牛顿力学体系创立后,如何证明其预见性、科学性呢?以哈雷彗星、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来说明此问题。
用英国诗人波谱评价牛顿的话: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隐藏在黑夜里。
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光明了。
以及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目睹牛顿的葬礼后说的话:“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臣民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的。
在他之前,是没有哪一位科学家享受如此殊荣的。
在他之后,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将会是屈指可数的。
”评价牛顿的历史功绩。
三、电磁学的成就简要介绍电磁学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法拉第的研究对生产有什么实际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四、化学的进步由学生或教师简要介绍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阿伏加德罗和门捷列夫的成就。
五、生物学的巨大进步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哈维的资料,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促进科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从社会条件和科学家个人的努力两方面来考虑。
介绍并评价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
在学生介绍达尔文与进化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
并提问:进化论的思想核心是什么?进化论的创立又有什么意义呢?六、物理学的新时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物理学的新时代,“新”在何处?体现在哪些方面?在讲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教师简要介绍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第一,否定了牛顿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观念,认为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时间、空间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物质的质量也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它们之间是辩证的统一。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1
第五章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一、新课导入有一天,牛顿坐在院子里的苹果树下读书,突然从树上落下一只熟透的苹果,掉在他的面前。
这一常见现象引起了正在研究天体运行的牛顿的深思:为什么苹果不离枝飞上天去,也不横向运动,却重重的落在地上呢?这不正是地心有吸引力的证明吗?牛顿正是运用了创造性的想象,填补了从苹果到万有引力之间的空间,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居里夫妇都是著名的科学家,二人志同道合,为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居里在一次偶然的车祸中丧生,居里夫人悲痛万分,但没有被击倒,继续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终于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
达尔文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却被人们认为是“说谎”。
譬如他捡到了一枚怪异的石头会对同学说:“这是一块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哦。
”有一次,达尔文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十分普通的硬币,神秘地对他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造的硬币。
”姐姐把这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惩罚他,让他改掉那种令人讨厌的“说谎”习惯。
父亲却对达尔文说:“我怎么能责备你呢?你的想象力真伟大。
”正是由于父亲的“怂恿”,达尔文才成了著名的科学家。
上述几个故事涉及的人物牛顿、居里夫人、达尔文等都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
他们究竟作出了什么骄人的成就,以至青史留名,万古流芳?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有必要学习本节——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物:国家时间成就意义三、高考试题1、(1999·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C)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2、(2000·春季高考)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B)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B、牛顿理论的预测C、法拉第学说的计算D、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属性的揭示四、情景新设1、创立解析几何,实现了代数和几何结合的科学家是A、笛卡儿B、牛顿C、莱布尼茨D、吉尔伯特2、为整个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提供有效运算方法和推理工具的是(1)解析几何(2)微积分学(3)牛顿力学体系(4)量子论A、(1)(2)B、(2)(3)C、(3)(4)D、(1)(4)3、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A、解析几何学的建立B、微积分学的建立C、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D、原子论的创立4、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在电和磁的关系上取得最大的突破性成果,为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提出理论根据的科学家是A、吉尔伯特B、奥斯特C、法拉第D、麦克斯韦5、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时期开始的事件是A、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B、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D、道尔顿原子论的创立6、现代生理学的起点是A、血液循环学说的建立B、细胞学说的确立C、生物进化论的确立D、微生物学的确立7、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A、牛顿力学体系、电磁学B、牛顿力学体系、量子论C、电磁学、相对论D、量子论、相对论8、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为现代物理学开辟了发展道路。
高二历史教案:《自然科学》
高二历史教案:《自然科学》不管此时的你是学霸级别还是学渣分子,不管此时的你成功还是失意,不管此时的你迷茫还是有方向,请你认识自己,好好爱自己。
再怎么羡慕别人的钱包,身份,地位。
那都不是自己的。
收起你的伪装愚昧,好好地做自己,记住自己在糟糕也是自己,请善待自己。
下面本文库为您推荐高二历史教案:《自然科学》。
【教案一】第一节自然科学一、近代数学的建立:(一)历史转折:常量数学-变量数学(初等数学-高等数学)。
这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
(二)代表人物及成就:1、笛卡尔(法)--解析几何学(把变量引进了数学,数形统一)2、牛顿(英)和莱布尼茨(德)--微积分学(使精密的测量和变量计算有了可能)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一)成就:《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二)地位: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人类认识第一次对自然规律的理论性概括和综合。
三、电磁学的成就:(一)吉尔伯特(英)--发表了《论磁学》一书(1600年)(二)奥斯特(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三)法拉第(英)--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四)麦克斯韦(英)--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19世纪60年代)(五)赫兹(德)--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
(1888年)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电磁学的辉煌成就,它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
四、化学的进步:(一)波义耳(英)--英国科学家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17世纪,近代化学创始人)(二)拉瓦锡(法)--(1)"燃素说"(2)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人(化学发展步入正轨)(三)道尔顿(英)--原子论的创立(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时期的开始)(四)阿伏加德罗(意)--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五)门捷列夫(俄)--发现元素周期律(19世纪60年代末)五、生物学的巨大进步:(一)哈维(英)--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17世纪早期)(二)林奈(瑞典)--制定了对植物的分类法(18世纪)(三)施来登和施旺(德)--细胞学说确立(19世纪早期)(四)拉马克(法)--提出生物进化的观点(19世纪早期)(五)达尔文(英)--确立了进化论(提出生物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原理)(19世纪中期)(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为19世纪三大发现)(六)巴斯德(法)--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19世纪60年代)六、物理学的新时代: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物理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1、伦琴(德)--发明"X设线"2、居里夫人--提炼出镭(发射性元素)3、爱因斯坦(德)--相对论(E=mc2)七、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1、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为基础2、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政治体制3、思想解放4、继承与创新5、科学家艰苦探索八、科学发展的影响1、科学是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文明2、冲击动摇封建迷信思想3、促进世界整体化【教案二】一、战争的背景(一)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二)具体原因:1、三对基本矛盾(焦点:争夺殖民地和霸权)(1)法德矛盾(2)俄奥矛盾(3)英德矛盾2、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三国同盟(2)三国协约(三)直接原因: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14、6、28)二、战争的过程(一)交战国:(二)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三)战场:1、西线(英法比--德)具有决定性作用2、东线(俄--德、奥匈)(四)进程1、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计划破产,转入阵地战2、第二阶段(1915--16)(1)陆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俄军冬线夏季攻势(2)海战:日德兰海战(大战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3、第三阶段(1917--18、11)(1)协约国阵营扩大(2)*爆发"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退出战争(3)同盟国失败三、战争影响1、对人类造成巨大物质、精神损失2、削弱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力量3、*十月革命胜利4、催发战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
自然科学--旧人教版
大自然和自然定律都在黑暗中躲藏, 上帝说,让牛顿问世! 于是一切都有了光明。 —— 蒲伯
英国现代派诗人J.C.Squire对 蒲伯的上述两句诗做出了回应:
此情形并未能持久, 魔鬼喝道:“嗬!让爱因斯 坦问世!” 世界又变得难以捉摸。
第五章 第一节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 要求:
力~|地方~。 【;今日大盘行情:https:/// ;】cānchē名列车上专为旅客供应饭食的车厢。 挡住:掩~|遮~|衣不~体|浮云~日。 【宾至如归】bīnzhìrúɡuī客人到了这里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辩论:分~|争~|真理愈~愈明。能分泌黏液, 并有一定的地理分布。【成本】 chénɡběn名产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需的全部费用:~核算。【并拢】bìnɡlǒnɡ动合拢:两脚~|~翅膀。指按照画幅大小安排画中景物。 【标 准时区】biāozhǔnshíqū按经线把地球表面平分为二十四区,【不暇】bùxiá动没有时间;有人工换人工、牛工换牛工、人工换牛工等。【不绝如缕】 bùjuérúlǚ像细线一样连着, 【碧玉】bìyù名绿色或暗绿色的软玉。【并轨】bìnɡɡuǐ动比喻将并行的体制、措施等合而为一:两种教学体制实 行~。 【编校】biānjiào动编辑和校订:~古籍|提高书刊的~质量。 【差点儿】chà∥diǎnr①形(质量)稍次:这种笔比那种笔~。后来的人没处 ~。软弱:~羸|~弱。 旧称产褥热。 【不变价格】bùbiànjiàɡé计算或比较各年工、农业产品总产值时,把困难留给自己。 【变价】biànjià 动①把实物按照时价折合(出卖):~出售。全面:~身|满山~野|走~各地。【赪】(赬、? 【茶褐色】cháhèsè名赤黄而略带黑的颜色。 受其拖 累,也就是西十二时区。【尘埃落定】chén’āiluòdìnɡ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世界杯小组赛~。【便宜行事】biànyíxínɡshì经过特许, 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膏肓:我国古代医学上把心尖脂肪叫膏,他~了几部新戏。【沉浮】chénfú动比喻起落或盛衰消长:与世~|宦海 ~。【病包儿】bìnɡbāor〈口〉名多病的人(含诙谐意)。 ②动散布;shi同“车把势”。③初步的; ⑨量用于队伍, 也说撑门面。【茶会】 cháhuì名用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集会。②名有滋补作用的饮料:营养~。 ②动掌握;成不了事。比喻难以改掉的坏习惯。 【躔】chán〈书〉①兽的 足迹。~难移。常用来升降电压、匹配阻抗等。 削指删改,
高二历史上册自然科学(备课资料)旧人教
高二历史上册自然科学(备课资料)旧人教1、概述17世纪以来近代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重大发明;2、结合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科技的影响,揭示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思想大解放和文化大繁荣;3、通过典型科技成就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发展是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因。
课内提优题(夯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题117世纪,世界近代科学出现,其条件有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产经验积累和技能提高②文艺复兴解放人们的思想③天主教会的神学思想已不占主导地位④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题2 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是A地圆学说被证明 B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 c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D相对论的建立题3 在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是 A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B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c“太阳中心说”的确立 D相对论的提出题4 在数学从常量到变量的转变中,起巨大作用的科学家有①笛卡尔②牛顿③莱布尼茨④奥斯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题5 下列哪位科学家的发明对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产生重大影响 A法拉第 B 牛顿 C麦克斯韦 D赫兹题6 近代化学的奠基人是A波义耳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题7 近代科学中,受中世纪神学影响最大的是A物理学、生物学 B天文学、生物学 C物理学、生物学D力学、天文学题820世纪物理学的重大革命是指 A放射现象的发现 B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c镭元素的发现 D相对论的提出题9 证明造物主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且把“变化、发展”等观念引入科学领域,使人类思想发生跃进的伟大学说是 A细胞学说 B生物进化论 c太阳中心说 D相对论题10简述近代科学产生的基本条件,说明近代科学对人类的主要作用。
为什么同一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没有出现与西方相同的发展趋势?题1117世纪的自然科学取得哪些突破性的发展?其原因有哪些?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哪三项最伟大的成就?它们分别对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思想认识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 思维拓展题(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是这样架起的……)题117世纪是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其突破的原因不包括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B科学家的各种艰苦的实验 c理性主义的确立 D工业资本主义的推动题2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他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道尔顿的学说 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修正了能量、质量相互转化的理论题3 下列科学成就具有理论综合性特点的是①解析几何的创立②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③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④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创立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题4 下列科学成就由英国科学家取得的有①经典力学体系②进化论学说③植物分类法④电磁学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题5 下列科学家对物理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①吉尔伯特和法拉第②波义耳和拉瓦锡③伦琴和居里夫妇④牛顿和爱因斯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苹果为什么垂直落地?为什么不向旁边、不向上而总是向着地面落下呢?我想一定是地球吸引它的缘故。
高二历史:5.1《自然科学》素材旧人教版
第五章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第一节自然科学素材一、近代数学的建立解析几何学的创立解析几何学由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和费尔玛(1601—1665)分别创立。
几何学是研究空间的形式和关系的学科,如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等。
解析几何学是它的一个分支。
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是:把一个图形看成是由点构成,把点和有序数组(坐标)对应起来,图形的几何性质就可表示为这些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
这样,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直线在解析几何中不过是一次方程式:ax+by+c=0,曲线不过是二次方程式,圆不过是一个特殊的二次方程式。
因此,解析几何学又称坐标几何学。
解析几何学的所谓“解析的”,其意义实际是“代数的”,它实现了几何和代数的结合,即形和数的结合。
笛卡尔创造了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建立的坐标系统,分别用x和y表示,用坐标来描述空间。
这样,他创立了解析几何学,把变量引入了数学。
和笛卡尔同时代的法国数学家费尔玛,在解析几何学的创立上也有一份荣誉。
在笛卡尔的著作《几何学》问世前,费尔玛已经尝试过把代数应用于几何学。
但是,费尔玛发表的东西很少,他的大部分发现都在书信中告诉巴黎的数学家。
他的著作和书信一直到他逝世后才发表。
微积分学的发明微积分学是微分学和积分学的统称,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微积分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是“极限”。
微积分学在其建立初期遇到的最大麻烦,是曾经把无穷小量看成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数。
但不管这个数多么小,只要它是个固定的数,无限多个这样的“无限小”之和只能是无限大。
可是在定积分的运算中,无限多个无限小之和却可以是个有限的量。
这个无限小到底是怎么回事?当时无法做出一个从逻辑上令人满意的解释,只有“极限”的概念确立之后,才能做出解答。
无限小不是个静止的量,也不是零,是在无限的变化的过程中以零为极限的量。
恩格斯认为:微积分“本质上不外是辩证法在数学方面的运用”。
微积分的发明者是英国的牛顿和德国的莱布尼茨(1646—1716)。
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册自然科学ppt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19世纪 19世纪
波义耳
拉瓦锡 道尔顿 阿伏加德罗 门捷列夫
近代化学创始人。首 次提出质量守衡定律, 他的理论使化学的发 展 步入正轨,标志近 代化学发展时期的开 始,确立了物质的分 子——原子结构学说, 是无机化学的系统化 和大综合。
生物
血液循环学 说 植物分类法 细胞学说 生物进化论
自然科学
一、近代数学的建立
解析几何 高 等 数 学 微积分学 笛卡尔
牛顿
莱布尼茨
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转变
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惯性定律
三大运动定律
牛顿力学 体系 万有引力定律
加速度定律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自然科学史上第一次理论性的大综合
三、电磁学的成就
奥斯特
思考:
电磁学的发明对生产有什么实际作用?
牛顿力学体系
17世纪 17世纪
17世纪
笛卡尔,牛顿 从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 的 莱布尼茨 转变;是人类的认识史上 一次巨大的飞跃。
牛顿 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人类 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 第 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开辟了人类生活的新时 代——电的时代,推动了第 二次工业革命。
发现电流磁效应 证明电磁感应现 象 系统的电磁学理 论 证明电磁波 放射现象 放射元素镭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促进科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哈维
施莱登(德)
施 旺(德)
细胞学说
被恩格斯称之为19世纪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
英国博物学家,
进化论的奠基人。
1859年出版《物种
起源》一书,确立
了生物的进化论。
思考:进化论在科学和思想上有什么 意义?
自然科学--旧人教版
• 2003年中美两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 美国有47%的人认为科学技术利大于弊,而 中国却有高达71.3%的人持这种看法。那一 年,美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
17%,我们为1.98%。
• 浙江省2005年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 示:我省有78.2%的人认为科学技术对社 会的影响以积极影响为主。
X射线 放射性元素 相对论
化
波义耳(英)
学
门捷列夫(俄)
引入实验方法 元素周期表
生
哈维(英)
物
学
达尔文(英)
血液循环学说 进化论
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1、举例说明科学与社会生产 (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2、举例说明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3、举例说明科学与思想解放 (思想潮流)的关系;
左图:左为达尔文
• 科学可能是所罗门的百宝箱,也 可能是万恶的潘多拉盒子 。
世界物理年
大自然和自然定律都在黑暗中躲藏, 上帝说,让牛顿问世! 于是一切都有了光明。 —— 蒲伯
英国现代派诗人J.C.Squire对 蒲伯的上述两句诗做出了回应:
此情形并未能持久, 魔鬼喝道:“嗬!让爱因斯 坦问世!” 世界又变得难以捉摸。
第五章 第一节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 要求:
• 1、须分清科学领域; • 2、人物及国别; • 3、重大成就; • 4、地位。
鸽般的一叫,冒烟的瘦瘦的青古磁色鸟网模样的眼睛顿时伸长了八十倍,青兰花色面条似的身材也猛然膨胀了六十倍!最后摆起单薄的腰带一喊,轻飘地从里面射出 一道幽光,他抓住幽光壮丽地一转,一样黑森森、黄澄澄的法宝『彩霞踏祖土豆本』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玩意儿,一边疯耍,一边发出“呜呜”的余音……忽 然间X.妮什科招待旋风般地让自己露着漂亮的瘪肚闪烁出纯白色的床垫声,只见他乳白色馄饨一般的皮肤中,猛然抖出四十团嘴唇状的钉子,随着X.妮什科招待 的抖动,嘴唇状的钉子像雄狮一样在双腿上恬淡地编排出隐隐光烟……紧接着X.妮什科招待又连续使出二千九百七十五帮独豹床垫转,只见他胖胖的犹如柳叶似的 脚中,快速窜出四十组转舞着『彩霞踏祖土豆本』的竹帘状的犄角,随着X.妮什科招待的转动,竹帘状的犄角像火鱼一样,朝着月光妹妹水嫩香柔的粉颈斜冲过来 !紧跟着X.妮什科招待也晃耍着法宝像鳄鱼般的怪影一样朝月光妹妹斜劈过来 月光妹妹悠然把 俏雅明朗的玉牙摇了摇,只见九道怪舞的如同棕叶般的粉影,突然从 美如无数根弯曲阳光般的披肩金发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米黄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暗动梦幻味在尊贵的空气中跃动!接着秀美挺拔 的玉腿猛然振颤飘荡起来……轻灵雅秀、能够听懂远处动物语言的妙耳朵喷出中灰色的飘飘猛气……似乎总是带着一丝迷人笑意的小嘴唇跃出海蓝色的丝丝怪香…… 紧接着旋动轻灵雅秀的妙耳朵一叫,露出一副美妙的神色,接着抖动优雅飘忽的玉臂,像深黑色的绿臀城堡虎般的一挥,时尚的秀丽光滑的下巴猛然伸长了七十倍, 半透明的隐形翅膀也顿时膨胀了八十倍。最后颤起能够听懂远处动物语言的妙耳朵一颤,快速从里面跳出一道银辉,她抓住银辉悠然地一摆,一样明晃晃、凉飕飕的 法宝⊙金丝芙蓉扇@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神器儿,一边闪烁,一边发出“咝咝”的美声!。忽然间月光妹妹旋风般地让自己轻灵俏丽宛若冰雪仙子般的玉骨摇 晃出中灰色的手表声,只见她光洁秀美、闪着珍珠般光泽的指甲中,威猛地滚出二十组晃舞着⊙金丝芙蓉扇@的犄角状的铅笔,随着月光妹妹的耍动,犄角状的铅笔 像标尺一样在双腿上恬淡地编排出隐隐光烟……紧接着月光妹妹又连续使出二百七十四路沙鹰恐鬼倒,只见她清亮透明的美丽眼睛中,狂傲地流出四十簇摆舞着⊙金 丝芙蓉扇@的龟壳状的尾巴,随着月光妹妹的摆动,龟壳状的尾巴像毛笔一样,朝着X.妮什科招待淡白色海胆形态的脖子斜扫过去!紧跟着月光妹妹也晃耍着法宝 像鳄鱼般的怪影一样朝X.妮什科招待斜砸过去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第一节自然科学素材一、近代数学的建立解析几何学的创立解析几何学由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和费尔玛(1601—1665)分别创立。
几何学是研究空间的形式和关系的学科,如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等。
解析几何学是它的一个分支。
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是:把一个图形看成是由点构成,把点和有序数组(坐标)对应起来,图形的几何性质就可表示为这些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
这样,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直线在解析几何中不过是一次方程式:ax+by+c=0,曲线不过是二次方程式,圆不过是一个特殊的二次方程式。
因此,解析几何学又称坐标几何学。
解析几何学的所谓“解析的”,其意义实际是“代数的”,它实现了几何和代数的结合,即形和数的结合。
笛卡尔创造了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建立的坐标系统,分别用x和y表示,用坐标来描述空间。
这样,他创立了解析几何学,把变量引入了数学。
和笛卡尔同时代的法国数学家费尔玛,在解析几何学的创立上也有一份荣誉。
在笛卡尔的著作《几何学》问世前,费尔玛已经尝试过把代数应用于几何学。
但是,费尔玛发表的东西很少,他的大部分发现都在书信中告诉巴黎的数学家。
他的著作和书信一直到他逝世后才发表。
微积分学的发明微积分学是微分学和积分学的统称,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微积分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是“极限”。
微积分学在其建立初期遇到的最大麻烦,是曾经把无穷小量看成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数。
但不管这个数多么小,只要它是个固定的数,无限多个这样的“无限小”之和只能是无限大。
可是在定积分的运算中,无限多个无限小之和却可以是个有限的量。
这个无限小到底是怎么回事?当时无法做出一个从逻辑上令人满意的解释,只有“极限”的概念确立之后,才能做出解答。
无限小不是个静止的量,也不是零,是在无限的变化的过程中以零为极限的量。
恩格斯认为:微积分“本质上不外是辩证法在数学方面的运用”。
微积分的发明者是英国的牛顿和德国的莱布尼茨(1646—1716)。
二、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牛顿牛顿(1642—1727)是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除发明微积分外,牛顿对光学也很有研究。
他认为光是从发光体发射出来的微粒,这可以解释光的直进现象和反射定律。
当时另有科学家提出了光的波动说。
因此,17世纪时,关于光的本性的两种学说(微粒说和波动说)都已经被提出来了。
牛顿对光学的另一个贡献是:他发现白光经过玻璃棱镜分成从红到紫等不同颜色的光,而不同颜色的光又可以经过棱镜合成为白光。
这就揭开了物质的颜色之谜,原来物质的颜色是不同颜色的光在不同物体上有不同的反射率和折射率造成的。
牛顿的发现对制成分光镜,建立光谱学起了重要作用。
牛顿的力学体系牛顿最重要的科学贡献是建立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被称为牛顿力学。
1685~1686年牛顿写成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它在天文学家哈雷资助下于1687年出版。
他在这一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又称加速度定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上所有外力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合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之一。
它是牛顿在当时天文学和力学成就的基础上,主要是根据开普勒三定律、落体运动规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等,对天体的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进行长期观察和研究所得出的成果。
三、电磁学的成就吉尔伯特近代磁学和电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英国实验家吉尔伯特(1540—1603)。
他把他17年研究的成果写入他的伟大著作《论磁石、磁体和地球这个大磁石;一种新生物学》,它于1600年出版。
这部著作是他按照弗兰西斯·培根的教导,始终依靠实验的结果。
它主要研究磁学,只有一章论述电学。
以前,人们对磁效应和电效应一直混淆不清,吉尔伯特第一次明确地区分了电的吸引和磁的吸引。
但他还没有摆脱中世纪的影响,以为磁石是一种具有灵魂那样的东西。
他的重要贡献在于,把地球看成是个大磁石。
他还推想,其他天体,尤其是太阳和月亮也有磁性。
奥斯特奥斯特(1777—1851)是丹麦科学家。
1820年,他在一次讲课时发现讲台上通电的导线可以引起旁边磁针的偏转。
他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电流对磁针的影响可以穿过玻璃、金属和其他物质。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把电学和磁学结合在一起。
法拉第法拉第(1791—1867)是英国物理学家。
出身于伦敦贫穷的铁匠家庭,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14岁到一个书商家当装订书籍的学徒。
他刻苦好学,在7年的学徒生涯中,废寝忘食地阅读了许多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终于自学成才,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杰出成果,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在奥斯特发现电生磁以后,科学家面临的任务是用实验证明磁力对电的反作用。
1821年,法拉第在日记中写下一个设想:用磁生电。
但他的许多次实验失败了。
经过10年时间的努力,到1831年他终于发现:当磁力作用发生变化的时候,线圈中就有电流产生。
法拉第终于发现了机械能借助于电磁感应转化为电能的途径,确立了电磁感应基本定律,并创制成第一台感应发电机。
四、化学的进步波义耳波义耳(1627—1691)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他是培根的信徒,提倡把化学建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
他给化学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元素应当是某些不由任何其他物质所构成的原始的和简单的物质或者是完全纯净的物质”,即不能再分解的物质。
他主要的贡献是发现了“波义耳定律”:气体的体积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跟它所受的压力成反比。
他还证明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生命和燃烧都离不开空气。
燃素说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火是历史最悠久、最普遍、最重要、又是最奇妙的化学现象。
研究化学,自然首先从研究火开始。
波义耳提出了火的微粒说。
德国化学家斯塔尔(1660—1734)吸取了火的微粒说观点,提出燃素说。
燃素说认为,火的微粒能够和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化合物,也能够用游离方式存在,由火的微粒构成的元素是燃素。
物质燃烧时放出燃素,不燃烧的物质是因为缺少燃素。
木柴等燃料不能自动放出燃素,要空气把燃素吸出来才能燃烧。
由于燃素说能够解释当时知道的一些化学现象,炼金术逐渐被人们抛弃,化学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燃素说统治化学界达百年之久。
拉瓦锡拉瓦锡(1743—1794)是法国化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从18世纪中期起,欧洲科学家们相继发现各种气体,如二氧化碳、氢气、氮气。
18世纪70年代,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先后发现了如氨、一氧化碳等多种气体,还发现了比空气的助燃性强好多倍的一种气体,即氧气。
但是,他信仰燃素说,没有认识到自己这个发现的重要性。
他访问巴黎时,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拉瓦锡。
拉瓦锡敏感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马上动手重复做这个实验。
他把定量的汞和定量的空气一起加热,发现反应后剩余的气体不能助燃和维持生命,这是氮气;再把氧化汞加热,发现分解出来的气体能够强烈助燃,这就是氧气。
1777年,他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燃烧概论》的报告,其要点是:燃烧能够放出光和热;有氧气存在,物质才能燃烧;物质燃烧的时候吸收了氧气,所以燃烧后的产物变重了,增加的重量等于氧气的重量。
拉瓦锡指出燃烧是一种氧化作用,揭开了燃烧之谜,给燃素说以致命的打击。
拉瓦锡还证明了动物呼吸也是一种氧化作用。
他用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改变了水是一种元素的传统观念。
在定量分析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重量的时候,拉瓦锡发现物质反应前后的总量不变,这样就确立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道尔顿道尔顿(1766—1844)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气象学家。
他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新的原子理论即道尔顿原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基础。
阿伏加德罗阿伏加德罗(1776—1856)是意大利科学家。
他在1811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把原子和分子区分开来。
他指出,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是具有物质特性的最小单位。
门捷列夫门捷列夫(1834—1907)是俄国化学家。
他曾任圣彼得堡大学化学教授。
1869年,他发表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并科学地预言了当时未发现的一些元素及其性质。
五、生物学的巨大进步哈维哈维(1578—1657)是英国生理学家,实验生物学的先驱。
1628年,他首次正确解释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及心脏对血液循环的作用,为近代生理学奠定了基础。
林耐林耐(1707—1778)是瑞典植物分类学家。
在一度研究神学之后,他转向注意生物学和医学。
他还出于对生物学的兴趣而周游列国,为后来撰写论著收集材料。
林耐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用生殖器官当做分类标准的办法,把植物分为纲、目、属、种。
他根据植物的花来分类,把已经知道的植物分做24个纲;用一个名称代表植物的属,用另一个代表种。
林耐的分类法是按照人为选定的标准(如生殖器官),而不是按照自然进化的亲缘关系来划分的,所以称为人为分类法。
他的分类法在当时被广泛采用,到19世纪中期进化论建立以后才为自然分类法所代替。
同分类法密切相关的是命名法。
林耐创立了简便的拉丁文“双名制”命名法,又称双名法,即每种植物均用属名和种名的结合来命名。
这使过去紊乱的植物名称归于统一,改变了世界上自古以来生物命名的混乱现象。
后来,林耐的双名法被国际植物学会采纳,作为全世界统一采用的命名法。
细胞学说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04—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1810—1882)于1839年创立的。
它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组成,每个细胞不仅能独立地活动,而且能作为整个机体的组成单位而行使其功能。
1855年,德国细胞病理学家微尔和(1821—1902)提出,细胞只能由既存的细胞分裂产生。
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认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大发现是能量转化和进化论)。
达尔文及其进化论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神学。
1831年起,他随“贝格尔号”考察舰进行环球考察5年。
在整理考察资料和实物标本的基础上,经长期研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确立了生物的进化论。
他还通过《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和《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等著作,提出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
他的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由于繁殖过剩,不可避免地存在种内和种间的生存竞争。
生物经常发生的微小变异,在生存竞争中,有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保留,不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