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论》读后感

这本书首先给我的感觉是对诗的讨论,但当我仔细阅读这本书之后,有了重新的认识。

对于诗的起源问题有了就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朱光潜先生认为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诗与民间歌谣是有关联的,所以有在每个区域里歌谣都各有早起的,又晚起的。我们不能因为某几首歌谣有历史线索可以推测年代,便断定全区域的歌谣都属于同一年代,犹如二十世纪出版的《北平歌谣》里虽有一首叫做《宣统回朝》,我们不能据此断定这部集里其他歌谣均起于民国年代。况且一般人所认为有线索的几首诗如《甘棠》的召伯,《何彼矣》的齐侯之子也还是渺茫难稽。《国风》中含有断定年代所必据的内证根本就很少。二是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得出的结论是诗或是“表现”内在的情感,或是“再现”外来的印象,或是纯以艺术形象产生快感,它的起源都是以人类天性为基础。所以严格的说,诗的起源当与人类一样久远。三是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就诗与乐的关系说,中国旧有“曲和乐曰歌,徒歌曰谣”的分别。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共同的命脉是节奏。后来它们出现分化,舞蹈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遂日渐其远了。四是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在这里就不多细说了,因为在各方面都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来。五是原始诗歌的作者,在起源时它必有一个作者,后经口头传诵,经过许多次“第二次创作”,才产生许多变形。变形的主因不外两种:一、各地风俗习惯的差别;二、各地方言的差别。这就是先生从这些方面分析了诗的起源,让我感受到诗的历史渊源悠久,发展冗长,而且深受人们的喜爱。带有各地的特色文化,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学财富。

民间诗有一种传统技巧:文字游戏。其中包括“谐”——开玩笑,“隐”——捉迷藏,以及狭义的纯粹文字游戏。

“谐”这个手法被认为是具有普遍美感的活动,也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在诗中,这个“谐”所玩笑的对象,不外乎二:人和事。人,不是尽善尽美之人,也不是大奸大恶之辈,通常是二者之间,但是具有特点的。诗中常用的对象,是容貌的丑陋或者身体的残疾。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说一句题外话,文人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刻薄。当然,人品的亏缺,也是诗歌嘲笑的重要对象,其中著名的例子便是那句妇孺皆知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另一种是事——各种违背常理的怪事。比方说民间旧俗中的童养媳,老妻少夫,稀奇古怪。

作者认为,谐的特征是模棱两可,有恶意而又不尽是恶意,有美感而又不尽是美感,诗在有谐趣时,往往欢欣与哀痛并行不悖。有的人从悲中见诙谐,有的人从喜中见诙谐。作者在论述中国诗人和诗时,以李商隐的《龙池》为例:龙池辞酒敝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作者认为这首诗写寿王的杨妃被父亲明皇夺去,连酒都喝不下去,诗的出发点是理智而非深情,不带感情色彩,纯属讥刺事实。读到这里我想到唐朝诗人杜牧那首更普及的诗《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谐”的意味或许已经重不过“刺”了,从杜牧生平来看,他并非杜甫那样地忧国忧民之辈,在诗中,他也并无几多深情或沉痛,他只是看到了事实,嘲笑、讥骂,这些句子来自于聪明人的头脑,而不是忧思者的心灵。类似的,他

还有一句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更多讨论的是陶潜和杜甫,认为他们的诗,既沉痛又滑稽,有深度的内涵,在谐的基础上不会流于轻薄。诗忌讳轻薄,谐却容易造成轻薄,在这里,作者举了一个反例,即《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听说刘兰芝行将改嫁时,赶上门去讥讽:

府君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

我高中时语文课里读到此句,就想大骂焦仲卿,觉得他做人没用,欺负老婆倒是很有一手。这里作者关注的,当然不是我所看到的某个人物,他质疑的是这种写法,在殉情者生离死别之际,使用这种讥刺的语句,他认为,并不恰当,近于轻薄。

诗的胜境,终归于情,理智的聪明人,是做不了诗人的。

下面谈到诗中的“隐”。“隐”这个手法,类似猜谜,可以是娱乐,也可以是暗语谶语暗通款曲。这个隐,放到现在的修辞手法里,近似借喻。作者有一例民歌:

啥?豆巴,满面花,雨打浮沙,蜜蜂错认家,荔枝核桃苦瓜,满天星斗打落花。

恶意的谐被藏在隐里,还用了一个七层宝塔的形式,减了几分刻毒,多了一点逗趣和巧妙。

中国文人自古好用“隐”,无论《诗经》还是《离骚》,无论杜甫还是苏轼,都或多或少在诗中暗示些什么,而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更是满篇的字谜。从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开始,到大观园日常生活中的诗谜灯谜,不胜枚举。这些谜样的文字让后来的红学研究者如痴如醉,有些在我眼中,甚至走火入魔,《红楼梦》中每字每句,都能变作有隐含意义的谜语。

隐语除了用比喻的方式以外,还可以谐音,作者用的词是“双关”。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我最早接触过的此类诗句。作者提到,唐以后文字游戏的风气日盛,令诗伤于纤巧,便不复诗本来该有的神韵了。文字游戏对于诗而言,是提升诗歌品质的调节,令作品更加丰富,但如果喧宾夺主,终为不智。

作者认为,每首诗都会自成一种境界。诗中所描写的一幅景、一卷画,是作者心境的体现,也是读者在读这首诗时应当心领神会的。作者所举一例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诗中清淡愉悦的生活气息,便在停船一问之中。白居易《琵琶行》里也有停船一景:“停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二者情境,云泥之别。这里并非说孰云孰泥,只是想表明同景不同心。

诗的境界的产生,也就是让读者见到诗人所创的境界,作者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直觉,二是意象恰能代表情趣。读一首诗,需要在一定的思考与联想的基础上,直接感受到诗中所写的意境。这种直接感受,不是一种理智的思索,而是一种情感的共鸣。而意象与情趣的契合,则有关于我之前所感的“同景不同心”,这里作者以描摹山为例,将陶潜杜甫李白辛弃疾姜夔的诗句作比较,可以看出各自情趣不同,各成一种境界。不光是不同诗人不同诗句的境界各不相同,同一诗句读者在不同时间读来境界也会有所变化。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欣赏是无止境的,因此诗境也是无限的,永葆新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