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
肌肉起止点_作用_神经支配说明大全
上臂前屈、内 胸内、外侧神 收、旋内 下 拉肩胛骨向前 提肋助吸气 拉肩胛骨向前 胸内、外侧神
下位肋中部上缘 上位肋中部下缘 胸骨内面下部 剑突后面 第 7~12 肋内面 第 2~3 腰椎体前面 第 2~ 肋骨内面
5 腹肌 肌 群 名 称 腹直肌 起 点 节之间 下 8 肋外面 下 6 肋的内面、胸 腹内斜肌 腰筋膜、髂嵴中间 线、腹股沟韧带外 侧 1/2 胸腰筋膜、髂嵴内 腹横肌 后 群 唇、腹股沟韧带外 侧 1/3 腰方肌 髂嵴 止 点 5~7 肋软骨 腹白线、髂嵴 腹外斜肌 前 外 侧 群 外唇、腹股沟 韧带 第 10~12 肋骨 增加腹压,脊 下缘、腹白线、 柱前屈、侧屈、 耻骨结节 腹白线、耻骨 结节 第 12 肋、第 降第 12 肋, 脊 腰神经前支 1~4 腰椎横突 柱腰部侧屈 (T12 ~L3) 旋转 第 5~12 对肋间 神经、 髂腹下神 经、 髂腹股沟神 经 主要作用 脊柱前屈,增 加腹压 神经支配 耻骨结节和耻骨结 胸骨剑突第
胸锁乳突 肌
胸骨柄前面、 锁骨 胸骨端
颞骨乳突及上 项线外侧
副神经
二腹肌 舌 骨 上 肌 下颌舌骨 肌 茎突舌骨 肌 颏舌骨肌 肩胛舌骨 肌 舌 骨 下 肌 胸骨舌骨 肌 胸骨甲状 肌 甲状舌骨 肌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前腹: 下颌骨二腹 肌窝 后腹:乳突切迹 下颌舌骨肌线 茎突根部 下颌骨颏棘 肩胛上横韧带、 肩 胛骨上缘 胸骨柄、 胸锁关节 囊及锁骨内侧端 的后面 胸骨柄、 1 肋软 第 骨后面 甲状软骨板斜线 第 3~6 颈椎横突 前结节 第 3~7 颈椎横突 后结节 第 5、第 6 颈椎横 突后结节 上外侧部: 3~6 第 颈椎横突结节 下内侧部:上 3 个胸椎体及下 3 个颈椎体 第 3~6 颈椎横突 前结节
人体解剖学上肢肌下肢肌
长伸肌
20
(三)后群 1.浅层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肠肌外侧头
比目鱼肌
关节。
跟腱
21
2.深层 有4块肌 (1)腘肌
作用:屈膝关节并使小腿旋内。
腘肌
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
(2) 趾长屈肌
(3)
作用:屈踝关节和屈第2~5趾。
桡动脉 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
4.第四层 旋前方肌
作用:使前臂旋前。
旋前方肌
7
(二)后群(10块)浅、深两层
1.浅层 有5块肌 (1)桡侧腕长伸肌 (2)桡侧腕短伸肌 (3)指伸肌
作用:主要为伸腕,还可使腕外展。 肘肌 作用:伸腕、腕外展。 尺侧腕屈肌 作用:伸指和伸腕。 作用:伸小指。 作用:伸腕,使腕内收。
尺侧腕伸肌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9
四、手 肌
(一)外侧群—鱼际 1.拇短展肌 2.拇短屈肌 3.拇对掌肌 4.拇收肌 (二)内侧群—小鱼际 1.小指展肌 2.小指短屈肌 3.小指对掌肌 (三)中间群 1.蚓状肌 4块 2.骨间掌侧肌 3块 3 .骨间背侧肌 4块
10
拇短屈肌 拇短展肌 拇收肌
屈肌支持带
(三)后群 1.股二头肌 2.半腱肌 3.半膜肌
作用:后群3块肌可以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19
三、小腿肌
(一)前群 有3块肌 1.胫骨前肌
作用: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翻。
2.趾长伸肌 3. 长伸肌
作用:伸踝关节、伸趾。 作用为伸踝关节、伸足 趾。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趾长伸肌 胫骨前肌
(二)外侧群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六、上肢筋膜
15
下肢肌 一、髋 肌
大腿肌肉的分群及其神经分配
大腿肌肉的分群及其神经分配
大腿肌肉可以分为前群、后群、内侧群和外侧群。
以下是这些肌肉群的神经支配:
1. 前群:主要包括缝匠肌和股四头肌,其神经支配为股神经。
2. 后群:主要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其神经支配为坐骨神经。
3. 内侧群:主要包括耻骨肌、股薄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其神经支配为闭孔神经、股神经和坐骨神经。
4. 外侧群:主要包括髂胫束,其神经支配为臀大神经和臀中神经。
总之,大腿肌肉各群有不同的神经支配,这些支配对肌肉的协调和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肌肉或神经支配的问题,建议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理疗师。
简述脊柱区各层肌肉的名称和神经支配。
简述脊柱区各层肌肉的名称和神经支配。
脊柱区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撑和运动部位。
在脊柱区有许多层的肌肉,它们起到固定脊柱稳定性、支撑体重、促进身体活动的重要作用。
下面介绍下脊柱区各层肌肉的名称和神经支配。
脊柱区肌肉可分为深层肌群和表浅肌群,深层肌群分布在脊椎周围,表浅肌群贴近皮肤。
其中深层肌群又可分为三层:脊柱旁肌、多裂肌和横突肌。
1、脊柱旁肌脊柱旁肌分布在脊柱两侧,由于与神经纤维交错,被认为是脊柱区在维持生理曲度和固定稳定方面的主要肌群之一。
这组肌肉主要由三个小肌组成,分别是斜方肌、棘上肌和棘下肌。
斜方肌起始于骨盆,由下胸部的肋骨、脊椎旁的韧带和腰椎下突组成。
棘上肌则从中背部的颈椎上突、枕骨后突至胸椎的棘突,棘下肌则由腰椎下突向上至第三或第四胸椎的椎板。
这些肌肉由胸部和腰部神经丛及其分支支配。
比如斜方肌由胸部神经丛分支支配,棘上肌由枕神经和颈部神经分支支配,棘下肌由腰丛分支支配。
2、多裂肌多裂肌位于脊柱旁肌的内侧,为脊柱支撑提供了更稳定的支持。
它由许多细分的小肌肉组成,包括椎间肌、股肌、肋椎肌、髂肌、股突肌等。
这些肌肉主要通过脊背神经根和中枢神经系统相连接,肌肉收缩时,脊柱也会相应地稳定。
3、横突肌横突肌位于人体最外层的脊柱区表浅肌群中。
这组肌肉主要负责身体的侧向和旋转运动,它们位于脊柱两侧,是人体侧位肌肉的主要组成部分。
横突肌不仅覆盖脊柱两侧,还有分别向颈部、背部和肩部的分支。
这些肌肉通过脊神经支配,同时也有来自腰部和类似于肋间神经的斜角肌神经分支支配。
总之,脊柱区肌肉层次丰富,各自发挥不同功能,如支撑、固定、运动等。
对它们进行科学的训练和保健,可以减轻脊柱区因过度劳累、运动损伤而引起的相关疾病和疼痛。
受面神经(第对脑神经)支配颈阔肌从爬行类已经出现
而来,受面神经(第Ⅶ对脑神经)支配。
颈阔肌从爬行类已经出现,分布于颈部皮下。
人类因群居生活与语言的发生,颈阔肌形成的面部肌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用以表达表情,也称表情肌(mimetic mu-scles),数目达30块之多。
第Ⅶ对脑神经在人类主要支配面部肌肉,故有面神经之称。
此外,颈阔肌也延伸到头顶部成为颅顶肌。
颅顶肌的作用有限,趋向于退化。
在猿猴类头顶和枕部还有完整的枕额肌,人类则枕额肌分成前、后两部:额肌与枕肌,二者之间以强大的帽状腱膜(galea aponeurotica)相连。
六、发电器官鱼类中有些种类的一部分肌肉转变成为发电器官,能贮电和放电作为防御或攻击其它动物之用、电鳐(Torpedo)的发电器位于胸鳍内侧靠近鳃处,受面神经(Ⅶ)和舌咽神经(Ⅸ)的支配,由此可知是由鳃节肌转变而来。
电鳗(Electrophorus)的发电器位于尾部,来自轴下肌,受脊神经支配。
发电器与体重的比例为1∶2.66,电压可达500—600V。
产于非洲的电鲶(Malapterus),其发电器并非由肌肉而来,而是一种特化的皮肤腺,其发电量达400—450V。
发电器包括大量的电板(最高可达20 000块),每一块电板来自一个特化的多核肌细胞,电板之间隔以胶状物质,许多电板包在一个结缔组织构成的小室内,神经通过结缔组织分支到每一电板。
电鳐的电板呈垂直排列,放电的方向是由腹侧向背侧;电鳗的电板呈水平排列,放电的方向是由尾部向头部。
其它一些鱼,包括鳐(Raja)和长颌鱼(Mormyrus),具有同样的发电器,但其放电较弱,其功能是作为定位之用。
第四节体腔和系膜脊椎动物的内脏各器官皆位于体腔中,并借系膜悬挂或固定在体壁上。
在分述内脏各器官之前,应首先介绍体腔和系膜。
(一)体腔的起源脊椎动物的体腔(coelom or body cavity)是中胚层侧板(hypomere)中间的空腔(图10-44)。
在胚胎发生上,体腔囊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体节,下部为侧板(参见文昌鱼的胚胎发育)。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第一部分头颈背部肌群第一节浅层肌:起自枕外隆凸、上项线内侧,颈一至胸十二棘突,项韧带;止于锁骨外三分之斜方肌:1.一,肩峰、肩胛岗上缘;功能:璇颈(对侧),旋肩,转肩胛骨,肩胛内收。
神经支配:副神经(传出支),颈三至四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横动脉。
(单,旋颈胸骨内侧部,至于颞骨乳突。
功能:屈颈(双侧)2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柄、侧),神经支配点:副神经,颈二至三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甲状腺上动脉。
颈前外侧肌第二节(对,转颈起自颈三至六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
功能:颈部侧曲(同侧)1 .前斜角肌:侧),屈颈(双侧)。
神经支配:颈五至七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甲状腺下动脉。
:起自颈二至六横突,至于第一肋骨(前斜角肌之后)。
功能:同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2 .神经支配点:颈二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中斜角肌。
神经支配:同前、后斜角肌:起自颈五至七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骨。
功能:3 .颈五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枕下肌第三节:起自寰椎横突,至于枕骨粗隆下的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伸(双侧),头向头上斜肌1 .对侧屈(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起自枢椎棘突,止于寰椎横突。
功能:头向后侧旋转。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头下斜肌2 .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起自枢椎棘突,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仰(双侧)头向同侧旋转3 .头后大直肌(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起自寰椎后结节,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向后仰(两侧)。
神经支配:4 .头后小直肌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深层肌第四节:起自项韧带下份颈三至胸四棘突,止于下项线、乳突。
功能:头部后仰(两侧).头夹肌1同侧转颈(单侧)。
神经支配:相应脊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头向后仰(单侧),:起自颈三至胸六棘突,止于颈二至四横突后结节。
上肢肌肉的神经支配
上肢肌肉的神经支配1) 胸长神经(C5、7)于锁骨上方发于臂丛,沿前锯肌表面下降并支配此肌。
此神经损伤,前锯肌麻痹,表现为“翼状肩”,上肢上举困难。
(2) 胸背神经(C6、8)起自后束,沿肩胛骨外侧缘下行,分布于背阔肌。
(3) 肌皮神经(h.musculocutaneus)(C5、7)(图10—85、86)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
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4)正中神经(n.medianus)(C5、7)(图10—85、86)由来自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的两个根合成,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肱动脉下行到肘窝,继在前臂指浅、深屈肌之间沿前臂正中下行。
经腕至手掌,发出正中神经掌支(返支),进入鱼际,发出3条指掌侧总神经,再各分为2~3条指掌侧固有神经至1~4指相对缘。
(图10-87) 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
在肘部和前臂发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所有前臂屈肌及旋前肌。
在手掌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一、二蚓状肌。
发皮支:支配手掌桡侧2/3的皮肤,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皮肤,以及其背面中节和远节的皮肤。
正中神经损伤可致:①运动障碍: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食指及中指不能屈曲。
拇指不能做对掌动作。
②感觉障碍:上述皮肤分布区感觉障碍,尤以拇、食、中指远节关节最为明显。
③肌肉萎缩:鱼际肌萎缩,手常变平坦称为“猿手”。
(5)尺神经(n.ulnaris)(C7、T1)(图10-85、86)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随肱动脉下行,在臂中部转向后下,经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沟,进入前臂。
在沟中尺神经位置表浅,紧贴骨面,骨折时易受损伤。
尺神经在前臂尺侧腕屈肌深面随尺动脉下行,至桡腕关节上方约5cm处,发出尺神经手背支,本干下行称尺神经掌支,经豌豆骨桡侧分浅、深支入手掌(图10—88.89)。
运动生理学3-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以脊髓为中枢形成的初级反射活动,称为脊
髓反射。 牵张反射 屈肌反射
1.牵张反射
• 概念:当骨骼肌 受到牵拉时会产 生反射性收缩。
• 特点:感受器和 效应器都是在同 一块肌肉中
• 类型: 腱反射
肌紧张 • 意义:在于维持
身体姿势,增强 肌肉力量。
①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动态牵张反射) : 指快速牵拉 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 运用反牵张反射的原理可有效的放松肌肉,改善关节的柔韧性。
PNF练习法——一种放松肌肉和消除 疲劳的有效方法
• 运用肌梭和腱梭形成的牵张反射和反牵张反射的 原理,进行肌肉放松的方法。
• 方法: • 缓慢逆向运动使肌肉拉伸至最大幅度 — 保持
(6-10秒)— 稍放松 — 肌肉在抗阻下作静力 性收缩 — 保持(6-10秒)— 结束
• 讨论: 在需要保持身体平衡的运动中,如果头部位置 不正会有什么后果? 举重时,提铃瞬间头应该怎样?为什么? 短跑运动员起跑瞬间头为什么要低着?
• 体操的后手翻、空翻及跳马动作,若头部位置不正, 就会使两臂用力不均衡,身体偏向一侧,常常导致 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
• 短跑运动员起跑时,为防止身体过早直立,往往采 用低头姿势,这些都是运用了状态反射的规律。
• 张力不但与兴奋的运动单位数目有关,而且也与运 动神经元传到肌纤维的冲动频率有关。参与活动的 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动 员(简称MUI)。运动单位动员也可称为运动单位募 集。
三、前庭器、前庭反应与前庭稳定性
• 前庭器 位于内耳,包括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是维
持姿势和平衡的位觉感受装置。 • 前庭反应
反射叫牵张反 射。
肌肉的神经支配
内收、旋转、上抬和降低肩胛
大菱形肌
肩胛背神经
√
肩胛骨内缘中点,在肩胛冈与下面的斜方肌下角之间中点
T2-5棘突
肩胛骨内缘
内收肩胛
小菱形肌
√
肩胛冈内侧胛
肩胛提肌
C3
√
肩胛后内侧缘,肩胛上角和肩胛冈之间斜方肌下方
上4个颈椎横突
肩胛后内侧缘、肩胛上角和肩胛冈之间
耻骨体部及下支
胫骨上1/4内侧面
大腿内收、屈曲,大腿屈曲和内旋
大收肌
闭孔神经和坐骨神经
前股
√
√
√
大腿上1/3,紧贴大腿内侧缘后部
坐骨的耻骨支;坐骨粗隆
股骨嵴;内髁上线,收肌结节
大腿内收、屈曲和伸展
臀中肌
臀上神经
后股
√
√
√
髂嵴中点的远端2.5cm处
髂骨上外侧面
大转子
大腿外展和协助内旋
臀小肌
后股
√
√
√
在髂嵴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
√
√
随前臂旋后,在前臂掌面,沿着腕部肌腱直线方向近端7~9cm
肱骨内上髁
第二掌骨掌面基底部
在腕部屈曲手(掌屈);协助受桡侧外展
掌长肌
外、内侧束
前股
中下干
√
√
√
随手臂旋后,沿腕部肌腱到内上髁的直线方面,在前臂前面远端6~8cm
肱骨内上髁
屈肌韧带、掌腱膜
在腕部屈曲手
指浅屈肌
外、内侧束
前股
中下干
√
√
√
随手臂旋后,在前臂前面,肱二头肌腱远端7~9cm和腹中线内侧2~3cm
肱骨外上踝下1/3
人体肌肉的分类和功能
人体肌肉的分类和功能人体肌肉约六百多块。
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
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
按结构和功能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
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
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分为白肌纤维和红肌纤维。
白肌依靠快速化学反应迅速收缩或者拉伸,红肌则依靠持续供氧运动。
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中,牵引骨产生运动。
人体骨骼肌共有600余块,分布广,约占体重的40%。
每块骨骼肌不论大小,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经支配。
因此,每块骨骼肌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器官。
头肌可分为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肌。
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壮,这与支持体重、维持直立及行走有关。
上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颈肌。
骨骼肌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肌肉类型。
当健身者通过锻炼增加肌肉力量时,锻炼的就是骨骼肌。
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且成对出现:一块肌肉朝一个方向移动骨头,另外一块朝相反方向移动骨头。
这些肌肉通常随意志收缩,想要收缩时,神经系统会指示它们这样做。
骨骼肌可以做短暂单次收缩或长期持续收缩。
人体的骨骼肌可以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纤维。
红肌纤维依靠血红蛋白持续供氧运动,进行较长时间的收缩和拉伸,从而使我们进行日常行为活动。
而白肌纤维则(多在紧急情况下)依靠内部快速化学反应迅速伸缩,其特点是持续、反应时间短,其反应时间是红肌纤的四分之一。
平滑肌存在于消化系统、血管、膀胱、呼吸道和女性的子宫中。
平滑肌能够长时间拉紧和维持张力。
这种肌肉不随意志收缩,意味着神经系统会自动控制它们,而无需人去考虑。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第一部分头颈背部肌群第一节浅层肌:1.斜方肌:起自枕外隆凸、上项线内侧,颈一至胸十二棘突,项韧带;止于锁骨外三分之一,肩峰、肩胛岗上缘;功能:璇颈(对侧),旋肩,转肩胛骨,肩胛内收。
神经支配:副神经(传出支),颈三至四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横动脉。
2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柄、胸骨内侧部,至于颞骨乳突。
功能:屈颈(双侧),旋颈(单侧),神经支配点:副神经,颈二至三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甲状腺上动脉。
第二节颈前外侧肌1 .前斜角肌:起自颈三至六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
功能:颈部侧曲(同侧),转颈(对侧),屈颈(双侧)。
神经支配:颈五至七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甲状腺下动脉。
2 .中斜角肌:起自颈二至六横突,至于第一肋骨(前斜角肌之后)。
功能:同前斜角肌。
神经支配点:颈二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3 .后斜角肌:起自颈五至七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骨。
功能:同前、中斜角肌。
神经支配:颈五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第三节枕下肌1 .头上斜肌:起自寰椎横突,至于枕骨粗隆下的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伸(双侧),头向对侧屈(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2 .头下斜肌:起自枢椎棘突,止于寰椎横突。
功能:头向后侧旋转。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3 .头后大直肌:起自枢椎棘突,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仰(双侧)头向同侧旋转(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4 .头后小直肌:起自寰椎后结节,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向后仰(两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第四节深层肌1 .头夹肌:起自项韧带下份颈三至胸四棘突,止于下项线、乳突。
功能:头部后仰(两侧)同侧转颈(单侧)。
神经支配:相应脊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2 .颈夹肌:起自颈三至胸六棘突,止于颈二至四横突后结节。
肌肉起止点作用神经支配说明大全
下部
腋神经(C5)
5.大圆肌
肩胛骨下角背面
肱骨小结节嵴
上臂内收、旋内、后伸【近固定时,使肩关节旋内、内收和伸。在无阻力的运动中,不表现出电的活动,但在做抗阻力动作时,该肌是原动肌。】
肩胛下神经(C5-7)
6.肩胛下肌
肩胛下窝
肱骨小结节
上臂内收、旋内和伸
二.臂肌
(一)前群
颈神经前支(C5-7)
中斜角肌
颈神经前支(C2-8)
后斜角肌
第2肋
颈神经前支(C5-6)
(二)内侧群(椎前肌)
椎前肌能使头前俯、颈前屈。
颈神经前支(C1-8)
肌肉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支配
躯干肌
一.背肌
(一)斜方肌
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
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近固定时,上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该肌瘫痪时,产生“塌肩”。在儿童少年时期发展该肌,可预防和矫正驼背。
膈神经(C3~5)
肋部
下6对肋骨和肋软骨
腰部(左、右膈脚)
上2~3个腰椎
四.腹肌
(一)前外侧群
1.腹直肌
耻骨联合上缘和耻骨嵴
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
(1)共同保护腹腔脏器及维持腹内压,保持腹腔脏器位置的固定。(2)腹肌收缩可增加腹压以协助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功能。(3)降肋助呼气并能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
臀下神经(L4~S5)
中层
1.臀中肌
最全肌肉起止点神经支配及功能
常用肌肉起止点、神经支配与功能名称起点止点神经支配功能三角肌锁骨外侧1/3,肩峰、肩胛冈肱骨三角肌粗隆腋神经外展,前屈或后伸肩关节冈上肌肩胛骨冈上窝肱骨大结节上分外展肩关节冈下肌肩胛骨冈下窝肱骨大结节中分小圆肌肩胛骨外侧缘背面肱骨大结节下分外旋肩关节大圆肌肩胛骨下角背面肱骨小结节嵴后伸,内收和内旋肩关节肩胛下肌肩胛下窝肱骨小结节臂丛神经的短支内旋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肩胛骨喙突桡骨粗隆曲肘关节,前臂旋后喙肱肌肩胛骨喙突肱骨内侧缘中部前屈,内收肩关节肱肌肱骨体下半面尺骨粗隆肌皮神经屈肘关节肱三头肌长头:肩胛骨关节盂下方;内侧头,外侧头:肱骨背面尺骨鹰嘴桡神经伸肘关节,长头伸肩收肩肱桡肌肱骨外上髁上方桡骨茎突桡神经屈前臂旋前圆肌桡骨中部外侧面前臂旋前桡侧腕屈肌第二掌骨底掌长肌掌腱膜正中神经尺侧腕屈肌肱骨内上髁豌豆骨尺神经屈腕指浅屈肌肱骨内上髁,尺桡骨第2~5指中节指骨正中神经屈腕,屈2~5指指深屈肌尺骨及骨间膜掌面第2~5指远节指骨底正中神经,尺神经屈腕,屈2~5指拇长屈肌桡骨及骨间膜掌面拇指远节指骨底屈拇指旋前方肌尺骨远端掌面桡骨远端掌面正中神经前臂旋前桡侧腕长伸肌肱骨外上髁第二掌骨底背面桡侧腕短伸肌肱骨外上髁第三掌骨底背面伸腕指伸肌肱骨外上髁第2~5指中节远节指骨底背面小指伸肌肱骨外上髁小指中,远节指骨底背面伸腕,伸指尺侧腕伸肌肱骨外上髁第五掌骨底背面桡神经伸腕旋后肌肱骨外上髁,尺骨上端桡骨上端前面前臂旋后拇长展肌桡,尺骨背面第一掌骨底拇指外展拇短伸肌桡骨背面拇指近节指骨底拇长伸肌尺骨背面拇指远节指骨底伸拇指示指伸肌示指指背腱膜桡神经伸示指拇短展肌外展拇指拇短屈肌拇指近节指骨底屈拇指拇指对掌肌腕横韧带第一掌骨正中神经拇指对掌拇收肌腕横韧带、腕骨、第三掌骨拇指近节指尺神经内收拇指髂腰肌腰椎体两侧、髂窝股骨小转子腰神经屈髋关节阔筋膜张肌髂前上棘髂胫束臀上神经紧张阔筋膜臀大肌髂骨、骶骨背面股骨臀肌粗隆臀下神经伸髋关节,旋外臀中肌臀小肌髂骨外面股骨大转子臀上神经外展髋关节梨状肌骶骨盆面股骨大转子尖骶从分支外展外旋髋关节常用肌肉起止点、神经支配与功能缝匠肌髂前上棘胫骨上端内侧面屈髋关节和膝关节股四头肌股直肌:髂前下棘股内侧肌:股骨粗线股外侧肌:股骨粗线股中间肌:股骨前面胫骨粗隆股神经屈髋关节、伸小腿大腿内侧肌群耻骨支、坐骨支胫骨上端内侧面、股骨粗线闭孔神经内收。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丘脑 腹外侧核
皮层 运动区
小脑中间部
运动
躯体感觉
第三节 随意运动
二、运动程序的执行和协调
运动皮层
丘脑
红核
小脑
肌肉
网状结构
椎体系
基底神经节对肌肉活动的控制
基底神经节 组成: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和红核。 作用: 控制肌紧张并使运动动作适度 与随意运动有关 与运动程序有关
第二节 高位中枢对肌肉活动的控制
第二节 高位中枢对肌肉活动的控制
小脑
外形
分部
功能
绒球小结叶
原小脑
按外形
按发生
维持平衡
旧小脑
新小脑
小脑半球外侧部
半球内侧部+其余小脑蚓
调节肌张力
运动协调
按纤维连系
前庭小脑
脊髓小脑
大脑小脑
损伤:站立不稳、步态不稳
维持平衡
对肌紧张抑制、易化双重作用
协调肌紧张
损伤:肌无力、随意运动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
协调随意动作
小脑对人体运动的调节
第二节 高位中枢对肌肉活动的控制
三、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控制 (一)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4、6区)功能特点 1 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支配有交叉的性质 2 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其定位安排呈身体的倒影 3 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运动越复杂精细的肌肉其代表区也越大 4 刺激所得的肌肉运动反应单纯,只引起少数肌肉收缩,不发生肌肉的协同性收缩 5皮质细胞有一定代偿能力
补充内容
牵拉肌肉→肌梭螺旋状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脊髓→α传出纤维→梭外肌收缩 意义:增加骨骼肌收缩力量 骨骼肌轮流交替收缩→轻度持续收缩→维持一定肌张力 肌张力产生原因 重力对肌肉的轻度牵拉 高位运动神经元→γ运动神经元→少量冲动→梭内肌纤维→轻度收缩 γ运动神经元调节梭内肌长度 γ—环路:运动神经元γ运动神经元→肌梭→同一肌肉α神经元活动→肌肉收缩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
▪ 纤维成分: ①躯体运动纤维: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
肌、下直肌和下斜肌 ②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瞳孔 括约肌及睫状肌
50
右侧动眼神经受损
上睑下垂,眼外 斜视,眼球不能 向内、上、下方 运动,瞳孔扩大, 瞳孔对光反射消 失
51
IV 滑车神经
感觉障碍:手内侧缘 明显
29
桡神经
发自后束 桡神经浅支:皮支,手背
桡侧半和桡侧二个半手指 近节背面的皮肤 桡神经深支:肌支,至前 臂背侧改名为骨间后神经, 支配前臂所有的伸肌
30
桡神经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前臂伸肌 瘫痪,不能伸腕、伸 指,“垂腕”
感觉障碍:1—2掌骨 间隙背面皮肤最为明 显
前支 粗大,主要分布于躯干 前外侧的肌、关节和皮肤等 处。多组成神经丛,即颈丛、 臂丛、腰丛、骶丛。
17
颈丛
组成:C1~4的前支
位置:胸锁乳突肌上 部深面
18
颈丛的分支
皮支 均在胸锁乳突肌 后缘中点附近穿出,位置 表浅,行向各方,其穿出 部位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 的一个阻滞点。
主要皮支有沈小神经、 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 骨上神经。
3的粘膜以及耳颞区
和口裂以下的面部
皮肤。②躯体运动
纤维:咀嚼肌。
57
VI展神经
性质:运动性 纤维成分:躯体运动 走行及分布:起自脑
桥展神经核,经行眶 上裂入眶,支配外直 肌
58
左侧展神经受损
展神经受损 可引起外直 肌瘫痪,产 生内斜视。
59
面神经核 躯体运动纤维
上泌涎核 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 面神经
灰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胞体和 树突聚集的部位,色泽灰暗,称灰质。
副交感神经怎么支配肌肉
副交感神经怎么支配肌肉副交感神经对我们的身体十分重要,比如说我们身体的应激反应就是通过副交感神经来完成的。
副交感神经在我们的内脏、肢体、血管以及腺体都有广泛的分布。
如果副交感神经出了问题,则其支配的肌肉以及组织会出现相应的反应。
比如说血管的副交感神经异常可影响血液循环,胃肠副交感神经异常可影响我们的消化功能。
副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分为脑部和骶部。
脑部的中枢位于脑于内,总称为副交感核,发出纤维走行在第3、7、9、10对脑神经内。
周围的神经节有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其中位于颅部的器官旁节较大,肉眼可见。
颅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在此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到所支配的器官。
骶部的中枢,位于骶髓2~4节段灰质内的骶中间外侧核,发出节前纤维至脏器附近的器官旁节和脏器壁内的器官内节,组成盆神经,支配降结肠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及外生殖器。
刺激副交感神经能引起心搏减慢、消化腺分泌增加、瞳孔缩小、膀胱收缩等反应。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维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
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汗腺竖直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
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
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
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肯定知道了副交感神经所支配的身体各个部分。
由于副交感神经对我们的身体影响很大,而且外界各种刺激很容易影响到付交感神经,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避免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比如说平时情绪要保持稳定,睡眠要保证充足,不要悲观失望,不要敏感多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第一部分头颈背部肌群第一节浅层肌:1.斜方肌: 起自枕外隆凸、上项线内侧,颈一至胸十二棘突,项韧带;止于锁骨外三分之一,肩峰、肩胛岗上缘;功能:璇颈(对侧),旋肩,转肩胛骨,肩胛内收。
神经支配:副神经(传出支),颈三至四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横动脉。
2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柄、胸骨内侧部,至于颞骨乳突。
功能:屈颈(双侧),旋颈(单侧),神经支配点:副神经,颈二至三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甲状腺上动脉。
第二节颈前外侧肌1 .前斜角肌:起自颈三至六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
功能:颈部侧曲(同侧),转颈(对侧),屈颈(双侧)。
神经支配:颈五至七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甲状腺下动脉。
2 .中斜角肌:起自颈二至六横突,至于第一肋骨(前斜角肌之后)。
功能:同前斜角肌。
神经支配点:颈二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3 .后斜角肌:起自颈五至七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骨。
功能:同前、中斜角肌。
神经支配:颈五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第三节枕下肌1 .头上斜肌:起自寰椎横突,至于枕骨粗隆下得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伸(双侧),头向对侧屈(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2 .头下斜肌:起自枢椎棘突,止于寰椎横突。
功能:头向后侧旋转。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3 .头后大直肌:起自枢椎棘突,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仰(双侧)头向同侧旋转(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4 .头后小直肌:起自寰椎后结节,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向后仰(两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第四节深层肌1 .头夹肌:起自项韧带下份颈三至胸四棘突,止于下项线、乳突。
功能:头部后仰(两侧)同侧转颈(单侧)。
神经支配:相应脊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2 .颈夹肌:起自颈三至胸六棘突,止于颈二至四横突后结节。
功能 : 头向后仰(单侧),同侧转颈(单侧)。
神经支配:脊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3 . 颈半棘肌 :起自胸一至六横突,止于颈二至五棘突。
功能:头颈部后伸(两侧)同侧屈曲(单侧)。
神经支配:脊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4 .头半棘肌:起自胸一至六棘突,止于枕骨上下项线之间。
功能:头颈部后伸(两侧)同侧屈曲(单侧)。
神经支配:脊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5 .头最长肌:起自颈四至胸六横突,止于乳突后侧。
功能:脊柱后伸(两侧)同侧屈曲旋转(单侧)。
神经支配:脊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第二部分上肢肌上肢肌依据部位分为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与手肌第一节上肢带肌1 .肩胛提肌:起自颈一至四横突,止于肩胛内上角。
功能:头部屈曲,上提肩胛。
神经支配:颈神经丛分支(颈四),肩胛背神经(颈五)。
血管供应:颈横动脉。
2 .小菱形肌:起自颈六至七棘突及项韧带,止于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肩胛骨内收。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颈四或颈五)。
血管供应:颈横动脉深支,肩胛背动脉。
3 .大菱形肌:起自胸一至四棘突、棘上韧带,止于肩胛骨内侧缘(肩胛岗以下)。
功能:肩胛骨内收。
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血管供应:经横动脉深支,肩胛背动脉。
4. 冈上肌:起自冈上窝肌筋膜,止于耾骨大结节上端。
功能:肩关节外展,稳定股骨头。
神经支配:肩胛上神经。
血管供应:肩胛上动脉。
5 .冈下肌:起自冈下肌筋膜,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肩关节外展、外旋。
神经支配: 肩胛上神经。
血管供应:旋肩胛动脉,肩胛上动脉。
6 .小圆肌:起自冈下窝下部,止于肱骨大结节下端。
功能:上臂旋外后伸。
神经支配:腋神经。
血管供应:旋肩胛动脉,肩胛上动脉。
7、.大圆肌:起自肩胛骨下角背部,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肩内收内旋后伸。
神经支配:肩胛下神经(颈五至六)。
血管供应:胸背动脉。
8. 肩胛下肌:起自肩胛前下窝,止于肱骨小结节。
功能:肩关节内旋。
神经支配:肩胛下神经(颈五至六)。
血管供应:肩胛下动脉分支。
第二节臂肌覆盖于肱骨,分为前、后群,以内、外侧肌间隔相分隔。
前群主要为屈肌,后群为伸肌。
(1)前群:包括浅层得肱二头肌与深层得肱肌、喙肱肌。
1.肱二头肌,呈梭形,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行;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两头在臂下部汇合成肌腹,并以肌腱止于桡骨粗隆。
作用:屈肘关节。
2.喙肱肌,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中部得内侧。
作用:协助屈肩关节与内收。
3.肱肌,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得深面,起自肱骨下半得前面,止于尺骨粗隆。
作用:屈肘关节。
(2)后群肱三头肌有三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得骨面,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以下得骨面,三个头向下汇合,以肌腱止于尺骨鹰嘴。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尚可使上肢后伸与内收。
第三节前臂肌位于尺、桡骨周围,共19块肌,分为前、后群,大多数具有细长得肌腱。
(1)前群: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面,共9块,分为四层排列。
第一层有5块肌,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与尺侧腕屈肌。
第二层为指浅屈肌,起自肱骨内上髁,肌纤维向下移行为4条肌腱,通过腕管与手掌,分别进入第2~5指得屈肌腱鞘,止于中节指骨体得两侧。
作用:屈近侧指骨间关节、屈掌指关节、屈腕关节与屈肘关节。
第三层有2块肌,位于桡侧得拇长屈肌与位于尺侧得指深屈肌。
1.拇长屈肌起自桡骨上份得前面及附近骨间膜,向下移行为肌腱,经腕管进入手掌,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得掌面。
作用:屈拇指指骨间关节与掌指关节。
2.指深屈肌起自尺骨上份得前面及附近骨间膜,向下移行为4条肌腱,经腕管进入手掌,穿经指浅屈肌各相应肌腱得分叉处,分别止于第2~5指远节指骨底得掌面。
作用:屈第2~5指远侧、近侧指骨间关节与掌指关节、腕关节。
第四层为旋前方肌,贴附于尺、桡骨下份得掌面,肌束横向走行,起自尺骨止于桡骨。
作用:前臂旋前。
(2)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分为浅、深层。
浅层5块肌,自桡侧向尺侧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与尺侧腕伸肌。
深层5块肌,旋后肌与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食指伸肌。
手肌活动手指得肌,除来自前臂得长肌腱外,还有许多短小得手肌,这些手肌全部集中于手得掌侧,分为外侧、中间与内侧群。
(1)外侧群较为发达,在手掌得拇指侧形成一隆起称为鱼际,4块肌分为浅、深层排列,拇短展肌与拇短屈肌位于浅层,拇对掌肌与拇收肌位于深层。
上述4块肌得作用可使拇指作展、屈、对掌与收等动作。
(2)内侧群位于手掌得小指侧,形成得隆起称为小鱼际,有3块肌,即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与小指对掌肌。
(3)中间群位于掌心,有4块蚓状肌与7块骨间肌,其中3块骨间掌侧肌与4块骨间背侧肌。
运动上肢关节得肌(1)肩关节屈:三角肌(前部肌束)、胸大肌、喙肱肌与肱二头肌。
伸:三角肌(后部肌束)、背阔肌与大圆肌。
外展:三角肌与冈上肌。
内收: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喙肱肌、大圆肌与肱三头肌长头。
旋内: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与三角肌(前部肌束)。
旋外:冈下肌、小圆肌与三角肌(后部肌束)。
(2)肘关节屈: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与桡侧腕屈肌等。
伸:肱三头肌。
(3)桡腕关节屈: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与拇长屈肌。
伸: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与所有得伸指肌。
内收:尺侧腕屈肌与尺侧腕伸肌同时收缩。
外展:桡侧腕屈肌与桡侧腕长、短伸肌同时收缩。
上肢(1)腋窝位于胸廓与臂上部之间,呈锥体形腔隙,有顶、底与前、后、内侧、外侧四壁。
顶由锁骨、第1肋与肩胛骨上缘围成;底由腋筋膜构成;前壁为胸大、小肌;后壁为肩胛下肌、背阔肌与大圆肌;内侧壁为前锯肌;外侧壁为喙肱肌与肱二头肌短头。
内有臂丛及其分支、腋血管与淋巴结等。
(2)四边孔与三边孔在肩胛下肌、小圆肌与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之间得空隙。
三边孔位于肱三头肌长头得内侧,有旋肩胛动脉通过;四边孔位于肱三头肌长头得外侧,有旋肱后动、静脉与腋神经通过。
(3)肘窝位于肘关节前方,内侧为旋前圆肌,外侧为肱桡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之间得连线,内有肱二头肌、肱血管及其分(属)支与正中神经等。
(4)腕管位于腕部掌侧面,由腕骨沟与屈肌支持带围成,内有指浅、深屈肌腱与拇长屈肌腱9条肌腱与正中神经通过。
第三部分·腰背臀部肌群第一节背深层肌1 .竖脊肌起自骶骨背面与髂脊棘突,止于胸一至十二横突、棘突、肋骨角。
功能:脊柱后伸维持直立(双)使脊柱同侧侧屈、旋转。
神经支配:脊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2 .腰大肌起自胸十二腰四椎体侧面与横突,止于以髂腰肌腱止于肱骨粗隆。
功能:屈髋,大腿外旋。
神经支配:腰丛一至三前支。
血管供应:旋股内侧动脉肌支。
3 .髂肌起自髂窝上内侧面,止于以髂腰肌腱止于肱骨粗隆。
功能:屈髋,大腿外旋。
神经支配:旋股内侧动脉肌支。
第二节腹肌群1、腹直肌起自第五至七肋软骨剑突,止于耻骨上缘、联合。
功能:使脊柱前屈,维持腹肌。
神经支配:肋间神经(胸六至十)。
血管供应:腹壁上、下动脉。
2、锥状肌起自耻骨上支,止于腹白线。
功能:维持与增加腹压。
神经支配:肋下神经(胸十二)。
血管供应:腹壁下动脉。
3、腹外斜肌起自第五肋骨至第十二肋股外面,止于髂嵴前二分之一外唇,半月线以内、髂前上棘以下移形成腹股沟韧带。
功能:背肌拮抗肌,使躯干转向对侧,维持腹压。
神经支配:胸七至十二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腰动脉肌支。
4、腹内斜肌起自胸腰筋膜、髂嵴前部、腹股沟韧带外侧二分之一,止于第十至十二肋软骨、肋骨,下缘移形于腱膜,止于白线。
功能:背肌拮抗肌,使躯干转向对侧,维持腹压。
神经支配:胸一至腰一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腰动脉肌支。
5、腹横肌起自第七至十二肋软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前部内唇腹股沟韧带外侧三分之一,移形于腱膜,止于白线,参与联合腱、提睾肌。
功能:背肌拮抗肌,使躯干前屈。
神经支配:胸一至腰一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髂腰动脉腰支。
6 .腰方肌起自髂嵴后部内唇、髂腰韧带、腰二至五横突,止于第十二肋骨内侧半下缘(腰一至四横突、胸十二椎体)。
功能:脊柱侧屈(单),降肋(双)。
神经支配:腰神经丛(胸十二止腰三)。
血管供应:髂腰动脉腰支,腰动脉肌支。
第三节臀肌1、阔筋膜张肌起自髂嵴前面,髂前上棘,止于髂胫束前面,大粗隆下方。
功能:屈髋,使大腿璇内、屈曲外展。
神经支配:臀上神经(腰四至骶一)。
血管供应:臀上动脉,旋股外侧动脉。
2.臀大肌起自髂骨内侧缘中分,骶尾骨背面骶结节韧带,止于髂胫束股骨臀肌粗隆。
功能:强力伸髋、大腿旋外上部肌纤维协助大腿外展。
神经支配:臀下神经(腰五止骶一)。
血管供应:臀上动脉,臀下动脉。
3、臀中肌起自髂骨外侧缘下,止于股骨大粗隆上面。
功能:前部,外部肌纤维使内旋外展,后部肌纤维使大腿旋外稳定骨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