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谦敬词的使用

合集下载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奉劝
表示郑重、忠诚地劝告。(例)他奉劝那些人要坚守原则。
奉陪
以诚恳的敬意,来陪伴别人共度时光。引申义:陪伴对方消耗时间。
其他
久仰
形容仰慕已久的意思,表示敬慕,大多初次见面时说。
劳驾
请别人帮忙做事时用以表示谦恭的套语。意为麻烦您。
赏光
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接受自己的意见,请人光临的敬辞。
其他
赏脸
给面子。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请求、要求或礼品。
“家”、“舍”都可译成“我的”。在别人面前谦称比自己辈分高的亲人,要用“家”;谦称比自己辈分低的亲人,要用“舍”。
家严
家君
家母
对人谦称自己的母亲。
家慈

舍弟
对自己弟弟的谦称。
舍,原指”居住的房子”,引申指“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
舍妹
对自己妹妹的谦称。

小弟
男性朋友相互之间的谦称。
贵姓
问他人之姓的敬语,也指高贵的种姓。
高朋
贵宾,好友。出自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高邻
用于称呼邻居。是古代人们对邻居(或邻国)的敬称。

贤弟
是古时人们对与自己熟识的朋友或者结拜兄弟的尊称。
贤侄
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贤,有道德的,有才能的。

奉送
相送,送行,护送,表示尊敬。出自《谷梁传》。
奉还
敬辞,表示归还,有对对方的尊敬之意(例)我将如数奉还。
高朋
贵宾,好友。出自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高邻
用于称呼邻居。是古代人们对邻居(或邻国)的敬称。

贤弟
是古时人们对与自己熟识的朋友或者结拜兄弟的尊称。
贤侄

中国谦辞敬语大全

中国谦辞敬语大全

中国谦辞敬语大全中国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古代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有许多规矩,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免不了互相称呼,也免不了在谈话中涉及他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传统是对对方或他人的称呼上就是一个大的讲究,通常有“尊称”和“敬称”之分,对自己则使用“谦称”。

如:1、古代旧时使用尊称、谦称简介:君:尊称对方是才德出众的人。

君子:(1)同“君”。

(2)妇女对丈夫的尊称。

明公:对位高权重的人的敬称。

老:对年岁大的人的尊称。

父老:对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称,也作为对一般老者的尊称。

丈:尊称长者,也作平辈人之间以及晚辈对长辈的尊称。

长:尊称父兄、长兄,以有显贵和德行高尚的人。

先辈:(1)封建时代科举时同时考中进士的人互相尊称为先辈。

(2)对年长者的尊称。

(3)对京官的尊称。

先达:对前辈的尊称。

方家:对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尊称。

老夫子:对老师或年长博学的人的尊称。

足下:犹如先生。

对人的尊称。

阁下:不论尊卑,皆可尊称对方阁下。

老师父:对僧侣的尊称。

老太太:对年老妇女的尊称。

师傅:本指老师,有专门技艺的人或传授技艺的人,今也作对一般人的敬称。

同志:古人用称志同道合的人,今指为共同的理想、同一目标奋斗的人,并引申为对一般人的通称。

姑娘:对年轻女子的通称。

鄙人:鄙陋之人。

谦称自己。

小生:旧时士子对自己的谦称。

小子:本指学生、晚辈、后作自谦之称。

小可:自谦之称。

学生:明清时读书或官场中自称的谦词。

又称后学。

同学生:旧时同官之间自谦之称。

同官,又称侍生、侍第、晚学生、晚侍生、晚辈。

小人:臣下、百姓的自谦之称。

又;对人的蔑称。

老朽:老人自谦之称。

2、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常常要用自称、对称、他称,例如:朕:最早古人皆自称为朕,后仅为皇帝自称。

我:自称。

台、吾、余、印均为自称。

咱:俗称自己。

其他自称还有:我等、我辈。

你:称对方,也称为侬。

(侬又作自称)。

而:你称对方等…1.敬称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敬所用的词叫“敬辞”。

古代谦词和敬词

古代谦词和敬词

敬辞类令:多用于称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

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如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垂:用于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别人对自己询问)、垂询(别人对自己询问)、垂念(对方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垂爱(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赐: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

如赐赐教(给予指教)、赐复(对方给自己答复)。

高:用于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对方高明的见解)、高论(对方见解高明的言论)、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多指七八十岁以上)、高就(常用于问对方在什么地方工作)、高朋(尊称友人)、高邻(尊称邻居)。

贤:称呼对方,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对弟弟或年幼者的敬称)、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敬称)。

奉: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伴,陪同做某事)。

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劳驾: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贵姓:是问人姓氏。

贵庚:问人年龄。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驾:称对方。

谦辞类家: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家慈(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

如舍弟(对人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人称自己的妹妹)。

小:用于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面前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愚:用于自称。

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七年级上册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七年级上册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七年级上册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是古人在交往和表达中使用的一种礼貌用语,旨在传达尊敬和谦逊之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一、敬辞1.敬称:古代在称呼他人时,常常使用尊敬的称谓,如“礼部尚书”、“卿”、“君子”等。

这些称谓都是古代对于社会地位高的人或有特殊身份人群的尊称。

2.以字称:在书信、文章、对话中,常常用对方的字号代替实际的姓名或称谓,以显示尊重。

比如,以“子”称呼对方,如“某某之子”,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3.免字:在古代,有时人们也会免去对方的名字或姓氏直接称呼他,这种方式表达了一种谦虚的态度。

比如,一个普通百姓对待地位较高的人时,会称呼对方“君”。

4.避讳:敬辞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就是避讳。

避讳是指在言行上谨慎,特别是在提到对方的名字时,使用委婉的方式,避免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

古人认为直呼对方的名字会犯忌讳,所以常用“某某”代替对方的真实姓名。

5.称谓间接化: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通过一些间接的称谓方式表达对对方的尊敬。

比如,一个人可以称呼对方的兄弟或父亲之名来显示对对方的敬重。

二、谦辞1.躬亲:谦辞是古人为避免显得过于自夸,表达自己的谦逊和谦虚。

例如,古人常常会以自己的名义向对方问好时说“卑下之体,送亲安好”,以示自己的低调和谦恭。

2.自伐:自伐是古人用来表达谦虚的一种方式。

在谦辞中,古人常用“微贱之躯”、“拙见”等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地位或能力,显示自己的谦逊。

3.间接化:在古代,为了表达自己的谦逊,人们常常使用一些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言语。

比如,古人谈到自己的成就时,会称其为“微功”、“草菅人命”等。

4.貌尚:古代社会有一种风气,人们常常将自己的外貌描述得十分平凡,以显示自己的谦虚。

比如,一个人可以自谦“盛唐之时,妾貌平平”。

总之,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是古人在交往和表达中使用的一种礼貌语言。

通过使用这些敬辞与谦辞,人们可以传递出对对方的尊敬和谦逊的态度。

这些语言在古代的尊卑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在古代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敬辞在古代,人们使用各种敬辞来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和礼貌。

其中包括以下几种:令:用于称呼对方父亲的敬词。

令堂则是指对别人母亲的尊称,令郎则是对方儿子的敬称,而令爱则是对方女儿的尊称。

惠:意为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除了令之外,还有令XXX(尊称对方妻子)和令亲(尊称对方亲戚)等。

垂:指向下俯视,用于表示自己向别人请教或询问。

例如垂询就是指别人对自己的询问,而垂念则是上级对下级挂念的敬称。

赐:表示赏赐或授予,例如赐教就是请求对方给予指教,赐复则是敬称人覆信的套语。

高:表示更好、更高明,例如赐高就是请求对方给予更高明的见解或指导,高论则是称赞对方的言论高明。

谦辞在古代,人们也使用各种谦辞来表示自己的谦虚和恭敬。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谦辞:家:用于表示自己的家庭,例如家父就是指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家严则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劳驾:用于请求别人帮忙做事时的谦称,表示自己的麻烦和谦恭。

赏脸:用于请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请求、要求或礼品时的谦称,表示自己的恭敬和感激。

贵姓:用于询问他人姓氏时的谦称,也可以用于表示对方的高贵和尊贵。

贵庚:用于询问长辈的年龄时的谦称,表示自己的尊敬和敬意。

总之,在古代社会中,敬辞和谦辞是人们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体现了人们对彼此的尊重和礼貌。

在家庭中,人们会使用不同的称呼来表示对亲人的尊敬和谦恭。

比如,父亲常被称为“家君”或“家尊”,而母亲则会谦称自己的母亲为“XXX”。

在称呼兄弟姐妹等亲属时,可以在前面加上“家”字,表示自己的身份低于对方。

祖父母可以自称为“家祖”,而侄子可以自称为“家侄”,但子孙则不应该自称为“家子”“家孙”,这是一种轻视的表现。

在谦称比自己辈分低的亲人时,可以使用“舍”字,比如XXX称自己的弟弟,XXX称自己的妹妹。

男性朋友之间也可以相互使用“小弟”的谦称。

小孩子则会谦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女孩子则会谦称自己的女儿为“小女”。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七年级上册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七年级上册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七年级上册古代的社会等级观念十分严格,人们在言谈之中往往需要使用敬辞和谦辞来表示尊重和谦逊。

敬辞和谦辞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运用,是古代人们言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介绍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一、敬辞1.对长辈的敬辞在古代社会中,对长辈使用敬辞是非常重要的。

对父母、师长、长辈亲戚等都需要使用适当的敬辞。

例如,对父亲称为“父亲”,对母亲称为“母亲”,对师长称为“师傅”或“老师”,对长辈亲戚称为“叔叔”、“阿姨”等。

此外,对于皇帝、官员等尊贵的人物也需要使用特定的敬辞,比如称为“陛下”、“圣驾”等。

2.对客人的敬辞在古代,对客人使用敬辞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人对客人的接待需要谨慎周到,同时在言谈之间也需要使用恰当的敬辞。

对客人称为“贵客”、“光临”等,表示尊敬和欢迎之意。

在款待客人时,还需要使用一些客套话来表示尊敬和热情。

3.对上级的敬辞古代社会中的等级观念较为严格,对上级的敬辞更是必不可少。

对官员、领导、上司等都需要使用适当的敬辞。

比如称呼官员为“大人”、“大官”等,表示尊崇和恭敬。

对领导或上司称呼为“尊敬的领导”、“老板”等,表示对其地位和权威的敬重。

二、谦辞1.谦虚之辞古代人们在言谈之间非常重视谦虚之辞,常用的有“愚兄”、“敝人”、“微末”等。

使用这些谦辞可以显示出人的谦虚低调之态度,受到他人的欢迎。

谦虚待人是古代社会中的美德,因此谦辞也是十分重要的。

2.谦逊之辞古代社会中,对于自己的评价往往需要使用谦逊之辞。

比如在自我介绍时,常用的有“不才”、“愚钝”、“未足挂齿”等。

这些谦逊之辞可以显现出自己的谦虚之态度,获得他人的好感和喜欢。

3.谦和之辞在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和谐相处,因此谦和之辞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与人交往时,需要使用一些谦和之辞来表达自己的谦逊和友好。

比如“在下意思”、“承蒙您”、“何敢”等都是常见的谦和之辞。

总结:古代社会中的敬辞与谦辞在人们的言谈之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古代敬谦词大全

古代敬谦词大全

古代敬谦词大全在古代中国,语言交流中充满了敬谦之词,这些词语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彰显了自身的修养。

以下是一份详尽的古代敬谦词大全,涵盖了各种场合和情境,以飨读者。

一、敬词1. 令: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等。

2. 尊:用于称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语,如尊驾、尊前、尊右等。

3.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的敬语,如贤兄、贤弟、贤妹等。

4. 仁:用于称同辈或同龄人的敬语,如仁兄、仁弟等。

5. 贵:用于称对方职位或身份的敬语,如贵干、贵庚、贵姓等。

6. 高:用于称对方的敬语,如高见、高论、高足等。

7. 拜:用于表达敬意的行为,如拜读、拜访、拜会等。

8. 呈:用于表达呈献或上交物品的行为,如呈上、呈报、呈请等。

9. 赐:用于请求对方给予的敬语,如赐教、赐复等。

10. 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的敬语,如请问、请教、请示等。

二、谦词1. 敝:用于自称或称自己一方的谦词,如敝人、敝处、敝校等。

2. 愚:用于自称或称自己一方的谦词,如愚兄、愚见、愚以为等。

3. 拙:用于自称或称自己一方的谦词,如拙作、拙见、拙笔等。

4. 卑:用于自称或称自己一方的谦词,如卑职、卑论、卑鄙之见等。

5. 小:用于自称或称自己一方的谦词,如小弟、小字、小店等。

6. 敢:用于表示冒昧请求或询问的谦词,如敢问、敢请、敢烦等。

7. 见:用于自称或称自己一方的谦词,如见谅、见教、见复等。

8. 家:用于称自己一方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9. 寒:用于表示自己一方寒微或寒酸的谦词,如寒舍、寒门等。

10. 舍:用于表示自己一方住宅的谦词,如舍下、舍间等。

以上是古代敬谦词大全的一部分,这些词语的使用能够使语言更加得体、文雅,展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自身的修养。

在现代汉语中,虽然有些词语已经不再常用或者已经消失,但是它们仍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了解。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用法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用法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用法1.敬辞的使用在古代社会,人们之间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

敬辞的使用成为了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用法:1.1."君""君"是对上级或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的尊称,常用于称呼君主、国君、官员等。

例如:国君曰"吾君",对官员称"___"。

1.2."卑职""卑职"是一种自谦的方式,常用于自称。

这种谦虚的用法表达了对对方地位的尊重,并同时展现了自己的谦逊。

例如官员对君主说"卑职敢问陛下…"。

1.3."恩典"在交流中,表示对他人恩惠的尊敬也是一种重要的敬辞用法。

通过表示对恩典的感激,可以体现对对方的敬意。

例如:"给予恩典"、"恩泽深重"等表达方式。

2.谦辞的使用古代人们也强调了谦虚礼让的重要性,谦辞的使用在交流中起到了平衡地位关系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古代常见的谦辞用法:2.1."愚""愚"是一种自谦之词,用于表达自己的无知或不够聪明。

此种表达方式发自内心地谦虚,以示尊重对方的智慧或见识。

例如:"愚不敢当"、"愚见"。

2.2."敢问"在向对方提问时,古代人们常使用"敢问"一词,表达自己的谦逊和对对方知识的敬意。

这种谦辞用法体现了彼此之间的尊重和礼貌。

2.3."胆敢""胆敢"是一种谦虚的表达方式,表示自己的胆量或决心不够大。

通过使用这个词,表达者向对方示意自己对某事的顾虑和尊重。

例如:"胆敢不敢独断"。

总结古代社会中的敬辞和谦辞用法对于维系社交关系、展现尊重和礼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常用谦词和敬词组句

古代常用谦词和敬词组句

古代常用谦词和敬词组句古代谦称一、王侯自称【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

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

如《史记》:“朕为始皇帝。

”【寡人】皇帝的谦称,译为“我”。

如《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

如《赤壁之战》:“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寡君】臣下对别国谦称本国君主。

如《左传》:“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不毂】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

如《左传·僖公四年》:“岂不毂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二、臣子自称【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男性谦称,可译为“我”。

如《鸿门宴》:“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老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

如《战国策·赵策》:“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三、一般人自称【仆】谦称,译为“我”。

如《报任安书》:“仆非敢如此也。

”【愚】谦称,译为“我”。

如《赤壁之战》:“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某】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

如《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小人】谦称,译为“我”。

如《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如《韩非子》:“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

”【不才】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如《报刘一丈书》:“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不肖】即“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等不肖,请辞去。

”【不佞】同“不才”。

如《战国策·赵策二》:“不佞寝疾,不能趋走。

”【后学】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

如《朝阳岩铭》:“零邑后学田玉书石。

古代常见的敬词与谦词的意思

古代常见的敬词与谦词的意思

古代常见的敬词与谦词的意思
古代常见的敬词与谦词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社交礼仪,用
于表示对他人的敬意和谦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敬词与谦词及其意思
的解释:
1.敬词:
-您:对长辈、上级、客人或社交场合中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使用。

用于表示尊敬和礼貌。

-敝人:自己。

这个词是为了谦虚而使用的,表示自己的身份低微。

-恭喜:用于祝贺他人的成就、喜事等,表示对其的尊敬和赞赏。

2.谦词:
-贱妾:妾字原指妻子的谦称,常用于自称,表示自己在家庭和社
会地位上的低微。

-愚兄弟:兄弟字用于自称,表达了自己在年纪、学识等方面相对
他人不足的谦逊之意。

-不才:表示自己才能有限、学问浅薄,用于自谦和自降身份。

此外,还有一些用于表示尊敬的敬词和谦词,仅限于特定的场合
和对象。

例如,对于皇帝、官员等高位者,使用“臣”来自称;对于
师长、长辈等,使用“弟子”、“小子”等词来自称。

这些词汇都体
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等级体系和尊卑关系。

在拓展的部分,我们可以注意到在古代社交中,使用敬词和谦词
是一种尊重他人、保持和谐关系的方式。

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重视
传统礼仪和尊长敬老的价值观。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敬词和谦词的使用已经有所减少,但在一些正式场合,仍然会使
用敬词和谦词来表示尊敬和礼貌。

古代文化中的谦敬词。

古代文化中的谦敬词。

古代文化中的谦敬词。

一、定义: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二、分类“令”字一族。

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拜”字一族。

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辞:指告辞对方;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

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逢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字一族。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恭”字一族。

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垂”字一族。

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字一族。

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趁对方学校。

“高”字一族。

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大”字一族。

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附注释)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附注释)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令令尊: 称对方父亲。

令堂: 称对方母亲。

令郎: 称对方儿子。

令爱: 称对方女儿。

惠惠顾: 称他人的光临。

惠存: 请保存。

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

惠赠: 称人赠与的敬词。

垂垂问: 俯问;下问。

垂询: 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

垂念: 俯念;关怀。

垂爱:关怀, 俯爱。

赐赐教: 对他人指教或来信的敬称。

赐复: 敬称人覆信(回信)的套语。

高高见: 称别人的见解。

高论: 称对方的言论。

高寿: 问老人年龄的敬词。

高龄: 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 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高朋: 犹贵宾。

高邻: 对邻居的尊称。

贤贤弟: 对弟子或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

贤侄: 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

奉奉送: 赠送;敬献。

奉还: 敬词。

归还。

奉劝: 敬词。

勉励;劝告。

奉陪: 敬词。

陪伴。

其他久仰: 早已仰慕。

与人初次见面时的客气话。

劳驾: 请别人帮忙做事时用以表示谦恭的套语。

犹言麻烦您。

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接受自己的意见。

赏脸: 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贵姓: 动问他人之姓的敬语。

贵庚: 动问中青年人年龄的敬语。

大作: 称人作品的敬词。

大驾: 对他人的敬称。

家家父、家严、家君: 对人称说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 对人称说自己的母亲。

舍舍弟: 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舍妹: 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

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称自己的店铺。

愚愚兄: 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

愚见: 谦指自己的意见。

拙拙作: 称自己作品的谦词。

拙著: 谦称自己的著作。

拙见: 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敝人: 对自己的谦称。

敝校鄙鄙人: 自称的谦词。

鄙见: 谦称自己的见解。

其他寒舍: 谦称自己的家。

见教: 指教我。

见谅: 谦词。

谓请对方原谅自己。

斧正: 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古代常见的敬语与谦词

古代常见的敬语与谦词

古代常见的敬语与谦词
一、敬语的背景与重要性
敬语是古代社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尊重非常重视,敬语就成为了表达这种
尊重的一种方式。

通过使用恰当的敬语,人们可以体现出对对方的
尊重和礼貌,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古代常见的敬语
在古代社会中,有许多常见的敬语用于不同场合和身份的人之
间的交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敬语:
1. 敬称:用于对长辈、尊贵人物、官员等表示尊重的称呼。

比如:公公、大人、先生、夫人等。

2. 表示敬意的动词:用于表示对对方尊贵身份或行为的尊重。

比如:敬请、拜托、恭喜等。

3. 谦词:用于表示自己谦虚、谦逊的措辞。

比如:不才、谨言、敝人等。

4. 答辞:用于回答对方的敬称或表达自己的尊重。

比如:谢谢、拜见、略知、参见等。

三、敬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在使用古代敬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根据对方身份和场合选择合适的敬语,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
和礼貌。

2. 使用敬语时要注意语气和语态的恰当运用,既要表达尊重,
又要避免过分谦逊或浮夸。

3. 避免过度使用敬语,以免显得虚伪或过分拘束。

在亲近的人
之间,可以适当减少对方的敬称和谦词的使用。

四、总结
古代常见的敬语与谦词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表达尊重、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使用时需要根据对方的身份和场合选择合适的敬语,并注意语气和语态的恰当运用。

避免过度使用敬语,保持真诚和自然的交流。

社交礼仪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归纳整理

社交礼仪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归纳整理

社交礼仪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归纳整理一、介绍在古代社交场合中,人们注重使用适当的敬辞与谦辞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本文将就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进行归纳整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社交礼仪。

二、敬辞敬辞是表达对他人尊重的一种方式,常见的敬辞包括:1. 尊称:古代社交中,人们常以尊称来称呼长辈、上级或地位高的人,例如:“令堂”(母亲)、“大人”(父亲)、“叔叔”、“伯伯”、“大哥”等。

2. 尊称的姓氏:在称呼他人时,使用姓氏前加上尊称,如“张大人”。

3. 敬语:在言谈中使用恭敬的措辞,例如:“请问”、“恕我直言”、“在下有失”等,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

4. 避讳:在古代社交中,有一些忌讳的称呼,人们会避免直接称呼对方,例如避免称呼辈分高的人的真实姓名或以虚称代替。

三、谦辞谦辞主要用于表达对自己的谦逊和客气。

以下是古代常见的谦辞方式:1. 自谦词:在自我介绍或表达自己优点时,常使用自谦的措辞,例如:“愚钝之才”、“草民一介”等。

2. 谦辞词:在接受他人帮助或赞扬时,常使用谦辞来表示谦逊和谢意,例如:“承蒙关照”、“微末之力”等。

3. 虚辞:为了不显得过于自负,有时候会使用虚辞来掩饰自己的真实能力或成就,例如:“岂敢当”、“尚且浅薄”等。

四、总结古代社交礼仪中的敬辞和谦辞是人们表达尊敬和谦逊的方式。

通过使用适当的敬辞和谦辞,人们能够在社交场合中展示出礼貌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敬辞和谦辞的形式可能有所改变,但其核心价值依然存在。

> 注意:以上内容整理自古代社交礼仪的常见实践,仅供参考。

具体使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进行灵活应用。

古代常见的敬词与谦词

古代常见的敬词与谦词

古代常见的敬词与谦词古代常见的敬词与谦词如下一、令:敬辞,有“美好、善”之意,尊称别人亲属【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嗣:对方的儿子;令媛:对方的女儿;令妹:对方的妹妹;令兄:对方的兄长;令正:对方的妻子;令婿、令倩:对方的女婿)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惠顾】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存】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问】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四、赐: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赐教】请求对方给予指教;对他人指教或来信的敬称【赐复】请别人给予回复五、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明的见解(多用于尊称对方的见解【高论】见解高明的言论(多用于称对方发表的意见)【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或询问别人在哪里工作【高朋】高贵的朋友,常指贵宾、好友【高邻】古代人对邻居的敬称(高足:尊称对方的学生)六、贤:敬辞,多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性【贤侄】称对方或亲戚的儿子七、奉: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原物~/如数~【奉劝】郑重劝告,有时含警告之意【奉陪】陪伴:~朋友;陪伴做某事:我还有点急事,不能~了。

八、【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赏光】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已的要求或赠品【贵姓】问人姓氏【贵庚】问人年龄【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驾】称对方:恭候~九、尊: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尊府、府上:尊称对方的庭院:)谦辞,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常用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一般用于自称。

古代汉语常见谦词、敬词类说

古代汉语常见谦词、敬词类说

古代汉语常见谦词、敬词类说古代汉语常见谦词、敬词类说一、古代汉语常见谦词:【带小词】古人常用一些带“小”字的词,来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

例如:小弟(男姓在朋友面前谦称自己)、小儿(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儿子)、小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小生(青年读书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

【带家词】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高的或年纪比较大的亲人。

如:家父、家君、家严、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哥哥),家姐(称自己的姐姐)。

【带拙词】有时说自己的书或文章等,在某一名词前加上“拙”字,以示谦虚。

如:拙著(称自己的著作)、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笔(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带愚词】为了在别人面前表示在说话时的谦虚,常在说话内容前用“愚”字。

例如:愚兄(在比自己小的人前谦称自己)、愚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愚以为(谦说自己认为)。

【带鄙词】在与别人说话时,说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鄙”,以表达说话人的谦虚。

如:鄙人(称自己)、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带敝词】在与别人说话时,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词前加“敝”字。

如:敝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敝姓(称自己的姓)、敝处(称自己所处的地方或自己的家)。

【带薄词】与人交往时,谦称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可以在某些词加一“薄”字。

如:薄酒(称自己待客的酒)、薄礼(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称自己的情面)。

【带贱词】同别人说话时,谦称自己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表事物的词前加上“贱”字。

例如:贱姓(说自己的姓)、贱内(“内”是指内人,即自己的妻子)、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带敢词】在向他人有所请求时,在某些行为动词前加上一个“敢”字,表示自己是冒昧地。

如:敢问(冒昧地询问)、敢请(冒昧地请求)、敢烦(冒昧地麻烦你)。

【带忝词】与同行或他人说话时,在某些动词前加“忝”字,表示自己的行为可能是辱没了他人,自己觉得有愧。

古代谦辞大全

古代谦辞大全

古代谦辞大全古代谦辞大全包括了很多敬词和谦辞,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敬词和谦辞:【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例如家父、家严: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兄长。

【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愚】字一族:表示自谦,说自己不聪明。

如愚见、愚虑等。

【鄙】字一族:表示自谦,说自己学识浅薄。

如鄙人、鄙意等。

【敝】字一族:表示自谦,说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如敝姓、敝处等。

【卑】字一族:表示自谦,说自己身份低微。

如卑职等。

还包括了很多敬词:【令】字一族:尊称他人的亲属,相当于“你的”。

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令亲(称对方的亲戚)等。

【尊】字一族: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亲(称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托)、尊意(对方的意思)等。

【高】字一族: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

如高堂(尊对方父母)、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职位)、高论(称别人的议论)、高见(称对方的见解)等。

【拜】字一族: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敬。

如拜访(看望别人)、拜望(指探望别人)、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等。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例如奉告(告诉对方)、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奉送(赠送对方礼物)。

【贵】字一族:询问或称呼对方的信息。

例如贵姓(询问对方的姓)、贵庚(敬辞,问人年龄)、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谦敬词的使用
11涉外1班卢文静中国泱泱古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古人大多比较谦虚,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就有很多谦词,现在很多人知其形而不知其意,其实,这其中有其深刻的寓意。

汉语中不少词是有明显的倾向性,有的用于自谦,称为谦词;有的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称为敬词。

首先应了解一下敬词谦词的特点。

敬词和谦词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单向性。

所谓“敬”,当然是对别人而言的,而“谦”,则是用于自己的,两者不能混用,这一点本应十分明白。

但事实上有些词还存在着用反的现象。

如“我明天一定光临”、“我贵姓王”、“请你拜读一下我的大作”、“这是我的高见”……例句中原应该用于对方的“光临”、“贵姓”、“大作”、“高见”等敬词都用到自己头上去了,不免太妄自尊大。

同理,谦词就不能用到对方身上。

特点之二是有些词在年龄长幼、地位高低等不同情况下用法有所区别。

如问人的年龄,问老人,宜用“高寿”,问年轻姑娘,宜用“芳龄”,一般的,可用“贵庚”。

如果向老人问“芳龄”,当然是万万使不得的。

又如同是谦词,兄长可向弟妹自称“愚兄”,而弟弟却不应对兄长自称“愚弟”。

因为照理说弟不如兄,兄自称“愚”可谓客气,弟自称“愚”又算什么呢?弟本来就是愚的嘛。

同理,学生向老师自称“愚生”,也是不适当的。

中国如今对外开放,十分注重人文交流。

外交场合常用的一个敬词是“阁下”,如“总统阁下”“主席阁下”。

“阁下”之称由来已久,本义指楼阁之下,借指在楼阁之下待命的下属人员。

为了表达对在上者的敬意,古人在称呼对方时,不直呼其人,而转呼其侍从者转告之,“因卑以达尊”。

这样,“阁下”就逐渐泛化成了一般的敬称。

与人初次见面或结识时,为了表示礼貌,可以用敬词“识荆”。

“识荆”的“识”,义为认识;“荆”,指韩荆州,即韩朝宗,唐代荆州长史。

语本唐代诗人李白的文章《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后因以“识荆”为初次识面的礼貌用语。

古人在形容别人的言论、教诲使自己获益匪浅,有一种说法叫“如聆梵音”。

“梵”来自古印度的梵语,对应的词是brahma,意为清净。

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发出的声音为“梵音”,亦泛指佛、菩萨的声音。

《三藏法数》卷三二:“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由“佛”入“俗”,俗语中把别人的言论、教诲等比作“梵音”,是一种美誉。

旧时社交场合或书信往来,常会用到“台甫”“台驾”“台鉴”等词语。

敬词“台”,来源于星宿名。

《晋书·天文志》:“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东二星曰下台。

”古代喜以星官象征人事,朝廷的最高官吏三公因而被称为
“三台”。

通过借代引申,中央政府的官署也有被称为“台”的,比如御史台。

由称呼官署进而引申,用来指称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吏,如“抚台”“藩台”等。

再后来,对没有官职的人也称其为“台”,如“兄台”“台端”等,是有意抬高对方身份的一种尊敬说法,这时“台”就虚化成了一个敬词。

在待人接物方面,古人也有一套系统的言论。

归还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礼貌地称作“璧还”。

这一说法和《史记》中的一则故事有关。

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当时秦强赵弱,赵惠文王恐给予璧而不得城,蔺相如愿意奉璧前往,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后用“完璧归赵”比喻物归原主,简缩为“璧还”。

请托他人或表示感激他人时,常会用到一个敬辞“鼎力”,比如“多蒙鼎力协助”。

“鼎力”的“鼎”的意思是大。

“鼎”,本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物,同时也是古代社会很重要的礼器,象征着王位和权力。

由此“鼎”字引申出重大、重要等义项,含有明显的褒扬色彩,用来指称对方行为时,也就具有了尊敬的意味,如“鼎力”“鼎言”。

在我国古代,敬谦词在长期的发展中,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族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敬谦词族群。

中国古代常用敬词:
1、“拜”字族:
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拜
托:请对方帮忙;拜读:读对方作品;
2、“奉”字族:
奉告:告诉对方;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奉送:赠送对方礼物;3、“高”字族:
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高见:指对方的见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高堂:称对方父母;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
4、“贵”字族:
贵姓:询问对方的姓;贵庚:敬辞,问人年龄;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5、“惠”字族: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7、“宝”字族:
宝号:称对方的店铺;宝眷:称对方的家眷;
8、“呈”字族:
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

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9、“垂”字族:
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10、“光”字族
光临:称对方到来;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1 1、“雅”字一族。

用于趁对方的情意或举动。

如雅教:称对方的指教;
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指正批评。

1 2、“玉”字一族。

用于对方身体或行动。

如玉体:称对方身体;
玉音(多用于书信):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
玉照:称对方的照片;
玉成:成全。

1 3、“芳”字一族。

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芳邻:称对方的邻居;
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年龄;
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名字。

14、其它敬词:
壁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
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
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
恭候:用于等待对方;
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
雅正: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
华诞:称对方的生日;
海涵:称对方写的字或画的画;
中国古代常用谦词:
1、“家”字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严: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兄长;2、“舍”字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舍弟:称自己的弟弟;
舍亲:称自己的亲人;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3、“鄙”字族: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自己的意见;
鄙见:自己的见解;
4、“愚”字族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见:自己的见解;
5、“敝”字族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6、“拙”字族:
拙笔:谦称自己的父亲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7、“小”字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8、“敢”字族:
表示冒昧地请示别人:
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
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9、“家”字族: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10、“见”字族: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1 1、“忝”字族:
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忝列: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

如:忝列门墙(意为自己愧在师门)。

忝在:有愧处在其中。

如:忝在相知之列。

忝任:有愧地担任。

如:忝任宰相之职。

1 2、“劳”字族
“劳;字一族: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

劳驾:麻烦你。

劳步:用于别人来访。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敬词、谦词是在中国古代含蓄尚礼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但有一部分在如今的社会中任然发挥着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