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设备(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计量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计量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4e620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e.png)
计量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一、前言为了确保计量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计量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该规程适用于计量工作现场的各类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校准、调试和安装等操作过程。
二、安全准备和培训1. 在进行计量工作前,必须进行相关的安全准备,包括观察现场、确认环境是否安全、必要的警示标识和防护措施是否完善等。
2. 所有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包括计量工作安全知识、操作规程以及应急处置方法等,确保其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三、现场安全管理1. 在计量工作现场必须设置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对现场环境、设备以及人员进行监控和检查。
2. 所有计量工作现场必须保持整洁,防止出现杂物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等安全隐患。
3. 现场必须设置完善的安全警示标识,如禁止吸烟、禁止闲人入内、高压危险等标识,并保证其清晰可见。
四、个人防护措施1. 所有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等。
2. 在特殊环境下,如高温、低温或有毒气体等,必须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3. 工作人员禁止穿戴过于宽松的衣物,以防被机器设备卷入或拉伤。
五、设备操作安全要求1. 在进行计量设备的维护、校准、调试和安装等操作时,必须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步骤。
2. 在接通电源前,必须确认设备的电源线路接地良好,防止发生漏电或触电事故。
3. 在使用液体、气体或化学试剂进行计量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泄漏或化学反应等危险。
4. 在进行设备维护和紧急故障处理时,必须使用正规工具,并且在断电状态下操作,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六、火灾防控措施1. 禁止在计量工作现场吸烟,严禁使用明火。
2. 定期检查现场的消防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包括消防器材、疏散通道等。
3. 在空气易燃易爆区域工作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防爆设备、定期通风等。
电子分析天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电子分析天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1f1179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b.png)
电子分析天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一、安全检查与准备在使用电子分析天平之前,必须进行以下安全检查和准备工作:1. 检查电子分析天平的外观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或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
2. 确保电子分析天平的电源线和接地线连接正常,不得使用电源线损坏的天平。
3. 检查电子分析天平的通风口是否畅通,以确保正常散热。
4. 确保电子分析天平周围环境整洁,无杂物和易燃物。
5. 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容器,并确保其干净无污染。
二、操作步骤1. 打开电子分析天平的电源,并通过按动开关使其进入工作状态。
2. 将称量舟放置在电子分析天平的称量盘上,并校准零点。
3. 将待称量物品放入舟中,并小心关闭舟的盖子,确保无颗粒物质散落。
4. 使用塔尔寇夫镊子将舟放入电子分析天平的秤盘上。
注意不要触碰到舟或镊子。
5.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电子分析天平的示数稳定。
注意,操作者应尽量减少其他干扰因素,以保证称量的准确性。
6. 记录示数,可以通过键盘或电子记录仪器进行记录。
如果使用键盘,请使用干净、无污染的手指进行操作。
7. 完成称量后,小心将舟从电子分析天平上取下,并将待称量物品转移到其他容器中。
三、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电子分析天平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不得超载使用电子分析天平,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秤盘和容器。
2. 不得在电子分析天平上称量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遵循相关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处理。
3. 禁止在电子分析天平周围吸烟、进食或饮水,以免造成污染和意外。
4. 禁止在电子分析天平上放置液体,以免损坏仪器。
5. 遵循标准的称量程序和操作流程,减少误差和不确定性。
6. 注意保存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7. 定期对电子分析天平进行维护和校准,保持仪器的良好工作状态。
四、事故应急处理在电子分析天平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生事故或意外情况,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 停止操作,并立即关闭电子分析天平的电源。
2. 如有火灾,立即采用灭火器材进行扑灭。
隔膜计量泵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隔膜计量泵安全操作规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642f4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0.png)
隔膜计量泵安全操作规程一、总则隔膜计量泵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泵,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煤炭等行业。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隔膜计量泵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使用隔膜计量泵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进行操作。
二、操作前准备1. 使用隔膜计量泵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暂不具备操作条件的人员禁止操作。
2. 在操作前,必须清理工作现场,确保环境整洁、无杂物,防止设备或人员被障碍物卡住或绊倒造成意外伤害。
3. 检查隔膜计量泵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各部位连接是否牢固。
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4. 检查隔膜计量泵的电源是否正常,是否有漏电现象,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三、操作方法1. 开启隔膜计量泵前,应确保各部位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防止液体溢出或泄漏。
2. 开启电源,观察隔膜计量泵是否正常运转,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检查原因后再次尝试。
3. 在操作过程中,应时刻注意隔膜计量泵的运转情况,是否有异常声音或振动。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维修人员。
4. 操作人员应熟悉隔膜计量泵的操作流程,了解每个开关和阀门的作用,避免误操作造成设备故障或人身伤害。
5. 隔膜计量泵的进液和出液管路应正确连接,保证液体正常流动,防止出现堵塞或倒流等情况。
6. 操作时,要注意隔膜计量泵的运转速度和液体流量,确保设备不超过额定负荷运行,防止设备过载或损坏。
7. 在操作过程中,如需对隔膜计量泵进行维修或清洁,必须先将电源切断,等待设备停止运转后再进行操作,以避免意外伤害。
8. 操作结束后,应关闭隔膜计量泵电源,清理工作现场,将设备恢复到安全状态。
四、事故应急1.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泵体冲击或液体溅出,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确保人员安全。
2. 如发生设备故障或泵体破裂,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液体流动,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3. 如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严重事故,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逃生或灭火措施,并报警求助。
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5篇)
![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63334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a.png)
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加油站计量工作的安全管理,保障计量设备的精准度和计量数据的可靠性,提高加油站的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计量设备的安全生产第一条加油站应当配备适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并定期进行检定。
计量标准器具的检定周期应当符合国家计量法和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
第二条加油站应当配备标准的计量工作台,工作台应当设置在干燥、通风、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室内,严禁在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品的环境中进行计量工作。
第三条加油站应当统一规划、布局计量设备的位置,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计量设备应当与易燃易爆物品、高压区、高温区等危险区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第四条加油站计量设备的用途、操作规程、故障处理等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应当定期整理、归档并保留。
第五条加油站应当制定计量设备台帐,详细记录计量设备的修理、维护、检定、清洁、查封等情况,并按时进行检查核对。
第三章计量人员的培训及操作规程第一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及合格考核,取得计量人员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二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应当熟知计量设备的结构、性能、特点,掌握计量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和常见故障的处理办法。
第三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应当认真遵守计量设备的操作规程,做到爱护设备、注意安全、精心操作。
第四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应当进行计量设备的定期巡查,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当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
第五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在进行计量作业前应当验收计量设备和计量器具,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记载相关情况。
第六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在进行计量作业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操作,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
第七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发现计量设备故障时,应当立即停止计量作业,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故障设备。
第八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在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清洁、整理计量设备,保持设备的干净整洁。
第九条加油站计量人员应当遵守计量标准、计量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不得进行造假、篡改计量数据的行为。
第四章计量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第一条加油站应当建立计量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计量检定安全操作规程
![计量检定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60b165dc77da26924c5b0aa.png)
计量检定安全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计量器具检定与维修作业。
3 内容与要求3.1计量检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方可上岗。
3.2工作前必须按要求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3.3检验电学计量仪器仪表时,要了解所检定仪表的性能,接线完毕后(必须接好安全地线),经两人检查确认无误,方可通电检定校验,如遇不正常现象应立即断电检查。
3.4使用维修调压器、变压器必须首先分清一、二次端子,不许反接,以免造成事故。
3.5检定电流互感器(CT)、电压互感器(PT)时,应防止CT开路,PT短路,以免造成损坏。
3.6使用的电烙铁要放置距工作物远一些的地方,人离即断电;要经常检查电烙铁或其他设备的绝缘情况,以免漏电,焊接精密电子元件时,电烙铁应接地线。
3.7对于正在修理的各种计量器具或仪表,离开时零部件必须加盖防护罩,以免丢失、打坏或其他杂物落入。
3.8计量仪表及自动化仪表的信号线和电源线不允许共用一根电缆或一条电缆管,必须分开并加以屏蔽,以免影响计量精度或造成仪表损坏。
3.9精密计量器具应轻拿轻放,避免产生碰撞、颠簸、震动,避免温度的剧烈变化,应在其规定的温度、湿度、粉尘、震动的环境中存放和使用,以免影响精度和损坏。
3.10对计量仪器、仪表检查、修理时,必须首先熟悉了解设备技术资料、工作原理,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严禁盲目拆卸和焊接,以免造成设备和元件损坏,扩大故障范围。
3.11计量器具应严防锈蚀,不准用手直接触摸器具、标准量具、标准量块、仪器、研磨工作面及光学仪器的镜头。
3.12计量仪器使用完毕后,应解除一切负荷,并应妥善保存,以免损坏。
4 相关文件和记录4.1《检定记录》4.2《安全风险评价表》。
计量检测安全操作规程
![计量检测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ada2aeb6137ee06eef91807.png)
计量检测安全操作规程(一) 长度检测第一条作业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条认真检查确认仪器、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第三条使用汽油、酒精或其它易燃品时应在抽风罩内操作,用后放回安全存放处妥善保管。
第四条夹紧工件时要夹牢,防止工件掉下伤人。
第五条使用仪器、仪表要按使用说明书操作,完工后立即切断电源。
(二) 电能表检测第一条作业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条熟悉标准器校验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检定规程进行操作。
第三条开机后,标准表应预热一小时,确保接线正确方可检测,仪器使用完毕,应立即切断电源。
第四条对计量仪器及辅助设备要定期通电检查,如有线路故障要及时排除。
第五条使用校验器时应注意插头位置以免插错。
第六条对光电头时,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损坏光电头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第七条使用汽油、酒精应在排风罩内操作。
第八条遵守《电力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三) 电磁检测第一条作业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条仪器设备要正确接线并符合电压功率规定,做到接地良好。
第三条开机后要预热一小时,当接线正确时方可通电使用,工作完毕后及时切断电源。
第四条工作前要熟悉仪器说明书并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操作。
第五条对电气设备及辅助设施要定期通电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第六条遵守《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四) 水表检测第一条作业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条工作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符合安全操作的要求。
第三条检查稳压罐的水压是否处于安全工作的状态。
第四条启动伸缩器时必须将被检表二端靠紧设备接口,只允许留出一头有夹紧行程,防止夹手。
第五条取出被检表前应先关闭总阀门,再旋开泄压阀,防止接口喷水而发生事故。
第六条检定水表前应先通水,排除流量计中的空气,防止瞬间产生高压造成设备损坏、人员受伤。
第七条打开水表盖和取出表心时应戴好手套和防护眼镜,防止玻璃碎片伤入。
计量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
![计量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ca875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4.png)
计量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一、概述本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计量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制定。
二、作业人员的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规程,并接受相关培训,持有操作证书才能从事计量工作。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3.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
4. 操作人员在作业前应仔细检查仪器设备的安全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三、仪器设备的安全要求1. 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 仪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严禁使用损坏或超过使用期限的设备。
3. 仪器设备必须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防止倾斜或摔落。
四、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1. 作业环境必须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和摆放不当,防止绊倒和摔倒事故的发生。
2. 作业环境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特别是对于易燃易爆材料的计量工作,应采取必要的防爆措施。
3. 作业环境必须保持干燥,防止水和湿气进入仪器设备,影响正常工作。
五、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1. 在发生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必须迅速报警,并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 在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必须保持冷静,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并尽力控制事态的发展。
3. 所有紧急情况的处理都应记录并进行事后分析,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六、其他安全要求1.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进入计量工作场所。
2. 严禁在计量工作场所吸烟或使用明火。
3. 禁止超负荷操作仪器设备,避免设备过热或爆炸的风险。
4. 禁止操作人员擅自对仪器设备进行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
七、规程的执行和检查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的各项要求,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2. 监督人员必须定期对作业人员的操作进行检查,并随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计量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计量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a994b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5.png)
计量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一、概述计量钳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涉及到机械设备的维修、安装和调试等工作。
为了保证工作的安全和正常进行,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计量钳工的操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安全基本要求1. 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熟悉相关安全操作知识和技术要求;2. 具备正常视力和听力,身体健康,不得有酒后或疲劳状态下进行工作;3. 仔细检查工作区域的安全状况,确保没有杂物或其他可能造成工作困难或危险的因素;4. 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眼镜、手套、安全鞋等;5. 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专注,不得与他人交谈或分心做其他事情。
三、操作规程1. 选择合适工具选择合适的工具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应根据具体工作需要选择适当的钳子、扳手和其他工具,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查看设备在进行维修和调试工作之前,应仔细查看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内部结构,确保设备停止运转,并且断开电源,避免触电、碰伤和被夹伤。
3. 安装和拆卸设备a. 安装设备时,应按照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步骤进行操作。
确保设备安装平稳、牢固,同时注意设备的平衡和中心位置。
b. 在拆卸设备时,首先应切断设备的电源,并按照程序逐步拆卸设备。
当遇到需要专业技术操作的部件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如液压系统等。
4. 设备维护和保养a.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清理设备表面的污垢和油污,及时加注润滑油和清洗滤网。
b. 在维修和更换设备部件时,应使用符合要求的原厂配件,并按照设备维修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
5. 安全操作a. 在使用钳子、扳手等工具时,应注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力度,避免工具滑落或损坏造成伤害。
b. 在调试设备时,应按照制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c. 对于特殊的工况和工作环境,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如高温环境、有害气体等。
四、紧急情况处理1. 如遇突发事故或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电子称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文
![电子称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cc7f9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6.png)
电子称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文电子称的工安全技术规程一、引言电子称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重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等领域。
为了确保电子称的正常运行,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制定一套科学的工安全技术规程是必要的。
二、工安全技术规程的目的与适用范围1.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电子称的使用,预防事故事故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电子称的工作场所,包括工业企业、商业场所及家庭。
三、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是首要任务,任何工作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2.预防为主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事先预防事故的发生。
3.全员参与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参与安全管理,共同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
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1.培训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安全培训,包括电子称的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应急处理等。
2.知识普及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3.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对遵守安全规程的人员给予表彰,对违反规程的人员进行处罚,起到警示作用。
五、电子称的安全操作规程1.正确使用电子称(1)操作人员应按照用户手册的操作要求进行使用,不得擅自调整参数。
(2)工作人员使用电子称时应保持清醒状态,不得饮酒、吸烟等影响判断和操作的行为。
(3)工作人员操作电子称时应戴好防护手套,避免手指受伤。
2.定期维护和检修(1)定期对电子称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维护和检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其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3.防止电子称故障和事故(1)严禁非工作人员随意接触电子称,避免导致误操作或事故发生。
(2)在使用电子称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维修人员处理。
六、应急处理措施1.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停止电子称的使用,并立即采取措施保护人员的安全。
2.报警与救援(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报警装置,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救援。
(2)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应帮助事故伤者远离现场,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
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fc29c30029bd64783e2c8a.png)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一、储油罐液面高度测量(人工测量)1、停止使用与油罐相连的加油机,抄写厅及时累计泵码数。
2、卸油后,待稳油15分钟后方可计量。
3、将量油尺尺带用棉纱擦净。
4、从固定测量点将量油尺徐徐放入油罐,尺铊接触油面时应缓慢,以免破坏静止的油面。
5、当量油尺铊接近管底时(约20cm)应放慢速度,不得冲击罐底。
6、手感尺铊触底,就迅速将尺垂直向上提起,避免倾斜摆动,施液面发生波动。
7、卷尺提起后,应迅速观察油面浸湿线高度,读出油面高度;先读小数,后读大数,读数时尺带不应平放或倒放,以防油面变化。
8、测量结果应精确到毫米,每次测量至少两次,两次相差不大于1mm,取小的读数,超过时应重测。
9、每次测量的最后结果应记入测量记录中。
二、油罐车液面高度测量(人工测量)1、用于人工计量的停车场地,必须坚实平整,坡度不大于0.5度,(5/1000)。
2、油面平稳后再行计量。
3、具体计量程序,同第三十条三十九款。
三、罐底水高测量1、水的高度不超过300mm时应使用检水尺3水的高度,超过300mm时应使用量油尺。
2、测量时,在量油尺或检水尺上涂抹一层薄的试水膏。
3、从固定测量点将量油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尺铊接触油面时应缓慢,以免破坏静止的油面。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3462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f.png)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文一、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计量设备检定的单位。
三、术语定义1. 计量设备:指用于测量、计量或检测的仪器、设备或系统。
2. 检定:指对计量设备进行的一系列测试、校准和评估,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3. 检定结果:指通过检定获取的计量设备的准确度等信息。
4. 检定准确度:指计量设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四、检定前准备1. 确定检定计划:根据计量设备的使用状况、重要性和检定周期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检定计划,并将计划书面通知相关人员。
2. 检定设备准备:确认所需的检定设备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测,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检定记录表:根据检定项目和方法,准备相应的检定记录表,包括检定日期、设备信息、检定项目、检定结果等内容。
五、检定操作1. 检定前校验:a. 检查计量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b. 确认计量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功能检测。
c. 根据检定项目和方法,设置计量设备的初始参数和工作条件。
2. 检定执行:a. 按照检定项目和方法,进行相应的测试、测量和校准操作。
b. 根据检定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以提高计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c. 在检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检定记录:a. 在检定过程中,及时记录检定结果和相关数据。
b. 对于不合格的计量设备,应记录原因和处理措施,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修复或更换。
4. 检定完成:a. 完成计量设备的检定后,对检定设备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清洁。
b. 向相关人员通报检定结果,并提供相应的检定记录。
六、检定结果处理1. 合格计量设备:如果计量设备检定结果符合规定的准确度要求,将其标记为合格,并设立相应的有效期。
2. 不合格计量设备:如果计量设备检定结果未达到规定的准确度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修复或更换。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三篇)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69eea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5.png)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提高计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计量设备检定单位和从事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术语和定义1. 计量设备:指用于定量测量、判断定量的仪器、仪表、装置、标准器具等。
2. 检定:指对计量设备进行检验、校准、核查、鉴定,以确定其性能和准确度的工作。
3. 检定证书:指对计量设备进行检定后出具的确认其准确度的证明文件。
4. 本章未定义的术语和定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计量设备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解释。
第二章检定管理第四条检定组织1. 设立检定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计量设备检定工作。
2. 检定组织应具备相应的检定条件和检定能力,配备合适的人员和设备。
3. 检定组织应制定检定项目、方法和标准,确保检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条检定计划1. 检定组织应编制年度检定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和实施检定工作。
2. 检定计划的编制应充分考虑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检定周期和检定工作的优先级。
3. 检定计划的编制应报送上级计量管理机构备案。
第六条检定标准和方法1. 检定组织应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和采用适用的检定标准和方法。
2. 检定标准和方法的制定和采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具备可靠性和科学性。
第七条检定记录1. 检定组织应制定和完善检定记录管理制度,记录检定项目、结果和检定仪器的使用情况。
2. 检定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且应当保密。
第三章检定程序第八条检定准备1. 检定组织应组织人员进行检定仪器的保养和校验工作,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2. 检定组织应核对检定仪器的有效期,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第九条检定操作1. 进行检定操作前,检定人员应对计量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功能验证和环境检测。
2. 检定操作应按照检定标准和方法进行,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检定安全技术规程范文
![计量检定安全技术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51ae9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0.png)
计量检定安全技术规程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技术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计量检定工作的安全进行,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并规定计量检定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进行计量检定工作的各级检定实验室和相关人员。
二、安全责任1. 检定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并执行计量检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
2. 执行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应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接受相关安全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1. 在进行计量检定操作前,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确保使用的检定仪器设备符合安全检验标准,操作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设立紧急救援预案等。
3. 执行计量检定工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修改或更改操作步骤,确保操作安全。
四、现场安全管理1. 计量检定实验室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安全出口、危险区域等,保障人员在操作前能够清楚了解周围的安全环境。
2. 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或堵塞通道。
3. 在进行计量检定操作时,应注意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如易燃易爆材料、电源线路等,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发现安全隐患或不安全行为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控制。
五、个人防护与安全培训1. 执行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手套、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2.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救援预案等,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3.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进行操作,不得故意忽视或违反安全规定。
六、安全事件处理1. 出现安全事件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妥善处理,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 安全事件应及时报告上级,并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隔膜计量泵安全操作规程范本(3篇)
![隔膜计量泵安全操作规程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984a7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a.png)
隔膜计量泵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绪论1.1 目的和依据隔膜计量泵是一种常见的流体输送设备,在化工、冶金、石油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发生,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1.2 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隔膜计量泵的操作人员,包括设备操作、检修、维护及事故处理人员。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2.1 设备检查1) 在操作隔膜计量泵之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如有变形、裂纹、漏油等状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维修。
2) 检查设备的密封情况,确保隔膜计量泵的密封性良好,以免发生泄漏事故。
3) 检查设备的电源情况,确保电源稳定,并进行防雷、接地等安全措施。
2.2 正确操作1) 在操作隔膜计量泵之前,必须先熟悉设备的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各项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并遵守操作规程。
3) 在启动设备前,必须检查泵的输送介质是否符合要求,避免使用不合适的介质造成设备故障。
4)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并注意隔膜计量泵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停机检修。
5)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恶意损坏设备,禁止超负荷工作,防止设备过热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2.3 维护保养1) 按照设备的维护保养手册,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定期清洗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防止因油污积聚而导致设备故障。
3) 定期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如密封圈、膜片等,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部分,确保电气设备正常工作,防止电气故障。
2.4 应急处理1) 在设备发生故障或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并迅速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 对于泄漏事故,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切断泵的电源,使用适当的吸附材料进行清理等。
3)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用品,保证自身安全。
第三章、安全注意事项3.1 个人安全1) 操作人员在操作隔膜计量泵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严禁违章操作。
计量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
![计量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8d4f2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3.png)
计量钳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一、操作规程的目的与依据该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计量钳工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该规程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计量钳工作业特点制定。
二、操作规程的适用范围该操作规程适用于在计量钳工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
三、基本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方可从事计量钳工操作。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劳保鞋、防护手套等。
3. 在操作前必须对所使用的计量钳工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4. 禁止单人作业,必须有至少两人共同操作,并保持紧密沟通。
5. 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程序,不得随意更改。
6.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酗酒、吸烟以及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7. 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工作区域整洁,以防绊倒和摔伤。
四、操作步骤与安全技术措施1. 计量钳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安全警示标志必须显眼可见,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2) 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工具和设备的完好并且没有异常。
(3) 操作人员必须清楚相应计量钳工操作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4)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5) 在使用计量钳工工具时,应使用适当的手法和力度。
(6) 使用计量钳工工具时必须保持手部和工具的干燥,以免滑脱。
(7)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周围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噪音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8) 操作结束后必须对工具和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
(9) 废弃物必须进行妥善处理,不得乱丢乱放。
2. 操作步骤示例:(1) 准备工作:清点所需的计量钳工工具和设备,确保完整,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 安全检查:检查工作区域的安全标志和消防器材是否齐全有效。
(3) 操作准备:查看相关工作程序和要求,了解操作步骤。
(4) 操作执行: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计量钳工操作,注意力度和手法。
计量泵技术和使用方法及操作规程
![计量泵技术和使用方法及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a03842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a.png)
计量泵技术和使用方法及操作规程计量泵技术和使用方法计量泵是专门用于计量输送液体的泵。
绝大多数计量泵都接受柱塞泵和隔膜泵的结构﹐也有用齿轮泵的结构的﹐由于它们可以保持与排出压力无关的恒定流量。
计量泵的选型中有很多技巧和学问,带您渐渐“研读”几种计量泵产品,希望能对您的选型有所帮忙。
计量泵有流量可调整和不可调整的两种﹐前者的适用性更广。
流量紧要通过更改行程长度调整﹐例如更改曲柄半径﹑柱塞回程时后止点位置和柱塞杆与十字头连接处的间隙﹐也可通过更改往复次数或同时接受两种方法来调整流量。
虽然行程长度可以从零调至最大﹐但为保证计量精度﹐一般都限制在30~100%范围内。
计量泵的计量精度是指流量复现性的精度﹐通常按最大流量计算。
在10~100%调整范围内﹐一般计量泵的计量精度为±1%(特别的计量泵精度更高)。
计量泵依据过流部分的不同可以分为柱塞式计量泵,机械隔膜式计量泵,液压隔膜式计量泵,波纹管计量泵。
下面,我们针对不同的计量泵分别为您介绍几款类型的计量泵做一个综述。
一、柱塞式计量泵特点:1、价格较低。
2、流量可达76m3/h,流量在10%~100%的范围内,计量精度可达±1%,压力最大可达350MPa。
出口压力变化时,流量几乎不变。
3、能输送高粘度介质,不适于输送腐蚀性浆料及不安全性化学品。
4、轴封为填料密封,有泄漏,需周期性调整填料。
填料与柱塞易磨损,需对填料环作压力冲洗和排放。
5、无安全泄放装置。
产品介绍:1、接受固定偏心轮机构成2、精密浇铸壳体,铸铜蜗轮及耐磨球轴承,润滑油润滑全部驱动零件3、泵头与动力箱完全正确分开,防止可能引起的动力箱腐蚀4、泵头也可接受电加热型,温度可以任意设定5、结构合理、性能牢靠、运行平稳、调整便利、维护简单。
紧要用途:J—X系列柱塞式计量泵,是一种能依照工艺流程要求,具有行程可在0~100%范围内无级调整定量输送各种液体,且在最大行程时被输送介质的计量精度为±1%的通用机械设备。
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范文(3篇)
![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97f23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2.png)
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范文1. 操作前准备1.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经过培训,熟悉加油站计量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1.2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耳塞、防护眼镜和防滑鞋等。
1.3 在进行计量操作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计量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若有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
1.4 操作人员应熟悉本加油站的紧急应对措施,并在操作过程中紧急情况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加油机计量操作流程2.1 加油机计量操作前,操作人员应确认计量设备的清洁状况和温度稳定性,并记录相关数据。
2.2 操作人员应确认计量设备的标定信息和有效期,并确保计量设备符合国家计量法规定的要求。
2.3 操作人员应打开加油机计量设备的覆盖板,检查计量装置的状态和连接情况,并确保无异常。
2.4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重计量设备的指示准确性,并及时纠正和调整。
2.5 操作人员应控制加油机计量流量,以确保加油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6 操作人员应妥善保管计量记录和相关数据,并及时报告计量异常情况。
3. 储油设备计量操作流程3.1 在进行储油设备计量操作前,操作人员应确认储油设备的清洁状况和密封性能,并记录相关数据。
3.2 操作人员应检查储油设备的液位标定和防漏装置,确保储油设备符合安全操作要求。
3.3 操作人员应打开储油设备的检验盖,检查油液的清洁度和颜色,并确保无异常。
3.4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控制油液的流量和流速,以确保计量准确和安全。
3.5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储油设备的压力和温度,确保设备的工作状态稳定。
3.6 操作人员应妥善保管储油设备的计量记录和相关数据,并及时报告计量异常情况。
4.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态,不得在操作时存在酗酒、疲劳或服用药物等不适宜操作的情况。
4.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流程或违反安全操作要求。
4.3 操作人员应随时保持机器设备周围的清洁和整洁,并保持通道畅通,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3篇)
![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836f6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a.png)
加油站计量安全操作规程一、计量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加油站计量操作,确保能够准确、安全地进行计量工作,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加油站的计量工作。
二、计量设备的维护与检验1. 加油站应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维护与检验,确保其正常工作。
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和密封等;检验工作包括设备的准确度校验和漏油检查。
2. 对于计量设备的准确度校验,加油站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定期检验。
检验结果应记录并保存,以备查阅。
3. 加油站应与提供计量设备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并保证备用设备的充足。
三、计量员的要求与培训1. 计量员应持有计量工作相关的证书,并定期参加培训,以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技能。
2. 计量员应严格遵守计量操作规程,并依法办理相关程序。
3. 计量员应随时保持警惕,发现计量设备的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处理。
四、计量操作的规范1. 加油站计量员在进行计量操作前,应检查计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完好程度,确保计量的可靠性。
2. 计量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计量操作,并记录计量结果。
3. 计量员应确保计量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故障,以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4. 所有计量过程中必须保持计量设备清洁,防止污染导致计量误差。
5. 计量员应保护计量设备和计量记录的完整性,防止他人的擅自操作和损坏。
6. 计量员应随时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并及时解答疑问和提供帮助。
五、计量结果的处理和记录1. 计量员应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并及时通知消费者计量结果。
2. 计量结果应记录在计量票据上,并交由消费者签字确认。
3. 计量结果的记录应保存一段时间,并依法进行备份。
六、计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报告1. 加油站发生计量安全事故后,计量员应立刻停止计量操作,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
2. 计量员应立即上报事故,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3. 加油站应对计量安全事故进行彻底的分析和整改,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电子分析天平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电子分析天平安全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507ad8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c.png)
电子分析天平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引言电子分析天平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用于测量物质的重量。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以规范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
二、操作前的准备1. 操作人员应穿着适当的实验服装,并戴上实验室所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
2. 检查电子分析天平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否连接电源和地线。
3. 清理分析天平的工作台面,确保无杂物、灰尘和液体。
三、使用规范1. 操作人员应轻柔地放置待测物体或称量纸盒在电子分析天平的工作台面上,避免产生震动或碰撞。
2. 选择合适的称量范围和精度,在使用前设定好称量单位和零点。
3. 在称量前,应将电子分析天平加至稳定状态,并在稳定后进行读数,避免突然变化时的误判。
4. 在读数后,将待测物体或称量纸盒轻柔地取下,避免产生额外的扰动。
四、注意事项1. 使用电子分析天平时,不得将其用作其他用途,避免发生事故。
2. 禁止在电子分析天平上称量高温、易燃、易爆或剧毒物质,以防发生危险。
3. 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将其放置在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4. 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分析天平,需注意适当休息,防止设备过热或损坏。
5. 当电子分析天平出现异常现象时,如读数不稳定、指示异常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修。
五、紧急情况处理1. 在电子分析天平发生故障或异常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修理或更换。
2. 若发生物质泄漏、火灾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按照实验室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的处置。
六、仪器维护与清洁1. 每天结束使用后,应将电子分析天平的工作台面进行彻底清洁,以保持仪器的清洁和卫生。
2. 定期对电子分析天平进行仪器维护,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并按照实验室规定的维护计划进行维护。
七、操作人员培训与考核1.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本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电子分析天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设备(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危害因素与防范控制措施
(一)主要危害因素:
1.机械伤害:在操作设备过程中,设备和被检器具或工件对操作者引起的挤压、碰撞、划伤等伤害。
2.触电:在操作或保养设备过程中发生设备漏电引起的触电伤害。
3.物体打击:物体(被检计量器具、工件、工具、附件等)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行,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4. 火灾:电气老化、短路等着火。
汽油、酒精操作不当着火。
(二)控制措施:
1.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安装仪表、附件等,确保其固牢靠,不松动。
2.操作、检修设备前检查电气线路是否完好,维修时提前断电。
3. 时刻注意计量器具、工件、工具、附件的状态,定置存放,防止滑落。
4. 经常性检查设备电源、线路,保持正常状态,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规范操作汽油、酒精等易燃物品,严禁烟火,配备消防器材。
二、操作
1. 岗位操作人员经过技术培训,取得检定员证书。
熟悉和了解各种测量设备的原理、性能、结构,掌握标准装置的操作流程。
2.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部门的岗位安全培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穿戴整齐劳保护品,保护自己人身不受伤害,又要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3. 开机前,应先检查电路、气路是否正常。
按照说明书要求,熟记操作的先后顺序、步骤及方式。
4. 计量设备在使用中,应保证现场的温度、湿度、防震、防尘、防静电及防火等要求,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精密仪器室,禁止在工作室内奔跑、吸烟、用餐,禁止在工作室内使用电热器取暖、烧水。
禁止倚靠、踩踏、踢打设备等不良行为。
5. 计量设备严防锈蚀,严禁用手直接接触设备工作表面、测头和光学仪器的镜头。
设备使用后,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清洗和维护保养。
6.维修设备时,要按图纸技术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改变电器设备原理。
技术改造必须申请主管部门批准。
7.不能为了简化维修过程而随意拆除设备保护系统,如过载、欠压、缺相等保护。
8.故障复杂情况下,分析电气设备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在未找到故障之前不得强行送电来寻找故障点,以免造成更大的故障和安全事故。
9. 计量设备在无工作任务期间,也应定期开机运行,保证机械部分的正常润滑运转,避免电器零件受潮而致老化失灵。
10. 精密仪器的调整和修理,必须有专人负责,必要时委托相关技术机构完成。
其他人员严禁对精密仪器进行拆卸、调整和修理。
11. 所有计量设备,都应专人负责保管及保养,每周检查,月底进行维护保养,规范做好维护、使用、检查记录,并签字确认。
12. 计量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过应急培训和演练,会使用现场的防火灭火设施,并按要求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
13. 仪器使用完成后,应解除一切负荷(如紧固机械放松,弹簧松开及被测工件移开等)。
按照操作说明书要求步骤进行关机。
14. 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危险废弃物分类定置存放。
三、应急处置
1.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自救,必要时去医院治疗。
2.需要撤离时应尽量切断设备电源、气源及水源。
(爆炸环境的设备应保持其原有状态,不要有任何操作,优先撤离现场)3.发生任何突发事件应立即报告班组长或当班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