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内容

康复评定内容

康复评定主要是对康复患者进行身体和功能方面的评估,以确定其康复状况和康复进展情况,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并跟踪和评估康复效果。

康复评定内容包括:

1.身体状况评估:包括身高、体重、BMI指数、血压、脉搏、呼吸和心率等指标的测量,以评估患者的身体基本状况和脏器功能情况。

2.神经系统功能评估:通过测量感觉和运动功能,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情况。

3.运动功能评估:通过对患者的平衡、协调、灵敏性、柔韧性、肌力等方面的测试,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状况。

4.认知功能评估:通过测试患者的记忆、思维、语言、注意力和情感等方面的能力,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

5.社交功能评估:评估患者在社交学习、生活技能、自理能力、家庭生活、职业和社区生活等方面的功能状况。

6.心理评估:通过对患者的情绪、社会适应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要。

7.康复治疗计划评估:通过跟踪和评估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促进康复进程。

康复评定

第一章总论 康复评定: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是通过收集患者的病史和相关信息,使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预后以及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和评定疗效的过程。(分临床评定和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与临床检查区别: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测量:用公认的标准去确定被测对象某一方面的量值的过程。评估:根据一定的要求去确定一种或多种测量结果的价值的方法。评定:根据测量和评估的结果对被测对象做出最后判断的行为。功能障碍分:残损(无论何种病因,“心理上、生理上或解剖的结构或功能上的任何损失或异常”。是有关器官结构和系统功能异常的生物医学概念,被认为是一种在器官水平上的障碍)、残疾(由于残损的原因使人的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至于不能在正常范围内和以正常方式进行活动。是以功能为异向的概念,根据活动的完成情况反映残损的后果,被认为是一种在个体水平上的障碍)、残障(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一个人充当正常社会角色<按年龄、性别、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并使之处于不利地位。是一个社会的概念,反映个人与周围环境和社区的相互作用以及他对上述的适应状况,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和社会水平上的障碍)三个层次。 残疾人包括: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和其他残疾的人。听力残疾4级(1级:损失>90dB;2级:损失81-90dB;3级:损失61-80dB;4级:41-60dB轻度受限) 康复评定意义:①从患者角度看通过评定可以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活动能力的了解,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目标,增强信心,提高最治疗的积极性,促使患者更加努力地帮助自己、主动地参与治疗。对一些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将会鼓励他尽早地向康复医生反映有关情况,以预防和缓解疾病的恶化和功能的减退。②从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的角度看全面、系统、准确地评定,可弥补病史和一般临床检查的不足,容易早期发现问题,具体了解患者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如何才能提供和得到帮助,鼓励他制定出更为全面合适的康复治疗计划,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功能变化,指导我们的康复医疗工作。最终通过康复评定结果,确定康复后果,从而控制康复治疗的质量③从社会的角度看通过评定,发现在社会康复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社会对提供资助、改进服务质量、环境状况以及政策法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为社会对残疾人提供帮助提供依据。此外,评定还可以就残障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新的发病资料。 康复评定的作用:1.掌握功能障碍的情况(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范围、程度)2.制定康复治疗计划3.评定治疗结果(①评定治疗结果②寻找更有效的治疗办法)4.帮助判断预后5.分析卫生资源的使用情况 定性评定:交谈、问卷调查、肉眼观察(局部,全身,静态,动态)、量表评定。定量评定:等级资料的量化评定、计量资料的评定。常用的康复质量方法:访谈、问卷调查、观察、量表评定。 评定方法的质量要求:1.信度(一致性水平反映反复测定结果的近似程度包括组内和组间)2.效度(近似程度,分内容、标准、结构)3.铭感度(统计学分析、效应尺度)4.统一性(采取统一的评定量表)5.其他因素(量表的简便性和可分析性) 康复评定内容:主观材料、客观材料、功能评定、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病史:1.主诉2.现病史(①起病情况和发病的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和诱因④病情的发展和演变⑤诊治的经过⑥一般情况)3.功能史(核心内容,包括交流,进食,修饰,洗澡,用厕,穿衣,床上活动,转移,运动)4.既往史(关于神经系统、心肺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心理和精神疾病的病史)5.系统回顾(全身情况,头和颈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6.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酒精和药物)7.社会史(家庭和家居)8.职业史(教育和培训,工作史,经济情况)9.家族史(家族中遗传性疾病,家庭人员健康状况) 体格检查的主要任务:1.通过详细的检查获得体检结果,以确定疾病引发的残疾和残障2.确定残存的躯体、心理和智力上的能力,以此作为重建功能独立性的基础。康复医学体格检查的范围:①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②皮肤和淋巴③头、眼、耳、鼻、口腔和咽喉④颈⑤胸⑥心脏和外周血管系统⑦腹部⑧泌尿生殖系统和直肠⑨肌肉骨骼系统(视诊、触诊、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度、肌力)⑩神经系统检查 功能评定:1.躯体功能评定2.认知功能评定3.言语功能评定.社会功能评定。障碍的三个层次:1.损伤的评定2.活动受限的评定3.参与限制康复治疗计划:诊断,主要功能障碍、康复目标,康复措施,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患者的一般情况 常用的康复手段: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和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实施康复评定的两大要素: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把握适当的评定时间康复评定的流程:采集病史,检测功能,记录结果,分析处理结果描述:完全康复,显著有效,有效,稍好,无效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方法2.掌握恰当的时间3.争取患者和家属的配合4.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第二章:人体形态的评定 人体形态:身体的概观性特征(器官系统的外形结构,体格,体型,姿势)评定:1.体格评定(身高,体重,胸围,肢体长度,身体组成成分)2.体型评定(①内胚型/肥胖②中胚型/健壮③外胚型/瘦小)3.身体成分评定(皮肤,脂肪,肌肉,骨骼,内脏器官)4.身体姿势评定直立姿势的评定:1.正常姿势(前面观:双眼平视前方,两侧耳屏上缘和眶下缘中点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左右髂前上棘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后面观:头后枕部,脊柱和两足跟夹缝线处于一条垂直线上,与脊柱相邻的两肩和两侧髂嵴,对称的处于垂直脊柱的水平线上;侧面观: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踝处于一条垂直线上,可见脊柱4个生理弯曲颈,胸,腰,骶)2.常见的异常姿势3.异常姿势影响:(①肌肉和韧带失平衡②关节负重增加和压力分布异常③继发性功能障碍④诱发疼痛) 测量注意事项:1.先查项目的选择要有针对性2.检查应按规定方法操作 3.向被测者说明测量目的和方法以获得充分暴露 4.使用仪器测量时,每次测量前应对仪器矫正5.被测者着装宽松,不厚重为原则,被测量部位充分暴露6.在测量肢体周径或长度时应做双侧相同部位的对比以保证测量结果可靠7.评定表格设计科学,记录方法严格统一 体表标志点:1.头和躯干:头顶点,颈点,胸中点,肩胛骨下角点,脐点,腰点2.上肢:肩峰,肱骨内外上髁,鹰嘴,尺桡骨茎突,桡尺骨茎突中点,指尖点3.下肢:髂嵴,髂前上棘,股骨大转子,股骨内外上髁,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内外踝,趾尖 肢体长度测量:1.肢体长度(①上肢:肩峰外侧端→桡骨茎突/中指尖②上臂:肩峰外侧端→肱骨外上髁③前臂:肱骨外上髁→桡骨茎突④手长:桡尺骨茎突中点→中指尖⑤下肢:髂前上棘→内踝/股骨大转子→外踝⑥大腿:股骨大转子→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⑦小腿: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外踝⑧足:足跟末端→第二趾末端)2.截肢残端长度:(①上臂:腋窝前缘→残肢末端②前臂:尺骨鹰嘴沿尺骨→...③大腿: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④小腿: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3.肢体围度:(①上臂<屈曲,伸展>:上臂中部肱二头肌最膨隆部②前臂:最大:前臂近端最膨隆部;最小:前臂远端最细部③大腿:髌骨上缘向大腿中段每隔6,8,10,12cm处④小腿:分别在小腿最粗部位和内外踝最细部位)4.残肢残端围度:(①上肢:腋窝→残端,每隔2.5cm测量一次②前臂:尺骨鹰嘴→...③大腿:坐骨结节→...每隔5cm一次④小腿:膝关节外侧间隙→...)5.躯干围度:(①颈围:喉结处<软尺月地面平行>②胸围:胸中点和肩胛骨下角点,绕熊一周<平静呼气末和吸气末>③腹围:脐或第12肋骨下缘和髂前上棘连线中点的水平线④臀围:股骨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的最粗部分)6.腰臀比:(腰围除臀围,男0.85-0.9/女0.75-0.8) 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和身高的相对关系来判断营养情况和肥胖程度的指标)=体重kg/(身高m)2 第三章:神经系统反射评定 反射: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应答。判断脑发育是否成熟:①结构上,肉眼观察其邢台,测量其重量②显微镜下观察神经轴索的髓鞘化,树突的成长状态③功能上,通过观察综合,分化作用的姿势反映,自发运动的发育阶段来进行。反射发育特点:1.时间性:特定的反射均在一定阶段出现或消失(①出生即有而且终身存在②出生即有而且短期存在③出生以后形成而且短期存在④出生以后形成而且长期存在)2.损害发生的标志:反射发育水平的延迟或倒退常因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耳破坏。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的评定目的:1.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反射发育异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迟滞2.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情况,成年人在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原始的反射形式又复出现3.位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经历4个阶段:脊髓水平(脑桥下1/3的前庭外侧核传导的运动反射,协调四肢在屈曲和伸展模式中的肌肉),脑干水平,中脑水平,大脑水平。检查内容:1.脊髓水平(屈肌收缩/屈肌伸张反射,交叉伸展反射<2种>)2.脑干水平(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2种>,仰卧位/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阳性/阴性支持反射,联合反射)3.中脑水平(①调正反应:颈部/躯干/头部迷路调正反射,视觉调正反射<4种>,两栖动物反应②自动运动反应:拥抱/抬躯反射,保护性伸展反)4.大脑皮质水平(仰卧位/俯卧位/膝手四点位/坐位/双膝立位/足背屈/跷跷板/猿位平衡反应,跨步及跳跃反应<3种>) 其他常用神经反射:1.浅反射(皮肤/黏膜反射):身体表面部分的感受器收到刺激而引起的肌肉急速收缩反应2.深反射(腱/骨膜反射):肌肉受到突然牵引引起的急速收缩反应,反射弧仅由感觉和运动神经元直接连接而成3.病理反射:正常情况下不出现,中枢N受损才发生的异常反射(1岁以下幼儿为正常的原始保护反射) 第四章:心肺功能评定 心功能评定方法:体力活动的主观感觉分级,超声心动图,心脏负荷试验。人体运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糖和脂肪在细胞线粒体内发生氧化反应所产生的ATP提供 心电运动试验目的:1.评定心功能,体力活动能力,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2.冠心病的早期诊断3.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4.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鉴别良性及器质性心律失常5.确定患者进行运动的危险性6.评定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效果7.其他心电运动试验目的:1.按设备分类:活动平板/踏车/台阶试验2.按终止试验的运动强度:极量/亚极量/症状限制/低水平运动试验3.按试验方法分类:单级/多级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绝对禁忌症:1.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2.药物未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3.引起症状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未控制心律失常4.严重主动脉狭窄5.未控制的症状明显的心力衰竭6.急性肺动脉栓塞和肺梗死7.急性心肌炎/心包炎8.急性主动脉夹层运动试验相对禁忌症:1.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和同等病变2.中度瓣膜狭窄性心脏病3.明显的心动过速或缓慢4.肥厚型心肌病或者其他原因所致的流出道梗阻性病变5.电解质紊乱6.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窦房传导阻滞7.严重动脉压升高8.精神障碍或肢体活动障碍,不能配合进行运动。 运动试验的结果和意义:1.心电图ST段改变2.运动中发作典型心绞痛3.运动试验中血压未能相应升高4.运动诱发心律失常5.心率收缩压乘积6.自觉用力程度分级7.心脏变时功能不全

康复评定

一、名词解释 1、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收集患者的病史和相关资料,通过询问、检查、测量等多种方法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功能障碍,并对功能障碍的原因、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预后作出客观、准确地判断,同时形成障碍诊断,制订康复治疗目标的过程。 2、代谢当量:代谢当量是以安静且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心肺功能。1MET=耗氧量3.5ml/(kg·min)。 3、最大摄氧量:又称最大耗氧量、最大吸氧量或最大有氧能力,是指运动强度达到最大时机体所摄取并供组织细胞消耗的最大氧量,是综合反映心肺功能状况和最大有氧运动能力的最好生理指标。 4、运动单位:一个脊髓α-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最基本的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5、失用症:失用症即为运用障碍,是指脑损伤后大脑高级部位功能失调,表现为不存在瘫痪和深感觉障碍的情况下肢体的运用障碍,是后天习得的、随意的、有目的性的、熟练能力的运用行为障碍。患者神志清楚,对所要求完成的动作能充分的理解,却不能执行,不能完成他原先早已掌握了的、病前能完成的、有目的性的技巧动作。 6、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 二、简答 1、肌力评定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但不完全。 5级肌力正常。 2、肌张力评定 0级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3、脊髓功能损伤程度分级 A—完全性损伤。在骶段(S4—S5)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保留。B—不完全性损伤。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不完全性损伤。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小于3级。D—不完全性损伤。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但肌肉张力增高。 三、1、肌力评定适应对象

康复医学评定

第二章康复医学评定 第二章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医学评定[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assessment)]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准确和有效地评价功能障碍的种类、部位、范围、性质、严重程度和预后,为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之一,如同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一样。因此,只有正确、熟练地掌握评定技术,才能制定有效的康复治疗计划,正确地估计预后。与临床诊断学不同的是康复医学评定需重复多次,至少应在治疗前、中、后各进行一次,以观察功能障碍的发展变化,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康复医学评定的内容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涉及器官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等不同层次的功能评定。 康复医学评定的方法包括使用仪器、评分量表、调查表等,应具有可信性、有效性、灵敏性和统一性。 第一节肌力测定 一肌力测定是康复医学中常用的评定技术。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测定是测定受试者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量,从而判断肌肉的功能状况,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并检验其疗效。肌力测定主要应用于肌肉、骨骼、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周围神经系统的病变。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测定和简单器械肌力测定。 一、徒手肌力测定 (一)定义 徒手肌力测定(manual muscle test,MMT):也称手法肌力测定,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对受试者进行肌力测定的方法。该方法由Lovett于1916年提出,并作了多次修改。此法简便易行,无需特殊器械,随时随地可用,且应用面广,可对全身肌肉或肌群进行测试,因此,非常适用于社区。缺点是定量分级较粗略,不能表明肌肉收缩耐力,并易受主观评价误差的干扰。 (二)评定方法 受试者采取标准受试体位,受试肌肉作标准测试动作(在减重、抗重力和抗阻力状态下做一定的动作,并达到最大活动范围),通过触摸该肌腹肌腱收缩感觉,观察完成受试动作的幅度,抗重力或抗阻力完成运动的能力。常用的测试动作有: 1.固定关节近端肢体,收缩待测肌肉使远端肢体在垂直面上作由下向上的运动。 2.检测3级以下肌肉时,可使肢体旋转0,在水平面上运动。

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

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 康复评定指的是诊断、治疗和预防康复服务的有效性评估过程,它包括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目标、可行性和效果进行的诊断评估,并以此判断他们是否能够从康复服务中受益。康复评定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康复服务机构识别患者的需求,并采取多种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 康复评定步骤 1.集临床信息:收集临床信息来诊断病人的病情,和康复所需的服务,可以帮助护理人员确定怎么处理病人,制定病人的康复计划,确定病人的最终离院状态。 2.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及能力水平:为了制定出有效的康复计划,护士需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他们的活动水平和潜在能力等。 3.定康复计划:护士必须制定特定康复措施,以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帮助他们恢复运动能力和自理能力。 4.测病情:定期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更改和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康复评定的优势 1.善病人的健康状况:通过康复评定,护士可以制定有效的康复措施,促进病人的健康状况和活力恢复。 2.期发现问题:定期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可以帮助护士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防止病情恶化。 3.助护士做出正确的实施措施:通过康复评定,护士可以正确识

别和分析病人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服务,使病人更快恢复健康。 4.高病人康复服务的效果:评估病人的状况,可以让护士了解病人的需求,从而有助于根据病人的个性化需求制定康复措施,提高病人康复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结论 康复评定是一种有效的康复诊断、治疗和预防服务的有效评估过程,它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制定出有效的康复计划,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提高病人的康复服务的效果。康复评定的作用不可低估,而定期进行该项服务,有助于把握病人的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健康状况不被继续恶化,从而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水平。

康复评定的分类

康复评定的分类 康复评定是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能力评估,以确定其康复需求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康复评定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康复领域的不同来划分的。 一、运动康复评定 运动康复评定主要针对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在康复评定中,医生会对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常用的运动康复评定工具有肌力测试、关节测量、平衡测试等。 运动康复评定对于各种运动损伤和运动障碍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评定,医生可以明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相应的运动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二、言语康复评定 言语康复评定主要针对言语和语言能力的康复。在康复评定中,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听力、口腔肌肉协调、语音表达、语言理解等方面。常用的言语康复评定工具有听力测试、发音测试、语言理解测试等。 言语康复评定对于各种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评定,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言语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言语康复

方案,帮助患者恢复言语能力,提高交流能力。 三、认知康复评定 认知康复评定主要针对认知功能的康复。在康复评定中,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常用的认知康复评定工具有记忆测试、注意力测试、智力测试等。 认知康复评定对于各种认知障碍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评定,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认知康复需求,制定相应的认知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社交康复评定 社交康复评定主要针对社交功能的康复。在康复评定中,医生会评估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常用的社交康复评定工具有社交能力评估量表、情绪管理测试等。 社交康复评定对于各种社交障碍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评定,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社交康复需求,制定相应的社交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改善社交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五、心理康复评定 心理康复评定主要针对心理健康的康复。在康复评定中,医生会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心理压力、应对能力等方面。常用的心理康复

康复功能评定

康复功能评定 康复功能评定 一、名词解释: 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定性和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它是通过收集患者病史和相关信息,使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和准确的 评定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预后以及制定康复治疗计 划和评定治疗的过程 步态:是指人体步行时的姿态,包括步行和跑得两种步态。 步态周期:在行走时一侧足跟再次桌底的过程一般为1~1.32S左右,是行走步态的基本功能单位,承担着支撑相的城中和摆动想下肢向前挪动的功能 肌节:即运动水平.脊髓损伤后,保持运动功能(肌力3级或以上)的最低脊髓神经阶段,它是指受每个节段神经根运动轴突所支配的一群肌纤维。 皮节:即感觉水平.脊髓损伤后,保持正常感觉功能(痛温觉.触压觉及本体感觉)的最低脊髓节段,它是指多个神经节段内感觉神经轴突所支配的皮肤区域 联合反应:是指偏瘫患者的健侧肢体用力做随意的抗阻收缩时,引起的患侧肢体不随意的紧张性活动 共同运动:指肢体在做随意运动时不能做单个关节的分离运动,只能做多个关节的同时运动,启动可由意志支配,但是多关节同时运动的模式。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头部向前屈曲,则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展,头部后仰(颈伸展),则反之,幼儿期和成人偏瘫时出现。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将头部转向一侧时,则转向侧上下肢伸展,后头侧上下肢屈曲,其上肢和头部的朝向类似“击剑”。

心功能评定:对心脏病的诊断,了解心脏功能储备和适应能力,制定康复处方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常用方法包括对体力活动的主观感觉分级、超声心电图、心脏负荷试验。 二、简答题: 1.康复评定与临床检查的区别: 临床检查是康复评定的基础,没有详细的临床检查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康复评定,因此临床检查是康复评定的前提,但是临床检查多偏重于疾病本身,对疾病所导致的功能障碍并不是其关注内容。因此其主要却别:①对象不同,临床检查包括一切急慢性疾病以及重症、危症患者,康复评定则局限于有功能障碍的病、伤、残患者。②病情不同,临床检查的对象病情复杂、多变,康复评定的对象多数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相对稳定,波动小。③目的不同,临床要寻找病因,了解病理过程,治疗疾病本身,而康复评定则侧重了解有无功能障碍及其程度,残存情况,挖掘潜力改善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终提高生活质量。④检查手段不同,临床检查以实验室或仪器为主,局限在个体内,花费多,康复评定则以测量、询问和实地测试为主,由个体外延,按照个人—家庭—社会顺序进行花费少。⑤处理原则不同,临床检查后治疗主要是药物和手术,康复评定后治疗主要是功能训练、代偿、环境改造或功能适应 2.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P13) 一、访谈;二、问卷调查;三、观察;四、量表评定;五、设备检测 3.正常的步态特征, 正常步态是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通过骨盆、髋、膝、踝、和足趾的一系列活动完成的,此时躯干则基本保持在两足之间的支撑面上,稳定性,周期性、方向性、协调性以及个体差异性,当疾病发生时,可有明显特征改变 4.异常步态的产生及其原因 1.按病因分类 (1)中枢性:失用性步态,失调性步态,偏瘫步态,帕金森病步

康复评定知识点

1.康复评定可分为临床评定、功能评定 2.康复评定又称作康复诊断,是对病,伤,残患,者功能状光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形成结论和障碍诊断的过程。 3.康复评定的目的是了解力能障得的性质,部位和范围. 4.ICF理论模式图 5.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表示身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6.低热(3 7.3~38℃)、中等热(3 8.139℃). 高热(3 9.1~41)、超高热(41以上) 7. <25°运动治疗,25°~45°支具/矫形器,>45°手术治疗,<40°采用保守治疗 8.收缩压90~140mmHg 舒张压60~90mmHg.

脉压30~40 mmHg 脉搏正常成人为每分钟60~100次,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每分钟72次。 呼吸为12到18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 8.从前面看,双眼平视前方,双耳屏上缘与眶下缘中点在同一水平面(即耳、眼平面)上,两侧骼前上棘处于同一水平面; 从后面看,头后枕部、脊柱和两足跟夹缝线在同一垂直线上,双肩及两侧髂嵴对称地外于垂直脊柱的水平线上 从侧面看, 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及踝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五点一线),脊柱生理弯曲符合正常解剖特点。 9.反射是指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10.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1.反射分类

12.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沟或转动的角度 13.分类: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 14.上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课本 61~64重点:运动形式,轴心,固定臂和移动臂)下肢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课本67~68重点:运动形式,轴心,固定臂和移动臂)脊柱活动范围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课本70重点:运动形式,轴心,固定臂和移动臂) 15.肌肉的分类 按肌肉结构和功能不同:心肌,平谓肌和骨母各肌.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医学评定 第一节康复评定概述 一、定义 康复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二、康复评定的内容较多,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单项评定:如运动、感觉功能、心理或语言功能等 (二).个体评定:主要是指个体日常生活能力。如ADL中的Barthel 指数。FIM(功能独立性)评定等。 (三).全面评定:包括个体的和社会功能状态评定。如PULSES量表。 多数评定是单项,其次是个体评定。 其种类有: 1. 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2. 肌力测定 3. 上下肢功能评定 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 5. 言语功能评定 6. 心理测验 7. 疼痛评定 8. 平衡功能评定 9. 电诊断 1)肌电图 2)神经电图 3)诱发电位 4)低频电刺激诊断 三、康复评定的目的 (一)、确定病人的问题和拟定治疗目标 (二)、确定治疗和效果并拟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三)、比较治疗方案的优劣 (四)、进行投资――效益分析。 康复计划中全社会效益/投资10:1 2:1 (五)、进行预后的评估 如ADL的Barthel指数低于20者治疗意义不大→多死亡。高于80者也不一定需要治疗→多能自愈。40-60者治疗意义最大。积极进行。 四、康复评定方法的基本要求。 设定任何评定方案,必须要考虑下述要求: (一)、可信性:评定必需有明确的标准,术语有明确的定义,评定结果可靠。包括组内,组间的可信度。对同一对象,同一评定者,同上周或同一个月内连续评定多次。虽结果不能相同但相关系数>0.9,定量资料有90%的重复性。多人评定时,相关系数>0.8。 (二)、有效性:评定记分应能有效地区分功能有无障碍及轻重。 (三)、灵敏度:评定方法要能充分反映病情的进步,鼓舞病人的信心,使康复计划取得病人和家属的支持。 (四)、统一性:原则上每个人康复中心都可以设立自己的功能评定项目和量表。但为了能与其它单位比较,需要统一量表。但任何量表均需经过信度、效度、灵敏度的检验后方能推广。 五、康复评定的实施 (一)、全面性与针对性结合,适当选择评定方案。 (二)、选择适当的方式。询问、观察、填表、测量。

康复评定的基本程序

康复评定的基本程序 康复评定的基本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患者信息:康复评定的第一步是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医疗记录等。这些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疾病诊断、手术历史等,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背景和病情。 2. 进行身体评估:接下来,康复评定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这包括检查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平衡能力、柔韧性等。通过这些评估,康复专业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和潜在问题。 3. 进行功能评估:康复评定还需要对患者的功能进行评估,以确定他们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困难程度。这包括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自理能力、社交交往能力等。通过这些评估,康复专业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目标和制定相应的计划。 4. 进行心理评估:康复评定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这包括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认知能力、心理压力等。通过这些评估,康复专业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制定相应的康复策略。 5. 制定康复计划:最后,根据康复评定的结果,康复专业人员将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康复的目标、康复方法和康复时间等。康复专业人员还应该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确保他们理解和支持康复计划。

康复评定的基本程序非常重要。首先,它可以帮助康复专业人员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和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其次,它可以为康复治疗提供基准,用于评估康复的效果和进展。此外,康复评定还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理解康复过程和目标,提高他们的康复参与度和满意度。 然而,康复评定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康复评定需要专业的康复专业人员进行,对于一些资源匮乏地区来说可能存在困难。其次,康复评定需要耗费时间和人力,对于一些繁忙的医疗机构来说可能存在压力。此外,康复评定的结果也可能受到患者个人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评定过程中尽量减少偏差。 总结起来,康复评定的基本程序是一个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制定康复计划的重要过程。它包括收集患者信息、身体评估、功能评估、心理评估和制定康复计划等步骤。康复评定的结果可以帮助康复专业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为康复治疗提供基准。然而,康复评定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和资源的支持。只有通过科学、客观和全面的评定过程,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帮助他们重返健康和活动的生活。

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课后作业 《绪论》 1.康复评定的定义: 康复评定是通过收集,分析患者的各种资料,从而对障碍的原因,性质,特征,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并形成障碍学诊断的过程。 2.康复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区别: 临床诊断着眼于疾病,是对疾病或外伤确定病名并做出定性判断的过程。康复评定重在功能,是对功能障碍做出定性,定量判断的过程。 3.评定哪些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内脏功能和精神心理功能等方面障碍。 4.康复评定的实施流程: 收集资料(采集病史,检查障碍),综合分析资料(确定障碍问题,明确残存的功能或能力),总结评定结果[分析障碍原因(分析功能障碍的发生原因,分析功能性活动能力障碍的发生原因),形成障碍学诊断,明确康复目标,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5.康复评定的特点: 广泛使用量表法,强调分析性评定与综合性评定相结合,重视专项的综合评定,分期反复进行评定

6.康复评定的基本原则: 选择正确的评定方法(根据评定目的选择评定方法,选择信度,高效的评定方法,根据障碍选择评定方法,全面性与针对性结合,适当选择评定内容,根据客观条件选择评定方法),确定恰当的评定时机,营造优良的评定环境,实施专人的检查评定,加强医患的密切合作 《关节活动度评定》 1.ROM的概念: 关节活动度又称为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经过的角度。具体而言,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的移动骨在靠近或远离固定骨的运动过程中,移动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夹角 2.ROM的分类: 关节活动度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两大类 主动关节活动度,是指通过患者主动,随意运动到达的关节活动范围被动关节活动度,是指肢体被动运动到达的关节活动范围 3.影响关节活动的因素: 生理因素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弧度差关节囊的厚薄、松紧关节韧带的强弱、多少主动肌、拮抗肌的力量 病理因素关节内异常关节外异常

康复疗法评定重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1.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 康复评定学是研究患者有关身体、心理、社会及其所处环境的功能状况的一门医学学科2.康复评定的对象主要是功能障碍。ICIDH:残损(心理上、生理上或解剖的结构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异常)、残疾(由于残损的原因使人的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至于不能在正常范围内和以正常方式进行活动)、残障(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一个人充当正常社会角色并使之处于不利地位)ICF:损伤(身体功能或结构问题,有显著的差异或丧失)、活动受限(个体在进行活动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参与限制(个体投入到生活情景中可能经历到的问题)六类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3.康复评定的意义 (1)从患者角度:通过评定,可以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活动能力的了解,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目标,增强信心,提高对治疗的积极性,促使患者更加努力地帮助自己、主动地参与治疗。对一些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将会鼓励他尽早地向康复医生反映有关情况,以预防和减缓疾病的恶化和功能的减退。 (2)从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的角度:全面、系统、准确的评定,可弥补病史和一般临床检查的不足,容易早期发现问题,具体了解患者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如何才能提供和得到帮助,鼓励他制定出更为全面合适的康复治疗计划,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功能变化,指导我们的康复医疗工作。最终,通过康复评定的结果,确定康复的后果,从而控制康复治疗的质量。(3)从社会角度:通过评定,发现在社会康复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社会对提供资助、改进服务质量、环境状况以及政策法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为社会对残疾人提供帮助提供依据。此外,评定还可以就残障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新的发病资料。 4.康复评定的作用 (1)掌握功能障碍的情况: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了解功能障碍的范围、了解功能障碍的程度 (2)制订康复治疗计划 (3)评价治疗效果:评定治疗效果、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4)帮助判断预后 (5)分析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5.康复评定的内容主观资料(S)、客观资料(O)、功能评定(A)、制定康复治疗计划(P) (1)病史:主诉、现病史、功能史(核心)、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社会史、职业史、家族史 (2)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皮肤和淋巴、头和五官、颈、胸部、心脏和周围血管系统、腹部、泌尿生殖系统和直肠、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 (3)功能评定:四个功能(认知、言语、躯体、社会)、三个障碍层次(损伤、活动受限、参与限制) 6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方法: 1.建立治疗目标: (1)依据:①在评定中发现的问题②心理状况③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希望④家庭

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

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 康复评定是一种以查明或评估残疾人残疾程度、行动能力以及受残疾影响情况为目的,从而科学决定康复服务安排的方法。通过康复评定,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得个人的残疾程度、残疾行动能力的数据和残疾影响的状况,以及开展康复服务的建议,为残疾人开展康复服务提供依据。 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身体残疾状况的观察:主要包括残疾人身体几何形态、活动能力、肌肉力量、柔韧性、耐力、感知能力以及其他残疾人体状况的观察。 二、功能评价:主要包括头部、躯干、肢体及康复护理、职业训练等功能评价。 三、残疾行动能力的评价:残疾行动能力的评价主要是指残疾人的负重能力、机动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残疾行为的评估。 四、心理评价:主要包括个体性格、心理状态、情感调节能力等评价。 以上就是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康复评定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准确的残疾状况数据,对于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康复专家应当结合个体残疾状况,综合考虑其身体、功能性、心理等方面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和发展适当的康复评定方法,科学的进行康复评定,以获得更加精准的康复服务安排。

此外,康复评定机制还应当包括康复服务和生活管理能力的评价,鉴于不同的残疾人的服务需求及康复潜力是不同的,康复评定还需要结合残疾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的评定,以符合残疾人实际康复服务和生活管理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康复评定是康复服务安排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身体残疾状况观察、功能评价、残疾行动能力评估以及心理评价等,并应当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和服务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康复评定,以获得科学合理的康复服务安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