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二模)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又称中国的情人节),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
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2.(2分)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3.(2分)唐太宗为回应吐蕃使者联姻的请求,准备起草诏令,负责此事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政事堂会议4.(2分)明史专家吴晗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大臣从“坐而论道……(到)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再到)跪着说话了”。
这种君臣间的礼仪从侧面反映了()A.礼仪制度逐渐规范B.君臣关系日益紧张C.皇权不断得到加强D.对地方控制更规范5.(2分)下列哪一时期最能体现出“天子者,兵强马壮者居之”的主张()A.汉朝前期B.唐代中期C.五代时期D.明代中叶6.(2分)宋代实行文官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以文制武B.重文轻武C.加强兵权D.巩固皇权7.(2分)最初确立“金瓶挚签”制度,以“维护西藏地区的稳定……加强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的皇帝是()A.康熙帝B.雍正帝C.乾隆帝D.光绪帝8.(2分)某同学在向别人介绍《史记》与《资治通鉴》时,归纳了两本书的共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本书作者是同一姓氏B.两本书都具很高文学价值C.两本书编撰的体例相同D.两本书都属历史颠峰著作9.(2分)在近代民权思想的影响下,下列哪一个国家人民的权利最先获得保障()A.独立战争后的美国B.光荣革命后的英国C.大革命之后的法国D.工业革命后的德国10.(2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句口号出自()A.《四洲志》B.《社会契约论》C.《论法的精神》D.《共产党宣言》11.(2分)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为“鼓励人民之工业”采取的政策是()A.奉还版籍B.富国强兵C.殖产兴业D.文明开化12.(2分)林肯政府为扭转南北战争初期不利局势的举措是颁布了()①《独立宣言》②《1787年宪法》③《解放宣言》④《宅地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2分)陈独秀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写道:“此时正是我们中国用德先生的意思废了君主第八年的开始。
2024年上海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精品)
材料一
材料二 那时候,山里来了一帮种玉米的人。他们种玉米不是为了自己吃,也不 是为了养活家人,而是要把玉米卖给别人,一心想发财……过去,这里是莽莽苍苍的群 山,如今变成荒山秃岭。守林人呜呜咽咽地唱起悲歌……谁砍伐树木,加斯巴尔就该撕 碎他的 眼睑;谁放火烧山,加斯巴尔就该烧毁他的睫毛……
——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小说)(1949 年)
1.(1)B
参考答案:
(2)C
(3)AC
(4)①E②B③D④A
(5)前者关注经济、文化等具体现象,后者关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对 上层
建筑等)的影响,体现唯物史观。
(6)历史:以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探究中国历史起源问题(诠释“何以中国”),
丰富世界历史内涵等。现实:知所来往,增强文化自信;(新标准)有利于世界文明平
方面,与《汉谟拉比法典》一起共同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和特点。
专题:独特的美洲文化。
展品和理由:
(6)观察 B 图与 E 图中的两座城市,简要概括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
智慧结晶。
材料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些?
3 / 24
(7)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玉米传播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3.一般认为,山姆大叔(Uncle Sam)的说法和形象始于 19 世纪初,其简称与美利坚 合众 国(United States) 的简称(US)相同。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国会批准将 山姆大叔作 为国家象征。
材料三 16、17 世纪,玉米在欧洲的名称有“ 西班牙麦、印第安麦、土耳其麦、 法兰西粟”等,在西非被称为“葡萄牙黍”,在日本称为“南蛮黍”等。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抗战时期,根据地所有政权均以自然村为基础,部分恢复了乡里商议的古风,还创作了一批颂扬正直、勤劳、廉洁等传统美德的文艺作品。
这些举措A.旨在增强民族凝聚力B.缓和了根据地的阶级矛盾C.是对民主的成功探索D.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946年1月,《申报》登载了一则律师陈庆丰代表余桂林、钱毓娥声明协议离婚的启事:“我俩结婚已逾五载,以双方意志不恰,难偕白首,两方愿协议离婚。
以后男婚女嫁,各听自由,互不干涉,除已立据各执外,再委登报声明等语。
”据此可知,这时的上海A.传统婚姻观念已经消除B.政府保护个人民主权利C.男女社会地位实现平等D.民众自由法治意识增强3.“为了正确地组织国民经济,为了根除银行投机……决定:国家垄断银行事业;现有的一切私人股份银行和银行办事处同国家银行合并;国家银行接收被取消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充分保障小额存户的利益。
”此法令颁布于A.统一之后的德意志帝国B.拿破仑统治时代的法国C.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D.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美国4.演讲是时代的见证。
下表的演讲内容反映出当时的主流思潮是A.理性主义B.浪漫主义C.自由主义D.社会主义5.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巴夏礼照会天国政府,以维护英国在华商务利益为由,要求太平军不得进入上海、九江等地一百里之内,对此,天国声明:“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南模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南模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在四川大量吸收民间帮会组织“袍哥会”成员加入武装反抗军,其中第五期“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几乎全部是袍哥会成员。
这表明A.地方民间组织不了解共产党政权B.国民党企图在部分区域内长期抵抗C.国民党发动民众与解放军对抗D.四川成为国民党抵抗的最后堡垒2.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A.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B.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C.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3.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这说明A.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的真理B.恩格斯承认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C.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研究和解决问题D.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的理论才有生命力4.战国时期,商鞅针对当时“法力不张,法度废弛”,特别是贵族高踞于法之上的横行给社会造成的动乱,提出“壹刑”的主张,特别提出“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
高三高考历史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历史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战国时代的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也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这反映()A.诸子思想出现相互交融B.统一具有一定社会基础C.中央集权得到普遍认可D.战乱催生专制主义思想2.(4分)王莽改革时“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一部《周礼》几乎是王莽新政的蓝本。
例如王莽依据周礼实行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男丁8 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给邻里乡党,结果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这说明()A.周礼已不再具有现实价值B.王莽已具有超越时代的经济思想C.地主土地所有制遭到破坏D.生产关系调整应适应生产力水平3.(4分)如图反映的是元朝的漕运和海运路线图,据图可推知()A.南北经济差异导致长途贸易兴盛B.全国主要财赋集中在江南C.蒙元政府开始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北方经济相对于南方更具优势4.(4分)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
从此,形成一个常设的秘书咨询机构,俗称“内阁”,主要工作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
到了清朝,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的文书了。
内阁职能变化说明()A.内阁制度威胁皇权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内阁失去存在意义5.(4分)《时报》于1911 年11 月、12 月登载了《女子军》、《金戒指助军饷》、《女子革命军赴前敌》几幅纪事画。
这些画作反映出()A.媒体注重宣传保护女性的权利B.政治革命使女性平等地位确立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6.(4分)1920 年5 月以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劳动者》、《劳动音》、《劳动界》等刊物,《劳动音》的创刊宗旨中指出“要排除那帮不劳动而食的人,阐明真理,增进一般劳动同胞的知识,研究些方法以指导一般劳动同胞的进行,以解决这不公平的事情,改良社会的组织”这些刊物的创办说明()A.五四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社会主流思想出现变革C.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D.中共成立的条件已成熟7.(4分)1954 年12 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直属国务院。
上海市徐汇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 试题(含答案)
2020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历史 试卷 2021.4(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考生注意:本试卷分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所有试题答案按照试题对应编号写在答题纸上,本试卷不作为阅卷和评分依据。
第I 卷 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右图是上海崧泽遗址出土的家猪陶塑,据此可推测( )A .上海是最早驯养家猪的地区B .上海崧泽文化以驯养牲畜为主C .上海的手工业水平领先全国D .上海于新石器时代已产生农业 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此观点当属于( )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3.唐代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北宋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B .分割相权,强化皇权C .分工协作,提高效率D .缓和矛盾,抑制党争4.右图是某一朝代的疆域边界所至示意图,其中“?”处所隐去的当是( )A .西汉B .唐朝C .元朝D .清朝 5.以“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为宗旨的史学著作是( )A .《天演论》B .《新史学》C .《资治通鉴》D .《文史通义》6.图片背后蕴含其所处时代的特征。
下列图片能反映的时代共性是( )A .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初步发展B .资本主义的建立与对外扩张C .资本主义的血腥与残酷掠夺D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急剧衰落西欧手工工场 西班牙人到达美洲 油画《蒙娜丽莎》7.在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品达万余种,其中英国展品超过一半。
英国展品占比如此之巨的根本原因是()A.此次世界博览会由英国举办B.英国的展览品优于其他国家C.英国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D.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8.启蒙一词源于“英文:The Enlightenment”,意为“点亮”。
下列最符合“被点亮”的历史事件是()A.光荣革命B.法国大革命C.王朝战争D.新航路开辟9.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说道:“87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个大陆上创建了一个新国家。
2020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西周官学对“非我族类”、贫与贱者不教。
到了春秋时期,孑L子兴办私学,不仅把教育推及“蛮夷”,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这种把贵族文化大众化的举措()A. 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转型B. 结束了商周时期世官制度C. 使我国学校教育开始普及D. 推动儒学过渡为社会主流思想2.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
这反映出当时()A. 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 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 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3.有学者指出,汉朝重视外官、轻视朝官,郡守人做三公宰相,皇帝身边的郎官则外放去做郡守县令,这种做法在唐朝时期发展成为极其具有实效的官员管理制度。
这实际上表明汉唐时期()A. 普遍轻视朝廷官员B. 朝廷官员从地方官员中选拔C. 朝廷与地方官员职位互换D. 注重提升官员治国理政能力4.两宋时期,茶树的栽培地区越来越广,淮南、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及四川诸路,茶园十分普遍。
仅在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地区输送政府专卖机构的茶叶,每年就达一千四五百万斤。
这一状况主要反映出宋代()A.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 农耕技术持续提高5.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启蒙从“中体西用”到“中西会通”,再到“全盘西化”。
这一过程中()A. 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向复兴B. 资产阶级一直占据主导地位C. 西方文化因素比重渐趋增大D. 中西合璧形成新的文化形态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界爱国人士掀起了“收回矿权”、“设厂自救”的群众运动。
截至辛亥革命前,山西、山东、奉天、安徽、四川、云南、湖北等省相继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一些矿权。
2023年新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历史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Ⅱ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A. 公共墓地出现B. 农业的产生C. 贫富分化加剧D. 文字的使用2.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A.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C.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D.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3.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
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
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A. 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 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C. 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 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4. 如表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C. 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D. 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5. 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
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 朝贡贸易繁荣B.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 白银大量流入D.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6. 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
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洛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
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
”这表明()A. 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B. 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C. 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D. 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7. 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C. 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D. 经济结构逐渐失衡8. 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
上海市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附有答案解析)
上海市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附有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材料分析题1.信息技术的演进。
人类不断追求更快更好地传递信息,信息技术发展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有学生开展了以“信息技术的演进”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活动一:寻找人类文明早期信息传递方式(1)将下列古代信息传递故事与示意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
(填字母)活动二:了解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2)①下列各项中,助力“地球村”形成的信息技术有(双选)A.高速铁路B.计算机C.互联网D.有线电报②按技术发明或应用出现的先后顺序,将下列材料排序。
A.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助手沃森跃出实验室,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一路大叫“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B.国内第一笔电子商务交易成功:中央电视台的王轲平通过网上银行服务,从世纪互联公司购买了10小时的上网机时。
C.高能物理所的吴为民,从北京向瑞士日内瓦发送了中国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
(3)活动三:感悟信息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下列关于信息技术对文化的影响,选项正确的有:(三选)A.信息科技产品有助于突破信息交流传播的时空限制B.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多样文化的交融与共享C.信息技术进步既拉近社交距离也削弱人口流动意愿D.诸多信息科技产品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呈现传播方式E.信息技术虚拟化的特征使人不受限制表达个人情绪2.国际秩序的演变。
近代以来,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共同推动了国际格局的演变。
(1)根据提示,将下列时间轴补充完整。
(2)《战争与和平法》确定了国际法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基础。
该书作者是(单选)A.莎士比亚B.格劳秀斯C.孟德斯鸠D.亚当·斯密(3)图片反映了20世纪国际秩序演变过程中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按照发生时间先后进行排序。
(填写序号)。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国际秩序演变的因素。
3.对“秦的暴政”的认识。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上海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上海卷)一、单选题1.瓷器的全球流动。
中国瓷器在中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扮演着载体和象征的角色。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被极大地拉近,从前需要在东南亚、南亚、阿拉伯诸国进行转运的中国瓷器,如今与欧洲有了更直接的联系通道。
瓷器行销世界,随着制瓷技术的重大改进,瓷器远销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文化符号。
这发生于____。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港口,其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由官方指定机构代理,该机构是____。
()A.宣政院B.市舶司C.中书省D.广州十三行3.瓷器影响世界。
欧洲瓷器大量订货,直接促使欧洲众多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市镇,开始进行了“流水线式生产”,生产效率不断增加,这得益于____。
()A.工厂制度的确定B.资本主义的垄断C.手工工坊的发展D.殖民活动的兴起4.资本主义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在发展中也显露出自身的局限性。
以下选项能反映此观点的是____。
()A.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使世界连为一体B.工业革命加剧社会贫富分化C.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不确定性增加二、填空题5.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中外交通路线为瓷器行销世界提供了便利,将下列示意图中的交通路线填入空格中。
(填涂字母)(1)有研究表明,8-10世纪中国瓷器已经由中亚的撒马尔罕传入大食国境内,该路线是。
(2)郑和出使西洋,曾将一批景德镇官窑的瓷器作为外交礼物赠与外邦。
他出使的路线是。
(3)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向中国订购了一批带有王室徽章的瓷器,其葡萄牙的运输路线是。
三、多选题6.结合地图及所学,分析中国的瓷器不断外传的原因有____。
(双选)()A.外部需求B.军事扩张C.技术传播D.工艺精湛7.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为资产阶级革命积蓄了力量。
有学者指出,12、13世纪以来,西欧社会新兴阶层崛起,同时,许多人成为“有地产的穷人”。
上海市历史高考2024-2025学年仿真试卷及解答
2024-2025学年上海市历史高考仿真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西汉武帝时期,公孙弘从布衣丞相封侯,其起家的关键是精通儒家学说,辅政则以兴太学,广开第宅,以尊儒术''为要务;丞相田蚡虽无学术,但好儒术,推举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
这表明当时()A.儒学已成为统治思想B.官员选拔注重才学C.儒学教育得到发展D.儒家学派地位最高答案:A解析:选项A,材料中提到公孙弘因精通儒家学说而得到重用,并且他辅政的主要任务是“兴太学,广开第宅,以尊儒术”,这表明儒学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已经成为统治思想。
因此,A项正确。
选项B,虽然材料中提到公孙弘精通儒家学说,但并未直接说明官员选拔注重才学,且田蚡并无学术背景却也能因好儒术而得到重用,因此B项错误。
选项C,材料中提到公孙弘辅政时要“兴太学”,这确实表明儒学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儒学成为统治思想,因此C项错误。
选项D,虽然儒学在汉武帝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推崇,但并不能说儒家学派的地位就一定是所有学派中最高的,且材料中也并未明确提及儒家学派与其他学派的地位对比,因此D项错误。
2、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推行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 打击富商大贾囤积居奇C. 限制商业发展时间D. 取消市场经营活动限制答案:B解析:选项A,市易法虽然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这不是其主要目的。
市易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控市场,平抑物价,维护市场秩序,从而保护百姓的利益。
因此,A项错误。
选项B,市易法通过政府出钱收购滞销货物,然后在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可以有效地防止富商大贾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从而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公正。
因此,B项正确。
选项C,市易法并没有限制商业发展的时间,而是对市场的交易行为进行了调控。
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二模)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解析版)
2019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又称中国的情人节),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
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2.(2分)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3.(2分)唐太宗为回应吐蕃使者联姻的请求,准备起草诏令,负责此事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政事堂会议4.(2分)明史专家吴晗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大臣从“坐而论道……(到)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再到)跪着说话了”。
这种君臣间的礼仪从侧面反映了()A.礼仪制度逐渐规范B.君臣关系日益紧张C.皇权不断得到加强D.对地方控制更规范5.(2分)下列哪一时期最能体现出“天子者,兵强马壮者居之”的主张()A.汉朝前期B.唐代中期C.五代时期D.明代中叶6.(2分)宋代实行文官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以文制武B.重文轻武C.加强兵权D.巩固皇权7.(2分)最初确立“金瓶挚签”制度,以“维护西藏地区的稳定……加强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的皇帝是()A.康熙帝B.雍正帝C.乾隆帝D.光绪帝8.(2分)某同学在向别人介绍《史记》与《资治通鉴》时,归纳了两本书的共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本书作者是同一姓氏B.两本书都具很高文学价值C.两本书编撰的体例相同D.两本书都属历史颠峰著作9.(2分)在近代民权思想的影响下,下列哪一个国家人民的权利最先获得保障()A.独立战争后的美国B.光荣革命后的英国C.大革命之后的法国D.工业革命后的德国10.(2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句口号出自()A.《四洲志》B.《社会契约论》C.《论法的精神》D.《共产党宣言》11.(2分)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为“鼓励人民之工业”采取的政策是()A.奉还版籍B.富国强兵C.殖产兴业D.文明开化12.(2分)林肯政府为扭转南北战争初期不利局势的举措是颁布了()①《独立宣言》②《1787年宪法》③《解放宣言》④《宅地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2分)陈独秀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写道:“此时正是我们中国用德先生的意思废了君主第八年的开始。
上海市徐汇松江金山三区2022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徐汇、松江、金山三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学习才能诊断卷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2022.4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所有试题答案按照试题对应编号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卷不作为阅卷和评分根据。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史家描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
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何者较为适当A.这位史家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应该可以采信B.这种说法只是这位史家个人的片面的主观意见,缺乏采信C.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D.可见当时各国指导人都不明智,因此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2.工具的进步是消费力开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以下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带木柄的石斧②铁锄③青铜斧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①②3.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以下哪项不属于亚非文明古国为人类文明开展所作出的重大奉献A.甲骨文 B.象形文字C.楔形文字 D.希腊字母4.历史学家钱穆说:“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
秦汉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
〞他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根据是秦汉时期实行了A.郡国并行制 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皇帝制5.“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春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这是鲁迅先生对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史学著作的赞叹。
这部史书在表达历史时采用A.以人物为中心展开B.以事件之始末记述C.以时序为主线写作D.以地域之联络综述6.仔细观察右面图示。
图示中所反映的这种内外形势与格局得以最终解决是由于A.设置河西四郡、郡国并行制B.三次北击匈奴、内外朝体制C.设置河西四郡、公布推恩令D.三次北击匈奴、公布推恩令7.秦隋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但却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其最重要的共同举措是A.完成了国家统一B.创立了中央官制C.修建了宏大工程D.完善了法律制度8.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徐汇历史二模2022答案
徐汇历史二模2022答案1、21.据记载,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不但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而且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
这会带来[单选题] *A.科举制开始走向没落B.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正确答案)C.各民族之间关系紧张D.对唐朝的经济发展造成冲击2、19.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这得益于()[单选题] *A.秦朝疆域辽阔B.秦朝统一货币C.秦朝统一文字(正确答案)D.秦朝统一度量衡3、《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单选题] *A. 农作物的选种、施肥方法B. 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方法C. 抓紧农时适时耕作D. 景色如画的塞外风光(正确答案)4、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单选题] *A.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正确答案)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5、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作用,徽班进京的事件发生在()[单选题] *A.唐朝贞观年间B.明朝洪武年间C.清朝康熙年间D.清朝乾隆年间(正确答案)6、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下列史实中能够说明“唐蕃一家”的是( ) [单选题] *A.文成公主入藏(正确答案)B.唐太宗设立管理西域的机构C.唐玄宗册封回鹘首领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7、65.“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单选题]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正确答案)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8、33.北宋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夜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单选题] *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性指南针的特性C.指南针在北宋用于航海事业,但不是辨别方向的唯一依据(正确答案)D.指南针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9、拜占庭帝国最著名的一位皇帝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是他组织编纂的( ) [单选题]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正确答案)D.《乌尔纳姆法典》10、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农村,农奴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上海市2023年徐汇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上海市2023年徐汇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一、信息“革命”(10分)一般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1.将下列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按时序先后正确排列。
(填涂字母,4分)A.语言的应用B.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C.文字的创造D.造纸和印刷术的发E.电报与电话等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2.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造纸和印刷术分别发明于()(2分)A.两汉与隋唐时期B.南北朝与隋唐时期C.两汉与两宋时期D.南北朝与明清时期3.在上述“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中任选其一,说说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写出两条,共4分)二、“传教”之辨(8分)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土山湾,位于今徐家汇南端。
1864年,上海耶稣会外国传教士在此购入土地,并建立土山湾孤儿院。
4.综合时空要素,指出耶稣会当时能在上海传教、购地的条件是什么?(2分)5.土山湾孤儿院内设有工艺院,传授孤儿绘画、木工等各类西方技艺,以求其成人后能够自食其力。
近现代有不少知名艺术家都出自土山湾。
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你如何看待土山湾孤儿院这一机构?(3分)6.若进一步研究历史上的土山湾孤儿院,下列材料均有价值,其价值高低取决于研究的主题。
自拟主题,选择其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则材料,并通过比较,说明其“最有价值”的原因。
(3分)材料二以土山湾为叙事背景的现代小说材料三土山湾风光(照片)摄于1914年三、“东方”战场(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0年底,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前往重庆。
行前,斯大林指示该代表团的任务是“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手脚。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7.就材料一看,斯大林遺使援华目的在于()(2分)A.援助反法西斯盟友B.壮大中共军事力量C.阻止英美势力渗透D.维护本国核心利益材料二:1941年7月前,针对美国的对日政策,中共多持批评态度。
7月后,毛泽东指出:“不管是否帝国主义国家,凡反法西斯者就是好的,凡助法西斯者就是坏的,以此来分界限……对英、美主要是拉(拢),批评可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1. 破“的”一语画眉深浅入时无?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是由外籍史家撰写的历史丛书,丛书的每一卷均由“标题”和“副标题”构成,其副标题往往蕴含了作者对不同历史阶段主要特征的认识。
(1) 下表撷取了丛书中的部分标题,选择相关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填涂字母)B.魏晋南北朝C.从城市国家到中华D.殷周、春秋战国E.绚烂的世界帝国F.辽、西夏、金、元(2) 丛书第一卷内容并非历史学家所写就,而是由考古学家完成。
你认为如此安排写作的理由何在?(3) 丛书第三卷以“秦始皇的遗产”作为副标题,可见其强调的是(双选)A.秦暴政与其速亡的关系B.嬴政创制对后世的影响C.秦汉制度内在肌理延续D.秦汉制度两者间的差异(4) 丛书第九卷以“海与帝国”作为副标题。
如果这一标题意在勾连明清时代国家政权与海洋的关系,请运用具体史实,说明对这种“关系”。
2. 武穆遗“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岳飞死后,其孙岳珂修书写道:“先臣之得罪,天下皆知其冤”;而宋高宗不仅禁绝有关岳飞的民间“私史”,在其委派秦桧之子主编的“官史”中对岳飞事迹亦多有篡改。
(1) 材料一所示现象足以说明(双选)A.作者身份对历史书写的影响B.“官史”不足为信C.史学研究需注意史料的来源D.“私史”即为真相材料二:元代,岳飞故事渐为世人熟知,但据统计,在元代杂剧中以岳飞为题材的剧目极少。
清雍正帝更是下令将岳飞迁出明朝加祀的“武庙”。
(2) 材料二中所示现象,是元、清两代A.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B.民族矛盾缓和的明证C.思想文化繁荣的表现D.民族矛盾仍存的表现材料三:乾隆年间,皇帝两次亲赴杭州岳飞庙拜谒,并多次派遣重臣致祭。
《岳庙志略》称乾隆帝前来“每次必制诗章,褒扬忠孝”。
(3) 下列关于乾隆对岳飞态度较前朝骤变原因的推测,较合理的有(三选)A.昭彰天子圣德B.弘扬礼教观念C.颠覆八旗制度D.拉拢汉族士人材料四:1908年前后,陶成章创立“革命协会”,规定组织入会“最好是在岳庙里”,且需宣读誓文“誓杀鞑子,报我祖宗的大仇”。
1940年,话剧《岳飞》于重庆上演,演出邀请英法美苏四国大使及其它国家使节,并各赠“还我河山”大字。
(4) 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两次“再塑”岳飞形象的缘由。
(5) 历史人物的形象,是“任人打扮的”吗?结合上述材料中对岳飞形象变迁的表述,谈谈你的看法。
3. 授人以“渔”东山看西水,水流磐石间。
土山湾,位于今徐家汇南端。
1864年,上海耶稣会外国传教士在此购入土地,建立土山湾孤儿院,随后又在此创办了土山湾孤儿工艺局、印书馆、木工部等等,作为接纳孤儿工作习艺而设立的工场,其中走出了众多近代工艺美术大家。
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1) 1864年,耶稣会传教士能在上海购地建屋,与以下哪些不平等条约直接相关(双选)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材料一:1891年,有时人咏土山湾孤儿院道:“世忍溺婴孩,收恤加栽培。
幼哺兼教读,度量何恢恢。
嗷嘈文字认,嬉笑饱暖该。
”材料二:1917年,土山湾工艺局内设图画、印刷、木工、金工等科目,待院中孤儿年龄稍长,即遣人教其绘制水彩、油画;并备有电气车间,传授印刷、抛光、家具制作技术并对外售卖。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种土山湾孤儿院的救济方式。
材料三:针对社会救济这一问题,儒家典籍《礼记》认为应做到:“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以清朝为例,各地皆设育婴堂,其开支主要源自于士绅捐助和政府税收拨款,机制时有存废。
而在土山湾,孤儿在18岁前其工作所得收入80%归院方所有,用以维持院务开支。
成人后,收入只向院方上交20%作为培训经费,亦可自寻出路谋生。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与西方在对孤儿救济的经济来源上有怎样的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材料四:1906年,慈善家王一亭提出“恤孤之道,非特给以衣食,使毋冻饿而已,更宜浚其智识”。
1943年民国政府颁布《社会救济法》,规定“育幼所应按留养儿童之年龄,设置相当班次,授予相当教育,并为技能上之训练,或送就近相当学校免费肄业”。
(4)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原因与结果”的视角,说说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孤儿救济理念的调整过程?4. 帝国不“落”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强行使一个战败的敌人继续处在解除武装的状态,乃是胜利者的责任……(我)提出了一个准则:“消除战败国之冤气在先,裁战胜国之军在后”。
……可以看到,英国、美国和法国却在很大的程度上采取了相反的做法。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 下列史实能说明当时英、美、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确实“采取了相反的做法”的是(双选)A.镇压亚非拉地区的民主革命B.破坏苏维埃的社会主义建设C.纵容法西斯国家的毁约扩张D.瓜分德国所有的海外殖民地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扎格鲁尔等民族主义者代表埃及要求英国废除殖民保护制度,允许埃及独立。
遭拒绝后,他即组织“埃及代表团”,希望旁听巴黎和会,将独立要求诉诸国际社会,也未成功。
材料三:1941年8月英、美两国首脑签订《大西洋宪章》,规定“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
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
”(2) 材料二、三中,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推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斯大林说,“如果你不可能在马尔莫拉海(今土耳其境内,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间往来的捷径)中给我一个要塞阵地,我们能不能在德德亚加奇(今希腊境内)有一个基地?”我自己觉得回答得相当满意,我说,“我当一贯支持俄国对于全年四季享有海上航行自由权的要求。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3) 材料四中,丘吉尔认为自己对斯大林诉求的回答“相当满意”,结合上述材料中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说说你如何看待丘吉尔“相当满意”的回答?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1】D,C,B,E,F,A【小题2】略【小题3】BC【小题4】略【解析】(1)依据第一、三卷的标题和副标题,①位于夏朝和秦汉时期之间,结合所学可知,夏朝之后是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之前是春秋战国时期,因此①应填D,殷周、春秋战国;结合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②应填C,从城市国家到中华;依据第三、六卷的标题和副标题可知,③位于秦汉时期到隋唐时期,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是魏晋南北朝,因此③应填B,魏晋南北朝;依据第六卷的时间可知,④位于隋唐时期,结合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因此④应填E,绚烂的世界帝国;依据第六、九卷的标题和副标题可知,⑤位于隋唐时期和明清时期,结合所学可知,⑤是辽、西夏、金、元时期,因此⑤对应F;结合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⑥应填疾驰的草原征服者,因此⑥对应A。
(2)理由:丛书第一卷内容涉及的是神话时代、夏王朝,结合所学可知,目前尚未发现神话时代至夏王朝的可辨识文字,因此比较可靠的研究手段只有考古研究。
(3)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并被后世朝代所沿袭,如汉承秦制,因此丛书第三卷以“秦始皇的遗产”作为副标题,可见其强调的是嬴政创制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秦汉制度内在肌理延续,故BC两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及其影响,A项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不是其功绩及其影响,错误;材料强调了秦朝与汉朝制度的传承与沿袭,秦汉制度两者间的差异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故选BC。
(4)关系:依据材料“明清时代国家政权与海洋的关系”,结合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以及明清时期的海防危机解答,即明清时期,施行闭关自守政策以维护皇权统治;与此同时,全球航路开辟,列强东来,严重挑战了明清海防政策。
故答案为:(1)①D;②C;③B;④E;⑤F;⑥A(2)理由:目前尚未发现神话时代至夏王朝的可辨识文字;因此比较可靠的研究手段只有考古研究。
(3)BC(4)关系:明清时期,施行闭关自守政策以维护皇权统治;与此同时,全球航路开辟,列强东来,严重挑战了明清海防政策。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综合。
第一问,结合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和各个朝代的时代特征解答;第二问,抓住第一卷的时间,结合从部落到国家产生时期的特点从考古角度分析;第三问,抓住关键信息是“秦始皇的遗产”,结合秦朝制度创新及其影响以及与汉朝在制度上的关系分析;第四问,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以及明清时期的海防危机解答。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时代特征,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答案】【小题1】AC【小题2】D【小题3】ABD【小题4】【小题5】【解析】(1)通过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后人与宋高宗君臣对岳飞评价的差异,足以说明作者身份对历史书写的影响,所以史学研究需注意史料的来源,AC两项符合题意;“官史”不足为信和“私史”即为真相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D两项。
故选AC两项。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杂剧中极少以岳飞为题材的剧目和雍正帝将岳飞迁出武庙,反映出两个政权统治时期,民族对立和民族矛盾依然存在,D项正确;材料二中现象出现,是因为元朝、清代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文化专制,并非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排除A项;民族矛盾缓和与“以岳飞为题材的剧目极少”等不符,排除B项;雍正帝将岳飞迁出武庙等做法,不能说明当时思想文化繁荣,排除C项。
故选D项。
(3)原因:综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主客观等方面分析可知,导致清朝中期乾隆肯定、推崇岳飞的原因主要有,意图借此昭彰天子圣德,弘扬礼教观念,拉拢汉族士人,维护其统治,ABD 三项符合题意;乾隆帝褒扬岳飞忠孝并非为了颠覆八旗制度,排除C项。
故选ABD三项。
(4)缘由: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国内国际等方面分析岳飞形象与时代关系可知,20世纪初革命派将岳飞塑造成民族英雄的原因在于,晚清时局内忧外患、统治摇摇欲坠,反清革命者将岳飞视作(排满)民族革命的象征,1940年,抗战局势严峻,国民政府出于团结同胞、呼吁国际援助的需要,将岳飞形象定位为抵御外侮的爱国将领。
(5)看法:首先,表明个人观点,如明确历史人物形象是任人打扮的;然后运用唯物史观,综合材料及相关问题加以说明,如岳飞形象在不同时期的遭遇,说明不同历史时期,出于各阶级利益的需要,会对历史人物的形象进行不同程度的“再塑”等。
故答案为:(1)AC(2)D(3)ABD(4)1908年前后,晚清时局内忧外患、统治摇摇欲坠,反清革命者将岳飞视作排满/民族革命的象征;1940年,抗战局势严峻,国民政府出于团结同胞、呼吁国际援助的需要,将岳飞形象定位为抵御外侮的爱国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