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方差相关系数

合集下载

相关系数与协方差

相关系数与协方差

相关系数与协方差一、引言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和协方差是两个常用的概念,它们用于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和方向性。

在实际应用中,相关系数和协方差常常用于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数据的变化规律。

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性。

常见的相关系数有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2.1 皮尔逊相关系数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于度量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强度和方向性。

它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其中-1表示完全的负相关,1表示完全的正相关,0表示无相关关系。

计算公式如下:ρ=∑(x−x‾)(y−y‾)√∑(x i−x‾)2∑(y i−y‾)2其中,ρ为皮尔逊相关系数,x i和y i分别为两个变量的第i个观测值,x‾和y‾分别为两个变量的平均值。

2.2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pearman’s rank corre lation coefficient)用于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单调关系强度和方向性。

它的取值范围也在-1到1之间,可以用于描述非线性关系。

计算公式如下:ρ=1−6∑d i2 n(n2−1)其中,ρ为斯皮尔曼相关系数,d i为变量在排序中的差异,n为样本个数。

三、协方差协方差用于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总体误差。

它可以表征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是同向还是反向,但无法直接比较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弱。

计算公式如下:Cov(X,Y)=∑(X−X‾)(Y−Y‾)N−1其中,Cov(X,Y)为X和Y的协方差,X和Y分别为两个变量的观测值,X‾和Y‾分别为两个变量的平均值,N为样本个数。

四、相关系数与协方差的比较4.1 相同点•相关系数和协方差都用于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性。

•相关系数和协方差的取值范围都是-1到1之间。

•相关系数和协方差都是对称的,即Cov(X,Y)=Cov(Y,X),ρXY=ρYX。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3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5.3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存在,称它为X的k阶中心矩
概率论
均值 EX是X一阶原点矩,方差DX是X的二阶
中心矩。
四、课堂练习
概率论
1、设随机变量(X,Y)具有概率密度
f (x, y) 81(x y) 0 x 2,0 y 2
0
其它
求E(X ), E(Y ),Cov(X ,Y ), D(X Y )。
2、设X ~ N(, 2),Y ~ N(, 2),且设X,Y相互独立 试求Z1 X Y和Z2 X Y的相关系数(其中,
Cov(aX b,cY d ) acCov( X ,Y ); Cov(aX bY ,cX dY ) acDX bdDY (ad bc)Cov( X ,Y ).
(6) D(XY) = DX+ D Y 2 Cov(X, Y) .
一般地, D(aXbY) =a 2DX + b2DY 2 abCov(X, Y).
1
1
dx
1 x 8xydy 8
0
x
15
EY
yf ( x, y)dxdy
o
1x
1
dx
1 y 8xydy 4
0
x
5
EXY
xyf ( x, y)dxdy
1
dx
0
1 xy 8xydy 4
x
9
Cov( X ,Y ) EXYEXEY 4
225
类似地,EX 2
1
X与Y不独立.
EX EY EXY 0, Cov( X ,Y ) 0, XY 0,
X与Y不相关.
例6 设 X 的分布律为
X 1 0 1 P 13 13 13
Y X 2, 求 XY , 并讨论 X 与Y 的独立性. 解 EX 0, EY EX 2 2 3, E( XY ) EX 3 0,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其余均方误差
e
D(Y
)(1
2 XY
).
从这个侧面也
能说明 XY 越接近1,e 越小. 反之, XY 越近于0,
e 就越大, Y与X的 线性相关性越小.

例3 设 ( X ,Y ) 的分布律为
X
Y
2 1 1 2 P{Y yi }
1
0 1/4 1/4 0
1/ 2
4
1/4 0 0 1/4 1/2
D(Y
)[1
2 XY
],
D(Y
)1
[cov( X ,Y )]2 D( X )D(Y )
D(Y
)[1
2 XY
],
由于方差
D(Y
)
是正的,
故必有
1
2 XY
0,
所以
XY 1.
性质2. 若 X 和 Y 相互独立,则 XY 0;
注意到此时 cov( X ,Y ) 0, 易见结论成立.
注: X 与Y 相互独立

例4 设 服从 [ , ] 上的均匀分布, 且
X sin , Y cos
判断 X 与 Y 是否不相关, 是否独立.

由于
E( X )
1
2
sind 0,
E(Y
)
1
2
cosd 0,

E(
XY
)
1
2
sin cosd 0.
2
因此
E( XY ) E( X )E(Y ),
从而 X 与 Y 不相关. 但由于 X 与 Y 满足关系:

例2 设连续型随机变量 ( X ,Y ) 的密度函数为
f
(
x,

协方差相关系数公式

协方差相关系数公式

协方差相关系数公式协方差和相关系数这两个概念,在咱们的数学学习中可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呢!先来说说协方差吧。

协方差呀,简单来讲就是衡量两个变量一起变化的程度。

比如说,有个班级进行了两次考试,一次是语文,一次是数学。

咱把每个同学的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看作两个变量,如果大部分同学语文成绩高的时候数学成绩也高,语文成绩低的时候数学成绩也低,那这两个变量的协方差就比较大,说明它们一起变化的趋势比较明显。

协方差的公式是:Cov(X,Y) = E[(X - E(X))(Y - E(Y))] 。

这看起来有点复杂,是吧?其实呀,就是先算出每个变量与它们各自平均值的差值,然后把这两个差值乘起来,最后求个平均值。

举个例子吧,咱们假设有五个同学,他们的语文成绩分别是 80、85、90、95、100 ,数学成绩分别是 70、75、80、85、90 。

先算出语文成绩的平均值是 90 ,数学成绩的平均值是 80 。

然后呢,第一个同学语文成绩与平均值的差值就是 80 - 90 = -10 ,数学成绩与平均值的差值就是 70 - 80 = -10 ,这两个差值乘起来就是 (-10)×(-10) = 100 。

按照这样的方法把五个同学的都算出来,再求个平均值,这就是协方差啦。

再说说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呢,其实就是把协方差标准化了一下,这样能更方便地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 -1 到 1 之间。

如果相关系数是 1 ,那就说明两个变量完全正相关,比如身高和体重,一般来说长得高的人体重也会重一些;如果是 -1 ,就是完全负相关,比如价格和需求量,价格越高,需求量往往越低;要是 0 呢,就说明这两个变量没啥关系。

相关系数的公式是:ρ(X,Y) = Cov(X,Y) / (σ(X)σ(Y)) 。

这里面的σ 表示标准差,就是衡量变量分散程度的一个指标。

记得我之前教过一个学生,他一开始对协方差和相关系数那是一头雾水。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作用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作用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作用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随机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指标。

协方差(Covariance)用来衡量两个随机变量的变动趋势是否一致。

具体来说,如果协方差大于0,则表示两个随机变量呈正相关,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趋向增大;如果协方差小于0,则表示两个随机变量呈负相关,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趋向减小;如果协方差接近于0,则表示两个随机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是协方差的标准化形式。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

当相关系数为1时,表示两个随机变量完全正相关;当相关系数为-1时,表示两个随机变量完全负相关;当相关系数为0时,表示两个随机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在统计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和趋势,比如在投资领域中,可以用来分析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以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的优化。

此外,协方差和相关系数还可以用来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在经济学中,可以用来研究不同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探索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

,X )
1 Cov(X 2
,Y )
1 3
D(
X
)
1 2
XY
D(X )
D(Y )
1 3
9
1 2
1 2
3
4
3
3
0

故 X 与 Z 的相关系数为 XZ
Cov( X ,Z) 0 . D(X ) D(Z)
(3)由 X ,Y 服从正态分布知 Z X Y 也服从正态分布,而两个正态随机变量相互独 32
立与不相关是等价的,所以由 XZ 0 即 X 与 Z 不相关,可推出 X 与 Z 相互独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XY 1, 当 a 0 时.
(4-16)
1.3 随机变量的相关性
定义 4.6 随机变量 X 与Y 的相关系数为 XY ,若 XY 0 ,则称 X 与 Y 不相关,若 XY 0 ,则称 X 与Y 相关.
X与Y不相关
XY 0
Cov(X,Y)=0
E(XY)=E(X)E(Y)
D(X±Y)=D(X)+D(Y)
定义 4.5 设随机变量 X 与Y 的方差存在,且均不为零,则称
Cov(X ,Y ) D(X ) D(Y )
为 X 与Y 的相关系数,记作 XY ,或简记为 ,即
XY
Cov(X ,Y) E{[ X E(X)][Y E(Y)]} .
D(X ) D(Y )
D(X ) D(Y)
定理 4.3 若随机变量Y 是 X 的线性函数,即Y aX b (a 0) ,则 1, 当 a 0 时,
定理 4.5 设随机变量 (X ,Y ) 服从二维正态分布,则 X 与Y 不相关的充要条件是 X 与Y
相互独立.
1.3 随机变量的相关性

协方差相关系数

协方差相关系数

协方差相关系数1. 简介协方差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强度的统计量。

它可以告诉我们这两个变量是正相关、负相关还是没有线性关系。

这个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1, 1],其中1表示完全正相关,-1表示完全负相关,0表示没有线性关系。

2. 计算公式协方差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r = Cov(X, Y) / (std(X) * std(Y))其中,r表示协方差相关系数,Cov(X, Y)表示变量X和Y的协方差,std(X)表示变量X的标准差,std(Y)表示变量Y的标准差。

3. 协方差的计算协方差是衡量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统计量。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Cov(X, Y) = E((X - E(X)) * (Y - E(Y)))其中,E(X)表示变量X的期望,E(Y)表示变量Y的期望。

这个公式的计算过程包括减去各自的期望值,相乘后求期望。

4. 标准差的计算标准差是变量的离散程度的一种度量。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std(X) = sqrt(Var(X))其中,Var(X)表示变量X的方差。

方差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Var(X) = E((X - E(X))^2)5. 解释协方差相关系数协方差相关系数可以通过以下规则进行解释:•当协方差相关系数为正值时,表示变量X和Y呈正相关关系。

即,随着变量X的增加,变量Y也会增加。

如果协方差相关系数越接近1,表示相关关系越强。

•当协方差相关系数为负值时,表示变量X和Y呈负相关关系。

即,随着变量X的增加,变量Y会减小。

如果协方差相关系数越接近-1,表示相关关系越强。

•当协方差相关系数接近0时,表示变量X和Y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6. 注意事项在使用协方差相关系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协方差相关系数只能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能用于非线性关系的判断。

•协方差相关系数只是衡量线性关系的强弱,不能说明因果关系。

•协方差相关系数对异常值敏感,如果数据中存在异常值,需要进行处理或者使用其他统计量来刻画关系。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计算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计算
331协方差和相关系数问题对于二维随机变量x已知联合分布边缘分布这说明对于二维随机变量除了每个随机变量各自的概率特性以外相互之间可能还有某种联系
§3.3.1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问题 对于二维随机变量(X ,Y ): 边缘分布
已知联合分布
这说明对于二维随机变量,除了每个随机变量各 自的概率特性以外,相互之间可能还有某种联系.问 题是用一个什么样的数去反映这种联系. 数 E (( X E ( X ))(Y E (Y ))) 反映了随机变量X ,
例3
设 X,Y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 N (0, 2),
U = aX + bY,V= aX - bY,a,b为常数,且都不为零,
求UV .
解 cov(U ,V ) E (UV ) E (U ) E (V )
a 2 E ( X 2 ) b 2 E (Y 2 ) aE ( X ) bE (Y )aE ( X ) bE (Y )
又显然 E[(Y E (Y )) t0 ( X E ( X ))] 0
D[(Y E (Y )) t0 ( X E ( X ))] 0 P[(Y E (Y )) t0 ( X E ( X )) 0] 1
P[(Y E (Y )) t0 ( X E ( X )) 0] 1
由 E ( X ) E (Y ) 0,
E( X 2 ) 2 E (Y 2 ) 2
D( X ) D(Y ) 2
cov(U ,V ) (a 2 b 2 ) 2
而 D(U ) a 2 D( X ) b 2 D(Y ) (a 2 b 2 ) 2
Y 之间的某种关系.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定义 定义 称 E ( X E ( X ))(Y E (Y )) 为X,Y的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4.4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包括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等。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是考虑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某种关系。

协方差的意义不太直观,它考察两个随机变量(随机向量)与各自均值之差的加权平均值,相关系数则是考虑两个随机变量取值之间的关系。

1. 协方差定义:对两个随机变量X 、Y ,称E X EX Y EY [()()]--为X 与Y 的协方差,记为Cov (X , Y ),即 C o vX Y E X EX Y EY (,)[()()]=-- 2. 相关系数定义:对两个随机变量X 、Y ,称C o vX YD X D Y (,)()()为X 与Y 的相关系数或标准协方差,记为ρXY ,即ρXY Cov X Y D X D Y =(,)()()3. 方差、协方差的运算性质(1) D X Y D X D Y Cov X Y ()()()(,)+=++2 (2) Cov X Y E XY E X E Y (,)()()()=-⋅ 推论:若随机变量X 、Y 独立,则 Cov X Y XY (,)==ρ0Problem :若Cov X Y XY (,)==ρ0,则X 、Y 是否独立? (3) Cov X Y Cov Y X (,)(,)= (4) Cov aX bY abCov X Y (,)(,)=(5) Cov X X Y Cov X Y Cov X Y (,)(,)(,)1212+=+Cov X X Y Cov X Y Cov X Y (,)(,)(,)1212-=-4. 相关系数的性质(1) 柯西-许瓦兹(Cauchy-Schwarz)不等式:对任意两个随机变量X 、Y ,若E X E Y ()()22<∞<∞ , ,则 (())()()E XY E X E Y 222≤⋅ 证明:对任意实数t ,有q t E X tY E X t E Y tE XY ()(())()()()=+=++≥222220 因此,二次方程q t ()=0的判别式 440222(())()()E XY E X E Y -⋅≤即(())()()E XY E X E Y 222≤⋅ 证毕。

协方差cov和相关系数的关系

协方差cov和相关系数的关系

协方差cov和相关系数的关系协方差(covariance)和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虽然它们都可以衡量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在某些方面上又存在一定的区别。

协方差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总体线性关系的统计量。

它描述的是两个变量在同一时间内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

协方差的计算公式为变量X和Y的观测值与它们的均值之差的乘积的平均值。

如果协方差为正值,表示两个变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如果协方差为负值,表示两个变量呈负相关关系,即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减小。

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它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是协方差除以两个变量的标准差的乘积。

相关系数越接近1或-1,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强,且方向一致;相关系数越接近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弱,或者呈现非线性关系。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可以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相关系数更常用。

这是因为协方差的值受到变量本身单位的影响,而相关系数的值不受单位影响,更便于进行比较和解释。

另外,相关系数还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强度和方向,以及预测一个变量的值是否可以根据另一个变量的值来推断。

在金融领域中,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经常被用来衡量不同资产之间的关联程度。

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往往与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密切相关。

如果两个资产的相关系数为1,表示它们完全正相关,投资者可以通过在这两个资产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来实现风险的分散和收益的最大化;如果两个资产的相关系数为-1,表示它们完全负相关,投资者可以通过在这两个资产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来实现风险的对冲和收益的最大化。

如果两个资产的相关系数接近于0,则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较弱,投资者可以通过在这两个资产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来实现风险的分散和收益的稳定。

协方差 与相关系数

协方差 与相关系数

(4-16)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1.1 协方差
协方差具有如下性质. 性质 1 cov(X ,Y) cov(Y ,X ) . 性质 2 cov(X ,X ) D(X ) . 性质 3 cov(aX ,bY) abcov(X ,Y) ,其中 a ,b 为常数. 性质 4 cov(X Y ,Z) cov(X ,Z) cov(Y ,Z) .
由此可得计算方差的一般公式
D(X Y) D(X ) D(Y) 2cov(X ,Y) ,
或一般地,设 a0 ,a1 , ,an 为任意常数, X1 ,X2 , ,Xn 为随机变量,则
D
n
ai
X
i
n
ai2D( X i ) 2
aia j cov( X i ,X j ) .
i1
i1
1 i j n
在其他关系.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1.2 相关系数
对于随机变量 X 与 Y ,下列表述是等价的: (1) cov(X ,Y) 0 ; (2) X 和Y 不相关; (3) E(XY) E(X )E(Y) ; (4) D(X Y ) D(X) D(Y).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1.2 相关系数
协方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随机变量 X 与 Y 的联系,若 X 与 Y 同时扩大 c 倍,即 X1 cX ,Y1 cY , 这 时 X1 ,Y1 的 相 互 关 系 与 X ,Y 的相互关系应该没有发生改变,但事实上 协 方 差 却 扩 大 了 c2 倍 , 这 是 因 为 cov(X1 ,Y1) cov(cX ,cY ) c2 cov(X ,Y ) . 为 了 更加准确地反映 X 与 Y 的相互联系,在计算 X 与 Y 的协方差之前,我们先将 X 与Y 标准化,下 面给出相关系数的定义.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
? 0. (3) 若随机变量 X 和 Y 相互独立
? D( X ? Y ) ? D( X ) ? D(Y )
? 2E{[X ? E ( X )][Y ? E (Y )]}
? D( X ) ? D(Y ) ? 2Cov( X ,Y )? D( X ) ? D(Y ).
4. 协方差的计算公式
(1) Cov( X ,Y ) ? E ( XY ) ? E ( X )E (Y ); (2) D( X ? Y ) ? D( X ) ? D(Y ) ? 2Cov( X ,Y ).
e , ? ? ?
(
x
? μ1
2
σ
2 1
)2
?
x?
??
,
2πσ1
fY ( y) ?
1
e , ? ? ?
(
y? 2
μ2
σ
2 2
)2
?
y?
??
.
2πσ2
?
E(X) ?
μ1 , E (Y ) ?
μ2, D( X ) ?
σ12 , D(Y ) ?
σ
2 2
.

?? ??
? ? Cov( X ,Y ) ? ? ? ? ? ( x ? μ1 )( y ? μ2 ) f ( x , y)d x d y
u?
x ? μ1 , σ1
Cov( X ,Y )
? ? ?
1 2π
?? ??
??
? ? (σ1σ 2
u2 t2
1?
ρ2tu ?
ρσ

2u
2
?
)e
? 22
dtdu
? ? ?
ρσ1σ2 ?? 2π ??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
+∞
=0
ρX X
所以 X 与 X 不相关
( 3 ) 独立性由其定义来判断
对于任意的常数 a > 0 , 事件 ( X < a ) ( X < a ), 且 P ( X < a ) > 0 , P ( X < a ) < 1,因此有 P( X < a, X < a) = P( X < a) P ( X < a)P( X < a) < P( X < a) 所以 P ( X < a , X < a ) ≠ P ( X < a ) P ( X < a ) 故 X 与 X 不独立
Cov ( X , Y ) = E ( XY ) EXEY = pq Cov ( X , Y ) ρ XY = =1 DX DY
例2 设 ( X ,Y ) ~ N ( μ1, σ12,μ2,σ22,ρ), 求 ρXY 解
令 x μ1
Cov ( X ,Y ) = ∫
σ1 y μ2 =t σ2
=s
ξ ,η 为 X , Y的线性组合
所以 ξ ,η 都服从正态分布 N ( 0, + b )σ ) (a
2 2 2
在正态分布中 , 不相关与独立是等价的
所以当 a = b 时, ξ ,η 独立 当 a ≠ b 时, ξ ,η 不独立
( 3) 当ξ ,η 相互独立时 , 即a 2 = b 2 , ξ ,η 都服从
例1 已知 X ,Y 的联合分布为 X Y 1 0 p 0 0 q 1 0 0 < p <1 p+q=1
求 Cov (X ,Y ), ρXY 解 X P 1 p 0 q Y P 1 p 0 q XY P 1 p 0 q

通俗解释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通俗解释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通俗解释协方差与相关系数协方差和相关系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用来描述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

虽然这两个概念涉及一些数学背景,但我们可以用通俗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协方差(Covariance)是衡量两个随机变量变化趋势一致性的度量。

简单来说,它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

协方差可以有正值、负值或零值。

如果协方差为正值,说明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会增大;如果协方差为负值,说明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会减小;如果协方差为零值,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协方差的计算公式如下:Cov(X, Y) = ∑((Xᵢ-μₓ)(Yᵢ-μᵧ))/(n-1)其中,Cov(X, Y)表示X和Y的协方差,Xᵢ和Yᵢ分别表示X和Y的第i个观测值,μₓ和μᵧ分别表示X和Y的均值,n表示观测值的个数。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是衡量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度量。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到1之间。

如果相关系数接近-1,说明两个变量存在负相关关系,即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减小;如果相关系数接近1,说明两个变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如果相关系数接近0,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ρ(X, Y) = Cov(X, Y) / (σₓ * σᵧ)其中,ρ(X, Y)表示X和Y的相关系数,Cov(X, Y)表示X和Y的协方差,σₓ和σᵧ分别表示X和Y的标准差。

通过计算协方差和相关系数,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关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

例如,如果协方差和相关系数都为正值,说明两个变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它们在一起增大或减小;如果协方差为负值,相关系数为正值,说明两个变量呈负相关关系,即一个变量变大,另一个变量变小;如果协方差为零值,相关系数为零值,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经常用于金融领域、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3协方差及相关系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3协方差及相关系数
CovX ,Y EX EX Y EY EX EX EY EY 0.
协方差的计算公式
1 CovX ,Y EXY EX EY 2 DX Y DX DY 2CovX ,Y .
性质
1. CovX ,Y CovY , X . 2. CovaX ,bY abCovX ,Y . a ,b为常数. 3. CovX1 X2 ,Y CovX1,Y CovX2 ,Y .
易知E(X)=0,E(Y)=5/2,E(XY)=0,于是 xy 0,
X,Y不相关.这表示X,Y不存在线性关系.
但,P{X=-2,Y=1}=0 P{X=-2}P{Y=1},知X,Y不
是相互独立的.事实上,X和Y具有关系:Y=X2,Y 的值完全可由X的值所确定.
例2
设X ,Y ~
N
1
,
2
,
2 1
2
1 2
1
2tu
1 2u2
u2 t2
e 2 2 dtdu
1 2 2
u2e
u2 2
du
e
t2 2
dt
1
2
1
2
2
ue
u2 2
du
te
t2 2
dt
1 2 2 2 , 2
故有 CovX ,Y 1 2 .
于是
XY
CovX ,Y DX DY .
得出结论
二维正态分布密度函数中,参数代表了X与Y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的概念及性质 相关系数的意义
一、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的概念及 性质
提出问题
若随机变量X和Y相互独立
DX Y DX DY 若随机变量X和Y不相互独立 DX Y ?
DX Y EX Y 2 EX Y 2 DX DY 2EX EX Y EY .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关系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关系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关系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是描述两个随机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两
种统计量,在依据样本信息推断总体参数的统计分析中,协方差是衡量两变量线性关系的重要指标,而相关系数则是描述这种线性关系的强弱的一个量化指标,也称为相关分析。

由此可以看出,协方差和相关系数是彼此紧密联系的,但它们之间又存在一定的不同。

首先,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概念不同。

协方差是衡量两变量关系的一种统计量,它表明两个变量间的任意一项观测结果与它们的期望值的平均离差的乘积的期望值。

协方差负值表明两变量的趋势相反,正值表明它们的趋势相同,协方差的大小反映了它们的线性关系的强弱。

而相关系数是对协方差的归一化,它表示两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强弱,它的取值范围为-1到1之间,它的绝对值越大,两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强。

其次,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协方差的计算方法是将给定的两个变量的每一组观测值分别减去它们的期望值,然后对所得到的差值进行乘积,最后求得的乘积的期望值就是协方差。

而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将协方差除以两个变量样本标准差的乘积,结果即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可以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协方差和相关系数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它们都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量化指标,但它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区别,这两个概念都有它们各自的应用领域,在统计分析中,
既可以利用协方差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也可以使用相关系数来评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强弱。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ρ XY
Cov( X ,Y ) D( X ) D(Y )
称为随机变量 X 与 Y 的相关系数 .
3. 协方差的计算公式
(1) Cov( X ,Y ) E ( XY ) E ( X ) E (Y ); ( 2) D( X Y ) D( X ) D(Y ) 2 Cov( X ,Y ).
协方差
2. 定义
( X , Y )是二维随机变量 ,量 E{[ X E ( X )][Y E (Y )]} 称为随机变量X 与 Y 的协方差. 记为 Cov( X , Y ), 或 XY ,即 C ov( X , Y ) E{[ X E ( X )][Y E (Y )]}.


1
解:E ( X )
x dx dy 0 2 1 - 1-x + 同理 E (Y ) ypY ( y )dy - yp ( x, y )dxdy 0
1-x 2

xp X ( x) dx




xp( x, y )dydx
2 2 σ1
, x ,
( y μ2 ) 2
2 2σ 2
2 σ 2
, y .
2 2 E ( X ) μ1 , E (Y ) μ2 , D( X ) σ1 , D(Y ) σ 2 .
而 Cov( X , Y ) ( x μ1 )( y μ2 ) p( x , y ) d x d y
证明 (1 ) Cov( X , Y ) E {[ X E ( X )][ Y E (Y )]}
E[ XY YE ( X ) XE (Y ) E ( X ) E (Y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方差相关系数
协方差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的一种统计量。

它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当取值为1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正相关,取值为-1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负相关,取值为0时,表示两个变量不存在线性关系。

协方差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是利用变量的协方差和方差进行归一化得到的,因此可以消除量纲对结果的影响。

在数据分析和建模中,协方差相关系数常用来进行特征选择、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等方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协方差相关系数只能反映线性关系,对于非线性关系或者存在离群值的情况,其精度会受到影响。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