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
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
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
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
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
”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
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
”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
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
俗话说“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
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
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
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
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
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是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
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
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的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四川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语文含答案
高2022级高一(下)第二次学月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作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角度来讲,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所秉持的都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三大流派均未给人赋予宇宙中至高无上的独特地位,也都没有把人与自然看作相互之间毫无关联的独立存在。
人工智能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前沿技术,并非大自然的产物。
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讲,人工智能不应毫无限制地随意发展,其发展应受到引导。
甚至有时为了使生命的自然属性得到尊重,其发展应受到一定抑制。
这正是许多中国思想家所主张的观点。
正是因为中国人受到自身哲学传统中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强大影响,中国人并未像西方人那样因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强烈的恐慌心理,中国人也并不认为自己的生存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威胁。
一方面,许多中国思想家并不相信人工智能有朝一日会发展到超越人类智能的程度;另一方面,机器或动物在个别方面能够超越人类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许多人对此类现象并不感到奇怪。
在道家文化中,长生不老者等超级存在形式并不罕见,人工智能或某种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智慧完全可以被视为一种超级存在形式。
一些儒家学者希望人工智能未来能够融入人类所构建的伦理秩序当中,他们已经开始把人工智能视为人类的伙伴或朋友了。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相对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对不确定性和变化的容忍度较高。
德国汉学家卫礼贤深受《周易》影响,他指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一切都在变化中。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下第一单元;第八单元第一课。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这鼓励我们立足时代发展,创新艺术表达,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过程中,把中国故事讲生动、讲精彩。
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从延河岸边走来的艺术院团,国家话剧院近年来以史料为依托,深入革命文化传统,创作了《红色的起点》《直播开国大典》《三湾,那一夜》等一批话剧作品。
《红色的起点》凸显青春洋溢的革命精神,以富有时代气息的舞台表达,再现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峥嵘岁月。
《直播开国大典》则聚焦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时刻,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再现新华广播电台如何在有限条件下,顺利实况转播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为了让故事更加好看,在《直播开国大典》中,我们打破传统叙事模式,3条线索交融并进,增强全剧悬念和戏剧冲突,更加有效地传递作品的精神内涵。
今年国庆期间,国家话剧院首部文献剧《抗战中的文艺》成功上演。
全剧以活跃在抗战中的文艺家为主人公,集中呈现鲁迅、田汉、聂耳等文艺大家的爱国之志和救国之举。
国家话剧院推出这部剧,既是对历史的回望和致敬,更传递了前辈艺术家的奋斗之志、家国情怀。
潍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潍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考语文试卷·原卷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每种戏剧形式都有自己的经典:话剧有《茶馆》《雷雨》,京剧有《锁麟囊》,越剧有《梁祝》,豫剧有《朝阳沟》,河北梆子有《宝莲灯》……它们创作时间有早有晚,流传时间有长有短,但都已成为舞台上的“常客”。
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犹如一块界碑,标识着这种艺术曾经达到的高度。
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
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曾说:“我唱的永远是程派。
”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每次演出都会成为“灯迷”的节日,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
同时,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
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身段往往比较柔软,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作出微调。
从某种意义上说,舞台艺术在打磨作品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戏剧是现场的、一次性的艺术、同时又是可以而且应该反复打磨的艺术。
这为创作者反复咀嚼生活的馈赠,耐心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意见并斟酌采纳提供了有利条件。
事实上,经典作品正是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给他们以温暖和力量。
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其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
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
比如,豫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故事。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丰富。
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感动不已。
如果我们把艺术视为情感的外化,那么这种对于祖国、乡土的热爱,是深植于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之中的,在人的情感世界中具有统摄意义,最能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
青岛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青岛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共29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术基础是考古学,中国现代考古学之所以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并取得目前的成就,缘于其研究扎根于中国广袤的土地;揭示了创造中华文明起源的先民们与这片土地真实的互动。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这片土地的地理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类文明的起源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大型河流为农业的稳定提供基础,二是生活环境周边有天然屏障为文明的存续提供保障。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依托两河流域,在伊朗高原、安那托利亚高原和波斯湾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埃及依托尼罗河三角洲,在沙漠、地中海和红海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印度依托印度河流域,在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印度洋的包围下发展起来。
而古代中国的文明尺度,却不是一两条河流的流域和一块拥有天然屏障的地理空间可以概括的。
中华文明诞生的舞台空间广阔,地形多元,以高原以及大海为天然屏障,内部拥有高原、盆地、平原等丰富多样的地形,划分出各具特色的地理单元。
中华文明起源依托的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又因为流域地形的多元而拥有丰富的支流水系,塑造出自成一体而又融汇连通的地理空间。
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现表明,正是在这若干大河及其支流流经的无效个地理空间内,诞生了“灿若星斗”的早期中华文明:湟水、洮河流域孕育了马家窑文化,渭河、泾河流域孕育了仰韶文化,钱塘江和太湖流域孕育了良渚文化等等。
在这片广阔而又独立的空间里,多元的文化沿着相通而汇聚的水系在冲突与交流之中不断融合,逐渐塑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气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的,不只是中国史前文明的发展水平和分布格局,更是中华文明这一优秀基因的源头所在。
中华文明诞生的这片土地空间广阔而多元,水系丰富而汇通,又因主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导的太平洋西岸地区而多水旱之患,所以自古就需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在水利、救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开展广泛的协调合作,才能实现群体的存续和文明的发展,达到“天下太平”之境。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考专题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3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解答题(本题共计 6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30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了一碗拉面,却上来一份寿司;等了半天秋刀鱼,却眼睁睁看着它被端上别人的桌子……遇上这种不靠谱的餐厅,你会不会气得“原地爆炸”?这月初,在东京出现了一家“奇葩”餐厅。
它竟然依靠“故意”上错菜,强势跻身网红之列。
这家店名叫“会上错菜的料理店”,它的服务员真的会下错单、上错菜,客人竟也将错就错,吃得不亦乐乎。
原来,这里所请的服务员都是身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老奶奶,她们有时点完菜转身就忘,实在情非得已;而餐馆作为临时性的体验项目,其发起人旨在借此呼吁人们对老人多一些善意和宽容。
有人为这家餐厅点赞,有人感受到政府、社会的责任缺失,也有人说这纯属炒作,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A.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倬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B.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倬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C.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倬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D.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倬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朋党,封建社会中官员们为压制、打击政敌,利用同门、同乡、同年等多种关系结成的利益集团。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2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这一争论冲上了微博热搜。当现实课本和古籍上都记录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时,许多认定其是“斯人”的网友除了匪夷所思、大为震惊外,或许还有“穿越”回中学翻翻语文书,亲自确认一遍的冲动。
不久,猷州七井山上出现了一支抗日武装,为首的叫高傻子。
韩班头和梅如雪也在队伍里。
韩班头埋怨高傻子:一个牌位你咋都捧不住?死了那么多兄弟姐妹?!
我不是故意的,我是真的捧不动啊!
高傻子双膝跪地,泪流满面。(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高傻子”为标题,既点明了小说的主人公,突出人物的形象,又吸引了读者的兴趣。
更“高”的还在后头呢!
长庆班到了一个叫乌石垄的地方唱戏,当地的几个泼皮无赖纠缠着韩班头索要“地皮钱”,给少了还不依,韩班头只差磕头下跪了。一旁的高傻子终于恼了,随手连根拔起身边的一棵垂杨柳,倒拎着朝泼皮们劈头盖脸地打去。这些无赖只在戏文中见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做梦也没想到真让他们在现实中见到这一出,哭爹喊娘,四散而逃。
长庆班里的头牌花旦梅如雪,那真叫一个漂亮!猷州百姓眼睛都看直绷断了,啧啧道,要是搁在大清朝,她早就被选秀进宫了,册封个贵妃也说不定!
梅如雪的戏也唱得好,一亮嗓子就让人皮松肉软骨头酥,魂都不在身上了。
长庆班的班头姓韩,韩班头慈眉笑眼,一颗心那是豆腐做的,比菩萨还心善。
也是高傻子命不该绝,大肚汉巧遇了大善人。长庆班戏唱到哪个地方,高傻子就跟到了哪个地方,人家唱戏他看戏,眼珠瞪得螺蛳大,人家开饭他看人家吃饭,直看得人家吃不下饭。
四川省宜宾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宜宾市重点中学2023年春期高一第二学月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管好。
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
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
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
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
《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
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
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
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
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
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述”的内涵非常丰富。
《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
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文心雕龙·史传》曰:“辞宗丘明,直归南董。
”所谓“直归南董”是指记事要像南史氏董狐那样秉笔直书;而“辞宗丘明”,指文辞记录方面要学习左丘明。
刘知几盛赞左氏的语言具有“典而美”“博而奥”的特点。
这种语言特点趋向于诗化,即在《左传》文本中大量引《诗》、赋《诗》和运用歌谣韵语使叙事具有诗情,运用整齐而富有节奏感的段落和引发想象联想的字句营造出诗境。
这种既包括诗歌、韵语,又富含诗情的书写方式应被称为“诗笔”。
历史的记录不应仅仅是直白的表露,也有想象的朦胧、诗意的表达,因此“诗笔”的运用也应当是中国古典叙事的经典笔法。
《左传》记事,无论是议论时事、臧否人物,还是劝谏讽喻、析理辨言,抑或是出使专对、会盟宴好,都大量用《诗》。
聘问赋《诗》,始于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重耳寄居秦国,秦穆公宴请他时,“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
杯酒之间,诗味溢散,晋文公的谨小慎微与壮志雄心、秦穆公的慷慨豪壮与英雄相惜,皆藏于所赋之诗中。
与“赋《诗》”相比,《左传》中的“引《诗》”行为更为频繁,无论是臧否人物、扬抢风雅,还是讽刺劝谏、解释说明,大量的“引《诗》”行为都彰显了《左传》对“诗笔”的运用。
“引《诗》”论事评人多在事件的结尾,一般借“君子”“孔子”或时贤之言来表达。
如鲁昭公五年:“《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孔子引《大雅·抑》表扬叔孙昭子有正直的德行。
除了运用大量《诗经》作品及逸诗外,《左传》中的“诗笔”还记录了相当数量的歌谣谚词一类的韵语,这些韵语文体未经润色,或文风古朴,或别有风趣。
《左传》中另有讴、歌、谣、谚、卜等丰富的韵语材料散落在春秋时期的各个角落,这些韵语可歌可诵,妙绝道理,引譬连类,韵味悠长,是《左传》“诗笔”很好的补充。
海登·怀特说:“只要史学家继续使用基于日常经验的言说和写作,他们对于过去现象的表现以及对这些表现所做的思考就仍然会是‘文学性的’,即‘诗性的’和‘修辞性的’,其方式完全不同于任何公认的明显是‘科学的’话语。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曼德拉效应”通常用来描述大众的集体记忆与现实不符的现象。
最先发现这一现象的是美国学者菲安娜·布梅,她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早在1980年就死于狱中,但现实情况是曼德拉死于2013年。
在解释这一现象时,她认为这种大规模的集体失忆可能涉及“平行宇宙”“多维空间”等相对科幻的概念。
但目前尚无完整的科学依据为这一解释提供理论基础。
事实上,“曼德拉效应”所代表的大众集体失忆现象广泛存在于以新媒体传播为主的当代社会。
从传播学语境去分析信息传播时可以得知,人是信息传播最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
首先,信息接收者的自身情况会影响到信源所传播的信息。
如接收一则新闻时,高级知识分子可能在完全理解新闻本身所要报道内容的同时,分析出新闻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发展趋势;一般受众则可能理解新闻本身要报道的内容;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甚至都不能理解新闻本身的含义。
这种因人与人自身对信息接受程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对信源所要表述信息的错误传播是最多的。
另外,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重建记忆”概念指出,记忆的重建过程受到其他认知干预因素的影响,如个人感知、社会影响等,这些都可能导致重建过程中的错误。
如著名的《爱我中华》歌词事件,正确的歌词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而95.6%的大众记忆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从作为传播活动中个体的人入手,记忆错误从一开始也许是大家潜意识认为的我国有56个民族,所以顺理成章的就将歌词记成“五十六个民族”。
这种潜意识行为影响了正确信息的接收,从而导致了信息的误记,最终造成错误传播。
另一个可能导致歌词记忆错误的因素是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两首歌的相似导致了个体受众产生了对错误信息的重合,不同的信息得到了嫁接,从而得到了两条相似但不相关信息的结合体。
辽宁省大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卷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且以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一下语文部编版(2019)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一下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3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1.(5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的《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乡村远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从占地面积和高度描写阿房宫的宏伟气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C.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D.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讳,字面意义是指不可隐讳,又常常用作对尊长者死亡的一种委婉的代称。
B.结婚,文中指男方女方两家之间结成婚姻关系,现代指男性与女性结为夫妇。
C.休沐,字面意义是休息沐浴,古代官员每隔一段时间休沐,也就是请假休息。
D.发觉,文中指败露,现代指发现、觉察,败露,也可以理解为被发现、被觉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光得到提携,又受武帝重托。
他由兄长去病带至长安,仕途上屡获升迁,直到侍奉皇上;武帝临终,将少子托付给他,要他行周公辅佐之事。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高2025届高一(下)学月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
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
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共情。
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段话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
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心身入境对泉石云峰那种“极丽绝秀”的神韵有了透彻了解之后,才能逼真地表现出来;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怒,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深刻地把它表现出来;对于“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人。
他还探讨了意景的关系提出“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始好”。
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深刻见解。
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全面发展了意境论。
中唐以后。
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
四川省成都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下)阶段性考试(三)高2022级语文(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简答题时,请分点作答,否则记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回望人类艺术谱系的发展,留下一长串艺术随技术发展而演化的足迹,艺术因工具变迁更加精彩。
每一种新艺术形式的诞生,每一次艺术的重要交革,都离不开新科技文明的推动。
如果没有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出现,就不可能出现文艺复兴绘画的兴盛;没有摄像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将无法诞生,更别提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二维到三维、从真人到CG的演变了。
艺术创造者的视野与艺术灵感因科技要素刺激不断拓展,新要素的灌注往往也给艺术受众带来崭新的艺术审美体验。
画家陈丹青说:“艺术跟着工具走……一切取决于那件工具发明了没有,人发明什么,就有什么艺术。
”艺术发展总是因工具、手段的丰富而变迁成长,从艺术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在融入新技术文明的潮流下获得再生。
传统艺术有了新工具的“点化”,被赋予了新生命并创造出了新鲜艺术体验,艺术表现力和表达形式也变得更震撼更强大,新艺术场景营造给予观众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和视觉盛宴。
著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在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中,以他独具的艺术创意与视觉特效设计,借助先进数控技术,用传统烟花神奇地演绎了“70”“人民万岁”等字样,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力量把观众带入了火药爆破艺术的震撼空间。
艺术形态与艺术观念在科技变革中不断调整更新,丰富着艺术理念和美学选择,不知不觉间也改变了受众的艺术审美心理,艺术表现力也因为技术加持获得了超能动力。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月考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月考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劳动群众与祖国共成长,与时代同奋进。
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不凡业绩,实现使命,完成传承,一砖一瓦砌好社会主义事业,一点一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劳动是攻坚克难的法宝。
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无数基层干部拿出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脱贫致富的成果,积极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
劳动是实现价值的途径。
事业是干出来不是想出来的,要实现奋斗目标,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从赵梦桃在车间纺纱到“两弹元勋”邓稼先成功制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从王平扎根天山,带领群众走上小康之路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们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自觉融入国家富强的伟业中,成为民族复兴坚实依靠的力量。
劳动是通往美好的路基。
在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劳动群众始终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党通过培养和表彰一批劳动模范,为发展革命根据地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为革命最后的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是涌现出无数团结苦干的劳动模范,他们吃苦耐劳,锐意进取,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进入改革新时代,广大劳动群众不仅传承了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更发扬了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在岗位上干出一流业绩,创造中国奇迹。
一代又一代人用勤劳的双手,铺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复兴之路。
新时代东风浩荡,劳动者勇立潮头。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模精神是开创美好生活的精神引领,在“十四五”征程开启之时,尤其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以劳模带动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材料二:劳动创造世界,实干成就未来。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儒道两家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并逐渐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互补机制。
②首先是儒家追求发展与道家倡导复归互补。
儒家思想认为,社会和人性需要发展,通过后天的教育发展,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价值。
但是儒家在注重人性的进步与发展时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其中可能出现的人性的扭曲或错误的引导。
这个时候,道家提出以“返朴归真”的思想来扭这种理想出现偏差的情况,提出要保持人性中先天的淳朴天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宁静祥和。
但道家难以划清“复归”与“倒退”的界限,在追求本我回归的同时,却摒弃社会的发展,这也是相对偏执的。
儒道互补并不是折中,而是在人性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追求“复归于朴”的状态,这样使得人性既能在发展中积累智慧,亦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本我的纯净自然。
③其次是儒家讲究务实与道家倡导求虚互补。
讲究务实是儒家的一大特点,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世界中,也生活在社会中。
社会中的人区别于禽兽之处在于人是遵守伦理规范的。
孔子自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儒家的要求。
儒家是注重现实主义的人学,而道家却往往超脱于现实。
道家偏重于讲自然之道,把自然之道当作最根本的东西,而仁义之类的出现是由于自然之道的隐没,因此他们追求“返朴归真”。
其途径常是将自己的身心调整到与自然合一的状态,如《庄子》中所描述的“坐忘”。
道家推崇超越意识,向往将自我的精神从市井中解放,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在时代不断演替的过程中,儒家不断地从道家借鉴哲学思想,道家为了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也一直向儒家学习处世思想。
虚实互补,在追求务实的同时,也将人们的思想境界提高到超脱于世俗的境界,这便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哲学精神。
④最后是儒家追求阳刚与道家倡导贵柔互补。
儒家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是刚毅进取的,其“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人生态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理想等,无不透露出儒家的阳明之气。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文科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国材料、中国数据的文科。
中国历史上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经史子集原为图书分类,虽然也具有稀薄的学科分类意味,但毕竟和现代学科分类有巨大距离。
“五四”前后,我们才开始对欧美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第一次大规模移植。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曾照搬过苏联的学科分类。
改革开放后,我们向西方敞开了大门,开始第二次全盘照搬西方学科,大规模地从西方移植了社会科学。
这对中国传统学术而言,毫无疑问是一场深刻的学术革命,填补了现代学术空白;但“言必称希腊”的弊端也使其具有了浓厚的西方气质。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吴文藻即主张“人类学中国化”,他指出:“现在大学生所受的教育,其内容是促进中国欧美化和现代化的,其结果是使我们与本国的传统精神越离越远”,以至“已铸下了历史的中断”。
张伯苓先生甚至提出:我们要办“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
但这一状况至今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中国文科各领域都面临着从西方化的学科体系向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转型这一挑战或任务。
从分科治学走向学科交叉或科际融合,甚至走向一些新生的文科门类,是新文科发展要解决的方向性问题。
分科治学是现在所有学科的基本存在方式,不分科没办法实现专业化、专门化,而没有专门化和专业化,研究根本无法深入。
这种学术生产方式是大工业初始时代特别强调分工的产物,分工才有效益,分工才能提高效率。
这是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拿出相当的或者最重要的篇幅谈分工的重要原因,投射到科学研究上,就是特别强调分科,特别强调学术上的精细分工。
已经进入产业发展史上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更强调学科联合,更强调学科融合、科际融合,乃至现在的新趋势不是“联合”“融合”“整合”的问题,而是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带有交叉性质的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等。
西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西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就是考察一国的戏剧在跨越语言、国别、文化、媒介等界线后,如何进入异域文化语境或数字空间,获得他者文化的理解和新的跨文化阐释,从而产生有别于它们在本土文化中的意义、影响和传播。
是否具有“跨文化性”,是确定跨文化研究对象和衡量其价值的标尺。
那些在中外戏剧史上产生了特殊跨文化影响力的经典,是戏剧跨文化研究的重点对象。
戏剧跨文化的过程,是一个个复杂且充满隐微细节的案例,只要涉及语言、国别、文化、文明、媒介等界线的跨越,具有跨文化、跨国族、跨地域的特点,就可进入比较视域的戏剧研究空间。
在中外戏剧的历史长河中,最具有文化交互属性、传播效果的戏剧经典,往往携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精髓,经过剧本翻译或域外舞台表演成为跨文化戏剧史上的高光时刻,产生了广泛的国际传播效应。
《赵氏孤儿》不仅是18世纪在欧洲被译、编、演,广为流传的中国戏剧,而且开启了中西戏剧近三百年的交流史。
以欧洲戏剧为傲的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戏剧的模样,还尝试在西方舞台上体验中国戏剧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智能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新媒体等深刻改变着21世纪人们的生存方式,也给戏剧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
第一,戏剧舞台层面,早期的多媒体技术将舞台、布景、音效、灯光、影像等不同形式灵活切换和组合,极大丰富了舞台的视、听觉元素。
21世纪数字技术的渗透对舞台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人工智能植入与应用剧场后,人机互动的舞台创造力和表现力有了更多可能性。
与此相应,智能技术与剧场艺术的交叉研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本溪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本溪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潘晓梅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谏太宗十思疏》、古诗词诵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
朱熹指出:“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在儒家看来,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取向,更是具有现实操作性的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没有对人性做出判断,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对人的品性有着重要影响。
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将义规定为“羞恶之心”,与仁、礼、智共同构成人的本性。
孟子言人性本善,虽然不无唯心倾向,却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激励作用。
这是告诉人们,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源于人的本性,只要你愿意,就能够做到,而且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在孔子看来,义是君子的本质规定。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这说明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优秀道德品质的集合体,其中义是根本,礼是表现在外面的行为,有高度的文化修养;然后是态度,非常谦逊,不自满,不骄傲;最后是诚信,对人对事,处之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他人。
在孔子看来,义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
如果说君子是孔子崇尚的人格,那么,小人则是孔子反对的人格,“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经常比较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最大的差别与义有关,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儒家思想的最高范畴是仁,根基却是孝悌。
2022~2023年度下学年高一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卷
2022~2023年度下学年高一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共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个民族应该对自己的民族精神有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
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汉代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周易大传》被认为是孔子的著作,因而具有最高的权威,所以这些名言影响广远。
广大的劳动人民也具有发愤图强的传统,这与《易传》的名言也不无联系。
《易传》虽非孔子所著,但确实是孔学的发展。
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宏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
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
”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
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
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
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言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国语·郑语》)。
”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小题。
材料一: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
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
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
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
其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国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
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这一问,他回答:“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
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
”(《兼爱下》)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
“视人国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一切“祸篡怨恨”。
这种天真背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跃然纸上,而隐含的平等观也呼之欲出,因为兼爱之说所包括的两方面内容,都沁润着平等意识。
其一,爱无等差。
“‘兼,尽也。
尽,莫不然也’。
兼爱,谓尽人而爱之。
”(伍非百《墨子大义述》)“兼相爱”要求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无分亲疏、贵贱与贫富,所谓“厚不外己,爱无厚薄”(《大取》),“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小取》),“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
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尊重和爱护。
为什么要“兼爱”呢?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
《法仪》篇说得更明确:“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从而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做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兼爱中》)。
可见,“墨翟所讲的兼爱含有反抗压迫和等级歧视的意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其二,兼以易别。
墨子的“兼爱”与孔、孟的“仁者爱人”不同,后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亲”“尊尊”为原则,主张仁爱有等,“轻重厚薄”有别;前者以现实的物质功利为基础,以“爱无差等”为原则,主张“远施周遍”,不分亲疏厚薄。
儒家的爱发自内在心理的“仁”,以伦理为本位;而墨家的爱源于外在互利的“义”,具有功利主义色彩。
儒家的爱重“别”,“别”者区别也,注重远近、贵贱、亲疏、上下之别;而在墨子看来,“别”是祸乱之源。
“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
”(《天志中》)墨子的爱重“兼”,《说文》释“兼”:“并也,从又持秝。
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并持二禾而不专持一禾,隐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意味,这是一个涉及人的平等性问题的概念。
墨子视爱人若己为兼,亏人自利为别,并据此作出了“兼士”与“别士”、“兼君”与“别君”的区分,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通过“兼以易别”(《兼爱下》),达到人格平等地位的最终实现。
材料二: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大力倡导墨子之道。
1939年4月24日,他在“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一个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子椅子。
他还进一步发挥说:“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中心的一条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
”他对陈伯达研究墨子称赞有加:“《墨子的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
”毛泽东视墨子为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表达了他对墨子的高度评价。
陈独秀也推崇墨子,他说过:“设若中国自秦汉以来,或墨教不废,或百家并立而竞进,则晚周即当欧洲之希腊,吾国历史必与已成者不同。
”又说:“墨子兼爱,庄子在宥,许行并耕,此三者诚人类最高之理想,而吾国之国粹也。
”李大钊赞同墨家“节用”的经济主张,认识到“《墨子》《节葬》《节用》《非乐》等篇,均以节用去奢侈为主旨”。
萧楚女非常推崇墨家那种裂裳裹足、摩顶放踵的牺牲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潜、李白。
”他还认为墨子的伟大人格与列宁相同,学习墨子有助于革命者去除自身潜藏的种种个人主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他缅怀与追思无等级的氏族时代,他的天下大同理想堪称绝唱。
B.因为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主张“兼爱”,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尊重和爱护。
C.在墨子看来,远近、贵贱、亲疏、上下有别,而“别”是祸乱之源。
他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认为“兼以易别”是实现人格平等地位的途径。
D.陈独秀认为墨家的思想如果不废止,将改变中国的历史,墨子的思想是人类唯一的最高理想,是我国的国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子执着于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
由此可以推出,他所谓的体制和秩序存在局限性,也将遭到来自统治阶层的阻挠。
B.墨子“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这句话既有对墨子救世情怀的肯定与赞美,也隐含着对其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
C.墨家的“爱”以平等为原则,儒家的“爱”注重等差和分别。
通过两者的对比,论证了墨家的“兼爱”思想更符合社会要求,更有进步意义。
D.材料二中,毛泽东和萧楚女推崇墨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墨子的思想对共产党人的影响,都体现着时代的烙印。
3.下列各选项中哪种思想最符合墨子的主张(3分)A.“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D.“顺应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4分)5.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简述墨子的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至9题。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证券经纪人哈维的机要秘书皮彻,上午九时,看到他的老板和年轻的女速记员莱斯利小姐一起匆匆进来,他那往常毫无表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诧异。
哈维飞快地朝办公桌冲去,埋头在一大堆等着他处理的信件里。
莱斯利小姐替哈维当了一年速记员。
她的美丽是一般速记员所没有的。
她的灰色衣服虽然很朴素,穿在她身上却合适而文雅。
今天上午,她身上有一种温柔而羞怯的光辉,眼睛梦一般晶莹,脸颊桃花般娇艳,带着幸福的神色和追怀的情调。
皮彻好奇地注意到她今天的举止有些异样。
她不像往常那样,径直走进她办公桌所在的套间里,而是有点踌躇地逗留在外面的办公室。
有一次,她挨近哈维的办公桌,近得仿佛要让他知道自己在场。
坐在办公桌前的纽约市的经纪人简直成了一部机器,由那些营营作响的齿轮和正在展开的发条忙碌地推动着。
“哦——怎么?有事吗?”哈维粗声粗气地问道。
他那些拆开了的信件堆在那张杂乱的办公桌上,好像舞台上的假雪。
他那锐利的灰色眼睛唐突而不近人情,有点不耐烦地扫了她一下。
“没事。
”莱斯利小姐回答道,微笑着走开了。
“皮彻先生,”她对皮彻说,“哈维先生昨天有没有对你说另聘一位速记员?”“说过,”皮彻回道,“他吩咐我另聘一位。
昨天下午我就通知了介绍所,让他们今早送几个人过来。
”“那么,在有人顶替之前,我照常工作好啦。
”她说罢走进自己的办公室。
经纪人分分秒秒都忙碌不堪。
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开始痉挛地吐出一卷卷纸条,电话机犯了不断营营发响的毛病。
人们开始涌进交易所,在栏杆外探进身来向他打呼唤,有的高兴,有的慌张,有的疾言厉色,有的刻薄狠毒。
送信的小厮捧着信件和电报奔进奔出,办事员跳来跳去,活像风暴发作时船上的水手,连皮彻那不露声色的脸上也泛起了有生气的神态。
交易所里的景象变幻莫测,不时有飓风、山崩、暴风雪、冰川移动和火山爆发发生。
哈维忙得仿佛在跳脚尖舞。
他从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跳到电话机旁,从办公桌边跳到门口,灵活得像个训练有素的小丑。
正在忙得不可开交的当口,皮彻领着一个年轻姑娘,给经纪人介绍:“速记员介绍所派来的小姐,来应聘的。
”哈维打了半个转身,皱皱眉头说:“应聘什么?”“速记员。
”皮彻说,“昨天您吩咐我打电话,叫他们今早派一个过来。
”“你糊涂了,皮彻,”哈维说,“我干吗要这样吩咐你?莱斯利小姐的工作令人十分满意。
只要她愿意干下去,这个职位永远是她的。
”那姑娘愤愤离去。
业务越来越忙,节奏越来越快。
哈维像一部高速运转、精巧坚固的机器——高度紧张,全速运行,正确精密,毫不犹豫,言语、动作和决断都恰当而迅速。
股票和债券,借款和抵押,保证金和担保品……这是一个金融的世界,其中没有容纳人类世界或是自然界的丝毫空隙。
将近午餐时间,喧嚣暂时平静下来。
哈维站在办公桌边,手里满是电报和备忘便条,右耳上夹着一支自来水笔,一绺绺头发凌乱地垂在前额上。
办公室的窗子是打开的,春天在大地的暖气管里添了一些热气。
窗口飘进一股微妙的气息,一股紫丁香优雅的甜香,刹那间使经纪人动弹不得。
因为这种气息是属于莱斯利小姐的,是她的,只是她一个人的。
那股气息使她美丽的容貌几乎是触摸得到地显现在他眼前。
金融的世界突然缩成一个遥远的小黑点。
“天哪,我现在就去求她。
”哈维脱口而出,“我为什么早不去做?”他冲进里面的办公室,向速记员的办公桌冲过去。
“莱斯利小姐,”他匆忙地说,“我只有一点空闲,我利用它来说几句话。
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我实在没有时间像常人那样用普通的方式跟你谈情说爱,但是我确实爱你。
请你快回答吧,那帮人正在抢购太平洋铁路的股票呢。
”“喔,你说什么?”莱斯利小姐嚷道,眼睛睁得大大地盯着他。
“你不明白吗?”哈维急切地说,“我要求跟你结婚。
我爱你,莱斯利小姐。
我早就想对你说了,所以事情稍微少一点就抽空跑来。
你肯不肯,莱斯利小姐?”莱斯利小姐起先似乎愣住了,接着泪水从她惊讶的眼睛里流下来,之后她愉快地笑了,一只胳膊温柔地勾住经纪人的脖子。
“我现在懂得啦,”她柔声说,“这些生意使你把什么都忘了,吓了我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