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5篇(2003—2018)
四川攀枝花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8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四川攀枝花说明文阅读8篇(2003—2018)“飞机上不能打电话”是骗你的吗?王陈晔1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先是宣布坐飞机可以上网,又宣布从2013年12月12日起,坐飞机还能打电话——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2FCC主席强调,这并非决定,还需要上级——美国运输管理局同意。
但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
3其实,1991年,FCC首次出台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就不全因为手机很“危险”。
当时这项禁令的主要理由是,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飞行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
其次才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4没错,“有可能”。
事实上,手机的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实验证明过。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人报告一架飞机偏离正常航线的事故,并猜测因为受到收音机干扰(当然,类似的报告不止一例)。
于是,美国的FAA(美国联邦航空局)和RTCA(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开始联手对此进行研究。
万万没想到,研究了半个世纪也没有结果……大量的模拟实验——包括在真实航班上和实验室里进行的,从来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干扰结果。
5可是人命关天,虽然FCC曾经在2007年左右犹豫过是否要取消关于电子设备和手机的禁令,但仍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和屏蔽技术的提高,这项无法被实验证明的“安全隐患”也逐渐被消除,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
6当然,如果这项新的规定被航空公司采纳,那意味着航空公司将需要在飞机上安装信号接收器,满足乘客手机与基站信号的交换,1991年FCC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7美国并不是独自在试水。
早在2008年,欧盟就开始批准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移动设备,比如欧洲的维珍大西洋公司就允许无限的数据连接,但只允许6个人同时打电话;汉莎航空的一些航班允许通过手机连接数据,但不允许打电话。
四川宜宾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6篇(2003—2020)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四川宜宾散文阅读6篇(2003—2020)目录听香(2020年) (2)草木结霜(2019年) (4)回家的花朵(2017年) (6)美哉,嵇康之死(2015年) (7)中庸的雪(2014年) (10)《名人传》序(2013年) (12)听香(2020年)白音格力①第一次知道“听香”这个词,绝不是在开始学着附庸风雅的年代,更不是知道文人雅士书房取名“听香斋”之类的,自然也不是在苏州园林狮子林看过“听香”的题额。
②我知道这个词很早,在我0.1岁或0.5岁的时候,应该就知道了。
甚至在我还没睁开眼睛时就听到了,因为耳朵是打开的。
事实是,在我还没有记忆、不会说话的小时候,一定就听过“听香”这个词了。
是我们家乡的土话,“闻香”说成“听香”,比如“听听这菜香不香”。
我曾觉得我们的土话太土了,太没有“文化”了,香又没有声音,耳朵怎么能听到呢?我大概在上大学后,就再没说过这句“土话”,只要一回到家乡,“听香”一词就无处不在,顿顿饭都离不开。
③清代画家张问陶有诗:“早听时务夜听香,镇日茶瓜习送迎。
洗耳已无清涧水,到门恰喜卖花声。
”说的是每天早晨听当世的事务,夜晚听着卖花声,好似闻到花香,整天喝茶吃瓜,习惯过着迎来送往的生活。
可是不愿意听那些世俗杂事,想用清水洗洗耳朵,却已经没有清涧水,可喜的是卖花声送到家门口。
④对诗中“听香”的解释,我是参考了资料的,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宁愿将其理解为一种生活姿态。
不论是花香,还是墨香,能让人心悠然从容、不理世事,沉浸于自我的世界之中。
这时的香,一缕缕在飘着,仿佛耳朵能听见一般。
⑤同是清代的李慈铭为其友叙云所画《湖南山桃花小景》题诗:“山气花香无着处,今朝来向画中听。
”读来妙不可言,从画中听山气花香,这样的人内在自有乾坤,是在世最美的姿态了。
⑥明代“吴中四杰”之一的张羽,为凉亭取名为“听香亭”,题诗云:“人皆待三嗅,余独爱以耳。
”查得此资料时,觉得这样的想法甚是可爱。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真题

攀枝花市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解析)语文第Ⅰ卷阅读(共58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
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
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
四川攀枝花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4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四川攀枝花议论文阅读4篇(2003—2018)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
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
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
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第Ⅰ卷阅读(共58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
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
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
四川攀枝花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5篇(2003—2019)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四川攀枝花记叙文阅读5篇(2003—2019)布朗太太的房子王若冰春天开始的时候,我再次登门拜访布朗太太。
布朗太太来开门时,精神明显比前两次差了不少,但稀疏而发白的头发却打理得很整齐。
她还是礼貌地请我进门,将我让到沙发上,不过她开门见山地对我说:年轻人,我还是无法改变我的想法,房子我不能卖给你。
抱歉。
我这一次并没有急着回答她,而是看着布朗太太说:布朗太太,您知道您的这套房子已经50年了,一套50年的木房子,按照现在这个区域的价格,只值50万澳元,可是我上一次已经给到您150万澳元,您还是不同意。
布朗太太,您今年多大岁数了?我直视着她,内心有一股无名之火在往上蹿。
但是我还是尽力地往下压了压。
谁知,布朗太太却似乎一点也不急。
她很淡然地在沙发上坐下,看着我说:我今年已经85岁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有了这150万澳元,我的余生会过得很轻松。
但是,我还是那句话,房子,我是不会卖的!请回去吧!布朗太太的话再次深深地激怒了我。
可是,我知道,面对这样一个固执的老人,我除了忍耐,别无选择。
去年初,我在这个区域看上了包括布朗太太家在内的6套老房子,这虽然是个老区,但是位置很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
其他的家庭都很痛快地答应并把房子卖给了我。
因为每家我几乎都是双倍或者三倍的价格买下的,因此每户人家都非常高兴地拿着钱去买新房子了。
但是,当我来到布朗太太家时,却在这里卡住了。
尽管我说尽了好话,布朗太太也不松口,让她出价,她也根本不理会,只对我说:年轻人,我不会把房子卖给你!你就死了这条心吧!这一次,我是抱着必胜的信心来的。
我知道布朗太太无儿无女,布朗先生已经过世多年,她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孤独度日,生活得并不富裕。
况且布朗太太的房子在中间,我一旦改变了计划,损失将难以估算。
就因为布朗太太不同意,我在这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难以进行,如今都快一年了,还毫无进展,我这一次要是再不成功,后果连我自己都难以想象。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第Ⅰ卷阅读(共58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
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
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
四川凉山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5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四川凉山散文阅读5篇(2003—2018)秋光里的黄金树①这里就正是秋天。
②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
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③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④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⑤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⑥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
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⑦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⑧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
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
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
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
“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⑨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
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
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
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脑。
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⑩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
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
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真题试卷)

攀枝花市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解析)语文第Ⅰ卷阅读(共58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
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
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
四川成都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6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四川成都散文阅读6篇(2003—2018)诗与成都肖复兴①和其他一些城市相比,成都一个特别之处,便是它和诗的关系格外特别。
②成都古今曾经出过的诗人很多,历代来过成都的诗人更是无数,他们的诗写得或联对得再漂亮,并不足以说明成都就是一个诗城。
能够证明成都是一座诗城的,是诗对这座城市的影响,以及诗如水一样在这座城市蔓延的滋润和普及。
③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
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
诗让人们自得其乐,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④还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抗战期间,在半边街魏家祠堂对面开有一家饭馆,战争期间经济拮据,怕人吃饭不给钱或赊账;饭前先要钱呢,又觉得不大好,既怕得罪人,又怕伤自己的面子。
店家便写下一首诗,贴在墙上:“进门好似韩信,出门赛过苏秦,赊账桃园结义,要账三请孔明。
”句句用典,又通俗好懂,众人皆会意而笑,皆大欢喜。
在成都,诗不止于诗家之间风雅的唱和,而很实在,很实用,又有几分居家过日子的恬淡和狡黠,以及艰辛日子里的苦中作乐。
⑤再举一例,便是在成都,连乞丐都能够写诗。
一个成都乞丐的“烘笼”诗:“烟笼向晓迎残月,破碗临风唱晚秋,两足踏翻尘世路,一盅喝尽古今愁。
”居然把凄凉写得如此诗意盎然。
也许,这只是乞丐中的凤毛麟角,但他们确实曾经存在过并为成都留下了他们不俗的诗作。
这在别的城市里,我还真的未曾听说过。
⑥1913年,成都慈善人士曾经在北门一破庙旧址上搭建一排瓦屋,专供乞丐在寒冬时有个避风的地方,并取了个典雅的名字,为“栖流所”。
没过多久,便被乞丐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是士绅工商之友,与魑魅魍魉为邻”。
既工稳,又俏皮。
⑦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平起平坐。
川省攀枝花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川省攀枝花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攀枝花市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解析)语文第Ⅰ卷阅读(共58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
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
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四川资阳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10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四川资阳散文阅读10篇(2003—2018)梨花的春天宗满德①春天是从一叶梨花瓣走进人间的。
②静谧祥和的夜晚,星星丢给大地一些眼色,黄河里追逐的浪花露出银白的乳牙,一口一口地咬着石砌的堤岸。
一粒石子落下来,惊醒一河春梦。
露珠在岸边的小草上打盹,月亮盛了半碗。
蒸腾上升的水汽,在百年梨树群中氤氲。
走过冬天的游子,在梨园守夜,轻轻地哼一曲《北国之春》,缓缓的黄河水泛起涟漪。
③阳光错落地从梨树群中穿梭,晨露紧紧地咬了一夜,刚松了一口气,就从树枝上滑落。
小草伸出碧绿的小手,低声地吟唱。
等待了整整一个冬天,站着的,立着的,都是那样的新颖,那样的鲜活。
春天的早晨从最后一个冬夜里开始,预备着上演五彩缤纷的舞会。
④主角登场了。
叶子还没有发芽,花就开了。
热烈,闪亮,胜过炽热的太阳。
白衣天仙下凡吧,纯粹,脱俗,灵秀,远隔尘世。
皇后出宫吧,抿着嘴,敛着胸,曼妙,轻盈,似在天上,又在民间;朝饮白露,夕餐落英。
山姑待字吧,粉着脸,描着一丝淡眉,穿着一件短裙,绛红中透着新绿。
一个冬天没有下地干活,白皙的面,光亮滋润。
轻轻地吻一下吧,树下巴望的情郎。
官窑的白瓷器吧,五枚清亮清亮的盘儿盛着金色的花蕊,还有一粒昨夜刚刚凝炼的银珠。
伸开手掌,怕它掉在地上;张开口,怕它飞走。
伫立着,凝视着,听花瓣与花蕊轻轻地合唱春的恋歌。
⑤树枝则一律裸着,不着一字。
一个冬天的努力,都献给了花儿。
不害羞的花儿顺着根顺着茎,从土里升起来,挂在枝上,尽情地表演艺术体操。
一阵微风吹来,一些娇气的花儿夭折了,从枝头上飘下来,归入土中。
叶子是后盾,铁一样坚硬,都埋进枝桠里面,不露声色,不出风头,不争春光。
全身的力气和营养,都向一个方向输送。
平静地等待是一种内力,没有怨悔地给予是一种品格,低调地劳作是一种风度。
花儿开了,还怕没有绿叶,还怕没有果实吗?保持沉着,让花苞绽放吧。
⑥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这样地纯,这样地白?梨花给予人间的不仅是春的温柔,也许还有冬的风骨。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第I卷阅读(共58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4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 Eureka” (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
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
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 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 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攀枝花市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解析)语文第Ⅰ卷阅读(共58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
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
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
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
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
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
四川乐山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5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四川乐山散文阅读5篇(2003—2018)有家无长高由请问你的家长是……?家长是干什么吃的?面对这两个极简单的问题,如今我们却很难回答。
可能,大多数的城市家庭已经民主化,不需要“家长”这东西。
只有当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或派出所填写“户主姓名”时,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
于是,纷争不断,离婚率攀升,家庭教育失衡……在个人主义时代,最先受到挑战的并不是单位首长,而是家庭的家长。
没有多少人觉得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角色有多么重要,除非家庭危机出现。
通常,家长就是无限的“支付宝”。
家长就是免费的“家政工”。
家长就是全天候的“出气筒”。
……没有人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更无人乐意接受一个整天板着面孔管束着一家老小吃喝拉撒睡的传统家长。
家,应该是温馨的天堂,是自由的牧场。
可有时家也是冰凉的地狱,刻板的作坊。
天堂与地狱之间,并没有隔着一堵墙。
但是,人在“家”中,并非没有边界。
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翁婿之间,都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家庭规则”。
试问,现代家庭几个有家规的?谁来制定家规?制定了家规谁来遵守?漫长的小农社会,孔孟之流规则了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唱歌,妇相随,千人吃饭,主事一人,虽然家庭的人伦悲剧是不少的,总的说来还是稳定的,稳定了几千年。
到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家庭结构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过去三代同堂的家庭变为今日的三口之家,老婆当家,小鬼当家,还是老公当家?反倒成了一个问题了。
一家之中,谁最最重要?父母,岳父母?孩子,老公?妻子?应该说家庭成员中的每个人都重要。
实际上,有人把父母看得最重,因为“我”是父母生的,老人的日子较短。
有人把孩子视为家庭核心,因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是爱情的结晶。
这些都有道理。
然而,往往如此就引发家庭大战。
谁来平衡家庭矛盾?维系家庭的核心力量到底是血脉还是爱?契约?这实在是天下第一难的问题。
有人当得好皇帝,当不了家长;有人擅长处理复杂的国家事务与国际关系,却处理不好家庭关系。
四川资阳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11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四川资阳散文阅读11篇(2003—2018)门前那棵桂花树陈奕纯一棵新来的桂花树,刚到时一身盛装,不久便繁华褪尽,静静地站在天空下,睡着..了.一般。
再不久,嫩绿的叶子,一小丛一小丛地从树干上钻出来,有点兴奋,还有点儿害羞的样子,从树下往树上排列,像五线谱,有音符的韵律。
我觉得它的每片树叶都是眼睛,甚至能感觉到它的性别和气息。
在它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茂密如林,透着灵气;在它收敛了一身盛装,落尽繁华,让自己变得非常不好看的时候,透着神秘。
有一天晚上,大约9点钟,我来到树下,也许是因我的脚步声,突然树上“哗啦啦”骚动起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看到密不透风的树冠像一个大摇篮,在空中晃动,有鸟在树枝上逗闹。
方知惊了它们的好梦,我悄悄地不敢出声。
这个时候我觉得这棵桂花树,实在是鸟儿的天堂。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
鸟站高枝,这是因为站在高处的鸟,更有安全感的缘故,这个道理,不经历,是不会理解鸟类的生存之道的。
大约一个月后,树上繁茂的叶子渐渐脱落,再过了一个月,下面的全掉光了,树梢上的叶子所剩无几。
站在阳台上往下看,没有掉落的叶子呈灰褐色,干枯而硬邦。
这时再看树身,觉得挺拔而清冷,心里受了伤似的,仿佛杵在冬日里的一把大扫帚。
但是我对它充满信心。
它是在经历化蛹为蝶的蜕变,是凤凰涅槃。
重生是痛苦的,我应该对它充满信心,看着它受苦的样子,我的内心里还有一丝丝怜悯和不忍,能对它做的,只能是浇水再浇水,使它喝饱喝足后积攒力量。
我常常看着它,感受它的呼吸和气息。
我对它说,你知道我在乎你,你一定会焕发生机,要加油!人站在一棵高大的树前,是渺小和微不足道的。
但它能感受到我强大的心愿,我的力量来自灵魂深处,来自于我对它生命的尊重和呼唤。
就这样,从春到夏,两个多月后,它的主干上发出了嫩绿的新芽。
生命的奇迹,有时候不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
我天天盼着它长出新芽,它却缓慢地不肯露头。
有一段时间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它的身上,不再去观察它,它却给了我意外的惊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四川攀枝花散文阅读5篇(2003—2018)那些乡间的事物贾维秀1离乡人身后的乡村,美得像夹在经典著作里的一页页篇章,寂静、朴素、暗藏哲理。
2风景的帷幕是从黎明前的第一声鸡啼拉开的。
3星星的倦眼还眨在天空,乡村和四野依然沉睡,夜色中,蹲在鸡架上的鸡便开始在黑暗中“叽叽咕咕”酝酿,选择在一个怎样的时刻、以怎样的姿态去完成一天中最为风光的使命——让天惊让地动。
4夜露滴落。
晨风忽起。
曙色微透。
5“喔——喔——喔”雄鸡很抒情地开始了原声态的歌唱,那声音擦过暗夜,擦出金属般的质感,滑翔在村里村外,天空中就有了清而脆的高亢弧线。
6村庄醒了。
7谁家的门“吱呀”开了,院子里晃动着皮影般隐隐绰绰的身影。
一扇扇门陆陆续续打开,街巷里有了脚步声,村外有了脚步声,田埂上有了脚步声,声音的涟漪一圈圈渐次荡开,叫醒了田野。
8露珠爬在草叶上,自顾做着晶莹的梦,等待着在彩霞飘起的时候,走完色彩斑斓的一生,裤脚擦上去,梦就被带到了别处,至于留在了哪里,露珠自己知道。
9大块的田地在村庄的远处,与邻村的土地相连。
浩瀚的背景之上,人在其中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10远离村庄的土地,不便溺爱,大多会种植一些皮实的大庄稼。
它们在苍天的护佑下像一个个被放养的孩子,遇光即壮,见风就长。
青青的玉米,怀揣籽粒,像孕身乍现的婷婷少妇,青涩中透着成熟,向外散发出裹不住的咄咄逼人的生命气息;红红的高粱,如同个子高挑的北方汉子,挺胸昂首,以最为流行的健康肤色,张扬着农家子弟的朴实;那些收敛很紧的棉桃,心怀锦绣却静静地挤在低处的枝头,悄然养心;那些收敛紧实的棉桃,往往禁不住阳光的诱惑,骤然打开了满腹白花花的心事。
大地上的植物还有很多,有沉思的谷穗、埋头酣睡的红薯、土豆,一心向上的芝麻……11一些无所事事的豆荚也挤进了庄稼地里:黄荚里是黄豆,白荚里是红豆、豇豆,那些状如乌鸡爪的黑荚里藏满了密密实实的绿豆。
12穿行在庄稼地里的除了人,还有一些活物,停停歇歇日夜鸣唱的是蛐蛐儿,不声不响跳来跳去的是蚂蚱,蚯蚓在土下潜行,蝴蝶在花香里振翅,一些鸟儿不属于土地,它们如过客飞来逗留,又迅速离去,不知想了些什么。
13园子散布在村庄四周,各家都有,多种些时令蔬菜。
由于离家近,抬腿即到,闲不住的庄稼人就把一些细碎的心思绣花一样用到了这里。
几畦绿菜,用栅栏一围,竟有了观赏的味道。
村子里消失的水井,在这里还能看到。
辘轳架在井上,老人摇着辘轳。
一桶桶井水顺着垄沟流进了菜地。
小孩儿兴奋地划拉着沟里的清水,偶尔与老人一问一答。
这场景最接近田园的味道,也最容易走进离乡人的梦境。
14如今的离乡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去寻找理想中的天堂,外面的天堂不知是否能找到,可他们忘记了,他们离去的地方就是天堂。
在他们离去的地方,花自然地开,果自然地熟,老老少少自然地生活,一切都遵循着亘古的秩序。
15暮色中,老牛甩着尾巴隔着野地里的酸枣棵、野葡萄、奶秧子、野蒿子、蒲公英、狗尾巴草,回望着一株欢实的搭在高处的粉红色的牵牛花……然后,悄悄地装进每个离乡人的行囊。
15.本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请仿照示例,列举至少三类构成这幅田园风光图的“事物”(不得列举示例中的“事物”)。
(3分)示例:清脆高亢的鸡鸣。
叫醒田野的脚步声;晶莹斑斓的雨珠;茁壮饱满的庄稼;形形色色的活物;园子里的水井和时令蔬菜;偶尔问答的老人与小孩;悠然的农人与老牛。
16.作者为什么说“浩瀚的背景之上,人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第9段划线句子)?(4分)1人不像主宰:与浩瀚的大地相比,人是渺小的(1分);人是随着大地的节律安睡、苏醒、劳作,处于被动地位(1分)。
2像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和植物一样,依靠土地,吸收土地的营养生长繁衍(2分)17.分析第10段划线句子的写作特色及作用。
(4分)1写作特色(2分):一是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二是从色彩、姿态方面写出了事物的不同情状(1分);2作用:一是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1分);二是透露出对庄稼和土地的喜爱之情(1分)18.通观全文,作者眼中的“天堂”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
(4分)参考范例:有自然朴素祥和的景色;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大地和谐相处;物产丰富,人民富足;生活自在悠闲。
其中中心词:自然(朴素),和谐、富足、美好、自由。
(2015四川攀枝花)草屋的声音赵伟平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移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
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
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
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
”其实,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
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
然而,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
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
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
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
收获完最后一片庄稼,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
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
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
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疯狂的手脚。
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
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住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有通道,这正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⑤草屋留在我记忆中的更多的是宁静。
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
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其中东北角的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梧桐的枝桠粗犷而大气,一到初夏,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角则长着一棵枝细叶茂的枣树,我常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润,然后,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这些美味。
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⑥冬天的雪对于草屋来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沙沙”“沙沙”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
满世界银装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屋早已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
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不愿意真的离去,在经过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⑦草屋无言。
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发出的种种声音!17、作者说,“草屋无言”,却又说能“聆听”到“草屋的声音”。
说说你对“聆听”的理解。
(2分)18、结合全文内容,从四个方面概括作者“聆听”到了哪些“声音”。
(4分)19、请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赏析⑥段末尾“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一句的妙处。
(4分)20、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⑦段的作用。
(2分)21、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包蕴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4分)【参考答案】17、2分,“聆听”在文中指的是对草屋及有关的人、事、景等(1分)的理解(感悟、体味等(1分)。
18、4分,草屋使人产生知足的温煦或草屋使人感到温馨(1分),草屋的主人勤劳坚韧、纯朴憨厚(1分),草屋环境宁静(安宁)而有情致(1分),草屋风景别样而意味无穷(1分)。
意思相近即可。
19、4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化静为动(1分),生动形象(1分)地描绘了冰棱串给人带来的美感(1分)。
20、2分,结构:总结全文,篇末点题(1分);内容:总结、提炼出了作者对生活(人生)的感悟,深化了主题,给人回味无穷之感(1分)。
21、4分,作者通过对草屋及草屋“声音”的叙写(1分),表达了对草屋生活的回忆和留恋(1分),对草屋主人美好品质的赞美(1分),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1分)。
意思相近即可。
(2014四川攀枝花)时间柯国伟(1)时间,闪着晶莹的色泽,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
它是个很美的词,让人遐想。
可是,它又是个沉重的词,让人叹息……(2)时间无涯,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时间永恒存在,却又在不断消逝。
可是,当它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却会让人感慨。
在时间面前,我们都只是短暂的一瞬,那是多么坚定的现实。
(3)时间是一幅空白的画,它把自己交给我们,由我们随意勾勒图案、涂抹色彩。
我相信,每段时间都有色泽,即使一片空白,也会有单调的浅白色泽。
我始终赞同,赋予时间色泽的想法。
因为当我们发现每段时间都有了色泽,那么无疑没有虚度时间,如此清楚地看见一路走过的风景。
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是如此清醒地活着,没有让年华白白流走。
(4)时间,是那么让人感伤。
有时会想,时光匆匆的依据是什么呢?时间恒定存在,我们可以用秒针清晰地看到它的流逝,但把时间划分成时、分、秒就一定准确吗?假如可以丢弃一切意识到时间存在的事物,那么我们会觉得日子更美,有种天长地久的感觉。
但那不现实,因为我们不是永恒,一切都有结束的时候。
(5)时间从来不曾改变,改变的是我们。
(6)当我写下这句类似箴言的话时,有种惆怅的感觉。
回首过去,是件艰难的事,但很有必要,你相信吗?(7)现在,我忽然明白,时光匆匆是因为我们与当时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还记得那美妙的童年吗?我只记得那时家里经济困顿,没有玩具,没有可以支配的零钱,甚至没有什么玩伴,但依旧过得有滋有味,十分愉快。
常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寻找许多乐趣,对身边的世界充满热情与好奇,总期待着生活又带给我什么新的惊喜。
我觉得儿时的世界很小,但充满了童话般的奇异色彩,一棵树,一个小玩意儿,都是一片神奇的小天地,蕴藏着多彩的世界。
那时,时间好慢,从来不曾感到时光匆匆。
每个夏日午后,简直是奢侈的时光盛宴,似乎漫长得遥遥无期,时间好像停止了。
那时没有时间观念,想来也是一种幸福。
(8)我仔细地想了想,知道童年为什么会过得比较慢。
因为童年有更多的事物让我们开心,从内心深处认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