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现代文内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本涉及的现代文阅读知识点盘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本涉及的现代文阅读知识点盘点【语句考查】1.关键语句或段落的含义(“……”词句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
2.关键语句或段落的表达效果。
①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等)②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品析。
3.结合课文内容,或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语言特色的品析(骈散结合、骈句为主、散句为主、长短句相结合)5.文章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关键句、插叙、伏笔和照应、结尾句段、设问句、反问句)?6.给下列语句做批注(词句批注、内容批注、精彩段落批注、感想批注、评价批注、疑难批注)7.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表达方式的考查】9.插叙的作用11.细节描写的品析。
(描写)12.景物描写的作用13.对写景语段做批注。
P113第二题。
(描写)14.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作用(议论)15.文章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抒情)16.从人称、句式、修辞等方面体会文章的抒情效果。
(抒情)【主题考查】17.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小说的主题是什么)?18.怎样理解小说的主题?19.结合课文内容,围绕“人道关怀、尊严、公德……”等谈谈你的感受。
20.如何理解小说的结局?21.“……”标题有什么作用?22.“……”标题有什么含义?【人物形象的考查】23.文中的某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4.你是如何理解某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或第一人称描写人物心理25.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谋篇构章考查】26.文章的线索是什么?27.文章中引用古文、歌词、别人的话有什么作用?28.“……”这一事物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29.“……”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30.文章选材上有什么特点?31.文章在详略处理上有什么特点?32.文章为什么详写……内容?33.铺垫(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
八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常考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常考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常考知识点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
5、说明文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6、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7、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8、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9、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10、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改正:将“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调换为“广泛征集和精心筛选”。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背记手册字音字形分册分单元梳理:8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❶新闻两则管xiá(辖)wú(芜)湖dí(荻)港xiâ(泄)气yīn(殷)切 kuì(溃)退dū(督)战jiān(歼)灭 suí(绥)靖â(遏)制 huáng(潢)川要sài(塞)Wãn(阌)乡杜yù(聿)明锐不可dāng(当)❷芦花荡寒jìn(噤) 黄shāo(梢)yào(疟)子cuān(蹿) yāo(吆)喝 jìn(浸)张皇失cuò(措) sà sà(飒飒) zè(仄)歪❸蜡烛地jiào(窖)pǎi(迫)击炮瓦lì(砾)púfú(匍匐) sǒng(耸)立 yè(腋)窝jū gōng(鞠躬) 烛xīn(芯) chàn(颤)巍巍❹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晨xī(曦) 制cái(裁)zāng(赃)物piē(瞥)见jǐ(给)予箱qiè(箧)眼花liáo(缭)乱 jié(劫)掠huǎng(恍)若❺亲爱的爸爸妈妈hē(呵)护赤luǒ(裸)裸纳cuì(粹)肃mù(穆)huǎng hū(恍惚)huāng miù(荒谬) 杀lù(戮)liáo rào(缭绕) chōng jǐng(憧憬)❻阿长与《山海经》yǎn(鼹)鼠xù(絮)说孤shuāng(孀)震sǒng(悚) pī Iì(霹雳) zēng wù(憎恶)jiã(诘)问渴mù(慕) chuāng bā(疮疤)hài(骇) 毛cháng(苌) jù dàn(惧惮)Iǔ(掳) jiǔ(灸) 郝yì(懿)行❼背影交xiè(卸)奔sāng(丧)suǒ xiè(琐屑)sù sù(簌簌) fù(赋)闲 chóu chú(踌躇)狼jí(藉) tuí(颓)唐pán shān(蹒跚)shì(拭)泪 zhà(栅)栏游guàng(逛)举zhù(箸) 晶yíng(莹) 情yù(郁)于中❽台阶gān gà(尴尬)kāi(揩)汗xián(涎)水āo dàng(凹凼) qiào(撬) chóu(筹)划nián(黏)性 gè(硌) 门kǎn(槛)❾老王huáng(惶)恐取dì(缔)zuàn(攥)cîu(凑)合荒pì(僻) yǔ(伛)tā(塌)败镶qiàn(嵌) 眼yì(翳)愧zuò(怍) zhì(滞)笨kū lóu(骷髅)○10信客cù(猝)然昏jué(厥) è hào(噩耗)吹xū(嘘) hē(呵)斥 bá shè(跋涉)焦zhuó(灼) 颠pèi(沛) jì liǎng(伎俩)吊yàn(唁) 连声nuò nuò(诺诺) xī xū(唏嘘) ○11中国石拱桥xiáo(洨)河 yún chèn(匀称)和xié(谐)张zhuó() 惟妙惟xiào(肖) 河dī(堤)zhāng(漳)州朝野qiān(佥)载 Iì(郦)道元○12桥之美shā(煞)风景mèi(魅)力xiāo(销)魂yí(颐)和园 zhù(驻)足重dié(叠)shâ(摄)影zhēn(斟)酌和xié(谐)○13苏州园林lín xún(嶙峋)对chèn(称)lòu(镂)空zhuï mï(琢磨)丘hè(壑)叠zhàng(嶂) xuān xiè(轩榭)池zhǎo(沼) qiáng wēi(蔷薇)○14故宫博物院qìng(磐)zǎo(藻)井chù(矗)立额fāng(枋) cuán(攒)动 pán(蟠)龙áo(鳌)头 zhàn(湛)蓝 tán(檀)木妃pín(嫔) 中zhóu(轴)线 liú Ií(琉璃)jiǒng(迥)然不同金luán(銮)殿○15说“屏”shàn(擅)长wéi(帷)幕sháo(韶)光cāng(伧)俗 píng(屏)风 nà(纳)凉huǎn(缓)冲休qì(憩) tuī(忒)○16大自然的语言piān(翩)然yùn(孕)育刺huái(槐)农yàn(谚) sù(簌)簌销声nì(匿)迹连qiáo(翘) wěi(纬)度风雪zài(载)途○17奇妙的克隆锦náng(囊)克lóng(隆)繁yǎn(衍) pēi(胚)胎两qī(栖) lín(鳞)片脊zhuī(椎) chán chú(蟾蜍)○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jié(劫)难追sù(溯)鸟tún(臀)目潮xī(汐) zhě zhòu(褶皱) 金属yī(铱)yǔn(陨) 二氧化guī(硅) 岛yǔ(屿)链○19生物入侵者归jiù(咎)bān lán(斑斓)mò(陌)生繁yǎn(衍) xiào(啸)聚山林fān(藩)篱xī yì(蜥蜴) 无动于zhōng(衷) qī(栖)息○20落日的幻觉收liǎn(敛)宽shù(恕)qǐ(绮)丽yān(殷)红 wèi(蔚)蓝 xù(旭)日尘āi(埃) 迷huò(惑)○21桃花源记huò(豁)然yǎn(俨)然黄发垂tiáo(髫) jì(骥) qiān mò(阡陌)○22短文两篇德xīn(馨)tái(苔)痕鸿rú(儒) 案dú(牍) tiáo(调)素琴西shǔ(蜀)fán(蕃) yú(予) yū(淤)泥zhuï(濯) 清lián(涟) màn(蔓)xiâ(亵) xiǎn(鲜) yī(噫)○23核舟记器mǐn(皿) wǎng(罔)不尝yí(贻)二shǔ(黍) xuān(轩)敞 ruò(箬)篷石青sǎn(糁)之多rán(髯)手juàn(卷) 两xī(膝) qū(诎)不shǔ(属) 衣zhě(褶) jí(楫)chuí jì(椎髻) yú(虞)山 zhuàn(篆)yîu jī(有奇)○24大道之行也[来源:学#科#网]jǔ(与) mù(睦) guān(矜)fân(分) wù(恶)○25杜甫诗三首dài(岱)zì(眦)sāo(搔)zān(簪) yú(逾) yè(邺)shù(戍) yè(咽) yù(妪)○26三峡quē(阙) xī(曦) xiāng(襄)sù(溯) yù(御) tuān(湍)yǎn() shù(漱) jiàn(涧)zhǔ(属) zhàng(嶂)○27短文两篇tuí(颓)lín(鳞)suì(遂)xìng(荇) yù(与)其奇者○28观潮tíng(霆)zhāi(斋)méng(艨)chōng(艟) lǚ(履) shū(倏)fãn(焚) gě(舸) qiú(泅)jiù(僦) rân(仞) qǐ(绮)○29湖心亭看雪拥cuì(毳)衣gēng(更)定崇zhēn(祯)雾sōng(凇) 舟一jiè(芥) 铺zhān(毡)对坐qiáng(强)饮 hàng dàng(沆砀)○30诗四首huì(秽)hè(荷)jì(骑)sài(塞) yān(燕) jīng(荆)门帘jīng(旌) xǐ(徙) yǐ(倚)。
2018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分类汇总

2018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分类汇总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中考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2018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分类汇总》,仅供参考!
序号
详情
1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该怎么复习汇总讲解
2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提高“四步法”汇总讲解
3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的八大热点汇总讲解
4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5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如何解答文中句子含义题。
【精选】2018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精选】2018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整理一)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画图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2018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汇总

2018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汇总现代文阅读基础知识及答题格式归类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上现代文、诗词(共22张P

)
无动于衷
四、重要作家作品识记 1.《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书法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哲学论 著《矛盾论》《实践论》等。 2.孙犁(1913—2002),当代作家。原名孙树勋。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荷花淀》,小说、 散文集《白洋淀纪事》,《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3.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 伟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 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波撼岳阳城
黄鹤一去不复返
9._________________,白云便千引载诗空情悠到悠碧。霄(崔颢《黄鹤楼》) 10.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门__前__流__水__尚__能__西__。(刘禹锡《秋词》) 11.谁道人僵生卧无孤再村少不?自__哀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 日风雨大作》) 13.存者且偷生,____死__者__长__已__矣___!(杜甫《石壕吏》) 14.白头吊古风霜里,____老__木__沧__波__无__限__悲_。(陈与义《登岳阳楼》) 15.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16.树树皆秋色,_____老__大__徒__伤__悲____。(王绩《野望》)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大诗人。有 《放翁词》《渭南词》《剑南诗稿》等。
11.王绩(约 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著名诗人。《野望》选自《东皋子集》。
初二语文上册现代文知识点提纲整理

初二语文上册现代文知识点提纲整理《消息二则》简介:毛泽东,字润之。
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文体知识:新闻:又称消息,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
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
1.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2.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1)标题:常利用多行形式,分为主标、引标、副标三种;(2)导语:消息(更多内容关注:初一数学无语英语)开头的第一段或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3)主体: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4)背景和结语: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没有明显标志。
3.新闻的特征:用事实说话(基本特征)、迅速及时、简明扼要。
4.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主题:《消息两则》所报道的大军渡江和渡江战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路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介绍: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更多内容关注:初一数学无语英语)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页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飞天”凌空》文体知识:1.新闻特写的定义: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更多内容关注:初一数学无语英语)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考点透视在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测试的题型灵活多样,既有主观性试题,也有客观性试题。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分析综合能力,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能力。
它要求学生在阅读某篇文章后,能尽快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因此,解答这类题目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筛选整合有效信息,分析结构层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等。
知识讲解筛选整合信息所谓筛选整合信息,就是对文本中言语信息的获取、筛选、概括、加工的过程。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一篇文章中常常有许许多多的信息,但是,在做题时,却不需要运用所有的信息,而是根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迅速而准确地筛选出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加工、整合,回答相关问题。
一、筛选什么样的信息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对解答问题有用的重要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几点: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信息;反映文章布局结构的信息;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文章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阐述等。
这些信息内容有作者直接、明白地表述出来的“显性信息”,也有含而不露、隐藏在文字里面的“隐性信息”。
隐性信息,或者是文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者是作者对问题的发展只是做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或者在文章的分析总结中临时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或者是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换,等等。
二、获取信息的途径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种,如文本信息、题干信息和其他有关题目的信息,等等。
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如文本的题目、作者的情况、文后的注释;题干的信息如本书前面所阐述的“明示”或“暗示”的信息等,都是可以利用的信息。
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做现代文阅读题时,总是要运用概念的,文中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
基本概念的表现形式就是词语,这些词语是信息的语言标志,因此,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考生应根据语言标志来获取相关信息。
2018年中考语文(人教版,通用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上现代文、诗词(共22张PPT)

) ) )
簌 簌( sù ) . 差 使( chāi ) . 取缔 ( dì ) . n ) 攥 紧( zuà . 呵 斥( hē ) . 吊唁 ( yà n ) . 猝 然( .
cù )
伛偻 ( .. 愧怍 ( ..
yǔ lǚ
kuì zuò
清 月明风qīng_____ 悠闲 yōu_____
zāng______ 赃物 肃mù_____ 穆
第二单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掳 走( lǔ ) . 颓 唐( tuí ) . 蹒跚 ( pán shān ) .. 滞 笨( zhì ) . 接济 ( jì ) . 伎 俩( jì ) . 文绉 绉( zhōu ) . 昏厥 ( jué . )
) )
n ) 匀称 ( chè .
河堤 ( dī . 丘壑 ( hè . 池沼 ( zhǎo . 鳌 头( á o .
) ) ) )
煞 它风景( shā . u ) 镂 空( lò . 斟 酌 ( zhēn zhuó . . 蟠 龙( pá n .
shá o ) 韶 光 ( .
轩榭 ( xuān xiè ) ..
漱 霆 秽 飞 shù _______ 雷 tí ng______ 荒 huì ______ 旌 帘 jīng_______
艨艟 ( chōng ) . 毳 衣( cuì ) .
雾凇沆砀 ( .. 徙倚 ( yǐ .
hà ng dà ng
)
)
二、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字 抹
当
转弯摸角____ 副 名付其实____ 绩 丰功伟迹____ 遣责____ 谴
n zhà ng ) 重峦 叠嶂 ( luá . .
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_49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1 •说明文分类及说明对象[人教版八上P110“学习阅读说明文”;鄂教版八下P55〜56 “谈谈说明文阅读”]
速记口诀:举(举例子)枪打(打比方)猎(列数字)莫(摹状貌)分(分类别)高下(下定义);
围坐(作诠释、作比较)饮(引用)酒话(画图表)天下。
⑴准确、科学:常见情况如下
如2011《揭开害羞之谜》中“结果发现,害羞的孩子的基因中与大脑化学物质5—羟色胺有关的基因有一两个比别人更短”一句“一两个”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生动形象、平易朴实:生动形象多用于科普说明文、科学小品文,平易朴实多用于
科技说明文。
如2016A卷《笑,不苦口的良药》中对“笑”的描述,语言平实、具体,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平易朴实;2012《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中对抗坏血酸的描写,语言轻
松活泼,幽默风趣,具有趣味性。
2018年中考语文第一部分系统复习八上现代文课件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选段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B.选段是故事的高潮部分。 C.选段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D.选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 2.对于第⑧段中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描写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 没有好下场。 B.景物描写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渲染了故事的气氛。 C.景物描写衬托出老头子把敌人置于死地时,内心萌发出的一 种报仇后的狂喜、失态的情绪。 D.景物描写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 的艺术境界,提高了作品的感染力。
六、阅读《芦花荡》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5题。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 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 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 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 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 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 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 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 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 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 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 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 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4.关于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 有误的一项是( A ) A.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我真是小看了他。你看他, 毫不畏惧、足智多谋。就是剥莲蓬吃,有些嘴馋。 B.水上有血,水下定有机关!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 鼻子在转。 C.他真有本事,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 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力。 D.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 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 5.下面对选段写作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选段运用非常简练的文笔,通过外貌、神态和心理描写,逐步刻 画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B.选段富有特色的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将叙事与写景有机地结合 在了一起。 C.选段中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D.选段采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景物描写写得雅致隽永,景随情 移,情景相生。
2018年中考语文 教材梳理 八上 第六单元复习

字词梳理
K12课件
9
诗词鉴赏
学习交流,K12分别包含小学初中高中, 所谓的K12教育就是小初高教育,是非 常重要的教育过程,是通往大学的必 经之路。
字词梳理
K12课件
4
诗词鉴赏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诗词鉴赏
小贴士:请将下面两首诗歌默写或用正楷抄写在答题线 上。
雁门太守行 李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别云间 夏完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单元
K12课件
1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字词梳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臀.部( tún ) 遨.游( áo ) 花卉.( huì ) 繁衍.( yǎn ) 沮.丧( jǔ )
免疫.( yì ) 吮.吸( shǔn ) 两栖.( qī ) 胚.胎( pēi ) 玫瑰.( ɡui )字来自梳理K12课件2
字词梳理
K12课件
6
诗词鉴赏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3.颔联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壮美,创造出一种苍 凉、悲壮的气氛。 4.颈联描绘北地秋夜,风疾霜浓,连战鼓也擂不响, 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5.尾联引用“黄金台”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 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7、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
8、说明文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9、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
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10、②人物描写: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1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2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3、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语
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直接描写、扬抑、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精编20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汇总

2018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现代文内容梳理篇目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2.芦花荡3.蜡烛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5.亲爱的爸爸妈妈第二单元6.阿长与山海经7.背影8.台阶 9.老王10.信客第三单元11.中国石拱桥 12.桥之美13.苏州园林 14.故宫博物院15.说“屏”第四单元16.大自然的语言 17.奇妙的克隆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9.生物入侵者20.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材精梳理1.字音认读荻.( ) 绥.( ) 聿.( ) 箸.( ) 揩.( )黏.( ) 簌.( ) 铱.( ) 臀.( ) 溃.退( )阻遏.( ) 提防..( )..( ) 疟.子( ) 寒噤.( ) 吆喝蹿.( ) 仄.歪( ) 转弯抹.角( ) 匍匐..( ) 揣.在怀里( )衰.老( ) 淹没.( ) 珐琅..( ) 脂.粉( ) 惊骇.( )箱箧.( ) 野蛮.( ) 蜿.蜒.( ) 屹.立( ) 荒谬.( )憧.憬( ) 憎恶..( ) 书斋.( ) 震悚.( ) 诘.问( )奔丧.( ) 差.使( ) 蹒跚..( ) 颓.唐( ) 噩.耗( )文绉.绉( ) 伎俩..( ) 吊唁.( ) 惟妙惟肖.( ) 颐.和园( )蔷薇..( ) 额枋.( ) 金銮.殿( ) 藻.井( ) 磬.( )鎏.金( ) 鳌.头( ) 孕.育( ) 萌.发( ) 销声匿.迹( )连翘.( ) 胚.胎( ) 蟾蜍..( ) 两栖.类( ) 骨骼.( )潮汐.( ) 尘埃.( ) 硅.( ) 追溯.( ) 喷嚏.( )嘈.杂( ) 面颊.( )提示dí suí yù zhù kāi nián sù yī tún kuìè dī fang nüè jìn yāo he cuàn zè mò pú fú chuāi shuāi mò fà láng zhī hài qièmán wān yán yì miù chōng zēng wù zhāisǒng jié sāng chāi pán shān tuíè zhōujì liǎng yàn xiào yí qiáng wēi fāng luánzǎo qìng liúáo yùn méng nì qiáo pēi chán chú qī gé xīāi guī sù tì cáo jiá2.字形辨识(jū gōng)___________ 肃(mù)___________ 满院狼___________(jí)晶(yíng)___________ 妥(tiē)___________ 琐(xiè)___________(gān gà)___________ 凹(dàng)___________ 取(dì)___________(yǔ)___________偻眼(yì)___________ 愧(zuò)___________骷(lóu)___________ (xuān xiè)___________ (lín xún)___________(lòu)___________空分(mì) ___________ (bīn) ___________临繁(yǎn)___________ 归(jiù) ___________ (fān) ___________篱(è)___________制提示鞠躬穆藉莹帖屑尴尬凼缔伛翳怍髅轩榭嶙峋镂泌濒衍咎藩扼3.词语积累(1)业已:已经。
(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3)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4)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5)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6)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7)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说明。
(8)荡然无存:指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留下。
(9)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10)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11)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12)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13)赋闲:失业在家。
(14)勾留:短时间停留。
(15)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16)触目伤怀:看到(眼前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17)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18)颓唐:衰颓败落。
(19)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20)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21)滞笨:呆滞笨拙。
(22)愧怍:惭愧。
(23)接济:在物质上援助。
(24)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25)伎俩:不正当的手段。
(26)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27)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28)古朴:朴素而有古代风格。
(29)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30)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独一无二。
(31)驻足:停止脚步。
(32)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33)嶙峋:枯瘦的样子。
(34)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35)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36)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37)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8)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39)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课本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40)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41)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42)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43)致密:细致精密。
(44)束手无策:比喻没有任何办法对付。
(45)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
(46)归咎:归罪。
(47)藩篱:篱笆。
比喻门户或屏障。
(48)潜意识:下意识。
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
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
(49)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4.文学常识(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泽东。
(2)新闻也叫消息,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广义的“消息”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了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5)《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孙犁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境界高远,语言醇美,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因此,孙犁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
(6)《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是由茅盾翻译的。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8)《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台湾女作家聂华苓。
(9)《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朝花夕拾》,出自这部散文集的文章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纪实性文章。
它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有影响的人物,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10)《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
在文中作者抓住父亲的“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
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朱自清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
(11)《台阶》的作者是当代小说家李森祥。
(12)《老王》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是著名学者、作家,小说《围城》的作者。
(13)《信客》的作者是著名学者余秋雨,文章选自《秋雨散文》。
(14)《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
(15)《桥之美》的作者是著名艺术大师吴冠中。
(16)《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17)《说“屏”》的作者陈从周,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
(18)《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
(19)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两种,《大自然的语言》属于事理说明文。
(20)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有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
(21)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
(22)阿西莫夫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5.名句集萃(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有很大关系。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