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7篇(2003—2018)
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7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大连记叙文阅读7篇(2003—2018)近乡情更怯①故乡,是我永远无法忘怀、也不敢忘怀的。
②那个山村,很小。
几十户人家,错落在前后两条沟里。
人们日出作,日落息,互相帮扶,其乐融融。
一家杀年猪,全村人去吃酸菜白肉血肠;一家娶媳妇,全村办喜事;一家夜里有了病人,全村男丁壮妇会应声而起。
故乡,是真的“桃花源”。
③山脚,有一合抱粗的垂柳。
柳下,是•条极瘦、极清澈的小溪。
月悬夜空,中学刚毕业的我坐在溪边。
是走,是留?心情郁闷。
此时,总有乡亲驻足询问。
他们珍爱脚下的黄土, 与那土地巳结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而世代相安,却也支持、怂恿对这块土地的''叛逆”:“争口气,有出息的进城去。
”你稍有不顺,又会说,“回来,还是山里的大葱蘸酱养人!”这是一种看似相悖却意味深长、专属于那块土地的情怀。
④我参军要走了,乡亲们来道贺。
那贺物,是一两束存放很久舍不得吃的挂面,是几个尚带着母鸡体温、需换油盐用的鸡蛋。
一位长辈,送来3元钱,是由一沓角币、一堆“钢锄儿”组成的。
“拿着补补吧,别屈着孩子。
”我知道,这是“一堆”不知攒了多久的钱,即便在物价尚廉的彼时,也实在“补”不了什么,却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⑤几年后,我真的“出息” 了,进城了。
黄土、老树、瘦溪悄然远去,生活之舟将我载入另外_个世界:装模作样穿西服,故作绅士扎领带,虚情假意赴酒宴……可是,我却时时感到灵魂深处的失落与不安。
⑥盛夏。
回家。
县里小车来送。
汽车艰难地爬行在故乡的土路上,车窗外不时掠过老少乡邻的身影,我清晰地感受到这冰冷的“铁壳子”给我与乡亲们带来的隔阂。
车近村边时,陷进泥浆。
田间,有一乡亲,赶着两头黄牛犁地,竟是我儿时的伙伴。
见是我,他脸上现出境亶j随即费丝鲤或g “哦,回来了?……”不等我回话,他便径直走去卸犁见为我赶牛拉车。
我赶紧搭话,庄稼茬口好吗?几成苗?雨水“赶趟”不?猪羔什么行市?终于无话可问,终于无话可说。
曾经,在淅沥的雨帘中,我们在葱郁的草地上骑着牛儿穿行,任凭雨水把周身浇个“响透”,那样的惬意,而此刻我清晰地感受到被作为局外人、观光客对待的距离与悲哀。
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4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大连议论文阅读4篇(2003—2018)君子知“怕”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
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
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
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
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
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
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
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
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
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
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
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
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
辽宁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003-2018)
辽宁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008年女教师的47个吻①查(zhā)文红,从上海自愿来到安徽省砀(dàng)山县曹庄镇魏庙小学,当一名不拿一分钱工资的“编外教师”。
开学第一天,当她兴致勃勃走进教室时,家长和孩子一看教师是个上海人,都用一种不信任的眼光看她。
有的家长竟带着孩子离去,转到另外的班。
这当头一棒把查文红打得摸不着头脑。
她找到校长,问是怎么回事。
校长道:“我们这里上课都是用土话,家长和孩子担心听不懂你的普通话,所以跑了。
”②查文红感到委屈,但她还是硬撑着上完了第一节课。
下课时,一名学生用土话问她:“老师,‘狠狠’还来吗?”查文红没听懂,便问道:“‘狠狠’是什么意思?”学生们哄笑了,一个小男孩不客气地说“‘狠狠’就是‘狠狠’,你连‘狠狠’都不知道,还来教我们吗?”教室里再次爆发哄堂大笑。
查文红有些恼火,但她不便对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孩子说什么,便又去问校长:“‘狠狠’是什么意思?”校长笑着说:“这是我们的土话,就是下午的意思。
”“这校孩子怎么教?”查文红激动地说:“我热爱我的事业,自愿来当一名编外教师,就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为农村孩子做点什么,可他们……”校长表情有些凝重,叹了口气说:“以前来了几个教师,都没坚持几天就走了,送给你这几个看看,你再想想吧!”③查文红回到宿舍,展开了那张纸,一首诗呈现在眼前: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④这不是温家宝总理的那首《仰望星空》吗?此时读起来又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就像温总理说的那样: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她想到农村的落后与闭塞,如果这些孩子长大后还只晓得“狠狠”,他们将永远走不出这贫瘠的土地,也将永远不能与外界对话沟通。
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4篇(2003—2019)
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4篇2019年(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12分)____________孔令建(1)家风是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家风与物质无关,家庭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需要讲家风;家风与精神有关,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都离不开家风。
家风亦关乎国风,“家是最小国,国事千万家”,正如歌中所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与国相连相通。
因此,要得国风清,尚需家风正。
(2)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良好家风。
良好家风是一首多声部乐曲,在生活中无论唱响哪一个声部,都会对后代产生积极的影响。
所以,无论是显赫门第,还是平常人家,都注重良好家风的树立与传承。
司马光一生孝悌忠信,恭俭正直,其嘉言懿行源自家族中世代相承的尚德家风;曾国藩面对千金之饭食,“不忍食”“不忍睹”的节俭之行,形成了曾氏门楣世代相传的节俭家风……这一代代良好家风的树立与传承,奠定了中华民族清正国风的坚固根基,使中华文明的大厦巍然屹立。
(3)良好家风是清正国风的种子。
徐特立家族祠堂有一幅徐家家训:“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徐氏家族良好的家风根植于徐特立的血脉,他不但自己严守家训,一生以革命事业为重,为民族、为国家培养了毛泽东、田汉等大批杰出人才,而且使徐氏家风在子孙中实现了完美的代际传承。
他的4个子女及20余位侄儿、侄孙乃至曾孙都牢记家风,摒弃私利,一心为国。
他认为,子女不仅是自己家庭的成员及后代,更是国家的成员、后代。
他们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家庭、家族的兴衰荣辱,更关系着民族、国家的兴衰荣辱。
家风就是国风的种子,一粒粒良好家风的种子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才有了枝繁叶茂的中华文明之树。
(4)良好家风是清正国风的源头活水。
清朝末年,岭南九江烟桥村的何君如,慷慨好施,自奉俭朴,虽家贫却能识大义。
其子何文绩曾任兵部主事,秉承其父之风。
一生践行利物济人,晚年更是潜心育人,成就了心系民众、造福一方的底子——岭南雄儒朱次琦,朱次琦又培养了维新变法的重要人物康有为。
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7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本溪议论文阅读7篇(2003—2018)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三名男子竞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
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这是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三名男子而言,阅读,可以在他们眼前展现生活的美好,让他们暂时忘记战争的苦难,对和平更加憧憬,从而可以更勇敢地面对现实。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知识往往会让自己在人生路上有更多的选择,智慧让自己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也让自己有能力在所选择的道路上开创出一片丰富的天地。
因此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④一生饱览群书的曾国藩,文章笔力雄厚。
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以自己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为耻。
曾国藩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
同时外化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人在人生的各个方面游刃有余。
因此,曾国藩作为人臣,他能在朝中纵横捭阖,让世人敬仰。
作为同僚、上司,他圆融谦逊,深受爱戴;作为人父,他教子有方,其所留家训影响一辈辈后人。
很多人把曾国藩的成功归结为他在阅读中所汲取的营养。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他就是外卖小哥雷海为。
令人动容的,不仅仅是他超多的诗词记忆量,也不全是他以低微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
2003大连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大连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A卷(毕业考试)和B卷(升学考试)两部分。
A卷1至3页,B卷4至8页。
共200分。
另有附加题6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A卷(100分,含卷面书写5分)(2003大连)一、(15分)默写填空。
1、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3分)2、奇山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朱元思书》)(3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分)4、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在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思。
请写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003大连)5、中秋佳节,几个朋友相聚小酌。
此时,月上中天,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
家在外地的小李不禁触景生情,说道:“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古人的两句诗‘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只能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了。
”(填写适合此情境的诗句,课内外均可)(3分)(2003大连)二、(20分)阅读说明文,完成6—12题。
为什么啄木鸟不怕震①啄木鸟为了觅食,总是不停地用坚硬的喙(嘴)在树干上啄击,产生强烈的震动。
这震动如果发生在人的身上,恐怕早就脑震荡了,而啄木鸟却一点震动感觉也没有,这是为什么?②其实,早在20多年前就有神经医学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
只要我们一下啄木鸟的头部生理构造和敲击树干的方式,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不可能发生脑震荡了。
③观察啄木鸟的头盖骨和大脑之间有极窄的缝隙和少量的液.体,使得震波在啄木鸟头部的传播比在人的头部困难得多。
啄木鸟大脑被一层密实而富有弹性的头骨紧密地包裹起来,头骨骨质呈海绵状,形成一个避震功能极佳的保护垫,可撞击的力量。
2003大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连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A卷(毕业考试)和B卷(升学考试)两部分。
A卷1至3页,B卷4至8页。
共200分。
另有附加题6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A卷(100分,含卷面书写5分)(2003大连)一、(15分)默写填空。
1、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3分)2、奇山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朱元思书》)(3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分)4、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在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思。
请写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003大连)5、中秋佳节,几个朋友相聚小酌。
此时,月上中天,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
家在外地的小李不禁触景生情,说道:“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古人的两句诗‘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只能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了。
”(填写适合此情境的诗句,课内外均可)(3分)(2003大连)二、(20分)阅读说明文,完成6—12题。
为什么啄木鸟不怕震①啄木鸟为了觅食,总是不停地用坚硬的喙(嘴)在树干上啄击,产生强烈的震动。
这震动如果发生在人的身上,恐怕早就脑震荡了,而啄木鸟却一点震动感觉也没有,这是为什么?②其实,早在20多年前就有神经医学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
只要我们一下啄木鸟的头部生理构造和敲击树干的方式,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不可能发生脑震荡了。
③观察啄木鸟的头盖骨和大脑之间有极窄的缝隙和少量的液.体,使得震波在啄木鸟头部的传播比在人的头部困难得多。
啄木鸟大脑被一层密实而富有弹性的头骨紧密地包裹起来,头骨骨质呈海绵状,形成一个避震功能极佳的保护垫,可撞击的力量。
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4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大连议论文阅读4篇(2003—2018)君子知“怕”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
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
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
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
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
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
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
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
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
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
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
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
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
辽宁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7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省散文阅读7篇(2003—2018)窑语①窑火,耸立,火鸟一样张开了翅膀,壮美地翱翔。
我们的胸膛灼热,与火鸟紧紧拥抱在一起,尽情幻舞。
②从窑山村回来,窑火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燃烧着。
③我熟悉南方的土窑:半圆形的拱门,长长的土砖垒砌的窑垄,方块的天窗,伏地而起的烟囱。
场院里,土陶坯已经晒得发白,泥浆水淌出的油状水痕成了陶器的花纹,泥池里黑褐色的胶泥温顺柔和。
④泥是从老河道里挖上来的,一车一车地拉到泥池里,浇上水,用木勺泼洒,一遍又一遍,踩泥人把健壮的牛从牛圈里拉出来,和它说着亲热的话,喂上整畚斗的米糠,然后把它的眼睛蒙起来,牵进泥池踩泥。
踩了半日,直到胶泥如蒸熟的糯米浆,黏,糯,柔。
制陶师用一把弓状的钢幺幺锯,把池泥切割成-块块,抱进茅棚里开始制陶。
在青石案桌上,师傅狠狠地摔打,反复地摔打,打得胶泥瘫软便开始揉,揉出泥皮片。
师傅托着泥皮片,裹在陶模上。
一只手转动模具,一只手给胶泥刮浆,浆水咕咕地淌下来,浓浓的。
⑤做好的土陶坯,在地垄里暴晒。
陶坯暴晒之后一日比一日白,亮出泥质浑厚的色泽,花纹一圈圈地吐出来,有荷花,有丁香,有蔷薇,有如水的波纹。
烈日暴晒七日,制陶师傅便把陶坯一个个抱进窑,一垄垄地码起来,码两天,封了窑门,师傅们坐在一起,喝一顿酣畅的酒。
酒喝够了,这时月亮已经爬上了屋顶,开始点窑火。
窑火,被骈啪作响的木柴唤醒,树脂吱吱吱地叫,火星四溅,如熟透的石榴一样迸开。
陶坯被红绸般的火焰包裹着,•层又一层。
⑥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家的大部分器物,我们用砖瓦筑舍,用碗盛饭,用菜缸腌制咸菜,用壶泡茶,用杯喝酒。
窑里烧出来的每一件物品都留有人的温度,有人的品性,和我们一样淳朴,一样要经过摔打,与我们的生命一样易碎、坚硬,最后与我们一同走过岁月。
⑦记得在孩童时期,快过年了,我随母亲去小镇郑坊,拉一架平板车买土缸土瓮。
卖陶器店的有好几家,我们一家一家看过去,问价格,看成色,一条街走完,已是中午。
辽宁沈阳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9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沈阳议论文阅读9篇(2003—2018)人贵立志①人贵立志。
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
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
”由此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既是指引又是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
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
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
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后来,他在中法战争中坚决抵抗法国侵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的《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
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
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
”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
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2003—2018)
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说明文阅读7篇(2003—2018)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本溪说明文阅读7篇(2003—2018)蛋白蛋黄都要吃①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因而很多人不敢吃鸡蛋黄,尤其是血脂和血压异常的朋友,吃鸡蛋往往把蛋黄丢弃,只吃蛋清。
②事实上,蛋清与蛋黄相比,营养差远了,丢弃蛋黄只吃蛋清是非常浪费的吃法。
即使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蛋黄,适量即可。
③蛋黄是蛋类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集中部位,并且富含磷脂和胆碱,其脂肪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蛋黄是鸡蛋的精髓,对健康十分有益。
蛋黄中还含有甜菜碱、叶黄素、叶酸等营养保健成分。
适量食用蛋黄,与其他食物营养成分合理搭配,有利于降低心脏病的危险,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变性等病症。
④蛋黄有一个小优点,不管用什么方法烹调,其营养成分变化都很小,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
有人认为,蛋黄煎煮熟透会破坏其营养成分,这完全是多余的担心。
⑤蛋黄最受争议的一点是其胆固醇含量比力高,经检测100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有1510毫克左右。
可是,科学证据表明适量摄入蛋黄不会明显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也不会成为引起心血管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一般人群而言,每天吃1个鸡蛋与心血管疾病的病发风险没有关联。
⑥已经确诊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也可以吃鸡蛋,包括蛋黄。
考虑到风险因素,关键是要掌握好蛋黄的食用量,而不该完全舍弃吃鸡蛋。
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具有调节和控制血胆固醇的作用。
就是说鸡蛋黄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同时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胆固醇效用。
相比蛋黄,高胆固醇患者更应该控制的食物是猪脑、牛脑等食物。
猪脑、牛脑中胆固醇含量是鸡蛋黄的2倍。
⑦胆固醇属于脂类,人体各构造中皆含有胆固醇,它是许多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及胆汁酸的前题,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胆汁酸是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与吸收的必需条件。
胆固醇在体内还可以转酿成多种激素。
⑨中国炊事居民指南推荐成人每周蛋类摄入量为280-350克,吃鸡蛋不要丢弃蛋黄。
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2篇(2003—2018)
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003-2018)2018年大连大樱桃【材料一】大樱桃素有“水果中的钻石”之称,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
大连地处北纬39 度,这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纬度,再加上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大连成为全国大樱桃的优势产区之一。
大连大樱桃不但品种较多,有美早、佳红、水晶、黄玉等十余个品种,而且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 C 等均比苹果和梨高,尤其含铁量是苹果的20~30 倍,位于各种水果之首,因而常食大连大樱桃可补充体内的铁元素。
2017 年,大连市被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授予全国首家“中国优质大樱桃示范区”称号;大连大樱桃也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一张代表大连市农产品形象的亮丽名片。
(摘编自《大连日报》)【材料二】(摘自网络)【材料三】“樱桃好吃树难栽”,大樱桃在我国的适宜栽培区域有限。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大连市对果园的基础设施、品种选择、水肥技术集成应用等生产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逐步形成了标准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曾经,大连果农也面临过“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困境。
近两年,大连市把大连大樱桃从以前的“养在深闺人不知”,打造成今天的“走出闺门天下闻”的知名品牌。
截至2017 年年底,大连市已拥有了“金州红”“千岛绿”“丹珠格格”等大樱桃产品注册商标50 余个。
此外,大连市还积极改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销售思维,一边加大在媒体上的宣传力度,一边新建5个区域性大樱桃交易中心,形成产销衔接的产地市场体系,实现了由“产得好”向“卖得好”的转变。
14.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连大樱桃的特点。
(3 分)15.根据材料二,运用两种说明方法说明“AA 级(大果)”的标准。
(3 分)16.为了使大樱桃成为“一张代表大连市农产品形象的亮丽名片”,大连市采取了哪些举措?请根据材料三加以概括。
(4 分)17.材料三中多处引用了俗语,请以画线俗语为例分析其作用。
辽宁沈阳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4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沈阳记叙文阅读14篇(2003—2018)碎暖包利民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
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
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
②那张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
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
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
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
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③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
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
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
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
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泡制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
⑤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
而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
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
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悄悄地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6篇(2003—2020)
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6篇(2003-2020)目录2020年 (3)红树林 (3)爱的传递 (4)2019年 (6)题目:________ (6)春联的魅力 (7)2018年 (9)大连大樱桃 (9)春色第一枝 (10)2017年 (12)窑语 (12)2016年 (13)沙漠之花 (13)2015年 (15)君子知“怕” (15)半岛小夜曲 (16)2014年 (17)能藏善跑的草兔 (17)近乡情更怯 (19)2013年 (20)坐忘 (20)冬天里的一团火 (21)2012年 (23)名 (23)冰山之父 (24)2011年 (25)花开半时偏妍 (25)回家去问妈妈 (27)2010年 (28)种子的生存策略 (28)冬日北国鸟 (29)2009年 (30)心境防割 (30)2008年 (32)青春的门槛 (32)2007年 (35)人生的春 (35)2005年 (38)种种有情 (38)2004年 (40)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 (40)2020年红树林①红树林,顾名思义应是“红色的树林”。
然而,当人们走进红树林时却发现,这里的树全是绿色的。
难道红树林名不副实?其实红树林是外表不红而“心”红。
红树林主要由红树科植物构成,这些植物的树千里富含单宁旦表皮破裂,单宁与空气接触氧化后,树就会变成红色。
红树林之名便由此而来。
②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的湖间难涂上。
为了在海浪的袭扰中占有“一席之地”,红树植物练就了许多“独门绝技”。
③红树植物具有动物一样的胎生习性。
在春秋两季完成开花结果后,红树植物的果实并不急着落地发芽,而是继续在母树上生长,萌生出胚轴,胚轴成熟后才会离开母树,散落到海滩上,遇到适宜的环境,便会扎根发芽。
④由于生长的海岸环境风浪大,土壤泥泞松且厌氧,为能“立足”,红树植物发育出了功能各异的根系。
为抵海浪的冲击,它们从树干基部长出支柱根。
支柱根牢牢抓住地面,使红树植物在风浪摧残中屹立不倒。
辽宁盘锦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7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盘锦记叙文阅读7篇(2003—2018)心远地自偏①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声、家禽的啼叫声,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旦走旦看的主妇们……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堆蔬菜前,在一片喧闹中,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 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顾客。
②看他-张黝黑的面庞、福”结实的肩膀,•双粗糙的大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一一为他增添了儿分读书人的气息。
他专注地叮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似诵。
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响,《陶渊明集》?!你一位菜农,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竞然看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③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出几分嘲笑,给他贴上“虚伪”的标签。
④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一一⑤那天,我散步经过公园的广场。
广场上一片喧闹,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养他们剩余的精力。
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拖把, 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一一巧了,原来又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⑥我很好奇,只见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
我走上前,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哩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
只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儿行大字个个遒劲有力,恢宏大气。
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呀!在这样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⑦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
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己久的西安碑林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一一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
⑧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
菜场如一如往日地喧闹,他也一如往日,自顾白地默读着。
初中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2--2013大连中考)
初三阅读练习冬天里的一团火谢宗玉①每年秋天收了谷子,父亲便要赶在风雪来临之前去后山烧一窑炭回家。
之后,风雪就从北方赶到了我们村庄,摇着窗棂吱呀吱呀直晃,踢得多年失修的门板咣当咣当直响,像一个被冻得气急败坏的小孩,要一头撞进家门。
小妹哆嗦着把小小的脑袋从被窝里伸出来说:“风也被冻哭了呢!”②早晨起来,父亲已经把家中四壁该固定的固定了,该糊实的糊实了,母亲则在房子中央燃了一盆木炭火。
我和小妹欢呼着跳下床,知道又到了漫长的烤火季节。
一家人团团围在炭火旁,把一年到头都没有好好打量,甚至有些生疏的彼此认认真真端详一番。
话头总是母亲最先引出的。
她飞针扬线的手从容雅致,嘴里则像一只吐丝的蜘蛛,把一家人一年来细细碎碎的事情都吐了出来,条理分明得就像一张蛛网。
父亲口吐云烟的样子气定神闲,我和小妹则像小猴样互相抓挠不休。
炭火很快就平息了我和小妹年幼的躁动,凝眸处,眼前构筑了一个通透的世界,民间典故在父母心中涌涌簇簇,于是给我们讲起故事来,从童话到传说,从演义到鬼怪。
繁重的农事剥夺了一家人彼此应有的关爱,一年之中只有这么一刻让我感到是在爱的中心,在幸福的中心。
③我和小妹被炭火烤得昏昏欲睡,伸个懒腰站起来,窗外已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风雪把贫穷的村庄变得富有而丰润。
黄昏时分,雪停风静,孩子们个个要把自己玩成一块冰雪才肯回家。
冰雪帮穷孩子剥掉了那张积劳成茧的外壳,还以花蕾般的纯真,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的。
玩累了,我和小妹就挟一团寒气闯进家里,围着炭火坐下来,脱掉鞋子,那种痒酥酥的暖意真有说不出的舒服。
④晚上不点油灯,木炭火把陈旧的房子涂成年画的颜色,种种器皿都跳跃着金子的光泽,我们血色亏欠的脸庞也充满了油彩般的红光。
冬夜漫长,有火则短。
往往是一家人先聊些闲话,慢慢地,思绪渐渐飘飞,睡意这时候从深海处泅洇上来,将一切浸淹。
最后的那句含含糊糊的闲话也不知是谁说的,说了些啥,就像雨后叶尖上最后那滴迟迟不落的水珠落在空明的湖心,漾开去,漾开去,了无痕迹。
辽宁抚顺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7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抚顺议论文阅读7篇(2003—2018)由《猩猩嗜酒》想到的①《猩猩嗜酒》是明代文学家刘元卿的一篇经典寓言,讲述的故事是:猎人为捕获猩猩,投其所好在路旁摆下香甜美酒作为诱饵。
猩猩知道这是猎人设下的圈套,不去碰触。
但闻到美酒飘香,便垂涎三尺,不能自制。
一次次自我告诫,又一次次有着想喝的纠结,直至忘乎所以,最后竞端起大酒樽狂饮起来,直到烂醉如泥,终成猎物。
聪明的猩猩因贪恋美酒而丧失了自制力,付出了沉重代价。
②何为自制力?自制力即自我控制能力。
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对自我控制能力的一个经典诠释。
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欲望人人都有,“存天理,灭人欲”,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是人都会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喜怒哀乐,这是天性流露。
没有欲望,人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就会缺乏激情和动力,但若任由欲望和天性自由宣泄,不加理智约束,人生就会如同一列失去闸片的飞奔的列车,不脱轨撞个车毁人亡才是怪事。
④好在人不同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类能够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人们能够自觉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这是自制力的表现。
自制力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状况、智能发挥以及在成功路上走的远近。
自制力好,是一个人强大人格的体现,更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
⑤自制力是一个人坚强意志的表现。
楚庄王拒赴宴会,用坚强意志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也正因此他才能成就雄图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是一个大烟鬼,他用过人的意志力克制香烟对他的诱惑,成功改掉恶习。
他的事业也越做越大,最终成为世界富豪之一。
生活无处不诱惑,唯有靠坚强意志管控好自己,慎微、慎独方能成就大事。
否则,在不知不觉中忘乎所以,糊里糊涂就成了欲望的猎物,一失足成千古恨。
拥有长远的眼光和若谷的胸怀,遇事能冷静思考,为大局考虑,这是一个成功之人应有的素养。
蔺相如忍辱负重,不因个人荣辱而意气用事,避免与廉颇正面争锋,是重国事、看大局、识大体的格局体现,也是明事理、知是非、能忍让的修养体现。
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003-2018)
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017年窑语①窑火,耸立,火鸟一样张开了翅膀,壮美地翱翔。
我们的胸膛灼热,与火鸟紧紧拥抱在一起,尽情幻舞。
②从窑山村回来,窑火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燃烧着。
③我熟悉南方的土窑:半圆形的拱门,长长的土砖垒砌的窑垄,方块的天窗,伏地而起的烟囱。
场院里,土陶坯已经晒得发白,泥浆水淌出的油状水痕成了陶器的花纹,泥池里黑褐色的胶泥温顺柔和。
④泥是从老河道里挖上来的,一车一车地拉到泥池里,浇上水,用木勺泼洒,一遍又一遍,踩泥人把健壮的牛从牛圈里拉出来,和它说着亲热的话,喂上整畚斗的米糠,然后把它的眼睛蒙起来,牵进泥池踩泥。
踩了半日,直到胶泥如蒸熟的糯米浆,黏,糯,柔。
制陶师用一把弓状的钢丝锯,把池泥切割成一块块,抱进茅棚里开始制陶。
在青石案桌上,师傅狠狠地摔打,反复地摔打,打得胶泥瘫软便开始揉,揉出泥皮片。
师傅托着泥皮片,裹在陶模上。
一只手转动模具,一只手给胶泥刮浆,浆水咕咕地淌下来,浓浓的。
⑤做好的土陶坯,在地垄里暴晒。
陶坯暴晒之后一日比一日白,亮出泥质浑厚的色泽,花纹一圈圈地吐出来,有荷花,有丁香,有蔷薇,有如水的波纹。
烈日暴晒七日,制陶师傅便把陶坯一个个抱进窑,一垄垄地码起来,码两天,封了窑门,师傅们坐在一起,喝一顿酣畅的酒。
酒喝够了,这时月亮已经爬上了屋顶,开始点窑火。
窑火,被噼啪作响的木柴唤醒,树脂吱吱吱地叫,火星四溅,如熟透的石榴一样迸开。
陶坯被红绸般的火焰包裹着,一层又一层。
⑥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家的大部分器物,我们用砖瓦筑舍,用碗盛饭,用菜缸腌制咸菜,用壶泡茶,用杯喝酒。
窑里烧出来的每一件物品都留有人的温度,有人的品性,和我们一样淳朴,一样要经过摔打,与我们的生命一样易碎、坚硬,最后与我们一同走过岁月。
⑦记得在孩童时期,快过年了,我随母亲去小镇郑坊,拉一架平板车买土缸土瓮。
卖陶器店的有好几家,我们一家一家看过去,问价格,看成色,一条街走完,已是中午。
母亲拉车,我在后面推小跑,布鞋摩擦沙子的声音,沙沙沙的,和冷风的声音相互交混,至今不散。
辽宁锦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6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锦州议论文阅读6篇(2003—2018)把“冷板凳”坐热徐文秀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84岁的屠呦呦身着紫色长套裙出席领奖。
那一刻,她是最美的人。
多年间,屠呦呦带领团队默默无闻潜心研究青蒿素,试千方、尝百药,终为人类健康作出历史贡献。
这样一种把“冷板凳”坐热的大美,令人感佩。
②坐冷板凳..更不易。
在许多人眼里,坐冷板凳不舒服、不是滋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份,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有时甚至还得与委屈不公、冷落埋没相连。
可是,正因为吃得了坐冷板凳的苦,才能翻开生命的新篇、打开事业的新局。
田德望历经18年翻译世界文学名著《神曲》,所付出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原文仅7万字的《地狱篇》,他标注了16万字的注释,《炼狱篇》的注释更是多达34万字。
没有这一番沉寂和呕心沥血,怎有如此成就?③然而,又有多少人甘愿坐冷板凳,遑论把冷板凳坐热?不少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的渴望“一夜成名”“一举夺冠”,一味追求礼花般的绚烂绽放;有的垂涎“众星捧月”“前呼后拥”,陶醉于鲜花和掌声;有的流连光鲜世界,为了“露个脸”,奔走在各种闪光灯之中;有的贪图热门热事热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不是立长志而是常立志。
不愿、不屑坐,不甘、不敢坐,不会、不善坐冷板凳的人,或为名所困,或被利所惑,或受种种杂念所累,走失在人生路上,淹没在人海当中,最终难逃平庸的结局。
④不去追名逐利是一种本事。
没有超脱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如何对个人的名利放得下、看得透、想得通?“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专心研究原子能,成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源自他“一生就做一件事”的执着信念。
执着于内心的信仰和信念,咬定大目标、大方向、大追求和大原则不放松,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才能屏蔽和过滤掉时代的浮躁和困惑。
⑤把冷板凳坐热不是苦熬苦等,而是以时间为刻度,不断书写自身本领的新高度。
辽宁大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7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省散文阅读8篇(2003—2018)春色第一枝乔忠延①第一缕春风是从哪里吹来的?秧歌。
②第一声春雷是从哪里响起的?秧歌。
③秧歌是窝蜷过沉闷的冬天后,第一次舒展腰身;秧歌是喑哑过漫长的冬天后,第一声放声吼喊。
舒展腰身的汉子婆娘还嫌自己的腰身太低太矮,一意想把冲天的志向舒展到九霄云端去,于是手里就有了一绫比阳光还要鲜艳的红绸子。
放声吼喊的汉子婆娘还嫌自己的嗓音太低太弱,于是胯上就挂了一个能敲出雷声的西瓜鼓。
.,.,红绸④秧歌是歌,开春第一歌!秧歌是舞,开春第一舞!⑤大年的腿脚还在严寒的风雪里艰难跋涉,家家户户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秧歌表演的道具了。
德高望重的老奶奶,把老花镜架在鼻梁上一针一线地缝制万民伞。
这家忙着绣伞盖,那家忙着预置鼓。
西瓜鼓放在火炉边上缓缓烘热,让牛皮绷得展展的,鼓槌轻轻一敲就能发出震耳的轰鸣声。
尘封的红绸布旧了,扯来光鲜泛亮的新绸缎,放下来是红红一堆火,撒开去是烈烈无数焰。
还有更忙的,做高跷,扎竹马,糊旱船,裱龙灯……一切的一切都在往前赶,赶光阴,赶年节,赶在除夕到来之前必须万事俱备,万无一失,万人称心。
⑥似乎还是那么遥远的大年,眨眼间就耸立在面前。
穿戴一新的人们吃过年饺,喜眉笑眼地走出家门,涌向打麦场,簇拥着秧歌登场亮相。
满天晴亮却有惊雷响起,不是雷声,是鼓声,鼓乐声里秧歌队曼舞着来了。
⑦不是琼楼玉宇,却有仙人下凡,手中红绸一扬,恰似高天霞光落尘寰。
脚步轻盈,双脚踩十字,这种扭秧歌最基本的步法,不仅脚踏实地,还要十全十美。
舞队,是秧歌表演的主要形式。
排列成行的舞队,蹦跳着前行,变化着花样,样样寄托着人们的厚望。
忽而,前后交叉走阴阳,走出黑白太极图,走向和谐的美景。
忽而,前行后随卷浪花,卷出疾风,卷出浪涛,还要乘风破浪挂云帆。
忽而,首尾重叠布成阵,阵营密实,众志成城,犹如铜墙铁壁。
忽而,舞步细密,钻进钻出,像是枝繁叶茂,乱花迷眼;像是五谷丰登,欢欢喜喜收获,收获了再欢欢喜喜播种……⑧当然,这秧歌,或紧或松,或收或扬,都离不开伞头引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省散文阅读8篇(2003—2018)春色第一枝乔忠延①第一缕春风是从哪里吹来的?秧歌。
②第一声春雷是从哪里响起的?秧歌。
③秧歌是窝蜷过沉闷的冬天后,第一次舒展腰身;秧歌是喑哑过漫长的冬天后,第一声放声吼喊。
舒展腰身的汉子婆娘还嫌自己的腰身太低太矮,一意想把冲天的志向舒展到九霄云•端去,于是手里就有了一绫比阳光还要鲜艳的红绸子。
放声吼喊的汉子婆娘还嫌自己的嗓音太低太弱,于是胯上就挂了一个能敲出雷声的西瓜鼓。
腿一踢脚一幽红绸子旋舞开来,乘风飘扬,像是翩翩欲上高天仙界。
臂一肠手一押西瓜鼓响开来,隆隆轰鸣,像是雷神在唤醒贪睡的山水。
④秧歌是歌,开春第一歌!秧歌是舞,开春第一舞!⑤大年的腿脚还在严寒的风雪里艰难跋涉,家家户户己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秧歌表演的道具了。
德高望重的老奶奶,把老花镜架在鼻梁上一针一线地缝制万民伞。
这家忙着绣伞盖,那家忙着预置鼓。
西瓜鼓放在火炉边上缓缓烘热,让牛皮绷得展展的,鼓槌轻轻一敲就能发出震耳的轰鸣声。
尘封的红绸布旧了,扯来光鲜泛亮的新绸缎,放下来是红红一堆火,撒开去是烈烈无数焰。
还有更忙的,做高跷,扎竹马,糊旱船,裱龙灯……一切的一切都在往前赶,赶光阴,赶年节,赶在除夕到来之前必须万事俱备,万无一失,万人称心。
⑥似乎还是那么遥远的大年,眨眼间就耸立在面前。
穿戴一新的人们吃过年饺,喜眉笑眼地走出家门,涌向打麦场,簇拥着秧歌登场亮相。
满天晴亮却有惊雷响起,不是雷声,是鼓声,鼓乐声里秧歌队曼舞着来了。
⑦不是琼楼玉宇,却有仙人下凡,手中红绸一扬,恰似高天霞光落尘寰。
脚步轻盈,双脚踩十字,这种扭秧歌最基本的步法,不仅脚踏实地,还要十全十美。
舞队,是秧歌表演的主要形式。
排列成行的舞队,蹦跳着前行,变化着花样,样样寄托着人们的厚望。
忽而,前后交叉走阴阳,走出黑白太极图,走向和谐的美景。
忽而,前行后随卷浪花,卷出疾风, 卷出浪涛,还要乘风破浪挂云帆。
忽而,首尾重叠布成阵,阵营密实,众志成城,犹如铜墙铁壁。
忽而,舞步细密,钻进钻出,像是枝繁叶茂,乱花迷眼;像是五谷丰登,欢欢喜喜收获,收获了再欢欢喜喜播种……⑧当然,这秧歌,或紧或松,或收或扬,都离不开伞头引领。
伞头是指挥,虽然是指挥,却不是趾高气扬地挥手甩臂,同样也在舞蹈,而且舞得最灿亮,最夺目。
无论舞步是快是慢,是高是低,手中都擎若那把万民伞。
伞头高举的万民伞,是为平民百姓遮风挡雨的伞,是为平民百姓遮热挡寒的余。
秧歌队跟着伞头走,就是跟着自己的夙愿而奔走;秧歌队跟着伞头舞,就是为着自己的幸福而起舞。
⑨秧歌队走着舞着,走出大场,走进家户,无论院大院小,逢门必进,每家每户都要狂跳的心啊,你能不能平静些,告诉我,告诉我,能不能不迈将过去?怎样地迈将过去?……你怎能不迈过那青春的门槛?那是无可回避的。
世上有那样一种人,他年龄早己超过青春期,但心理结构和为人处世水平仍停留在青春门槛以内。
这种人常常因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他人而被视作低能儿,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是非常美好的,永远保持青春期的心理结构和为人处世水平,特别是超越青春期仍建立不起坚实的信仰、理想、道德观和事业心,那就不但不称其为美好,甚至要堕入丑陋和丑恶了!你必须迈过那青春的门槛!当你脚尖触到青春的门槛时,你必须勇敢地失去育春!只有丢失青春,才能换取成熟。
只有任仲春的劲风吹落花瓣,才能在骄阳中结出你青色的幼果。
怎样迈过那青春的门槛?要义无反顾。
青春诚美好,但青春必凋零。
迈过去!敢于用你还不够坚实的肩膀,承受社会压下来的责任和义务;敢于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敢于迎接微妙的眼神、莫测的心机与需要仔细破译的话语;敢于在感情世界里经受痛彻肺腑的考验;敢于树立起宏大的理想目标;敢于以坚韧的毅力和奋发的进取开创出时代、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业绩……要欢欣鼓舞。
青春诚美好,但青春的门槛那边更奇妙。
花儿落了,会有果实。
最初的果实的确是苦涩的,甚至是丑陋的,然而果实比花朵更有价值,随着新的岁月中的奋斗,果实将逐渐硕大,逐渐饱满,逐渐光彩照人,逐渐果香四溢一一青春如花,点缀得这个世界缤纷似锦,但主要是供于观看;青春后的生命果实,使这个世界变得滋养,并通过种子延续着人类的文明,它就不仅是供于观瞻而是创造出新的生命……迈过青春的门槛,在失落的痛苦之后,又将获得多么大的快乐!预支一部分那至高的快乐吧,果断而敏捷地迈过青春的门槛!有一个青年,他想画一幅题为《青春的门槛》的画。
他画出了一个高耸的门洞,门洞这边是一个撑壁犹豫的青年,门洞外的强光勾勒出他的剪影,他正待迈出那门洞下的门槛却还缺乏最后的一束勇气一一而门洞外是一眼望不清的缤纷世界,显得神秘莫测……他该怎样才能把这幅画儿画得更好呢?年轻的朋友们啊,让我们一起帮他来画吧!16. 本文以“青春的门槛”为题,其用意是什么?(3分)17.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
(3分)18. “道德是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原以为看似透明无妨穿游,却原来无比坚硬不许超越。
"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2分)19. 下面两句话中的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4分)①要乂无辰顾。
青春诚美好,但青春必凋零。
(《青春的门槛》)②为了如期登上珠穆朗玛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地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
(《登上• ・• •地球之巅》)20. 文中“狂跳的心啊,你能不能平静些,告诉我,告诉我,能不能不迈将过去?怎样地迈将过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21.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明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4分)①迈过去!敢于用你还不够坚实的肩膀,承受社会压下来的责任和义务:敢于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敢于迎接微妙的眼神、莫测的心机与需要仔细破译的话语;敢于在感情世界里经受痛彻肺腑的考验;敢于树立起宏大的理想目标;敢于以坚韧的教力和奋发的进取开创出时代、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业绩…… (《青春的门槛》)②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把青春的内容看透吃透。
这样,当你胸有成竹地走进人生的课堂,你就能够用自信的目光,把理想的风铃碰出一阵鸣响。
当岁月的钟声敲响15 F 16 下或者17下18下,你就可以自豪地说:青春,你一定在我身上绚丽!(《读者•卷首语》)22. 文章最后三段文字,有人说应该删去,有人说不应该删去。
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
(2分)【参考答案】16. 用“青春的门槛”比喻人生两个阶段之间的界限,/以此为题目点明题旨,/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深层思考。
(3分。
一点1分)17. 文章以一个青年的一幅尚未完成的画开头(做引子),写出青年跨越青春门槛时内心的矛盾、痛苦。
/①用“然而”进行转折,进一步阐述迈过青春的门槛要肩负的责任和义务:②接下来阐述迈过青春的门槛的必然性:⑨以及怎样迈过青春的门槛,要义无反顾,要欢欣鼓舞。
/最后,鼓励、号召年轻的朋友们,一起来面对人生这个课题。
(3分。
一点1分。
①®③如只答出其中任何两点给1分,只答出其中一点不得分)18. 将“道德”比喻成“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表现了青年人对道德的认识是幼稚的、浅薄的。
/现实中道德观念是不易打破的,是有约束力的,青年人不能为所欲为,要遵守道德规范。
(2分,一点1分)19. 不可以。
因为“义无反顾”是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勇往直前”是不畏艰险,勇敢地一直往前走。
/这两个词语都有勇敢前行的意思,但是“义无反顾”,强调认定了就不回头。
/ “勇往直前”强调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一直走下去。
(4分。
一点1分)20. 提出两个问题,“能不能不迈将过去”和“怎样地迈将过去”。
/作用是过渡,引出下文。
(2分。
答“过渡给1分;只答“引出下文"不给分)21. ①②段都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都运用第二人称进行表述,显得亲切而热情。
/①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语势,强调要义无反顾地迈过青春的门槛。
/②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写出了理想的绚丽多彩。
(4分。
一点1分)22. 不应该删去,由青年人个人的思考,而推及到更多人都来思考这个问题。
(用议论方式,发出呼吁,号召青年人来思考人生这个话题)/这样才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应该删去。
因为前面己对怎样迈过“青春的门橙'作出了总结性的回答。
/内容表达己经清楚,明晰了。
没有必要重复。
23. 提示:从青春的责任和义务、青春的理想、学习知识和如何成才,自我价值的实现、珍惜时光等任选一个角度来谈都可以。
从正面说,以积极的态度来写即可。
(10分)(08辽宁大连)人生的春池莉有一种春,是无法守候的,这就是人生的春.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却只是一种苏醒.这样的苏醒,就如偏僻山村篱笆上的野玫瑰,花朵开得烂漫,给人的意象却是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不要以为意象中的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容易得到.不是的.能够形成这种意象,要木篱笆,要野玫瑰,要好阳光,要一道碎石小路,从篱笆下面蜿蜒伸出,远远地、远远地深入到了起伏的山坡,要山坡上有茂密的针叶林,要林子里淡淡地散发着松香.说的是人呢,说的是人生的春呢.这样的比喻也就是说:人生的春,天衣无缝,浑然大气, 是先天的天地精华与后天的着意磨砺融会贯通的.用一种更加日常的话来说,人生的春便是一种憧事.有一句成语,叫做“少不更事”,可见懂事需要经历,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这个“熬”的意思就是煎熬.于是,可以说,人生的春是煎熬出来的.像我这样,写作半辈子,也算受了不短的煎熬,旦不谈自己的写作,单说艺术鉴赏方面,在十余年前,我就觉得自己也算是知春了.不少艺术家和评论家都在玩可爱,装童稚气,于大庭广众之下玩虚假的游戏,以此获得名利.于此,我会马上露出不屑甚至公开厌恶.我要求文如其人,要求格物致知,要求道德文章真而不伪,要求艺术家将他获得的核心理念完全融化在作品的血肉之中.也就是十余年前,我的态度是坚决的激烈的,我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大约是在五年前,我的坚信开始动摇.我开始强烈地怀疑自己.后来我想明白了,便知道自己最多也就只有一部分的知春。
还是要把知春放在人的范畴来检验,哪怕仅仅是鉴赏艺术作品.我可以拥有自己的鉴赏经验和艺术标准,但我却不可拿自己的经验与标准当作正确本身,当作美德乃至真理本身.弟实上,偏偏我们太容易把自己当作正确本身,当作美德乃至真理本身,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嫉恶如仇.原来我要说的,还就是我自己,是我自己的渴望知春.那一天下午,我在菜地里干农活.当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依靠在篱笆上休息,目光散漫地随着炊烟望到了灰蓝色的天空.武汉深秋与初冬的晴空是这样的好,颜色是很贵族气的灰蓝,温润又傲慢,空间却有着童话一般的神秘高远和无尽辽阔.有说不出的洗炼与明亮. 好东西往往就是有气魄,就是要这样打动人心.我心一动,便有了心得:世界上最重要的还是人!我得先于一切地承认:人的观念、喜好、志趣与理想都是没有通约性的!比如我不看电视,可我不能否定电视,因为我的父母就看;我受不了商家大放流行歌曲,可许多顾客就是被这“热闹”吸引过来的.这就是说,观念的不同并非恶,价值的不同也并非恶,个人本性的不同更不是恶.因此,我何以动辄“嫉恶如仇”呢?别的艺术家追求什么理想或者什么名利,其作品使用什么形式,在这这里,可以不喜欢,可以进行学术品评,也可以置之不理调头走开,但是,我应该怀有善意的尊重.不是说一定要尊重我不喜欢的作品,而是尊重人,尊重人的选择的权利.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知春了.那一种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的境界,在现实生活里,大概就是要修养出一种善意的豁达与宽容来吧.修养善意的豁达与宽容,这么简单的•句话,以我愚钝的资质,悟也用了十余年,想要修养成为人生的态度,还不知道需要经历多少年的煎熬了.原来,人生的春是这样的难得啊.(池莉《熬至滴水成珠》,有删改)13. 作者认为人生的春是什么?(3分)答:14. 作者对人生的春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表.(3分)(表见图2)15. 文中两次出现“嫉恶如仇”,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2分)答:16. 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物象(见画线部分),其用意是什么?(2分)答:17. 下面两句话中的“熬”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1)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答:(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散步》)答:18. 比较下面的两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表达特点及作用.(4分)(1)当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依靠在篱笆上休息,目光散漫地随着炊烟望到了灰蓝色的天空.武汉深秋与初冬的晴空是这样的好,颜色是很贵族气的灰蓝,温润乂傲慢,空间却有着童话一般的神秘高远和无尽辽阔.(2)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济南的冬天》)答:19. 探究问题,说说你的看法.[任选-题回答,多答按第(1)题计分](2分)(1)“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这个说法你同意吗?(2)“原来,人生的春是这样的难得啊.”这个结尾删掉可以吗?答:20. 读了本文,你一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写在下面.(不要超出所给字格)(10 分)【参考答案】13. 人生的春是一种苏醒,/是一种憧事,/是一种善意的尊重,/是一种善意的豁达与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