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行柜面业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预防和管理策略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预防和管理策略标题: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预防和管理策略引言:柜面业务在银行和金融机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操作失误、技术故障、欺诈行为等问题,柜面业务操作存在一定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和管理这些风险,银行和金融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
本文将深入探讨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并提供一些预防和管理的策略。
I.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概述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指在办理日常业务时,因员工疏忽、技术故障、内外部欺诈等原因导致的潜在损失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对银行的声誉、资金安全和客户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II. 预防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策略A.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1. 设立全面的员工培训计划,包括柜面流程、操作规范、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的培训。
2.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培训并提高风险意识。
3. 定期组织员工参与模拟演练和培训考核,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B. 强化内部控制机制1.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柜面业务进行检查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2. 制定准确、严谨的柜面操作流程和标准化规范,确保员工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C. 技术支持和系统安全1. 更新和升级柜面系统,确保其功能完善、安全可靠。
2. 配备高质量的网络防火墙和安全设备,防范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III.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的策略A. 风险识别和评估1. 建立全面的风险识别机制,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分类和风险排查等步骤。
2.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根据风险程度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管理措施的优先级。
B.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1. 建立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变化和动向。
2. 设置预警指标和阈值,一旦风险超出警戒线,立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C. 应急响应和危机管理1.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预案。
2. 定期组织演练和应急演练,以保证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IV. 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观点和理解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预防和管理是银行和金融机构业务安全的关键环节。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点和建议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点和建议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点和建议
一、人为错误
1、操作错误:柜面操作人员可能由于疏忽或过分投入,将客户指定的资金、计划或单据弄错。
2、管理缺失:由于管理人员缺乏严格检查,柜面操作可能出现程序性错误。
3、信息漏洞:由于柜面人员的素质有限,导致客户的细节资料可能遗漏,使柜面的服务质量受到影响。
二、技术缺陷
1、系统出错:柜面系统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造成柜面的业务受阻。
2、故障维护:由于系统技术不足,柜面操作维护出现问题或漏洞,造成办理业务不便。
3、网络和服务器:由于网络连接缓慢或服务器质量有问题,导致柜面操作不顺畅或出错。
三、环境与安全
1、欺诈行为:柜面环境可能会受到欺诈行为的影响,柜面操作人员可能被骗。
2、安全保护:收发货币、贵重资料安全可能受到破坏,因此需要加强技术与安全保护。
3、窃取行为:因环境管理不严,可能受到客户窃取行为的影响,从而造成财产损失。
四、建议
1、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加强柜面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柜面员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水平,防止出现操作失误。
2、质量与安全管理:加强柜面网络及服务器质量检查,强化财务资金安全以及安全保护,以防止系统故障及人为操作失误。
3、完善监督检查:建立完整的监督检查制度,及时制止柜面的人为疏忽,防止操作失误及风险出现。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范与管理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范与管理》在当今金融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柜面业务作为银行与客户直接接触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大量资金收付、账户管理、业务办理等关键职责。
然而,柜面业务操作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如操作失误、欺诈行为、内部管理漏洞等,这些风险若不加以有效防范与管理,将给银行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金融秩序的稳定。
深入探讨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种类繁多且复杂多样。
操作失误风险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柜员在办理业务时,可能由于业务知识不扎实、操作流程不熟悉、粗心大意等原因导致输入错误的账号、金额、密码等关键信息,从而引发交易失败、客户资金损失等问题。
欺诈风险也是柜面业务面临的严峻挑战。
不法分子可能通过伪造唯一识别信息件、虚假交易等手段进行欺诈活动,骗取银行资金或客户信息,给银行和客户带来极大的危害。
内部管理漏洞风险也不容忽视。
岗位职责不明确、授权管理不严格、监控机制不完善等,都可能为员工违规操作、内外勾结等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为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银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
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柜面业务操作规章制度是基础。
银行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这些制度应涵盖从业务受理到办理完毕的全过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分工、操作要点、风险控制措施等,确保柜员在办理业务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制度的制定要与时俱进,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风险防范需求。
加强员工培训是防范操作风险的重要手段。
银行应定期组织柜员参加业务知识培训、风险意识教育和技能提升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最新的业务政策法规、操作流程变化、风险案例分析等,使柜员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高业务水平和风险识别能力。
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效果。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一、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分析银行柜面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直接接触的重要窗口,是银行业务的重要环节。
在柜面业务中存在着一定的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为错误操作风险:柜面工作人员在处理客户的业务时,可能出现因疏忽、疲劳或者缺乏经验而造成的操作错误,例如将客户的款项打错账户、给客户错发资料等。
2. 内部欺诈风险:柜面工作人员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违规操作、内部欺诈等行为,给银行及客户带来损失。
3. 客户信息安全风险:柜面业务需要获取客户的个人信息、账户信息等涉及隐私的信息,如信息泄露将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4. 假币风险:柜面工作人员在业务中可能遇到假币兑换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将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
以上风险的存在,可能给银行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在操作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损害银行业务的稳健性和客户的信任度,加重银行的业务成本和管理负担,对柜面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十分重要。
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银行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完善的审批程序、清晰的责任分工、严格的业务流程等,确保柜面业务的正常运作。
并对柜面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增强其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降低由于操作错误带来的风险。
2. 提高柜面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银行应该对柜面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了解操作规程、熟悉各种业务流程,确保其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通过定期的考核和评价,并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励柜面工作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
3. 加强内部监督银行应该加强对柜面业务的内部监督,通过电子监控系统、现场巡查等方式,监督柜面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规避潜在风险。
4. 客户信息保密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信息的保密工作,设立专门的保密区域和措施,保障客户的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安全。
加强对柜面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确保客户隐私信息不会被泄露。
5. 假币识别与处理银行应该对柜面工作人员进行假币识别培训,增强其对假币的辨识能力。
浅谈农行柜面业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农行柜面业务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繁荣,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复杂化,柜面作为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在此环节发生的案件屡见不鲜,且呈现出了笔数少、跨越时间短、涉案金额大的特点。
从近几年发生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案件情况看,涉及柜面业务的经济案件占比高达70%以上,由此可见,柜面业务风险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重点。
一、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的若干表现银行柜面业务风险贯穿于业务处理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各个环节。
(一)业务受理环节1.证件核查不认真。
在受理需客户提交个人有效身份证件的业务时,对客户提交的身份证件核对不认真,存在证件关键内容与ABIS机内记录不一致或客户身份证件过期安全隐患。
对于制度规定必须由客户本人亲自办理的业务,擅自允许他人代为办理;对一些允许他人代理的业务,没有要求代理人提供被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或提供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且对相关人员身份证件的真伪没有认真进行联网核查。
2.延伸服务不规范。
对必须由客户本人亲自办理的业务对象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时,没有按规定提供“双人上门核对”的延伸服务。
3.先存后取瞎变通。
在办理大额存款转存业务时,受柜员现金箱限额的限制,部分柜员自己想当然地进行变通,先存后取进行逆程序操作;4.抹账处理太随意。
对客户填写正确、提交后成功的正常交易,应客户要求,柜员随意进行抹账处理等。
5.自办业务屡发生。
一是内部人员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当班柜员违规自办业务,或内部人员利用岗位便利,在柜台内为自己办理业务。
二是“柜员个人物品(提包)严禁带入营业间”落实不到位,导致柜员因拿错卡而自办业务的问题屡有发生。
6.临时离柜忘安全。
正常营业期间,柜员因故临时离岗时,不按规定退出业务操作系统,安全认证卡、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印章不按规定入箱上锁。
(二)授权管理环节1.主管授权不认真。
对于需要主管授权的业务,部分网点授权主管不按制度规定对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认真审核而盲目授权,如大额现金收付业务主管授权前,不按制度规定对现金卡把清点大数,导致空存实取或柜员逆程序操作;挂失、司法冻结与扣划、抹账、冲正等特殊业务主管授权前,不对客户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再审查,或对该笔业务办理的前提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审核就进行授权,导致柜员受理客户过期身份证件或柜员违规办理抹账、冲正与挂失问题发生。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
在银行柜面操作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如操作失误、诈骗欺诈、盗窃抢劫等。
为保
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和正常交易流程的顺畅,银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各种风险。
首先,银行需要加强柜员岗前培训,提高柜员业务水平,熟悉各项工作流程和安全风
险防范措施。
同时,银行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岗位职责与工作流程,确保柜员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流程规范。
其次,银行应该加强对柜面交易流程的监控,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复核和抽查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排查、处理。
在操作过程中,银行还应该严格控制客户身份验证、密码安全、操作证件等要素,预防诈骗欺诈等安全事件发生。
另外,银行还需要在柜面设施、设备方面进行加固,提升柜面安全防范能力。
如学校
设定独立的柜台、屏幕保护、取款机等,防止信息泄露和偷窥。
同时,还应该安装视频监
控设备,实时监控柜面交易区域,及时发现和处置可疑人员或事件。
最后,银行还可以采用技术手段来提高柜面安全防范水平。
如采用身份验证技术、指
纹识别、数字证书等,确保客户身份真实可靠。
同时,加强系统安全防范策略,及时更新
系统软件及防病毒等操作方式,防止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
综上所述,为保障客户资金安全,银行需要在柜面操作中加强员工业务培训及负责岗
位职责规范、严格操作流程及内部审核复核机制、设施设备加固、视频监控和技术手段提
高安全防范水平等措施。
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发挥优势,完善风险防控
体系,确保银行柜面业务的稳健发展。
浅谈如何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
浅谈如何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柜面业务是银行运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客户直接接触的环节。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柜员操作不当、技术失误或其他非控因素导致的可能对银行业务造成损失的风险。
为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措施:一、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银行应制定并落实严格的柜面业务操作规程,明确柜员的操作权限和责任。
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操作流程、授权程序、控制措施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应定期对柜面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确保柜员对操作规程的熟悉程度和操作的规范性。
二、加强柜面人员的素质培养。
柜面人员是直接面对客户的窗口,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素质直接关系到柜面业务的服务质量和风险控制。
银行应加强对柜面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
银行应对柜面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对于高风险的操作业务,可以设置双人审批制度或者增加风险报告等措施,提高业务操作的审慎性。
四、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风险控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银行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强柜面业务的风险控制。
例如,可以建立完善的交易监控系统,对柜员的操作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
同时,可以引入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手段,提高柜面业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五、加强对外部风险的防范。
柜面业务不仅面对客户,还与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银行应加强对外部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及时调整业务策略和操作流程,以降低业务风险。
同时,建立紧密的外部沟通机制,与监管机构、其他金融机构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防范和应对风险。
总之,在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范方面,银行应以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加强柜面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提升,建立并落实科学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并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风险控制。
同时,要增强对外部风险的防范意识,与外部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共同防范和应对风险。
农业银行风险防范措施及建议
农业银行风险防范措施及建议
农业银行是我国重要的国有银行之一,承担着服务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在金融市场风险常态化的情况下,农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防范措施,保障银行和客户的利益。
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内部风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
2.建立健全的信贷审批流程和监管机制,对各项贷款进行细致、严格的审核,确保贷款用途和资金安全。
3.加强对客户的风险评估,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高风险客户进行控制和限制,防止不良贷款的出现。
4.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风险防范策略,防范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5.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防止员工操作风险和内部舞弊。
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建议农业银行还应该加强与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风险监管,形成合力,共同防范风险。
同时,农业银行应该注重客户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联系,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最后,农业银行应该加强社会责任感和风险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 1 -。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理财和资金管理的重要场所。
银行柜面操作作为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直接关系到客户资金的流动和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操作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本文将就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银行柜面操作风险1. 技术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柜面操作依赖于各种技术设备和系统,如ATM机、POS 机、在线银行系统等。
这些设备和系统一旦出现故障或遭受恶意攻击,就可能导致柜面操作出现错误或异常,进而影响客户资金的安全和流动。
2. 人为操作风险柜面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错误操作或者违规操作都可能导致客户资金损失或异常。
操作员因为疏忽大意将客户存款入错他人账户,或者未经客户同意擅自调整客户账户余额等情况,都可能对客户的资金安全造成风险。
3. 诈骗风险柜面操作可能成为诈骗分子实施诈骗的渠道之一。
柜面操作人员被诈骗分子诱骗或收买,通过伪造身份证件或其他手段向银行柜面操作人员领取客户存款等。
一旦银行柜面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察觉或者不加以核实,就可能造成客户资金的损失。
4. 法规合规风险柜面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规合规方面的风险,如未及时更新客户信息,未严格按照合规程序执行柜面操作,未对可疑交易进行适当的监控等都可能对银行业务的合规性产生影响。
1. 完善技术设备和系统银行应当不断完善和升级柜面操作所使用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并且要及时修复故障,防范恶意攻击,确保柜面操作的正常进行。
2. 强化员工培训和管理银行应当加强对柜面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和法规合规意识。
加强对柜面操作人员的素质评估和管理,从源头上预防人为操作风险的发生。
3. 加强内部监控和审计银行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监控机制,对柜面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要加强内部审计,对柜面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定期审计,确保操作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4. 加强客户身份核实和风险预警银行应当加强对客户身份的核实,确保柜面操作的合法性。
银行柜台业务主要风险点、关键风险点及控制方法、防范方法
银行柜台业务主要风险点、关键风险点及控制方法、防范方法银行柜台业务主要风险点一、尾箱风险点1、在与押运公司交接现金时,应辨认押运人员的真假,谨防不法分子盗用运钞车、冒充押运人员将网点应入库的现金尾箱劫走;同时还应诺认真清点现金箱(包),装卸、运送时做好交接登记,双方都必须双人签字登记。
2、尾箱现金实行限额管理,营业终了,柜员尾箱现金超过限额进时,应及时办理调拨手续。
3、现金收付当面点清,一笔一清;现金收款必须坚持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款坚持先记账后付款。
4、柜员之间的现金调剂必须由有权人监交。
5、尾箱开启、上锁、贴封要在监控下进行;尾箱要双人上锁,钥匙分别保管。
6、每日营业终了,所有库存现金、重证必须一律封箱入库,并坚持双人清点,上锁贴封;营业终了尾箱实行寄库保管,网点不得留有现金。
二、印章风险点1、业务印章的交接管理(1)会计人员由于岗位调整、临时离岗和班交接等原因需要转交他人使用印章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登记有关登记簿。
(2)属于岗位调整的,应登记“中国建设银行印章及重要物品保管使用登记簿”。
(3)属于临时离岗或班交接的,应登记“中国建设银行会计人员工作交接登记簿”。
(4)柜员印章交接必须由会计负责人监交,办妥交接手续,以明确任。
会计负责人保管的会计专用印章交接由主管行长或上级行主管部门派员监交。
2(业务印章的保管与使用(1)会计专用印章按照“谁保管,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保管和使用。
(2)营业时,会计专用印章使用必须做到:专匣上锁保管,固定存放;临时离岗,人离章收;不得分人用印,严禁个人之私自授受会计专用印章;非经办人员严禁动用会计专用印章。
(3)非营业时,会计专用印章必须由保管、使用人专匣上锁后统一入库或保险箱柜保管。
会计主管保管的业务公章每晚装箱入库时必须与管库柜员做好交接,并登记“会计印章使用保管登记簿”。
(4)各种会计专用印章必须严格按规定的范围使用,严禁错用、串用、提前或过期使用。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新型金融业务的兴起,银行柜面业务在客户服务和资金管理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银行柜面操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客户身份信息泄露、盗刷、错误操作等。
银行需要高度重视柜面操作风险,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和银行运营稳定。
本文将对银行柜面操作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
一、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分析1. 客户身份信息泄露风险银行柜面操作涉及大量客户个人和财务信息,包括身份证号、账户信息、密码等。
如果柜员不慎泄露客户信息,将给客户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严重损害银行的声誉和信誉。
2. 盗刷风险在柜面操作中,柜员常常要处理客户的取款、转账等操作,如果客户的卡号、密码等信息泄露,将有可能导致盗刷事件的发生,给客户和银行带来不利影响。
3. 错误操作风险柜员在进行柜面操作时,如果操作失误(如汇款错误、资金错账等),将给客户带来损失,也会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和风险。
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柜员操作权限的划分、客户身份信息保护制度、柜面操作流程规范等。
严格规定柜员的操作权限,确保柜员只能处理其权限范围内的业务,避免越权操作;加强对客户身份信息的保护,严禁柜员私自查阅客户信息,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性;制定详细的柜面操作流程和规范,规定柜员在办理业务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加强柜员培训和监督银行应加强对柜员的培训和监督管理,提高柜员的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
银行可以定期组织柜员参加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柜员的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柜员行为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柜员的违规行为,确保柜员业务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3. 强化技术防范措施银行应加强技术防范措施,确保柜面操作系统的安全稳定。
包括加强对柜面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测系统漏洞和风险,及时修复安全隐患;采用先进的身份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提高客户身份信息的安全性;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保障客户信息和资金的安全。
浅谈如何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
浅谈如何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柜台是客户办理业务最基本的平台,而柜面业务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在建设银行系统的广泛应用,中国建设银行不断推出的产品使得客户对产品需求的多样化,柜台业务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防范难度大等特点。
因此,柜面业务是银行经营中风险案件的高发部位,柜面的操作风险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业务流程上的操作员都是一个微小的风险点,操作风险涉及各条线、各部门,覆盖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每一个员工.如果在治理中出现偏差,风险隐患将无处不在。
从自身工作体验来说,柜面操作风险的易发环节主要集中在现金、重要物品和账户等三个部位。
产生柜面操作风险的原因不外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1.主观因素。
产生柜面操作风险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风险意识淡薄。
柜员没有养成合规操作理念、忽视制度约束,管理者对风险文化培育不够,银行风险文化没有成型。
二是业务素质不高。
柜员自身业务素质不能适应业务变化,导致部分员工操作起来力不从心,风险识别和预防能力下降。
三是责任意识不强。
表现为玩忽职守、随意操作,柜面管理人员对柜员管理不严,柜员违规违章操作。
四是侥幸心理作祟。
柜员如有侥幸心理,就会在操作时逐渐进行不合理的简化操作,从而滋生越来越多的操作风险.2.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员不足。
基层机构因人员不足多有兼职多岗和混岗操作的现象,自然存在柜面操作风险。
二是制度存在漏洞。
各类新业务不断出台,但银行未对旧的制度体系及时更新,造成制度缺陷,进而形成风险隐患.三是系统设计缺陷。
随着新制度的实施,系统不能随时联动更新,系统与制度的契合度不够.四是柜员执行力不强.基层机构内部控制管理不善,执行制度或落实措施不到位。
此外,柜面操作风险管理体制也会引发柜面操作风险的因素之一,因管理关系不理顺,职责分配不清晰,从而产生柜面操作风险。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控制不好,就可能带来声誉影响、管理影响和发展影响.因此,对柜面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已变得刻不容缓。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一、银行柜面操作风险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银行业务的日益复杂化,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日益凸显。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施风险:柜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由于疏忽大意、技术不熟练等原因,导致操作失误,造成错误的交易发生,从而给银行和客户带来损失。
2. 内部欺诈风险:柜员可能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进行内部欺诈活动,如冒领客户存款、篡改账户信息等,给银行造成损失。
3. 信息安全风险:柜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泄露客户隐私信息、被黑客攻击、系统漏洞等安全隐患,导致客户资金被盗取或泄露。
4. 遵从风险:柜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不遵守银行内部规章制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导致银行面临违规处罚。
针对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银行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1. 加强培训:银行应加强对柜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柜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柜员的风险意识和遵从意识。
2. 强化内部控制: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对柜面操作进行严格监督和检查,确保柜面操作符合规定和程序。
3. 强化信息安全防护:银行应加强对柜面操作的信息安全管理,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防范黑客攻击和内部泄密行为。
4. 强化风险意识:银行应加强对柜员的风险意识教育,使柜员能够充分认识到柜面操作风险的重要性,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5. 加强监测和反馈:银行应建立全面的柜面操作监测机制,对柜面操作进行实时监测和日常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6. 推行多重授权制度:银行可以在柜面操作上推行多重授权制度,比如资金划转需要二次审核,大额操作需要经理级别以上人员授权等,增加操作的安全性。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是银行安全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应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只有全面加强对柜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信息安全防护,强化风险意识和监测反馈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银行业务的安全稳健运行,保障客户和银行自身的利益。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银行柜面操作是银行服务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其操作风险也是最高的。
柜面业务包括开户、存款、取款、转账、贷款等多种基础金融服务,这些业务几乎都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和资金划转操作,每一步都涉及到操作风险。
本文将探讨银行柜面操作存在的风险及防控策略。
一、银行柜面操作存在哪些风险?1. 银行员工内部操作风险:部分员工经验不足或过于繁忙等原因可能导致操作疏漏、错误操作;更有甚者可能利用账户信息等干扰内部系统导致盗窃、虚假开户等违法操作。
2. 客户安全风险:如客户密码被窃取,身份证被冒用等。
3. 银行账务风险:如对账不及时,差错账户发生频繁,给客户和银行带来财务损失。
4. 外部声誉风险:如故意拖延业务处理时间,服务态度差,对客户及时告知可能影响到其他客户的事项等,这将影响银行的品牌形象。
1. 建立健全制度:银行应该制定客户身份验证、账户查证等规范,以及员工信用评估、内部监督等制度,严格落实告知制度,及时检查操作流程的频率和核对。
2. 加强员工培训:银行员工应该经过详细的职业培训,了解操作流程和风险,注重基础工作的训练,提高业务水平,确保客户信息的正确处理和安全保护。
3. 事前审核身份证和账户信息:针对新客户,银行工作人员应严格核对身份证、银行卡号、上传的照片等资料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资金管理在合理范围内。
4. 引入技术手段: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化操作流程,记录每个客户的操作日志,加强对客户账户信息的保护力度。
5. 外部部门的辅助监管:银行应与警方、行业协会等外部监管部门建立持续协作关系,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汇报,采取必要的对策。
三、结论银行柜面操作的风险是无处不在的,但通过建立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引入技术手段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防控风险。
银行应该铭记“诚信、专业、合规”三大原则,加强对银行柜面业务的监管,保障客户资金的安全管理和合理运用。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成因及对策(五篇材料)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成因及对策(五篇材料)第一篇: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成因及对策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成因及对策柜面服务是为个人客户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产品服务、信用服务的重要场所。
银行在提供客户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风险。
笔者在实践工作中粗略总结了以下几点,以期通过对柜面业务风险的分析,消除隐患,规避风险,提高银行运营效率。
一、柜面业务风险(1)操作风险,这是柜面业务风险最主要的风险。
柜面业务操作的主体是柜员。
柜员的日常业务办理直接影响着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
操作风险究其原因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业务柜员对业务不熟悉,不能按照制度要求操作业务而导致的风险;另一类是业务柜员疏忽所致,例如取款错办成存款、金额错误等。
产生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一线员工对业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的认识没有深刻的认识,总认为不会发生什么风险,许多员工对柜面风险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了;其次,在追求效益的利益驱动下,柜员每天都处于高强度和繁琐的柜面操作流程中,其鉴别风险意识和抵抗风险能力有些不足。
(2)由于内部事务较多、手续繁琐造成麻木应付思想,进而引发风险。
主要表现为:内控风险管理手段与柜面业务需求吻合度不高。
有些内控风险防范点与实际不太切合,例如,碰库单的打印顺序,其先清现金还是先打印碰库单,对风险防范并无大碍,尤其是对柜员制网点,这样要求没有太大必要;再有,系统内各类手工登记簿较多,大约25个,会计人员每天忙于纷杂的日常事务,而忽略了对内控制度的监督,甚至出现了应付现象,使手工登记簿形同虚设。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第一,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没有切实考虑到一线柜员的具体工作特点和工作需要,使得有些管理制度反而成为办理柜面业务的绊脚石;第二,柜面风险管理手段有些还没有抓住风险的实质,繁琐并不代表严谨。
如何在效率与效果中寻找平衡点也是目前我们风险管理所需要关注的内容;第三,系统故障。
综合业务系统是一个银行的核心系统,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决定着一切,如果核心系统出现故障会造成客户恐慌,会对银行产生不信任感,另外,系统故障造成的差错,会直接形成银行的支付风险,并提高银行的纠错成本。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柜面作为银行与客户直接接触的重要窗口,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银行柜面操作的特殊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对银行柜面操作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以期提高银行柜面的风险管理水平。
一、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分析1.身份验证风险银行柜面操作过程中,柜员需要对客户身份进行验证,确保客户身份的真实性。
由于身份证件的伪造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等原因,客户身份验证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旦柜员未能准确验证客户身份,可能导致银行资金账户被非法操作,造成损失。
2.信息安全风险在银行柜面操作过程中,涉及大量客户的个人信息和交易记录,如不加以保护,极易受到黑客攻击和内部人员的非法获取。
一旦客户信息被泄露,不仅会影响客户的权益,甚至可能导致银行声誉受损。
3.操作错误风险柜员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下,可能因为疏忽或操作失误导致资金错账、信息录入错误等问题,给银行和客户带来潜在的风险。
4.欺诈风险利用柜面操作隐蔽性较高的特点,一些不法分子可能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欺诈活动,例如伪造证件办理业务、虚构交易等,给银行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银行应加强客户身份验证,包括采用多种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使用生物识别技术等手段,提高身份验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银行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加密通道、权限控制、并对客户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和权限控制。
建立监测机制,对异常访问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和防范。
3.规范操作流程银行应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的操作指引,鼓励柜员多次核对客户信息和交易金额,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4.加强内部监管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控机制,对柜面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或异常操作行为。
对柜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风险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强化客户教育银行应向客户宣传信息安全意识和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客户风险防范教育体系,提高客户自我保护意识。
柜面业务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柜面业务安全风险防范对策第一篇:柜面业务安全风险防范对策柜面业务安全风险防范对策近年来,随着营业机构扁平化管理和直管网点的设立,管理半径大大缩短,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个人银行业务得以迅速发展。
但柜面业务安全风险事件屡有发生,主要表现在操作风险、个人道德风险、权力制约失衡风险等,有的风险已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强化柜面业务安全风险防范,应该从风险防范意识、内控制度执行、监督检查等方面入手,构建安全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教育,让风险意识深入人心一是要牢固树立“发展业务,内控先行”的经营理念,教育柜员办理业务必须遵循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业务的发展不能以牺牲风险为代价;二是要通过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进一步提高操作风险对银行、对员工切实利益的危害认识,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所有员工的自觉行动中,提高自我约束与对他人监督的意识;三是要加强警示教育,让每位柜员切实认识到违法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事业、对社会的危害,从思想深处筑牢防范风险的防线,使风险防范意识内生于柜员思想形态,外化为柜员行为习惯;四是通过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培养员工养成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的良好习惯,并在习惯中积累功夫,提升素质。
二、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是安全风险防范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风险的发生都是内控制度执行不力造成的恶果,因此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是安全风险防范的关键。
一是机构负责人要加强制度执行,全面准确地理解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从细微之处抓好贯彻落实,基本制度必须得到完全执行;二是要执行管理的上的“80/20原则”,对待风险管理者都要承担80%的责任,具体操作者承担20%的责任,其目的就是要管理者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处处、时时坚持依法合规经营,自己身正才能正他人;三是要提高柜员综合业务素质教育,掌握规章制度,明晰操作规程,提高对内控制度的执行能力和对操作风险的辨别、防范和控制能力。
三、建立合适的岗位制衡机制,控制个人道德风险从过去发生的案件来看,岗位制衡机制失效,导致个人道德风险屡见不鲜,因此建立柜员与柜员之间、柜员与网点机构负责人之间的制约监督机制是促进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银行柜面业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农行柜面业务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繁荣,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复杂化,柜面作为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在此环节发生的案件屡见不鲜,且呈现出了笔数少、跨越时间短、涉案金额大的特点。
从近几年发生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案件情况看,涉及柜面业务的经济案件占比高达70%以上,由此可见,柜面业务风险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重点。
一、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的若干表现银行柜面业务风险贯穿于业务处理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各个环节。
(一)业务受理环节1.证件核查不认真。
在受理需客户提交个人有效身份证件的业务时,对客户提交的身份证件核对不认真,存在证件关键内容与ABIS机内记录不一致或客户身份证件过期安全隐患。
对于制度规定必须由客户本人亲自办理的业务,擅自允许他人代为办理;对一些允许他人代理的业务,没有要求代理人提供被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或提供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且对相关人员身份证件的真伪没有认真进行联网核查。
2.延伸服务不规范。
对必须由客户本人亲自办理的业务对象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时,没有按规定提供“双人上门核对”的延伸服务。
3.先存后取瞎变通。
在办理大额存款转存业务时,受柜员现金箱限额的限制,部分柜员自己想当然地进行变通,先存后取进行逆程序操作;4.抹账处理太随意。
对客户填写正确、提交后成功的正常交易,应客户要求,柜员随意进行抹账处理等。
5.自办业务屡发生。
一是内部人员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当班柜员违规自办业务,或内部人员利用岗位便利,在柜台内为自己办理业务。
二是“柜员个人物品(提包)严禁带入营业间”落实不到位,导致柜员因拿错卡而自办业务的问题屡有发生。
6.临时离柜忘安全。
正常营业期间,柜员因故临时离岗时,不按规定退出业务操作系统,安全认证卡、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印章不按规定入箱上锁。
(二)授权管理环节1.主管授权不认真。
对于需要主管授权的业务,部分网点授权主管不按制度规定对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认真审核而盲目授权,如大额现金收付业务主管授权前,不按制度规定对现金卡把清点大数,导致空存实取或柜员逆程序操作;挂失、司法冻结与扣划、抹账、冲正等特殊业务主管授权前,不对客户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再审查,或对该笔业务办理的前提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审核就进行授权,导致柜员受理客户过期身份证件或柜员违规办理抹账、冲正与挂失问题发生。
柜面业务风险总结及防范技巧!
柜面业务风险总结及防范技巧!1.现金长短款风险点:现金错账防范要点:严格执行现金收付一笔一清的原则,办理业务要专心,特别注意业务不忙时容易疏忽。
执行“一日三碰库”。
2.现金存取交易记反风险点:现金错账防范要点: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强化柜员自我防控的意识,认真执行“三核对”,交易提交前对输入内容、凭证内容、现金实物进行核对,无误后提交主机记账。
及时对业务进行事中监督。
与客户交接时必须做到唱收付并与客户核对。
3.换折漏盖业务章风险点:影响客户使用,无效凭证防范要点:对每一项具体业务梳理操作顺序,将这些顺序养成习惯,避免遗漏环节。
如受理业务支行发现存款凭证漏盖业务公章现象,应在核实存款凭证真实性的前提下,受理客户申请的业务,并告知客户回开户行补盖业务公章。
4.漏身份核查风险点:违反实名制防范要点:强化核查观念,养成拿到身份证就进核查系统的习惯。
应加强事中监督的检查力度。
5.户名开错风险点:违反实名制防范要点:加强业务审核,交予客户前必须审核所有内容是否一致,无误后交给客户。
6.记账串户风险点:资金损失、账实不符防范要点:记账后系统返回的账号、户名一定要与记账凭证再次进行核对。
强调审核重于操作(现金清点、合规审核、系统操作、自我检查这4个环节基本涵盖了每项业务的操作,其中自我检查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在注意力不集中时,其实柜员制最重要的环节就应该是自我检查,主任应刻意培养柜员自我检查的习惯。
7.漏客户签字风险点:存在支付风险防范要点:对单据、凭证进行认真核对,不得遗漏,养成正确操作习惯、自查习惯。
8.客户代办业务未签代办人姓名风险点:易引起纠纷防范要点:遇到需要本人及代办人出示证件的业务,必须询问客户是否本人,同时告知相关规定,处理业务时应认真审核签字后,再请客户离开。
9.未留存客户身份证复印件、未批注证件号码风险点:存在支付风险及被反洗钱监管部门查处风险防范要点:掌握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的相关规定及留存客户身份证复印件业务清单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行柜面业务风险、成因与防对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繁荣,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复杂化,柜面作为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在此环节发生的案件屡见不鲜,且呈现出了笔数少、跨越时间短、涉案金额大的特点。
从近几年发生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案件情况看,涉及柜面业务的经济案件占比高达 70%以上,由此可见,柜面业务风险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的重点。
一、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的若干表现银行柜面业务风险贯穿于业务处理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各个环节。
(一)业务受理环节1.证件核查不认真。
在受理需客户提交个人有效件的业务时,对客户提交的件核对不认真,存在证件关键容与ABIS机记录不一致或客户件过期安全隐患。
对于制度规定必须由客户本人亲自办理的业务,擅自允许他人代为办理;对一些允许他人代理的业务,没有要求代理人提供被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或提供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有效件,且对相关人员件的真伪没有认真进行联网核查。
2.延伸服务不规。
对必须由客户本人亲自办理的业务对象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时,没有按规定提供“双人上门核对”的延伸服务。
3.先存后取瞎变通。
在办理大额存款转存业务时,受柜员现金箱限额的限制,部分柜员自己想当然地进行变通,先存后取进行逆程序操作;4.抹账处理太随意。
对客户填写正确、提交后成功的正常交易,应客户要求,柜员随意进行抹账处理等。
5.自办业务屡发生。
一是部人员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当班柜员违规自办业务,或部人员利用岗位便利,在柜台为自己办理业务。
二是“柜员个人物品(提包)严禁带入营业间”落实不到位,导致柜员因拿错卡而自办业务的问题屡有发生。
6.临时离柜忘安全。
正常营业期间,柜员因故临时离岗时,不按规定退出业务操作系统,安全认证卡、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印章不按规定入箱上锁。
(二)授权管理环节1.主管授权不认真。
对于需要主管授权的业务,部分网点授权主管不按制度规定对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认真审核而盲目授权,如大额现金收付业务主管授权前,不按制度规定对现金卡把清点大数,导致空存实取或柜员逆程序操作;挂失、司法冻结与扣划、抹账、冲正等特殊业务主管授权前,不对客户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再审查,或对该笔业务办理的前提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审核就进行授权,导致柜员受理客户过期件或柜员违规办理抹账、冲正与挂失问题发生。
2.授权业务少跟踪。
主管授权后不按制度规定对输出的信息与相关原始凭证进行核对,对柜员的后续处理不进行跟踪监督。
如抹账后的资金或重记账的处理情况是否合规,司法扣划后的资金是否即时汇划到有权机关指定的账户等。
(三)控监督环节1.柜员交接走形式。
柜员之间在正常业务交接时,不按规定认真登记,存在交接容不全或交接双方签章不全安全隐患;“柜员间现金调拨”与现金实物的交接没有同步进行,事后核对发现不符时进行补交接或差额交接。
2.日终监管不到位。
每日日终,会计主管不安排人员对本行运送中现金进行查询,对当日未核销的运送中现金,不及时与调入行联系,查明原因督促其核销;对于当日确实不能核销的,不按规定打印出“运送中现金登记簿”,不注明原因随当日传票进行装订保管。
3.现金管理欠严格。
在营业前和营业中间,会计主管不安排人员对柜员现金箱中的现金进行卡把清点大数,营业期间没有不定期对柜员现金箱进行交叉分配,日终不安排人员对柜员现金箱中的现金进行清点核对。
4.钱箱管理藏隐患。
柜员现金箱或网点上介现金箱由会计主管或其授权人员进行清点后,未即时加锁;“双人加锁”制度执行不严,实际工作中由一人加锁或开锁的现象屡见不鲜。
5.“一日三碰库”执行不够。
有柜员的只作清点交易而没有对现金实物进行认真清点,甚至个别柜员在现金箱已收走或现金箱尚未送到的情况下做所谓的“现金清点核对”。
同时,查库制度执行不严,存在漏查、代查或搭车查库的现象。
二、银行柜面风险的成因分析分析银行柜面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柜面业务系统先天不足,操作规程跟进缓慢。
ABIS系统几经完善,但对柜员自办业务问题仍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只是依靠柜员自己进行人为的约束,导致部分柜员忙中出错,形成自办业务,同时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作案的便利。
同时,随着农行新业务品种的不断推出和系统的不断优化,新的操作流程和监控制度跟进缓慢。
如代销基金业务不能打印出相关记账凭证;押运社会化后部现金调拨仍实行手工作业,现金调拨过程不能实时进行监控;人民银行“个人身份联网核查系统”上线后,临柜业务中对客户身份核查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目前相关制度没有及时更新,一定程度上也人为增加了柜面的操作风险。
(二)重要岗位人员轮岗不够,控制度执行偏松。
在人员行为排查中,碍于面子,迁就过错,致使部分重要岗位人员“带病上岗”,存在严重道德风险隐患;重要岗位人员轮岗不到位,总以业务发展为由,对达到上级行规定的任职期限后没有及时进行轮岗,不按规定执行“强制休假”制度,导致一些违规问题长期得不到发现与暴露。
加上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培训跟不上,致使部分监管员、会计主管和主管兼柜员的自身各项素质达不到岗位管理的要求,对一些违规问题不能及早识别与发现。
(三)柜员操作风险意识不强,事后监督控制不力。
一方面,部分柜员,制度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对来自上级的错误指令不能进行“有理、有据、有节”的抵制,对一些违规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
另一方面,“重发展轻控”的思想意识普遍存在,部分柜面人员为图便利,即不顾规章制度,违规操作,甚至给极少数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即利用综合柜员制“业务一手清”的特点和ABIS系统存在的先天缺陷,铤而走险,挪用客户或银行资金。
(四)业务培训缺乏深度广度,制度宣讲尚存空白。
近年来,新的业务品种不断推出,各种规章制度也不断推出,但培训和宣讲工作跟不上新形势的步伐。
部分新业务,只对极少数柜员进行培训,操作中现学现卖,其他柜员都没有机会参加系统的业务培训,只知道机械操作,对风险防控重点不了解,形成业务操作与制度防控的断档。
会计主管和监管员对这类业务很难做到“监管到位”。
(五)后续整改工作避重就轻,惩处纠偏震慑力弱。
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很少有人进行深刻的剖析,找出形成问题的根源,只以罚款代替整改。
上级主管部门未及时进行有效的跟踪,“回头看”做的不够,导致一些同类问题在同一单位甚至同一柜员身上前查后犯,屡查屡犯现象随处可见。
对违规行为和违规人员处理,也是避重就轻,姑息迁就,没有把检查发现问题与绩效考核、个人从业记录挂钩,缺乏震慑和惩戒作用。
三、银行柜面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若干思考(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柜员素质。
一是健全和完善业务培训机制。
市分行负责对监管人员、会计主管的培训工作,每季不少于一次;支行负责一线柜员的培训工作,每月不少于一次。
全行所有一线操作人员与各级监管人员,每年参加培训次数不少于3-5次。
二是建立风险防控与业务发展同步机制。
每一项新业务品种上线时,都必须有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与管理制度,并对所有一线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对重要环节进行明确的风险提示,做到新业务上线与管理制度出台同步,业务培训与风险防控并重。
三是统一编制各业务品种、各岗位的精细化操作手册,明确操作岗和管理岗各自职责,使操作人员知道每项业务如何操作、重点注意什么,管理人员知道如何检查与管理、检查什么。
(二)强化后台功能,增强控管能力。
当前,紧迫的工作是要对现有业务系统的功能进行必要的完善和改造,将一些具有政策性强、操作时间长、非即时性等特点的业务集中到后台作业中心集中办理,对柜员自办业务等违规行为加以控制。
一是将有关查询、冻结、扣划业务和网往来的来账集中接收与分发及往账的统一发出业务统一上收到后台中心处理,避免柜员因执行制度不严而导致有权机关的质疑甚至处罚,减轻柜面业务的压力,达到联行业务处理与客户银行账户账务处理相分离。
二是查询查复及差错处理业务、现金管理子系统中的支票户下账业务集中后台中心统一处理,减少柜面压力和业务差错,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建立统一的在线帮助中心,上收后台维护权限,避免不同网点、不同柜员答复不一致问题,以便柜员遇到问题及时向在线帮助中心请求帮助,提高办理业务效率。
(三)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监督能力。
首先,要根据当前ABIS系统特点和管理要求,对已开办的各类业务,按品种全面梳理与整合业务流程与管理制度,统一管理口径与操作要求,做到流程简洁、易于操作,重点突出、便于管理。
其次,各业务条线要针对本条线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查方案,对检查围、频次、检查容、检查方法进行全面的规。
各主管部门对检查发现问题要按单位建立整改台账,认真抓好整改“回头看”工作,对整改不落实的要跟踪督导,确保整改及时到位。
同时要分类归纳,分析问题成因,定期进行风险提示,重点关注风险点。
第三,不断强化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免疫能力。
要坚持抓好“员工行为排查”工作,及早发现问题苗头,及时防处理,严禁“带病上岗”。
第四,要严格执行重要岗位人员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防患于未然。
(四)严肃查处惩戒,加大违规成本。
要严格依照《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检查发现有问题的责任人,要坚决进行处罚,不搞下不为例,不姑息迁就。
对屡查屡犯的,要加重处罚,彻底解决前查后犯、屡查不改的毛病。
对于严重违规问题,在对相关责任人员依规进行处罚的同时,记入违规人员从业档案中,作为今后岗位调整的重要依据。
对严重违规人员,规定在调离现岗位后,一定期限不得再从业此类岗位,以示惩戒。
此外,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不仅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还要纳入各单位综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与绩效考评挂钩,从而加大违规成本,切实让违规者“心痛”。
2013-10-20。